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节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二)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8分)

此时是福聚德的顶盛时期。①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biǎn泛着辉光。门前停的是汽车、马车、绿呢大轿,②门里进出的是达官显贵,③商贾.名流。福聚德已是沸沸扬扬,④名躁京师。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老biǎn(匾)商贾.名流(gǔ)

2.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__顶__”改为“__鼎__”“__躁__”改为“__噪__”

3.画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D)(2分) A.雕梁画栋B.金碧辉煌

C.达官显贵D.沸沸扬扬

【解析】“沸沸扬扬”指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不合语境,应为“赫赫扬扬”。

4.文中四处标点符号(见角标①②③④)使用错误的一项(C)(2分) A.①B.②C.③D.④

【解析】逗号应为顿号。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5、6题。(4分)

A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B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C逆境中“读书破万卷”,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豁然开朗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逆境中“读书破万卷”,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

5.ABCD四句中有语病的一项(D)(2分) A.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

B.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

C.逆境中“读书破万卷”,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豁然开朗的认识。

D.逆境中“读书破万卷”,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

【解析】成分残缺,句末应添加“的勇气”。

6.在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C)(2分)

①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

②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

③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破万卷”,

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

④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石穿”的韧性

A.④③①②B.④①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四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按照逻辑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②是首句,紧接介绍古代司马迁和国外海伦·凯勒的事例①③,最后加以总结④。所以顺序为②①③④,据此可知答案为C。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学校将举行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推荐文化遗产】

(1)学校团委拟开展“我心中的优秀文化遗产①”评选活动,请你在毕节全市范围内推荐一项文化遗产参评,并从不同角度写出两条推荐理由。(4分)

【注】①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建筑等,以及历史上重要的艺术品、图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世代相传且表现传统文化的音乐、舞蹈、传说、习俗、手工艺等。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__织金砂陶__

推荐理由:

①__制作工艺精湛、水平高超、制作精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__

②__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刻,是研究民间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__【邀请文化名人】

(2)学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作报告。时间在下周星期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4分)

张爷爷,您好!我是××学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派我联系您,想邀请您到学校礼堂来作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请问您能来吗?

(二)古诗文积累(10分)

8.默写。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_行天下之大道__。

(《〈孟子〉三章》)

(2)__安得广厦千万间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蜡炬成灰泪始干__。(李商隐《无题》)

(4)__无可奈何花落去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子在川上曰:“__逝者如斯夫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6)时空浩渺,亘古永恒。天地万物,往来不息。天地以日月星辰为笔,以山川河流为墨,时时给人类以启迪。“青林翠竹,__四时俱备__”是她在说,有些特质,不能丢;“__海日生残夜__,

江春入旧年”是她在说,时序更替,不可逆转;“__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她在指引,陷入困境,不要放弃;“落红不是无情物,__化作春泥更护花__”是她在说,贡献自己,不要保留;“出淤泥而不染,__濯清涟而不妖__”是她在叮嘱,世间纷杂,坚守自我。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

吴燕京

①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摸一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那么,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呢?

②早期的人类语言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语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动物的交流方式比较类似,两者都包含了大量的肢体动作,这是因为早期的人类语言只包含很简单的几个音节,无法满足复杂的交流需求,因此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

③在人类语言形成的早期,触摸面部、额头、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类学家甚至研究了这些动作的具体意义,比如,用手掌触摸额头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领,用手握住脖子则是向同伴发出“有危险”的警告,触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看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

④随着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语音变化的丰富,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说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