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尿路感染(上)-中医治疗顽固性尿路感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尿路感染(上)
作者:马晓北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04期
中医学对尿路感染的认识
中医治疗尿路感染具有控制症状迅速、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

尿路感染属于中医学“淋证”的范畴,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

淋证是以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

淋证有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等六淋之分,证情有虚有实,多虚实夹杂,且淋证常易转化。

尿路感染有的有临床症状,有的则无。

凡有尿路刺激症状,除非特异性尿路感染之外,肾结核、泌尿系结石,膀胱癌、前列腺炎、乳糜尿等均属淋证的范畴。

因此,非特异性尿路感染属于中医淋证中热淋、血淋、劳淋的范畴。

淋证发病与湿热毒邪侵袭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湿热毒邪蕴结膀胱,或肝失疏泄,或脾肾亏虚,均可使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发为淋证。

本病病机核心是膀胱气化失调,其发病是以脾虚、肾虚为主,气滞、湿热为标。

湿热贯穿于病程的始终,急性期正盛邪实,以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为主;慢性期病程日久,正气已伤,余邪未尽,湿热留恋,缠绵难愈。

重点:尿路感染的中医辨治原则
尿路感染相当于中医学中所说的热淋、血淋及劳淋。

若湿热客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小便灼热刺痛,则为热淋;若膀胱湿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血随尿出,以致小便涩痛有血,乃成血淋;若久淋不愈,湿热留恋膀胱,由腑及脏,继则由肾及脾,脾肾受损,正虚邪弱,遂成劳淋;若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亦为血淋。

可见淋证的发生除与膀胱、肾有关外,还与肝脾相关。

其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之邪。

临床辨证应别证情之缓急、正虚与邪实孰多孰少孰为主。

其治疗急性期以清利为主,缓解期以补益为主。

实则清利,虚则补益为基本原则。

实证以膀胱湿热为主者治以清热利湿;以热灼血络为主者,治以凉血止血。

虚证以脾虚为主者,治以健脾益气;以肾虚为主者,治以补虚益肾。

同时正确掌握标本缓急,在淋证治疗中尤为重要。

对虚实夹杂者,邪重时,宜急则驱邪;邪退正虚时,宜缓者培补;正虚邪弱时,应扶正驱邪,兼顾治疗,补虚不恋邪,驱邪不伤正。

急性期尿路感染的辨治
急性期尿路感染包括急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的急性发作期,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腰痛或发热恶寒、偶见血尿为特征,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其大致分为3型。

膀胱湿热证症见小便频数,灼热刺痛,淋沥不畅,溺色黄赤,少腹拘急,或有寒热,腰痛,口苦,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多见于疾病的初期,病邪在腑,尚未及脏。

主因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与选方治以清热利湿,利尿通淋。

常用方剂为八正散合导赤散加减。

加减伴发热恶寒者加金银花、柴胡,有血尿者加小蓟、白茅根、旱莲草,大便溏者去大黄。

肝胆郁热证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欲呕,小便热涩,溺色黄赤,少腹胀满,舌红,苔黄,脉弦数。

主因肝气失于疏泄,少阳枢机不利,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与选方治以清肝利胆通淋。

应用龙肝泻肝汤加减。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小便灼热、疼痛较剧者加竹叶、蒲公英、石韦。

湿热中阻证症见高热寒战,午后为甚,身重疼痛,脘腹痞满,胸闷不饥,口干不欲饮,大便秘结或溏薄,小便灼赤或浑浊,尿时涩痛,舌质红,苔厚腻,脉濡数。

本病因湿热侵犯三焦,阻滞经络气机,膀胱气化失司。

治法与选方治当清热化湿,选方三仁汤加减。

加减湿重,舌苔白腻,胸闷呕恶者,加藿香、佩兰、苍术;热重,舌苔黄腻、口渴、尿黄者,加黄芩、黄柏、苦参;尿道涩痛明显者,加车前草、白茅根、琥珀。

缓解期尿路感染的辨治
急性症状已缓解,病程>6个月,小便涩痛不甚显著,时作时止,腰痛、疲乏无力,常因劳累或感冒引起急性发作。

阴虚湿热证症见潮热盗汗,尿频、尿痛反复发作,小便短赤而涩,腰膝酸软或酸痛,头晕耳鸣,甚则头痛,咽干口燥,舌质偏红,苔黄腻或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病机为湿热久蕴,热盛伤阴,阴虚火旺。

治法与选方本证既有阴虚又有湿热,应注意滋阴不能助湿,利湿不可伤阴,理应滋阴清热利湿,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加减湿重者,加滑石、白茅根;腰痛明显者,加川断、狗脊、杜仲;血压高者,加天麻、钩藤。

脾肾两虚证症见小便赤涩不甚,但淋漓不尽,时发时止或小便清长、夜尿多,遇劳尤甚,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面浮肢肿,纳呆腹胀,大便稀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治法与选方此为脾肾两亏,湿浊留恋,气化失司,预示病邪由腑入脏,脾肾受伤,正气受损。

可用无比山药丸以益肾健脾,清利湿浊。

加减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者,加熟附子;厌食、苔腻者,加陈皮、白术。

气滞血瘀证症见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淋沥不畅,反复发作,少腹、腰胁酸胀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象细涩。

治法与选方本证主要因肝气郁结日久,气血运行郁滞,湿热稽留下焦,膀胱气化失司,可用桃核承气汤祛瘀行气,清利湿热。

加减兼夹湿邪加车前子、滑石、通草;发热、恶寒加金银花。

临床经验方:参苓六黄汤
在临床中以上3种证型多混合出现,既有病久脾肾阳虚,阳损及阴正虚的一面,又有气滞血瘀、湿热下注邪实的一面,临床治疗时可扶正祛邪并行,方用著名中医药学家方药中先生创制的参苓六黄汤,往往能够治愈许多久治不愈的慢性泌尿系感染的患者。

参苓六黄汤药物组成:党参、茯苓、生黄芪、黄精、生地、黄连、黄柏、生蒲黄、怀牛膝、车前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