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同步备课教案(第2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晏子使楚(2)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晏子使楚(2)1.认识本文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把故事的内容演一演。
3.了解课文的内容及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请大家观看一个短篇,边看边思考:你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这部短篇讲的是《晏子使楚》的故事。
板书课题:16 晏子使楚。
3.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难生字词的读音。
(2)根据课文预习的提示,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3)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以上问题。
(l)学生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音,班上交流。
(2)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3)提出不懂的词和句,师生一起讨论交流。
三、深入学习课文,突破重难点1.默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l)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3)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
(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对应出示三次斗智的重点句子,并相机板书。
)4.小结:楚王仗势欺人,想显显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每次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5.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指导朗读课文。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1.学生快速测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怎么体会到的?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本文的写作顺序,小组间可以补充)。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相应的点拨并小结同时板书:五、再次观看《晏子使楚》的故事六、布置作业1.摘抄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教学本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教学法,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同步推荐教案
《晏子使楚》同步教案(一)、谈话导入。
简介晏子。
古时候有个人名叫晏婴,他身高不到五尺,就和你们差不多高,他是齐国的大夫,也就是宰相,这个人啊,很有才干,人们尊称他为晏子。
有一回,齐王派晏子访问楚国。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晏子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
(二)开放预习--读书、看图、查资料提出预习的要求:1、读书:认真读课前的预习提示和课文,遇到生字拼读几遍,读不通顺的句子读几遍。
读完后想想,课前提示告诉你什么?有些什么要求?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又有些什么疑问?2、查资料:搜集有关《晏子使楚》背景资料,了解楚国和齐国的情况和晏子。
(三)、初读竞赛--展示、交流、测学情读书、看图、查资料,经过认真预习,同学们肯定都有收获,下面同学们就来展示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
比一比谁的预习成果大。
1、赛读生字、新词,比谁读得准,理解得准确。
2、赛读课文,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赛理清思路,谁能说说课文先写什么,又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4、赛资料收集,比谁了解有关当时两国的国情、晏子的资料多。
5、赛提问题,比谁提的问题有价值。
(四)、确定探究目标--交流、整理、定目标1、针对这篇课文,你们想研究些什么呢?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
3、集体梳理,确定本课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1)楚王几次侮辱晏子,是怎样侮辱的?(2)晏子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是怎样反驳的?(五)、小组合作研究(1)个人自学,默读课文细细体会。
(2)个人发言,组员注意倾听,互相补充,记录员做好记录。
(3)讨论整理记录,大家达成共识。
(4)发言人试讲,其他组员评议。
(六)展示探究成果各小组以记录为凭借,结合课文相关词句,向全班同学展示探究成果。
1、研究调达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2、教师相机引导,共同整理,达成共识。
第一次楚王让晏子钻洞,晏子反驳访问狗国才钻狗洞,结果楚王只好开门迎接。
第二次楚王笑齐国没人才,晏子反驳上等人访上等国,下等人访下等国,结果楚王只好陪笑。
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教案范文(2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教学晏子三次击退楚王侮辱,维护尊严的事例。
2、学会推理,学懂晏子反驳楚王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知道了《晏子使楚》一文中的大概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我们也知道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礼尚往来是正常的,那么楚国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会有辱自己的使命吗?出使的结果又是如何?这些都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关注的。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把文章速读一遍,用“-----”划出晏子出使结果的那句话。
找到了跟你同桌交流。
2、同学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引导:(1)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哪位同学愿意大声读出来?(2)指名回答。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4、从这句话你读明白了什么?(必须去做,即使你不愿意,也得去做。
)二、抓中心句,理解脉络:1、师: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我们说这个楚王一开始是准备干嘛的?今天,咱们就抓住“侮辱”一词展开研究,去看看,在这之前,楚王有几次想侮辱晏子?到底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板书:侮辱5、师: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划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讲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三、学生交流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5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1)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吗?(2)指名回答。
(楚王想借钻狗洞来侮辱晏子身材矮小。
)(3)你怎么知道这是狗洞呢?“5尺来高”到底有多高呢?(让晏子从这个一米高的洞里钻过去,这对于晏子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是一种人格的侮辱。
)板书:钻狗洞--2、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1)师:“瞅、冷笑”表达了楚王对待晏子是什么态度?(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侮辱齐国没人才的目的。
)(2)指导朗读这句话。
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教案
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晏子的背景和使楚的经过,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学习晏子的聪明才智、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晏子的背景和使楚的经过,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品质。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分析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晏子的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晏子使楚》,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晏子使楚的经过和所表现的人物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学生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小作文,描述晏子使楚的过程和收获。
2. 拓展作业:(1)学生收集有关晏子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2)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图书馆,了解古代使节的文化背景。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拓展作业:评估学生在拓展作业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方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教案
课题:《晏子使楚》
助学目标:1.文言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子的理解。
2.理解人物形象,赏析其中个性化的语言。
3.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不卑不亢的处事态度。
助学重点:文言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子的理解。
助学难点:1.古今词义差别;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语序。
2.理解人物形象,赏析其中个性化的语言。
助学安排:2课时
助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通过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导入。
(板书课题:《晏子使楚》)
二、学生自助:
1.解决生字词。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课前查找到的相关文学常识(教师适当补充)找出古今词义现象和通假字。
三、求助互助:
1.学生交流自助学稿在字词上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
2.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翻译句子,先口译再写下来。
四、教师补助:
1.翻译全文。
2.古今词义现象和通假字。
五、课堂巩固:
1.完成探究练习三、四。
2.整理课堂翻译笔记。
六、续助方案:
1.背诵课文第二段。
2.《自主学习单》课前思考。
第2课时
一、抽查背诵,导入新课。
123。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引向深入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呢?2.楚王的目的达到了吗?他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怎样?3.最后的结果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感情朗读)4.引向深入:那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的什么呢?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
▲研究晏子语言,体会智慧引:我们再来读书,这回专读人物对话,因为以人物对话塑造形象,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
请你们一边默读,一边用波浪线把晏子的话画下来,多读几遍,然后想一想:从晏子的话中读懂了什么?在书的空白处简单地写一写。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探究。
2.汇报交流:(1)第一个故事“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①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是狗国”。
楚王不想当“狗王”,自然就大开城门,迎接晏子进来了。
[这里应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因为这几句话包含的意思不难理解。
]②晏子这句话发挥了它巨大的威力,分析一下,你认为晏子说的这段话好在哪里?(晏子将计就计,将五尺来高的洞定位为“狗洞”。
有了“狗洞”一说,自然就引出了“狗国”之说。
)[设计意图: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你认为晏子聪明在哪里”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领会其巧妙应答之根源。
]③感情朗读:“晏子受到楚王侮辱,回答的话是不是很生气呢?”“没有生气,那他又是怎样的语气说话的?为什么?”“你能这样说一说吗?”(提示语供选择:怒气冲冲心平气和冷静)句一:“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课方案【教课目标】1、认识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慧才华和保护齐国尊严的质量。
2、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3、学会生字新词。
4、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创建性地复述课文。
【教课要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创建性地复述课文 ,并试演课本剧。
【教课难点】创建性地复述课文。
【学生状况剖析】应先找到能够想像的地方,而后加以复述,不然难点较大。
【教具】投电影。
【教课过程】一、复习导入1、谁能告诉大家,你对这篇课文都有哪些认识呢?(题目、出处、时代背景、人物介绍、课文讲了三件事等。
)2、怀疑: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二、整体感知,在自学中理解人物特色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虑:晏子是如何的一个人 ?从课文的三件事中选出你以为最存心思的一件事。
认真默读自己选中的故事,认真领会晏子是如何的一个人,你是从哪些语句或词语中领会出来的,画出来,并进行标注。
三、依据个人选择的状况进行分组,小组合作学习经过沟通、朗诵、表演、复述进一步理解人物特点。
先读一遍文 (只读选中的小节。
)逐一谈自己的领会 (要点环绕晏子是如何的一个人),同学增补,补画要点句和词语。
选择小组报告的形式并进行练习。
提示:报告形式有朗诵、复述、表演课本剧等。
四、全班沟通,进行报告教师要实时评论,指导学生经过对要点词句的理解,认识人物特色。
以鼓舞为主,充足调换学生的踊跃性,进行朗诵、复述、课本剧的表演。
第一件事:楚王嘱咐手下人让晏子从城门旁边新开的洞进城。
1、这件事说明晏子沉稳沉着、见机而作、以国家利益为重。
2、要点句:出示投电影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我假如接见狗国什么样的国家。
第二件事:晏子见了楚王,楚王以貌取人,嘲讽晏子无能,渺视齐国无人。
1、说明晏子博览群书、有勇有谋 (多才多艺、智谋过人、博览群书、据理力求 )2、要点句:出示投电影敝国有个规矩这儿来了。
第三件事:在楚王招待晏子的酒菜上,楚王成心让人押着一个监犯从堂下过,借以说明楚国人没前途,干偷窃的事,进而欺侮晏子,欺侮齐国。
教师备课必备: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教案二
教师备课必备: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教案二《晏子使楚》是一篇富有哲理思考的文章,孩子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处世之道。
在教授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教师们不仅要做好充分的备课,还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学习。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代寓言故事《晏子使楚》,了解古代的世道和人性。
2.学会分析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4.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
二、教学重点1.领会故事中的哲理2.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三、教学难点1.把握故事中的情节2.掌握表现人物性格的描写语言四、课前准备1.认真阅读故事《晏子使楚》2.准备教案和教材3.准备PPT4.准备课堂互动游戏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故事中的一场战役,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2.阅读故事让同学们在PPT上观看《晏子使楚》的动画,有老师讲解和解释文章的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让孩子们在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文章的主题——与人和睦相处。
3.讨论交流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关于文章的内容,学生之间讨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并提出他们的疑惑和矛盾。
教师引导孩子们在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4.巩固语言知识让孩子们分组抽取文章中的关键短语,通过捉虫,让更多的关键词被引入学生的视野,巩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一些句式结构,加深孩子们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
5.课堂互动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如记忆游戏、环节游戏等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6.总结在总结环节,教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通过总结,让孩子们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会写十四个生字,会认八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规矩”、“招待”、“囚犯”、“出息”、“大臣”、“柑橘”、“盗贼”、“笑嘻嘻”、“赔不是”、“实话实说”、“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晏子的简介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要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了解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一)听写
1.听写词语: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规矩招待囚犯出息大臣柑橘盗贼笑嘻嘻赔不是实话实说面不改色安居乐业
2.媒体出示以上词语。
3.自己核对、批改。
(二)选词填空。
(媒体出示)
1.严格严肃严厉
(1)父亲( )地批评我,在事实面前不应该再撒谎。
(2)晏子( )地回答了楚王的问题。
(3)张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 )
2.吩咐嘱咐嘱托
(1)老王( )王红办妥这件事。
(2)奶奶一再( )小红路上要小心。
(3)楚王( )大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媒体出示)严厉、严肃、严格、嘱托、嘱咐、吩咐
说明:帮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二、研读课文(第二、第三个小故事)
师过渡: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最后都反被晏子侮辱。
那么晏子是怎样实现反击的呢?让我们跟随着引人入胜的故事,走近这个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去感悟他的语言艺术,去体会他的铮铮铁骨!
说明:让学生带着好奇之心,继续跟随文本,在深入的研读中,找出其中原因,由衷地佩服晏子。
(一)从两个小故事中任选一个,用学习第一个小故事的方法学习。
媒体出示:
思考:1.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的?
2.用横线划出晏子说的话,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妙在哪儿?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探究。
说明: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合作、讨论的学习空间。
(三)汇报交流
1.第二个小故事
(1)交流第一个问题后板书:没人才
(2)媒体出示句一:
“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①引导学生抓住“住满”、“就是一片云”、“就是一阵雨”、“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等理解“齐国人多”。
②“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这三个分句分别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媒体出示:(在以上句子上划括号)
媒体出示:举袖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说明: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以上分句还有其他答案,只要对,教师都应肯定。
③晏子的这一说法巧妙在哪里呢?
(采用夸张说法,说明齐国人多,反驳了楚王“齐国没有人”一说。
)
④指名感情朗读这句句子。
媒体出示句二:
“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
①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是最下等国家”。
板书:下等国
②他说的话妙在哪儿?(晏子先编出一个“规矩”,然后顺着楚王的意思,说自己是最不中用的人,贬低自己,从而达到贬低楚国的目的。
)
③分小组感情朗读这句句子。
(3)分角色读第二个小故事。
说明:在学生交流的时候如果有学生在这个小故事中找到晏子说的另一段话,也是可以的。
2.第三个小故事
(1)交流第一个问题后板书:没出息
(2)媒体出示: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
①理解:水土不服
媒体出示:第一次的“水土不同”指。
第二次的“水土不同”指。
(媒体出示:气候、土壤等条件;社会环境、社会风气)
说明1:这句话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可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水土”的不同意思。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好,淮北的橘树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不好,从而理解第一个“水土”是指“气候、土壤等条件”。
同样道理得出,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说明齐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好,齐国人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说明楚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不好,从而理解第二个“水土”是“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意思。
说明2:在理解的第二个词语“水土不同”过程中,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可以让学生
联系上下文理解“安居乐业”的意思。
“安居乐业”在文中的意思是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②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他的话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楚王治国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变成盗贼。
)板书:强盗国
(3)分角色读。
(四)小结:晏子运用夸张等修辞及类比推理等方法,让自己的语言有理有据,靠他的三寸之舌,反驳了楚王的侮辱,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所以到最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说明:研读课文这一环节抓住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通过学生读、讨论、推导、理解、再读,在理解句子的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到晏子作为一个使者的聪明的才智和善辩的口才。
三、复习巩固
1.楚王的目的达到了吗?
(1)请到课文中把他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找出来。
板书:结果只好打开城门只好陪着笑只好赔不是
(2)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三句话中都有“只好”一词,说明楚王不得不甘拜下风。
)(3)最后的结果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板书: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说明:借楚王的“不得不”,实际上在夸晏子,升华了情感。
(4)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媒体出示: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
说明:从“只好”的结果来分析,楚王是步步退却,最后,楚王“只好”落得个“赔不是”的下场。
(5)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只好)
在板书“只好”下加点。
(6)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楚王。
三次交锋,一心设计侮辱晏子的楚王只落得个:
媒体出示:
哑巴吃黄连——()
偷鸡不成——()
搬起石头——()
媒体出示答案:有苦说不出、反蚀一把米、砸自己的脚
4.你觉得是晏子一个怎么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说明:足智多谋、临危不惧、能言善辩、口齿伶俐、热爱祖国等都可以,只要能结合课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5.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明:步骤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目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拓展作业:(二选一)
1.和同学合作分角色演其中的一个小故事。
说明:让学生在合作中演一演其中的一个小故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不仅从语言上,更能从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上去塑造更鲜明的人物形象,让人物更有血有肉,更走近学生。
过把导演瘾——给同学说戏
说明:说戏的内容可以说语言、说神态、说动作……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人物性形象的理解,凸现人物性格,更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