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常识积累:年龄称谓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讲义-知识能力提升:文化常识:对年龄的称呼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语文讲义-知识能力提升:文化常识:对年龄的称呼 全国通用

文化常识:对年龄的称呼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束发—15岁左右弱冠—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鲐tái背之年—90岁期颐之年—100岁Come on,baby!0-1岁襁褓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未满周岁的婴儿。

2-3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7岁髫tiáo年幼童时期。

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

8岁童龀chèn、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

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

“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黄口10岁以下的少儿通称,即稚气未脱的男孩或女孩代称也。

幼学之年、外傅之年,十岁称幼年可以出外就学。

后来就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12岁(女) —金钗之年女孩子到了12岁就可以头带金钗。

13岁(女) —豆蔻年华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产岭南,其花很美,尚未大开的花形如怀孕之身,南方人称为“含胎花”。

诗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语出唐·杜牧《赠别》诗:“娉娉pīng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来人们常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13-15岁(男) —舞勺之年谓古代儿童学文舞。

《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

成童,舞象,学射御。

”14岁(女)——“二七”之年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miǎn 鬟huán鬓bìn低。

必备的文化常识年龄的称谓你知道吗?

必备的文化常识年龄的称谓你知道吗?

必备的文化常识?
一年龄称谓
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4豆蔻:女子十三岁
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8知命之年:至五十岁(有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期御之年;一百岁。

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人。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年龄称谓常识

年龄称谓常识

年龄称谓常识
1. 婴儿期(0-1岁):宝宝、小宝贝、小家伙。

2.幼儿期(1-3岁):小朋友、小家伙、小宝贝。

3.学龄前儿童(3-6岁):小朋友、小朋友们。

4. 学龄儿童(6-12岁):小朋友、小朋友们、孩子们。

5. 青少年(12-18岁):青少年、少年、年轻人。

6. 成年人(18-60岁):先生、女士、朋友。

7. 老年人(60岁以上):老人家、老人、长者。

注意事项:
1. 称呼别人时要注意尊重和礼貌,不要使用贬低或侮辱性语言。

2. 根据具体情况和关系,可以使用亲昵或正式的称呼。

3. 在正式场合,建议使用更加礼貌和正式的称呼方式。

4. 不同文化背景下,年龄称谓可能有所不同,需要了解并尊重。

小学必背文学常识古代特殊称谓

小学必背文学常识古代特殊称谓

小学必背文学常识古代特殊称谓
一、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七八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二、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贫困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竹马之交:儿童时期结成的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车笠之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谊的朋友。

汉语对各年龄段的称谓大全

汉语对各年龄段的称谓大全

汉语对各年龄段的称谓大全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一、各年龄段的称谓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20岁(男)——弱冠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二、古代年岁的别称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

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

1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三、人称姓名
1.直称姓名 ( 或名 ) (1)用于自称。例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 录〉后序》) (2)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例如,不幸吕师孟构 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3)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例如,柳敬亭者,扬之 泰州人。(《柳敬亭传》) (4)尊者对卑者称名。例如,求,尔何如?(《论语》) (5)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例如,夫子何哂由 也?(《论语》) 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1)称字 例如,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 东阳马生序》) (2)称号 例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 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3)称谥号 例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 毅公逸事》) (4)称斋名 例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 “饮冰室主人”。 3.称官名、爵名 (1)称官名 例如,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 为“韩吏部”。 (2)称爵名 例如,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柳 敬亭传》) 4.称籍贯 例如,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南海”代指康有为)《谭 嗣同》 5.称郡望 例如,唐代诗人韩愈系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6.几项兼称 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 号。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 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7.唐代有种特殊称呼 这种称呼是以曾祖兄弟的长幼排行来称呼。在姓氏后 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例如,韩愈《同水部张员 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4.总角、垂髫、总髫 指幼年儿童。例如,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中国年龄称谓大全(超详细版)

中国年龄称谓大全(超详细版)

中国年龄称谓大全(超详细版)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束发--15岁左右弱冠--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鲐背之年--90岁期颐(jīyí)之年--100岁中国古代年龄称谓大全(超详细版)0岁度:小儿初生之时。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

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1岁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

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

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周晬,指婴儿周岁。

2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借指幼年。

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

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

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

“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年龄称谓古代文化常识

年龄称谓古代文化常识

年龄称谓古代文化常识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

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
人生各个年龄段,用古语称呼:
一、年龄段为童年: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7岁(女)——髫年;8岁(男)——龆年;幼年泛称——总角;童年——垂髫;10岁以下——黄口;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青少年——束发。

二、年龄段为少年:
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20岁(男)——弱冠;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

三、年龄段为中年:
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四、年龄段为老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

老年——皓首,又称“白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

五、百岁以上:
100岁——期颐、上寿;120岁——花甲重开;140岁——古稀双庆。

古代文学常识之年龄称谓

古代文学常识之年龄称谓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1.襁褓本意是婴儿的被子,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中亲者。

(《孟子尽心上》)3.齿龀龆龀(tiáochèn)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

(《愚公移山》)如:有遗男,始龀。

4.总角垂髫tiáo指幼年儿童。

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6.笄jī年指女子十五岁。

如: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

(白居易《对酒示行简》)7.束发成童指男子十五岁束发读书轩中。

(《项脊轩记》)8.冠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9.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如:三十而立。

(《论语》)10.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11.知命知天命知非之年指五十岁。

12.花甲花甲子指六十岁13.耆艾qíàì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

如: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荀子致士》)14.古稀指七十岁。

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15.耆耋qídié指高寿、年老。

耋指七十岁(一说八十岁)。

16.耄耋màodié指高寿、年老。

耄指八十岁(一说九十岁)。

17.期jī颐指一百岁如: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苏轼《次韵子由》)(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关于年龄的古今称谓

关于年龄的古今称谓

关于年龄的古今称谓
1. 古代称谓:
- 童子/童女:指未成年的儿童。

- 少年/少女:指青春期的年轻人。

- 壮年:指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中年人。

- 老翁/老妪:指上了年纪的老年人。

2. 现代称谓:
- 婴儿:指出生不久的幼儿。

- 学龄儿童:指适龄上学的儿童。

- 青少年/青年:指处于青春期和初入社会的年轻人。

- 中年人:指事业和家庭稳定的中年阶段。

- 老年人/长者:指退休或年事已高的老年人。

3. 其他称谓:
- 新生儿:指刚出生的婴儿。

- 少男/少女:指尚未成年的青春期少年。

- 老小子/老姑娘:俗语中对中老年人的戏称。

- 人到暮年:形容年事已高,步入晚年。

不同的称谓往往蕴含着对该年龄阶段的期望和态度,反映了社会对年龄的理解和尊重程度。

随着时代变迁,年龄称谓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古代文化常识——年龄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年龄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年龄称谓【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和带子。

语出《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

”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两三岁的儿童:铡如:孩提之重,无不知爱其亲者。

(《孟子·尽心上》)【龀、龆龀(tiáo chèn)】指儿童换牙时,七八岁。

例如:有遗男,始龀。

(《愚公移山》)【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

例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赠别》)【笄(jī)年】指女子1 5岁。

例如:复有双幼妹,笄年来结缡。

(《对酒示行简》)【束发、成童】指男子1 5岁。

例如: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项脊轩志》)【冠、加冠、弱冠】指男子20岁。

例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 0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5 0岁。

【花甲、花甲子、耳顺之年】60岁。

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60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

又《论语》中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耆(qí)艾】古称60岁为耆,5 0岁为艾。

例如: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荀子·致士》)【古稀】70岁。

例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曲江》)【耄耋(mào dié)】指高寿,老年。

“耄”指八九十岁,“耋”指七八十岁。

例如: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对酒歌》)【期颐】1 00岁。

例如: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次韵予由》)。

古代年龄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两三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

古时小孩子不束发,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因而以“垂髫”代指儿童或童年。

始龀:刚换牙,指七八岁。

黄口:十岁以下。

本指雏鸟,后借指儿童,十岁以下的儿童皆泛指称为“黄口。


幼学:十岁。

指幼年始学之时。

总角:“指八九岁至是三四岁的少年。

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

束发:一般指男人十五岁,这时应该学习技艺。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而立:指三十岁。

不惑:指四十岁。

知天命:指五十岁。

耳顺:指六十岁。

花甲:指六十岁。

古稀:指七十岁。

耄:八九十岁。

耋:七八十岁。

期颐:一百岁。

小学文化常识:古人对年龄的称谓

小学文化常识:古人对年龄的称谓

文化常识:古人对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代替。

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童、童年时期(三至九岁)。

总角:童年、幼年时期(八九岁至十三岁),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女孩。

束发:指男子十五岁。

男子到了十五岁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二八:指女子16岁;
弱冠:又称加冠,指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年。

花信年华:指女子24岁
而立:指三十岁。

三十而立: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对待生活方面的态度和原则。

不惑:指四十岁。

四十不惑:在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后,对自己的原则不再感到疑惑。

知天命:指五十岁。

五十知天命:明白所谓的命运,即现在的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应不怨天、不尤人。

花甲:指六十岁。

古稀:指七十岁。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高龄的人自古以来就不多见,指高寿不易。

黄发:指长寿老人
耄耋: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古代年龄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
积累 1:古代年龄称谓
1 岁:牙牙。 2 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8 岁:总角。 9 岁:九龄,儿童九岁。 10 岁:幼学,十岁。也称外傅之年。 12 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3 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 15 岁:及笄,古代女子一般到 15 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故束发是男子十五岁。 16 岁:二八,为十六岁。 20 岁: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桃李年华是女子二十岁。 24 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30 岁:而立。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40 岁:不惑(不惑之年): 50 岁: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 54 岁: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 岁: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 60 岁。 70 岁:古稀之年。 77 岁:喜寿之年。 80 岁:伞寿,“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 岁:米寿,88 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 88 岁。 90 岁:上寿,九十为上寿。 99 岁:白寿,指九十九岁,百少一为九十九,故借指 99 岁。 100 岁:期颐:指百岁高寿。 108 岁:茶寿,指 108 岁。 140 岁: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各个年龄段的称呼

各个年龄段的称呼

各个年龄段的称呼出生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

2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8岁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

“童龇”,指儿童少年时期。

13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夕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15岁及笄[jī]: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束发:男子十五岁。

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

16岁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古代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加冠:指男子20岁。

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年满20岁的男子。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24岁花信年华:女子24岁。

中年30岁而立:而立之年。

始室:30岁。

《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40岁不惑:不惑之年。

50岁艾、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

老年60岁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

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61岁还历寿:61岁的寿辰。

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课外常识积累:年龄称谓
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
A、期颐
B、耄耋
C、古稀
D、耳顺
答案:A
解析:
期颐,指100岁;耄耋,指八九十岁;古稀,指70岁;耳顺,指60岁。

古人在年龄方面的称谓很复杂,不同年代也有不同的称呼。

大体上来说如下所示: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五六岁。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
二八年华:16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天命:五十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 古稀:七十岁。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