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提倡吃苦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应该提倡吃苦精神今天下午奉派听取学生代表对学院的意见。与会学生代表32人多为二十岁出头的男女青年,一个个胖乎乎的,营养都不错。学生提了一百多条意见,我做了记录,以备随后向有关院领导汇报。学生提的多数意见还算合理,但其中一条我觉得不算合理校车数量不足,发车时间也不够及时,搞得他们到校本部时坐不上校车。这条意见的背景是原来我校只有一个校区——北校区,后来在高校大跃进式扩招的过程中,学生由三四千人增加到一万二千多人,这就使得原来的校区不够用了。后来费了很大劲,才在原校区南部3公里左右又征得二百多亩地,建设了一个新校区——南校区,将文科专业搬到了南校区。但学校的诸多管理机构不可能也设两套,这就造成了文科专业的近6000名学生需要经常去北校区办事。为此,学校专门购置了两辆中型大轿车,在固定时间拉学生往来于北南连个校区之间。但大轿车只有两辆,开车班点也不够多,这就造成了学生有时坐不上车的情况。我不能说学生提的意见完全不合理,但我听了觉得不太不顺耳。我想一、北、南两个校区相聚不过三四公里,沿途都是宽阔的马路,汽车也不算多;步行不过需半个多小时;骑自行车,只需10分钟左右。这对这些二十岁出头的小青年来说实在不是什么负担。二、我以为学生还是培养培养吃苦精神为好。近二三十年以来,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太娇嫩了,从幼儿园父母开始接送,有的一直接送到高中毕业。更有甚者,父母还一路陪读到大学毕业,陪读到留学欧美。我不知道这样的青

年将来会有多么强的生活能力和竞争能力。三、在这一点上,现在的青年远远不如解放前的学生和文革前的学生。以我自己为例一、我上小学一年级7岁时,刚解放没几年,父亲只领我到过学校一次,开学后就是我一个人每天背着书包穿街过巷自己去上学。

二、到小学三年级我10岁时,父母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给我做饭,就把我转到了寄宿小学。然后从10岁到18岁高中毕业,我就一直吃住在学校。当时的学校条件极差,吃不饱、住不好,冬天教室和宿舍只生一个湿煤火炉,室内温度最多有七八度。我星期六下午回家,每次都是步行十几公里。我这算近的,还有许多同学家在乡下,星期六回家要步行三四十公里呢。他们还得背上行李、粮食呢。就这,从未见一个学生叫过苦。那时的学生都很愿意吃苦——在那个时代,人人以能吃苦、能劳动为荣。就这,大多数学生还学习很好,我们那个班最少有90可以考上二类本科大学。四、我在这所大学教书32年,每星期代8至20节课,我家距离学院有六七公里。32年来,无论冬日严寒,还是夏日炎炎;无论是飞雪飘飘,还是暴雨如注,我们上课是一点也迟到不得的。但我从未坐过轿车、公交车,从来都是步行或骑自行车。记得有一次,半路上下起暴雨,淋了个湿透,和洗了一次天然淋浴似的,也并没有什么啊?还有一次,雪后结冰道路奇滑,我不小心刹车,竟在冰面上滑行了二十多米,竟没有滑倒!可见我天天骑车,平衡能力自然较强。就是现在我已年过花甲,我每次来学校照样是骑自行车。我觉得悠哉悠哉地骑着自行车顺路观看

景色,顺便买点东西,还能动动眼睛、大脑、腿脚,只有好处而无坏处,为什么要坐车呢?我现在身手还算灵活,快步如飞,很可能和我坚持步行、骑车半个多世纪有关。一会儿散会后,我照样还是要骑自行车在夜色中回家。五、当然,我并不是主张学校可以不改善办学条件,而是说国家也应该同时尽量注意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劳动观点。不然,我们的青年毕业后到了社会上如何参与残酷的市场竞争呢?如何投入激烈的地球村竞争呢?现在的大学生确实有点太娇生惯养了。依我看,这种教育环境实在是于国于民于学生自己都毫无益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