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案(附作业设计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一面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读记“殷勤、窘相、陡然、牛毛细雨、大病新愈”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重点难点1.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课文详解
19*一面
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①这
句话有什么作用?]
,我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离接班的时间还有半个钟头。
我心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②“我”去书店的原因是什么?]段导读:第1、2自然段写作者与鲁迅先生这一面之交
的原因。
因为要等接班的时间,为了避雨,因此到内山书店去躲一躲。
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后面柜台旁边的两个人在谈笑。
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③作者为知识点详解?
①这句话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
间和“我”的身份。
②离接班的时间还有半个钟头,天下着细雨,“我”去内山书店躲雨。
③重点句解析:这是第一次对
鲁迅先生进行外貌描写,因为是在远处,在黑暗中,而且“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只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瘦瘦的、五十上下”。
?地窖:贮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
什么没有详细描写人物的外貌?]
,开始翻书。
,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店里冷得像地窖(jiào
)?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忽然,我看见架上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
《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
书脊上赫
(hè)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
书架上抽下一本。
[④“我”看到书上“鲁迅译”这三个字,为什么“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
切边。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
过来。
[⑤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
我总是带着几分敬意叫“先生”的。
,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
”
,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
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几天的饭
费。
我有些懊(ào)悔?自己的莽(mǎnɡ)撞了,红了脸,说:“贵了。
”[句导读:“莽撞”表现了“我”急于买下书的迫切心情;对自己行动的“懊悔”反衬出作者对这本书的喜爱;但由于贵
而买不起,所以“我”脸红了。
]
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用粗短的手指捻(niǎn)着地下室。
④“像得到了保证似的”,说明鲁迅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和地位。
正
是由于书是鲁迅先生所译,“我”才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这句话写出
了“我”急于读鲁迅翻译的《毁灭》
的迫切心情。
⑤解释作用,说明那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就是内山
书店的老板。
?懊悔:悔恨。
懊,烦恼,悔恨。
?踌躇:犹豫。
⑥心理活动的描写,表明“我”内心的踌躇——没有足够的钱买这本书,
但对这本书又爱不释手;心里有几
分期盼,也有一丝丝惋惜。
?苗头:略微显露的发展的趋势或情况。
?颓唐:精神萎靡。
?打眼:惹人注意。
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里贵?你看这纸……”
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句导读:对书的描写是“我”对这本书喜爱的感情流露,正是由于对这本书的喜爱,“我”才会有“舒服的感觉”。
]
“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
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⑥心理活动的描写说明了什
么?]我摩挲(suō)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段导读:第3~13自然段写内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和作
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先生的出场作铺垫。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
面说了一句日语,原先和内山老板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
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tuí)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⑦这次的描写与
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写出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外貌特征?]“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
那种正直而慈祥
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
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⑧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父亲的抚摩”
⑦精彩句解析:这三句话是作者
第二次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进行描
写,因为是在近处有意识地进行观
察,所以描写得比较具体、细致,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鲁迅先生
的特点——瘦而精神矍铄;头发一
寸长,直立着;胡须像隶体的“一”字。
这些既体现了鲁迅先生外貌的特
征,又显出了他刚毅坚强的性格。
⑧父亲,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公交车售
票员,常被人歧视。
然而此刻鲁迅先生却对“我”这样温和,这样亲切,使“我”从心底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慈父般的亲切,感受到长者的慈爱。
⑨“竹枝似的手指”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手的干枯无肉,突出鲁迅
先生的“瘦”。
⑩精彩句解析:这是对鲁迅
先生的第三处外貌描写,在更近处,“我”面对面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
这种感受?]
“是的。
”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抽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
一样,只是厚一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⑨作者为什么要
描写鲁迅先生“竹枝似的手指”?]
段导读:第18、19自然段写鲁迅先生给“我”推荐《铁流》。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
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
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
的人。
[句导读:忠诚的劝告令“我”感动,真切的关怀让“我”感到温暖。
“疑惑”是对前文的照应。
“断定”是“我”对鲁迅亲切与慈爱的认可与“不平常的人”的锁定。
]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
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
段导读:人物的对话描写,写了鲁迅先生要送书给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
已经“熏黑”都看清了,这使鲁迅先生
的形象更加完整清晰。
而“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又在提示人们,鲁迅先生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
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表声音的延续。
一个是崇拜鲁迅的文学青
年,一个是关心热爱文学青年的鲁
迅,心有灵犀,一见如故。
“我”那种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抑制,但又不能
不按捺下去。
“结结巴巴”,显示出“我”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
迅先生就站在身边时激动和幸福的
心情。
“没有蹦出”鲁迅先生的名字,一是当时环境险恶,不能暴露鲁迅;
二是“我”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
这表现了“我”对鲁迅先
生由衷的敬爱之情。
鲁迅先生是一位疾恶如仇,
把一生都献给革命事业的顽强的战
士。
“我”。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niē)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xūn)黑了。
[⑩作者为什么再次描写鲁迅先生的
外貌?]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破折号有什么作用?]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如何理解“我”此时的心情和语言?]
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憎
(zēnɡ)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
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通过“我”对鲁迅先生的评价,说说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
]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作者再一次描写鲁迅先生的脸“瘦”,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道:“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从鲁迅先生送书给“我”的事件中,你有什么感受?]
从鲁迅先生瘦削的脸上,我
们感受到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
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
顽强意志。
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深深
的敬意。
从中感受到鲁迅先生热爱
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我”哭,是因为遇到了
鲁迅先生,他让“我”感受到了父亲般的温暖;“我”哭,是因为“我”又一次看到了鲁迅先生干瘦的手,想到了他
夜以继日地为革命操劳而不顾惜自
己的身体。
爱戴、感激、心疼交织
在一起,使“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难句解析:与鲁迅见的这
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让“我”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
我们一起的”!这句话将一次“小”的见面同鲁迅“大”的精神人格巧妙结
合起来,画龙点睛,使文章的主题得
到升华。
段导读:第27、28自然段写“我”认出鲁迅先生时的激动及鲁迅送书的细节。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
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我”为什么“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
书店的门。
段导读:第14~29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记叙作者
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
第一部分(第1~29自然段):回忆“我”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
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nüè)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我总是昂着头。
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怎样理解这句话?]
第二部分(第30、31自然段):写“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具准备
有关作者阿累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习新课
鲁迅先生一生中做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并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
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
年轻的汽车公司售票员阿累,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
交而感念不已。
在他的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阿累眼中
的鲁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解释重点词。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在课文里有鲜明的意思。
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
摩挲:用手抚摸。
颓唐:精神不振作。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去接班,为了避雨,因此到内山书店去看书。
内山先生热情地接待“我”,可“我”的钱不够。
鲁迅先生向“我”推荐书并送书给“我”。
3.简单了解《一面》所写的时代的背景。
三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1.在阿累眼中,鲁迅先生是什么样子的?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品读。
(课文中有六处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
)
①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
十上下的中国人。
②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
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③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
④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⑤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⑥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2.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学生甲:鲁迅先生非常瘦。
学生乙:鲁迅先生的身体不太好。
3.这六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都表现了瘦。
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
4.为什么鲁迅先生如此瘦?
学生甲:因为鲁迅先生常常深夜还在写文章。
学生乙:鲁迅先生不顾自己的健康,一直与黑暗的旧社会作斗争,把整个生命献给了革命
事业。
学生丙:鲁迅先生长期工作,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所以很瘦。
书上说:“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掉了。
”
5.朗读这些外貌描写。
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吗?
鲁迅性格刚毅坚强。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这些的?
学生甲:我从“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体会到的。
学生乙:我从“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
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体会到的。
这些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性格的体现。
四仔细品读,体会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怀
1.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甲:鲁迅先生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青年人的深切关怀。
学生乙:鲁迅先生诚恳推荐别人的书,特别谦逊。
2.从哪里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
学生甲:“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
织着的抚摩似的。
”鲁迅先生对人很亲切,使作者从心底感到温暖,感到慈父般的亲切,感到长
者的慈爱。
学生乙:“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
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
作者当时很激动,所以“结结巴巴”。
3.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鲁迅先生是同我
们一起的!”)
正是与鲁迅先生见的这一面,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使“我”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
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给了“我”巨大的力量,是“一面”鞭策“我”不断进步。
五给课文分段,理清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9自然段):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先写“我”与鲁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我”由于买书缺钱造成的窘况。
最后写与鲁迅见面的经过。
重点写“我”与鲁迅的会面。
第二部分(第30、31自然段):写一面之交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
六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
的“一面”。
2.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的同学或老师画像。
3.探讨:题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为“作者与鲁迅的一面之缘”,你还有其他有新意的不
同理解吗?(还可以理解为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一个侧面,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
课后反思
1.放手让学生自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透课文。
在学生了解课
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之后,交流写作背景,这对学生理解课文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学生能更好地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当时情况下的特殊行为。
2.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六次外貌描写,主要抓住外貌描写进行学习,层层推进,以读代悟,读悟结合,通过读课文了解了鲁迅的精神品质,体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训练
之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不足之处:也许是鲁迅离我们的学生有点遥远,学生的理解一直处于表面层次,还不够
深入,这也是令人困惑的一个问题。
板书设计
19*一面
瘦荐书赠书
为革命鞠躬尽瘁对青年一代的关心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一读,想一想下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你也试着写一句。
一天中午,我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离接班的时间还有半个钟头。
比喻。
2.课文几次写到鲁迅先生的外貌?重点刻画了鲁迅的哪些外貌特点?
6次。
很瘦却精神抖擞。
3.现在,有人提出作家要争取自己的利益,收入少甚至赔钱,谁还会愿意当作家。
可鲁迅先生为什么赔钱送书呢?值得吗?(见备课资料)
4.将本文的对话场景改为剧本形式。
备课资料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
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
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
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过,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
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
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
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旋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侦悉,迫令出境。
1936年复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工作。
1937年抗战开始,参加新四军。
此后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
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
1983年离休。
《一面》是作者1936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最初发表于黎烈文主编的《中流》半月刊。
内山完造和内山书店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冈山人。
20多岁来到中国,起初在上海当日本药房职员,后开设了内山书店。
自起汉名邬其山。
鲁迅与内山结交约在1927年底,两人友谊甚深,过从甚密。
内山书店曾经是鲁迅躲避国民党反动派通缉的秘密住所。
鲁迅接
待客人,也多在内山书店。
鲁迅和内山曾数度合作,办过版画展览。
鲁迅曾为内山的作品《活
中国的姿态》作序,并有《赠邬其山》五律一首。
抗战胜利后,内山回到东京,致力于中日友好活动。
1959年9月,内山以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身份来华访问,因脑溢血去世。
依其生前意愿,葬于上海。
内山书店亦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场所。
王蒙:稿费过低是对作家的侮辱【中国经济网报道】近日在《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
辑内部工作会议上,王蒙向上海文艺出版社建议,提高入选作品的稿费。
“1980年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时,入选作品的稿费是千字30元。
这么多年过去了,稿费只有40元。
这有点儿说不过去,是对作家劳动的侮辱。
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不会在作品授权书上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