狞厉的青铜之美

合集下载

美术《狞厉之美——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课件

美术《狞厉之美——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课件

三重花纹
以浅细的雷文为底纹, 铸以粗重的饕餮纹,而 饕餮纹的角、躯干、面 部等又布满云纹,
铸造工艺 1 、模范法: 模 范
2 、失蜡 法
小结
青铜艺术是商周时期青铜 器并不是单纯的是装饰艺术,而 是同古人的文化观念、意识形 态 、宗教信仰、政治意识紧密相 联 的。
作业:思考总
结 • 伴随音乐欣赏精美的青铜器作品,课下

几何形态和象生形态的


庄重不失灵动相 结合
静中寓动
刚柔相济
三、特殊的 美
看视频谈感受
• 1 、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纹饰
• 饕餮纹又叫兽面纹。饕餮( tāo tiè)之名本于 《吕氏春秋 ·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 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天 下之民以比三凶 , 谓之饕餮。——《左传 · 文公 十八年》。古人说:贪财为饕 , 贪食为餮 ”
轻巧 灵


兽蹄
小组讨 论 不同时期鼎的风格不同,这种威慑力也在减退,造成这
种演变的原因? (结合当时的社 会 历 史 背 景 、 器 物 的 用 途 分析)
艺术体现那个时代的精神, 并且随着时代精神的转变而变 化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社会
不规则的几何形 态
流畅 舒展 均衡
象形 生态
生动 逼真 富有 情 趣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
曲折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无虫 鼎)
龙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鼎)
长颈鹿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 方彝)
虎头型兽面纹(商晚期 戢 觥)
由像物的形象转化为图案化装 饰化
连珠纹
斜条纹((西周中期)
钩连雷纹((西周中期)
曲折雷纹((西周早期)
菱形雷纹((西周)

西周狞厉之美——青铜饕餮

西周狞厉之美——青铜饕餮
观 中 国古代 艺术 , 夏、 商、 周 所 形成 的 中国青 铜 艺 术 的 高峰 , 成为 后 世 造 型 艺术 难 以企及 的 高度 和典 范 。 它奠 定 了具 有 中 国神 秘 主 义精神 的 图案样 式 , 通过 现 实加 主 观 想 象 的虚 幻创 造 , 诞 生了 具 有 独特 审美趣 味 的兽 面纹饰 — — 饕 餮 。较之 其 他 造 型装 饰 之 纹饰, 饕 餮纹 所 体现 出的诡 异 、 狞厉 之 美体现 了上 古 时期 人 们 的 审 美情趣 。 关键词: 西周 ; 青铜器; 狞厉 之 关 在 石器 时 代 , 北京 人 、 山顶 洞 人 的生 产 工 具 是 打 制 石 器 , 河 姆渡人 、 半 坡 人 用 的生 产工 具 是磨 制 石 器 , 而 到 了夏 商 西 周 时 期 的生 产工 具 才 是青 铜 器 。
文 明” 。
饕餮纹最重要 的特征应 当就是 它的眼睛 了。无 沦怎样 变
化, 饕 餮 纹 都少 不 了那 一 对炯 炯 有神 、 不 怒 自威 的 巨 目。它 瞪 视 着外 界 , 震撼 着 人 心 , 但 同时 也强 烈 吸 引 了人们 的 日光 。饕 餮 纹 多作 为 主题 花 纹 出现 在 青 铜 器 的腹 部 , 少 量 在 足 部 。 宽 阔 的 守 间 给 了它足 够 的施 展 余 地 , 醒 目的位 置 则赋 予了 它 更 多 的 支 配 性 与威 严感 。 在 中国古 代 文 化史 上 , 饕餮 文 化 占有 重要 的地 位 , 它所 表 出来 的狰狞 、 粗 犷、 豪 放不 羁 , 显 示 出 的震撼 人 心 的威 力 , 象 征 着 中 国 的历史 挣 脱野 蛮 , 跨 人 文 明古 国 的重 要 标 志 。凡 有 饕 餮 形 象 的礼 器 , 即显 示 着尊 严 、 权 威和 力 量 , 是 权 力 与地 位 的象 征 。 而且 青铜 纹 饰 它指 向一 种 无 限 深 渊 的 原 始 力量 , 突 出 着 恐 惧 残酷 与 凶狠 的 印象 , 呈 现 出一 种 神秘 威 力与 狞 厉 之 美 。 同时 .

青铜器的狞厉这美——非理性的美

青铜器的狞厉这美——非理性的美

青铜器的狞厉这美——非理性的美中国的青铜饕餮看起来狞厉可怖,甚至粗野,但却仍然保持着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感,其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因此具有巨大的美学魅力.那么这种青铜纹饰为何成为一种体现出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和命运的艺术而为今人理解欣赏和喜爱,并且成为真正的审美对象?以下是我的几点浅见:(一)客观之美1.特殊的装饰效果.(参见上篇文章图例)器物,纹饰,形象上文饰多用简化,特定的程式,连续反复,形式多变,体现出典型的装饰化特点.风格神秘.2.典型的形式美法则.纹饰中运用了大量的对称,均衡,反复,节奏,韵律,对比,调和等形式美法则和绘画语言.3.精湛的技法.注重材料的质感量感,将平刻与浮雕相结合,纹饰既俭约有纷繁变化.4.坚实,饱满厚重,挺拔,刚健的雄强之美.通过触觉和视觉的知觉方式把造型的意志强化起来.(二)主观之美.1.崇高的美殷周青铜大都是对本氏族,祖先和当代的种种野蛮吞并战争的歌颂和夸耀.炫耀暴力成为光辉和骄傲.那些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实则积淀这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不是一种表面的视觉感知,而是一种与无可阻挡的历史力量相结合的美,虽然威吓辱没了文明,践踏了人心.但当时社会只有通过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道路向前迈进.因此,这种原始的威吓,超人的历史力量,如同希腊悲剧所渲染的命运感.历史力量与宗教神秘相结合,加重了青铜神秘狞厉的风格,体现出了一种积极独特的崇高的美.2.原始,天真,扑拙的美殷周早期宗法制是原始社会的沿承.因此在凶残狞厉的掩饰下,却释放这一种稚气和妩媚.散发着一种今人不可企及的审美取向.它代表了人类早期的气质.愈是极力夸张狰狞可怖,愈是让人觉得徒然可笑,反而营造了一种亲切体悯之感,不觉得可怕.这种原始而真实的历史力量.这种虚空而轻灵狞厉可畏,由丑而转向了美.存在就是美.3.距离的美在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成为人类遥远的回望时,最终积淀下了人类文明的印证.因为距离我们才得以淡然从容的感知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和凝聚人类命运的艺术.青铜由曾今顶礼供奉的宗教礼器,因狞厉而被销毁的史物,摇身一变为文明社会的审美对象.距离产生美感.因此青铜纹饰所展现的审美价值,不仅仅停留在审美主体的视觉感知表面,它体现出一种深沉,亘古,充满神秘的情感和理念.是对历史必然性的肯定,赞扬.具有积极,深邃的审美意义.。

青铜器狞厉之美——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为例

青铜器狞厉之美——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为例

关于青铜器的纹饰研究才算是专业化 。对青铜器最早 的 青铜器纹饰的重要著述有邹衡的 《 试论殷墟文化分期》 、
分类与定名是宋人 的《 考古图》 与《 博古图录》 。《 考古图》 高 明的《 中原地 区东周时代青铜礼器研究》 、 朱凤瀚 的《 古
论及五癸鼎 : “ 鼎文作龙虎, 中有兽面 , 盖饕餮之象 。” 《 博 代 中国青铜器》 、 马承源 的《 中国青铜器研究》 , 都对青铜 古 图录》 论及毛鼎 : “ 腹有蝉纹 , 腽饰饕餮 , 间之云雷 , 亦以 形制和纹饰进行介绍和分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由祝中
代 环境 的局 限 , 青铜 器 图形 往往作 为一 种权 力和 地位 的象征 , 为 我们理 解商 周历 史提 供 了新 的历史 材料 。 [ 关键 词 ] 商 周 时期 ; 青铜 纹饰 ; 象征 意义 ; 审美 意义
[ 中 图分类 号 ] K 8 7 9 . 4 4 [ 文献 标识 码 ] A [ 文章 编 号 ] 1 0 0 5 — 3 1 1 5 ( 2 0 1 3 ) 2 2 — 0 0 1 6 — 0 3
[ 摘要] 商周时代 , 以其造型独特 、 纹饰精美的青铜器著称 , 这一时期青铜器纹饰有夔龙纹 、 鱼鳞纹、 窃曲纹、 蟠虺纹、 环带
纹等。 这些纹 饰都 凝 聚着特 定 的含义 , 在 当时 的宗教 和礼仪 中扮 演着 重要 角色 , 反 映 了当时人们 对祖 先 、 自然 的认识 。 由于时
似豌豆 , 有蔓而长大 , 人取 以为菜 , 亦微有豆气 , 故为鹿豆
本 文所 考 的三 种植 物 , 两种 是本 地 品种 , 一种 是 外来
也 。” 《 植物名实图考》 卷3 “ 鹿藿 ” 条载 : “ 今鹿豆。叶似大 品 种 ; 有 两种 是 栽 培 品 种 , 一种 是 野 生 品种 , 均 有 较 高 的

狞厉的青铜之美

狞厉的青铜之美

最高的单件青铜器——青铜神树,四川三星堆出土,
三星堆出土了多件国宝级文物,其中有 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高 384 公分,三簇树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 27 果九鸟,树侧有一龙缘树逶迤而下。《山 海经 · 海外东经》记:" 汤谷上有扶桑。 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 日居下核,一是居上技。" 因此,这棵神秘 的巨大神树很可能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 的扶桑树。
商周时代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第一个有直接 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商灭夏,建商之前,商部落是以 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一带(今河南商丘一带) 繁衍。商朝确立统治在亳(商丘)建都;后来迁都殷(今 河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也称殷或殷商。商经历 17 代 31 王后,存续 600 多年,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 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美的历程解析
第二章 : 青铜器之美
谈谈你所熟悉的 “青铜器”
“青铜器时代”概念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它是红铜、锡和 铅的合金,也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 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进入新的阶段—“青铜器时代” 在铁器出现之前,铜及其合金曾是用量最多,用途最广的, 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作用最大的一种金属。中国历史上的 商代及西周时期是奴隶制社会鼎盛的时期,也是一个以青 铜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时期, 青铜冶铸业曾达到很高的水平。
酒与祭祀的关系
原始宗教起源于巫术, 在中国古代, 巫师利用所谓的 “超 自然力量”,进行各种活动,都要用酒。巫和医在远古时 代是没有区别的,酒作为药,是巫医的常备药之一。祭祀 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 祖先享用。战争决定部落、国家存亡,勇士出发前,用酒 激励斗志。《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如祭 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原始社会主持祭 祀的巫师,权力很大,主要职责是奉祀天帝鬼神,并为人 祈福消灾。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具有后人无法超越的“狞厉之美”?纹饰青铜器饕餮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具有后人无法超越的“狞厉之美”?纹饰青铜器饕餮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具有后人无法超越的“狞厉之美”?纹饰青铜器饕餮在商代的青铜器上,最常见的是普施饕餮纹饰。

饕餮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贪吃的恶兽,这种形象可能是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演化而来的,以此向被征服的部落和奴隶显示出统治者的权威、意志和力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今天它已经由一个人们眼中神秘恐怖的丑恶形象,逐渐地变成了一个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审美对象。

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称赞它具有一种后人无法超越的“狞厉之美”。

当我们欣赏这些青铜纹饰时,可以暂且不做纵横之议论,仅从它那沉着、稳健的造型,雄健、粗犷而又拙朴的线条和雕刻技巧,就能感知它所要展示的内容。

在3000多年前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奴隶们能够如此纯熟地自由驾驭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及制模雕刻技术,其伟大的创造力令人惊叹。

除了大量的铜鼎之外,那些从商代到宋代各个时期的食器、酒器、乐器及其他生活用具更为世人所瞩目,其中尤以西周至两汉时期的藏品最为突出。

簋是商周时期人们用以盛放稻粱黍稷的食器,类似于今日常见的碗。

古时,人们宴饮餐食,往往席地而坐,簋便置于中间,人们伸箸动勺,取食而用。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中还有一件不可不提,那就是吕方鼎。

旅顺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吕方鼎为西周中期的文物,原由清末金石大家罗振玉收藏,1955年入藏旅顺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吕方鼎呈长方形,四足柱立,直口立耳,口缘外卷而平,腹呈长方槽形,四面饰以相同的纹饰,上部为垂冠鸟纹,地衬细方雷纹,下部的乳丁纹呈U形分三行均匀排列,中间饰以连山纹。

吕方鼎造型敦厚、纹饰华美,但更为珍贵之处还在于它内壁铭铸的铭文。

在旅顺博物馆的青铜器中,有一种被称为铜豆的器物。

铜豆,中国古代重要的礼器之一。

其实,考古工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就已经发现有大量的陶豆出土。

商代时期的铜豆比较少见,西周至战国时期的铜豆却非常多见。

一般说来,铜豆可分盘、柄、座三部分。

从它自身的发展情况看,早期的铜豆最上面的部分就是一浅盘,无耳,无盖,柄为束腰形。

青铜器狞厉之美

青铜器狞厉之美

青铜器狞厉之美作者:曹宇来源:《丝绸之路》2013年第22期[摘要]商周时代,以其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青铜器著称,这一时期青铜器纹饰有夔龙纹、鱼鳞纹、窃曲纹、蟠虺纹、环带纹等。

这些纹饰都凝聚着特定的含义,在当时的宗教和礼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祖先、自然的认识。

由于时代环境的局限,青铜器图形往往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为我们理解商周历史提供了新的历史材料。

[关键词]商周时期;青铜纹饰;象征意义;审美意义[中图分类号]K87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2-0016-03 在青铜器的研究中,其器形、铭文、分期、工艺历来是学者研究的对象。

关于青铜器纹饰的研究,我们不但要从其分布、流变、历史渊源进行考虑,还要从审美的角度去审视,因此,从审美视角下探析夏商周青铜发展文化背景是很有必要的。

李济说:“中国古代文明中至少有三件事物是确确凿凿土生土长的:即骨卜、蚕丝与殷代的装饰艺术。

”一、青铜器纹饰基本介绍最早关于讨论青铜器纹饰的当属《吕氏春秋》:“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到宋代以后,关于青铜器的纹饰研究才算是专业化。

对青铜器最早的分类与定名是宋人的《考古图》与《博古图录》。

《考古图》论及五癸鼎:“鼎文作龙虎,中有兽面,盖饕餮之象。

”《博古图录》论及毛鼎:“腹有蝉纹,脰饰饕餮,间之云雷,亦以贪者惩也。

”由此,蝉纹、饕餮、云雷等名词出现在历代金石考古著作中。

清人研究青铜器把全部精力放在青铜铭文考释方面,用铭文去“证今补史”,而忽视了青铜器纹饰的研究。

20世纪30以来,郭沫若、罗樾、陈梦家、唐兰、陈公柔、张长寿等专家学者对青铜器的分期断代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1941 年,容庚在《商周彝器通考》中第一次比较系统而标准地对青铜器纹饰做了定名,列举了77 种纹饰,并对纹饰进行了形式划分,对每类纹饰的名称来源、沿革予以说明,比较了同种纹饰中的不同形式。

青铜艺术的狞厉之美——河洛地区商周青铜礼器的纹饰赏析

青铜艺术的狞厉之美——河洛地区商周青铜礼器的纹饰赏析
三 鼎 ,生 前 如 此 ,死 后 亦 如此 。
的瑰 丽 ,有 的典雅 ,有的朴厚 ,其审美特 色是造型 、装饰等 多
在 尊崇 神权 的商周 王朝 , 青铜 礼 器被君 王贵族 用于 祭祀 , 种 因素 的综合表现 。而 青铜器上的纹饰 与造型的 紧密结合 ,是 被 当作 崇贿 神 灵的 神器 虔诚跪 拜 。贵 族们 希 望借助 天神 和祖 构成 青铜器艺术情感 内容的主要 因素 , 充分体现 出商周时期 青
青铜 ,是指在红铜 中加入铅 、锡等 原料 冶炼而成 的一 种合
金 。因其色相呈 青灰色 ,所 以称为青铜 。我 国在新石 器时代晚
期就 出现 了青铜器 ,而 商周时代是青铜 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即
史学上所称 的 “ 青铜时 代” 我 国古代青铜器种类繁 多 , 。 形制多 样 ,包括礼 器、生产 工具 、兵器 、车马器等 。其 中作 为礼 器的
神 的威严 ,依靠 斧钺 的 凶猛 ,开土 扩疆 维 系天下 , 得残 酷 、 铜艺术 的个性 特征和精神 气质— —狞 历之 美。 使
传统与创新 —— 4 9
在夏代 中晚期河洛地 区的二里头 文化 中, 青铜 器的铸造 已 经相 当发达 。二里头遗址 出土的 “ 夏代乳钉纹 爵”十分珍 贵 ,
的 器物 ,包括食 器、酒 器 、水 器和乐器等 。鼎是青铜 礼器 中非 从 商周 青铜 器的研 究来 说 ,器形 、纹饰 和铭 文构 成 了商周 青 常重要的一种 , 它的存亡象征 着国家社稷 的兴 衰 , 书中载有: 古
铜 器 的三个要 素 ,其 中 ,纹饰 的发 展变 化又具 有 较 强的时 代
地 区商周时期最为 常见的青铜器纹饰 ( 图一 ) 饕餮 , 如 。 是传 说 中的一种贪吃 的恶兽 ,也比喻贪婪 凶恶的人 。古人采 用饕餮的 形象 装饰是为 了告诫 人们贪吃必将害 己 , 也暗含着 人们 惧怕猛

西周狞厉之美

西周狞厉之美

西周狞厉之美作者:李童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7期摘要: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青铜器。

而西周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形制多样,大部分青铜器表面都装饰有精美的纹饰,这些纹饰不仅折射出当时的艺术表现特点与技法水平,而且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统观中国古代艺术,夏、商、周所形成的中国青铜艺术的高峰,成为后世造型艺术难以企及的高度和典范。

它奠定了具有中国神秘主义精神的图案样式,通过现实加主观想象的虚幻创造,诞生了具有独特审美趣味的兽面纹饰——饕餮。

较之其他造型装饰之纹饰,饕餮纹所体现出的诡异、狞厉之美体现了上古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西周;青铜器;狞厉之美在石器时代,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工具是打制石器,河姆渡人、半坡人用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而到了夏商西周时期的生产工具才是青铜器。

青铜,又名金或古金,是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熔点在700~900℃之间,比红铜的熔点(1083℃)低。

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4.7倍,性能良好,硬度大、铸造性能好、耐腐蚀,适于制作工具、武器、日用器及雕塑艺术品,用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制造的器物是人类最先广泛使用的金属器,这些器具的表面镂刻着线条形纹饰图案。

这些图案有水纹,云纹,网纹,动物纹等多种样式,这是天地万物诸神事象的标识,在人类历史上促成了继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之后的“青铜时代”。

而“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

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在西周时期,生产力的提高及农业的发达,金属农具的出现与使用,使周人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故对神的崇拜逊色于商族人。

此时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以家族为中心,依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法则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等级制度。

宗法制的政治基础是嫡长子继承制,政治体现为分封制,而当时的宗庙祭祀制度更是为了加强嫡长子地位,团结宗族。

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

在中唐诗、书、画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诗文的个性特征在这时才充分发展起来,不再是大同小异而是风格繁多、个性突出;百花齐放、名家辈出。他们不乏潇洒风流,却开始染上了一层薄薄的孤冷、伤感和忧郁,如韦应物的“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柳宗元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晚唐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深深的陷入了内在矛盾中:既关心政治、热衷仕途而又不感兴趣或不得不退去和躲避。爱情诗和山水诗成了人们心爱的主题和吟咏描绘的题材。这一时期不是对人世的征服进取,而是从人世逃遁退避,不是人物或人格,更不是人的活动、事业、而是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
从旧石器时期到新时期时期,人们由最初的装饰品开始了对美的探寻。也许一个石砾、一个贝壳加上一个打磨或穿孔的工序就成了原始人最心爱的饰物。从这一串串的饰物中,原始人有了从物质到精神的探寻,感受到美之于人和动物的不同。红在他们的装饰中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要素。我们现在人大概知道红是热烈、希望、辟邪……也许在旧石器时期的人们对于红色的独爱不仅仅是感官的愉悦,而是因为红在旧石器时期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也就是说,红色本身在想象中被赋予了人类所有独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含义。
汉画是气势与古拙的结合,充满了整体性的运动感、力量感而具有浪漫风貌。如果说唐代艺术多表现了中外艺术的交融,从而颇具“胡气”的话;那么,汉代艺术却更多突出的呈现着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在对世界满目琳琅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之美。
五、 魏晋风度——诗文之美
民族心灵的历程——读李泽厚《美的历程》札记 发表于:2008-07-01
继承并发展晚唐进取与退隐矛盾双重心理的是宋代大文豪苏轼。他常用词来表达那种人生的空没之感,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沉重。不要富贵,不和流俗,在当时的“太平盛世”苏轼却憧憬这种任侠居山、弃冠服仕进的“异人”,表达出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

浅析奴隶制时代青铜器饕餮纹体现的狞厉美

浅析奴隶制时代青铜器饕餮纹体现的狞厉美
3 饕餮 纹饰 出现 的意义 3 . 1 对 当时社 会 的意义
1 .1 巫史 文化 的盛行 奴 隶制社 会 的人 们 很 相 信 天命 和 鬼神 。 《 礼记 ・ 表 记》 中记
载 :‘ ‘ 夏 人 尊命 , 、 事鬼 敬 神 而远 之 。 ” 人 们认 为 平凡 的 人 和天 上 的 神 灵密切 相关 。统 治 者为 了达 到政 治 目的 ,宣 称 自已是 上 帝 派 下 来 统治世 间 的 ,为 政 治 目的披 上 了神 灵 的 外 衣 。在 这 个 基 础 上 。 祭祀 上帝 和鬼神 的巫 术 行 为就 成 为 了奴 隶 主 贵 族 阶级 日常 生 活 的 重要 组成 部分 。在祭 祀 活 动 中 ,需要 有 某 种 东 西来 烘 托 上帝 的神 秘威 严 ,饕 餮纹 应运 而生 O 1 .2 百 姓保 护 自 身 的需 要 由于 生产力 发展 的限 制 ,人们 对 于 大 自然 仍然 未 知 ,对 自己 所 处 的环境及 其 毫无预 测 的变 化 怀 有 敬 畏 之 心 。他 们认 为大 自然 的变化 是上帝 的喜 怒哀乐 ,林 间 奔跑 的野 兽 对 他 们来 说 既是 食 物 又是威 胁 ,人 们对 未知 的恐 惧让 他 们 本 能 的 寻 求 可 以保 佑 自己的 东西 。饕餮 害人迎 合 了人 们对 野兽 十分 恐惧 但 又 无能 为 力 的情 况 , 害 己又包含 了人 们 报复猛 兽 的心愿 ,其狰 狞可怖 ,正 是震慑 之 物。 1 .3 青铜 礼器 的大量 使用 在 巫史文 化盛 行 的社 会 背 景下 ,统治 阶级 利用 百 姓 敬 事 鬼 神 的思想来 推崇 上 帝 之 尊 和 祖 先 之 亲 ,形 成 了一 套 完 整 的所 谓 的 “ 礼” 。“ 礼 ”与 “ 仪 ” 约 束 着人 们 的行 为 ,标 志着 奴 隶 制社 会 人 们 地位 的高低 ,这 种 标 志体 现 在青 铜 礼 器 上 。青铜 礼 器 与 饕 餮 纹 饰 的结合 浑然 天成 ,都代表 统治 阶级 的权威 。

狞厉之美——恐怖神秘又充满稚气的商代青铜器

狞厉之美——恐怖神秘又充满稚气的商代青铜器

狞厉之美——恐怖神秘又充满稚气的商代青铜器中国的青铜时代,始于夏朝,至商、周达到鼎盛。

商代的青铜器,纹饰常常极力夸张狰狞可怖的形象。

同时,由于早期奴隶制与原始社会毕竟不可分割,这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却又依然保持某种纯真的稚气,从而,又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中,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

——摘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后母戊”青铜方鼎商代武丁时期。

原名“司母戊”,造型方正,形体巨大,显得雄伟庄重。

鼎身四壁沿周缘装饰饕餮纹,足部也装饰饕餮纹,鼎耳上部则装饰鱼纹,鼎耳外侧装饰虎食人纹。

鼎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

子龙鼎商代后期,辉县出土。

子龙鼎因其腹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二字得名。

子龙鼎的圆腹微垂,上承微外撇的立耳,下接三蹄形足。

鼎的颈部和足部均装饰饕餮纹。

整器的造型雄伟稳重,是商代圆鼎中体积最大者四羊方尊商代后期,湖南宁乡出土。

四羊青铜方尊,在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体型最大,造型雄奇,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

方尊的边角饰长扉楞,既用以掩盖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

此器在器范制作中,并用线刻、浮雕、圆雕技法,将器用与装饰有机结合,铸造工艺精湛,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珍品。

妇好鴞尊商代武丁时期,妇好墓出土。

妇好鴞尊可谓商后期青铜器造型艺术的鸿篇巨制,功能与审美二者兼备。

造型艺术堪称惊天地、泣鬼神。

“后母辛”青铜觥商代武丁时期,妇好墓出土。

现在通称为觥的青铜器,具有椭圆形腹,圈足或四足,前有短流后有鋬,皆有兽首形盖几点基本特征。

青铜觥流行于商后期至西周早期,因构思取材各不相同,造型艺术个性极强,故均十分珍异。

后母辛青铜能因器底与盖内铸铭文“后母辛” 而得名,是妇好墓出士的珍贵青铜器之一。

后母辛青铜觥似以牛作为造型构思的取材,但兽首有二卷角,后足为鸟足,腹后装饰有双翅为主纹,仍为想象中的瑞兽。

青铜艺术--狰厉之美

青铜艺术--狰厉之美

青铜艺术--狰厉之美青铜器狰厉之美李泽厚殷周青铜器也大多为此而制作,它们作为祭祀的“礼器”;多半供献给祖先或铭记自己武力征伐的胜利。

而凶怪恐怖的饕餮形象,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祗。

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

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象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

在今天是如此之野蛮,在当时则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也正因如此,古代诸氏族的野蛮的神话传说,残暴的战争故事和艺术品,包括荷马的史诗、非洲的面具...尽管非常粗野,甚至狞厉可怖,却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

中国的青铜饕餮也是这样。

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沉没的历史力量。

它的神秘恐怖正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崇高的美。

人在这里确乎笔无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这种神秘化的动物变形,它威吓、吞食、压制、践踏着人的身心。

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这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进。

这个动辄杀戮千百俘虎、奴隶的历史年代早成过去,但代表、体现这个时代精神的青铜艺术之所以至今为我们所欣赏、赞叹不绝,不正在于它们体现了这种超人的历史力量才构成了青铜艺术的狞厉的美的本质?这如同给人以恐怖效果的希腊悲剧所渲染的命运感,由于体现着某种历史必然性和力量而成为美的艺术一样。

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台,也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加重了它的神秘狞厉风格。

同时,由于早期宗法制与原始社会毕竟不可分割,这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气。

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

特别是今天看来,这一特色更为明白。

饕餮纹饰也是如此。

它们仍有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所以,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都能成为美。

恰好相反,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人、神造型或动物形象,尽管如何夸耀威吓恐惧,却徒然只显其空虚可笑而已。

高中美术_狞厉之美——中国青铜器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狞厉之美——中国青铜器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狞厉之美——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青铜器,了解青铜器的功能、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探究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特征,掌握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

3、感受我国青铜文化,激发学生对青铜器学习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特征,掌握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鉴赏青铜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播放视频《如果国宝会说话》曾侯乙尊盘,欣赏春愁时期繁缛的青铜器铸造方法—失蜡法。

2、什么是青铜?以铜为主加入锡铅合金3、青铜器的功能结合作品赏析:礼器:司母戊鼎乐器:钟兵器:越王勾践其他生活工具:4、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五个时期及各个时期青铜工艺的主要特征。

(1)、夏代的青铜器中已经有了象征身份地位等级的礼器,与礼制的政治制度相呼应。

(2)、商代青铜器发展到鼎盛,大型器物迭见,花纹繁缛精致,并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

《司母戊鼎》(3)、西周时期青铜器与礼制的结合更加紧密,冶铸技术日趋成熟,出现了长篇铭文,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虢季子白盘》(4)、春秋战国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极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于瓦解,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也开始摆脱神秘宗教气息议论文向清新活泼的风格发展,变得奇巧富丽。

欣赏《立鹤方壶》。

战国时期作为封建社会的开端,处于开创新风格的变革时期,新工艺广泛流行,出现了《曾侯尊盘》2件合一的器物(5)、秦代以后,礼器比重大减,钱币、度量衡和铜镜经过更新、创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青铜器的主流。

引导赏析。

三、小结:古代青铜器艺术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与当时的社会情况紧密结合的,大家要了解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四个时期及各个时期青铜工艺的主要特征。

青铜艺术学情分析一、分析我校学生状况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高中,生源基本上来自北部山区,因此学生文化知识相对比较薄落,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美术学习,对美术的重视度不高,尤其中学,学习的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但是高中生随着知识的增长对美术课有较强的兴趣,知识面比较丰富,对不懂得知识充满了好奇心,有较强的表现欲。

狞厉的美_对青铜纹饰的审美误读

狞厉的美_对青铜纹饰的审美误读

狞厉的美 ——对青铜纹饰的审美误读张晓刚以饕餮纹为主体的商周青铜器装饰纹样的审美意义和文化内涵历来众说纷纭,但在当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当属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提出的“狞厉说”。

他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认为,以饕餮纹样为主体的青铜纹饰突出了一种在“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让人感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

但是,这一自出机杼并广为引用的观点却系作者本人的审美误读。

首先,李泽厚由该纹饰的通用名称“饕餮”而赋予这种纹饰以神秘威吓的特性,隐含着“饕餮纹就是饕餮”的立论前提,明显欠妥。

因为没有任何资料或证据(如在甲骨文、金文或青铜器铭文中)表明这一视觉形象的创造者——商人将其命名为“饕餮”。

最早将之与饕餮扯上关系的是晚周的一部哲学著作《吕氏春秋•先识览》所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为不善亦然。

”在同期的相关文献中,饕餮属于上古神话传说中的怪兽或恶人形象,具有残暴成性贪得无厌的特征。

宋代的金石学家受此启发,开始将青铜器上表现兽的头部、或以兽的头部为主的纹饰都称作饕餮纹。

这类纹饰的特征是一个正面的兽头,以鼻梁为中线,两侧对称展开双角、双眉和双目,鼻梁下是翻卷的鼻头和张开的巨口。

这一模式在商周青铜器纹饰塑造上非常普遍,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不同。

显然从形态学考察,饕餮纹之“名”(主要依据在“有首无身”)跟这种纹饰图像之“实”间并不相符。

由于将其命名为饕餮并引申出意义的年代距这种青铜器上视觉形象的诞生已相差一两千年,《吕氏春秋》和宋人的命名究竟是后人的一种历史想象,还是体现出制作者的真实意图,现在已无从查考。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命名惹出了很多麻烦,一直饱受诟病,并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废弃“饕餮纹”这一名不副实的名称(当前考古学界就有“兽面纹”、“立体龙”、“牛头纹”等多种替代命名),即使沿用饕餮纹的也不过从约定俗成的既成事实考虑,并不认可其“饕餮”的内涵。

论青铜器装饰的狰狞之美

论青铜器装饰的狰狞之美

论青铜器装饰的狰狞之美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网上的信息,我对古代的青铜装饰的狰狞之美的理解。

它的涵义有“通天地”、“通生死”、“驱鬼避邪”、“威猛、勇敢、公正”、“祭神”等象征说法。

我们国家的宗教原始就是自然崇拜开始的,尚武崇尚狰狞之美的商王朝,传说中的夏铸九鼎,大概是打开青铜时代第一页的标记。

夏文化虽仍在探索中,但河南龙山和二里头大概即是。

如果采用商文化来自北方说,则这一点则似更能确立。

从南以江南、山东和北以东北,好几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陶器纹饰都有向铜器喊纹饰过渡的明显特征。

当然,关于它们是先于铜器还是与青铜同期或更后,仍有许多争议。

不过从总的趋向看,陶器纹饰的美学风格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确是走向青铜时代的无可置疑的实证。

由黄帝以来,经过尧舜禹的二头军长制军事民主到夏代“传子不传贤”,中国古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虽然仍在氏族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基础之上,但早期宗法制统治秩序等级制度,在逐渐形成和确立。

公社成员逐渐成为各级氏族贵族的变相奴隶,贵族与平民开始了阶级分野。

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以“礼”为旗号,以祖先祭祀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

它的特征是,原始的全民性的巫术礼仪变为部分统治者所垄断的社会统治的等级法规,原始社会末期的专职巫师变为统治者阶级的宗教政治宰辅。

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装饰狰狞之美,饕餮究竟是什么呢?它是兽面纹,是什么兽?则各种说法都有:牛、羊、虎、鹿、山魈......本书基本同意它是牛头纹。

但些牛非凡牛,而是当时巫术宗教仪典中的圣牛。

现代民俗学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调查表明,牛头作为巫术宗教仪典的主要标志,被高高挂在树梢,对该氏族部落具有极为重要的神圣意义和保护功能。

它实际是原始祭祀礼仪的符号标记,这符号在幻想中含有巨大的原始力量,从而是神秘、恐怖、威吓的象征,它可能就是上述巫、尹、史们的幻想杰作。

所以,各式各样的饕餮纹样及以它为主体的整个青铜器其他纹饰和造型、特征都在突出这种指向一种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突出在这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

青铜饕餮狞厉之美,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

青铜饕餮狞厉之美,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

青铜饕餮狞厉之美,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李泽厚《美的历程》(摘录)传说中的夏铸九鼎,大概是打开青铜时代第一页的标记。

陶器纹饰的美学风格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确是走向青铜时代的无可置疑的实证。

它们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表示出这个初生阶级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

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休”的祯祥意义。

那么,饕餮究竟是什么呢?这迄今尚无定论。

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兽面纹,是什么兽?则各种说法都有:牛、羊、虎、鹿、山魈……这符号在幻想中含有巨大的原始力量,从而是神秘、恐怖、威吓的象征,各式各样的饕餮纹样及以它为主体的整个青铜器其他纹饰和造型、特征都在突出这种指向一种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突出在这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

你看那些著名的商鼎和周初鼎,你看那个兽(人)面大钺,你看那满身布满了雷纹,你看那与饕餮纠缠在一起的夔龙夔凤,你看那各种变异了的、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各种动物形象,你看那可怖的人面鼎,它们完全是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

它们呈现给你的感受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

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

战争就是这种最野蛮的手段之一。

原始社会晚期以来,随着氏族部落的吞并,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巨大。

大概从炎黄时代直到殷周,大规模的氏族部落之间的合并战争,以及承受之而来的大规模的、经常的屠杀、俘获、掠夺、奴役、压迫和剥削,便是社会的基本动向和历史的常规课题。

殷周青铜器也大多为此而制作,它们作为祭祀的“礼器”,多半供献给祖先或铭记自己武力征伐的胜利。

与当时大批杀俘以行祭礼吻合同拍。

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

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

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象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

在今天是如此之野蛮,在当时则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鼎制度
西周中晚期我国形成了列鼎制度,据《春秋公羊传》 记载,天子用 9 鼎,诸侯用 7 鼎、卿大夫用 5 鼎、士用 3 鼎或 1 鼎。同时。与鼎一同出现的还有簋,通常为九鼎八 簋,七鼎六簋,五鼎四簋,三鼎二簋。在西周中晚期的墓 葬制度中,鼎为单数而簋为双数。
商代人面纹铜鼎
鼎炊器, 上有两耳, 便于提携, 下有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 很多,此鼎特别之处在于腹部浮 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 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 在人面的额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 角,腮两侧置兽爪。表明此人面 并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们心目 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
二里头文化
平底铜斝 圆底铜斝 龙山文化陶斝 铜斝,形状象爵,但较大 , 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中最早出现的 青铜酒器之一,而其源头则是龙山文化广泛出现的陶斝。
二里头文化
平底铜盉 (hé)
盉,是古代盛酒器,是古 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 来调和酒味的浓淡。
为什么祭祀用酒?
酒与祭祀的关系
从远古以来,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祭祀活动 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系社会。种类大致分为祭天地、 社、祖、灶几种。在酒没有出现之前祭祀主要用水,称之 为玄酒,前人常以皇天、后土并称:皇天指天神,后土指 社神 ( 土地神 )。社神中以社稷为首,它包括“社稷、五祀、 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之神。社代表土地神,稷代表 谷神。《礼记·礼器》的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表明商代举行祭祀活动礼仪方面有森严的等级制度。
中国古代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 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 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 与权力。 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 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 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 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用均为礼仪用具、武器及围绕二者 的附属用具, 这一点形成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遗址的青铜器包括工具、兵器、礼器、乐器和 装饰品。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 铜容器,爵和斝 (jiǎ) 的胎质都很薄,整治不精,多无花 纹,或有简单的乳钉纹,反映了早期青铜器的特点。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铜爵是中国 青铜文化中最早出现的青 铜容器之一,也是最早的 青铜酒器。二里头文化铜 爵的发现,在中国古代酒 铜爵(高 20.7 厘米) 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最早的“冰箱”— 曾侯乙铜冰鉴,湖北随州出土
战国时期文物。高 63.2、口 径 63 厘米,重要祭典或宴请重 要宾客时使用。设计巧妙,铸作 精细。盖内铭刻“曾侯乙作持用 终”。方鉴与方尊缶(fǒu)之 间有较大空隙,夏季可置冰块于 其中冰冷食物,冬季则可置木炭 以温烫食物。 既是最早的 “冰箱” , 也是最早的“烤箱”。
礼器
我国“青铜器”发展简史
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明都经历了石器时代、铜石并用 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在青铜时代创 造了独步世界的青铜文化,青铜器鼎盛时期既中国青铜 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 一千六百多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 及杂器。
“青铜器”起源
“洪水泛滥”是人类早期所经历的一场全球性的空前浩劫, 许多少数民族都保留有关于这场空前浩劫的种种神话和传说, 传说灾难的发生都与酒有着一定关系。 仡 (gē) 佬 (lǎo) 族认为引起朝天洪水的原因是“大哥做 错了九件事”触怒了天神,其中一件,就是“拿酒当水去打田”。 云南楚雄的彝族以为,洪水泛滥的原因是第五条罪是“酒前不 敬神”。新平县彝族认为是因为“丰粮不祭神,丰酒不敬神”, 而且,当神祗沙生前往人间巡视民情、试探民心时,富贵者对 神祗说:“我们喝醇酒,食美味,穿绸抱,铺缎毯。有金子银 子,不是天上给天上降的。”于是,沙生神引来毁灭的滔天洪 水,给人间万物带来灭顶之灾。
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湖南宁乡出土
容酒器,商后期。方口,大沿, 长颈,高圈足。颈饰三角夔纹和兽面 纹。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 龙首探出器表 , 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 于前居的中间。肩部四隅是四个卷角 羊头,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 于高图足上。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 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 上是夔纹,全体饰有细雷纹。器四隅 和中间等分线上都没有棱脊。在商代 的青铜方尊中,此器形体的端庄典雅 是无与伦比的。
夏的传说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 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 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大禹死后,其子启即 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 让制”的结束 ,“传子不传贤”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夏铸九鼎”,是打开中华青铜文明第一页的标记。
最高的单件青铜器——青铜神树,四川三星堆出土,
三星堆出土了多件国宝级文物,其中有 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高 384 公分,三簇树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 27 果九鸟,树侧有一龙缘树逶迤而下。《山 海经 · 海外东经》记:" 汤谷上有扶桑。 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 日居下核,一是居上技。" 因此,这棵神秘 的巨大神树很可能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 的扶桑树。
商周时代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第一个有直接 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商灭夏,建商之前,商部落是以 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一带(今河南商丘一带) 繁衍。商朝确立统治在亳(商丘)建都;后来迁都殷(今 河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也称殷或殷商。商经历 17 代 31 王后,存续 600 多年,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 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战国早期文物,1978 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在古代,世界各地都有钟, 但都没有成为乐器,因为其钟截面为正圆形,声音持续较长,中国的编钟,截面 像两片瓦合在一起,钟体扁圆,边角有棱,声音的衰减较快,所以能编列成组, 作为旋律乐器使用。这套编钟共 65 件,是迄今发现最大最完整的一套,其铸造于 两千五百年前的战国时代,气势恢宏,总重量达到两千五百多公斤,加上横梁、 立柱等构件,用铜量达五吨之多,这在世界乐器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等待被证实的夏王朝
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 成书较晚,且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 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 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 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 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 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
酒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少数民族的神祗系统庞杂,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神 祗系统,每个民族的神祗系统构成也相当复杂,诸神之间 大多没有大小高低之分,只有善恶美丑之别和职掌范围的 不同。如彝族,有天神、地神、山神、水神、文神、武神、 福神、财神乃至交易神等等,各统一方,互不相属,但古 籍中有关“敬献酒”的经文说:若不先将美酒敬神而自己 抢先享用,就有灾祸临头。“开天劈地,拿酒来敬神!” 是著名的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的开篇之句。
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类是鼎
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中国历史上有关于夏禹铸九鼎的传说,夏王朝灭亡之后, 九鼎归于商,商王朝灭亡后,九鼎归于周,鼎成为了国家 政权的象征。 “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公羊传》 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 “鼎”字也 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 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
商周时代
殷墟遗址于 20 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出土的甲骨文几乎 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 商朝对于天文天象的记载、对于干支记时法的运用等在甲 骨文上有所反映。商朝的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都比较 快,尤其是手工业,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都相当成熟,各 种常用的器具和礼器、酒器十分精美。著名的后母戊大方 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在青铜时代,铜器的工艺最能反映物质文化发展的水 平与特征。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 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 1973 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 件半圆形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 1975 年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一 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 的青铜器, 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
酒与祭祀的关系
原始宗教起源于巫术, 在中国古代, 巫师利用所谓的 “超 自然力量”,进行各种活动,都要用酒。巫和医在远古时 代是没有区别的,酒作为药,是巫医的常备药之一。祭祀 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 祖先享用。战争决定部落、国家存亡,勇士出发前,用酒 激励斗志。《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如祭 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原始社会主持祭 祀的巫师,权力很大,主要职责是奉祀天帝鬼神,并为人 祈福消灾。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 司母戊方鼎,河南安阳出土
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 造的祭器。鼎通体高 133 厘米、口 长 112 厘米、口宽 79.2 厘米,重达 832.84 公斤,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 母戊”三个字而得名。 此鼎大约需要二三百名工匠才能铸 造完成。
最大、最整齐的全套编钟 — 曾侯乙编钟,湖北随州出土
现存最早的铜鼓—万家坝铜鼓,云南省楚雄市万家坝出土
万家坝古墓群,位于楚雄市城南 3 公里的 青龙河畔,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遗址,距 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出土青铜器 1000 多件,最为珍贵的是 5 件铜鼓,显示了铜鼓产 生初期的原始性。铜鼓源于作为炊具的铜釜, 随着社会的发展,铜鼓的功能也变化,既是歌 舞伴奏的乐器,也是祭祀和庆典活动的礼器, 还被奴隶主用作召集部落的重器,所谓“击鼓 山林,群蛮毕集”。随后逐渐演化成为显示奴 隶主贵族财富和权威的礼器。奴隶主们不仅生 前以积铜鼓愈多愈荣 , 死后还备大批铜鼓随葬。
History of Aesthetics
美的历程解析
第二章 : 青铜器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