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3.数据的表示(1)
+6.3数据的表示 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4.我国是世界旅游大国,旅游景点非常丰富,五一长假前夕,某旅行社就在五一期间是
否出游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有980人接受了问卷调查,结果如表:
选项
人数
拿不定主意
98
请你根据表格画一个扇形统计图来表示选择各选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解析】出游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398403×100%=35%; 不出游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598309×100%=55%, 拿不定主意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99880×100%=10%.
【能力练】 5.(2024·深圳宝安二模)峰平谷电价是电网削峰平谷的重要手段,鼓励用户谷段多用 电,峰段少用电.某小区需要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收费价格根据峰段高、谷段低 的原则确定如下:
时段 峰段 平段 谷段
描述 用电量高的时段 用电量适中的时段 用电量少的时段
电费价格/[元/(kw·h)] 1.47 1.05 0.73
为了解城市创卫过程中各院校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参与志愿服务
的大学生,对他们志愿服务的时间进行了统计,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的统计表和不完整
的统计图.
组别
A
B
C
D
范围 0<x≤30 30<x≤60 60<x≤90 90<x≤120
频数 a 10 16 20
(1)本次被抽取的大学生共有
名;
(2)表中a=
圆心角的度数为360°×30%=108°.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 下面对全年教育费用判断正确的是( D ) A.甲户比乙户多 B.乙户比甲户多 C.甲、乙两户一样多 D.无法确定哪一户多 【解析】因为两个扇形统计图的总体都不明确,所以A,B,C都错误.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表示》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能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并通过图表来分析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一些数据表示的方法,比如条形图、折线图等,但对于饼图等表示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数据的表示方法,能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分析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数据的表示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以及利用图表分析数据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相关数据的图片,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图片,如成绩单、天气预报等,引导学生关注数据,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表示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的表示。
2.呈现(10分钟)讲解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数据的表示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各种表示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表示方法,对准备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展示分析结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评价。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3数据的表示
6.3 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里重点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在本册第四章第四节中,明确学习了“扇形”的概念,知道“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还能够把扇形所占整个圆的份数和百分比形式联系起来,这些为顺利学习扇形统计图作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准备.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小学里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统计图、认识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在相关活动中也形成了统计图比较容易学好的自信心,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本节的学习中来,具备了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二、学习任务分析教科书基于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对所收集的数据通过制作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能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正确信息,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推断,理解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点.本课《统计图的选择》内容从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统计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以及作出推断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三、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能说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决策;3.能按照制做扇形统计图的步骤绘制扇形统计图;4.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养成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问题导入;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第三环节:自主合作学习;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活动内容:问题导入每年当生日快乐的祝福如约而至的时候,我们总要和亲友一起分享生日蛋糕的美味,那么你是如何将蛋糕平均分成n份?平均分成六份怎么分?为什么会这样分呢?活动目的:通过第1个活动,希望学生能从日常生活实际中体会圆与扇形的关系,引发学生对小学扇形圆心角知识的回忆.活动效果和活动注意事项:为制作扇形统计图打下良好基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环节不需太长时间,只是唤醒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同时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获取信息,体会特点)活动内容:小明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想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以便学生会组织受同学们欢迎的比赛.于是他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校每个班随机选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你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是()(单选)A篮球 B足球 C排球 D兵乓球 E羽毛球 F其他球类运动最喜欢的球类运动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得票数69 63 27 96 36 9(1)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组织什么比赛?你是怎样判断的?(2)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的百分比呢?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3)你能设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活动目的:培养学生从图中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此问题体会实际生活中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过程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活动效果和活动注意事项:由此引出:计算各种球类爱好者的百分比,思考所有百分比之和为1的结论,为解决第(3)问提供准备条件. 学生在三个问题的思考中明确数据经过收集整理后,要进行数据的表示,通过对各种球类爱好者的百分比的计算推动学生思考扇形与整圆面积的比与百分比的关系.第三环节:自主合作学习(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活动内容:具体做法如下:(1)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百分比(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对应的圆心角度数(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活动目的和活动注意事项:通过两个表格的分步填写,明确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步骤 .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对于有问题时可以小组内进行交流,此环节学生可能会提出百分比除不尽如何保留小数位的问题,在此只要保证百分比和为1即可,同样要保证圆心角度数之和为360°.第四环节:练习提高活动内容:做一做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哪个扇形表示总体的25%?(2)如果用整个圆表示你们班的人数,那么扇形B大约代表多少人?如果用整个圆表示9公顷稻田,那么扇形C大约代表多少公顷稻田?CB33%A议一议图示的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小明认为对全年食品支出费用乙户比甲户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甲其他21%教育23%衣着25%食品31%乙其他24%教育19%衣着23%食品34%想一想小明对在全班40名学生中进行了“你对哪些课程非常感兴趣”的调查,获得如下数据:语文20人,数学25人,英语18人,物理10人,计算机34人,其他12人.他想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却发现6项的百分比之和大于1,为什么会这样呢? 活动目的和活动注意事项:此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交流.通过前面几个步骤的学习,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认识,但也容易产生理解上的错误,所以利用课本上提供的几个材料,澄清概念,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此环节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解决,教师可关注有问题冲突小组的讨论过程,并适时予以指导和评判,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争论后发现:扇形的大小与具体的数量大小没有关系,而且在不同的扇形中,不能简单地根据百分比的大小来比较部分量的大小.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 (1)统计图的特点:①圆代表总体;②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③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2)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3)在不同的统计图中,不能简单地根据百分比的大小来比较部分量的大小. 活动目的和活动注意事项: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和操作过程,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活动效果:让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统计图制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让学生互相补充,教师及时进行补充.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习题6.3 1、2、3选做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中学生患近视的比率在全球范围内相当高,有约52%的中学生有近视眼,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长,患近视的比率也有上升的趋势.近视的原因很多: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饮食不当等.近视已是青少年很常见的眼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直接影响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请你根据本班同学的近视人数,然后把所得的数据整理成统计表并制成扇形统计图,那应该怎么办呢?请试一试,想一想.五、教学反思1.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统计图的特点,而且普遍掌握较好,因此没有必要再以问题的形式逐步总结认识,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怎样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数据本身的特点及统计图本身的特点”科学合理的选择统计图.而且能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亲自去感受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并且让学生利用小组调查搜集来的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制作统计图.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搜集数据、选择决策的能力.2.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课前小组合作社会调查、课堂展示讲解统计图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3.注意改进的方面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附件1:本课时学案学习目标: 1.能描述对圆心角的认识.2.会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及各扇形的圆形角度数.3.总结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五步).4.培养整理、表示数据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活动1:自主学习(认真看书,在书中找出答案)1、顶点在的角叫圆心角.扇形统计图中,所有扇形圆心角的和为.2、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与360°的比.3、对某城市1000户家庭人口数做一次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1)计算出各类家庭占1000户家庭人口数的百分比(填下表);(2)根据百分比,计算出各类家庭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填下表);家庭二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五口之家其他户数180 420 200 90 110 各类家庭占1000户家庭人口数的百分比各类家庭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活动2:互助学习:阅读并完成课本P208—P209问题及做一做、想一想,讨论总结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五步)(1)计算各部分的;(2)计算各部分的度数;(3)画圆、画;(4)标出 ; (5)写名称.活动3:问题解决:(针对上面的问题、重点强调过程) 在以上两个学习环节中你们小组的问题有哪些? 活动4:自主反馈1.初一某班有学生50人, 下面收集的是这个班同学身高的数据:画出扇形统计图.解:(1)各身高段人数占全班总数的百分数为:40~149 cm 为___ __;149~155cm 为__ ___; 155~160cm 为______;(4)160~167cm 为________;表示各身高段人数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140~149 cm :___ × = __°; 149~155cm :___ × = __°; 155~160cm :___ × = __°; 160~167cm :___ × = __°.2.下面收集的是某校七年级300名学生上学的数据,将表中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活动5:学习反思1.我的收获:▁▁▁▁▁▁▁▁▁▁▁▁▁▁▁▁▁▁▁▁▁▁▁▁▁2.我的不足:▁▁▁▁▁▁▁▁▁▁▁▁▁▁▁▁▁▁▁▁▁▁▁▁▁▁6.3 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一、 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一课时学习过利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表示,在小学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通过表格描述数据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学生在看到一组数据后会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为本节引入频数分布直方图打下基础.身高(cm ) 140~149 149~155 155~160 160~167 人数825125步行 60人 骑自行车 100人 坐公共汽车 130人 其他10人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小学里学过条形统计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统计图、认识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在相关活动中也形成了对统计图进行对比与选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本节的学习中来,具备了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二、学习任务分析教科书基于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对所收集的数据通过制作图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能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正确信息,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推断,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示数据的特点.本课《统计图的选择》内容从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统计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以及作出推断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三、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际问题说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2.能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能作出条形统计图,体会数据能帮助我们作出合理决策的作用;3.在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获取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产生新认识的数学活动经验;4.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问题导入;第二环节:新课引入;第三环节:自主合作学习;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活动内容:问题导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文学类(A)、漫画类(B)、科普类(C)、历史类(D)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1)班50位同学喜欢的书籍,结果如下:(投影片)A ABC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 A A B A CD A A C D B A C D A A A C D A C B A A C C D A A C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他的数据表示方式是什么?学生:这些数据没有经过统计、整理,必须把A、B、C、D的个数全部数清,才能比较出哪类书是该班同学最喜欢的.数据越多越不方便,所以我认为小亮的数据表示方式不太好.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吗?小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我们小组用如下方式表示:师: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简单明了,一眼可以看出哪个最多、哪个最少.我们小组采用如下方式表示数据.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直观,一目了然.不仅可以很快判断出哪个最多,哪个最少,还可比较出差别是否悬殊很大活动目的:通过第1个活动,希望学生能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发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表示的思考.活动效果:通过小组交流与展示对比图表与条形统计图各自的优点,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必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二环节新课引入活动内容:下表是某校初一(2)班的同学入学信息表:(1)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成绩 优 良 中 人数2253学号性别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1 女 167 81 88 优2 男 162 78 85 良3 女 165 86 90 优4 男 160 81 99 中 5女 165 94 86 优6 女 167 83 75 良 7 女 165 88 94 优 8 男 166 79 98 优 9 女 159 72 65 中 10 男 169 86 97 优 11 男 168 91 96 优 12 男 158 80 93 良 13 男 160 85 89 优 14 女 159 90 84 优 15女 162 91 89 优学号 性别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16 女 162 83 85 优 17 女 157 86 80 优 18 女 160 92 93 优 19 男 164 83 89 优 20女 161 75 77 良21 男 162 86 97 优 22 男 164 91 91 优 23 女 163 87 82 优 24 男 154 82 88 优 25 男 172 68 70 中 26 男 153 88 95 优 27 男 156 80 87 优 28 男 163 82 81 优 29 男 164 78 75 良 30女 161 89 87 优英语成绩情况510152025优良中成绩人数活动目的:培养学生从图中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此问题体会实际生活中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过程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借助前一问题的解决方式,学生很容易完成此问题.但通过两个小题的对比,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更直观.活动效果:学生在完成(1)问题后,对条形统计图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总结出制作条形统计图要注意标注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第三环节:自主合作学习(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认识)活动内容:(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对于(2)小明还想采用表格和统计图的方法,结果他觉得很复杂.成绩 68分 72分 75分 78分 79分 80分 81分 82分 83分 85分 人数 111212223186分 87分 88分 89分 90分 91分 92分 94分 412113111234568分72分75分78分79分80分81分82分83分85分86分87分88分89分90分91分92分94分成绩人数你能帮小明改进吗?这时他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 成绩段 60~70 70~80 80~90 90~100 人数15186246810121416182060≤分数<7070≤分数<8080≤分数<9090≤分数<100成绩人数你能明白小明的做法吗?我们把上面这幅图的横轴略作调整.像这样的统计图称为频数直方图.人数2018161412108642060708090100成绩如果样本数很大,样本中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活动目的:通过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就很容易观察到成绩的整体分布.但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分段的必要性.活动效果:学生在两个问题的思考中进行对比后,发现第(2)小题的图表与条形统计图也很繁琐,也不易看出整体的分布情况,引发学生思考改进,促进新知识的自然生成,发现改进后的统计图更直观的反映了数据的整体情况,注意学生对分段的困惑,教师及时作出相关解释.第四环节:练习提高活动内容:做一做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活动目的:此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仿照前面的统计图呈现形式完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将成绩分段的必要性与优越性,熟悉对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再认识.活动效果:此环节通过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解决,教师可关注有问题冲突小组的讨论过程,并适时予以指导和评判,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频数分布直方图横轴与条形统计图横轴的区别.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反映各个项目的具体数量.(2)图表与条形统计图在反映整体成绩的缺点.(3)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优越性.(4)频数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和操作过程,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活动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条形统计图和图表表示数据的局限性,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优越性.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习题6.4 1、2、3选做题:太原市2011年5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制表日期:2011年6月20号污染指数W 40 70 90 110 120 140天数t 3 5 10 1 4 7你能将上表所提供的信息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吗?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以学生探究、操作、体验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教师充分扮演好“导演”的角色,使之形成:教,是开放性的引导;学,是探索性的体验;过程,是互动性的发展.整个课堂体现了三个阶段:“唤醒——体验——发展”.1、创设情境,进入角色——唤醒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从已经具备的经验知识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自己建构.本课从问题引入,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明确数据与统计图之间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设计的活动1与活动2为学生在原有知识和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间搭起了“支架”,这样把教学建立在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上,使学生能够逐级攀升.通过学生具体的操作、思维、建构,就有了亲身的体验,有意义的学习便应运而生.2、主体实践,获得领悟——体验阶段当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进入体验角色后,通过看、听、思、做、谈等手段吸收信息,通过动手实践激发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充分配合学生,设计多种体验形式,让学生真正地去实践、去领悟.3、交流分享,体验成功——发展阶段课堂活动中,要求学生把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分享,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感受、不同见解,质辨不同的观点,以张扬他们的个性,实现沟通与融合,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交换认识的过程中实现互补,促进发展.附件1:7-3-2学案学习目标:1.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整理和表示数据;2.能读懂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3. 能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4. 培养用科学的态度进行统计活动.活动1:问题导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文学类(A)、漫画类(B)、科普类(C)、历史类(D)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1)班50位同学喜欢的书籍,结果如下:A ABC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 A A B A CD A A C D B A C D A A A C D A C B A A C C D A A C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你准备如何整理和表示数据?(自主完成后小组交流)活动2:新课引入下表是某校初一(2)班的同学入学信息表:(1)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活动3 :小组合作学习(2)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小组内试着用图表和条形统计图合作完成,完成后组内交流.你能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学号性别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1 女 167 81 88 优2 男 162 78 85 良3 女 165 86 90 优4 男 160 81 99 中 5女 165 94 86 优 6 女 167 83 75 良 7 女 165 88 94 优 8 男 166 79 98 优 9 女 159 72 65 中 10 男 169 86 97 优 11 男 168 91 96 优 12 男 158 80 93 良 13 男 160 85 89 优 14 女 159 90 84 优 15 女 162 91 89 优学号 性别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16 女 162 83 85 优 17 女 157 86 80 优 18 女 160 92 93 优 19 男 164 83 89 优 20 女 161 75 77 良 21 男 162 86 97 优 22 男 164 91 91 优 23 女 163 87 82 优 24 男 154 82 88 优 25 男 172 68 70 中 26 男 153 88 95 优 27 男 156 80 87 优 28 男 163 82 81 优 29男 164 78 75 良 30女 161 89 87 优成绩段60~70*70~80 80~90 90~100人数再将上表在下面绘制成条形统计图:绘制完成后与课本对照,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活动4:巩固提高做一做: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活动5:自主反馈1.初中生的视力状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市有关部门对全市3万名初中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下图是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共抽测了多少名学生?(2)如果视力在4.9-5.1(含4.9和5.1)均属正常,那么全市有多少名初中生视力正常?*。
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频数直方图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解:由图可知,50~60分的人数共3人;60~70 分的人数共12人;70~80分的人数共18人; 80~90分的人数共9人;90~100分的人数共6人 . 所以抽取的总人数=3+12+18+9+6=48(人). 故这次活动共抽取了48人测试.
测试成绩/分
随堂检测 2.某地区随机抽调一部分市民进行了一次法律知识测试,测试 成绩(得分取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并绘制成频数直方图. (2)测试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分层设计 数学 BS 九年级 全
合作探究 仔细观察将课间操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后得到的条形
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相邻量相同!
该统计图还能不 能更加优化?
课间操成绩/分
分层设计 数学 BS 九年级 全
合作探究
将横轴略作调整,相 邻长方形间距设为0.
课间操成绩/分
分层设计 数学 BS 九年级 全
课间操成绩/分
合作探究
(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个班同学入学时的美术成绩吗
?
从你的图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吗?成绩的整体
解分:布①情采况用怎表样格?的形式 美:术成绩 优 良 中
②采用条形统计图的形 式:
人数(频数 )
22
5
3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美术
成绩处于优秀等级,美术成绩的整体
美术成绩
分布是优秀最多,良其次,中最少.
学号
性别
肺活量 /ml
立定跳 远成绩
/cm
课间操 成绩/分
美术 成绩
学号
性别
肺活量 /ml
立定跳 远成绩
/cm
课间操 成绩/分
美术 成绩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是学生在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的表示方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为后面学习更高级的统计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数据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
但是,对于数据的表示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绘制统计图的技巧和意义有一定的疑惑,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数据的表示方法,增强对数据的敏感性,培养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统计图的绘制技巧和意义的理解,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分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的数据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和意义。
3.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4.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绘制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3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3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图表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数据表示方法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见数据的表示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并通过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统计图表的基本知识,对数据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不同数据表示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以及统计图表的深入分析,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见数据的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表示方法的能力。
3.通过对统计图表的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数据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表示方法的能力,以及统计图表的深入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数据的表示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数据素材。
2.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3.准备练习题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一组数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不同的数据表示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并简要介绍各种图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例,尝试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并进行操作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6章《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设计数据的表示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制作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2.使学生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每年当生日快乐的祝福如约而至的时候,我们总要和亲友一起分享生日蛋糕的美味,那么你如何将蛋糕平均分成2份呢?4份呢?8份呢?平均分成n份怎么分?探究新知(一)绘制扇形统计图问题:小强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想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以便学生会组织受同学们欢迎的比赛.于是他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校每个班随机选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最喜欢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1)如果你是小强,你会组织什么比赛?你是怎样判断的?(2)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的百分比呢?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3)你能尝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与同伴进行交流,尝试完成下面的问题)解答:(1)如果我是小强,我会组织乒乓球比赛,因为选择乒乓球的人数最多.(2)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上述所有的百分比之和为100%.(3)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结论: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一般地,制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是:(1)画圆;(2)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计算各部分相应的圆心角度数;(4)根据度数画若干个扇形;(5)将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标注在相应的扇形上.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圆代表总体“1”;(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例1某校七年级学生总人数为500,其男女生所占比例如图所示,则该校七年级男生人数为()A.48B.52C.240D.260解析:男生人数=学生总人数×男生所占的比例,即500×52%=260(人).答案:D(二)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例2如图所示是八年级(3)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果参加艺术类的人数是16,那么参加其他活动的人数是______.解析:由参加艺术类的人数是16,可知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16÷32%=50,则参加其他活动的人数为50×(1−20%−32%−40%)=4.答案:4归纳:(1)圆代表整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2)扇形统计图不仅反映部分与总体的比例的关系,还反映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思考: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小刚认为就全年食品支出费用来说,乙家庭比甲家庭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不同意,因为甲、乙两个家庭全年支出总费用可能不同.课堂练习1.小红同学将自己5月份的各项消费情况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如图),从图中可看出()A.各项消费金额占消费总金额的百分比B.各项消费的金额C.消费的总金额D.各项消费金额的增减变化情况2.希望中学开展以“我最喜欢的职业”为主题的调查活动,通过对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组数据,如图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不完整的统计图,则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被调查的学生有200人B.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教师职业的有40人C.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其他职业的占40%D.扇形图中,公务员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72°3.如图,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则九年级学生人数所占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某班总人数为50,根据全班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绘制的统计图如下图,长跑的人数占30%,跳高的人数占50%,那么参加其他活动的人数为.参考答案1.A2.C3.144°4.10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完成教材习题6.3.板书设计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一)绘制扇形统计图一般地,制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是:(1)画圆;(2)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计算各部分相应的圆心角度数;(4)根据度数画若干个扇形;(5)将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标注在相应的扇形上.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圆代表总体“1”;(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二)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归纳: (1)圆代表整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2)扇形统计图不仅反映部分与总体的比例的关系,还反映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6.3 数据的表示(1)——扇形统计图 课件 2024-2025学年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9. 端午假期,王先生计划与家人一同前往景区游玩. 为 了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景区,王先生对A、B、C三个景 区进行了调查与评估. 他依据特色美食、自然风光、 乡村民宿及科普基地四个方面,为每个景区评分(10分 制).三个景区的得分如表所示:
(1)若四项得分所占百分比如图所示,通过计算回答: 王先生会选择哪个景区去游玩?
解:(3)将特色美食、自然风光、乡村民宿和科普基地四 项得分的百分比定为20%,30%,30%,20%,
景区A得分为 6 20%+8 30%+7 30%+9 20% =7.5,
100%
景区B得分为
7
20%+7
30%+8 100%
30%+7
20%
=7.3,
景区C得分为
8
20%+8
30%+6 100%
30%+6
20%
=7,
因为7.5>7.3>7,所以选择A景区去游玩. (答案不唯一)
(2)如果王先生认为四项同等重要,通过计算回答:王 先生会选择哪个景区去游玩?
解:(2)景区A得分为 6+8+7+9 =7.5,
4
景区B得分为 7+7+8+7 =7.25,
4
景区C得分为 8+8+6+6 =7,
4
因为7.5>7.25>7,所以王先生会选择A景区去游玩.
(3)如果你是王先生,请按你认为的各项“重要程度”设 计四项得分的百分比,选择最合适的景区,并通过计 算说明理由.
7. 观察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C ) A. 甲校男、女生人数相等 B. 乙校女生比男生多 C. 乙校女生比甲校女生人数多 D. 无法比较甲乙两校女生人数谁多谁少
8. 某学校七年级三班有50名学生,现对学生最喜欢的球 类运动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制作了如图所示 的扇形统计图. 根据扇形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 以下结论: ①最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达到了15人; ②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最少,只有5人; ③最喜欢排球的人数比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3人; ④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比最喜欢篮球的人数多6人.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①__②__③__④___(填序号).
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1.知道频数分布表、频数直方图,初步掌握频数直方图的画法的基本步骤.2.会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表示数据.3.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图表表示数据.4.经历描述数据的数学活动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实际中的应用发展统计观念.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会用直方图描述数据.难点: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划分组距并画出直方图.三、教法学法教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和若干长方形组成,两条数轴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项目,长方形的高表示其中一个项目的数据.(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频数:在数据统计中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注意:(1)频数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2)所有对象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3)频数是一个数值,无单位.(二)问题探究问题1:下表是某校初一(2)班的同学入学信息表:学号性别身高/cm入学成绩学号性别身高/cm入学成绩语文数学英语语文数学英语1女1678188优16女1628385优2男1627885良17女1578680优3女1658690优18女1609293优4男1608199中19男1648389优5女1659486优20女1617577良6女1678375良21男1628697优7女1658894优22男1649191优8男1667998优23女1638782优9女1597265中24男1548288优10男1698697优25男1726870中11男1689196优26男1538895优12男1588093良27男1568087优13男1608589优28男1638281优14女1599084优29男1647875良15女1629189优30女1618987优活动1.(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由于英语成绩仅分为三个等次,因此,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均可以简洁表示英语成绩.表格形式:成绩优良中人数22 5 3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学生在完成(1)问题后,对条形统计图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总结出制作条形统计图要注意标注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图中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此问题体会实际生活中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过程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借助前一问题的解决方式,学生很容易完成此问题.但通过两个小题的对比,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更直观.(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对于(2)小明还想采用表格和统计图的方法,结果他觉得很复杂.语文成绩/分687275787980818283人数111212223语文成绩/分858687888990919294人数141211311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出示解决上面问题1时所列的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进一步引出频数概念.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解答问题2,列表与所画条形图非常复杂.这样引导学生尝试把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段简单化处理,进而探索得到新知——频数分布直方图.活动2.(1)你能帮小明改进吗?这时他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成绩/分60~7070~8080~9090~100人数(频数)15186(2)你能明白小明的做法吗?我们把上面这幅图的横轴略作调整.师生活动:学生在两个问题的思考中进行对比后,发现第(2)小题的图表与条形统计图也很繁琐,也不易看出整体的分布情况,引发学生思考改进,促进新知识的自然生成,发现改进后的统计图更直观的反映了数据的整体情况,注意学生对分段的困惑,教师及时作出相关解释.如果样本数很大,样本中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设计意图:通过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就很容易观察到成绩的整体分布.但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分段的必要性.活动3.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②确定组距和组数;③列频数分布表;④以横轴表示数据,纵横表示频数,画频数分布直方图.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师生活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仿照前面的统计图呈现形式完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将成绩分段的必要性与优越性,熟悉对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再认识.解:成绩/分60~7070~8080~9090~100人数(频数)141411遇到大量的数据或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先将数据适当分组,然后可以制作频数直方图直观地反映整体的分布状况.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解决,教师可关注有问题冲突小组的讨论过程,并适时予以指导和评判,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频数分布直方图横轴与条形统计图横轴的区别.(三)课堂演练1.某校为了解学生的出行方式,随机从全校2000名学生中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如下条形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D )C.样本中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数的50%D.全校步行、骑自行车的人数的总和与坐公共汽车的人数一定相等2.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组织八年级800名学生参加汉字听写大赛,为了解学生整体听写能力,从中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得分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频数分布表:请根据尚未完成的表格,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为200,表中m=80,n=12%;(2)补全图中所示的频数直方图;解:补全频数直方图,如下:(3)若成绩超过80分为优秀,则该校八年级学生中汉字听写能力优秀的约有多少人?解:800×(40%+12%)=416(人).答:该校八年级学生中汉字听写能力优秀的约有416人.(四)课堂小结师生互相交流总结:(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反映各个项目的具体数量.(2)图表与条形统计图在反映整体成绩的缺点.(3)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优越性.(4)频数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五)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习题6.4 1、2、3选做题:郑州市2021年5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制表日期:2021年6月20号污染指数W407090110120140天数t3510147你能将上表所提供的信息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吗?五、板书设计1、条形统计图特点:能够反映各部分的具体数据2、频数直方图特殊的条形统计图3、区别与联系六、教学反思数据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情况,发现规律,从而做出决策,因此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收集数据.对于所收集的数据只有进行清晰有效地展示,才能使我们更多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为了能够高效完成本节课的讲授,教师在设计本节课时,应当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知识和总结规律,让课堂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据是由多个具有相同性质的数值所构成的集合;2.能够掌握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数据表示方法,如频数表、频率表、条形图等;3.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4.能够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数据是由多个具有相同性质的数值所构成的集合;2.数据的表示方法,如频数表、频率表、条形图等;3.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包括找出数据间的规律和应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2.合作学习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几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统计数据是什么?”,“统计数据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升华学生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2. 拓展探究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如统计一段时间内每天学校食堂的销售额,引导学生自行对数据进行整理,提出数据的表示方式,并归纳总结出数据的集合、样本、样本数量等概念。
3. 讲授新知根据探究过程中的学生提问,讲授新知,介绍数据的表示方法,如频数表、频率表、条形图等。
同时,将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并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点评,概括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的知识点。
4. 合作讨论让学生组成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和结果。
5. 总结归纳在小组间互相分享讨论的结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不同实际问题解决方法和步骤,并介绍不同数据表示方法的优缺点。
同时,梳理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五、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的表现和交流,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平时和作业的评分,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能力进步;3.通过学生的个人表现和小组展示的整体表现,评价整体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六、教学反思实际授课中,教师应注意在探究的环节中加大辅导的力度,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应根据学生的探究过程提炼重要思想并加以突出,赋予学生更多的启发和思考,使教学目标达到最佳效果。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教学教案
和理解
的设计,主要是
让学生对数据的
表 示 -- 扇 形 统 计
图有初步的了
解,明确制作扇
3、出示课件 做一做: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哪个扇形表示总
形统计图的一般 步骤,扇形统计 图反映数据的信 息.
体的 25%?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你们班的人数,那么扇形 B
大约代表多少人?
23%
21%
9%
32%
12% 3% 鼓励学生积极 关注有问题冲突
思考,自主解 小 组 的 讨 论 过
所有百分比之和是: 23﹪+21﹪+9﹪+32﹪+12﹪+3﹪=100﹪ 想一想: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 数:
决问题,小组 程,并适时予以 交流,总结发 指导和评判,进 言,大胆提出 一步激发学生发 自己的观点, 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及时鼓励 的能力,争论后 和纠错。总结 发现:扇形的大
片,思考如何 的数学”为载体,
每年当生日快乐的祝福如约而至的时候,我们 平均分蛋糕, 通过学生能从日
总要和亲友一起分享生日蛋糕的美味,
引 导 学 生 交 常生活实际中体
流、讨论、总 会圆与扇形的关
结。从而引入 系,引发学生对
数 据 的 表 示 小学扇形圆心角
(1)--扇形统 知识的回忆,激
计图.
发求知欲,自然
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
提高学生数据 小与具体的数量
的表示(1)-- 大小没有关系,
扇形统计图的 而且在不同的扇
认知。
形中,不能简单
地根据百分比的
大小来比较部分
量的大小.
教师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图.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数据的表示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统计图是一种将数据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比较和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使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班级同学的身高分布,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一周的气温变化。
难点解析:教师应强调制作统计图时的注意事项,如坐标轴的刻度要均匀,图例要清晰,避免误导读者。可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细节。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数据的表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展示数据的情况?”比如统计同学们的身高、体重,或者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据的表示方法。
举例:以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为例,指导学生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解释条形图中的每个部分。
(2)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折线统计图通过连接数据点,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举例:以一周内气温变化为例,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并描述气温的变化趋势。
(3)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比例表示:扇形统计图的扇形面积(或角度)表示各部分数据在总数据中所占的比例。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扇形统计图最适合表示哪类数据?”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数据的表示
2017年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
对应课本第6章“数据与统计”中的6.3节,本课时着重介绍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使其能够通过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发现信息的规律和趋势;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数据的表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表达大量信息的情况?”比如,如何清楚地展示我们班级同学的身高分布。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据表示的奥秘。
2017年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
2017年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
1.了解数据收集、整理和表示的初步概念;
2.掌握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的方法;
3.学会从统计图中读取信息,分析数据的特点和关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据表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提升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绘制和解读条形、折线和扇形统计图,加深对数据表示方法的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表示》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图表表示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为后续学习统计图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学生在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以及图表的绘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图表表示数据的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图表来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用图表表示数据的方法。
2.难点:选择合适的图表来展示数据,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数据。
2.准备图表模板和绘图工具。
3.划分学习小组,确立小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如调查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提问:如何表示这些数据?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数据的表示。
2.呈现(10分钟)展示不同类型的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何时会用到这些图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图表的绘制。
每组选取一个主题,如调查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用图表表示出来。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选取几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评价并说出各自的优势。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选择合适的图表的重要性。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表示》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文字说明,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表示方法来展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不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对于一些基本的统计概念也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数据的表示方法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来提高他们对不同表示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文字说明。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展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据的表示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2.如何通过不同的表示方法来展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
同时,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一组数据。
例如,给出一组学生的身高数据,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图表或文字来说明这组数据。
2.呈现(10分钟)呈现不同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文字说明。
通过对比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
例如,条形图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的数量,但无法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折线图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但无法直观地比较各组数据的数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展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给出一组商品销售数据,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这些数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表示方法。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教案
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数据的表示》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学生已经学过部分统计图表的知识,为过渡到本节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标》指出,在第一学段,通过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对数据统计的过程有所体验,在活动过程中学习一些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知识和方法。
并能根据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决策,能按照制做扇形统计图的步骤绘制扇形统计图。
明确频数分布直方图制作的步骤,会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能力目标:在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获取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产生新认识的数学活动经验。
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和信息获取及分析。
【教学难点】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和计算。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课前准备见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扇形统计图是利用__圆_____和___扇形__表示___总体____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圆代表的是___总体__,即100%,扇形代表___部分_,圆的大小与总数量无关。
3、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的___百分比_。
4、填空: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圆周角为(360 )度。
5.计算:360度的20%是多少?360°×20%=72°120度的70%是多少?120°×70%=84°【设计意图】复习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二、扇形统计图1.小强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想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以便学生会组织受同学们欢迎的比赛.于是他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校每个班随机选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调查问卷你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是()(单选)A.篮球B.足球C.排球D.兵乓球E.羽毛球F.其他球类运动(1)如果你是小强,你会组织什么比赛?你是怎样判断的?(2)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所占的百分比呢?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3)你能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解:根据上述小强的调查数据,可以按如下方法绘制扇形统计图(1)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思考:在制作扇形统计图时,需要哪些步骤?(1)画圆并计算总量(2)求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3)计算各部分圆心角度数(4)根据度数画扇形(5)填写成分名称,填写百分比【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逐步理清自己的思路,体会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
2024年新北师大版7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6章 6.3 第2课时 频数直方图
课堂训练
3. 一个样本有 100 个数据,最大值为 7.4,最小值为4.0,如果取组距为 0.3,那么这组数据可分成 ( ) A. 11 组 B. 12 组 C. 13 组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B
4.某校开展捐书活动,七(1)班同学积极参与,现将捐书数量绘制成频数直方图(如图所示),如果捐书数量在3.5~4.5组别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那么捐书数量在4.5~5.5组别的人数是________人。
新知探究
思考 (1)根据上面的绘图过程,你能总结出绘制频数直方图的一般步骤吗?
(2)你觉得频数直方图有什么特点?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哪些不同?与同伴进行交流。
新知探究
① 找出所给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
绘制频数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② 确定组数和组距,选取分点进行分组;
新知探究
(3)你能统计出落在各组中的频数吗?用什么方法统计的?
用“正”字计数法统计,结果如下表:
分组
家庭数(频数)
分组
家庭数(频数)
2.0——6.0
20
18.0——22.0
2
6.0——10.0
15
22.0——26.0
4
10.0——14.0
13
26.0——30.0
1
14.0——18.0
5
新知探究
(4)你能根据统计的各组频数绘制出频数直方图吗?
新知探究
知识点 从频数直方图获取信息
2
典型例题
成绩/分
频数
频率
50——60
10
0.05
60——70
20
0.10
70——80
30
6.3数据的表示(第一课时 扇形统计图)课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9×42%=3.78(hm2)
6.3
数据的表示
思考.交流
如图是甲、乙两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小刚
认为就全年食品支出费用来说,乙家庭比甲家庭多,你同意他的看法
吗?为什么?
不同意
理由:因为从扇形统计图只能看出各部
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如果没其他条件是
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B.每天阅读30分钟以上的居民家庭超过50%
C.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的居民家庭占20%
D.每天阅读30分钟至1小时的居民家庭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108°
6.3
数据的表示
观察.思考
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哪个扇形表示总体的25%?
分比的大小去判断具体数量的多少
6.3
数据的表示
尝试.思考
小亮对全班40名学生进行了“你对哪些课程非常感兴趣”的调查,获
得如下数据:语文20人,数学25人,英语18人,生物学10人,信息科技34
人,其他12人.他想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却发现6项的百分比之
和大于1,为什么会这样呢?
调查人数为:20+25+18+10+34+12=119≠40,这说明调查时
扇形统计图
完成对应练习册
,以便购买的图书受同学们欢迎.于是他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在全校
随机选取了120名同学进行调查.
6.3
数据的表示
情景导入
问题一:收集数据目的是什么?
收集数据目的: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读什么类型的图书,以便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数据的表示(一)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里重点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在本册第四章第四节中,明确学习了“扇形”的概念,知道“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还能够把扇形所占整个圆的份数和百分比形式联系起来,这些为顺利学习扇形统计图作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准备.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小学里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统计图、认识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在相关活动中也形成了统计图比较容易学好的自信心,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本节的学习中来,具备了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二、学习任务分析教科书基于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对所收集的数据通过制作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能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正确信息,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推断,理解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点.本课《统计图的选择》内容从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统计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以及作出推断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三、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能说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决策;3.能按照制做扇形统计图的步骤绘制扇形统计图;4.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养成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问题导入;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第三环节:自主合作学习;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 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问题导入每年当生日快乐的祝福如约而至的时候,我们总要和亲友一起分享生日蛋糕的美味,那么你是如何将蛋糕平均分成n 份?平均分成六份怎么分?为什么会这样分呢?活动目的:通过第1个活动,希望学生能从日常生活实际中体会圆与扇形的关系,引发学生对小学扇形圆心角知识的回忆.活动效果和活动注意事项:为制作扇形统计图打下良好基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环节不需太长时间,只是唤醒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同时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环节 情境引入(获取信息,体会特点)活动内容:小明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想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以便学生会组织受同学们欢迎的比赛.于是他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校每个班随机选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最喜欢的球类运动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得票数69 63 27 96369 (1)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组织什么比赛?你是怎样判断的?(2)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的百分比呢?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3)你能设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从图中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此问题体会实际生活中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过程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活动效果和活动注意事项:由此引出:计算各种球类爱好者的百分比,思考所有百分比之和为1的结论,为解决第(3)问你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是( ) (单选)A 篮球B 足球C 排球D 兵乓球E 羽毛球F 其他球类运动提供准备条件. 学生在三个问题的思考中明确数据经过收集整理后,要进行数据的表示,通过对各种球类爱好者的百分比的计算推动学生思考扇形与整圆面积的比与百分比的关系.第三环节:自主合作学习(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活动内容:具体做法如下:(1)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百分比(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对应的圆心角度数(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活动目的和活动注意事项:通过两个表格的分步填写,明确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步骤 .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对于有问题时可以小组内进行交流,此环节学生可能会提出百分比除不尽如何保留小数位的问题,在此只要保证百分比和为1即可,同样要保证圆心角度数之和为360°.第四环节:练习提高活动内容:做一做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哪个扇形表示总体的C A25%?(2)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你们班的人数,那么扇形B 大约代表多少人? (3)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9公顷稻田,那么扇形C 大约代表多少公顷稻田? 议一议图示的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小明认为对全年食品支出费用乙户比甲户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甲其他21%教育23%衣着25%食品31%乙其他24%教育19%衣着23%食品34%想一想小明对在全班40名学生中进行了“你对哪些课程非常感兴趣”的调查,获得如下数据:语文20人,数学25人,英语18人,物理10人,计算机34人,其他12人.他想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却发现6项的百分比之和大于1,为什么会这样呢?活动目的和活动注意事项:此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交流.通过前面几个步骤的学习,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认识,但也容易产生理解上的错误,所以利用课本上提供的几个材料,澄清概念,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此环节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解决,教师可关注有问题冲突小组的讨论过程,并适时予以指导和评判,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争论后发现:扇形的大小与具体的数量大小没有关系,而且在不同的扇形中,不能简单地根据百分比的大小来比较部分量的大小.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 (1)统计图的特点: ①圆代表总体;②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③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2)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3)在不同的统计图中,不能简单地根据百分比的大小来比较部分量的大小.活动目的和活动注意事项: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和操作过程,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活动效果:让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统计图制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让学生互相补充,教师及时进行补充.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习题6.3 1、2、3选做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中学生患近视的比率在全球范围内相当高,有约52%的中学生有近视眼,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长,患近视的比率也有上升的趋势.近视的原因很多: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饮食不当等.近视已是青少年很常见的眼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直接影响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请你根据本班同学的近视人数,然后把所得的数据整理成统计表并制成扇形统计图,那应该怎么办呢?请试一试,想一想.五、教学反思1.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统计图的特点,而且普遍掌握较好,因此没有必要再以问题的形式逐步总结认识,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怎样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数据本身的特点及统计图本身的特点”科学合理的选择统计图.而且能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亲自去感受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并且让学生利用小组调查搜集来的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制作统计图.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搜集数据、选择决策的能力.2.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课前小组合作社会调查、课堂展示讲解统计图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3.注意改进的方面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附件1:本课时学案学习目标: 1.能描述对圆心角的认识.2.会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及各扇形的圆形角度数.3.总结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五步).4.培养整理、表示数据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活动1:自主学习(认真看书,在书中找出答案)1、顶点在的角叫圆心角.扇形统计图中,所有扇形圆心角的和为.2、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与360°的比.3、对某城市1000户家庭人口数做一次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1)计算出各类家庭占1000户家庭人口数的百分比(填下表);(2)根据百分比,计算出各类家庭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填下表);家庭二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五口之家其他户数180 420 200 9011各类家庭占1000户家庭人口数的百分比各类家庭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活动2:互助学习:阅读并完成课本P208—P209问题及做一做、想一想,讨论总结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五步)(1)计算各部分的;(2)计算各部分的度数;(3)画圆、画;(4)标出;(5)写名称.活动3:问题解决:(针对上面的问题、重点强调过程) 在以上两个学习环节中你们小组的问题有哪些? 活动4:自主反馈1.初一某班有学生50人, 下面收集的是这个班同学身高的数据:画出扇形统计图.解:(1)各身高段人数占全班总数的百分数为:40~149 cm 为___ __;149~155cm 为__ ___; 155~160cm 为______;(4)160~167cm 为________;表示各身高段人数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140~149 cm :___ × = __°; 149~155cm :___ × = __°; 155~160cm :___ × = __°; 160~167cm :___ × = __°.2.下面收集的是某校七年级300名学生上学的数据,将表中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活动5:学习反思1.我的收获:▁▁▁▁▁▁▁▁▁▁▁▁▁▁▁▁▁▁▁▁▁▁▁▁▁2.我的不足:▁▁▁▁▁▁▁▁▁▁▁▁▁▁▁▁▁▁▁▁▁▁▁▁▁▁身高(cm )140~149149~155155~160160~167人数82512 5步行60人骑自行车100人坐公共汽车130人其他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