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问题意识的策略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意识培养新语文教学思想强调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培养,而问题意识则是主体学习意识的一个重要范畴。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守旧无功。

”这是北宋哲学家张载在《经学理窟》中告诉我们的关于学习的至理名言。

一句话中三次提到“疑”,可见“疑”对于“学”的重要作用。

这里的“疑”便是“善问”。

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求异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呢?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

而情境教学的理论实践又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处在特定的情境中时,思维才会更加活跃。

因而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既要创设问题情境,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例如,《七颗钻石》是苏教版七年级教材中的一篇童话。

如何将这样一篇看似简单的作品适当地处理好,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更深入地推动课堂教学。

上课伊始,笔者对学生说:“备课时我最初觉得这篇文章极为浅近,可是随着阅读思考的深入,却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久而未决。

今天我想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困扰着老师的问题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纷纷结合自己的阅读思考猜测了起来。

有的说:“老师一定觉得这个故事中的小水罐为什么这样神奇呢?”也有的说:“应该是小姑娘为什么会得到好报。

”等等。

学生寻找问题的过程,也是阅读思考的过程,当学生情绪高涨、充满期待的时候,笔者适时地抛出了自己的困惑:“既然小姑娘的爱心感天动地,课文为什么还要不厌其烦地安排水罐的四次变化呢?这不是重复了吗?”学生的问题意识再一次被激起,课堂教学也便由此走向更加思辨更加理性的深层阅读。

二、抓住课堂突发,强化点拨引导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

6年月号教学参考一、叫学生敢问学生上课不愿意主动提问发言,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和层出不穷的问题占据了课堂教学中的大半时间,学生作为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反应,而无时间进行独立深入的思考。

二是学生在课堂纪律的束缚下,不敢轻举妄动,一言一行都受到老师的制约,即使有问题,也不能及时提出。

三是教师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在课堂上严肃有余,咄咄逼人的气势使学生望而生畏。

四是教师以自己的提问代替学生的提问,学生很少有机会,有时间思考并提问。

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与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改变这种现状,应叫学生敢问。

一是要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

学生质疑信心的建立,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生的提问,无论是平淡还是富有创见,都应看作是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应该给予热情的肯定和赞许。

教师如果能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他们微弱的瞬息即逝的求知火苗就有可能燃烧起来。

二是要引入提问竞争机制。

在竞争条件下,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清晰性、流畅性等都与非竞争条件下不同,竞争氛围可能转化成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

它可增强学生提出富有新意问题的动机。

因为竞争中的优胜者在获得奖励的同时,还会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这种精神上的支持会有效强化问题意识和提问兴趣。

二、让学生能问让学生“能问”就是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而且在学生有了“问”的机会后,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带着问号”学习,来诱发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

教学中要创设寻疑的情境,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论争。

可以说,学生对有矛盾性的问题很有兴趣。

只有产生矛盾时,才能使他们出现一种恢复心理平衡的要求,而正是这种心理要求,才促使学生努力思考问题。

同时,要教给寻疑的方法。

一是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质疑。

如教学《石榴》时,我发现学生对于课文中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这一比喻不能理解,于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第三段和第七段,让学生仔细揣摩二者的相似之处。

培养学生语文问题意识的策略

培养学生语文问题意识的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语文问题意识的策略摘要:纵观我国中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淡泊。

教师成为提问的唯一主角,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回答的状态。

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对当前语文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淡泊提出了策略。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必须从学生、语文教师两方面考虑。

关键词:语文;问题意识;策略突破传统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和改变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语文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形成。

那么如何把新的教育观念与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学生方面的策略(一)转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通过搞一些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同时语文也是培养自己审美情趣、感受生活的重要学科。

通过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

(二)提供形成学生语文问题的智能基础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熟读精思,还要结合教材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标本、模型,并且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符号。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1.创设问题情境,激起需要,诱发“问”的动机根据心理学理论,动机产生是由于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当人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机体内部就会产生一种力量。

只有让学生感到“问”的需要,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地去思考。

2.真心鼓励,培养学生“问”的信心自信心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对人的学习、研究等智力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自信心在培养问题意识中至关重要。

(1)及时鼓励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加以肯定和鼓励。

(2)教学打破传统的灌输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更多“问”的机会。

(3)教师要用“非指示”思想教育学生,从而为学生“问”提供更多的角度。

(四)教给学生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答疑的过程。

但学生有时会受到知识经验的限制,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给予指导。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敢轻易提问。

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提问。

教师可以通过微笑、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语言等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

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惑。

例如,在学习《静夜思》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朗读,然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有的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会思念家乡?”有的学生可能会问:“床前的明月光真的像霜一样吗?”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

二、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故事、游戏、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比如,在教学《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大象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象的庞大,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让你来称大象的重量,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田忌的马不变,还有其他获胜的方法吗?”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学 生在语文学 习中产生疑问与否 ,首先取决 于他对该 学科 使学生对语 文学科产生兴趣 ,而这种兴趣产生的根本 又在于学 生在此方面有“ 成功感” 。那么教师要尽量避 免学 生“ 受挫 ” 的心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 , 身体都震 悚起来 ” 。作者说 : “ 这书, 乃 问一旦得到解决 ,文章主 旨的理解与把握也就是水到渠成 的事
问, 这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 的“ 满堂灌 ” 的教学模 式 , 只能 是事 触即发 , 指 引了学生思维 的方 向, 文本所要揭示 的社会 问题就水 倍功半。 可见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 老师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到渠成地被学生挖掘出来 。
了。 长此 以往不仅造就 了学生问题意识的习惯 , 而且可 以从 中培
产生兴趣 与否 。 所 以, 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就在于通过多方诱导 是我最初得到 , 最为心爱 的宝 书。 ” 有什 么用意。 这些深层次 的提
理压力 , 对学生 的回答 、 提问、 解题要给予 鼓励 、 表扬 , 而不是去 养 了他们 的能力和创造性 。因此老师开始时不必担心学生所提
个问题的时候 , 学生都在不停地记录 , 把老师说的 内容都记 录在 谈 认识 , 不少学生得出 了: “ 人物的悲剧性命运 ” 的结论 。这 时趁 书上 。可推测出学生已养 成了获取 “ 鱼” 的习惯 , 不 去想 , 更不去
势点拨 : “ 如果孔 乙己在当今 时代 , 他会学无所 用吗? 为什 么? ” 一
批评 、 指责甚至嘲笑 。记得笔者在教《 紫藤萝瀑布》 时, 由于学生 问题 的层次 、 质量 , 不必急于求成 , 重要 的在于运用循 序渐进 的 对“ 文化大革命” 这段历史普遍 了解不多 , 更缺乏切身 的感受 , 当 方法 , 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 , 开发他们知识和智能 的 问到 : “ 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 萝的被毁 与重生 ,其 目的是什 么? ” 潜力, 让他们去掌握规律 , 以便养成 习惯 。 的时候 , 得到 了这样几种答案 : 甲同学答 : 以前人们不 重视环境 保护 , 现在重视 了。乙同学答 : 是为了使文章有波澜 。 丙同学答 :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语言学习,也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1.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讲解课文时,可以提出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分析和判断能力。

2. 鼓励自主探索在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提问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来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例如,在阅读理解中,让学生对角色的行为动机提出疑问,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也能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4. 结合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解决问题。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项目,要求他们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和总结。

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需要面对复杂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5. 反思与总结在每一次学习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他们回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进一步提升自我改进的能力。

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家校合作与家长合作,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创造问题解决的机会,例如鼓励孩子在家庭中参与决策、解决小问题等。

家庭环境中的实践可以增强学校教育的效果,帮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结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与探索。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自主探索、培养提问能力、结合项目学习、反思与总结以及家校合作等多种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提高其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

一、注重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听说、写作等方式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作为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有意义的问题,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逐渐形成对现象和事物深入的理解。

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不要怕错误,要在错误中成长。

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语文课文,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分析形式,或者让学生展开自行探究的小组活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合理地探究问题,避免以错误的方法、途径去解决问题。

三、通过提高学生知识质量来培养问题意识学生掌握的知识质量对于培养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只有掌握扎实的知识体系,学生才能在复杂的问题面前迎刃而解,自如创造。

教师需要有计划地传授知识,让学生真正做到既有宏观的了解,也要有具体细致的认识和把握。

四、注重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学生从独立的探究中获得的经验和成长最为持久。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也要善于借助教师的帮助,让教师引导、辅助,让学生在自主性中真正实现问题意识的提升。

问题是源于矛盾的,解决问题是需要有想象和创新的力量的。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具备发掘、抽象、分析和综合等能力,要有勇气和信心进行独立和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总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世界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问题意识,让他们增长见识、富有创造力,走向有成就、快乐的人生。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引言问题意识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指个体在认识、判断和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意味着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重要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引言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则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分析问题意识的概念和作用,明确问题意识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二是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包括提问引导、阅读引导和实践引导等具体方法;三是总结和归纳有效提升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和方法,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2. 正文2.1 问题意识的概念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对周围事物存在问题、疑问或困惑的能力和倾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问题意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关键。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在随之转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成了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质疑,乐于质疑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之一,语文教学尤其注重这一点。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下面谈谈笔者多年来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做法:一、构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问题意识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精神生活过程,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达到最大的活跃,而且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焦虑、畏惧的心理,在平等和谐中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展示个性,调动学生参与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师生关系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见了教师仍有点“怕”,害怕自己说错做错,受批评或指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意识的主动活跃的人,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是一个可积极合作的对象,教师要坦率、真诚地面对学生,信任多于批评,鼓励多于指责,允许学生犯“错误”,决不能用语言或行动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如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或答题不严密、不完整,允许补充说明,允许学生想好再说,不同意见允许争论,必要时甚至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对学生提问或不同意见都应表示欢迎,尽可能给予表扬。

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角色和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应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帮助者、支持者,善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为学生提供平等参与机会,乐于和学生交流,学生消除了顾虑,这样学生就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思想,敢于向权威挑战,提不同的见解和思考。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地与同学们进行双向交流,融洽师生关系,活跃学生思维,从而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激发好奇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引言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对于周围事物、现象提出质疑、思考、探究的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存在较大的难题。

本文将从问题意识的概念、培养问题意识的方法以及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希望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二、培养问题意识的方法1.引导学生提问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疑问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中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提问的习惯。

2.开展情境化教学通过情境化教学,将学习语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鼓励学生探索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更要求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4.对问题进行引导和解答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需要适时进行引导和解答。

引导学生深化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1. 创设适宜的学习氛围: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安排任务,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有趣的文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和提问。

4. 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进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5.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内外积极参加各种阅读、写作活动,在实践中形成问题意识和提问的能力。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有时往往会让正 常的教学偏离 轨道 , 学生提 出的问题五花八 思考 留下缝隙 , 会取得 意想不到 的结果 。
门, 也在无形 中对教师课堂 的生成能力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 所以
有 时的课堂设问环节往往成了一种摆设 。四是在这样长期 的教
比如一位学生在学习《 捕蛇者说》 这篇 文章 中 , 提出“ 蒋 氏快 乐吗 ? ” 这样 的问题 , 他 自己的答案是快乐 , 因为其它 乡邻们死 的
的的。
哄地吵 出来 的。平时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 培养 学生边读边思边
记的 习惯 。比如在 教学《 枣核》 这篇 文章 的时候 , 通过充 分的预
习 ,就有学生对文章中的作 者用 大量 的文字描写朋友家境充裕
结合 当前教学 实践 的分析 ,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上 , 从教师 产生 了疑问 ,作者这般 的 目的何在 ?这样 的问题只有在学生 自 和学生两方面来看 , 存 在以下几 方面的问题 : 一是虽然满堂灌的
吧。
要想培养学生 的问题意识 , 作 为教师首先应该要解放思想 , 认清 目标和方 向, 还要 给学 生提供思考 的时间和空 间, 用科学的 方法 , 有 效地 指导学生会提 问 , 提好 问。
1 . 让 学生敢问
( 2 ) 提供学生思考 的载体和方法。 著名教师王君在她 的博文
《 四上< 我 的叔叔 于勒> 》 中提及 了一件 事 , 对 我感触很大 。王老
怎样在语文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江苏省 如 东县新 店初 级 中学 马 松钰
古人 云 : “ 小疑则小进 , 大疑则 大进 。疑者 。 觉悟之 机也 , 一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 , 组组竞争 , 人人竞争 的方式 , 通过 自主合 作

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 、 营造宽松氛围 鼓 , 励学生大胆 提 问
要学生提问 , 首先要让学生有能问的 勇气
和胆 量 , 在 目前课 堂 教学 中 , 学 生 不 敢 提 问 是
普遍存在的现象 , 特别是到了小 学高年级 , 表
现 的 尤 为 突 出 。 笔 者在 和学 生 的 接触 中 了解
到 , 他们在课堂上 不敢提问是因为有心 理 顾
插 图表现 了董存 瑞 手托 炸 药 包 , 昂首挺 胸
站 立 着的 高 大 形 象 , 而 课 文 的 第八 自然 段
具 体描 写 了这 一 刻 的情景 。 教 学时 。我要
求 学 生 先 读 懂 第 八 自然 段 的 主 要 意 思 ,
然 后 观 察课 文 插 图 ,借 助 图 画 想像 当 时 的 情景 , 并展 开
学 生 所 持的异议 , 反 使这 节课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
《学 会 生 存 》一 书 中指 出 :教 师 的 职 责 , 现 在 已 经 越 来
越少 地为传递知识 ,而是越来越 多地激励思 考 … … 教师将
越来越成 为一
位 问 顾


位交换意 见的讨论 者 , 一
位启发
学 生 发现 问题 而 不 是提 供现 成真理 的人 。 因此 , 教师 的一
要求教师尊重热爱每一 个学生 ,在教学过程 中
通 过 自己的言行 、 举动 、 神态 ,传递给学 生 安
全 、 亲 切 、 信任 、 尊 重 的 情 感 信 息 从 , 而 为 学 生
提供 充分的 “ 心 理 安全 ” 和 “ 心 理 自由” , 营 造 出
一 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例 如 :教 学《伟大 的友 谊 》— 课 ,在 让 学生 自由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一、引言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和敏锐性,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问题的认知和评价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展开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 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较差目前,许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较差,很少能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

他们对问题的敏感性较低,很少主动去思考和探索问题。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导,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旦遇到难题,他们往往束手无策,无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许多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只是死记硬背,缺乏创新意识。

他们缺乏对问题的主动探索和质疑,只会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1. 创设问题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

在讲解课文时,可以适当设置悬念和疑问,或者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提出疑问和猜测,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鼓励他们敢于提问,勇于表达自己的疑惑和思考。

教师也要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探索。

3. 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但更多地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这样容易抑制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尝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更多的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患无疑,学贵有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学患无疑,学贵有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学患无疑,学贵有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经成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我们分析了问题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培养策略,包括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

最后,我们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一、引言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

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其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最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1]。

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开展,提出一些有效的培养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1.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这种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问,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策略

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策略

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策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又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关键在于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能力。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能力?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以下谈谈个人的一些肤浅看法。

一、激发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想问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最主要的主观因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于唤起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

只有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动机,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其中,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动机,甚至会表现出一种厌倦的情绪,那样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有质疑问难的欲望了。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条件,让学生敢问1.设计开放的教学情境。

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包括教学方法开放、学习方法开放、问题开放、课型开放等。

不管是什么课型或采取什么方法,都应该突出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师生合作交流,重视知识的学习与知识建构,充分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和态度。

2.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型课堂。

教师在每节课中应注重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一个笑脸,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赞许的眼神,即使是对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不合主题或奇思异想的问题,也不应批评,而应耐心地听学生说完,在宽松融洽的氛围中给予积极的肯定、鼓励。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问题产生和问题解决的重要前提。

老师要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环境和机会。

例如:在“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一节的教学中,我用一张儿时的照片吸引学生的目光,并告诉他们儿时的老师是一个问题“宝宝”,总爱向大人问“为什么?”。

比如:秋天为什么会落叶?鱼有没有耳朵?雨是怎样形成的?顿时我与学生的距离接近了,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这一节课,学生便与老师有了说不完的问题。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和动力,是对话的源泉和基石。

强烈的问题意识会推动人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多年执教初中语文的实践使我认识到,要从根本上为学生减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打造高效课堂。

一、改善学生的思维习惯,在心理上为善疑善问做准备初中生都有质疑求异的思维基础,不善发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对教师、对课本的结论过分依赖形成了其本身的思维惰性,是一个重要原因。

即使是自读课,教师也常常是布置思考讨论题,然后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教师结课时告诉学生的是课本、教参上的结论,而这种结论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等等。

这样的问题提出和解决的过程对学生的思维启迪有一定的意义,但它带来的一个潜移默化的结果是,学生学会了被动地接受成说,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没有得到拓展,很少有创造性的发挥。

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应注意不要把结论强加给学生,更要注意提醒学生多角度拓展思维,允许对一个问题持不同意见,要言之成理,鼓励大胆创见。

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为善疑善问做好了准备。

二、教师躬亲示范,提供形成问题的智能基础在上课过程中,我常先做示范,让学生有个模仿和参照,在多次反复的思维训练中,逐渐培养质疑求异的能力。

例如,对人教版八年级课文《台阶》的意蕴把握,普遍认同:“父亲”是敦实厚道、非常要强、有志气、不甘人后的谦卑农民。

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讴歌父亲这种品质的同时,文中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其根源在于慨叹经济落后,小说深沉地呼唤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生产力。

(教参语)如果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台阶高就显得地位高”?这与当地的民俗有关吗?然后,介绍该文所写的有关背景情况,介绍鄂西的农村楼房的习俗,农民的意识,价值观、消费观和人生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一、引言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环节。

在此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意识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还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综合素质。

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问题意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意义问题意识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进行主动思考、质疑和探究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具备问题意识的学生更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和困境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对待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探究精神,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

这些问题导致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薄弱。

四、通过教师主导作用及策略转变促进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转变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鼓励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勇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

五、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对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影响与协同机制除了教师的作用外,家庭和社会环境也对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应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社会应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支持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活动。

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建立协同机制,共同促进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提高。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定义、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式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所启发。

一、问题意识的定义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对周围事物和现象产生质疑和思考的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

二、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拥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更加注重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为未来走向社会和就业做好准备。

2. 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以让学生养成质疑和思考的习惯,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创设亲近生活的情境语文教学可以通过选材、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课文进行教学,或者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提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用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发问。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立“问题墙”或“问题箱”,鼓励学生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写下来并贴在墙上或放入箱中,通过集体讨论或课后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搜索、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的状态 。事实表 明,中学语文课 堂教学中加强对学 生问题 至有相 当一部分学生从来 “ 没有问题 ”,他t " 1 ] 在课 堂上随
意 识 的 培 养 已成 为 亟 需 我 们 深 入 研 究 的 课 题 。在 课 堂 教 学 波 逐 流 、 静 默 无 声 ,学 习效 果 微 乎 其 微 。针 对 此 种 状 况 ,
现 和 提 高 还 是 通 过 相 互 指 导 和 帮 助 , 因 此 还 是 以合 作 学 习 学 习 、 勇 于 表 现 、文 学 素养 较 高 等 优 点 ,我 们 可 以看 出 ,
为 主 ,只 是 形 式 更 加 灵 活 ,不 再 拘 泥 于 小 组 。而 在 这 个 过 在 杜 郎 口教 学 模 式 下 , 自主 学 习 和 合 作 学 习 的 学 习 方 式 是
语文教学 中学 生问题意 识的培养 策略
。代道舟
“ 学 起 于 思 , 思源 于 疑 ” , 问题 是 思 维 的 源 泉 , 是 创 新 的 起 点 。是 否 具 有 良好 的 问题 意识 是 能 否 进 行 创 新 学 习 的 前 提 ,是 能 否构 建 “ 主动 ・ 有 效 ” 课 堂 的 关 键 。然 而 ,
课 上 ,学 生 的 主 要 任 务 通 过 富有 感情 的 朗 读 ,把 握 作 者 的 交 到 老 师 的 手 上 ,所 以 我们 一 直 在 改 进 教 师 的教 学模 式 ,
思路和文章 的语境 ,领悟作者 的思想 感情 。品味课文 的语 但是 不管教师 的模式 怎么变 ,学生的学 习方式 并没有发生 言,在感知文 意的基础上 ,揣摩 、品析精彩语句 。对课 文 根本 的转变。其实 ,课程 改革归根到底还是要 实现学生学
一 、 创设 学 习 情境 ,激 发质 疑 意识 爱 因斯 坦 曾 言 “ 提 出一 个 问 题 往 往 比解 决 一 个 问 题 更 重 要 ” , 教 育 心 理 学 研 究亦 表 明 : 发 现 问题 是 思 维 活 动 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9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9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9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以下方面进行探讨:1.营造积极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放松身心,敢于提问。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可以通过举例子、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愿意提问。

2.转变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提问机会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多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

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教授提问技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问并不是随意发问,而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式。

教师应该通过讲解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决方法,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同时,可以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质疑,从而增强提问的意识。

4.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能够让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从而发现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提出问题。

同时,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技巧。

5.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相提问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经验和互相提问。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6.教师榜样示范,让学生模仿提问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出示范,让学生模仿提问。

同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技巧。

7.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提问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尝试新方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培养学生语文问题意识的策略
摘要:纵观我国中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淡泊。

教师成为提问的唯一主角,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回答的状态。

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对当前语文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淡泊提出了策略。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必须从学生、语文教师两方面考虑。

关键词:语文;问题意识;策略
突破传统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和改变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语文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形成。

那么如何把新的教育观念与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方面的策略
(一)转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
通过搞一些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同时语文也是培养自己审美情趣、感受生活的重要学科。

通过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

(二)提供形成学生语文问题的智能基础
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熟读精思,还要结合教材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标本、模型,并且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符号。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1.创设问题情境,激起需要,诱发“问”的动机
根据心理学理论,动机产生是由于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当人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机体内部就会产生一种力量。

只有让学生感到“问”的需要,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地去思考。

2.真心鼓励,培养学生“问”的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对人的学习、研究等智力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自信心在培养问题意识中至关重要。

(1)及时鼓励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加以肯定和鼓励。

(2)教学打破传统的灌输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更多“问”的机会。

(3)教师要用“非指示”思想教育学生,从而为学生“问”提供更多的角度。

(四)教给学生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答疑的过程。

但学生有时会受到知识经验的限制,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给予指导。

1.抓住课文题目引导学生发问
经常引导学生推敲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教师导入新课后可以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会提出:“梦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我的梦想是指什么?”学生认识到了问题,自然会向书中寻求答案。

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发问
任何一篇课文都有一些重点词句,而这些重点词句都与课文主旨紧密相关。

比如,教学《荷塘月色》可引导学生产生质疑: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读
教材,进行思考,展开讨论。

3.抓住矛盾引导学生发问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情的特点的,貌似矛盾,实则统一。

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引导学生发问,往往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教师方面的策略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活动方式,是知识传授、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是完成教学计划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提问要讲究科学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艺术性,又要讲究科学性。

提问的对象应是全班学生,要求提问适度。

提问要适度,既要促使学生有兴趣积极思维,又要防止学生望而生畏,挫伤其积极性。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事实已证明:没有启而不发的学生,只有缺乏启发性的提问。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既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知识的实际,又要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心扉。

(三)提问要抓住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抓住教学要求提问,能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在要学的新内容上来。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所在单元的重点是“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据此可采取如下提问:(1)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2)几件事分别说明了什么?(3)把几件事联系起来,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这样既能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又教给学生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四)提问要注重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
构建师生民主合作关系,搭建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平台,重要的是教师充分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旦在课堂中形成这种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观点的习惯,学生便常常会不由自主地从其他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综上所述,从学生自身、语文教师两方面来提出相应的策略。

其实影响学生语文问题意识的因素还有很多,如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权威的影响等。

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育观念,鼓励学生思考,大胆质疑,使之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率直、纯真、可爱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