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一、第1章:数的认识1.1 整数教学目标:(1)理解整数的定义及性质。
(2)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1. 整数的定义及性质;2.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步骤:(1)引入整数的定义及性质,通过实例讲解;(2)讲解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3)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1.2 分数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定义及性质。
(2)掌握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定义及性质;2. 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步骤:(1)引入分数的定义及性质,通过实例讲解;(2)讲解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3)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二、第2章:几何基础2.1 线段与射线教学目标:(1)理解线段、射线的定义及性质。
(2)掌握线段、射线的画法。
教学内容:1. 线段的定义及性质;2. 射线的定义及性质;3. 线段、射线的画法。
教学步骤:(1)引入线段的定义及性质,通过实例讲解;(2)引入射线的定义及性质,通过实例讲解;(3)讲解线段、射线的画法,并通过例题演示;(4)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2.2 三角形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2)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画法。
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2. 三角形的基本画法。
教学步骤:(1)引入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通过实例讲解;(2)讲解三角形的基本画法,并通过例题演示;(3)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六、第6章:代数初步6.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 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案[最新精编版]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能力: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小学的时候学习了那些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2.学生设疑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再提问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③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④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⑤棱柱的分类⑥几何体的分类4.学生自探(并有简明的自学方法指导)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物体那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说说它们的区别二.解疑合探1.针对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特征的认识不彻底进行再探2、对这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的分类2.活动原则: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引领点拨提升总结。
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请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活简单基本的几何体,并说说其特征2.教师出示运用拓展题。
(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有代表性)3.课堂小结4.作业布置五、教后反思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点、线、面的运动后会产生什么的几何体2、能力:通过点、线、面的运动的认识几何体的产生什么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几何体是什么运动形成的教学难点:对“面动成体”的理解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认识了生活中的基本几何体,它们是由什么形成的呢?2.学生设疑点动会生成什么几何体?线动会生成什么几何体?面动会生成什么几何体?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教师根据学生的設疑情况梳理、归纳、细化得出自探题目(自探要求)4.学生自探(讨论)二.解疑合探举例分析那些几何体由什么运动形成的?那些图形运动可以形成什么几何体?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我校七年级备课组基于新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学习完成自主开发的一节复习课。
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以了解的几何性质及判定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几何推理解题途径思考——逆向思维。
逻辑推理是初中数学几何部分一节十分重要的内容,而开展新思想方法的训练也突显出其重中之重。
其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两个方面。
这节课既是对前面学过的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复习和延伸,也是为以后学习几何证明的逆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图形传递能力。
本课无论从知识、技能还是思维方法上,都是非常难得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和抽象建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由于学生掌握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平行线的性质”后,能较顺利完成简单的“角的关系直接得直线平行”或由“平行线直接推得角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逆向思维方式在解决平行线有关问题,经历的“观察—猜想—说理—验证”的思维过程也是以后学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所以本节课的重点为在平行线判定方法及平行线性质的进一步理解运应用基础上了解与应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
由于从说理方法来看,对于几何逻辑思维尚处于起始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来讲,认知难度较大,所以本节课的难点是:运用逆向思维解决平行线有关问题。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的教学方法二、目标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从“知识技能、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三个角度考虑,本节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七年级学生对几何说理缺乏足够深度和广度,只有通过“探索”这样特定数学活动,获取一些经验方法,逐步形成较为完善严密的几何说明体系。
知识技能目标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用语言说明几何图形。
进一步熟练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平行线的性质”解决有关几何问题并会进行说理(通过阅读课标,分析教材,本节课的重点为平行线判定方法及平行线性质的进一步理解运应用,而作为解决重点的方法不是让学死记,而是主动尝试与探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走进数学第一课:数学的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内容:1. 数学故事分享:学生分享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故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建筑设计中的几何学等。
2. 数学猜谜游戏:设计一些数学谜题,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活动过程:1. 开场介绍:简要介绍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数学故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数学故事,鼓励他们思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数学猜谜游戏:分发谜题,学生分组讨论解答,公布答案并解释解题思路。
第二单元:有理数第二课:有理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进行运算的能力。
活动内容:1. 有理数卡片游戏:设计有理数卡片,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有理数的分类和性质。
2. 有理数运算竞赛:学生分组进行有理数运算比赛,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活动过程:1. 开场介绍:简要介绍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
2. 有理数卡片游戏:分发卡片,学生通过游戏学习有理数的性质。
3. 有理数运算竞赛:分组进行运算比赛,评选出运算速度最快和最准确的小组。
第三单元:整式的加减第三课:整式的加减运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规则。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整式加减运算的能力。
活动内容:1. 整式加减运算讲解: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整式加减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 实际应用练习:设计一些实际应用题目,让学生运用整式加减运算解决。
活动过程:1. 开场介绍:简要介绍整式加减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 整式加减运算讲解:通过具体例子讲解运算规则,确保学生理解。
3. 实际应用练习:分发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进行解答和讨论。
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第四课:几何图形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几何图形的能力。
活动内容:1. 几何图形观察:学生观察不同的几何图形,描述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的:(一)知识点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内容:老师说出指令:向前两步,向后两步;向前一步,向后三步;向前两步,向后一步;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
问题见教材。
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0.5、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3、-2、-0.5、- 等是负数。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展示图片(又见教材P5图1.1-2-3)让学生观察地形图上的标注和记录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某银行的存折,说出你知道的信息。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知识重点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m 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
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从游戏中学数学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 学生游戏体验,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寻找规律归纳结论问题3: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2,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学案[版教案]名师优秀教案
例 2、从一个七边形的某边上一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点和其余各顶点,可以 把这个七边形分割成多少个三角形 , 想一想,在画一画,如果是五边形、十二边形 呢 ,n(n?3) 边形呢 ,
例 3、从一个七边形内的某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点和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 个七边形分割成多少个三角形 , 想一想,在画一画,如果是五边形、十二边形 呢 ,n(n?3) 边形呢 ,
觉,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参与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的数学活动,体会截面和几
何体的关系,学生充分动手操作、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 教学难点 : 同一几何体不同角度切截所得截面的不同形状的想象与截法,从切 截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 语言来表达,能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培养说理、交流的能力 二、典例精析 1、做一做 (1) 想一想 : 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想一想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 , 分小组 讨论。 (2) 做一做 : 拿出准备的正方体,学生分小组验证刚才的想象 (3) 注意事项与效果 : ?先商定如何切割 , ?想象切割后的几何体和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 可在草稿上描出草图,并指定专 人执笔,作好记载 . ?切开实物,进行对比 . ?通过实验回答 : 用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其截面可以是三角形 , 梯形 , 四边形, 六边形,七边形吗 , 2、一个几何体被平面所截后,得到一个圆形,则原几何体可能是什么形状 , 如 果是三角形呢 , 3、探究题 : 用平面去截一个棱柱,你能得到哪几种平面图形 , 三、随堂演练 1( 用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若截面形状是圆,则原几何体一定不是 ( ). A、三棱柱 B 、圆柱 C、球 D 、圆锥 2( 指出图中几何体截面的形状是 (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2,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知识重点相反数的概念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问题1: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4,-2,-5,+2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励,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5和-5,+2和-2分别归类是具有较特征的分法。
(引导学生观察与原点的距离)思考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思考再换2个类似的数试一试。
归纳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归纳。
以开放的形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进行讨论,并培养分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渗透数形思想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知识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_,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3绝对值-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难点1:绝对值的抽象理解。对于绝对值的抽象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数学意义。教师需要通过数轴、实际例子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举例:通过数轴上点的移动,解释绝对值表示距离的概念。
-难点2:绝对值的性质理解。性质的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对称性的理解,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举例:用数轴上的点来解释|-a| = |a|,展示无论点在数轴的正方向还是负方向,到原点的距离是相同的。
-难点3:绝对值方程的求解。学生在求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时,可能会不知道如何处理绝对值符号。
-举例:讲解如何将含绝对值的方程分为两种情况讨论,如求解方程|x - 2| = 3,需要分别讨论x - 2 ≥ 0和x - 2 < 0的情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绝对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通过绝对值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数的非负性和距离概念,提高数学抽象思维。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学习绝对值的性质和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绝对值,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具体问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绝对值的基本概念。绝对值表示一个数与0之间的距离,它是非负的,无论这个数是正数、负数还是0。绝对值在数学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和距离概念。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精选19篇)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精选19篇)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篇1一、学情分析通过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在用字母代替数的数学计算、理解和综合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图形有初步的感知,对数据统计和统计图形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
从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成绩来看,本班优秀率达到36%,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及格率只达到60%多,与预期尚有一定的差距。
总体上来看,仅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很努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但基础知识的不扎实成为制约他们学习的瓶颈,造成班级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坚持党的__大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基准,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
本学期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
深入而全面展开教学研究。
总结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教师共同探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各自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努力实现三维目标。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本期教材任务为完成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科书教材的数学五章节内容的教学,并进行一次学区联考和一次期末统考本期教材任务为完成沪科版七年级下数学“实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分式”、“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频数分布”的章节内容教学。
四、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分析第六章实数这部分的内容是七—九年级“数与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在有理数之后,对数系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的基础。
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是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式及其性质、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组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1线段、射线、直线-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测量地图上的距离;
-设计简单的图形等。
2.教学难点
(1)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这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教师应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
举例:
-线段是有限长的,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
-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无端点。
(2)无限概念的理解:射线和直线的无限延伸性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师可通过实际操作和想象,让学生体会无限的概念。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有的小组在讨论问题时,同学们的参与度并不高,有些同学似乎对讨论主题不太感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中,引入更多贴近生活的案例,激发同学们的讨论兴趣,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有的小组代表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成果的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课堂上增加一些口语表达的训练,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指导他们如何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可能是由于我的讲解方式不够吸引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决定尝试采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通过今天的教学,我认识到在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举例:
-可以用一根长长的绳子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让学生观察和体会无限延伸的特点。
(3)线段、射线、直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难点,教师需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举例:
-在解决测量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线段、射线或直线进行测量;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北师大版七班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学问:熟悉简洁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球等,把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力量:通过比较,学会观看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分,并能依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洁分类。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乐观参加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育与他人合作沟通的力量。
教学重点:熟悉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学校的时候学习了那些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2.同学设疑让同学自己先思索再提问3.老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③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④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⑤棱柱的分类⑥几何体的分类4.同学自探(并有简明的自学方法指导)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物体那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说说它们的区分二、解疑合探1.针对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特征的熟悉不彻底进行再探2、对这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的分类2.活动原则: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老师引领点拨提升总结。
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怀疑或问题(由同学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1.引导同学自编习题。
请结合本节所学的学问举例说明生活简洁基本的几何体,并说说其特征2.老师出示运用拓展题。
(要依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有代表性)3.课堂小结4.作业布置五、教后反思北师大版七班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2一、教学目标:通过观看生活中的大量物体,熟悉基本的几何体。
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看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分。
二、教学过程:1、引入:(1)幻灯投影P2的彩图,利用现实生活的背景让同学说出熟识的几何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 (2)展出圆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的模型,让同学分别说出这几种几何体的名称。
2024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下册全年级教案精写
2024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下册全年级教案精写一. 教材分析本教案为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和下册的全年级教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深入剖析每个知识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编写。
本教案力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对数学学科有一定的恐惧心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同时,七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和下册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故事等引入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反馈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材、教案、PPT、黑板、粉笔等。
2.教学资源:互联网、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
3.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或故事,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5分钟)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精编版)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能力: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小学的时候学习了那些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2.学生设疑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再提问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③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④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⑤棱柱的分类⑥几何体的分类4.学生自探(并有简明的自学方法指导)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物体那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说说它们的区别二.解疑合探1.针对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特征的认识不彻底进行再探2、对这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的分类2.活动原则: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引领点拨提升总结。
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请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活简单基本的几何体,并说说其特征2.教师出示运用拓展题。
(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有代表性)3.课堂小结4.作业布置五、教后反思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点、线、面的运动后会产生什么的几何体2、能力:通过点、线、面的运动的认识几何体的产生什么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几何体是什么运动形成的教学难点:对“面动成体”的理解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认识了生活中的基本几何体,它们是由什么形成的呢?2.学生设疑点动会生成什么几何体?线动会生成什么几何体?面动会生成什么几何体?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教师根据学生的設疑情况梳理、归纳、细化得出自探题目(自探要求)4.学生自探(讨论)二.解疑合探举例分析那些几何体由什么运动形成的?那些图形运动可以形成什么几何体?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全集(共140页)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课时介绍单元整体说明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
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
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
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课程内容标准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结构体系单元教学建议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
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第11页的练习第1题以及习题1.2的第6题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3.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以及第11页的练习第1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4.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
有条件的话,应给让学生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模板(5篇)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模板(5篇)第1篇:初中数学目录_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 丰富的图形世界2、生活中的立体图形3、展开与折叠4、截一个几何体5、从不同方向看、生活中的平面图形第二章1 有理数及其运算2、数怎么不够用了3、数轴4、绝对值5、有理数的加法6、有理数的减法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8、水位的变化9、有理数的乘法10、有理数的除法11、有理数的乘方1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计算器的使用第三章 1 字母表示数2、字母能表示什么3、代数式4、代数式求值5、合并同类项6、去括号、探索规律第四章 1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2、线段、射线、直线3、比较线段的长短4、角的度量与表示5、角的比较7、平行6、有趣的七巧板8、垂直、图案设计第五章 1 一元一次方程2、你今年几岁了3、解方程4、日历中的方程5、我变胖了6、打折销售7、“希望工程”义演8、能追上小明吗、教育储蓄第六章 1 生活中的数据23、科学记数法、100万有多大4、扇形统计图5、月球上有水吗、统计图的选择第七章12、一定摸到红球吗可能性3、转盘游戏、谁转出的四位数大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1、整式2、整式的加减3、同底数幂的乘法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5、同底数幂的除法6、整式的乘法7、平方差公式8、完全平方公式9、整式的除法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1、台球桌面上的角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特征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1、认识百万分之一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3、世界新生儿图第四章概率1、游戏公平吗2、摸到红球的概率3、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第五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2、图形的全等3、图案设计4、全等三角形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作三角形7、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8、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小车下滑的时间2、变化中的三角形3、温度的变化4、速度的变化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1、轴对称现象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5、镜子改变了什么6、镶边与剪纸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1、探索勾股定理2、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3、蚂蚁怎样走最近第二章实数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2、平方根3、立方根4、公园有多宽5、用计算器开方6、实数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生活中的平移2、简单的平移作图3、生活中的旋转4、简单的旋转作图5、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6、简单的图案设计第四章四边形的性质探索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3、菱形4、矩形、正方形5、梯形6、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7、平面图形的密铺8、中心对称图形第五章位置的确定1、确定位置2、平面直角坐标系3、变化的鱼第六章一次函数1、函数2、一次函数3、一次函数的图象4、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谁的包裹多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鸡免同笼4、增收节支5、里程碑上的数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第八章数据的代表1、平均数2、中位数与众数3、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1、不等关系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二章分解因式1、提公因式法2、运用公式法第三章分式1、分式的乘除法2、分式的加减法3、分式方程第四章相似图形1、线段的比2、黄金分割3、形状相同的图形4、相似多边形5、相似三角形6、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7、测量旗杆的高度8、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和面积比9、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2、数据的收集3、频数与频率4、数据的波动5、证明(一)6、你能肯定吗7、定义与命题8、为什么它们平行9、如果两条直线平行1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11、关注三角形的外角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证明(二)1、你能证明它们吗2、直角三角形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角平分线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花边有多宽2、配方法3、公式法4、分解因式法5、为什么是0.618第三章证明(三)1、平行四边形2、特殊平行四边形第四章视图与投影1、视图2、太阳光与影子3、灯光与影子第五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六章频率与概率1、投针实验2、生日相同的概率3、池塘里有多少条鱼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30º,45º,60&ord3、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4、船有触礁的危险吗第二章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2、结识抛物线3、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4、二次函数的图象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6、何时获得最大利润7、最大面积是多少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圆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2、圆的对称性3、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4、确定圆的条件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6、圆和圆的位置关系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8、圆锥的侧面积第四章概率与统计1、50年的变化2、哪种方式更合算3、游戏公平吗第2篇:[初中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北师大版《扇形统计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要求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所反映出来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中仅可能多的获取有用的信息。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编版)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精编版)第一章有理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计算机或手算器学习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化简与计算,掌握数的比较大小、分数的化简等基本知识。
2.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加、减、乘、除有理数的基本操作法则及应用。
3.了解有理数在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过程1. 有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例子,引出正、负数的概念,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查阅有理数在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以便学生能够了解有理数的重要性和在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通过举例子,讲解有理数的各种表示方法。
2. 有理数的加减•逐步地展开数学计算,让学生从具体运算中掌握加、减的规则及应用,为后续的乘、除的运算打下基础。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正数加正数、负数加负数、正数加负数等运算规则。
3. 有理数的乘、除•逐步地展开数学计算,让学生从具体运算中掌握乘、除的规则及应用。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正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正数乘负数等运算规则。
4. 总结和应用•总结有理数的整个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有理数的掌握程度。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有理数在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把握好每一个重难点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保障。
2.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不断纠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新,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有理数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基本几何体;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性质。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自学感知1.看书思考;P2(回答问题)(1)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形类似?(2)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描述一下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请找出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物体。
像这样与笔筒类似的几何体叫_______.2.看课本:认清常见的几何体。
(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3.自主思考,p2想一想。
(1)六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如下图所示,指出图中其他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
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2)棱柱的侧棱、底面、侧面分别有什么特点?(3)长方体、正方体是棱柱吗?第二环节:合作探究1.下列图形中那些是柱体?2.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第三环节:展示点拨1.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侧面的形状都是()。
认识棱柱:棱柱可以分为()和(),直棱柱的侧面是()。
(注:本书只讨论直棱柱)2:⑴按柱、锥、球分;⑵按组成几何体的面的平曲分;⑶按有没有顶点分3.请找出三棱柱的面数、顶点数、棱的条数;四棱柱的呢?五棱柱的呢?探索n棱柱顶点数、面数、棱数之间的关系。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与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感知不同的物体体验现实生活中原来有如此多的几何体,几何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也学会简单地区别不同的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全集(共140页)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课时介绍单元整体说明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
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
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
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课程内容标准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结构体系单元教学建议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
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第11页的练习第1题以及习题1.2的第6题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3.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以及第11页的练习第1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4.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
有条件的话,应给让学生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5.给学生提供合作、讨论与自我展示的机会。
本章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小组学习形式。
例如对第12页的云图中提出的“如果一家四人,结果是否一样呢?”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按“3个大人和1个小孩”、“2个大人和2个小孩”等不同情况得出结论。
6.本章得练习、习题中,有一些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如第10页的练习第1题,由于考虑得方式不一样,会发现前面的数具有各种不同的规律,这样答案自然就不同了。
7.评价时,请考虑以下几点:(1)选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评价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利用适量的开放题,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
(3)安排调查活动,评价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写读后感,评价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5)开展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
(6)提供成果展示机会,评价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二课时一、课题§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三、导学课堂基础练习1、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是 . 答案:A 与B ; C 与D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答案:3153、计算:7+27+377+4777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的隧道,回忆我们的成长历程:出生——学前——小学(板书),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数学并不断学习它,相信吗?不妨大家从不同阶段来举出一些我们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例子,试一试。
(积极鼓励)(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从具体事例中分析并找出数学信息。
)2.进入小学,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数学,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数学知识有哪些?3.指定若干名学生口答,师生共同系统归纳: 数与式:认识、计算、方程、解应用题;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画法、图形的计算; 统计知识。
4.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了。
发挥一下我们的聪明才智,尝试解决下面的2个问题:(1)投影或小黑板展示下列问题: ①计算并观察下列三组算式:②已知25×25=625,则24×26= (不要计算) ③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④更一般地,若a×a=m ,则(a+1)(a -1)= 。
(老师点评、表扬)(2)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教材第13页第4题。
通过刚才的解题,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其实不仅我们每个人离不开数学,而且整个人类、整个社会也离不开数学,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一下第1节第2点《人类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布置作业:(1)谈一谈你对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方法以及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等;(2)习题1.1第2、4题。
1.回忆、交流、积极大胆发言。
2.回忆、交流。
3.观察、计算、思考、探索。
4.学生取出剪刀和长方形纸片,小组合作,动手尝试解决。
学生1学生2学生拼图(略)A B C D1819答案:7个,边长从大到小依次为11、8、 7、5、3 答案:5188课后延伸练习1、猜谜语(各打数学中常用字)千人分在北上下;②1人立在口上边 答案:①乘;②倍2、在与伙伴玩“24点”游戏中,使数1,5,5,5通过运算得24? 答案:[5-(1÷5)]×53、只允许添两个“一”、一个“十”和一个括号,不改变数字顺序,把1,2,3,4,5,6,7,8,9这九个数字连成结果为100的算式:1 2 3 4 5 6 7 8 9 =100 答案:123-(45+67-89)=1004、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它可能是几边形? 答案: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5、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如图1-1-2,在它的四个角上有四棵大树,现在为了扩大池塘,要把池塘面积扩大一倍,但是,这四棵树不便搬动,也不能使它淹在水里,而且扩大后的池塘还是正方形,这该怎么办呢?答案:1、一个长方形,长19cm ,宽18cm ,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分割成若干个边长为整数的小正方形,那么这些小正方形最少有多少个?如何分割?2、在操场上,小华遇到小冯,交谈中顺便问道:“你们班有多少学生?”小冯说:“如果我们班上的学生像孙悟空那样一个能变两个,然后再来这么多学生的41,再加上班上学生的41,最后连你也算过去,就该有100个了.”那么小冯班上有多少学生?答案:36八、板书设计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一)知识回顾 (四)例题解析 (六)课堂小结(二)观察发现 例1、例2(三)解方程 (五)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九、教学后记第三课时一、课题§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
2、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1)幻灯投影P2的彩图,利用现实生活的背景让学生说出熟悉的几何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2)展出圆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的模型,让学生分别说出这几种几何体的名称。
2、过程:(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圆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然后学生回答。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棱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老师巡场指导。
(3)学生回答问题。
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并对每一种答案再交由学生共同讨论它的正确性。
(4)幻灯演示,棱柱的两种类型:直棱柱与斜棱柱,一般棱柱仅指直棱柱。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对以上几何体进行分类:a、按底面b、按侧面学生上台动手将这几种几何体进行分类,老师让学生试着说明归类的理由是什么?无论学生说什么老师都应用鼓励的目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
3、议一议:投影P3的图片让学生感知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角,可能是书房的一角可能是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分组讨论:(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学生在回答桌面时老师应指出桌面是指整个层面)(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挂篮球的网袋是否类似于圆锥?为什么?(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4)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与球。
5、小结:与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感知不同的物体体验现实生活中原来有如此多的几何体,几何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也学会简单地区别不同的物体。
七、练习设计P4习题八、板书设计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一)知识回顾(四)例题解析(六)课堂小结(二)观察发现例3、例4(三)解方程(五)课堂练习练习设计九、教学后记第四课时一、课题§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3)二、教学目标1.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点、线、面等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是对“面动成体”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上节课我们观察和讨论了生活中的一些几何体,今天再一起来寻找构成图形更基本的元素面、线、点。
1.展示投影(建筑、生活实物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等。
2.你能举出更多生活中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等图形的例子吗?(二)、新授1.由观察总结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2.投影展示正方体和圆柱体议一议:1)正方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2)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和学生共同总结得到:体由面组成,面由线组成,线由点组成。
3.投影展示课本P6想一想图形(动态)与学生共同填写:点动成,线动成,动成体。
4.你能举出更多反映“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5.课堂练习:投影展示长方形(矩形),想一想将长方形绕其中一边旋转一周,得到什么几何体?教师用投影动态演示旋转情况,加深学生印象,从而化解难度。
(三)、小结1.生活中图形丰富多彩,点、线、面都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七、练习设计P7习题1.2.自己动手用一张白纸经过裁剪围一个三棱柱(不必粘贴),再围一个四棱柱及一个五棱柱。
(注意:可先找一些实物研究)八、板书设计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3)(一)知识回顾(四)例题解析(六)课堂小结(二)观察发现例5、例6(三)解方程(五)课堂练习练习设计九、教学后记第五课时一、课题§1.2展开和折叠二、教学目标1、体会从古至今数学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