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导读期末复习资料.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先秦时期屮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说理散文伦梦老庄。叙事散文春秋左传战国策2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神话意义: 忧患意识)3《诗经》311实有305 (160国风105大31小74雅40颂最早)除去六笙诗的
《南咳。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主要内容祭祀&史诗,反映农业生产劳动的诗,反映战争徭役的诗,婚姻爱情诗。4《诗经》艺术成就a赋比兴(即“三用”对应有“三体” 风雅颂)b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c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5楚辞•汉赋:a题材不同前诗歌后押韵散文b均不歌而诵后者与音斥更远6《谏逐客书》作者“小篆之主”李斯7先秦历史散文开启叙事散文先河,先秦诸子散文开启说理散文先河8孔子编订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一部自成体系的书,按事件顺序记事,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系统。语言简练含蓄准确严谨选词炼句十分仔细,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曲折而意含褒贬,被称为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9春秋三传《春秋公羊、谷梁、左氏传》10屮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虽继承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的叙事散文最高成就《史记》但不如它。11《史记》首创以人物为中心,人物描写与结构艺术见长,对唐宋古文运动及桐城派有大影响。采用互见法,既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又揭示了人物的多个侧面性格特点《史记》艺术特点A能抓住本质意义的典型性重大历史事件,选取这些事件写出任务在当时的作用也表现了人物性格B善于运用“互见法” C善于通过琐事刻画人物D善于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屮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E精辟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雕塑感12《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叙事散文著作,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A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情节化b刻画人物性格神行毕现,有立体感c 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d善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13成书于战国初年的二十一卷的《国语》(《春秋外传》)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以国分类,各自成章13与《春秋左传国语》主要反映儒家思想不同,西汉刘向整理而成的《战国策》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价值取向。14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高峰《战国策》是从《左传》的编年体向《史记》的纪传体过渡,"言语辩丽横肆、铺张渲染、气势充沛,既有比喻又有寓言故事(鹏蚌相争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南辕北辙)增强了论辩说服力标志着先秦语言艺术达到新水平。b把握心理,循循善诱,情理服人c描绘人物形神罕肖,语言性格化行为传神,情节完整细致,生动曲折d引譬善喻,善用寓言15《论语》A 言简意赅,含蓄隽永B人物形象鲜明具体C首创语录文体影响深远16《庄子》艺术手法A 界彩纷呈的故事情节B奇幻诫诡的想象C空灵飘忽的行文风格D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E
细腻逼真的描写F谐趣和讥刺描生17浪漫主义风格的楚辞即战国时屈原创作一种“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的新诗体,又指西汉刘向编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楚辞》和《诗经》都是我国诗歌的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宋玉《九辩》开创“悲秋”主题,楚国的歌辞。爱国精神和为理想坚持不懈的精神。18屈原作品《离骚。九歌11。天问。九章9。招魂》共23篇19骚体赋A艺术特征:楚辞体制,骚体句式。B内容:咏物抒情,哀怨之怀。C “兮”字语句20骚体赋(贾谊)代表作家枚乘的《七发》劝诫统治阶级摆脱腐朽米兰的生活倡导追求要言妙道,《七发》标志着汉大赋(奠基考司马相如班固扬雄)体制的正式形成21赋体的含义:铺陈写物,“不歌而诵”的一种文体,抒情成分少,重于铺叙和描写,接近于散文,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22散体大赋表现对象是客观外界事物,绚丽夸张的语言,铺陈描述的手法,描写壮观景象。23汉大赋的主要内容A歌颂汉帝国强大声威,反映帝国的富庶维护屮央政权,维护汉帝国统一B大量描写祖国山河的壮丽,描写宫殿台阁C劝百而讽一24汉大赋艺术特色A结构体制:长篇巨制铺陈排比主客问答B节奏韵律:四六结合韵散相间C表现手法:语汇丰富雄辩夸张情理交融物象繁荣D千遍一律25七体:以一件事做开端,采用反复的问答体,铺陈辞藻咏物说理达到某种讽刺的目的。通常由序言、赋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其文韵散结合,句式参差,铺陈夸张,描绘细致。《七发》的主客问答体式和铺陈七事以进言等写法为后人所效仿形成一种固定的文体即七体。26两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精神27我国第一篇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28汉乐府诗
歌对后代的示范作用A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形成了以乐府为系统的现实主义传统B缘事而发(汉乐府民歌)“借古题写时事”(建安曹操等人的古题乐府)C即事各篇,五复依傍(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D诗歌合为事而做(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29汉乐府标志着我国叙事诗的成熟,曲调来源多种多样,中土与少数民族共同影响。30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代表《古诗十九首》语言浅显,生动细腻勾勒东汉(五代四成新文体)中下层文人生活和心理。31乐府本是咅乐机构的名称,西汉乐府组织文人创作和搜集民问歌谣,东汉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32文学摆脱经学附庸地位进入自觉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家思想的失落。文儒玄史并立。文学地位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现了讨论文学体裁总结创作理论的著作,刘勰《文心雕龙》文学成为作家个体行为。自觉追求文学审美价值与文学成就,展个性描生活抒情怀,33魏晋南北朝文学包括(ABCDE建安、正始、西晋、东晋、南北朝文学)34建安文学“三曹(操丕植)(曹丕《典记•论文》第一篇文学评论专作,论文学的价值、文气、文体、文学批评)” “七子(孔融,陈琳,王桀,徐幹,阮璃,应场,刘桢)”,建安风骨:建安诗歌反映现实,意境宏词,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壮风格以五言诗为主。35曹操A艺术风格上:气韵沉雄B诗歌情调:慷慨悲凉C诗歌体裁: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D作用:标领建安诗坛的一代宗师E诗歌内容:关涉时事,表述理想,游仙诗。36 建安文学产生条件A动乱的社会现实B文人思想的解放,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也有乱世的凄凉哀怨。37曹操《蒿里行》A以政治家的视角反映现实,体察民情, 立足点更高,视野更开阔。B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博大胸怀。38建安文学屮成就最大的诗人曹植诗歌受后人推崇的原因:A文采富艳B对五言诗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C他的不幸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39建安时期才女蔡琰即蔡文姬原字昭姬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胡笳十八拍》。蔡文姬的《悲愤诗》与《孔雀东南飞》并列。40正始文学的代表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刘伶。向秀。山涛。王戎。阮咸)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41两晋时期左思《三都赋》使“洛阳之纸贵”他成为借咏史来咏怀的范本。42东晋文坛产生了以抒发老庄玄理为主的玄言诗,孙绰和许询合称“孙许”。43东晋“书圣”王羲之人称王右军,《兰亭集序》,兰亭雅集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文人集会。44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江西人。他诗中所表现的光明峻洁的人格和坚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教育了后代文人不屈服于权贵,不与庸俗之流为伍。他的嫉恶除暴的精神也给后代作家以巨大的支持与鼓舞。45陶渊明诗歌风格古朴,诗风平淡自然,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新的题材,他的诗歌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46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朴素意境优美,具体写了他的田园生活,他是第一位自己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并写出自己农业劳动的诗人。表达了隐居出园躬耕自给的人生态度。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 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陶诗的语言不是來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47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也有名,正史纪传体《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陶渊明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48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步伐没有停下,表现在文学上这一时期的文学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南方和北方的文学发展不平衡状态实际存在,但南北文风一直相互影响,唐代达到融合。49诗歌上,南朝一直追求新变中向前发展,谢灵运以山水诗为审美对象,大力写作山水诗,接着有鲍照(七言体的创制和边塞诗的开创,他模仿南朝乐府的小诗对唐人五绝的形成造成影响)发展七言歌行体。50齐梁陈三代,沈约谢眺等人努力下出现了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梁陈时期民歌流入宫廷及统治者及宫廷文人修改、拟作促成宫体诗泛滥。51 (有句无篇)谢灵运的山水诗A写作特点先叙事中间写景最后说理B内容特色:景色描摹刻画精妙真实再现自然美,置身山水之中,C语言驾驭能力高超,用句工整,善用名句,语言清新自然,描绘生动。D谢灵运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