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祝福》中人物形象分析 PDF
《祝福》中人物形象分析 PDF《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富有情感。
下面就进行《祝福》中人物形象分析。
一、白求恩白求恩是《祝福》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医生。
他为人仁厚、富有同情心,深深地爱着中国人民。
白求恩的形象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他不轻易放弃,能够承受各种压力,坚定地走着自己的道路。
他为了母亲的医疗费用,前往国外攻读医学博士,在研究医学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医生。
白求恩也是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
他回到中国,不顾当时社会的乱象和腐败,来到北平普通民众中开展了医疗救助,增强了中国民众的自救能力,也为中国医疗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白求恩在北平也不忘监督起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医疗法解,想方设法争取向上级提出保护人民健康的方案。
白求恩身上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风范。
他在日本占领区为民防送药,发放钱币;他的诚信、正义,深得民众爱戴。
白求恩对于患者的悲痛深感同情,甚至一桶冰水泼头上也能患者反倒对他充满感情。
二、李铁拐李铁拐是一个东北老汉,质朴老实,心地善良,同时也是白求恩的好友。
李铁拐有着倔强的性格,顽固地坚信自己的疗法能够治疗疾病。
虽然他的一些疗法古怪,但是白求恩却从中发现了其中的秘诀,并且从中得到了启发。
李铁拐的形象也充满着人情味。
当白求恩与他相遇时,双方是平等的,都是在不彼此认识的情况下发现了对方的内心世界。
两人在一起时,我们可以看到李铁拐做事时的认真、恳切和良善,即使白求恩的做法不是他喜欢的,他也不会和白求恩争吵、斗气,反而公平地坚守自己的原则。
最后在白求恩病逝时帮助传递信息,并帮助白求恩举行葬礼,表现出很好的品质。
三、病人《祝福》中的病人性格各异,但他们都是为了身体健康而苦苦挣扎的人。
病人们或是小商人、或是贫苦农民,多数都是生活在贫困和失望中的人。
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很难接触到外界的信息和知识。
但唯有白求恩这样的人能够从他们所处的境地中看到他们的需求和潜力,才能真正为他们带来帮助。
祝福短信之浅析《祝福》中人物形象塑造
浅析《祝愿》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鲁迅的名篇《祝愿》长久以来向来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要点文章,此文主题意蕴深广,在小说中作者以熟练的艺术手段,塑造了富裕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下边就是对小说中人物塑造的解析。
一、经过人物描绘感知人物形象《祝愿》一文中曾四次对祥林嫂的肖像进行刻画,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这些描绘的文字:祥林嫂初来鲁镇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龄大概二十六七,神色青黄,但两颊却仍是红的。
”经过这几句的相貌描绘,我们能够看出祥林嫂是一个年青的寡妇,生活虽贫困,但身体健康,手脚壮大,有较强的劳动能力,红润的面颊显示了她青春的活力。
人物心里的难过和悲痛,不难领会到祥在遭到夫死子亡的打击后极度难过的心情。
祥林嫂在捐过门槛后参与祝愿却遭拒绝后,对其第三次肖像描写:“神色同时变作灰黑,不过失神的站着。
次日,不只眼睛窈陷下去。
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也老是惴惴的不然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祥林嫂早早地尝尽人间的酸楚,饱受难过的摧残,被封建礼教榨干了生命的所有。
临死以前的肖像描绘:“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并且消尽了先前悲痛的神情,忧如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能够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这个形象鲜亮独到,极具个性化,人们的脑海里忍不住会涌现出凄凉的乞丐形象,祥林嫂饱经沧桑的心灵在封建礼教的残忍残害下,早已经不对人间抱有希望,精神极度的麻痹,让她连难过都感觉不到,好像行尸走肉般苟活在世上,在人们眼中,她不过是个“物”的存在而已。
四幅肖像画浓缩地反应了祥林嫂命运变化的几大曲折,勾勒出她悲苦的人生轨迹,即年青守寡,外逃帮工,被婆家逼卖;再嫁再寡,丧夫失子,大伯收屋,重到鲁家;捐了门槛,仍被判为罪人;被鲁四赶出,沦为乞丐,祥林嫂在封建礼教的伤害下,历尽各种凄惨的遭受后身心麻痹,最后被迫无望而死。
作者经过对祥林嫂肖像的刻画生动的表现了祥林嫂性格的发展过程,鲜亮地表现了她心里世界的深刻变化,进而也是印记了祥林嫂凄惨一世的踪迹。
【《祝福》人物形象分析】《祝福》课文分析参考
【《祝福》人物形象分析】《祝福》课文分析参考《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个典型形象,反映了二十年代中国社会最底层、最苦难的广大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表现了鲜明的反封建主题。
阅读本文应注意领会下列问题:1、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祝福》写于1924年,鲁迅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江南农村的一个小镇,还是唤作鲁镇。
鲁镇便是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
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以及镇上的人们、山村的婆婆、卫老婆子、大伯、还有小说中的我,组成了祥林嫂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
祥林嫂的命运为这个环境所决定的。
⑴在这个社会环境中,妇女没有丝毫的权利。
尽管祥林嫂也劳动,而且又勤快能干,还是没有丝毫的权利,连最起码的人身自由也没有。
男女不平等,婚姻讲财礼,等于买卖婚姻,妇女成了商品。
婆婆可以强行将她抓回来卖到山里,鲁四老爷也认为无话可说,雇主也不保护女工,祥林嫂只能听人摆布,竭力反抗也无济于事。
⑵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人们以封建贞操观念歧视再婚妇女。
鲁四认为祥林嫂这样再婚过的人,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祭祀不让沾手,祥林嫂用血汗钱捐了门槛,满以为这一下赎了一世罪名,不料,四婶照样不准她沾手,她的精神彻底崩溃。
是封建贞节观念将祥林嫂推上了绝路。
⑶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人心冷漠,没有同情,没有爱。
对于祥林嫂的不幸,鲁镇的男女老少,都视为笑料,没有丝毫的安慰和援助,有的只是烦厌,嘲弄和唾弃。
最后被鲁家无情地打发出门,沦为乞丐,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在人们只顾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之时,倒毙在风雪中。
即便如此,还被骂为谬种,实乃冷酷之至。
⑷在这个社会环境中,迷信观念又使祥林嫂在死亡线上饱受精神折磨。
封建贞操观念使她丧失劳动机会,精神崩毁,信神信鬼,又使她怀着死后被锯成两半的恐惧。
以上内容图示说明如下:鲁镇,旧中国村镇的缩影。
这里世态冷酷,封建势力猖獗,封建迷信等旧俗盛行。
鲁镇住满了吃人的,自己被吃又转过来吃人的人,他们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有的笑吟吟,有的流着泪,有的皱着眉,但全都闪着白历历的牙齿,对着牺牲者——祥林嫂,明中暗中咬她一口!祥林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竭力逃避着被吃的命运,虽然她进行了一次次的抗争,但她的抗争是不可能胜利的。
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祥林嫂:走投无路
冷酷无情, 无视祥林 嫂的不幸, 自私。封 建文化和 封建家长 制的忠实 守护者。
曾经的亲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
祥林嫂问我灵魂的有无。 “踌躇”“也许有吧”
“ 我
问有无地狱,一家人能否见 面。“说不清”“逃到四叔 家” 祥林嫂死了,“心突然紧 缩”“脸也变了颜色”“渐 渐舒畅”
同情祥林 嫂,却无 力为力, 彷徨,逃 避,妥协
同情或者鄙视或者厌恶祥林嫂的有心无心的杀死了祥林嫂
被封建思 想支配, 不觉悟。 群众之间 隔膜、冷 漠。内心 空虚和无 聊
祥林嫂初来鲁镇:看她安分 耐劳的人,留下她
四 婶
婆婆劫走祥林嫂,拿我家开 什么玩笑,因后来的女工思 念祥林嫂 踌躇,“祥林嫂,你放着” 慌忙,赶走祥林嫂。
自私、冷 漠,把祥 林嫂当作 一件工具。 不准祥林 嫂参加祭 祀,粉碎 了祥林嫂 生前免于 耻辱、死 后免于痛 苦的希望, 加速了她 的死亡。
直着眼睛将她日夜不忘的故事,不和人交谈,
紧闭嘴唇,默默的跑街,扫地——麻木,无望
三、被赶出鲁家后,沦落为乞:
头发全白,长相与年龄不相称,脸上瘦削 不堪,黄中带黑——衰老不堪; 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 ——精神已经完全麻木; 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 物——仅是一具行尸走肉,一具活僵尸。
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 的三次肖像描写,看看她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 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要极俭省地画出 一个人的特点,最好 是画出他的眼睛。
—— 鲁迅
找眼睛
论特点
• 初到鲁镇—— 顺着眼 安分、善良 顺着眼,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 再到鲁镇 —— 眼角带着泪痕 • 讲阿毛故事—— 直着眼,瞪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 捐 门 槛—— 分外有神 乞—— 眼珠间或一轮
鲁迅《祝福》人物形象
鲁迅《祝福》人物形象鲁迅《祝福》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是不可避免的,下面是鲁迅《祝福》人物形象的内容,欢迎阅读!《祝福》中的人物形象:1、柳妈的形象在鲁迅小说《祝福》中,柳妈是一个小人物――――――长舌妇,但正是这个长舌妇,却对主人公祥林嫂的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柳妈是一个“吃素戒杀”的人,从她的政治、经济地位来说,她与祥林嫂一样,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也是个被压迫受剥削的下层人物;但由于封建伦理观念、迷信观念的毒害,在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中,却又不自觉地扮演着“帮凶”、甚至“刽子手”的角色,一步一步逼着祥林嫂往死路上走。
因此柳妈既是一个可怜可悲的人物,也是一个可恶、可恨的人物。
柳妈于祝福时到鲁四叔家,她也是前来帮工的,她的到来原本对于祥林嫂就是一种威胁和伤害。
往日的祝福是祥林嫂最繁忙的时刻,而现在封建宗法势力却不能谅宥她再嫁、再寡,祭祀、祝福时不让她沾手.她闲得只有烧火和看柳妈洗器皿的份了。
对于祥林嫂而言.生活中已经蒙受了巨大不幸――新寡、再嫁、再寡、丧子、大伯收屋,此时在精神上又进一步遭受迫害,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她需要人们的帮助、安慰、那怕是廉价的同情。
而此时的柳妈――这样一个“吃素” “不杀生”的“善女人”,对祥林嫂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富有同情心:她对阿毛的惨死不同情,对祥林嫂的再嫁也不以为然,她和祥林嫂的对话,极富嘲讽的意味。
“唉唉,我真傻。
”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这一话语无疑反映祥林嫂在丧子后所受到的严重打击,也流露出一个丧子的母亲内心的无限痛苦,这样一个不幸的女人,是多么需要别人的安慰和关怀)“祥林嫂,你又来了。
”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
“我问你:你额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竞依了呢?”“ 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盯住她的眼。
简析《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简析《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勤劳、善良、质朴、坚强而又愚昧懦弱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是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受害者、牺牲品。
祥林嫂首先是勤劳、善良、质朴的劳动妇女。
她新寡之后,便逃到鲁镇来,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食物不论,力气不错,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似乎闲着就无聊。
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有添短工。
然而她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祥林嫂性格上还有倔强的一面。
她曾经多次反抗过自己的命运。
她为了逃避在婆家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来到了鲁镇到地主家帮工。
后来被婆家的人绑走时,她在河边猛烈地抵抗,被出卖到山村时,她一路嚎一路骂,拜天地时,她把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撞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
后来还是骂。
面对众人的种种讥讽、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争,直至怀疑灵魂的有无。
但是她的这些反抗,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支持下的反抗,她并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是摧残她的主要敌人。
他对自己的抗争,还缺乏明确的认识,不明白应当反抗什么,怎样反抗,因而反抗显得无力,相反还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
她既受到封建礼教的压迫,同时也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
例如:她对于自己的改嫁进行“出格”的挣扎,就是受到封建礼教所宣扬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好女不嫁二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毒害。
临终时对“灵魂的有无”的疑惑,也是受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造成了她思想上的极度矛盾,又希望灵魂有,在阴间能见到自己的儿子——小阿毛;又希望灵魂无,在阴间没有地狱,不被锯成两半。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
这样,祥林嫂最终悲惨地死去,也是必然的了。
由于祥林嫂受到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也因此造成了她性格上的愚昧懦弱。
例如:受到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毒害很深的劳动妇女柳妈,很同情晓林嫂的遭遇,并且出于善意,给祥林嫂讲了阴间的故事,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
鲁迅祝福中祥林嫂形象
鲁迅祝福中祥林嫂形象鲁迅祝福中祥林嫂形象鲁迅《祝福》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鲁迅祝福中祥林嫂形象,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祥林嫂的形象特点(一)模样周正,勤劳善良小说三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祥林嫂初到鲁四老爷家时,作品这样写道:“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是红的。
”这个描写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年轻、健康、温顺的女性形象,虽经历丧夫之痛但对生活还是充满希望的。
在鲁四老爷家做工后,祥林嫂更是表现出了她勤劳善良、任劳任怨的劳动妇女的本性,“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
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
”第二次是两年后:“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这一次,祥林嫂装束未变,但是精神已经大不如前,以前嘴角的笑意变化为现在眼角的泪痕,内心的痛苦已经积聚很深了。
而第三次写道:“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如今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的悲哀,仿佛木刻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表示她是个活物……”寥寥数笔,一个濒临死亡的行尸走肉形象就生动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对一切的伤痛麻木了,所以悲哀的神色也消尽了,祥林嫂彻底的坠入了绝望的深渊。
小说三次对祥林嫂形象的描写,从表现希望到充满绝望,带给我们极大的震撼。
(二)执着顽强,具有反抗精神祥林嫂经卫老婆子介绍初来鲁四老爷家做工原来是逃出来的,这在卫老婆子找四婶解释的话里有所反映。
“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
”祥林嫂不愿改嫁,她固执的坚守着她所谓的贞操观念,不愿屈从于被卖掉的悲惨命运,虽然这样的命运,如卫老婆子说的在那个时代是最正常不过的,但是,祥林嫂也要拼力反抗,争取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鲁迅《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祝福》人物形象分析在中以“为人生、为人性”的主旨,重点是将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和封建文化,揭露了其“吃人”的本质。
并且大多都是愚昧麻木和奴性十足。
他们之中最多的是孩子、女人、老人和青年。
来自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深刻的人性探究价值。
仁慈、善良和同情是人性最珍贵之处,应让学生从这几处分小说中除了祥林嫂之外的人物,从他们身上去找祥林嫂的悲剧根源。
作者在重笔浓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的同时,还作了匠心独运的构思,那就是祥林嫂的每一次悲剧的发生都是在春天。
首先看她最初的身份——童养。
她有一个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
正值青春少年的她,在婆婆家里做牛做马,把自己的青春支付在无穷无尽的劳作中,封建夫权夺取了她一生中的春天。
再看她第一次丧失,也是在春天。
如果一直做童养,生活再苦再累,总有小丈夫长大的一天,丈夫成人后总会给祥林嫂一些依靠,不幸的是在婆家失去青春自由的祥林嫂,又在春天里失去了丈夫。
在当时的中国的农村,女人失去丈夫就意味着更要听从婆婆的呵斥,要谨遵着"从一而终"的信条,所以在这个春天,祥林嫂失去的不仅仅是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更是她做一般妇女的权利。
如果说有小丈夫的祥林嫂是婆婆家的妇兼佣人,那么春天里失去丈夫的祥林嫂则成了婆婆家里纯粹不用付钱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随人使用随人买卖。
为了躲避婆婆难堪的虐待,而逃到鲁家做了一个冬天短工的祥林嫂,在有了短暂自由之后的新春时节,又被婆家人五花大绑而去。
婆婆为榨取祥林嫂最后的一点价值,用卖她到贺家坳的钱给小叔子说亲,让另一个"祥林嫂"来到婆家。
其三,再看祥林嫂一生中的又一次打击。
在春天里再度丧夫且失子。
嫁到贺家坳之后,尽管祥林嫂没有逃脱被卖的命运,但是她却有了一个有力气、会干活的丈夫,有了个白胖的儿子,日子可以说舒心了不少,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可怜的祥林嫂再次在春天里被抛入不幸的深渊。
壮如牛的丈夫因伤寒而死,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的封建社会里,女人寡而再嫁,本来就要无地背上不贞的罪名,再加上一寡再寡更无地要让满脑子封建迷信思想的人们加上"不祥"的罪名。
鲁迅《祝福》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鲁迅《祝福》中的人物性格特点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位卓越的文化评论家和独立思想家,他以深刻的眼光和独到的才华创作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
其中,他的小说《祝福》描绘了一群不同性格的人物。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深入揭示人们内心的复杂性,从而向读者展示了众多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各异,却又有着共性,下面就详细阐述《祝福》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首先,小说中的含苞待放的莲花小姐是个温柔、善良的女孩。
莲花小姐性格十分敏感,对外部世界有一种独特的感受力。
她一直渴望被爱,但她始终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在小说的最后,莲花小姐面对自己的遭遇感到十分失落,但她并没有失去勇气,而是选择坚定地走下去。
其次,小说中的元太太是个奇特的女人,她拥有非常坚韧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她从孤独的童年中走来,在生活的荆棘路上不断挣扎,为了养育孩子而努力奋斗。
元太太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她愿意为了自己的家庭而做出任何牺牲。
在小说的结尾,她成功地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了一名医生。
第三,小说中的望眼欲穿、工于心计的严文思是一个非常忍耐的男人。
尽管他在小说中表现得非常丑陋、狭隘,但他却不因痛苦而放弃,而是选择忍受生命的不幸。
他看似冷酷,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执念和渴望。
最后,小说中的老外国人拉让是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
他虽然年近九旬,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但他的信仰和责任心依然十分坚定。
拉让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善待他的家人和朋友,关心他人的福祉,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鲁迅在《祝福》中刻画了一群特殊且富有复杂性的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但是他们身上却都具有一些共性,例如坚韧、执着、责任感和善良等等。
这些人物的形象鲜明、饱满,在小说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而富有洞见的理解。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在文学创作中一直注重揭示人性的关键,通过深刻的细节刻画描绘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完整、精细的文学世界。
《祝福》主人公祥林嫂人物形象浅析
《祝福》主人公祥林嫂人物形象浅析在古代,女孩子讲究“三从四德”,既要“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更要“德、容、言、工”,也就是说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如果夫君不幸先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份,扶养小孩,并尊重子女的生活理念。
而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然后是相貌、端庄稳重地持礼、言语、自知之明和治家之道而君子好逑的窈窕淑女呢,还要具备琴棋书画等才艺,可以说是不亚于现在的艺考呀!在当时,劳动妇女是很拘谨的,不光不可能出现“野蛮女友”,更不可随便行事。
了解了这些,再读《祝福》也就容易了。
祥林嫂,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是鲁迅先生《祝福》里面的悲情的主人公,若不是经了亡夫改嫁、再亡夫又失子的人生大不幸,也是个终生碌碌无为的小女人。
即使丈夫死了,她又得再嫁、背上罪名的同时,也不受人理解,受尽别人的嘲笑和冷言冷语,她一遍遍地通过倾诉来自我安慰,然而得到的却是更痛的消逝——冷漠和规矩不断地折磨她,如鬼魂般与之形影不离,把她逼到精神崩溃,然后把她一点一点地吃掉。
我们从头来看: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文章开头就渲染了一种喜庆而忙碌的气氛,但是真正享受这一大典的人是谁呢? 是所有的居民吗?下文又说:“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
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祝福林嫂的人物形象
祝福林嫂的人物形象1. 《祝福》中祥林嫂的死因是什么祥林嫂的死因有三:1、旧时代的封建思想是造成祥林嫂死亡的重大原因。
正是因为受到了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家才会认为祥林嫂有“克夫”之相,才会把被拐卖的罪过强行推给祥林嫂,才会认为祥林嫂的改嫁是个罪过。
2、柳妈让祥林嫂去捐门槛之后,大家对祥林嫂的态度却没有变,这使得祥林嫂的心再一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从而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
3、鲁四老爷只是受封建文化影响颇深,以为祥林嫂是个不幸之人。
但是,鲁四老爷的凶残以及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重要原因。
扩展资料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但并不是为了自由而反抗,而是为了顺从封建礼教而反抗,祥林嫂从始至终都选择了对封建礼教的屈服,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
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祝福》从不同角度表达出了封建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约束和制约,导致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出现。
通过祥林嫂和富人们完全不同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富人的生活热闹忙碌来烘托祥林嫂的悲惨和痛苦,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和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祝福。
2. 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是怎样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面对人们的嘲弄、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
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顽强而不容易被摧垮的人,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不但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反而被吞噬被毁灭了。
鲁迅《祝福》中各人物性格分析
鲁迅《祝福》中各人物性格分析(一)祥林嫂:生活在旧中国的勤劳、善良、坚强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同时又是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委弃的典型。
祥林嫂没有姓氏,比丈夫大十岁(封建宗法制度的牺牲品)。
她在鲁四老爷家担负着沉重的劳役: “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反而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也白胖了”。
这与她刚逃出村来时的青黄脸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反衬她在丧夫之后,在婆婆家难以忍受的待遇,暗中写出了她出逃的原因。
希望凭借劳动换取起码的生活,寻求一条挣扎下去的活路。
鲜明地揭示她勤劳、淳朴、坚韧的性格,以及在生活道路上的挣扎。
后来,她又被当作赚钱的货物卖到深山野坳里(贺老六家),由于受“寡妇守节”这种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而且不知道今后过的会是怎样的生活,因此,毅然在香案上撞破了自己的额头,来表示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帮工,四婶对她不满,鲁四老爷更嫌她是一个“伤风败俗”的女人,这使她感到痛苦与迷惑。
她不时地向人们诉说着自己不幸的遭遇,甚至把积存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认为以此可以赎免“罪孽”,可是,四婶仍旧不让她在祭祀时沾手。
就这样,她最后的一星半点的希望也破灭了,从此,她全然陷入绝境。
祥林嫂临死向“我”提出三个问题,是对灵魂的有无表示怀疑。
她希望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想看见自己的儿子;她怕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害怕在阴间被锯成两半。
这种疑虑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疑惑,这种疑惑、这种无可解脱的矛盾,使她在临死前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折磨,最后悲惨地死去。
《祝福》通过“嫁而守寡,寡而再嫁,嫁而再寡”这三个特定情节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个典型的悲剧形象。
从她一生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看到:封建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无形的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勒死的;族权强迫她改嫁,夫权剥夺她做人的资格,神权摧毁她的心灵,政权是这一切罪恶活动的总后台。
祥林嫂的遭遇,正是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悲惨遭遇的鲜明写照,作者正是通过对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揭露和有力抨击的。
《祝福》人物赏析
柳妈是一个更为可悲、可恶、可恨的 柳妈是一个更为可悲、可恶、 人物。 人物。她是一个和祥林嫂一样有着不 幸的命运的下层劳动妇女, 幸的命运的下层劳动妇女,从这点上 柳妈是可悲的。 看,柳妈是可悲的。但她又是可恶可 恨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恨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柳妈有着当时处于底层的中国 人的最阴暗的心理,比如那句“ 人的最阴暗的心理,比如那句“就再 一强,索性装一个死算了。 一强,索性装一个死算了。” 她不仅 对自己的不幸无知无觉, 对自己的不幸无知无觉,可是她却把 别人的不幸和痛苦作为用以慰藉乃至 娱乐自己的东西。 娱乐自己的东西。她的调侃与嘲弄使 祥林嫂甚至不想再“说一句话” 祥林嫂甚至不想再“说一句话”。
身份:讲理学的老监生(封建思想) 身份:讲理学的老监生(封建思想) 直接介 绍 正面描写 思想:大骂新党------- 顽固、守旧) -------( 思想:大骂新党-------(顽固、守旧) 懒散); 对 联------一边脱落 (懒散); 虚伪) 内 容 (虚伪) 间接描写 --------凌乱残缺 不学无术, 凌乱残缺( 书 籍--------凌乱残缺(不学无术, 装点门面)(封建礼教封建思想) )(封建礼教封建思想 装点门面)(封建礼教封建思想)
5、婆婆
是一个自私自立的形象,为了自己能够达到 是一个自私自立的形象, 目的而不择手段,狠心嫁走自己的大儿媳, 目的而不择手段,狠心嫁走自己的大儿媳, 与其说嫁,不如说是卖。卖给了深山中, 与其说嫁,不如说是卖。卖给了深山中,自 己得利,还拿走了祥林嫂1750文工钱 文工钱。 己得利,还拿走了祥林嫂1750文工钱。还 有拿完钱后做的一件事: 有拿完钱后做的一件事:“那女人又取了衣 道过谢,出去了” 取了谁的衣服? 服,道过谢,出去了”。取了谁的衣服?自 然是祥林嫂的。为什么要取了衣服? 然是祥林嫂的。为什么要取了衣服?一则说 明婆婆贪小,因为祥林嫂其时已捆入船中, 明婆婆贪小,因为祥林嫂其时已捆入船中, 此时不取衣服,更待何时?二则婆婆这样做, 此时不取衣服,更待何时?二则婆婆这样做, 还可在鲁四老爷家眷面前显出自己对儿媳的 关心。鲁迅正是通过这个小细节, 关心。鲁迅正是通过这个小细节,再次印证 前面的“应酬很从容,说话也能干” 前面的“应酬很从容,说话也能干”,并且 极为含蓄地给这个人物的性格组成添上诸如 让人“鄙视、轻视” 厌恶”的成份。 让人“鄙视、轻视”或鲁四老爷有点同情 心的人,但也是一个受封建礼教影响 较为严重的人。文中描写到:四婶是 唯一一个在祥林嫂被抓走后提起她的 人,但只是因为她干活努力。即使她 再次雇佣了祥林嫂,但仍听信鲁四老 爷的话,认为她“败坏风俗”,坚决 不让她参与祭祀。
《祝福》中鲁四老爷的人物形象的句子
《祝福》中鲁四老爷的人物形象的句子《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其中描写了鲁四老爷的人物形象。
鲁四老爷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他的形象通过鲁迅先生的描写,展现出了他的各种特点。
鲁四老爷是一个富有的官僚。
文中提到他住在“六间门面房”,并且房间里摆满了名贵的家具和摆设。
这一描写展示了他的财富和地位。
鲁四老爷是一个虚伪的人物。
他在村子里十分受人敬重,但实际上他心地狭窄,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文中描述了他对村民的表面上的关心,但实际上他只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声望。
第三,鲁四老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人。
他经常以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为傲,对待村民和下属非常傲慢。
文中描述了他对村民的命令和指挥态度,以及他对村民的斥责和责骂。
第四,鲁四老爷是一个无知的人。
他虽然受过教育,但对于农村的生活和村民的困境却一无所知。
他对于村民的要求和希望完全不切实际,不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
第五,鲁四老爷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对于村民的苦难毫不关心。
文中描写了他对于村民的敷衍和漠视,以及他对于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的追逐。
第六,鲁四老爷是一个懒惰的人。
他经常呆在家里,不愿意出去工作。
文中描述了他整天坐在家里,享受着他的财富和地位,对于村民的生活和困境漠不关心。
第七,鲁四老爷是一个虚荣的人。
他对于自己的外表和形象非常注重,经常打扮得体,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
文中描写了他整理衣冠,梳理胡须的场景,展示了他的虚荣心。
第八,鲁四老爷是一个喜欢炫耀的人。
他经常向村民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展示自己的权力和威严。
文中描述了他在村子里游行时的场景,以及他向村民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的行为。
第九,鲁四老爷是一个无情的人。
他对待村民和下属非常冷漠,对于他们的苦难毫不关心。
文中描写了他对村民的嘲笑和嘲讽,以及他对村民的命令和责骂。
第十,鲁四老爷是一个愚昧的人。
他对于现代化的事物和思想一无所知,对于村民的进步和改变抱有抵触和排斥的态度。
文中描述了他对村民学习新知识的嘲笑和嘲讽,以及他对村民的限制和压制。
鲁迅《祝福》的人物形象
鲁迅《祝福》的人物形象
本文是关于鲁迅《祝福》的人物形象,感谢您的阅读!
鲁迅《祝福》的人物形象
1、祥林嫂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
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⒉、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
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信心彻底毁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
3、柳妈
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的人加以奚落。
出于善意,她想给祥林嫂寻求解脱的药方,结果反而给祥林嫂造成难以支持的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悲惨的深渊之中。
柳妈自身的被害与她不经意的害人,从另一角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4、“我”
“我”并不是鲁迅,而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
在结构上,“我”起着线索作用,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人。
5、四婶
四婶只是看祥林嫂能干,把她当工具一样使用,并没有把她当人看。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浅析鲁迅《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
浅析鲁迅《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摘要:祥林嫂她勤劳善良,吃苦耐劳,但受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束缚和迫害,她也曾不断地挣扎与抗争,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精神崩溃了,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
关键词:祥林嫂;勤劳善良;挣扎与抗争;悲惨命运;封建礼教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本来手脚壮大,安分耐劳,勤快能干,最终却在鲁镇的一片欢庆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在鲁镇野外的雪地里。
在旧社会她想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想跟普通人一样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反而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践踏、所吞噬。
下面就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
一、勤劳、善良、安分的农村劳动妇女祥林嫂无疑对生活抱有希望。
祥林嫂初次到鲁镇:“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祥林嫂“顺着眼”,从这“顺”字可以看出她安分、耐劳的本性。
这时的祥林嫂丧夫后从严厉的婆婆家跳出来,她为了生存,虽贫困但还有活力,对生活抱有希望。
然而在封建思想和封建宗法礼教禁锢的时代,像祥林嫂这样丧夫的女人,也只能是“顺着眼”。
祥林嫂有力气,勤快又能干。
祥林嫂在不幸的婚姻中死了丈夫,没有顺从婆婆的要求,反而从山里跑出来,到鲁镇打工,而且手脚比男人还勤快。
“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订局。
”她的“整天的做”说明有力气,勤快能干。
“第三天就定局”,说明对祥林嫂勤劳、能做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祥林嫂耐劳、安分易满足。
到了年底,鲁四老爷家里忙了起来,祥林嫂“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个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
然而她反而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从有了“笑影”并“白胖了”可以看出这是发自内心的满足,也体现出祥林嫂对生活要求很低,是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在祥林嫂心中只要有这样的生活就满足了。
二、倔强、顽强,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祥林嫂性格上还有倔强和顽强的一面,她有为自己的命运挣扎的表现,并且不止一次地挣扎,虽然她的挣扎与抗争以失败而告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 会她却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 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 鄙视的人物,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她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旧社会封建 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 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人物形象——祥林嫂
典型意义 :
祝
福
鲁 迅
• 合作·探究·讨论
谁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
提问:祥林嫂死了,哪些人与祥林嫂 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请从课 文中找出依据
鲁四老爷、四婶、婆婆、大伯、柳妈 等鲁镇上的人,以及“我”。
大 骂 新 党 “寿”字和“事理通 达心气和平”的对联
下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迂腐保守 尊崇理学和 孔孟之道
鲁 镇 的 人 们
家中一律忙,都在准备着年年如此, 家家如此的“祝福”大典。 祥林嫂再到鲁镇时,人们“音调 和先前很不同”,“笑容也冷冷 的了” 对于她的故事,开始是同情,很 快就感到厌烦,常打断她的话, 走开去,后来还故意用别的孩子 去逗引她,戳她的痛处,对她进 行嘲弄。
祥林嫂死后,短工“简捷地 说”“我说不清”“淡然地回答”, 漠不关心。
由“人”变成了“活物”„„
细节描写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 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 着一只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她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已经 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聚焦镜头,由大及小,由远及近。 碗是破的,表明她很穷;碗中是空的, 表明她即便是乞丐,也活得不如意……
祥林嫂外貌描写作用:
用白描手法概括了祥 林嫂半生悲惨的历史, 通过鲜明的对照深刻 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 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
鲁迅对其笔下的人物 大多是“哀其不幸,怒其 不争”,请问,他对祥林 嫂亦是如此吗?
祥林嫂的反抗:
A:祥林嫂对不幸的命运抗争过吗?
逃:山中出逃,做工鲁镇—— 敢于直面封建妇道、孝道, 维护自我尊严 撞:改嫁中的“出格”行 为—— 对婆家为她安排的命运的反抗 捐:倾其所有,洗刷“污秽” —— 追求人的平等权利 问:死前问我鬼神—— 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质疑。
"
担任启蒙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 把祥林嫂推向深渊
这个“我”,就是代表着想启蒙人民的所谓现代知识 分子。但是当他遇到劳动人民真正问题的时候,他不能给她 解决,他只有逃跑,但是好在这个“我”,是有自我反省能 力的。他知道了自己的无能为力,他知道了自己解决不了祥 林嫂的问题,所以他苦闷了,彷徨了。 在这里表现了鲁迅对启蒙者的自我审视。
顺着眼, 白头绳,乌裙, 走投无路,对 有泪痕, 蓝夹袄,月白 生活失去了希 背心 望 无神 眼珠间 或一轮 破竹篮,空的 破碗,破竹竿 对生活已 经绝望
调查
初到鲁镇
1、肖像: 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生机旺盛; 又只是顺着眼——安分善良; 她模样还周正——相貌端庄; 手脚都壮大——吃苦耐劳; 2、表现: 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 —爱劳动,能劳动,不挑剔; 3、变化: 食物不论,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 上也白胖了——易满足,很容易活下去;
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 的三次肖像描写,看看她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 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要极俭省地画出 一个人的特点,最好 是画出他的眼睛。
—— 鲁迅
找眼睛
论特点
• 初到鲁镇—— 顺着眼 安分、善良 顺着眼,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 再到鲁镇 —— 眼角带着泪痕 • 讲阿毛故事—— 直着眼,瞪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 捐 门 槛—— 分外有神 乞—— 眼珠间或一轮
“我”,面对这一切无能为力,只有妥协,逃避。
“我 ”
“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情 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也有 软弱和无能的一面。 “我”是全文的线索人物,祥 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 ‘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
死 者 分 析
祥林嫂是个怎样的人?
死者档案:
性别: 女 年龄: 二十六七——四十上下 身份: 童养媳、寡妇、逃妇、女佣人、被卖的女人、 改嫁的女人、幸福的妻子、幸福的母亲、再次丧夫的 寡妇、被赶出自己家房子的人、女佣人、乞丐 亲属: 无 遗产: 一个竹篮、一个破碗、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
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 枯,可是还要给地主去帮工
受压迫的 劳动妇女
柳 妈
对祥林嫂改嫁时留下的头上 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
善意地把阴司故事讲给祥林 嫂听,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 办法,救她跳出苦海,结果 适得其反。
受封建礼 教和封建 迷信思想 的毒害
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
柳妈
和祥林嫂一样是旧社会中 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 虽然同情祥林嫂,但由于受封 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毒害很深, 最终也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最重要 之点,性格必须善良。 ——亚里士多德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 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
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
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丁玲
谁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
鲁四老爷等人都不是杀害祥 林嫂的凶手,又都是凶手。迫害 祥林嫂的人们,他们的行为都是 自觉或不自觉地手封建观念的驱 使。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 封建思想的牺牲品。
又有希望
再受打击 麻木、活僵尸 一丝希望
• 不让祝福—— 失神、窈陷
• 行
• 问有无灵魂—— 忽然发光
看:
初到鲁镇: 再到鲁镇:
外 貌 变 化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 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 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临死之前:
同情或者鄙视或者厌恶祥林嫂的有心无心的杀死了祥林嫂
被封建思 想支配, 不觉悟。 群众之间 隔膜、冷 漠。内心 空虚和无 聊
祥林嫂初来鲁镇:看她安分 耐劳的人,留下她
四 婶
婆婆劫走祥林嫂,拿我家开 什么玩笑,因后来的女工思 念祥林嫂 踌躇,“祥林嫂,你放着” 慌忙,赶走祥林嫂。
自私、冷 漠,把祥 林嫂当作 一件工具。 不准祥林 嫂参加祭 祀,粉碎 了祥林嫂 生前免于 耻辱、死 后免于痛 苦的希望, 加速了她 的死亡。
祥林嫂:走投无路
冷酷无情, 无视祥林 嫂的不幸, 自私。封 建文化和 封建家长 制的忠实 守护者。
曾经的亲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
祥林嫂问我灵魂的有无。 “踌躇”“也许有吧”
“ 我
问有无地狱,一家人能否见 面。“说不清”“逃到四叔 家” 祥林嫂死了,“心突然紧 缩”“脸也变了颜色”“渐 渐舒畅”
同情祥林 嫂,却无 力为力, 彷徨,逃 避,妥协
皱眉,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 “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 有什么话可说呢。”. “可恶! 然而……”
告诫四婶,不让祥林嫂在祝福 时沾手。死后骂她是个“谬种”
支持她婆家 把她抢回, 自私伪善, 冷酷无情, 自觉维护封 建制度和封 建礼教。
鲁四老爷
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 代表人物。政治上迂腐、保守, 思想上守旧、反动,为人自私、 冷酷。 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 个重要人物。
直着眼睛将她日夜不忘的故事,不和人交谈,
紧闭嘴唇,默默的跑街,扫地——麻木,无望
三、被赶出鲁家后,沦落为乞:
头发全白,长相与年龄不相称,脸上瘦削 不堪,黄中带黑——衰老不堪; 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 ——精神已经完全麻木; 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 物——仅是一具行尸走肉,一具活僵尸。
政 权
族 权
封建礼教
封建迷信
神 权
夫权
封建思想
资料链接 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 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 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毛泽东
总之,祥林嫂正是受这“四条绳索”的多 重绞杀而死的。夫权、婚姻是封建社会决定 女性命运的关键,也是“四条绳索”束缚女性 的集中体现。婚姻并未给祥林嫂带来什么幸福 ,却使她一步步走向痛苦和死亡的深渊。
鲁迅提出问题,你要启蒙人民,你凭什么启蒙,你怎 么启蒙?到底怎么才能救祥林嫂,科学能救祥林嫂吗?迷信 能救祥林嫂吗?所以这是一个《祝福》中的重大问题。 从鲁迅创作《祝福》这篇小说当中,可以看出鲁迅对社 会现实的思考。祥林嫂还在遭受着不幸,中国社会的缩影— —鲁镇,还处于黑暗之中,而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
抗 争 表 现
B: 你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抗争?这种抗争的实 质是什么?
逃 撞 捐
躲避被卖 不愿二婚
“从一而终”的封建观 念 向封建迷信低头
总结: 抗争是自发的,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
方式方法都是错误的。所以,抗争的结 果只能是逃出“苦海”,又进“狼窝”。 封建礼教与迷信在祥林嫂头脑中也是根 深蒂固的,落后与愚昧仍然是祥林嫂性 格中相当突出的因素。
在她身上,集中了旧中国农村妇女所有的优秀 品质:善良、安分、吃苦、耐劳、易满足、不挑 剔……
二、二到鲁镇
白头绳——再嫁再寡,夫死子亡; 乌裙,蓝夹袄 ,月白背心——生活依旧; 脸色青黄,消失血色——再受打击,形容枯槁; 顺着眼,眼角带些泪痕,眼光已无先前那样精神 了 ——目光呆滞,饱含无限辛酸;
手脚已没有先前灵活,死尸般的脸上没有笑影
总结小说《祝福》的主题思想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 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 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 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反 礼教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鲁迅的好友许寿裳说,人世间的 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 吃祥林嫂。
《祝福》被改编搬 上影幕,增加了一个情 节:祥林嫂捐了门槛, 四婶还是不让她碰祭品。 她气愤至极,去土地庙, 举刀砍门槛。 你认为增加“刀砍门槛” 这一细节好不好?为什 么?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
不堪,黄中带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