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考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芒针:是用特制的长针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其针具细长如麦芒故名之。
2.官针:为《灵枢经》中的一个篇名,其意为大家公认的针具和操作方法。
3.激光针:为穴位激光照射疗法的简称,是指在传统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利用微细激光束照射于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4.砭石:为针刺疗法的原始工具,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凡能够刺入软组织的医疗专用石器均可成为砭石。
1.五刺:是《灵枢》官针篇中从五脏应合五体(皮、脉、筋、肉、骨)的关系设立的五种刺法。其具体名称是半刺、豹纹刺、关刺、合谷刺、输刺。
2.九刺:是《灵枢》官针篇中针对九类不同性质的病变而应用的九种不同刺法,即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淬刺。
3.九针:九针是古代的九种医疗用具,包括长、短、大、小的针具和按摩用的圆棒及割治用的小刀。其具体名称是馋针、圆针、堤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
4.十二刺:是《灵枢》官针篇为应合于十二经病症而设立的十二种刺法,即偶刺、报刺、恢朝、齐刺、扬刺、直针刺、输刺、短制、浮刺、阴刺、傍针刺、赞刺。
5.齐刺:为《灵抠》官针篇中“十二刺“之一。其操作方法是:先于患部中心直刺一针,再于该针两旁各刺一针,三针齐用,故名齐刺。本法用于治疗病变范围小而部位较深的痹痛等症。
6.分刺:为《灵枢》官针篇”九刺”之一,是“刺分肉之间”的一种刺法,用于治疗的肌肉痹症、萎症或陈伤。
7.《官针》篇中多针丛刺法有几种?各如何操作?
齐刺:“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正中先刺一针,并于两旁各刺一针,三针齐用,治疗病变范围较小而部位较深的痹痛等)。
扬刺:“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先在穴内正中刺一针,然后在上下左右各浅刺一针,用于治疗寒气浅而面积较大的痹痛。
傍针刺:“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先直刺一针,再在近傍加刺一针,用于治疗压痛比较明显,而且固定不移,久久不愈的痹痛。
8.“巨刺”与“缪刺”有何异同?
二者的共同点是:均为交叉刺法,即患左刺右,患右刺左。不同点是:巨刺者刺大经,缪刺者制络脉。
9.“刺卫毋伤荣,刺荣毋伤卫”?
“刺卫毋伤荣,刺荣毋伤卫”是《难经》根据营卫之气运行之深浅而提出的一种营卫刺法。
“刺卫毋伤荣”者,应卧针浅刺,以免损伤深层的营气;“刺荣毋伤卫”者,针刺前先掐按其穴,使浅层的卫气散开后,方可刺入,以免损伤浅表的卫气。
10.三棱针刺法有几种?分别简要述之。
(1)点刺法:先将所刺部位局部常规消毒,然后左手拇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用拇食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1—2分,对准穴位快速刺入1—2分,并迅速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空周围,使出血少许即可。
(2)散刺法:本法是针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呈环形向中心点刺。
(3)泻血法:先用胶皮管结扎针刺部位的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用左手拇指压在被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针对准被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0.5~1分,即将针迅速退出,使流出少量血液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1.治神:是要求医生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
2.守神:是要求医生在针刺治疗中,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体会针下感觉和观察病人反应。
3.如何做到针刺不痛以及促使针下得气的方法?
手法熟练、避开毛孔、患者体位恰当等; 留针侯气、行针催气、补益经气; 实际体会
4.得气:是指进针后施以一定的手法,使针刺的部位产生的经气的感应,现代也称针感。得气时,病人在针刺的部位有酸、麻、重、胀的感觉,有时还出现不同的感传现象;医生持针之手也会感到针下有沉重、紧涩的现象。
5.留针候气:是指当进针后不得气时将针置留在穴内以待气至的方法。
作用:(1)留针本身及留针期间的间歇运针均可加强针刺的持续作用。(2)对针感较差者,留针可起到候气和催气的作用。
6.滞针:是指将针在穴内进行捻转、提插或出针时感到十分涩滞困难的针刺异常现象。
7.临床上发生的针刺异常情况有哪几种?
临床上发生的针刺异常情况有7种:(1)滞针(2)弯针(3)断针(4)晕针(5)血肿(6)后遗感(7)刺伤脏器(包括刺伤胸膜腔;刺伤心、肝、脾、肾等内脏;刺伤脑、脊髓;刺伤神经干等)。
8.针刺出现血肿后如何处理?
微量的渗血或针孔局部小块青紫肿痛,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如局部青紫肿痛较重或活动不便者,要先冷敷止血后,再行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按摩,以促使局部淤血消散。
9.试述晕针的原因、现象、处理和预防。
晕针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者出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至神志昏迷、血压下降、二便失禁、四肢厥冷等。其原因有:患者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体位不当、手法过重、空气闷热或寒冷等。
处理:发现患者晕针,应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使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给饮温茶或温开水,即可恢复。重者可再掐捏或针刺人中、合谷、内关,灸百会、关元等,必要时实施抢救。
预防晕针:应在针刺前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对针刺的恐惧。选择正确、适宜的体位。饥、饱、劳、醉者,不予针刺。针刺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 针刺的深浅有哪些注意事项?
针刺深浅应以得气为准,并根据治疗要求,结合针刺方向和手法操作来掌握。针刺深浅应确保安全,在各穴深浅分寸的标准范围内掌握。避免损伤脏器、血管、神经等组织。针刺深浅以病位深浅、病证虚实寒热为关键,病深则深刺,病浅则浅刺,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
11.简述针刺造成创伤性气胸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在针刺胸部、背部、锁骨附近及肩井等穴处,进针过深,反复提插捻转,刺破胸膜或针尖划破肺脏,使空气进入胸腔,造成创伤性气胸。
临床表现有:突感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严重者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冷汗、烦躁、恐惧,甚至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
检查:患侧肋间隙变宽,胸廓饱满、叩诊鼓音,听诊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向健侧移位。X片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现象。
预防措施:针刺时医生应思想集中,掌握好针刺的深度、角度、方向,尤其是针刺胸部、肺部、上背部、锁骨附近等穴位时,不宜深刺、直刺,留针过程中避免外物碰撞。
1.行气手法:是指能够激发经气运行、促使“气至病所“的针刺手法。临床常用的行气手法有按截法、推气法、逼针法、龙虎龟凤法、运气法等。
2.龙虎龟凤法:是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四种手法的简称。此四种手法均出自《金针赋》,属行气手法。
3.穴位磁疗法:是运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磁穴疗法”、“经络磁场疗法“等。
4.角法:是拔罐法的早期称谓。因拔罐法最早利用兽角作罐具,故名之。
5.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埋入穴内,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制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6.电针刺激参数:是指能够体现出电针刺激量的一些应用参数,它包括波形、波幅、波宽、频率、节律和持续的时间等。
7.脉冲电:是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的电压或电流的突然变化,即电量的突然变化构成了电的脉冲。
8.针刺的辅助手法有哪几种?有何作用?
针刺辅助手法有7种,即循法、刮法、弹法、搓法、摇法、飞法、震颤法。
一、是催气作用,多于针刺不得气或针感较弱或留针期间用之,以促使得气、加强针感,如刮法、飞法、震颤法等;
二、是有一定的行气作用,多于得气后气不行或气行不远时用之,可使气至病所,如弹法能使气速行,卧倒针身而摇的摇法可促使针感向一定的方向传导。
9.针挑疗法挑刺点如何选择?
(1)以背俞、夹脊穴为主作定点挑制:五脏病及身体各部位的病症多在与其相应的背俞或夹脊穴寻找阳性反应点进行挑刺。
(2)以痛为俞找痛点挑刺:在病变体表局部区域内,找最明显的压痛点进行挑刺。
(3)以脊髓神经节段分布选点挑刺:这是运用“脊髓神经节段”的理论,根据疼痛的部位选择相应的挑刺点进行挑刺。
(4)选疹点挑刺:选用某些疾病在体表有关部位出现的疹点进行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