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孔子世家》知识点整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史记孔子世家》节选之重点字词句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节选之重点字词句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节选之重点字词句翻译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

】为儿嬉戏,常陈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设礼容【礼制仪容】。

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死】/若【你】必师之/【当孔子还是一个孩子与小伙伴们做游戏的时候,就爱把玩具当作祭器摆设起来,模仿大人祭祀的样子。

孔子十七岁的时候,鲁国的孟釐子病重将死,告诫他的儿子孟懿子说:“现在孔丘从小就喜好礼仪,说不定他就是那个该出现的名人吧?我就要死了,你一定要拜他为师。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滋生众多;繁殖增多:万物~】。

【等到孔子长大后,他先是给季孙氏家当管理仓库的小官,在掌握钱粮的出入方面准确公平;后来又做过管牲口的小官,牲畜也繁殖得很好。

】鲁乱,孔子适齐。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鲁国发生内乱,孔子就离开鲁国到齐国去了。

他和齐国的太师谈论乐理,听到虞舜时的《韶》乐时,就入迷地学起来,一连三个月连肉味都吃不出来,齐国人因此赞赏他。

】其后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仿效,效法。

如:则先烈之言行】之。

相事,与闻国政三月,涂【“途”】不拾遗。

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jiàn离於正由大司寇行摄..道,鲁终不能用孔子。

【后来鲁定公叫孔子做中都宰,一年之后,周围各地的官员都来效法他。

他从大司寇被任命为代理宰相,参与鲁国政事仅仅三个月,全国上下形成了路不拾遗的良善风气。

然而鲁国从大夫以下都僭职越权,不守正道,鲁国终究还是没有任用孔子。

于是孔子只好离开了鲁国。

】棵大树砍了。

孔子就离开了宋国。

有弟子说:“我们应该走快点啊!”孔子说:“上天已经把品格赋予了我,桓魑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

【郭门意思为外城的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累累【憔悴颓丧的样子】若丧家之狗。

史记_孔子世家(原文,注释,翻译)

史记_孔子世家(原文,注释,翻译)

孔子世家【说明】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正文】【原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先宋人也(1),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2),祷于尼丘得孔子(3)。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4)。

生而首上圩顶(5),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6),姓孔氏。

【注释】(1)先:祖先。

(2)颜氏女:据《礼记·檀弓》说,名征在。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

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

由此出任司空。

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

孔于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而感到奇异。

鲁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鲁国。

鲁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跟随孔子前往周京洛邑。

‛鲁昭公给他们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名童仆同行,前往周京洛邑询问周礼,据说见到了老子。

孔子告辞离去时,老子送他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

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聪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濒临死亡,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

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抉发别人丑恶的缘故。

做人儿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就不要有自己。

’‛孔子从周京洛邑返回鲁国,投到他门下的弟子逐渐增多。

孔子去到齐国,当齐卿高昭子的家臣,打算以此来与齐景公交往。

孔子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听到《韶》的乐曲,学习《韶》乐,陶醉得居然三个月不知道肉的滋味,齐国人称赞孔子。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止步不进。

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

‛孔子说:‚我已经熟习曲子,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继续往下学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其中的志趣啁。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其中的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

‛孔子说:‚我还不知道乐曲的作者啊。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心旷神怡,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

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睛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诸侯,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两次拜礼,说:‚老师说这乐曲叫做《文王操》啊。

孔子世家[整理]

孔子世家[整理]

孔子世家[整理]孔子世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虚词,疏通文句。

2、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

学习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精神及其高尚品格。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实虚词。

2、学习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精神。

一、导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被尊为至圣先师,有无数的人在解读他,学习他,他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为何能享此殊荣,令天我们就来学习司马迁的《孔子世家》,了解他的事迹以及他对我国历史和文化发展史的影响。

二、孔子及《孔子世家》:孔子,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系宋国贵族。

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居鲁国陬邑。

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孔子少时家境贫寒,,,岁立志于学。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

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

”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

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

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前,,,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

第二年(前484),冉有为季氏统率军队,在郎地同齐国作战,打败了齐国的军队。

季康子对冉求说:“您的军事才能,是学来的呢?还是天生的呢?“冉有回答说:“我是从孔子那里学来的。

“季康子又问:“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冉有回答说:“任用他要符合名分,他的学说不论是传布到百姓中,还是对质于鬼神前,都是没有遗憾的。

我对于军事,虽然有功而累计封到二千五百户人家,而孔子却会毫不动心的。

“康子说:“我想召请他回来,可以吗?“冉有说:“你想召请他回来,只要不让小人从中阻碍他,就可以了。

“当时,卫国大夫孔文子准备攻打太叔,向孔子问计策。

孔子推辞说不知道,他回到住处便立即吩咐备车离开了卫国,说道:“鸟能选择树木栖息,树木怎能选择鸟呢?“孔文子坚决拘留他。

恰好季康子派来公华、公宾、公林,带着礼物迎接迎孔子,孔子就回鲁国去了。

孔子离开鲁国一共经过十四年又回到鲁国。

鲁哀公向孔子问为政的道理,孔子回答说:“为政最重要的是选择好大臣。

“季康子也向孔子问为政的道理,孔子说:“要举用正直的人,抛弃邪曲的人,那样就使邪曲的人变为正直的人了。

“季康子忧虚盗窃,孔子说:“如果你自己没有欲的话,就是给奖赏,人们也是不会去偷窃的。

“但是鲁国最终也不能重用孔子,孔子也不要求出来做官。

孔子的时代,周王衰微,礼崩乐坏,《诗》、《书》也殊缺不全了。

孔子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编定了《书传》的篇次,上起唐尧、虞舜之时,下至秦穆公,依照事情的先后,加以整理编排。

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还能讲出来,只是夏的后代杞国没有留下足够证明这些的文献了。

殷商的礼仪制度我也能讲出来,只是殷商的后宋国没有留下足够证明这些制度的文献了。

如果杞、宋两国有足够的文献,我就能证明这些制度了。

“孔子考察了殷代继承夏代对礼仪制度所作的增减之后说:“将来即使经过一百,那增减的也是可以预知的,因为一种是重视文采,另一种是重视朴实。

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在参照了夏代和殷代的基础上制定的,多么丰富多采呀,我主张用周代的礼仪“所以《书传》、《礼记》都是孔子编定的。

关于史记孔子世家主要内容

关于史记孔子世家主要内容

关于史记孔⼦世家主要内容 史记孔⼦世家为司马迁所作!⾄于这部著作都讲了什么呢?接下来,店铺就和⼤家分享史记孔⼦世家主要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史记孔⼦世家主要内容 明确:课⽂分六个部分。

第⼀部分(1、2两段)简介孔⼦的⾝世和从政情况,⽂字很简要,但内涵很丰富。

第⼆部分(3—5段)叙述孔⼦好学、乐学、善学的事迹。

三段,分别写了孔⼦适周问礼、适齐闻《韶》、在鲁学琴三件事。

第三部分(6—11段)叙述了孔⼦在陈蔡之间被困的经过情形。

孔⼦⼀⽣都有着极⾼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了⼀⽣的⼤部分时间,带领弟⼦周游列国,奔⾛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章⽤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的政治活动,写得⽣动具体、形象逼真。

第四部分(12—19段)介绍孔⼦整理⽂献、从教授业、撰写《春秋》的情况。

⽂章写了孔⼦渊博的知识和⾼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化典籍⽅⾯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对这些古⽂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是我国教育史上私⼈授徒讲学的第⼀⼈。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兴办私学,⼴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到了平民,把⽂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贡献。

⽂中对孔⼦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不倦的作风,都有全⾯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教育家的风范。

第五部分(20—21段)写孔⼦的去世和他死后的影响。

第六部分(末段)是作者对孔⼦的赞词,表达了司马迁对孔⼦的极度仰慕、崇敬和赞美。

史记孔⼦世家知识点 1.⼈性论 孔⼦之⼈性论,隐于三个说法。

⼀是“吾未见好德如好⾊者也”;⼆是“政在节财”;三是“鲁⾃⼤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

“吾未见好德如好⾊者也”虽然不以⾊性为讨论的主题,但附带透露了孔⼦对⼈性之“好⾊”的理解。

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与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zōu,邹)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禾)。

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孔子诞生。

《孔子世家》知识点整理

《孔子世家》知识点整理

《孔子世家》知识点整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孔子世家》知识点整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孔子世家》知识点整理的全部内容。

《孔子世家》知识点整理整理人:陆亚兵一、通假字:1.由是反鲁(“反”同“返”)2.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有"同“又”)3.师襄子辟席再拜(“辟”同“避”)4.几然而长(“几"同“颀”)5.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匪"同“非")6.意者吾未知邪(“知"同“智”)7.夫子盖少贬焉(“盖”同“盍”)8.赐,而志不远矣(“而”同“尔”)9.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

(“缪”同“穆”。

)10.所慎:齐,战,疾.(“齐”同“斋”. )11.约其文辞而指博。

(“指”同“旨”。

)12.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乡"同“向”。

)13.余祗回留之不能去。

(“祗回"同“低回” )二、重点文言实虚词释义:1.祷于尼丘得孔子(祷:祈祷,向神求福)2.请与孔子适周(与:同,跟。

适:到,往)3.仁人者送人以言(仁人:道德高尚的人)4.窃仁人之号(窃:窃取,这里是自谦语,偷用、冒用。

号:名称)5.弟子稍益进焉(稍:渐渐。

益进:增多)6.与齐太师语乐(语:谈论)7.眼如望羊(望羊:又作“望洋”,仰视的样子。

一说远视的样子)8.师襄子辟席再拜(再拜,拜两拜)9.陈、蔡大夫谋曰。

(谋:商量。

)10.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 讥:讽剌。

疾:弊病。

)11.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设行:指施政。

)12.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word版本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word版本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与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

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

《孔子世家》知识点整理

《孔子世家》知识点整理

《孔子世家》知识点整理整理人:陆亚兵一、通假字:1.由是反鲁(“反”同“返”)2.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有”同“又”)3.师襄子辟席再拜(“辟”同“避”)4.几然而长(“几”同“颀”)5.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匪”同“非”)6.意者吾未知邪(“知”同“智”)7.夫子盖少贬焉(“盖”同“盍”)8.赐,而志不远矣(“而”同“尔”)9.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

(“缪”同“穆”。

)10.所慎:齐,战,疾。

(“齐”同“斋”。

)11.约其文辞而指博。

(“指”同“旨”。

)12.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乡”同“向”。

)13.余祗回留之不能去。

(“祗回”同“低回”)二、重点文言实虚词释义:1.祷于尼丘得孔子(祷:祈祷,向神求福)2.请与孔子适周(与:同,跟。

适:到,往)3.仁人者送人以言(仁人:道德高尚的人)4.窃仁人之号(窃:窃取,这里是自谦语,偷用、冒用。

号:名称)5.弟子稍益进焉(稍:渐渐。

益进:增多)6.与齐太师语乐(语:谈论)7.眼如望羊(望羊:又作“望洋”,仰视的样子。

一说远视的样子)8.师襄子辟席再拜(再拜,拜两拜)9.陈、蔡大夫谋曰。

(谋:商量。

)10.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讥:讽剌。

疾:弊病。

)11.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设行:指施政。

)12.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徒役:服劳役的人。

)13.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道:思想,主张。

)14.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丑:耻辱。

)15.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兴师:调动军队。

)16.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

(文:指文采。

质:指质朴。

)17.假我数年。

(假:借。

这里是给与的意思。

)18.所慎:齐,战,疾。

(齐:同“斋”,斋戒。

战:战争。

疾:疾病。

)19.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隅,角落。

这里可释为一个道理或一个方面。

)20.乃因史记作《春秋》(因:依据。

)21.约其文辞而指博。

(指:同“旨”,宗旨,内容。

)22.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孔子世家知识点总结

孔子世家知识点总结

孔子世家--《史记》文化常识:1.《史记》:西汉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史记》——始称《太史公书(记)》《太史记》,历史第一纪传体通史,东汉末始称《史记》记载自黄帝时代-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

130篇——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即开创中国纪传体史学,又开创中国传记文学前四史:《史记》;《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史学双璧:《资治通鉴》(不是24史)《史记》刘向评价: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2.《孔子世家》:世家是史记中记载侯王家世的一种传记;赞(文体名)对所记历史加以评论孔子的政治态度:知其不可而为之;有教无类3.《风》首篇《关雎》;《小雅》首篇《鹿鸣》;《大雅》首篇《文王》;《颂》首篇《清庙》4.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5.(太)牢:祭祀用的猪牛羊;少牢:猪羊。

按周礼,上公九牢,侯伯七牢,子、男五牢。

6.中庸:子思作。

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

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7.孔安国:司马迁古文经学老师;董仲舒:司马迁今文经学老师8.古代丧服制度: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重到轻)9.周初分封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子、男封地各为50里。

10.古者25家为里,里则各立社;500户为一党。

●课文理解:1.阻止孔子欲应公山不狃之召的是A.颜回 B孟懿子 C颜刻 D子路2. 孔子在鲁国担任过的职务有A中都宰B司空C大司寇D下卿3.孔子闻《韶》所在的国家是A卫国B蔡国C陈国D齐国4.根据“陈蔡大夫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直言相教B子贡:坦诚直率,敢于质疑C 颜回:信念坚定。

能言善辩D子路:小心谨慎,讲用务实(bc反了)5.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诗书礼易乐春秋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礼乐射御书数6.孔子晚年韦编三绝所读的书是《易》7.孔子“弟子盖三千焉”,颜浊邹不是其中之一。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与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

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

整体感知
5分钟 大致浏览课文 6~11 小节 分钟 大致浏览课文
思考: 思考:
@陈蔡之困的大致经过。 陈蔡之困的大致经过。 陈蔡之困的大致经过
陈蔡之困
孔子和一帮弟子被困在陈国蔡国交界处 的故事。 楚王想请孔子去楚国发展。 的故事。 楚王想请孔子去楚国发展。这 时陈、蔡两国的大夫密谋说:“现在楚国 时陈、蔡两国的大夫密谋说: 现在楚国 是大国,派人来聘请孔子。 是大国,派人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被 楚国所用,那么我们陈、 楚国所用,那么我们陈、蔡就要要危险 了。”于是他们就孔子与弟子们围困在郊 于是他们就孔子与弟子们围困在郊 野里。 野里。
1、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书传》:即《尚书》之 追迹三代之礼, 书传》。(《书传》 尚书》 传。) 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 。(文 指文采。 2、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文:指文采。 质:指质 朴。) 吾从周。( 。(从 遵行。 3、吾从周。(从:遵行。 ) 古者《 三千余篇。(司马迁关于古代有《 。(司马迁关于古代有 4、古者《诗》三千余篇。(司马迁关于古代有《诗》三千余篇 的说法缺乏根据,目前不少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的说法缺乏根据,目前不少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 孔子晚而喜《 。(易 易经》 又称《周易》 5、孔子晚而喜《易》。(易:《易经》,又称《周易》,我国 古代用于占、卜的书。全书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 古代用于占、卜的书。全书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由 爻两种符号和卦辞爻辞两种文字组成。 卦、爻两种符号和卦辞爻辞两种文字组成。 ) 假我数年。 这里是给与的意思。) 6、假我数年。 (假:借。这里是给与的意思。)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六艺:指礼、 。(六艺 7、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六艺:指礼、乐、射、御、数、 为孔子教授弟子的内容。) 术,为孔子教授弟子的内容。) 绝四。( 。(绝 杜绝。 8、绝四。(绝:杜绝。 )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 武断肯定。 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揣测 必:武断肯定。固: 固执我:指自以为是。 固执我:指自以为是。 )

《孔子世家》 上部分

《孔子世家》 上部分

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
迁被后世尊称为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
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史记”原本乃各国史书的通称,司马
迁的著述也正是参考战国时期各国史记所作
。但后来因为《太史公书》的影响,大约在
东汉时期,就已经成为此书专名。司马迁完
成《史记》后,知道该书不被当世所容,故
B、“礼”与“仁”。礼的内核是仁,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 现。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德基础上的礼,讲制度、讲规范, 都是为了坚守伦理道德。
C、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 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 所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道德境界。“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仁政。
A、“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 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仁”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 则,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爱,以教化的方式达到治国安邦 的目的。
B、孝悌。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 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
C、“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强调一定要由自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19岁时迎娶了宋国 人亓(qí)官氏之女为妻。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
孔子20岁时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
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
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 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 见解。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
前484年),齐国派师讨
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帅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

9\子路出去后,子贡进来见孔子。孔子问道:“赐, “《诗》中说:‘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却行 走在旷野之间。’我的思想和主张错了吗?为什 么竟落到了这样的境地?”子贡回答:“老师您 的思想和主张是极其宏大的,所以天下容不下。 您为什么不稍微降低一下标准呢?”孔子说: “赐,好的农夫能种好庄稼,却未必能取得丰收; 好的工匠能做出很巧思想和主张, 使之重点突出,系统分明,条理清楚,却不一定 能被世人接受。现在你不认真研究自己的思想和 主张,却只想着怎样能使世人接受。赐,你没有 远大的志向!”
• 19孔子任职断案时,有些文字别人也可以 写出,不一定是他独有的。到写《春秋》 时,该记就记,该删就删,(文字功夫很 好的)子夏这类人也不能改动一字。弟子 们听了《春秋》的传授后,孔子说:“后 代人要了解我就靠《春秋》,要怪罪我也 会因为《春秋》。”
• 20孔子七十三岁,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 丑那天去世。
• 18\孔子说:“不该呀不该呀,君子担心一生过去 而名声却不被世人称许。我的主张生前不能施行 了,我凭什么来让后世的人了解和认识我呢?” 于是他依据史书的记载编纂了《春秋》,记录了 上自鲁隐公、下到鲁哀公十四年的(鲁国)十二 个国君生活年代的史事。以鲁国年代为依据,思 想内容以维护周王朝统治为原则,把商代作为参 照物以资借鉴,其中联系到夏、商、周三代的事。 文字写得十分简约,但含义非常广博。比如,吴 国、楚国的国君虽自称为“王”,而《春秋》却 仍贬称他们为“子”;践土之会是诸侯召见周天 子,但《春秋》却讳称为“天子到河阳狩猎”: 推求此类情况来规范当时的社会行为。(希望) 其中的贬损之义能被后代的统治者发现并加以阐 释。《春秋》的记述和规范推行开来后,世上那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 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 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 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 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 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 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 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 (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 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 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 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 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 的《史记·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管仲列传、刺客列传复习

孔子世家、管仲列传、刺客列传复习

《孔子世家》一、重点语句翻译1不久(他)离开鲁国,在齐国被排挤,在宋国、卫国被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的地方受过围困,于是返回鲁国。

2.孔子贤者,所孔子是个贤能的人,他所指责的东西都切中诸侯国的弊病。

4.跟随孔子的人都筋疲力尽,没人能站起身来。

但孔子仍传习诗书礼乐不停。

5.君子安于困厄,而小人困厄时就会胡作非为。

7.焉?老师的您的思想和主张是极其宏大的,所以天下容不下您。

您为什么不稍微降低一下标准呢?8.好的农夫能种好庄稼,却未必能取得丰收,好的工匠能做出很巧的活,却未必能合所有人的心意。

9.君子能够研究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主张,制定法度来规范社会,建立道统来治理人民,却不一定能被世人容纳。

即使如此,您仍在推广而实行它,不被世人接受又有什么可忧虑的,世人不能接受,这才显现出什么样的人是君子!14.到了写《春秋》时,该记就记,该删就删,(文字功夫很好的)子夏这类人也不能改动一字。

15.在墓旁相陪并(在那里)安家的弟子和鲁国人有一百多户,因而就把这里命名为“孔里”。

16.上自天子王侯,下到天下谈论六艺的人,都以孔子为准则,(孔子)真可以说是最高的圣人了!8.三代:指夏、商、周。

《管仲列传》《刺客列传》一、重点语句翻译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有不同的意见,我用眼瞪了他;试着去找找看吧,不过这种情形下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

2.荆轲虽然和酒徒相交往,可是他为人却沉着含蓄,喜欢读书;他在所游历的诸侯各国,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和年长有德行的人结交。

3.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

此后秦国天天出兵太行山以东的地方,攻打齐、楚和三晋,逐渐像蚕吞食桑叶一样地侵吞诸侯国的领土。

将要到燕国了,燕国君臣都害怕战祸的到来。

4.怎么可以因为受了欺侮的怨恨,就想去触犯秦王的逆鳞呢!5.凭秦王这样的凶暴,一直对燕国有不满,这就足以叫人提心吊胆了,又何况他听到樊将军被收容在这里呢?这叫作‘把肉放置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啊,祸患一定不可挽救了!即使有管仲、晏婴那样的才能,也不能替我们出谋划策了。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


孔子,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 难奔鲁,后定居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 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 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 ‚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 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 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 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 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 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孔子思想
孔子的思想是:仁义礼智信。他创立 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 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 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都是他的做人 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 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第二段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 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 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译: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 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 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 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 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孔于身高九尺 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而感到奇异。鲁君又善待 孔子,因此返回鲁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通假字:《孔子世家》知识点整理
整理人:陆亚兵
1.由是反鲁(“反”同“返”)
2.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有”同“又”)
3.师襄子辟席再拜(“辟”同“避”)
4.几然而长(“几”同“颀”)
5.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匪”同“非”)
6.意者吾未知邪(“知”同“智”)
7.夫子盖少贬焉(“盖”同“盍”)
8.赐,而志不远矣(“而”同“尔”)
9.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

(“缪”同“穆”。


10.所慎:齐,战,疾。

(“齐”同“斋”。


11.约其文辞而指博。

(“指”同“旨”。


12.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乡”同“向”。


13.余祗回留之不能去。

(“祗回”同“低回” )
二、重点文言实虚词释义:
1.祷于尼丘得孔子(祷:祈祷,向神求福)
2.请与孔子适周(与:同,跟。

适:到,往)
3.仁人者送人以言(仁人:道德高尚的人)
4.窃仁人之号(窃:窃取,这里是自谦语,偷用、冒用。

号:名称)
5.弟子稍益进焉(稍:渐渐。

益进:增多)
6.与齐太师语乐(语:谈论)
7.眼如望羊(望羊:又作“望洋”,仰视的样子。

一说远视的样子)
8.师襄子辟席再拜(再拜,拜两拜)
9.陈、蔡大夫谋曰。

(谋:商量。


10.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讥:讽剌。

疾:弊病。


11.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设行:指施政。


12.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徒役:服劳役的人。


13.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道:思想,主张。


14.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丑:耻辱。


15.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兴师:调动军队。


16.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

(文:指文采。

质:指质朴。


17.假我数年。

(假:借。

这里是给与的意思。


18.所慎:齐,战,疾。

(齐:同“斋”,斋戒。

战:战争。

疾:疾病。


19.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隅,角落。

这里可释为一个道理或一个方面。


20.乃因史记作《春秋》(因:依据。


21.约其文辞而指博。

(指:同“旨”,宗旨,内容。


22.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罪:责备,怪罪。


23.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以:在。

卒:死,去世。


24.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

(服:服丧,守丧。


25.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以时:按时。


26.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谒:拜祭。

)
三、词类活用:
1.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不同)
2.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聪明深察,形容词用作名词,聪明深察的人。

近,形容词用作动
词,靠拢,靠近)
3.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博辩广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博学善辩的人。

危,形容词用作动词,
危害)
4.孔子学鼓琴师襄子(鼓,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5.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6.子能修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

(纲、经、统、理,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分别是制定
法度、整治、制定纲要、治理的意思。


7.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

(序,名词为动用法。


8.推此类以绳当世。

(绳,名词用作动词。


9.唯子贡庐于冢上。

(庐,名词用作动词,造庐。


10.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

(家,名词用作动词,安家。


11.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

(名词用作动词,祭祀。


12.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

(祠:名词用作动词,祭祀。


13.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宗,名词用作动词,尊奉。


四、特殊句式:
1.其先宋人也(判断句)
2.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被动句)
3.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判断句)
4.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判断句)
5.孔子学鼓琴师襄子(省略句)
6.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被动句)
7.子路愠而见曰。

(省略句)
8.予一以贯之。

(宾语前置句)
9.吾何为于此?(宾语前置句)
10.人之不我信也。

(宾语前置句)
11.人之不我行也。

(宾语前置句)
12.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被动句)
13.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被动句)
14.不容然后见君子。

(被动句)
15.孔子葬鲁城北泗上。

(省略句)
16.唯子贡庐于冢上。

(介词结构后置句)
17.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宾语前置句)
18.天王狩于河阳。

(介词结构后置句)
五、古今异义:
1.孔子语鲁大师。

(大师,古义:太师,即乐官之长。

今义: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
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2.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折中,古义:取正,作为准则。

今义:对几种不同的意见
进行调和。


六、课内成语:
1.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编连
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读《易》,韦编三绝。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2.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
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出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3.不赞一词:一作: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
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语法:动宾式;
作谓语;指一言不发。

二作:文章写得好,不能添加一字一词。

4.道大莫容: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

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
间所接受。

出处:“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5.心向往之: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

解释: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
的名相;金:钱财。

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出处:“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表示对人或事的景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