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怎样理解词语的意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怎样理解词语的意思

知识梳理

理解词语是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的一个先决条件,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读懂句子、片段和整篇文章的意思。因此,提高阅读能力,要从理解词语入手。在充分理解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对文中的词语进行准确理解,这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理解词语有以下方法:

(一)解释词素

词语是由词素构成的,我们可以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进行解释,然后再用通顺的语言综合起来,就可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例如“辉映”一词,“辉”,明亮、光辉;“映”,映照,合起来就可以解释为:明亮地映照。再如“协商”一词,“协”,协作;“商”,商量、商讨,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共同商量。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用来解释一些成语,例如“安然无恙”一词中,“安然”,平安的样

子;“无恙”,没有生病、没有灾祸,“安然无恙”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平平安安,没有生病,没有灾祸。

(二)查工具书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都是重要的学习工具,《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就对使用工具书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养成经常查阅工具书的习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字音,理解词语,还可以培养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在查词典解释词语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文章的意思,从多种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并结合句子内容,用通顺的语言将词义描述清楚。如,“这座小楼格调古朴、典雅”一句中,“格调”一词在字典中有两个义项:①文艺作品等的风格和情调;②指人的作风和品性等。结合句子内容我们可以就理解,“格调”一词指的是小楼的建筑风格、情调,因此,在本句中应当选择第一个义项。再如解释“这座玉雕通体洁白、玲珑奇巧,十分珍贵”一句中“玲珑”一词,通过查字典可以知道有两个义项:①精巧细致;②机灵敏捷。显然,在本句中应当选择①,加上阐述性的语言后,“玲珑”一词可以解释为:形容玉雕精巧细致的样子。

(三)换近义词

汉语词语浩如烟海,其中有很多词语意思相近或相似,就是我们常说的近义词,如果我们将一个词语替换成近义词代入原句中,仍然可以读得通,那么就可以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解释这个词语。例如,《珍珠鸟》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信赖”一词就可以替换解释成“信任”。再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谨慎”可以替换为“慎重”。替换近义词的时候,也有一定的方法,我们可以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如“疲

惫”和“疲劳”、“鼓舞”和“鼓励”,还可以从词的意义上去找,如“腼腆”形容人害羞的样子,我们就可以替换为“害羞”、“羞涩”。总之,要掌握替换近义词解释词语的方法,必须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替换近义词也就比较容易了。

(四)联系上下文

在阅读考查中,理解词语的意义,一般指的是理解它在一定语境中的具体意义。词语是构成句子的要素,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对词语的理解不可以孤立进行,应当联系文章内容,深入体会,才能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在一、二、三学段也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不难看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检测中经常考查的能力。

一些词语出现时,前面或后面已经有文字形象地概括出了词意,我们可以直接感知词意。如,《秋天的雨》第二段开头写道:“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呢?继续阅读,第二段结尾处写道:“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结合这句话中对各种颜色的描绘,我们可以理解“五彩缤纷”就是形容“颜色繁多而且艳丽”。还有些词语虽然没有明确对应的句子来解释,但我们可以通过前后文字融会贯通地体会。如,《给予树》一文结尾:“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如愿以偿”单纯从字面解释上不好理解,联系前面的课文,我们知道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那个陌生女孩,满足了她的圣诞愿望,因此“如愿以偿”可以解释为:愿望得到满足。

当然,理解词语的方法还有很多,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做积淀,只有不断感悟,才能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例题引路

例文11 小草

在那高高低低的山坡上,到处都是小草,由高向低流淌着绿色;窄小的田埂上也布满了小草,把绿色伸向远方;就连我家的前街后院、道路旁、墙根下……小草总是随处可见。一句话,有土的地方,就

• • • •

是小草的乐园,小草的家。

老年人夸奖小草活得那么充实;青年人赞叹小草活得那么潇洒;就连我也认为小草活得那么有趣。它从不讲究条件的好坏,从不选择环境的美观,随意地生长,多像一首歌中所唱的:“中华好儿女,落地就生根。”

小草,你总是不息地奋斗,默默地为大地奉献绿色。只要春风吹过,你就顽强地破土而出,当满眼

• •

是绿色的海洋的时候,不知是谁脱口而出:“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例文12 鲁班造伞

很久以前,还没有伞。著名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下雨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躲一躲,歇一歇。可是鲁班想,要是雨

下个不停该怎么办呢?人们难道要一直待在亭子里吗?要是能把亭子做得既精致又轻巧,让大家带在身

• •

上,该多好啊!可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小小的呢?

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顶着一张荷叶啊?”小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实在太热了!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拿过一张荷叶,仔细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既轻巧,又凉快。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 •

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往头上一顶,既能挡雨遮太阳,又很轻巧。鲁班高兴得叫起来。

后来,鲁班又把伞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这就是最早的伞。

思维点拨

例文11《小草》一文中的两个词语“随处可见”和“顽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释。“随处可见”可以联系上文“在那高高低低的山坡上,到处都是小草,由高向低流淌着绿色;窄小的田埂上也布满了小草,把绿色伸向远方;就连我家的前街后院、道路旁、墙根下……”从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田边地头到处可以看到小草的身影,因此,这个词语可以解释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顽强”的近义词是坚强,替换在句子中仍然可以说得通,我们可以直接解释为“形容小草很坚强。”

例文12《鲁班造伞》一文中的“精致”和“亮堂”两个词语,“精致”一词,可以用解释词素的方法来理解:“精”,“精巧”;“致”,“别致”,连起来可以解释为“精巧别致”。“亮堂”一词通过查词典可以了解到有两种不同的解释:①豁亮,明朗;②心胸开朗,认识明确。在本文中应当选择第二种解释,联系上下文,梳理语言,可以解释为“形容鲁班心里一下子明白了,想到了好主意。”

精彩挑战

例文13 乌龟和大象

一只小乌龟,甲壳十分坚硬。野兔、刺猬之类的小兽站在它身上,不但不会被压垮,还能走动。它自吹自擂地说:“你们太轻,踏在我身上简直像一片鸿毛!”

“那你能负多重呢?”野兔问,“你能驮得动大象吗?”

“它有多重?”

“一般的也有一两吨重吧!”

轻而易举让它来吧乌龟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