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类专业(完整版)
东北农大植物生产学1类
![东北农大植物生产学1类](https://img.taocdn.com/s3/m/c676f45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3.png)
东北农大植物生产学1类植物生产类(本科类)植物生产类(本科类)2014年农学院施行按植物生产类招生和培养试点,即:统一招生,前三学期按“专业类”培养,学生于第三学期参加本专业类的专业选择,第四学期进入专业研究的培养模式,分专业时,参考学生成绩和志愿。
学生根据成绩和志愿在农学、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以及植物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中选择1个专业继续研究。
★农学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种子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备有创新、创造和创业精神的,能在农业及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研究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方法、普通遗传学、基础植物分子生物技术、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各论、作物栽培学各论、经济作物学、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检验、农业技术推广。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在农业科研、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和农业行政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工作。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植物保护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植物病、虫、草害的识别诊断、预测预报、植物检疫、综合治理以及农药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营销与管理、推广与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有机化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杂草学、农药学、植物检疫学、农药剂型加工、农药残留分析、农药市场营销学、生物农药生产与应用。
毕业去向毕业生适应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各级植物检疫局、植物保护植检站、全国各地大中型农药企业和海关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以及从事植物有害生物防治,化学及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种子科学与工程、作物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精神,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在种子科学与工程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aa2a5852ea551811a6870f.png)
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国家和学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及国际视野的植物生产类复合型人才。
二、主干学科依托三个一级学科,即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和园艺学。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门类四年制本科,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最底学分要求总学分:160学分。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教育:44学分1-1、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12学分此外,还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安排在1秋。
1-2、大学外语:12学分设大学英语、大学日语、大学俄语,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语种。
大学外语1-4级每级3学分,学生修完学校四级且考试及格即可取得12学分。
学校开设第二外语和外语提高类课程,供学生自愿选修。
1-3、计算机:4学分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取得计算机类课程4学分,其中学校统一设置一门大学计算机基础(2学分)。
1-4、体育:4学分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取得4学分体育类课程。
1-5、人文社科、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类课程:12学分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取得人文社科课、经济管理课程、文学艺术课程各4学分。
2、基础教育:51学分2-1、基础课:要求学分:162-1-1、数学类:要求学分:92-1-2、物理类:要求学分:72-1-3、化学类:要求学分:9.52-2、学科大类基础课:要求学分:30.53、专业教育:要求学分:243-1 专业必修课程:要求学分:14 3-1-1、农学专业必修课程3-1-2、园艺专业必修课程3-1-3、植物保护专业必修课程3-1-4、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课程3-2、专业选修课程:要求学分:104、实验实践:37学分共设置14个模块,每个模块中设置多个具体实验项目,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实验项目,每个模块中所选择的实验项目至少应达到各模块所规定的学分数。
植物生产类专业介绍
![植物生产类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60a42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9.png)
植物生产类专业介绍:
植物生产类专业主要包括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农村区域发展等。
这些专业都关注植物生产和植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管理。
它们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植物生产、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和农业管理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农学专业主要研究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园艺专业主要研究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培育优良品种,实现园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等。
植物保护专业主要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综合防治,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植物育种和良种繁育的新途径。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主要研究农村区域发展的政策、规划和管理,旨在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这些专业都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实习、实践等方式,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物生产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分析
![植物生产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d874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2.png)
植物生产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分析植物生产专业是农学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涉及植物生长发育、种植技术、植物保护、农业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植物生产专业进行介绍,并对其就业前景进行分析。
一、植物生产专业介绍植物生产专业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具备植物生产管理、农田经营、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该专业主要学习植物生长发育规律、适应性与逆境响应机制、种植技术和农业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方面,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植物生理、植物营养、植物病理、作物栽培、农田水利等基础课程,并结合实地实习和实验训练,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此外,植物生产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活动。
二、植物生产专业就业前景分析1. 农业科技推广岗位植物生产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推广成为了提高农产品生产力和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植物生产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丰富的农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为农民提供正确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农业管理方法,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 农业技术服务岗位植物生产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农民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毕业生可以在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等单位从事种子繁育、农药、肥料销售、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3. 农业产业管理岗位植物生产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从事农业产业管理工作。
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企业对于专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毕业生可以从事农田规划、产业链管理、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为企业提供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专业支持。
4. 农业科研和教育岗位植物生产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从事农业科研和教育工作。
他们可以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科研研究、教学和科普工作,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发展做出贡献。
植物生产类包括哪些专业 就业前景如何
![植物生产类包括哪些专业 就业前景如何](https://img.taocdn.com/s3/m/fa96b163a32d7375a5178009.png)
植物生产类包括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1植物生产类有哪些专业
植物生产类包括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茶学、烟草、应用生物科学、农艺教育、园艺教育11个专业。
植物生产类的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种子学,农业推广学等。
2植物生产类就业前景如何
植物生产类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进一步深造,并可面向农业、园艺、园林草学、药用植物等领域、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行政管理等工作。
植物生产类专业学生具备生物学、园艺学和农业职业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适应中高等职业学校园艺类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可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园艺专业相关的管理、科研、技术推广等工作。
植物生产类毕业生还可以去国家各级种子管理和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种子科学领域教学或科研院所、国内外种子企业、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农技推广等领域或部门。
在农业种子管理部门、教学、科研部门、企业单位,从事种子生产、经营、管理以及植物新品种开发、良种繁育与推广等工作对植物生产类毕业生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植物生产类专业
![植物生产类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3aced1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b.png)
植物生产类专业植物生产类专业简介植物生产类专业是一门以植物生产为核心,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生物学特性以及植物育种、病虫害防治等的学科。
它是农学类和植物学类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农业、园艺、林业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植物生产技术、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管理方法,具备承担植物生产工作的能力。
在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不同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知识,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适宜的生态环境以及如何进行植物的栽培管理。
同时,还会学习到植物遗传学和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不同植物的遗传特性以及如何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
另外,还会学习到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了解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如何进行预防和控制。
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科研、农业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工作。
在农业生产领域,可以从事种植、养殖、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在农业科研领域,可以从事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开发等工作;在农业技术咨询领域,可以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和服务。
同时,也可以选择从事园林绿化、园艺生产、林业经营等方面的工作。
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植物生长发育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植物遗传学、作物育种学、植物保护学等。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生理生态特性以及病虫害的发生机制。
同时,也可以了解到植物育种和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除了理论学习,实践也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会参加农田实习和植物生产实验,了解到实际的植物生产管理和技术应用。
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进行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测试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同时,也可以进行植物遗传育种和病虫害防治的实验,探索新的育种方法和疾病防治技术。
总之,植物生产类专业是一门在农业、园艺、林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的学科。
植物生产类专业(完整版)
![植物生产类专业(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f4f148650e52ea5418980f.png)
植物生产类专业学时:54学时(含课外学时)适用对象:植物生产类专业二年级本科生先修课程:生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考核要求:考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X主编,《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X年主要参考书:X等主编,《现代生物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X年,第二版。
X主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X年X主编,《生物化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X年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性质及其生命活动(如生长、生殖、代谢、运动等)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基础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并且与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也有着极密切的联系,学好生物化学是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些学科必备的条件,所以本课程是农学、植保、资环、园艺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对植物和微生物进行生化分析的一般方法、掌握基本的生化实验技术,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奠定生物化学知识基础。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实验操作水平高的一门学科,学生普遍感到难学,所以在改革中精简讲课内容,而实验课时没有减少,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绪论第一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DNA的分子结构和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明确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碱基互补原则。
重点:讲授DNA分子结构和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为进一步学习核酸代谢奠定基础。
难点:掌握DNA与RNA的分子结构,重点掌握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碱基互补原则。
教学内容:1.1核酸的种类、分布和化学组成1.2 核酸的分子结构1.3 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第二章蛋白质化学教学要求:明确蛋白质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植物生产类专业
![植物生产类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cd8fadc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d.png)
植物生产类专业植物生产类专业是农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涵盖植物的种植、养护、繁殖等方面。
本文主要介绍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就业前景等方面内容。
一、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植物生产类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能够在植物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研发等方面工作的人才。
要求学生具备系统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以及传承和发展优秀农业文化的素质,能够熟练掌握植物生产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自主探索和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培养方向1.农作物栽培与管理方向:主要培养具有系统掌握作物栽培学基础理论和实际技术的能力,能够从事种植、技术、管理等工作。
2.园艺作物栽培与管理方向:主要培养掌握园艺作物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够从事园艺作物栽培、繁殖、保护、开发等工作。
3.茶叶、药材生产方向:主要培养具有茶叶、药材生产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的能力,能够从事茶叶、药材种植、加工、管理等工作。
4.植物保护方向:主要培养掌握基本植物保护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具有从事植物病虫害防治、农林业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5.新型农业科技与管理方向:主要培养具有系统学习现代农业新技术与新管理模式的能力,能够从事现代农业科技与管理工作。
三、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就业前景当前,我国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而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种类繁多:如从事基层农业生产、集约化农业、生态农业、种子生产、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检验、畜牧养殖与育种、森林林业、园林景观等多个领域。
同时,因为在当下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型农业、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概念在人们的眼中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毕业生也可从事相关的科研、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总之,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及其相关领域的工作,必将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变化,必须具备超前的眼光、创新的思想和扎实的实践能力,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农学大类细分专业总结
![农学大类细分专业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44ee0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a.png)
农学大类细分专业总结一、植物生产类。
这一类专业那可真是跟植物打交道的天堂。
像农学专业,就是研究农作物生长规律、种植技术这些的。
就好比你是农作物的超级管家,要操心从播种到收获的每一个环节。
你得知道什么时候播种最合适,怎么施肥才能让作物茁壮成长,还要预防各种病虫害。
想象一下,在一大片金黄的麦田里,你就是那个掌握着丰收密码的人,多酷啊。
园艺专业也超有趣。
它主要是搞花卉、果树还有蔬菜这些园艺植物的。
要是学了这个专业,你就可以把普通的园子变成超级美的花园。
种出各种各样娇艳欲滴的花朵,培育出又大又甜的水果,那感觉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
而且啊,你还可以设计出特别有创意的园林景观,让人们一走进就忍不住惊叹。
植物保护专业呢,就像是植物的专属医生。
那些侵害植物的害虫和病菌就是你的敌人。
你得学会各种诊断病情的方法,然后像开药方一样精准地给出治理方案。
要是看到一棵生病的树在你的治疗下又重新焕发生机,那成就感简直爆棚。
二、动物生产类。
动物科学专业主要围绕着家畜家禽的养殖展开。
你要了解动物的生长习性、繁殖规律,还得给它们搭配营养均衡的食物。
比如说养牛,你得知道怎么让牛长得又壮又健康,产奶量还高。
这就像是照顾一群超级可爱又有点调皮的小朋友,要给它们最好的生活条件。
动物医学专业就更厉害了,那可是动物的救星啊。
不管是小猫小狗还是大牲畜生病了,你都要能妙手回医。
给动物做手术、打针、开药,这都不在话下。
每次看到生病的小动物在自己的治疗下又活蹦乱跳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而且现在宠物越来越多,这个专业的小伙伴可吃香啦。
三、林学类。
林学专业主要是跟森林打交道。
研究森林的生长、生态系统这些。
在这个专业里,你可以走进茂密的森林,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你要学会如何培育健康的树木,如何保护森林资源。
就像是森林的守护者,看着那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你会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又无比光荣。
森林保护专业呢,就侧重于保护森林免受火灾、病虫害还有人类破坏这些威胁。
植物生产类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
![植物生产类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7fdcf4c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1.png)
汇报人
01.
02.
03.
04.
目录
专业介绍
植物生产类研究领域
植物生产类实践应用
植物生产类就业前景
专业介绍
#O1
1
专业定义
植物生产类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植物生产、植物生理、植物营养、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植物生产、植物保护、植物育种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
培养目标
掌握植物生产类植物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01
具备植物生产类植物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能力
02
具备植物生产类植物科学与技术的管理、推广和培训能力
03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
04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05
植物生产类研究领域
#O1
2
植物生理学
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的基本规律
研究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和反应
研究植物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相互关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调节机制
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和调控措施
01
02
03
04
植物育种学
B
D
A
C
研究目标:提高植物产量、品质和抗性
研究内容:植物遗传、植物生理、植物生态等
研究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育种等
应用领域:农业、林业、园艺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植物生产、植物生理、植物营养、植物保护、植物育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农业、林业、环保等领域从事植物生产、植物保护、植物育种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
研究领域:植物生产、植物生理、植物营养、植物保护、植物育种等。
植物生产类专业一览表
![植物生产类专业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ef9f47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8.png)
植物生产类专业一览表植物生产类专业涵盖了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成为具备植物生产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生产类专业:1. 农学农学是研究农业生产的一门学科,主要涉及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防治、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农学专业培养具备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产管理能力的人才。
2. 园艺学园艺学是研究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园艺作物的栽培、生产和管理的学科。
园艺学专业培养具备园艺植物栽培、园艺技术应用和园林设计与管理等能力的人才,他们能够从事花卉、果树、蔬菜等园艺作物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
3. 植物保护学植物保护学是研究农作物、园艺植物等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学科。
植物保护学专业培养具备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病虫害监测、预测、预警与管理的能力的人才,他们能够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农药研发与应用等工作。
4. 种子科学与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是研究种子的生产、加工、贮藏、检测和利用等方面的学科。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种子生产、种子质量检测、种子贮藏和种子处理等能力的人才,他们能够从事种子工程技术和种子企业管理等工作。
5. 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养分需求、吸收利用、养分平衡等方面的学科。
植物营养学专业培养具备植物养分管理和植物营养调控能力的人才,他们能够从事土壤肥力调查评价、植物养分供应技术和植物营养管理等工作。
6. 草业科学草业科学是研究草地生态系统、草地植物生产和草地动物利用等方面的学科。
草业科学专业培养具备草地资源管理和草地植物生产技术的人才,他们能够从事草地建设与管理、草地动物饲养与管理等工作。
7.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是研究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旅游和森林游憩规划等方面的学科。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培养具备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森林游憩规划与开发的人才,他们能够从事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森林旅游规划与开发等工作。
植物生产类农学专业
![植物生产类农学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94fd72d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2.png)
04
农业销售员:负责农产品销售、市场推广等
农业技术推广
1
农业技术推广员:向农民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
2
农业技术培训: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
3
农业技术咨询: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服务,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4
农业技术示范:建立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展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效果
农业科研机构要求:具备植物生产类农学专业知识,熟悉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农业科研机构职位: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管理人员等。
种植企业
01
农业技术员:负责种植技术指导、推广和应用
03
农业管理人员:负责种植企业的日常管理、生产计划制定等
02
农业研究员:研究植物生长规律、病虫害防治等
THANKS
汇报人
循环农业: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农业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
农业科技创新
01
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生物合成等
02
智能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03
绿色农业:生态友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
04
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02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观察、统计、分析等
04
培养目标
05
04
02
03
01
掌握植物生产类农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具备植物生产类农学的科学研究能力
具备植物生产类农学的技术推广能力
具备植物生产类农学的管理能力
具备植物生产类农学的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产类专业
学时:54学时(含课外学时)
适用对象:植物生产类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先修课程:生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X主编,《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X年主要参考书:X等主编,《现代生物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X年,第二版。
X主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X年
X主编,《生物化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X年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性质及其生命活动(如生长、生殖、代谢、运动等)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基础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并且与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也有着极密切的联系,学好生物化学是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些学科必备的条件,所以本课程是农学、植保、资环、园艺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掌
握对植物和微生物进行生化分析的一般方法、掌握基本的生化实验技术,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奠定生物化学知识基础。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实验操作水平高的一门学科,学生普遍感到难学,所以在改革中精简讲课内容,而实验课时没有减少,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DNA的分子结构和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明确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碱基互补原则。
重点:讲授DNA分子结构和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为进一步学习核酸代谢奠定基础。
难点:掌握DNA与RNA的分子结构,重点掌握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碱基互补原则。
教学内容:
1.1核酸的种类、分布和化学组成
1.2 核酸的分子结构
1.3 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
教学要求:明确蛋白质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为进一步学习酶和信息代谢奠定基础。
重点:讲授蛋白质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和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明确蛋白质结构的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酶和信息代谢奠定基础。
难点: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教学内容:
2.1 氨基酸
2.2 肽
2.3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2.4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5 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2.6 蛋白质的分类
2.7 蛋白质的分离提纯及应用
第三章酶
教学要求:掌握酶的作用原理及其酶促反应的动力学,进一步了解,别构酶、同工酶及其酶的分离提纯与活力测定,对酶工程作为一般了解。
较系统地掌握酶的一般知识,为学习物质代谢奠定基础。
重点:讲授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酶的作用机理,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较系统地掌握酶的一般知识,为学习物质代谢奠定基础。
难点:酶的作用机理;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教学内容:
3.1 酶是生物催化剂
3.2 酶的分类与命名
3.3 酶的作用机理
3.4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3.5 酶活性调节
3.6 酶的活力测定积分离提纯
3.7 酶工程简介
3.8 维生素与辅酶
第四章脂类和生物膜
教学要求:掌握生物膜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重点: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生物膜的功能。
教学内容:
4.1 生物体内的脂类
4.2 生物膜的功能和功能
第五章糖类分解代谢
教学要求:着重掌握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戊糖途径反应过程、能量出入、脱氢氧化及其酶类。
重点:讲授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的反应历程和生物学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循环和生物学意义。
难点: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的反应历程;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历程。
教学内容:
5.1新陈代谢概述
5.2 生物体内的糖类
5.3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5.4糖酵解
5.5 三羧酸循环
5.6 磷酸戊糖途径
5.7 糖醛酸的途径
第六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教学要求:掌握自由能概念,氧化还原电位概念及其呼吸链与氧化磷酸化的概念,了解需氧生物ATP的来源和去路,及其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重点:讲授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作用,明确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难点: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作用。
教学内容:
6.1 生物氧化概述
6.2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6.3 氧化磷酸化作用
6.4 其他末端氧化酶系统
第七章糖的生物合成
教学要求:着重掌握光合作用反应过程、能量出入、蔗糖和多糖的合成。
重点:光合作用及蔗糖和多糖的合成,明确生物体内糖代谢的基本途径。
难点:光能的吸收、转变和同化力的产生。
教学内容:
7.1 光合作用
7.2 糖的异生作用
7.3 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7.4 植物糖代谢的调节
第八章脂类代谢
重点:讲授脂肪酸的氧化和从头合成,明确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关系。
难点:脂肪酸的β-氧化与从头合成。
教学要求:掌握生物体内脂类的生物功能,脂类的生物合成及其降解过程。
8.1 脂肪的分解代谢
8.2 脂肪的合成代谢
8.3 类脂代谢
第九章蛋白质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教学要求:讲授氨基酸的酶促降解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氨
基酸的生物合成。
明确碳代谢与氮代谢的关系。
重点:氨基酸的酶促降解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碳代谢与氮代谢的关系。
难点:氨基酸的酶促降解、氨同化、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教学内容:
9.1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9.2 氨基酸分解与转化;9.3 由氨基酸衍生的其它化合物
第十章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教学要求:重点了解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与降解,对氨基酸代谢作为一般了解。
重点: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难点: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教学内容:
10.1 氮素循环
10.2 生物固氮的生物化学
10.3 硝酸还原
10.4 氨的同化
10.5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第十一章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教学要求:掌握核酸的代谢过程。
重点:核酸的酶促降解及核苷酸的合成。
难点:核苷酸代谢过程。
11.1 核酸的酶促降解(自学)
11.2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1.3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第十二章核酸的生物合成
教学要求:着重掌握半保留复制的生物学意义,了解DNA 复制过程及其酶类,了解RNA生物合成的过程及其转录后的加工过程。
重点:讲授DNA的复制和RNA转录,明确核酸生物合成的特点。
难点:DNA的复制和RNA转录。
教学内容:
12.1 DNA的生物合成
12.2 RNA的生物合成
12.3 核酸合成的抑制剂
12.4 基因工程简介
第十三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教学要求:着重掌握三种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及其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重点:讲授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明确其特点以及与核酸的关系。
难点: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13.1 蛋白质合成体系
13.2 蛋白质的合成
13.3 蛋白质的定位
第十四章代谢的调节
教学要求:掌握酶水平的调节,包括酶含量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
重点:讲授酶活性调节机理和酶合成调控机理、明确这两种调节在代谢上的重要性。
难点:酶活性及酶合成的调节。
教学内容:
14.1 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
14.2 代谢的调节;
14.3 基因表达调控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课外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取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抽查,以加深和巩固所学内容。
六、作业与考核方式
作业:随堂布置
考核方式: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