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 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课文原文、教案及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课文原文、教案及习题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 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
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 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 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 的是“天鹅”呢?(“之”字。)
第二课时《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 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 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不过有一次, 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 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 “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不过学习效果 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 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 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四、 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文言文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文言文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文言文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一、内容简述本文选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二十一课,课文标题为《文言文二则》。

本篇课文由两篇文言文组成,内容短小精悍,充满哲理是古代智慧的结晶。

本篇课文旨在通过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让学生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了解古人的智慧,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首先第一篇文言文以生动的描绘和简洁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内容涉及为人处世、道德修炼等方面。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智慧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知识点包括文言文的词语理解、句式结构以及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理等。

接着第二篇文言文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一则短小精悍的故事揭示了某种社会现象或人生道理。

本篇文言文的语言精炼,寓意深远通过古人的智慧启示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知识点主要包括文言文的阅读技巧、词义辨析以及寓言故事中的深层含义等。

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学生将通过阅读课文原文,了解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和语言特点,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表达方式。

同时通过掌握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背后的含义和深层哲理。

此外课文后附有一些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文言文二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课文,通过学习学生可以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领悟到古人的智慧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1. 简述文章目的和文言文的重要性本文将为读者提供关于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二十一课《文言文二则》的详细解读。

本文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掌握其语言特点,提升阅读文言文的技能。

同时本文也将对文言文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便引起广大师生和家长对文言文学习的重视。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文言文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

在六年级这一小学阶段的关键阶段,引导学生接触并学习文言文,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还能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本文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特点,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其文言文阅读能力。

六下语文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学羿》课后作业(A组-基础篇)

六下语文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学羿》课后作业(A组-基础篇)

(3)思援弓缴而射之 ﹒
(4)虽与之俱学 ﹒
一起 俱:______________
2019/1/23
3.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不同含义:①助词, 相当于“的”;②代词,代指某人或某事;③动词,表 示“去、往”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 (2)一人虽听之。 ﹒ ( ② ) ) ② ) (3)思援弓缴而射之。 ﹒ ( ②
① )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2019/1/23
4.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2019/1/23
)
)
(二)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 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 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019/1/23
对话 1. 两小儿辩论时,运用____________ 描写,阐明了他们 温度 各自的观点和理由。一儿从__________________ 的角 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一儿从 ________________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 大小 盖”。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同。

第四课时 《两小儿辩日》中考试题

第四课时 《两小儿辩日》中考试题

第四课时《两小儿辩日》中考试题一、孔子东游,……“孰为汝多知乎?”14、解释下列加点词。

(2分)①孔子东.游( )②孔子不能决.也( )15、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

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2分)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6、用“/”画出文中加线句子的朗读停顿。

(1分)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1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2)孰为汝多知乎?二、【甲】孔子东游,……“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日:“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日:“日近。

”元帝失色,日:“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 (《世说新语》) 注①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试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及其日中如探汤.( ) (2)元帝异.之( )2.下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A.朋帝问何以致泣 B.告以此意,更重问之C.皆以美于徐公 D.策之不以其道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2)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译文:4.【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

三、2006年海南省(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1题。

(18分)[甲]孔子东游,见两……“孰为汝多知乎?”(选自《两小儿辩日》)[乙]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后面的题目。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

请将第一句改为间接引用句,第二句改为直接引用句。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jiàn)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1]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1)谏:____________(2)三旦:____________(3)善哉:____________[2]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年轻人一连三天早晨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其目的是()A.习惯早晨锻炼。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天地。

两小儿辩日(课内阅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___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_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汤”的意思是________,由此可以推测“赴汤蹈火”的意思是:________。

[3]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翻译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孔子不能决也”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________的人,《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种品质。

2.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伯牙鼓琴____________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__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_____________ 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__[2]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

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要求:小组内互相读给 同学听,不懂读的字划 出来。读的时候注意节 奏。
课题解释
“弈”是什么意思? 围棋 “学弈”又是什么意思? 学下围棋
读准字音
yì wéi yǔ jù 学弈 惟 与之俱学
hóng hú
huì 诲
鸿鹄
fú yǐ 弗若之矣
zhìzhì 专心致志
yuán zhuó
思援弓缴而射之。
划一划
说一说
译文: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 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 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 “太阳刚出来时清凉 而略带寒意,到了中 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 水里一样热,这不是 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说一说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 念“智”)乎?”
议一议
1、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
2、你在学习上有过与弈秋的两个徒弟相同的经 历吗?结果怎样? 3、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启示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 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 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 围棋,学习效果截然 不同,指出这两个人 学习结果不同,并不 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 异。
练习题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为是其智弗若矣?曰:非然也。( 设问 ) )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比喻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反问 ) (4)、孰为汝多知乎? ( 反问 )
练习题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一文里,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其 三心二意 。故事使我们 专心致志 ,一人___________ 一人_________ 懂得了学习不可三心二意,应该专心致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理。 (2)、《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两小儿因为_______ 太阳离 ____问题而辩日,“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反 人远近 实事求是 的态度,同时 映孔子对待知识持有____________ 学无止境 也能从中悟出______________ 的道理,由此还可 知之为知之, 使我们联想到孔子的一句 话:_________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

语文版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语文版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语文版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

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①处吾子②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③人炫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④之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⑤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注释)①所以:用来。

②处吾子:安顿儿子的地方。

③贾人:商人。

④学宫:学含。

⑤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其舍近墓舍:______。

(2)遂居焉居:______。

(3)遂迁居市旁迁:______。

(4)此可以处吾子矣处: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孟子幼时,其舍近,常嬉为墓间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可以处吾子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文言文阅读。

勉谕儿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

六语下 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 学弈 学案

六语下 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 学弈 学案

文言文两则学习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一、形近字组词。

弈()俱()援()盂()奕()惧()缓()孟()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三、理解文中“之”的意思。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②惟弈秋之为听()③一人虽听之()④思援弓缴而射之()⑤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四、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为.是其智弗若与?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孰.为汝.多知乎?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两小儿辩日》选自《》,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_角度出发,一个从_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

说明了知识无尽,学无止境道理。

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你得到了()的启示。

2.《学弈》选自(),这本书是记录()。

《学弈》讲述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两个人的结果却(),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在学习中( );另一个学得不好,是因为()。

从中你懂得的()。

多彩语文原文: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意思: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六年级西师大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

六年级西师大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

六年级西师大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1]理解句意,说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会怎么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习了《两小儿辩日》,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与思考。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

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

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

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

”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注]①丹青:指绘画。

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

③绐:欺骗。

(选自《晋书•文苑》)[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若云兴霞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恒自梢至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尤善丹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改写练习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改写练习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改写练习改写范文一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向东游去,讲说自己对某些事物的观点,讲说自己对某些事物的观点,并传授知识给自己的徒弟或他人。

有一天,天气晴朗,灿烂的阳光直射在大地上。

孔子继续着他的旅程。

在路上不经意间,孔子发现两个迥然不同的小孩儿在讨论一件事。

一个小孩儿文质彬彬的,穿着布鞋,双手握在一起,显然有所拘束。

而另一个小孩头发稍有些蓬乱,衣着简单,露出自然的微笑,还赤着脚,双手还很随便的揣在裤兜里。

出的是一种野性的美。

此时孔子心想:咦!两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儿能讨论些什么?于是孔子的好奇心促使他立即去问其缘故。

那赤脚小孩儿马上抢先说:“我们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们最近。

我认为是早晨。

”而另一个小孩认为是中午。

此时孔子心想:小小年纪竟讨论如此深奥的话题,日后定为国家之栋梁。

不过还是先不要妄下结论,先听听他俩的理由再说吧!那赤脚小孩儿又抢先一步用手拍着胸膛自信地说:“早晨太阳大得像车盖似的,中午则小得像盘盂。

这不是离得远的东西看起来小,离得近的东西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吞吞吐吐的,生怕自己错了,说:“早晨天气凉爽,到中午又十分炎热,这难道不是发光发热的物体离我们越近我们便越热,越远便越凉的道理吗?”孔子听后也被搞糊涂了,不知道该怎么判断。

孔子不知所措的样子把那个性个内向的小孩儿逗笑了,另一个也笑了,他俩说:“谁说你多才呢?”改写范文二在一个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孔子不辞辛苦地向东方游学,在一条石子路上的时候,听见两个小孩辩论的声音,引起了孔子的好奇,连忙跑过去,问:“你们在争辩什么呀!你能告诉我吗?”两个小孩子见孔子来了,高兴地叫道:“好啊!好啊!你来判断我们说的,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其中一个理直气壮的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候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不服气地说:“我觉得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最先开始说话的小孩子,胸有成竹地说:“你看,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盆盖,正午时却像个盘瑜,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的道理吗?”第二个小孩子双手叉腰,大声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处的时候凉的道理吗?”两个小孩说完,便问孔子:“您是个大学问家,听完我们的结论,您能告诉我们谁说的对,谁说的错呢?”孔子听了,捋了捋胡须,想了想,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也不能判断出,谁对谁错!”两个小孩听了,嬉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我们大家也要做一个像孔子这样求知好学,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一、基础题(共22题;共211分)1.(16分)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①使弈秋悔(huǐhuì)二人弈(yǐyì)。

②弗(fúfó)若(luòruò)之矣(ǎi yǐ)。

③为(wéi wèi)是其智弗若与(yǔyú)。

④曰(rìyuē):非然也。

2.(8分)多音字组词为wéi wèi汤tāng shāng3.(16分)我是拼音小能手wǔrǔwēiǎi qín风小家gān júpéi jǔzéi不是规盗4.(8分)写出近义词辩论—凉爽—阴冷—专心致志—5.(8分)写出反义词凉爽—开始—果断—专心致志—6.(16分)形近字组词弈俱援盂奕惧缓孟7.(6分)选择正确的读音①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②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 dū)临淄住满了人。

③我最不中(zhōng zhò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8.(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_____A.冷笑为难招待安居乐业B.出息取笑笑嘻嘻鸟如指掌C.囚犯解释实话实说面不改色D.负责大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9.(2分)选择加横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_______A.善弈者也与人为善B.专心致志致敬C.人与自然与之俱学10.(8分)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的意思。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问其故。

故:11.(6分)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他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12.(12分)选关联词填空即使…也…不管…也…是…还是…宁可…也不…如果…就…①多么艰苦,你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2024年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

2024年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

2024年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2024年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1阅读《两小儿辩日》,回答13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问其故()(2)日始出时去人近()(3)及日中则如盘盂()(4)如探汤()2.翻译下列句子。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个小孩儿对同一现象,为什么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你从他们的争论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原因;(2)距离;(3)到,至;(4)热水2.一个小孩儿认为太阳刚出来耐离人远,而中午离人近。

3.因为他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一个是从视觉角度人手,一个是从触觉角度人手。

启示:片面地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

(意思对即可)2024年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2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选自《两小儿辩日》)(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注)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 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 练习题、小学语文调整句子顺序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 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 练习题、小学语文调整句子顺序

练习题一、解释下列加点字:1、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3、而日中..()..时远也()及日中则如盘盂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5、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6、孔子不能决.也()7、孰为汝...多知.乎()()()()二、一词多义:⑴为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②孰为汝多知乎为:③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为:⑵其①问其故其:②及其日中如探汤其:③未有其比其:三、句子翻译: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孔子不能决也。

5、孰为汝多知乎!四、内容理解: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相传是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___所撰2、两小儿辩日对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孔子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今异义:⑴日中如探汤汤:古义:今义: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古义:今义:5、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⑵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6、文学常识填空。

⑴《两小儿辩日》选自《》,据说是____时期____所作。

⑵《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_角度出发,一个从_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

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

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

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1《两小儿辩日》阅读理解答案。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加点字注音。

盂( ) 沧( ) 孰( ) 汝( ) 多知( )乎2.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两小儿辩斗( )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⑶及其日中如探汤( )( ) ⑷孔子不能决也( )⑸孰为汝多知乎( )( )3.翻译下列句子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4.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

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⑴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5.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6.“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7.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两小儿辨日》阅读理解答案:1、yú cāng shú rú zhì2、(1)争辩,争论 (2)认为距离 (3)到热水 (4)判断 (5)谁通”智”3、(1)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2)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蓬,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4、(1)一儿以日始出近,而日中时远也。

(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

”5、孔子不能决也。

6、不能。

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7、略。

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2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部编版2021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部编版2021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部编版2021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出自这本书的一个故事:《___________》。

[2]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

去:_________ 及:___________ 汤:_______孰:_________ 决:__________ 知: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____________[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1明义法师之鸠浙江盐官县庆善寺明义法师,屏bǐng 居乡里。

一日晨起,行径中,见鸠雏chú堕地,携而归,躬自哺bǔ饲sì。

两月乃能飞。

日则纵飞林间,夜则投宿法师屏píng几jī间。

是岁十月,明义法师之徒惠月主掌庆善寺,迎其师归。

至暮鸠返,室寂无人矣,不见法师,旋室而匝zā,悲鸣不已。

守舍者怜之,谓曰:“吾送汝归法师处。

”明日,笼而行,适法师处。

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

刚刚 像


如盘圆盘盂,这此不为是远者小而近的者大乎?”
句意:(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 时大得像车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 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 来大吗?
cāng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

形容清凉的感觉
如伸探手汤、热,水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此不为( )而( )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 ) ,及其日中如( ),
此不为( )而远者凉乎?” 孔子( )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 ( )乎!”
2、再试背诵(减去文中大量字句)
孔子( ),见(
)。问( )。
一儿曰:“我以( )去人近,而( ) 也。”
一儿以( ),而(
)。
一儿曰:“日初出( ) , ( ) ,此( ) ?”
dòu yú cāng
辩斗 盘盂 沧沧 凉凉
tāng shú rǔ zhì
探汤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斗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 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
二、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 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 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就显得大些;中午 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 显得小些。
“近者热而远者凉”中午气温高,是否此时 的太阳教早晨离我们近些呢?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文段阅读。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问其故”中的“其”指的是_____________。

[2]我会用“组词法”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两小儿辩日:_____________ 日始出:_____________ 日中时:_____________[3]围绕太阳远近的问题,两小儿各执一词,请填写观点与理由:[4]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5]“孔子不能决也。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孔子学识浅薄比不上孩子B.孔子对待学问实事求是C.孔子不忍心作出判断D.孔子缺乏科学探究精神2. 课外阅读。

小儿不畏虎苏轼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②。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④卒去⑤。

噫,虎之食人,先被⑥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①浣衣:洗衣服。

②自若:神情不紧张。

③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

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④寻:副词,随即,不久。

⑤去:离开。

⑥被:施加,给……加上。

[1]写出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虎熟视久之。

(____)(2)虎亦寻卒去。

(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3、而日中
..()
..时远也()及日中则如盘盂
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5、日初出沧沧凉凉
..()
....()及其日中如探汤
6、孔子不能决.也()
7、孰为汝
...多知.乎()()()()
二、一词多义:
⑴为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
②孰为汝多知乎为:
③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为:
⑵其①问其故其:②及其日中如探汤其:
③未有其比其:
三、句子翻译: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不能决也。

5、孰为汝多知乎!
四、内容理解: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相传是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___所撰
2、两小儿辩日对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孔子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
⑴日中如探汤汤:古义:今义: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古义:今义:
5、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⑵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6、文学常识填空。

⑴《两小儿辩日》选自《》,据说是____时期____所作。

⑵《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_角度出发,一个从_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

说明了道理,表现了他们的可贵精神。

7、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

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8、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9、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10、“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11、两小儿“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