开发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探索
探索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与开发校本课程的联系
探索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与开发校本课程的联系一、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与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思考(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课程问题永远是学校的核心问题。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切合实际、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就缺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开发校本课程,目标不是编写大量的校本教材,而是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说,就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整套活动。
它意味着对“课程”进行某种程度的系统安排和规划。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三个核心思想:(1)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即“课程是学习者的需要和个性特征发展而来的经验组成的”,“如果要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教育经验,课程的多样化是根本”;(2)要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条件;(3)学校是由人构成的社会机构,必须与学校自身的环境相适应。
(二)学生社团活动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共同的理想、积极的兴趣为动机,为了实现自身的需要或目的而自由结合的青少年群众性团体。
社团活动课是在学校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下,由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发展而成的。
社团活动课与校本课程开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成立的学生社团,如果按“课程”来设计,系统地、规范地考虑其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要素,这样的“社团活动”的设计就是“校本课程开发”。
加强社团活动课的建设成为充分展示学校特色、打破课程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不同风格特色的学校,有其不同的校园文化,也有其不同的学生社团活动,这些社团活动源于校园、来源于学生。
它符合学生发展的差异要求,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能为每个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创造相对宽松而有效益的空间,它更重视学生发展的需要,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中国传统课程无学校特色设置的不足,而且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构建学生社团活动课的校本课程模式,让每一位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有评价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社团、选择参加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校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学校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作者:金艳来源:《甘肃教育》2012年第19期编者按:学校培养的不能是只会做题的学生,应着力挖掘学生的潜质,彰显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因此,学校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共性的同时,要针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从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需求出发,开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彰显个性,形成知识、技能及思维拓展等和谐发展的课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发综合性校本课程要本着既能刺激学生的“胃”,又要留住学生的“心”、更得留住学生的“身”,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开发综合性校本课程的目的。
实践告诉我们,校本课程应该既重内容又重形式,既重结果又重过程。
校本课程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因而让学生“活”起来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学校;课程;活动〔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9—0020—02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
我们现在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我们必须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二度开发,同时创建适合学生的学校课程,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使我们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成为校本课程,成为适合我们水车园这所学校的课程。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校本课程建设的起点和归宿,我校则着力于培养大家风范、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优秀公民。
鉴于这个目标,我校开发了 6个系列课程,即“6S”教育课程,仪式典礼课程,实践、体验课程,“了解国际文化”课程,特长发展课程,“科学素养”课程。
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一、主题月活动主题月活动设计时应紧紧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立体化地拓展学生校内、校外体验的空间。
我校常围绕一个主题集中在每周三下午开展活动,具体活动主题如下:3月水车文化月,开展了解水车文化,品读水车诗文,写水车诗文,画水车,做水车等活动; 4月体育艺术月,开展艺术活动和运动会;5月湿地活动月,开展湿地实践活动和湿地交流活动;6月读书交流月,开展好书推介,读书心得交流,评选学校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等活动;7月礼仪安全月,开展文明礼仪训练和安全演练活动;9月科技创新月,制作小发明、航模、纸模、机器人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10月世界博览月,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风土人情,建构学生独立、科学之精神等等。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社团活动课程化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社团活动课程化作者:张贵荣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7年第5期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延续及补充,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开发与建设适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课程,已成为课程改革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笔者所在学校作为一所西北贫困地区的普通高中,怎样把校本课程开发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实现社团活动课程化呢?笔者认为成功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校情,做好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自2010年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就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尝试。
我们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办学特色、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制定了《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新课程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我校师资、设备等资源优势,自编校本课程系列丛书。
这套丛书涉及高中新课程的五大类、八大领域,共计近百门课程,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
这些选修课程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实践证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既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培养了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面向学生,开发五大类校本课程我校在开齐必修课程、开好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开发有特色、上水平、重实用的校本课程。
积极开发了学科拓展、体育艺术、科技创新、人生导航、社会实践五大类百余门校本课程。
学科拓展方面,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九大学科拓展课,学生根据自身弱势学科自主选课,每天八九节课走班上课。
面向高一年级学生开设了高中各科学法指导课,面向高三年级学生开设了备考指导课。
体育艺术方面,通过校园“两节”检阅体育艺术教学工作情况,举办体育节,每年举行秋季田径运动会、春季球类(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会和师生拔河赛,掀起了“我运动、我健康”的热潮,增强了学生体质,振奋了学生精神。
开展“校园社团活动,探索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
开展“校园社团活动,探索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引言校园社团活动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领导才能。
与此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展也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校本课程注重学校特色与学生需求的结合,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符合实际的学习内容。
本文将探讨如何开展“校园社团活动,探索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校园社团活动的重要性1.1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校园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加入各种社团组织,学生可以参与不同类型的活动,从而锻炼他们不同方面的能力。
例如,参与音乐社团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协作能力,参与科技社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综合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校园社团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交平台,帮助学生建立和拓展社交关系。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与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同学们进行密切互动,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可以学会与人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1.3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校园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个性。
无论是参加艺术社团、体育社团还是学术科研社团,都可以为学生带来与课堂学习不同的体验和收获。
二、校本课程的意义和价值2.1 结合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开设的具有独特性的课程。
它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和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开展校本课程,学校可以突出自身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特点,并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毕业生。
2.2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能够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通过学习校本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小学社团活动中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小学社团活动中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创客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社团活动中,开展创客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发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可以丰富小学社团活动内容。
传统的社团活动多是以文艺、体育为主,内容相对单一。
而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可以涵盖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多个领域,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组建一个机器人创客社团,学生可以学习机器人基本原理,学习如何使用编程语言控制机器人的动作,还可以设计并制作自己的机器人作品。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
创客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创客教育中,学生通常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创客项目。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沟通、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设计和制作一个机器人作品时,学生可以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设计外观,有的负责编程控制,还有的负责电路连接。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发挥各自的特长,最终取得共同的成果。
创客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来解决。
在制作一个机器人作品时,学生可能会遇到电路连接不稳定的问题,需要通过调试和更换元件来解决。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创客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创客教育中,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发展自己的特长。
通过参加一些创客比赛和活动,学生还可以展示自己的成果,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竞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创客教育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
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不断受到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学生社团活动的水平,空前绝后地推出了“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这一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旨在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线,通过系统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价值,真正实现“校本指导、学生发展”的目的。
“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其实已经从课程管理和社团管理等方面做起。
首先,强化校本管理,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
做好校本管理,促进课程按计划实施,有效实施课程。
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社团资源,来强化校本社团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学校应该发挥社团的重要作用,倡导学生社团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另外,还要落实课程的实施措施。
一是强化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在课程设计上平衡教学与学习,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活动能力。
二是落实多元化实施措施。
学校应该持续开发学生社团新项目,结合教学课程,丰富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多元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既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项管理实施的挑战。
在实施过程中,只有做到合理规划,强化管理,充分利用学校社团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落实多元化实施措施,才能实现“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关系到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素质提高。
学校不仅要积极地进行课程设计和管理,还要能够把握住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精彩,实现自我价值,在活动中激发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质。
学习与探索的学校社团活动策划书
学习与探索的学校社团活动策划书【策划书】学习与探索的学校社团活动一、活动概述该社团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探索的平台,通过课外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探索精神和综合能力。
通过举办各类研究交流、讲座报告、实践探索等活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1.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扩展知识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组织讲座报告、实践活动、参观考察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知识和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实验、创意设计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与报告会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等组织各类讲座报告会,传授先进的学术知识和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2. 学术研究活动组织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调研、实验研究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探索活动组织参观考察、实地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实际行业、社会问题,拓宽视野,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4. 创意设计竞赛举办创意设计比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创造力,结合实际需求,提出有创意、可实施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组织架构1. 社团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和协助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
2. 社团干部团队:负责组织活动策划、宣传推广、场地协调等工作。
3. 成员团队:分为不同小组,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活动参与。
五、预期效果1. 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通过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对学术研究的认识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2. 拓宽视野和经验:通过参观考察、实践探索等活动,学生能够增长见识,深入了解社会和实际行业情况,为未来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3. 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创意设计竞赛和学术研究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基础。
小学社团活动中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小学社团活动中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客教育正逐渐走入小学课堂和校本课程中。
创客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动手实践探索,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小学社团活动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的一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创造才能和实践能力的平台。
创客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以下意义: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客教育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创客教育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创客教育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创客教育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学生培养未来创业的基础。
1. 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需求,确定创客教育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设计。
2.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实践需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以及评价学生的标准和方式。
3. 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创设实践环境和实践场所,提供实践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实践探索。
4.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 教师的角色转变。
教师在创客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扮演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其它课程-《开展“校园社团活动-探索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开展“校园社团活动-探索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开展“校园社团活动,探索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新市城关乡周庄小学红英课题组成员:朝梅、建玲、月琴、许慧芳、慧珍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教育形式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入,呼唤着教师新课程理念、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的真正转变,呼唤着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
多年的课改,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贪玩厌学、没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学习行为习惯差的现象比比皆是。
现实课堂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师生的教学活动还不够灵活、开放,与课程目标要求还有差距,效率不高或达不到预期效果也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
我校教师年龄偏大,日趋老龄化,学习和自我提升意识淡漠,需要学校提供适当的时机和发展平台,来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利用一切时机和资源,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是我们最终追求的教育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符合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来开发校本课程,也是国家三级课程建设的需要。
1.课程建设的需要。
国家三级课程网络建设中的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益的补充和发展,在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彩社团活动又是小学生展现自我、扬个性、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绝佳途径。
以多彩社团活动为平台,探索和建设校本课程,对学校的整个课程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社团活动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自身需要为基础,是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正迎合小学生的天真活泼、生性爱动的身心发展特点。
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
浅谈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开发
313典型说话2020年第10期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是校内组织结构和特色课程服务的制度创新,是目前课程建设的创新点和重要组成之一。
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要求中学把社团活动作为课程来建设,重视、加强与改进社团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
笔者查阅大量的文献及开展实践研究,针对社团活动课程开发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社团活动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1.1 社团活动课程目标不明确学校普遍缺乏对社团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如,只重视通过社团活动传递学生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标,忽视培养情感的目标;只关注教师是否按质按量完成指导社团活动的任务,没有向教师提出开发社团活动课程的任务,也没有要求其转变身份,作课程的开发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只满足于社团活动课程的开设,对社团活动的特色、精品打造不够,未能充分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Z老师在接受访谈时说:开发社团活动课程肯定是有必要的,但大多数老师并没有系统的课程开发的知识框架,学校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及提供专业的指导。
1.2 社团活动课程体系未形成学校进行社团活动课程的设置时,仅按照社团活动的不同类型粗略勾勒一个框架,未将社团活动课程的先后次序、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心理发展顺序相结合,导致社团活动课程体系不完整、不系统。
S老师在接受访谈时说:统一进行跨年级选课,使得低层次的学生听不懂、高层次的学生吃不饱,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
1.3 社团活动课程资源待挖掘。
学校局限于根据校园文化及学校特色、发挥教师专长并结合教材开发各种社团活动课程,未能意识地方特色也是社团活动课程开发的宝贵资源,也未能充分挖掘学生及其家长的个性特长来确定社团活动内容,使得社团活动课程的开发未能体现多样性、实用性和参与性。
P 老师在接受访谈时说:学校总是鼓励老师开发社团活动课程,其实也可以对学生和家长进行调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2 加强社团活动课程开发的对策2.1 设计社团活动课程的目标2.1.1 总体目标通过社团活动课程,达到如下目标:(1)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艺术修养,发展个性特长,提升素质能力;(2)发挥教师特长,培养教师课程开发与研究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3)不断探索和挖掘校园可用资源,逐步形成特色,促进学校发展。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方案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方案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方案近年来,因我校招收学生文化课分数较低,学生厌学、弃学现象严重,为提升学生自信,达到“控辍保学”目的,转变教学理念,使学生爱学校、爱研究,故从本学期对基础年级学生尝试立体化培养,探索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活动。
为有效实施学生社团活动,现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秉承学校“文化引领,多元成长,特色发展”的工作方针,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升自信,发展特长,培养人才,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营造学生阳光生活、主动发展的环境,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建设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走进以“体验.自信.成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中来。
课程目标:(1)适应新课标要求,扩大学生的研究领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课堂研究的实效性。
(2)通过社团活动实现学生自主管理、主动发展,为学生成长搭建实践活动的平台。
(3)通过社团活动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发展,为学生成长创建展示自我的空间。
(4)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塑造合格的公民。
(5)建设健康、活波、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并能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我校争创教育现代化先进校奠定基础。
二、学生社团定位社团活动是学生认识世界、亲近自然以及探索人生的重要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主管理,开展活动和实践教育的群众组织。
学生通过开展各项有益的社团活动,开拓视野、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提升自信、审美能力,学有所乐、所获、所用,为未来发展奠基,符合素质教育、德育先导的理念,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社团特点1.自主性:依据个性特长自主选择,在老师的带领下,实行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主动发展。
学生依据自身乐趣和特长,经过申请、审批等步伐,自愿构成社团。
内部管理,活动设计、发展方向和评判总结,由学生自主决定,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实行社长负责制。
江苏省怀仁中学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活动方案
江苏省怀仁中学校本课程及学生社团活动方案一、校本课程、社团活动指导思想1、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我校实现教育强校的目标而努力;体现“教育就是服务”精神,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不同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做到“乐学”。
2、以学生“十项能力达标”为核心,完善社团活动;以学科知识衍生为抓手,拓宽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力求活动的成效性,使活动的开设与开展逐渐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亮丽窗口。
二、课程活动具体要求1、活动内容安排要科学,系统,有序。
每次活动要精心备课,活动过程材料齐全,及时汇总活动成果,期末结束上交分管部门(社团交政教处,校本交教务处)相关材料(学生作品、过程资料、活动成果等)。
每学年有一次活动展示。
2、做到“三定”(定人、定时、定点)。
定人:人员固定,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由指导教师确定社团成员并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活动时间不得旷课,指导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点名工作,保证学生的出勤率)。
定时:校本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社团,每周六下午2节课,分年级进行(高一5、6,高二7、8),间周进行。
(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动活动时间,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负责人申请并通知学生在一周内补上。
)定点:活动地点见一览表,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更换活动地点,活动期间要求学生爱护相关教室的设施设备。
3、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校本和社团的各项活动,推广活动经验,扩大知名度。
三、活动具体安排第一阶段:组织动员。
在全校师生范围内征集申报,经学校批准成立。
第二阶段:确定成员。
由负责领导和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审批、遴选成员。
切实让所有学有所长的学生加入到能展示自己才能的学生组织中来。
第三阶段:课程定型。
各社团、校本指导教师制定课程学期活动计划和方案,明确相关活动纪律和要求并筹备活动需要的各种设备。
第四阶段:开展活动。
打造学生社团集群,开发地球科学校本课程
打造学生社团集群,开发地球科学校本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大部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社团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
在地球科学这一学科中,学生社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如何打造学生社团集群,以及如何开发地球科学校本课程。
打造学生社团集群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资源。
学校应该建立一个专门负责学生社团事务的部门,为社团提供场地、资金和物资等必要资源。
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并提供相应的学分奖励和荣誉证书。
学校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参与社团活动,给予学生指导和支持。
学生社团集群应该注重团队建设和合作。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比如户外拓展、团队合作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社团之间也应该进行合作交流,可以组织一些社团之间的联谊活动和比赛,促进社团之间的学习和互动。
最重要的是,学校应该开发地球科学校本课程,将地球科学的知识和实践引入课堂。
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质、地貌、气象、水文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开设地球科学校本课程,可以提供系统的地球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技能。
课程可以结合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地球科学的研究和探索。
课程还可以组织一些科学竞赛和讲座,邀请专家和学者分享最新的地球科学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学校还可以与地球科学相关的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合作,开展一些合作项目和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打造学生社团集群和开发地球科学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举措。
学校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提供优质的课程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地球科学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五育并举,多元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社团校本课程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多元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社团校本课程实践与探索摘要:在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校)的社团校本课程改革与实践过程中,遵循五育并举,多元发展的基本原则,能够全面渗透德智体美劳的核心要素,还能够将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实践应用层面进行并行提升。
在开设各类特色社团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们制定可行度较高的教学评估指标。
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龙海区特殊教育学校的社团校本课程实践形式。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社团;校本课程特殊教育学校,需要将德育为基础,智育和体育为核心,劳育和美育内容进行平衡,才能够逐步达到五育并举,多元发展的特殊教育教学目标。
我校根据五育并举以及多元发展的特殊教育教学原则,及时渗透各项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特殊教育课程内容开展社团校本课程,并对社团校本课程的创新研发与应用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管理。
在全面渗透各项特殊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们的特长与兴趣,结合本地特色文化与学校发展培养的方向,开展多种特色社团活动,选择和配置相应的教育资源,并对学生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和能力提升。
在全面渗透五育并举以及多元发展的特殊教育理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频率也是非常关键的教育教学评估指标,学校以美工、劳技、小钟琴、非洲鼓、体育、舞龙、经典诵读[1]等社团活动类型进行教学实验,通过学生的教学反馈结果,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社团的校本课程改革教学体系。
在全面渗透新型特殊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收获到不同的感官体验和实践技能。
一、创设以劳育为基础的社团校本课程体系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创设以劳育为基础的社团校本课程体系,做为首要,例如美工社团与劳技社团的活动课程,都能够提升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意识层次。
在培智学校设立社团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层次,选择对应的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可以让培智学校的学生们正确认知和理解自己的独特优势和不足[2]。
小学社团活动中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小学社团活动中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增加,创客教育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小学作为学生教育的起点,社团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小学社团活动中开展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然而,目前小学社团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小学社团活动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本研究将从小学社团活动的特点、创客教育在小学社团中的重要性、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实践探索的方法与步骤,探讨教师在实施创客教育校本课程中的角色转变以及学生的发展情况,最终评估创客教育校本课程的成效,总结经验并展望未来工作。
1.2 问题提出在小学社团活动中开展创客教育校本课程,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和研究的话题。
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尚处在发展阶段,因此如何将创客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效地融入校本课程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师在创客教育中的角色转变和教学模式创新也是一个挑战,需要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社团活动中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旨在为小学创客教育提供一种可行的课程开发模式,并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实践探索小学社团活动中创客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探讨如何有效整合创客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具体目的包括:1. 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2. 调整教师角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发展;3. 评价创客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为未来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4. 借助创客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推动小学社团活动的发展,丰富学生课外体验和学习内容,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学生社团活动的校本课程化发展
学生社团活动的校本课程化发展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寻找新突破口,可以考虑学生社团活动的校本课程化设计。
校本课程,即以校为本的课程。
它一定要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情,而非闭门造车想出来或一时兴起喊出来的。
纵使学校管理者,或是课程开发者有再大胆的发展规划,有再前卫的教育理念,有再标新立异的实施方法,但凡脱离了学校的现实土壤,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终归会化作镜中花,水中月。
因此,源于学生的需求才是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最大动因,绝不能为了造势或应景而胡乱开课。
一般来说,学校可以有学科拓展类、生活指导类、手工类、艺术鉴赏类等校本课程。
近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中学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到校本课程建设之中,对社团的课程化和课程的活动化有了新的思考与探索。
我校认为,五味世界,七彩人生,学生时代经历的不仅仅是读书,还应该有更丰盈的精神世界和人生体验。
一所学校,应该既关心学业成绩的提升,又关注心灵的成长;既关心体格的强健,又关心文化的蕴养;既关心道德的至真至善至美,又关心智慧的生成拔节和升华;既关心书面文字符号的拓展阅读,又关心人生格局视野的深度思考;既关心高考升学人生转折,又关心立德树人一生幸福!基于如此定位,1社团校本课程就是让学子在校园里感悟到幸福的校本活动课程!目前,我校共有学生社团39个,涵盖文学、艺术、科学、体育、生活指导、学科扩展共六大门类。
而39份社团课程纲要汇编到一起就构成了社团校本课程的选课指南,可谓“一册指南在手,尽享多彩课程”!在社团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校尝试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相关管理。
首先,在某一在线教育平台呈现39门社团课程的名称,学生的选课就瞬间由线下转到线上。
学生可以根据系统生成的账号进行登录选课,再由APP即时公布选课结果,使原本繁琐的选课变得轻松简单。
在线教育平台将这些情况生成两类大数据,一类数据提提供给班主任,方便班主任清楚地知道每个学生所选报的社团,以及上课地点与授课教师;另一类数据提供给社团掌门人(具体的授课教师),使其明确地知道有多少个学生选报自己的社团,他们又是来自哪一个班级,以及班主任是谁。
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建设
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建设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社团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学校社团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因此,如何在学生社团中引入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步探讨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建设。
第一步,明确社团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
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学校课程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能够在社团中获得更加综合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同时,校本课程建设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第二步,明确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建设思路。
学生社团的校本课程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社团活动内容的按学科转化和扩展,比如将学生广播社团的活动转化为语文课堂的讲座,社团戏剧活动转化为美术课程的表演等,以实现课程的延伸和拓展;二是在社团中引入学科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将以往的单纯实践活动转化为结合理念的开放性探究与实践活动;三是在社团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的思路,向学生介绍管理学科知识,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和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
第三步,确定课程实施和评价机制。
学生社团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机制是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该制定出合理的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比如社团成员的参与度和表现等各方面的得分,规范社团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确保社团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第四步,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学校管理机制。
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建设需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学校管理机制,让其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学生自主发展和校园活动的需求。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推出适合不同层次和学科的社团活动和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总之,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建设合理的社团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浅谈社团活动中的校本课程开发
浅谈社团活动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作者:包怀有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7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76-01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包括了许多学科的知识,充满了创新的活力,激发小学生不断去创新知识 .小学生社团使分散在学校校园中的具有共同爱好和特长的同学凝聚在一起,具有一种群体优势。
在共同目标鼓舞下,大家能够集思广益,采集创新资源,互相鼓励,互相配合,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创造思想的财富。
"成人为本,成器为基,成才为上"(其具体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是我校的办学目标)定为培养目标,探索适合学校发展、适合学生成长道路尤为重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一项实现培养目标的重大举措。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
"这些都足以看出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
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社团活动的相关问题,做了相应的研究。
1.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社团活动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理,社团活动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专长参加社团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实现育人单位办学目标。
实行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催生了校本课程开发。
1.1 社团活动为校本课程开发明确了方向。
每一个社团都是结合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成立的,必须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学校的发展需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成立学生喜欢的社团。
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凸显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原则,活动的方法,活动的目标达成,活动的过程策略,活动的评价机制等。
打造学生社团集群,开发地球科学校本课程
打造学生社团集群,开发地球科学校本课程地球科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研究学科,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个领域。
在当今社会,地球科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大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地球科学的学习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球科学的学习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地球科学课程的设置和开发面临着一些问题。
地球科学的跨学科性导致课程内容繁杂,学科间的融合程度不够高。
地球科学课程中的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学校普遍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场地。
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和更新,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提高。
为了更好地开发地球科学校本课程,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打造学生社团集群、加强师资培训、优化课程设置等。
我们可以从打造学生社团集群入手,鼓励学生参与地球科学相关的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学校中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兴趣小组,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地球科学领域,可以设立地球科学社团、地质爱好者社团、地球物理实验团队等多个学生社团,每个社团都可以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活动内容。
通过学生社团,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参与实地考察、科研探索、学科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学校可以加强地球科学师资的培训和引进,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地球科学课程的开发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法。
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地球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学术讲座和教学培训,向教师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更新知识、拓展视野。
学校还可以引进一批地球科学领域的专业教师,他们可以为学校的地球科学课程开发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支持。
学校还可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地球科学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探索[内容摘要]学生社团活动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成立的学生社团,如果按“课程”来设计,系统地、规范地考虑其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要素,这样的“社团活动”的设计就是“校本课程开发”。
本文以我校学生社团工作为依托,就校本课程开发过程进行一个“全景式”展示。
[关键词]学生社团校本课程校本开发一、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课程问题永远是学校的核心问题。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切合实际、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就缺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开发校本课程,目标不是编写大量的校本教材,而是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说,就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整套活动。
它意味着对“课程”进行某种程度的系统安排和规划。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三个核心思想:(1)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即“课程是学习者的需要和个性特征发展而来的经验组成的”,“如果要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教育经验,课程的多样化是根本”;(2)要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条件;(3)学校是由人构成的社会机构,必须与学校自身的环境相适应。
(二)学生社团活动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共同的理想、积极的兴趣为动机,为了实现自身的需要或目的而自由结合的青少年群众性团体。
社团活动课是在学校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下,由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发展而成的。
社团活动课与校本课程开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成立的学生社团,如果按“课程”来设计,系统地、规范地考虑其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要素,这样的“社团活动”的设计就是“校本课程开发”。
加强社团活动课的建设成为充分展示学校特色、打破课程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不同风格特色的学校,有其不同的校园文化,也有其不同的学生社团活动,这些社团活动源于校园、来源于学生。
它符合学生发展的差异要求,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能为每个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创造相对宽松而有效益的空间,它更重视学生发展的需要,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中国传统课程无学校特色设置的不足,而且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构建学生社团活动课的校本课程模式,让每一位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有评价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社团、选择参加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
二、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近十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有部分中小学开展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以我校学生社团工作为依托,就校本课程开发过程进行一个“全景式”展示。
(一)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理念走进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简称四高),映入眼帘的是砖红色墙体上银白的两列大字:“追求人人成功,力争个个成才”(育人目标),再往里走,又有一行“为明天的成功作准备”(校训)格外醒目。
笔画敦厚,气势磅礴的楷书体字中,透射出是四高人的自信与豪情,充盈着“‘成功’师生、‘成功’班级、‘成功’学校”的那份气度与风采。
每个学生努力学习、教师努力工作,为的是明天的“成功”。
那么,什么是“成功”?“成功四高人”的标准是什么呢?经过师生的大讨论,我们终于形成了“成功四高人”的十六字标准:明理尚美、健康思进、敬业乐群、善学创新。
“明理尚美”就是要求自己:明是非,知荣辱,有理智,能自律;健康思进就是对待人生:强身心,求上进,有意志,能乐观;敬业乐群就是要融入社会:尽职责,做贡献,肯宽容,善合作;善学创新就是面向未来:会学习,肯钻研,有个性,敢创造。
然而,有了富有鲜明特色和个性的旗帜,不是就等于每个师生获得了“成功”。
在中国这样具有统一的学校管理模式,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亿万学生上同样的课,读同样的书,教师使用同样的教材,依照整齐划一的课程标准实施的教学,何以是四高凸现自身价值的独有风格呢?让每个四高人都获得“成功”,又怎样去实现?渐渐地,四高人从富有传统和特色的社团活动中找到了答案。
开发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从而为培育现代化人才提供有特色的培育基地、生长点。
恰在此时,传来了浙江省下半年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的消息:新课程强调要给予高中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构建以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的发展形势与学校的现实需求相依托,一个崭新的课题扶出了水面:开发学生社团校本课程。
今年2月,省教育规划课题《中学学生社团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也获得了立项。
(二)学生社团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开发学生社团校本课程,要有明晰的课程目标。
作为一种理念,“成功四高人”究竟体现了哪些显著的个性特征,这是关系到为什么开设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开设什么样课程,怎样开设课程的重要问题。
为此,课题组制作师生调查表,让广大师生对“成功四高人”的个性特征进行选择、刻画。
经过汇总统计,“有个性”、“创新”、“合作”、“有爱心”、“广博”、“明理”、“有意志”成为了“成功四高人”应具备的个性品格。
此后,课题组召开师生座谈会,形成统一意见。
嘉兴四高是由有悠久办学历史的新塍中学和新丰中学合并组建而成,并迁入嘉兴市区办学。
经过一年的努力,成功争创了省二级重点中学,并在高考、会考和各项竞赛中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这归功于全校师生“善合作”、“会创新”,正好与嘉兴“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不谋而合。
此外,让学生主动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而不是扼杀个性,是新时期教育的一个目标,也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因此,把“有个性、善合作、会创新”作为“成功四高人”最显著的个性特征,比较适合四高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
学生社团校本课程也应以此为课程目标,因此,要开发出多样化的学生社团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自主成长,感受成功。
(三)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1、教师组织学生社团组建学生社团最便捷的方法是根据校本课程目标确定开设的社团,再由学校聘请某方面有特长爱好的老师为社团指导教师,再由指导教师制订社团规章制度,招收社员,成立社团。
这种方法在我校的社团活动启动阶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我校的社团工作有了基础,初步形成了科技类、语言文学类、艺术类、公益类、理论学习类五个大类社团18个社团,社员共405人。
具体分类如下:科技类:硬件高手、金沸点发明社、咔咔摄影部、小小网页制作社、生物社团。
语言类:禾风文学社、卓言辩论社、Sunshine club。
艺术类:123舞蹈队、画颜书画社、星星合唱团。
公益类:学生会、魅力中学生(电视台)、金色阳光广播站、心苗志愿者协会、心理健康社。
理论类:中学生业余党校、中学生团校。
其中,语言文学类社团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科技类的学生社团更重视探索合作精神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艺术类学生社团关注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公益类的学生社团更多地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理论学习类社团深入学习党的知识、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和树立远大理想。
2、学生组建自己的社团.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社团教师工作较忙等各种原因,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有的社团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社团,什么事都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
这样,社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发展,个别社团甚至出现了没有社员来参加社团活动的现象。
学生的需要、兴趣是社团发展的源动力,社团应该成为学生自己的社团。
调查显示,有80%的学生有成立自己社团或加入某社团的想法。
因此,校学生会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我的社团我设计”设计性学习活动,要求的特长的学生制订社团目标、社团章程、规章制度、写出实施方案。
活动方案由学生会会议进行讨论确定可行后,交由课题组审核、校长室批准。
接着,学生社团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聘请社团指导教师,通过民主的方式竞选社团干部。
此后,指导教师与社团干部一起讨论,根据学生社团课程目标逐步完善社团活动方案。
按照这种方式,学校新发展了书法社、篮球社、象棋社、中学生博客四个社团。
(四)学生社团校本课程的实施1、加强社团工作指导为了使社团成为学生自己的社团,指导教师真正“退位”为副手,主导权掌握在学生手中,除了学生组建社团外,我们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学生社团人性化管理和引导。
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学生社团管理办法》、《优秀社团和个人奖励办法》等一整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如每个社团有自己的章程,社团成员控制在7人以上30人以下,新成员入社要进行入社考试等等,从申请、登记、活动、评价、展示各个方面“规定动作”,使中学生社团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引导社团积极发展。
学校创造有利于社团发展的条件,定期对社团干部和指导教师进行培训,为社团提供固定的活动时间和场所。
逐步形成“校长室——学生会——学生社团”三级管理格局(管理网络图见下表),加大学校对学生社团工作的支持力度,发挥学生社团自己的主体作用。
管理网络图:团委学生会教务处、德育处、各部门年级学生会班委会学生社团课题组教师公益社团科技社团艺术社团语言社团理论社团党总支校长室各部门2、形成社团工作模式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培养了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
如硬件高手社的组装电脑,生物社的花卉养殖,书画社的画画,Sunshine club 的英语角口语对话,心理健康社的团体辅导,禾风文学社开设的《论语》系列讲座等等,都是适合本社特点的特色活动。
但是,为了使社团工作便于统一操作和管理,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我们在各社团集体讨论形成各社团工作规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宣、导、看、谈、访、督、评”全校学生社团工作模式“七字法”。
(1)宣:抓好舆论宣传,创设健康向上的适合社团特点的育人环境。
①搞好社团教室环境布置,使教室具有庄重、文明、催人奋进的教育氛围。
②编写好教室内的黑板报,使之思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相统一。
③做好好人好事的宣传,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及时表扬学生。
如在教室内设立美观大方的“新风颂”专栏,由社团宣传小组组成采写小组,把本社社员身上的优点和先进事迹写成小报道、表扬稿。
(2)导:开展德育导师制活动。
教师的人格力量,非正式学生小团体,对学生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作为与学生有相同兴趣的导师和学生,影响力更甚。
4月,学校采取措施让“潜能生”参加学生社团,20位行为不能自律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参加了学校的各个不同社团,同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把各社团的指导教师或优秀社团成员作为这些社员的“德育导师”。
(3)看:在学生社团活动中,通过集体办图书馆借阅卡、上网查资料等形式,组织引导学生看与社团相关的优秀书刊,如文学社读名著活动,增加知识和思想营养,唤起学生对不良书刊的警惕,增强学生思想上的抗腐蚀和明辨是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