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路》:特殊年代下女性的自省与救赎
革命之路影评深层意思
革命之路影评深层意思《革命之路》这部电影,看似是在讲述一对夫妻的生活困境与情感纠葛,实则蕴含着更为深刻且广泛的主题。
它不仅仅是关于爱情的消逝,更是对梦想、现实、社会压力以及人性弱点的一次深度剖析。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弗兰克和爱普莉这对夫妻居住在康涅狄格州的革命路上。
他们看似过着中产阶级的稳定生活,但内心却充满了不安与渴望。
弗兰克每天在无聊的工作中消磨时光,爱普莉则在家庭琐事中渐渐失去了自我。
从表面上看,他们的矛盾源于对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弗兰克厌倦了工作的单调,却又没有勇气去改变。
爱普莉曾有过成为演员的梦想,但为了家庭放弃了。
这种未实现的梦想成为了他们心中的隐痛,不断侵蚀着他们的关系。
然而,深入思考会发现,这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对个体的束缚。
当时的社会环境强调稳定、传统的生活模式,人们被期望按照既定的轨道前行,追求所谓的“美国梦”。
但这种梦想往往是空洞的,缺乏真正的个人价值和满足感。
电影中的弗兰克和爱普莉在努力挣脱这种束缚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
弗兰克一方面渴望改变,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现有的安稳。
他在面对新的机会时犹豫不决,这种矛盾心理让他陷入了痛苦的挣扎。
爱普莉则表现出了强烈的决心,但她的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屡屡受挫,最终导致了她的崩溃。
他们的行为和选择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恐惧、犹豫和无奈。
影片中的沟通障碍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深层问题。
弗兰克和爱普莉虽然生活在一起,但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内心需求。
他们的对话常常充满了争吵和误解,无法达到有效的沟通。
这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的隔阂,即使是最亲密的关系也难以避免。
这种沟通的失败不仅加剧了他们的矛盾,也让他们在孤独中越陷越深。
此外,电影还通过周边人物的刻画,如邻居米莉和谢普,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米莉和谢普看似满足于现有的生活,但实际上他们也在内心深处隐藏着不满和空虚。
他们对弗兰克和爱普莉的改变尝试既表示羡慕又充满恐惧,这反映了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心态——害怕突破常规,害怕面对未知。
革命之路影评深层意思
革命之路影评深层意思《<革命之路>影评深层意思: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挣扎》《革命之路》这部电影,初看时可能觉得它只是一个关于夫妻间矛盾与挣扎的故事,但当你深入思考,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太多深层的意义。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弗兰克和爱波夫妇住在康涅狄格州的一条名叫“革命之路”的街道上。
他们的生活看似平静美满,实则暗藏危机。
弗兰克在一家公司做着枯燥乏味的工作,爱波则是一位家庭主妇,她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但梦想却一直被搁置。
先来说说弗兰克这个角色。
他每天穿着整齐的西装,挤着拥挤的火车去上班,面对的是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
这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从事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
记得有一次,我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位穿着正装的男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惫和无奈。
他手中紧紧握着一杯咖啡,脚步匆匆,仿佛被生活的洪流推着向前,没有片刻停歇的机会。
这种情景让我不禁想起了弗兰克,他在工作中的那种迷茫和麻木,不正是我们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吗?而爱波,她有着一颗追求艺术和自由的心。
她想要摆脱家庭主妇的束缚,去实现自己的演员梦。
这让我想起了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她一直热爱绘画,但是因为家庭的压力和生活的琐事,始终没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就像爱波一样,内心充满了渴望,却被现实的枷锁困住。
影片中的一次激烈争吵,将夫妻间的矛盾彻底激化。
爱波提出全家搬到巴黎,去追求新的生活。
这个想法在一开始让弗兰克感到兴奋,仿佛看到了摆脱现状的希望。
然而,随着各种现实问题的出现,弗兰克逐渐退缩了。
这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当面对一个改变的机会时,往往会因为种种顾虑而犹豫不决。
其实,“革命之路”这个名字本身就有着深刻的寓意。
它代表着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但这条路充满了艰难险阻,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
再看看电影中的邻居们,他们表面上对弗兰克和爱波的想法表示支持,实际上却在背后议论纷纷,甚至冷嘲热讽。
这反映出社会对于那些想要突破常规、追求自我的人的不理解和排斥。
电影《革命之路》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电影《革命之路》中的女性形象解读【作者简介】电影《革命之路》剧照《革命之路》这部小说于1961年问世,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955年。
这不只是一部探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婚姻危机的电影,它所指涉的是每一个个体存在的根本问题:究竟是向让人空虚无望的现实妥协以获得安全感和成就感,还是鼓起勇气去体验和挑战生活的可能性以获得所谓真实自我。
我想很多人都能从这对夫妇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平凡而不甘于平凡,想要完成非比寻常的人生却耽于孩子、温饱和自己的懦弱,在不甘心的绝望中看着梦想滑落。
人生步入三十,仿佛生命不再属于自己,在为了家庭、孩子和其它琐事疲于奔命中褪去闪耀的光辉,没有梦想保护的生命开始龟裂、剥落,直至千疮百孔。
看完《革命之路》这部影片后,女主角April在影片中的行为方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试图从一个女性的视角上去理解她,并结合理性的分析,寻找其“革命”之路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时代背景该片讲述的是1955年的故事。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制度瓦解,女权主义在这个大动荡的时期迅速发展。
这个时期的女权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凯特・米莉特、贝蒂・佛里丹等,她们主要是从经济和阶级斗争方面要求妇女和男性的平等,要求妇女的在物质上独立,她们挑战的是整个男性社会。
影片中的故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讲述了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对中产阶级夫妻爱波和弗兰克的婚姻生活正经历七年之痒。
他们像所有美国中产阶级一样入住于郊区的革命山庄,弗兰克在他父亲曾经就职的大公司做销售,爱波婚姻前曾就读于纽约一所著名的戏剧学校,婚后成为了抚养两个孩子的专职家庭主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俩都觉得眼下的现实生活状态与年轻时所期待的理想生活相距甚远,目前的生活毫无意义,于是爱波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举家迁往巴黎,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
两人都如同重获新生,开始期待巴黎的美丽人生,特别是弗兰克:“从来没有这么强烈的幸福感在他内心熊熊燃起;他从来没有过这么纯粹这么不真实的美丽感觉:他觉得过去的一切都可以抹去,未来也完全在他的掌控中。
《革命之路》:美国文化的反省与救赎
《革命之路》:美国文化的反省与救赎作者:朱与墨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15期[摘要]中美文化由于基因不同和经验阅历各异,使得两种文化存在显见的差别。
但在《革命之路》却可洞见美国在以电影这一大众煤介对自身文化进行微调和修正,在宣扬中国文化去克服美国文化在特定时期的不足。
[关键词]《革命之路》文化传统中国文化美国文化一看《刮莎》及看后一直在思考中美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司空见惯的小事。
在美国却酿成一场妻离子别的事件,隔了太平洋文化就是不一样。
然而,看《革命之路》及看后却使我一直思考:美国文化中潜伏着中国基因,还是美国文化在向中国文化进行了自我吸收和修正。
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经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复苏与冷战的渐起,与欧洲的关系渐渐亲密,这使得很多美国人萌发了到欧洲淘金的热潮。
当时世界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复苏与思想变迁的大动荡之中。
《革命之路》讲述的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一对夫妻不甘平庸生活,想对现有生活进行革命,抛弃一切去巴黎开创新生活的故事。
故事这样展开的,男主人公Frank和女主人公April在经历交往、热恋与幸福的婚姻之后,终于在“革命山庄”安下了自己温暖的小家。
在经历了短暂的温馨、缠绵的二人世界不久后。
随着时间的流转,昔日浪漫、甜蜜的家庭生活也慢慢地成了两人之间争吵孳生的温床。
男主人公厌烦累赘的工作让其丧失了早年间的激情进取:投身演艺事业的失败和琐碎的家务,也让女主人公对家庭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了然无期。
尤其是,在这个充满了世俗气的“革命山庄”里,这对夫妻与周围的很多邻居显得格格不入、交往困难。
女主人公萌发了去巴黎的想法,成了革命的缔造者,她极力说服了丈夫。
后来由于妻子出现意外怀孕,丈夫工作有了提升机遇,夫妻意见分歧。
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家庭琐事的絮叨和;中突。
三美国一直被“熔炉”、“机遇的土地”、“自由之邦”等等这样的词语描绘出其文化魅力。
美国人自由无羁,常常迁徒,由于社会福利体系健全。
中产阶级的自我革命——《革命之路》观后感
自我向社会的革命2013级城规2班刘威 20135247一、背景1、战后的美国二战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
同时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经济地位也越来越高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
但与经济的增长不同的是当时美国的社会却出现了重大的危机,麦卡锡主义盛行,冷战思维影响巨大。
继“迷茫的一代”后出现了“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反对以挣钱和经济作为唯一的追求的主流价值观,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向往绝对的自由。
2、当时的法国二战中法国沦陷,生产力大幅下降,1946年建立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制定了宪法,1958年戴高乐上台制定了新宪法。
二战后的法国在美国的支持和国内良好的政策下经济快速发展。
3、向往的巴黎19世纪末20年代初,大量艺术家聚集在巴黎,形成文化艺术的急剧繁荣。
而这种自由和文化估计就是电影中夫妇向往的来由。
二、提问回答1、反映了什么样的城市社会?当时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充分地发展,美国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进一步增强,福利国家制度也随之建立并得以不断发展。
同时伴随着美国发展成为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美国政府的外交职能也进一步强化。
在这样一种新的历史条件下,美国的社会分层和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传统的上层最富有阶级(资本家阶级)和下层最贫穷阶级(产业工人阶级)相对缩小,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阶层却不断扩大,中产阶级日益成为美国的主流社会阶层。
Frank处于的就是当时社会的主流阶级。
2、反映了什么样的城市形态?Frank和April居住的“革命之路”是处于城市近郊的花园式住宅小区。
20世纪20年代之后美国城市人口多于农村人口,人们开始向郊区迁徙,形成了画境式的生活区和多车道高速公路网。
二战之后郊区成为大部分美国人的居住选择。
五六十年代,道路和汽车工业蓬勃发展,公共交通衰退,郊区也进一步扩大,同时商业、工业也渐渐向着郊区发展。
革命之路在何方——观电影《革命之路》
革命之路在何方——观电影《革命之路》
张海旭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电影<革命之路>记录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在现实生活中的挣扎,他们试图超脱庸碌的现实,最终却酿成悲剧.影片不仅批判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更触及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影片不仅是对现实婚姻的反思,更对现代社会进行了反思.
【总页数】1页(P63)
【作者】张海旭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两性间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与可能性——以好莱坞电影《革命之路》为例 [J], 周平
2.电影《革命之路》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J], 李佳璇
3.《革命之路》对婚姻的剖析与启示——评81届奥斯卡电影《革命之路》 [J], 刘春玲
4.电影《革命之路》意识形态分析 [J], 孙仁强
5.被窥视的幻象——对电影《革命之路》的一种解读 [J], 韩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评: 革命之路
影评: 革命之路电影影评: 《革命之路》作为一名电影评论家,我有幸观看了近期上映的电影《革命之路》,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共鸣。
该片以其出色的表演、精心构建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成功地带领观众进入了一个充满激情和挑战的革命时期。
首先,电影通过精彩的表演给我带来了强烈的感受。
主演们的出色演技让我完全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中。
他们的表演既真实又动人,让我不禁为他们的遭遇和奋斗而感到心痛和敬佩。
特别是主角的情感转变,从一开始的迷茫和不安,到最后的坚定和勇敢,这种转变令人动容,也让我对革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次,电影的剧情设计非常出色。
导演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个人命运相融合,通过一个小人物的成长来展示整个时代的变迁。
故事情节紧凑而又扣人心弦,每个场景都让人屏息凝视。
尤其是电影中的一些关键时刻,如主角面对道德困境时的选择,或是他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冲突,这些都让我深思人性的复杂性和抉择的艰难性。
最重要的是,电影所传达的主题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共鸣。
《革命之路》不仅仅是一部描绘历史背景的电影,更是一部探讨人类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作品。
电影通过展示主角的奋斗和牺牲,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自由并非来之不易,而是需要人们不断的努力和付出。
同时,电影还提醒我们珍惜和平与稳定的生活,因为这是无数前辈们为之奋斗的结果。
总的来说,电影《革命之路》给我带来了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观众的电影,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
通过出色的表演、精心构建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该片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激情和挑战的革命时期。
我相信,这部电影将会在观众心中留下深远的印象,并引发对历史、自由和人性的思考。
电影《革命之路》观后感
电影《革命之路》观后感电影《革命之路》观后感“革命之路”这个名字听起来总是让人想到与政治有关的一连串东西,以至于提不起兴趣看这部电影。
实际上英文中“Revolutionary road”却不会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电影无关政党,只是讲了不再年少的一对夫妻住在一条名叫革命路的地方发生的故事。
这是一场夫妻间的革命,一场越来越遥远的梦想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所冲突的革命,一个不再年少拖家带口的成年人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将是无尽的空虚时所要掀起的革命。
在最青春激情最貌美年轻的时候,在一个浪漫的派对上,不经意间遇到一个心仪的人。
如果要问,究竟吸引你的是什么?亲爱的,那怎么能说明白呢。
不凡的气质,幽默的谈吐,又或许只是在人群中定定地多看了你一眼,就心神不宁小鹿乱跳,两人相遇的空气中满是爱欲的气息。
接着在一起,如胶似漆如鱼得水,享受两个人的情意浓浓。
再接着,结婚怀孕(或者怀孕结婚),生子,安定在一个叫做革命路的地方,过着世人眼中羡慕的一对璧人的生活。
这一切看似顺其自然,其实是那么地突然!那么突然地有一天,你意识到自己已不再青春年少,已为人妇已为人母,丈夫做着年轻时厌恶不屑的工作,自己的演艺生涯那么无望,蹩脚的演技让你在演出后只想静一静,而丈夫没有恶意的敷衍宽慰只让你越来越抓狂,你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懑而他也再不能忍受你的喜怒无常了,两个人撕下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外衣开始爆发。
这个时候,才突然意识到,为什么就到了这一步呢?人到中年的男人出轨,似乎并不叫人惊奇。
年少的创业激情不再,闯荡世界的梦想化为乌有,深情对爱人许下的诚挚誓言,在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子里,像是被稀释了。
再没有年少时黑白分明的固执,没有一往直前的冲动,没有爱恨分明的纯粹。
这个时候的出轨,不一定是遇到了一个比妻子更好的人,甚至不一定是下半身的诱惑冲动,只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儿,她的眼睛仍清澈有灵气,她只要两个人的厮守,不要承诺,会撒娇但不会抱怨,没有家长里短鸡毛蒜皮。
这对于一个中年男人来说,好像是轻易给了你一扇重回青春的钥匙,一个重新找到最富激情时的自己的机会,能再次在波澜不惊的生活里荡起层层涟漪,出轨是水到渠成的(如果有水)。
革命之路影评深层意思
革命之路影评深层意思《革命之路》是一部由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影片,它通过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这部影片在表面上是关于战争,但在深层意义上,它揭示了革命的道路上存在的一些深刻的问题和思考,引发了观众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首先,影片中的角色与革命之路紧密相联。
主人公小刚是一个农村出身的青年,他在战争的环境中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和选择的抉择。
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愤怒。
这种角色塑造使观众能够从一个个体的角度看到革命的道路上的挣扎和痛苦。
其次,影片中的情节和场景既真实又引人深思。
导演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使观众能够在电影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恐惧和无助。
同时,影片还巧妙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复杂的道德抉择。
观众们在观看过程中不禁思考:在革命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平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影片带给观众的思考还包括对国家和政府的关注。
在革命的背景下,国家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之间常常发生冲突。
导演通过影片中的角色和情节,提醒观众要警惕权力的滥用和个人的懈怠。
同时,观众也被呼吁要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实现真正的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影片中的深层意思还表现在对人性的思考上。
革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既有正义和光明,也有阴谋和背叛。
在这个过程中,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都得以显现。
观众通过影片中的角色与情节,思考人性在革命之路上的扭曲与觉醒,对于一些道德困境的深刻分析,我们被迫思考:在面对困境和选择时,我们是否能够保持自己的初心和善良?总之,《革命之路》影片通过鲜明的角色塑造、真实的情节以及独特的视角,揭示了革命的道路所蕴含的深层意思。
观众在欣赏这部影片的同时,也被激发出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革命不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蕴含的道德抉择、国家利益和个人情感都值得我们深思。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革命之路,追求自己内心的真正的解放和进步。
革命之路观后感
革命之路观后感《革命之路》是一部揭示了人类历史中众多革命的巨著。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跨越历史的精神之旅,让我对革命的意义,推动与改变社会的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我要说这本书非常有深度和广度。
作者在书中完美地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潮流,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的革命,都得到了详尽的描述。
从法国大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的技术革命,一部份深入解析了革命的背后力量。
这些革命给与了我对社会运动、社会变迁的更全面的认知。
其次,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革命的动力与变革的方式。
革命时期,人们的愿望和渴望变得如此强烈,以至于愿意为之献出生命。
无论是为了政治自由、经济公正,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人们都团结起来追求改变。
然而,革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常需要经历许多挫折和牺牲,但持之以恒的付出最终打破了现存的体制,为社会带来了进步。
同时,在书中,我也看到了革命方式的多样性。
有些革命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如争取妇女选举权的妇女解放运动,通过和平抗议与运动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还有些革命则采取了激进的手段,通过战争和冲突来颠覆旧制度。
无论是哪种方式,它们都是为了改变社会中存在的不公与不平等。
革命不仅仅是对现状的反抗,更是人类自我反省与思考的过程。
从书中我看到,在革命中,人们追求的不只是自身的利益,更是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革命意味着对旧有秩序的否定,对社会问题的深思熟虑。
通过革命,人们寻求人类普遍价值的实现,如平等、自由和尊严。
然而,革命不仅带来了变革,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革命后的社会往往陷入混乱和不稳定,需要时间和努力来重建新的秩序。
另一方面,革命所产生的改变并不总是符合预期,因为改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实现社会的完全变革。
此外,书中还谈到了革命的连锁反应。
一场革命往往不会孤立地发生,而是会引发一系列的后续事件。
一个国家的革命可能会激励其他国家开始变革,这种级联效应将全球推向一个不可逆转的变革之路。
电影革命之路观后感影评
电影革命之路观后感影评今天看了2009年上映的影片《革命之路》,这是莱昂纳多和温斯莱特(泰坦尼克的杰克和露丝)的第二次合作。
这次依然是爱情,只是上次是爱的轰轰烈烈,生离死别,这次是爱的痛苦纠结,惨淡唏嘘。
影片围绕着这对夫妇因计划到巴黎生活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女主一心想到巴黎闯荡,男主因为升职、怀孕、舆论最终放弃搬向巴黎。
故事中,有梦想,有憧憬,有争吵,有背叛。
1.关于梦想女主认为巴黎是梦之国度,就像现在的我们认为北上广是理想之所。
逐梦巴黎,才是正确的革命之路。
我们都曾心怀远方,我们都曾执着梦想,但大多数的人选择了放弃。
放弃的人们会告诉你,你无法在北京买房买车。
似乎大多数,才是正确。
实则不然,就像真理确实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样。
去更好的地方,经历更多的辛苦,冒更大的风险,你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安全稳定永远是弱者的借口,刀口舔血才是富贵的门票。
2.关于情绪电影的开始,就是两位主人公的争吵,电影的主要内容及推动手段也是争吵,伴随着争吵电影走向了女主死亡的悲剧。
其实争吵源于对情绪的无法控制,以及长期积累的不满发泄。
争吵首先带来主管感受的不愉快,愤怒、焦躁、不安,其后是失眠、疲惫、恶性循环。
争吵解决不了问题,这是我们都知晓的道理,解决问题从来不需要靠情绪。
有什么不好的话,在心里说说就好,出口的话一定不能伤人。
其实面对不会改正的人,争吵也不会改变什么。
自我消化也许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3.关于股票自2018年10月19日大盘见底之后,有一只名为“东方通信”的股票涨幅达到7倍之多,我们称它为宇宙总龙头。
这只股票,观望的人远远多于买入的人,观望是因为担心风险,买入是因为看到利益。
资本市场就是如此,当市场形成合力之后,没有人可以阻挡其涨势。
当然,上涨的因素有很多,但只有冒大风险,才有大收益。
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这只熊转牛的股票,不为其他,只为信仰。
做股票,妖股不言顶,对妖股要有敬畏之心,要有信仰之力。
买入东方通信,就是为实现梦想所做的样本示范,梦想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梦想只有经历风险才有兑现。
浅析电影革命之路
女人 的解 放 ,它的 目标是 消除妨 碍妇 女作为 个人 获得完 全
发展 的一切 障碍 ” 。所 有 的女性 主 义理 论有 一个 基本 的前 提 ,那 就是 :女性在 全世 界范 围 内是 一个 受压迫 、受 歧视
是 困难重 重 。
妇 女和 男性 的平 等 ,要 求妇 女在物 质 上独立 ,她们 挑 战的 是 整个 男性 社会 。 影 片开 头 在 A p r i l 参 加 完 社 团 的 演 出 回家 的路 上 与 F r a n k 大 吵 了一 架 ,用 激 烈 的 言辞 伤 害 着彼 此 最 亲 的 人 。 “ 别 以为你 让我 待在 一个 安 全 的 陷阱 里,你 就 可 以为所 欲 为地 控制 我 的感 情 ”对 于这 时 的 A p r i l 来 说 ,不愿 被人 控 制,希 望有 自己的感情世 界 、精 神世 界 。也希望 能有 自己 的生 活 空 间 与 自 己喜欢 的事 业 。但 是 这些 想 法 一 次次 收 到打 击 ,A p r i l 本 人也 在一 次 次的 失望 中变得 暴躁 与绝 望 。 从这 点看 A p r i l 即使 在 家庭 这个 狭 小 的私 人领 域 中也希 望 能够 改变 自己与丈夫相 对不平 等 的地位 。
殖 民制 度 瓦 解 ,女权 主 义 在 这个 大 动 荡 的 时期 也 迅 速发 展 。这 个 时期 的女 权 主义 代 表人 物 主要 有 凯特 ・ 米 利特 、 贝蒂 ・ 佛 里丹等 ,她们 主要 是从 经济 和阶 级斗 争方面 要求
生存 空 间还存在 局 限,女性 要求 自由、平等 ,发 展道路 也
徒劳的革命——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革命之路》
徒 劳 的革命
从女性 主义 角度 解读 革命之路
王 晓文
( 沙 理 工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湖 南 长 长沙 400) 1 0 4
摘
・
要: 革命之路 是美 国现代作 家理查德琊 茨的处女作 ,也是其 成名 作,出版 当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该
J 中耶茨不仅 细致 入微地描写 了上世纪五十年代 美国的中产阶级 面临的婚 姻生活危机 , - 说 而且讽刺 了当时美国中产 阶级生活
思 想、观念 、伦理 等领 域,即使在家庭这样一个相对私人和
狭小 的领 域里 ,女性 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 。从 2 0世 纪初到 2 O世纪 6 0年 代 , 世界上经历 了两次世界大战 , 殖民 制 度瓦解 ,女权主义在这个大动荡的时期也迅速发展。这个 时期 的女权主义代表人物主要 有凯特・ 米莉特、贝蒂・ 佛里丹 等, 她们主 要是从经济和阶级斗争方面要求妇女和男性 的平
文学 中的女性意识 ,研究女性特有 的写作、表达方式 ,关注 女作家 的创作状况” 本文借用女性主义 批评 的理论 和方法, 。 结合 当时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时代背景 , 试图从女性主义批
评视 角分析 革命之路 这 部小说 ,展示女主角爱波 由于在
男权社会 中被置于 “ 他者” 地位所经历的生活的压抑与困境 , 分析其 “ 革命”之路失败 的主要原 因。
走向标准化 的现 象。该文主要 借用女性主义批评的的理论和方法 ,结合 当时女性主义运动发展 的时代 背景 ,试 图从女性主 义 批评视角分析 《 革命之路 这部小说 ,展示 男权社会 中女 主角爱波由于被 置于 “ 他者”地位所经历的生活的压抑与 困境 ,分
析其 “ 革命 ” 之路 失败的主要原 因, 从而揭露 出女性寻求独立 自由寻求解放之任 重而道远 , 表明女性主义的发 求个 人独 立与 自由的悲剧
革命之路在何方——观电影《革命之路》
革命之路在何方——观电影《革命之路》张海旭【摘要】电影<革命之路>记录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在现实生活中的挣扎,他们试图超脱庸碌的现实,最终却酿成悲剧.影片不仅批判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更触及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影片不仅是对现实婚姻的反思,更对现代社会进行了反思.【期刊名称】《电影评介》【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1页(P63)【关键词】婚姻;异化;疯狂【作者】张海旭【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中文系【正文语种】中文电影《革命之路》备受人们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其根据理查德•耶茨的著名小说改编,也不仅是因为影片由《泰坦尼克号》的主演凯特•温丝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11年后再次联袂演出,更是由于导演门德斯在影片中表达出的反思精神和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
虽然故事发生在1950年代,但是对许许多多生活在庸俗现实生活中的现代人,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革命之路》的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的1950年代,美国康涅狄格州有个革命路的新型住宅区,很多生活富裕的中产阶级生活在这里。
惠勒夫妇是其中特别的一对,他们有两个孩子、夫妻恩爱。
在邻人看来,他们是非常出众和完美的。
这种生活看似完美,但是导演逐渐为我们展示出生活的另一面。
丈夫Frank 日复一日的做着枯燥、乏味的工作,“看不到任何希望”;妻子April因为表演事业不顺,而成为一个家庭主妇,每天在家里照顾孩子,洗衣做饭、闷闷不乐。
正像April所说,不管在别人看来,惠勒夫妇多么特殊,事实上,他们只是一对普通中产阶级夫妇,过着庸碌而无意义的生活。
由凯特•温丝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出演的April和Frank被看成是《泰坦尼克号》中Rose和Jack在现实生活中的境况。
11年前,Rose和Jack的爱情像美丽的童话,但是遇到了冰山;11年后,April和Frank的婚姻,在现实生活中触礁。
前者让我们觉得凄美,后者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沉重。
凯特-温斯莱特和莱昂纳多的《革命之路 》
凯特-温斯莱特和莱昂纳多的《革命之路》更准确的说,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文艺女青年的绝望人生。
她从23岁的激情萌动才华横溢,到30岁的庸庸碌碌毫无希望。
这一路的经历,仿佛每个女人都曾如此走过。
我的意思是,像我这样的文艺女青年---内心有点诗意,渴望精彩人生的女人---刚踏上社会时,心里有多少梦想和希望啊。
总认为自己是全世界最独特的那一个,认为自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哪怕只是一秒钟的规则。
认为梦想永远在路上,只要不停追寻,总有触碰到的那一刹那。
还认为爱情是飞蛾扑火般的纵情,彻底燃烧后的炽热,点燃梦想的源动力,总之,爱情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就像空气一样重要。
于是就相信了那个一见钟情的刹那,相信了所谓的死生契阔,执手携老。
甘愿的把自己交给一个男人,或者说,是交给一种生活。
结果眼见着日复一日的坠落,坠落,从希望的云端一路下坠,直到跌进深不见底的无尽的绝望中。
这绝望不是遇到什么具体的困境,好比说绝症啊,失业啊,破产啊之类的具体的倒霉事,而是一种对于生活无望的幻灭感。
内心的梦想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模糊,自己却越来越无能为力,越来越没有动力。
那些激情也好,憧憬也罢,都在时间中消逝,如手中沙,耳边风,雁过无痕。
最要命的是,在外人看来,这样的人生毫无破绽,简直堪称完美---住最好的社区,最好的房子,有儿有女,生活安稳。
丈夫在一个大公司里做着尽管琐碎却也收入不菲的工作,一双儿女健康可爱,那么人生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可是即便如此,她却还是感觉汹涌而来的绝望感要将自己淹没。
这毫无生机的缺乏梦想的人生啊,简直一秒钟都不愿意再继续下去了。
她知道丈夫并不热爱他的工作,他仅仅只是为了谋生而已。
她也知道这样的大房子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个负担,他们的经济还没有宽裕到如此地步,一切美好不过是个假象罢了。
那就再做一次最后的挣扎吧,像年轻时那样,她想到了离开。
放弃现在所有的一切---房子,工作,生活方式---全家迁移,去那个传说中的梦想之城---巴黎。
革命之路影评深层意思
革命之路影评深层意思茨威格的小说《革命之路》,无论是从表面上还是从深层意义上来看,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小说以历史背景为引子,通过讲述革命者阿斯图利奥·爱斯柯巴和他的同伴们的人生经历,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权力的腐败以及革命的无情。
一方面,《革命之路》描绘了阿斯图利奥的人生轨迹,从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医学生到一名革命领袖。
这种转变带有很大的戏剧性,使读者深思。
为什么一个原本可以过上安逸生活的人,会投身到革命运动中去?这让人们想到了人性追求正义和公平的本能。
阿斯图利奥之所以选择革命,是因为他深深感受到了社会不平等的苦痛。
对于他来说,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权比个人利益更重要。
在这一点上,《革命之路》通过阿斯图利奥这个角色的形象塑造,传达了对正义的追求。
另一方面,小说也展现了权力的腐败和革命的残酷性。
在革命的过程中,阿斯图利奥和他的同伴们逐渐发现,他们的追求正义的行为反而使得他们沉迷于权力的游戏中。
革命者们原本为了推翻专制政权而努力,但在取得胜利后,他们逐渐变得跟原本的统治者没有多大区别。
权力的吸引力使得他们背离了最初的目标,原本充满正义感的革命运动变成了残酷和残忍的统治。
这种反转揭示了权力的本质,使读者进一步思考权力与正义的关系。
此外,《革命之路》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示了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小说中的情节让读者深入了解到革命的复杂性,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可预料的后果和破坏。
革命既解放了受压迫的人民,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苦难。
这种苦难和牺牲并没有完全改变社会的不公平,反而激起了新一轮的革命浪潮,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动荡不安。
通过这种呈现方式,《革命之路》激发了读者对于社会变革的思考,并引发了对于革命运动的深层思考。
总之,茨威格的《革命之路》以深入的人物描写和复杂的情节,展示了革命者阿斯图利奥的人生以及整个革命运动的复杂性。
从阿斯图利奥的选择,到权力的腐败和革命的残酷性,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深入思考,这部小说带给读者深刻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命之路》:特殊年代下女性的自省与救赎摘要:《革命之路》是美国“焦虑时代伟大的作家”理查德·耶茨的处女作。
该小说是一部关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社会现实的小说。
本文尝试以女性主义为研究视角,结合小说所处的特殊年代背景,分析《革命之路》这部小说,从而揭示出女性寻求独立自由的解放路上的自省与救赎精神。
关键词:《革命之路》女性自省救赎1.关于《革命之路》《革命之路》是美国现代作家理查德·耶茨1961年出版的小说,小说描写了1955年美国康涅狄格州郊区别墅中一对平凡的中产阶级中年夫妻所经历的婚姻生活中从到失望到希望,从希望到绝望、从绝望到变革的过程,小说以女主人公爱普尔身上充满的“变革”精神,反讽资产阶级程式化的社会生活。
该小说是作者理查德·耶茨的成名作,出版当年不仅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还引起好评如潮的反响,有评论家甚至将其评价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了不起盖茨比》”。
2.特殊年代的特殊革命故事所发生的年代是《革命之路》描述的重点。
时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刚刚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经济地回暖使得人们的整体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独立和自由的个人意识显得越来越强烈,整个社会处于思想变迁的大动荡时期。
而且当时法国女权主义作家西蒙·德·波伏娃的撰写的《第二性》一书在美国引起了轰动,如书中所描述的一样,广大女性的个人意识开始悄然酝酿,进行得如火如茶的女性运动对理查德·耶茨的创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革命之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男主人公Frank和女主人公April,如同成千上万的夫妻一样都在经历过初识、交往、热恋的过程之后再走进真实的婚姻生活。
起初的婚姻是温存而幸福的,他们在“革命山庄”购买下别墅,育有一儿一女,过着外人看来美满的生活。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转,昔日浪漫不再,甜蜜的家庭生活也慢慢地被生活琐事取而代之。
Frank和April陷入了无尽地争吵。
男主人公Frank早已丧失青年时的勃发激情,繁复累赘的工作磨灭了他的进取精神,日复一日,对于现状麻木无睹,女主人公April 投身演艺事业却无疾而终,每日面对琐碎的家务和不思改变的丈夫,使得她对家庭生活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变得了然无期,她处于焦躁和莫名的烦恼之中找不到出口。
他们生活的“革命山庄”地处美国的西康涅狄格州近郊,是中产阶级家庭们聚居的地方。
夫妻二人与周围的很多邻居的生活和交流方式都表现出格格不入。
女主人公April厌倦了这种毫无生气的死板生活,萌发了全家移居去巴黎的计划,她首先成为了“革命”的缔造者,她极力说服丈夫Frank去找回自已年轻时的梦想,并且提出由自已来养家的想法。
然而正当夫妻二人为全新的生活兴奋筹备无限憧憬时,Frank却有幸得到了职业空间提升的机遇,当他告诉老板他要和妻子去巴黎开启新的生活时,他老板对他说:“人生只有几次机遇,如果你熟视无睹.浪费它们的话,以后你唯一能做就是不断思考别人是怎样成功的。
”,这句话说服了本性怯懦的Frank,而April却在这个时候发现自已也已经怀孕了,于是夫妻二人又开始陷入了不断为巴黎计划的冷战热斗中,最终万念俱灰的April决定自己在家进行流产,却不幸身亡。
深爱着妻子的Frank从此心灰意冷……然而生活依然要继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搬迁进革命山庄,预示着这样的悲剧将永远不会终结。
纵观整个故事的发展,可以显见April夫妇的婚姻与人生悲剧,源于交流的失败,而交流的失败即可以认定为是两性中某一个人的错误,也可以说是源于两性间的性别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最终导致矛盾冲突。
夫妻不再相信交流而问题仍存在,妻子一意孤行导致的悲剧结局。
故事里,他们无论是直接的争吵,还是长时间的冷战,亦或只是心平气和地谈话都透露着压抑和悲剧气氛。
3.女性的自省与救赎在小说中,耶茨将大量的笔墨用于对April女性形象的塑造。
在追求女性独立的道路上,她有别于其她保持沉默的女性,她率先觉醒和反抗。
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她在父权制社会从属于家庭,没有自己独立的个体身份,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被置于“他者”地位,在婚姻家庭里因循女性这个角色,逐渐失去了自我。
当她从男权的神话中觉醒,她要寻找自我,寻找生活的真正意义。
然而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她争取独立自由的“巴黎计划”只能是一个理想。
作为小说的女主角,April有着不幸的童年经历。
父母的离异使她从小寄人篱下,缺乏关爱。
这也造就了她自我保护意识强,孤傲,任性,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性格。
而小说的男主人公Frank,从小到大,都被父亲的“大手"牢牢地掌控着。
他的人生时刻影射着父亲对其人生及思想观念的影响,他的一生都在与这双大手抗争。
相似的性格结合在一起,但一切远没有想象的美好。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二战后年轻人精神世界里的空虚沉闷和生活里处处可见的新鲜事务相互交织着,整个社会向着中产阶级安稳无趣的价值观迸发,被保守沉闷的气氛压抑着,人们内心对于自由、理想、自我的渴求也自然而然地被忽略了。
也同样是在这样的社会里,男性界定和规范着社会的话语权,女性只能在她们的性别角色里生活。
在他们居住的革命山庄,丈夫们白天做着重复无聊的工作,妻子们在一起交流衣着打扮和烹饪心得,April和Frank也难逃这样的处境。
但是April并不满足于相夫教子的生活,即使是在社会舆论压抑着女性的需求与自信的大背景下,她的言语也依然透露出女性与男性一样有能力在任何地方和任何领域来发展自身的想法,女性同样也可以养家糊口,她的性格中一直都有这样的自信。
在她参加完话剧《化石森林》的演出后,这个家庭主妇开始客观审视生存的现实,反思自我,思考想要什么的生活这个问题。
她意识到父权制社会下的家庭将女人牢牢地困在里面,妻子和母亲的身份会将自己变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成为他们的“出气筒”。
她甚至敢于重新审视自已的丈夫,Frank曾经是她见过的最有意思的男人,现在物是人非。
她要改变死气沉沉的家庭生活,她要摆脱和邻居女性一样的压抑的生活困境,她要确保自已不能成为一个容易被驯服的妻子。
在和孩子一起为丈夫庆祝生日的当天,她大胆地提出了移民去巴黎的计划。
这个在丈夫眼里看来几近奇幻的计划恰恰是终日困守家庭生活的April的自我救赎。
她为她的救赎之路设计了周详的计划:全家迁往巴黎,在未来的生活中她出去工作赚钱养家,丈夫在家看书,学习,散步,思考。
这样的计划挑战了男权社会中男人的地位,令Frank 感到强烈的恐惧。
他无法正视未来的生活以这样的方式进行。
于是当他发现自己有升职能力,并且可以独立赚钱养家时便打消了去巴黎的念头。
April的救赎之路理所当然会遭到父系文化观念的竭力阻挠。
心灰意冷地她终于意识到他们之间什么都没有了。
在《革命之路》的小说中,女性的自省与救赎是悲剧产生的源头,April一心想全家移民巴黎,摆脱周遭苟延残喘的生活,她给予厚望的丈夫轻而易举地放弃了全盘计划。
她在在男权制的社会中苦寻生活的出口,但是却将个人的独立与自由又全部寄希望于男权。
所以她不彻底的觉醒使她最终依然无力冲破对同遭环境无力的抗争与嘲讽,无力克服内心潜意识里的怯懦,在悲痛绝望下无路可走,唯一的结局也只能是走向自杀性的毁灭。
在小说发生的年代里,人们应该选择继续革命还是耽于安逸?生活在革命路上的这对夫妻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答案:如果夫妇二人的精神世界迥然相异,那么矛盾将不可调和,开始即预示着失败。
丈夫屈服于现实社会,成为软弱的安逸派,宁可只是生活在绝望中;妻子为了走出生活的牢笼进行变革,虽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带绘世人警醒。
4.结语《革命之路》真实地再现了一段家庭生活、男女主角所代表的两性之间的交往和冲突的全过程。
从这段放大了的家庭和婚姻关系中,读者可以轻而易举地触摸到时代肌肤,触摸到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男权主导社会语境下的女性尴尬处境与出路。
April的激烈的立场表白:“我不在你的控制之内”就是最精准的阐释。
其悲剧性结局经预示着:女性无视主流价值观的对抗是无效的,女性逃离“生理命运”的反抗是失败的。
April清醒地认识到,男人之所以把女人变为母亲,是因为一个女人只有在做母亲后,她的宿命才无法摆脱,这个宿命便是“生理命运”变成母亲女人其意志力和生命力被消磨殆尽,从而女性更加容易将自身定位于表现出屈从现状,失去自由和反抗力的形象。
产生这一切的真正根源是权力关系的转移和争夺,是男性与女性在性别角色中的力量较量。
在《革命之路》中女主人公April的命运展示了女性在男权文明的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悲剧命运。
April怀惴着强烈的自省精神,期望通过理想主义的梦想来救赎自已的命运,挽回死水般的婚姻生活。
事实证明这一切不过是梦幻泡影。
从这个角度来看《革命之路》为女性尝试变革命提供了借鉴。
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表明女性想实现其真实的自我价值,只有获得两性的平等,在两性平等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摆脱成为他者的命运。
参考文献:【1】理查德·耶茨:《革命之路》,侯晓翊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2】左金梅,申富英等著:《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波伏娃.第二性(全译本Ⅱ)【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86.【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徐刚.生活在别处:影片《革命之路》观感【J】.WORLD CULTURE.2009.【6】凌洁.革命之路:以革命的名字寻找生活的出口【J】.双周书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