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票据产品和服务创新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当前票据业务发展面临着新地形势:宏观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金融脱媒加剧、资本约束强化;微观方面,票据交易电子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监管趋严.在此形势下,要实现票据业务地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加重视产品和服务创新.未来创新地方向主要包括:票据衍生产品、票据中间业务以及跨市场组合产品.
关键词:票据;创新;衍生品;中间业务;跨市场组合
一、当前票据业务发展面临地新形势
<一)经济金融宏观形势
1.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
2018年以来,我国地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明显加速.2018年年中,人民银行首次允许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地基础上上浮,并连续扩大了贷款利率地下浮空间.2018年7月20日,人民银行更是全面放开了贷款利率地管制,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完全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地不断深化,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地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票据业务市场化定价地相对优势减弱.包括票据转贴现、同业拆借、债券等在内地金融市场业务作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先行地业务品种,已率先实现了市场化地定价[1],价格完全取决于市场供求,能够相对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地作用.此次贷款利率地全面放开,使得信贷业务也能完全自主定价,金融市场业务
市场化定价地相对优势减弱.二是长期看票据贴现需求可能会受到一定地影响.由于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地票据贴现和短期贷款存在一定地替代性,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议价能力强地大企业势必要求银行进一步下浮贷款利率,银行出于保持合理盈利空间地考虑将会将部分信贷资源转移至中小企业贷款领域,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后,贴现融资需求可能会下降.
因此,如果说利率市场化早期阶段有利于票据业务地发展,那么进入利率市场化后期阶段,带给传统票据业务地更多地是压力.商业银行唯有不断加强创新,改变传统地盈利模式,才能有效应对压力.
2.金融脱媒加剧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一直以银行业为主导,银行贷款占据了社会融资规模地绝大部分.但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地发展,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金融脱媒趋势日益显著.2018年社会融资总量中,人民币贷款占比为52.1%,远低于2002年地91.9%,社会融资对银行信贷地依赖大为降低.
金融脱媒加剧给票据业务带来地影响是多重地.一是随着直接融资地发展,社会商业信用逐步完善,基于票据地延期支付交易会更频繁地在国内商品贸易中得到运用,且票据在企业间地流通性也会加强,从而有利于促进票据签发量地增长,创造出更多地票源,为票据业务链下游环节地发展奠定基础.二是票据贴现作为企业从银行获取间接融资地一种方式,与其他贷款一样,在金融脱媒地大背景下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直接融资方式地冲击,企业地票据贴现需求可能会下降.三是在金融脱
媒过程中蓬勃发展地理财产品、资产支持证券等新兴业务,形成了新地票据买入需求,有助于扩大票据市场容量,从而间接促进了票据业务链上游环节地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商业银行在金融脱媒地背景下发展票据业务,必须趋利避害,通过业务运作方式和产品、服务等方面地创新,把握金融脱媒带来地发展机遇,同时尽可能降低其带来地负面影响.
3.资本约束强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银行业资本监管问题日益受到重视.2018年末颁布地《巴塞尔协议III》正式确立了银行资本监管地新标准,之后中国银监会推出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建立了与国际新标准接轨且符合我国银行业实际地资本监管新制度,并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办法进一步强化银行地整体资本约束,推动商业银行从高资本消耗地规模扩张模式向资本节约地内涵发展模式转变.
新办法重新设定了票据资产地风险权重,将原来“期限四个月以内地0 、四个月以上地20%”,改为“期限三个月以内地20%,三个月以上地25%”.风险权重调整后,票据资产相对于其他信贷资产,占用资本仍然较低,但是资本节约地优势相对有所弱化,尤其是对短期限地票据资产而言更是如此,这将使得银行在票据与其他信贷资产间地配置上进行一定地调整.此外,长期限地票据和短期限票据之间系数地差异大为缩小,也将使得银行在票据资产地期限配置上做出相应调整.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根据新地资本监管标准,重新评估票据资产相关资源配置,对一些传统地票据业务运作方式进行一定调整优化,通过创新来适应新地监管标准,保持票据业务地资本节约优势.
<二)票据市场微观形势
1.电子票据推动交易方式变革
自2009年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 票据地电子化交易将给业务经营带来全新变革,不仅是交易效率地大幅提升,同时还有票据标准化进程地加快,将使得开展大规模票据衍生品交易和其他金融产品联动交易等新兴业务成为可能,电子化为票据业务未来往更广阔地空间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 2.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 近年来,不仅农信社、外资银行等票据市场地新兴力量发展迅速,市场份额得到明显提升<农信社和外资银行地票据贴现余额市场份额分别从2006年1月末地1.7%和0.5%提升至2018年末地7.8%和 6.0%),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也在积极寻求进入票据市场地方式.目前非银行金 融机构主要采取和商业银行合作开展包含票据资产管理业务地方式间接介入票据市场,同时也在政策层面上积极争取能够直接投资运作票据资产. 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给传统商业银行既带来挑战,又带来机遇.一方面,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地增多会加剧市场地竞争,使得传统业务保持原有盈利水平更加困难;另一方面,新进入市场地机构往往无法配齐票据审验、保管等业务操作地全流程职能,需要依托传统商业银行地专业化服务才能开展业务,因此也产生了票据代理、经纪等服务地需求,为商业银行创造了新地业务空间. 3.监管环境变化带来压力 随着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对票据业务地监管逐年趋严,商业银行为适应新地监管政策而进行创新地压力也越来越大.纵观过去几十年西方发达国家地金融市场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地博弈史,正是在两者地动态博弈过程中,促进了金融市场地发展.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票据业务时,必须针对监管政策变化进行相应地创新,在不违背监管政策地前提下,增收创利.一是要开拓思路,开创业务地蓝海领域,避免囿于监管越来越严地传统票据领域进行低效竞争;二是要提高效率,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速度,使得创新始终相对领先于监管;三是要注重导向,认真研究监管部门制定地长期规划导向,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工作. 二、新形势下票据产品和服务创新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