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合理选择统计图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fe56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6.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新课标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我所教授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一部分,具体是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意义,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为了进行有效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统计图的模板和案例资料等。
接着,我会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并用一个案例展示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比如用折线统计图展示一天内气温的变化情况。
我会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尝试自己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
我会引入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并用一个案例展示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比如用扇形统计图展示一个班级中不同科目成绩的分布情况。
我会讲解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尝试自己绘制一个扇形统计图。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列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并突出它们各自的应用场景。
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比如,给出一些班级学生的成绩数据,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和分析。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方面,我会鼓励学生思考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尝试自己创造一些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以及如何根据统计图来得出有效的结论。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掌握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件)-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26张PPT)
![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件)-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1ad944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9.png)
202X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 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图
哪一种统计图更合 适,为什么?
202X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 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图
202X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 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图
➢ 表示出各种树木占树木 总量的百分比。
➢ 表示出各种树木占树木 总量的百分比。
➢ 直观地看出各种树木与 树木总量间的关系。
94075
58254 70611 20048 25947 29721
34854
40738
(70611-58254)÷58254≈21.2%
答: 2015年年末的移动宽带用户比 2014年年末多21.2%。
(94075-70611)÷70611≈33.2%
0 2014 2015 202X 202X 202X 年份
(2)*请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上表中的相关信息。
沙漠、石头山地、永 久积雪和冰川
21.6%
工矿、交通、城市用 地和内陆水域等
15.7%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百 分比情况统计图
耕地 13.5%
林地 16.6%
草地 32.6%
课堂小结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仅需要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
要清楚地看出数量变化的 趋势
树种
杨树 柳树 松树 槐树 其他
总量/棵
50
40
30
30
50
➢ 仔细视察这两个表格,看看从中你能得到哪
探
些信息?
究 ➢ 想一想,它们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根
活
动
据你的选择在练习本上绘制统计图。
➢ 小组交流:哪种统计图最合适,为什么?
202X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fc2e2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f.png)
三、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反映2014年各大洲人口的具体情况,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反映2014年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你认为选择哪种统计图最合适?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清晰地反映世界人口从1957—2014年的变化情况,你认为选择哪种统计图最合适?
三、巩固练习
请你把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011 12 农村 城镇 截至2012年6月末,全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46亿,比2011年12月末增加1464万。
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课外作业:
教材第104页第8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现在你知道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图了吗?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年份
0
50
100
150
200
250
总量/棵
100
120
150
170
200
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 树木总量变化
(3)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202X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一、复习引入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我国居民平均月膳食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统计图
一、复习引入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个数量的多少
一、复习引入
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新人教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示范教学设计
![新人教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示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fd7ae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3.png)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使学生能结合不同统计图,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在利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及统计意识。
3.使学生能感受统计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图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不同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不同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大家回顾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统计图?预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师:生活中有时用扇形统计图,有时用条形统计图,有时还会用到折线统计图。
那么人们在选择统计图时,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2第(1)组数据1.阅读理解。
课件出示:师:仔细观察,从统计表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预设:知道了5年中每年的树木数量,2021年树木数量最多,2017年树木数量最少等。
2.提出问题。
师:如果要用统计图表示这一组数据,你觉得用哪一种统计图更合适呢?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选择的是哪种统计图?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统计图,并分享从统计图中获得的信息。
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倾听、提出疑问并评价同学的展示。
预设1:选择条形统计图。
可以把每年的树木总量表示出来,还可以通过条形的起伏看出大致的变化趋势。
预设2:选择折线统计图。
可以把每年的树木总量表示出来,还可以清晰地看出变化趋势。
3.观察比较。
师:这个统计表中的信息既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又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你觉得用哪一种统计图更合适?为什么?可以同桌讨论。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bc4c8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c.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数据,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接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这两种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比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它们。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难点:对于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和探讨不同统计图的适用场景;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统计图的表现效果;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统计图案例和素材。
2.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和分析统计图。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三种统计图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1.条形统计图:展示一个班级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
2.折线统计图:展示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展示一个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分布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统计图,根据给定的数据制作统计图,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统计图。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统计图的问题,检查他们对统计图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让学生举例说明。
7.2 合理选择统计图(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7.2 合理选择统计图(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20c72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b.png)
7.2 合理选择统计图(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表,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来
展示数据。
2.学生能够根据给定数据绘制适当的统计图。
教学内容:
1.统计图的概念和分类
2.根据数据绘制适当的统计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教师通过介绍一下统计图表的概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二、讲解统计图的分类
教师列举一些统计图并按照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
1. 条形图
2. 饼图
3. 折线图
4. 散点图
5. 柱状图
三、演示绘制各种统计图
教师选择其中几种类型的图表,以实例形式向学生展示如何绘
制这些图表。
并解释每种图表的作用和使用场景。
四、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一个数据表格,并要求学生个人或小组将数据绘制成
合适的图表。
然后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展示,让其他组员判断哪种
图表最适合这个数据集,讲述分析道理。
五、练习与检查
教师为学生分发物品或提供其他数据以供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学生进行练习并在学生完成后检查结果。
六、结论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分享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整个课程的
收获,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他们学到的知识在现实中有什么作用。
七、水平层次测试
考核学生能否识别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并在适当情况下根
据数据绘制相应的图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57a592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c.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统计图的优点,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此外,学生对统计图的选择和绘制过程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数据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统计图的选择和绘制过程的熟练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实例和学具,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分析其特点和作用,总结选择统计图的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合适的数据和统计图形式,进行绘制和展示。
4.巩固提高: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统计图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024(新插图)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合理选择统计图-课件
![2024(新插图)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合理选择统计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24326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0a.png)
绿荫小学2017-2021年校园内 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250
200
200
150 170
150
100 120
100
折直量你计观线 随选图地统 着择 ?表计 时了 为示图 间哪 什出更 的种 么数能 变统 ? 化趋势。
50
0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年份
(2)202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 况统计表。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7 扇形统计图
第2课时 合理选择统计图
优 翼
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 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条形统计图
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 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整体 的关系。
探究新知
(教材P96 例2)
知识点:合理选择统计图
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1)绿荫小学2017—202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 况统计表。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总量/棵 100 120 150 170 200
这道题给出了5年 中每年的树木数量。
用条形统计图和折 线统计图都可以表 示出数量的变化。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总量/棵 100 120 150 170 200
树种 杨树 柳树 松树 槐树 其他 百分比 25% 20% 15% 15% 25%
这道题给出了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 的百分比,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 计图都可以表示出这些信息。
其他
但用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 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新人教版》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新人教版》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bd788a58f5f61fb73666a0.png)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填空。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考点】:常用的统计图的种类【解析】: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由此可知答案。
【答案】:条形、折线、扇形【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统计图的种类的掌握情况。
2、如果要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考点】:扇形统计图的优点【解析】: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答案。
【答案】:扇形【总结】: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的优点的掌握情况。
3、如果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4、要反映小明家上个月各项支出占他家总支出的关系,可选用()统计图。
【考点】:扇形统计图的优点【解析】: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答案。
【答案】:扇形【总结】: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的优点的掌握情况。
5、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 )统计图【考点】: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解析】: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折线统计图能等直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由此可知答案【答案】:扇形;条形;折线【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各统计图的优点的掌握情况。
7、要反映某食品中各种营养成份的含量,最好选用()统计图。
【考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解析】:扇形统计图是用圆表示总数,用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由此可知答案。
【答案】:扇形【总结】: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的掌握情况。
8、要绘制一幅能反映出全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绘制成()统计图较好。
【考点】: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解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由此可知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4bf38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2.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通过分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统计图的实例,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对它们的基本特点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不够熟练,对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进一步掌握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图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自主探索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素材、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统计图素材。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的统计图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统计图分别是用来表示什么数据的?它们的特点是什么?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多种统计图素材,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分析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场景,如条形统计图适合表示不同类别的数据对比,折线统计图适合表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适合表示各部分数据占整体的比例。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0a17b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e.png)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主要围绕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关于统计图的选择和应用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能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能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整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统计图示例、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图知识。
b. 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统计图?它们有什么作用?2. 呈现新课内容a. 讲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及其特点。
b. 分析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c. 演示如何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与讨论a. 分组讨论:针对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解释原因。
b. 学生练习: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b. 提问: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如何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5. 课后作业布置a. 完成课后练习题。
b. 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1. 统计图的类型及其特点2. 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3. 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解释原因。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和表达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选择统计图》第二课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选择统计图》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01d0c4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9.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选择统计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相关信息。
教学内容一、复习导入我们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优点?(1)绿荫小学2017-2011年校园内数目总量变化统计表。
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竖轴表示什么?预设:横轴表示年份,竖轴表示树木的总量。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在于什么?预设:条形统计图可以把每年的树木总量表示出来,还可以通过条形的起伏,看出大致的变化趋势。
你觉得用条形统计图还是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表中的信息更合适,为什么?预设:折线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
(2)202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百分比25%20%15%15%25%分析:这道题给出了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这些信息,用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看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3)202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这道题目给出了各种树木的数量,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为什么不用其它统计图?各种树种处于平等独立的地位,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不合适。
因为没有百分比的数据,所以也无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小结: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具体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具体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的关系。
三、巩固应用在林业科学里,通常根据生长期的长短将乔木分成不同的类型。
下面是我国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构成情况。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哪种更直观些?答:因为百分比指的是部分数量占总体数量的百分率,所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一个整体数量与部分数量的关系更加直观。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b6285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4.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于六年级学生的重要性。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将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例,为大家展示一份详细的教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7页例1和第108页的“做一做”。
学生将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其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学生将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明白它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学生将学习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它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不同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以一次学校运动会为例,让学生观察运动员在100米、200米和跳远项目中的成绩。
通过观察成绩表,学生能够发现不同项目成绩的多少,从而引出统计图的概念。
2. 学习条形统计图(10分钟)3. 学习折线统计图(10分钟)4. 学习扇形统计图(10分钟)5. 实践应用(10分钟)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1. 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2. 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 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题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小明想了解学校六个年级共有多少名学生,请你帮助他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说明原因。
答案:小明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六个年级的学生数量,因为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2. 题目:制作统计图数据:某班级在数学、英语、语文三门课程中的平均分分别为85分、90分、88分。
答案:根据数据,制作的折线统计图如下:数学:85分英语:90分语文:88分问题:请问这个班级在哪个科目上的成绩最高?答案:这个班级在英语科目上的成绩最高,为90分。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21213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1.png)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些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的模板和一些练习题。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板书,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包括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以及通过统计图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具体的作业题目和答案如下:1. 小明的班级有20名男生和15名女生,请问你认为用哪种统计图来展示这个数据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答案:我认为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这个数据比较合适,因为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晰地展示不同类别的数量。
2. 请根据下面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这个数据,并解释你的选择。
数据:某商店一周内每天的销售额如下:周一:1200元周二:1500元周三:1800元周四:1600元周五:1900元周六:2100元周日:1700元答案:我会选择折线统计图来展示这个数据,因为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方面,我认为学生们在课堂上掌握了一定的统计图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实际应用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或参加实践活动来拓展延伸所学的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对于教学内容的介绍,我选择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作为我们学习的重点。
这是因为这三种统计图是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0b41e5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0.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这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教材中通过实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从而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的知识,对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都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展示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从而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展示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从而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实物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选择这种统计图来展示数据?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自主探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方法。
3.实例分析:通过多个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展示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六年级上册数学选择合适统计图
![六年级上册数学选择合适统计图](https://img.taocdn.com/s3/m/7c74b6cf76a20029bc642d17.png)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统计表
奥运会 届数 金牌
24届
5枚
25届
16枚
26届
16枚
27届
28枚
28届
32枚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统计图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 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连接起来,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 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通过讨论我们还可以知道:
• 1、扇形统计图都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 也就是100%。 • 2、扇形统计图用圆内各个扇形表示各部 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 3、用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 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 4、从扇形统计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各部 分数量的大小关系。
2018/6/7
表示下面事物中的数据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说明理由。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能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 变化。
如果想要更清楚地了解各 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个扇形。
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 它用整个圆来表示什么 呢?
从扇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 生动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1)某城市2010年至2014年的小学在校生人数。
(2)某商场一年中各月份空调机销售量的变化情况。 (3)某汽车制造厂一年中每个季度的生产量占全年生产量 的百分比。
谢 谢 !
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 项目
足球
乒乓球 踢毽 跳绳 其他 人数
8
12
5
6 9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 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 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 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 排列,从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 出数量的多少。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 合理选择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 合理选择统计图](https://img.taocdn.com/s3/m/e958669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8.png)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合理选择统计图一、教学目标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2.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3.能够利用扇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归纳。
4.提高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使用方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数据进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数据表格、学生练习册•材料:实际数据样本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统计图,你们能说出一些统计图的种类吗?2. 学习扇形统计图1.引导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用圆心角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据的比例。
2.通过例题,让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和数据分析方法。
3. 练习扇形统计图1.给学生一组实际数据,让他们利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和比较。
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并向全班汇报分析结果。
4. 拓展训练1.让学生尝试利用电脑软件或在线工具绘制扇形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
2.带领学生探讨扇形统计图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的利用以及合理选择统计图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练习,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统计的方法和意义。
六、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与扇形统计图相关的习题。
2.收集一些实际数据并尝试用扇形统计图呈现。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扇形统计图,但在教学中仍需关注学生对数据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需要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朤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谢谢!。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ed81a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8.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重要性。
2.能够根据所收集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3.提高学生的图表解读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2.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展示给定数据。
三、教学难点1.在实际问题中能够合理选择统计图的能力。
2.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解读的能力提升。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统计图的示例和练习题。
2.板书:绘制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3.学生文具: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实例引入统计图的选择问题。
比如给学生一组数据,让学生思考应该用什么统计图展示。
2.学习(1)讲解教师讲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如柱状图适合比较数据大小,折线图适合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等。
(2)示例教师通过示例展示给定数据选择不同统计图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理解实际情况下的选择方法。
3.练习(1)个人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绘制。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给定一组数据让小组共同讨论选择哪种统计图进行展示,并进行汇报和讨论。
4.总结通过学生的练习与汇报,教师总结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方法和技巧,并强调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自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并写出选择该统计图的理由。
七、课堂延伸可邀请学生自行收集数据,设计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进行更加深入的实践。
以上为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图表。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_第02课时_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案)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_第02课时_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a09b4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0.png)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_第02课时_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通过这一课时,学生将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每种统计图的优势,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并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但是,对于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学生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不同统计图的特点,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选择合适统计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具体的例子,掌握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数据分析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难点:学生如何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能够解释其选择的理由。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各种统计图的例子。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数据,询问学生:如果你要表示这组数据,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三种常见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并分别用具体的例子来展示它们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 第2课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 第2课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37ef27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a.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各种统计图的优势和适用场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统计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统计图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各种统计图的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3.统计图材料:准备一些统计图的材料,用于课堂演示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统计图的实例,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数据,让学生尝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
如:某学校六年级有100名学生,其中男生60名,女生40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2
AC B 33%
三、学以致用
小华说:“从下面两个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甲校女生人数比乙校女生人数多”。你认为 呢?
女生 男生 50% 50% 甲
乙
女生 40%
男生 60%
校
校
扇形统计图只能看出
( 各部分数量同)总数,的关系
不能看出( 各部分数)量的。多少
农力小学校园内各种 树木数量统计图
为什么不能用其他 的统计图?
杨树 柳树 松树 槐树 其他树种
这题给出了各种树 木的数量,只能用 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一 二、情探景究导新入知
上面是小红家去年的支出情况统计图。如 果小红家去年全年支出10000元,那么教育支 出有多少元?
一 二、情探景究导新入知
解题思路:
六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
第 2 课 时 合理选择统计图
一、教学准备
1.小学阶段我们研究过哪种统计方法?分别说说条形、折线和扇形统计图 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数量 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分比 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图
农力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 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图
这题给出了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 分比,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 可以表示出这些信息。
但用扇形统计图更能 直观地看出部分与整 体之间的关系。
一 二、情探景究导新入知
(2) 2019年农力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2.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根据提供的数据情况合理选用统计图呢?
一 二、情探景究导新入知
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1)2019年农力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2) 2019年农力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一 二、情探景究导新入知
(1) 2019年农力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已知教育支出占全年支出的25%,求教 育支出有多少元,就是求10000元的25%是 多少。
一 二、情探景究导新入知
正确解答:
10000×25%=2500(元) 答:教育支出有2500元。
三、学以致用
观察右图,并回答问题。
1.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 么扇形A表示总体的 ( )。
2.如那2果么5%用扇整形个B代圆表表(示31030)人人,。 3.如果用整个圆表示1千克的
四、课堂小结
扇形统计图更能 直观地看出各量之 间的关系。
你学会了哪 些知识?
1.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 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它可以清 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 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 表示出部分数量与总数、部分数量与部分数 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