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微观经济学案例(第二章和第三章)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基数效用论一、效用与选择1.消费者是如何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商品组合?怎样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需求行为?2.案例:牛奶消费与白酒相比较3.人们消费的基本原则–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他们最偏好(评价最高)的产品与服务。

二、效用(Utility)1.效用: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satisfaction) 。

注(1)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效用本身不包含有关是非的价值判断。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2)效用绝不是可以观察与度量的心理函数。

它仅仅是经济学家用来理解个人选择行为一种科学工具。

2.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把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所表达出来的效用。

3.效用的解释——主观心理感觉例子一:《最好吃的东西》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

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

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例子二:《钻石和木碗》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

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被大海吞没了。

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才得幸免遇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还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

第二章案例猪肉涨价的经济学启示最近,猪肉价格暴涨已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据5月23日《京华时报》报道,北京猪肉价格一个月上扬14次,价格比去年翻倍。

同时,猪肉涨价也带来了一些连锁反应,带动了肉制品和其他肉类。

根据近期对猪肉价格的监测结果显示,从上月起北京猪肉的价格开始持续上涨,猪肉价格及猪下货每公斤上涨2元左右。

不仅北京的猪肉暴涨,沈阳肉价一年内翻番,青岛肉价一月涨四次,长沙猪肉均价在19元/公斤之上,卖出10年最高价,济南已达到历史最高……近一段时间以来,肉价上涨的势头迅猛,席卷全国。

猪肉的价格为何高涨?主要原因是供求不平衡。

有人分析认为猪肉价格上涨是由于2005年夏季国内大范围发生“猪链球菌”病,导致大量生猪死亡、宰杀、抛售,生猪供给减少的结果,全国猪源出现短缺。

也有人分析认为,近半年内玉米、豆粕等猪饲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导致养猪成本增加,农民为了避免亏本,减少了养猪的数量。

加上不少内地市场从生猪收购到屠宰,再到市场销售,中间环节多,费用高,令养猪户利润空间薄,不少农户在前一轮就淡出这个行业,所以养猪的人越来越少。

还有人认为由于去年生猪收购价格偏低,导致养猪户积极性不高。

也有人分析认为是垄断者制造的肉价上涨。

经济学家们应该还记得过去的“猪循环”(hog cycle)——在经济发展的早些年学习到的。

这解释了为什么某些市场的价格受周期性涨跌的影响,因为在价格变化和生产之间的反应滞后。

中国现今的猪肉价格并没有比2004年时的最高点高太多。

当时的高价格促使农民大量饲养生猪,在两年内价格大幅下跌,反过来又令农民不愿养猪。

但是,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不必担心肉价上涨,他们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认为,猪肉涨价对养猪的农民来说,可以增加收入。

无论如何,目前,猪肉价格高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甚至这种急剧大幅的价格上涨已演变成一起全国性的政治事件。

为此,中国总理温家宝考察了猪肉市场,并向百姓表示目前状况并未失控以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一-十一 章)案例分析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一-十一 章)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案例分析亚当.斯密的悖论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断言:当人们尽量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并且这样做不受阻碍时,他们最终共同使社会受益,即使那不是他们的目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亚当·斯密(1723~1790)在《国富论》中提出的重要论题。

亚当·斯密写道:"个体生产者只想达到自己的目标,他这样做时,像其他许多情况下一样,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结果出现,而这个结果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亚当·斯密悖论一直是经济学的核心矛盾,200多年来它一直推动着经济学的发展。

这一理论的效力不断受到宗教权威、经济学之外的理论思想家和经济学家自身的挑战。

虽然如此,"看不见的手"这一悖论使人类行为合理化,且在20世纪越来越多地指导西方甚至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

另外,斯密更一般的见解,即总体收益的结果也许有别于创造收益的个体意向,已经被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称为"使经济思想注入对社会进程一般理解的最重要、最具智慧的贡献"。

这个重要的极具智慧的想法是正确的吗?亚当·斯密与其他启蒙思想家(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后期)一道尝试着将人们从教会教条束缚和诸如骄傲、嫉妒之类的情感中解放出来,而这些在历史上曾使人类行为被扭曲。

通过强调无私和来世相对于世俗生活的重要性,教会教义遏制了人类状况的暂时进步。

僧侣们看到了社会底层和普通的人们为这种需要被束缚的情感左右。

斯密相信,教会教义也维系一个上流社会,而该社会无助于商业活动。

使牧师和其他人忧心的激情除傲慢和嫉妒外还包括愤怒,以及对荣誉或报复的欲望。

他们的担忧是有根据的,因为历史上这种激情已经导致损坏政治经济稳定的争战杀伐。

自从中世纪以来,商业活动就遭受僧侣和智者们的诋毁,但却受到下等人的推崇,并且这种态度在欧洲创国阶段广为流传。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第三章)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第三章)

80%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定理
在有限策略博弈中,至少存在一 个纳什均衡。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子博弈定义:在动态博弈中,从某一阶段开始的后 续博弈过程,称为原博弈的一个子博弈。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定义:如果一个策略组合不仅 是原博弈的纳什均衡,而且在所有子博弈中也构成 纳什均衡,则称该策略组合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
获得经济利润。
例子
一些具有专利保护的创新产品或 服务可能形成完全垄断市场,如
某些药品、高科技产品等。
垄断竞争市场
定义
垄断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大量卖者,但每个卖者都提 供略有差异的产品或服务,且进入和退出市场相对容易的 市场结构。
特点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由于产品差异化,每个卖者都具有一 定的市场势力,但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市场价格和 产量由供求关系和竞争状况共同决定。
边际产量
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 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出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最终会出现 递减。
成本函数与边际成本
成本函数
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与产品成本之间的数量关系。成本函数反 映了生产者在给定要素价格下如何最小化成本。
例子
零售业、餐饮业和服装业等通常被认为是垄断竞争市场的 例子,因为这些行业中的企业数量众多,且产品具有一定 的差异性。
寡头垄断市场
定义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卖者,且这些卖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市场结构。
特点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少数几个卖者共同控制市场价格和产量。由于卖者数量较少,每个卖者的市场行为都会对其他卖 者产生显著影响。长期均衡时,寡头企业可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润。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doc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doc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解 :(1)将需求函数Q d= 50-5P 和供给函数Q s=-10+5P 代入均衡条件Q d=Q s , 有 :50- 5P= -10+5P 得 : Pe=6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 , 得 : Qe=50-5 × 6或者 , 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Q s =-10+5P , 得 :Qe=-10+5 × 6所以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图略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 和原供给函数 Q s=-10+5P, 代入均衡条件 Q d= Q s有 : 60-5P=-10+5P 解得 Pe =7以均衡价格 Pe =7 代入 Q d=60-5p , 得 Qe=25或者 , 以均衡价格 Pe =7 代入 Qs =-10+5P, 得 Qe=25所以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7 , Qe=25(3)将原需求函数 Q d=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 , 代入均衡条件 Q =Q , 有 : 50-5P=-5+5P 得 P =5.5ds e以均衡价格Pe=5.5 代入 Q d =50-5p,得 Qe=50-5× 5.5=22.5所以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 ,Qe=22.5 图略。

(4)( 5)略2.解:(1)根据中点公式计算, e d=1.5(2)由于当 P=2 时, Q d=500-100*2=300,所以,有:dQ P 2 2d. ( 100)edP Q 300 3(3)作图,在 a 点 P=2 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 e =GB/OG=2/3或者 e =FO/AF=2/3d d显然,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 时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结果是相同的,都是 e d =2/33 解 :(1) 根据中点公式求得: e s 4 3(2) 由于当 P=3 时, Qs=-2+2 ×3=4 ,所以dQ P 3e s .2 1.5dP Q 4(3) 作图,在 a 点即 P=3 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e s=AB/OB=1.5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3 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s=1.54.解:(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 可以很方便地推知 : 分别处于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 a、 b、 e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相等的, 其理由在于 , 在这三点上都有 : e d=FO/AF (2)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 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 分别处于三条线性需求曲线上的 a、 e、 f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不相等的, 且有 e da<e df <e de其理由在于 : da在 a 点有, e =GB/OG在 f 点有, e df =GC/OG在 e 点有, e de=GD/OG在以上三式中 , 由于 GB<GC<GD所以 e <e <ededa df5.解:(1)不相等。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企业的 生产与成本(1)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企业的 生产与成本(1)

问题:企业如何确定L,K的组合比例?

等产量线

等成本线

最优要素组合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的表格表示: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二、等产量曲线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二、等产量曲线 1.等产量线的概念: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 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 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 组合点的轨迹。
等产量线上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所生 产的产量没有区别。
你知道小高是怎样得出这个判断 的吗?他将建议怎样调整工人数量?
第一节 厂商
一、厂商的类型 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它是指能够做
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或组织。
厂商的类型 (按财产组织形式): 业主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
第一节 厂商
二、厂商的目标
传统的“黑匣子”理论: 厂商是一个由投入到产出的追求利润最大化
第五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第五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企业规模过大降 低了生产效率
第五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递减
第五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结论:
第五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边际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减的区别 请牢牢记住边际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
减没有关系
课堂练习:
扩展线是厂商在 长期扩张或收缩 生产时所必须遵 循的路线。
第五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六、 规 模 报 酬
生产规模的变化:全部生产要素以相同比 例发生变化
规模报酬变化
所有要素投入按相同比例变动时引起的产量变动
第五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的增加幅度大于 要素的增加幅度
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的增加幅度等于 要素的增加幅度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4 最优化分析和均衡分析
4.1 最优化分析(optimum analysis)
研究资源拥有方式与配置机制不同搭配情 况下的经济行为
最优化分析与边际分析(marginal analysis)
最优化分析的贡献者: 最优化分析的贡献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 者库普曼斯和康托诺维奇(1975) 者库普曼斯和康托诺维奇(1975)
q d=f (P ) 或者表示为: 或者表示为: qd=a-bP (a>0,b>0)
§2 建立经济模型的艺术
2.1 经济模型及其概念
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一种逻辑结构, 用来描述有关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模型中变量分类: ⅰ 存量(stock)和流量(flow) ⅱ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和 自变量(explanatory variable) ⅲ 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和外生 变量(exogenous variable)
经济均衡理论的开创者:瓦尔拉斯、 经济均衡理论的开创者:瓦尔拉斯、马歇尔 和纳什
瓦尔拉斯 马歇尔
纳什
经济均衡理论的发展者: 经济均衡理论的发展者:希克斯和阿罗 1972)、里昂惕夫(1973)、 )、里昂惕夫 )、德布鲁 (1972)、里昂惕夫(1973)、德布鲁 1984) (1984)
希克斯 阿罗 里昂惕夫 德布鲁
康托诺维奇 库普曼斯
4.2 均衡分析
均衡状态:外部条件不变时,各方经济主 体均没有偏离动机的状态 独立经济主体在作出各自最优决策时相互 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分析 均衡的三点内容:存在性、唯一性、稳定 性
均衡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探讨决定 经济系统运行中实现均衡的条件。 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对新、旧两种均衡状态的比较 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考察从一种 均衡状态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具体实现过 程

微观经济学 2.2

微观经济学 2.2
Q1 Q2
S1
S2
P1 P2
Q
其他条件不变,市场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 价格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012-12-5 17
(三)需求与供给同时变化
D增加,S增加→
P
Q增加,P无法确定(原因如下) 当S 移至S1,P的变动 有三种情况: (1)D移至D1,需求 增幅小于供给增幅, P下降; (2)D移至D2,需求 增幅等于供给增幅, P不变; (3)D移至D3,需求 增幅大于供给增幅, P提高; 18
2012-12-5
10
(二)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前提:商品价格不变 引起因素:其他因素 几何图形: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2012-12-5
11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 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 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7
O
有内弯:个人劳动力供给类
P
O
2012-12-5
2.斜率:正,(线性)各点同,为常数
P Q= - δ + rP O 函数导数 =dQs/dP = r 曲线斜率= △P/△Qs = dP/dQs = 1/r Q
2012-12-5
8
供给曲线斜率与曲线倾斜度之间的关系:
P
如: 设函数Qs = -10 + 2P
D2
D
D3
S S1
D1
Q
2012-12-5
供求 同向 变动
幅度相等

(完整word版)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完整word版)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微观经济学是什么1、什么是“经济学”2、经济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稀缺性”3、什么是“机会成本”,如何计算机会成本(如上大学的机会成本)4、什么是“边际变动”,边际分析的原则(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5、什么是“看不见的手”第二章供给、需求与市场均衡1、什么是需求定理、需求函数的形式(Q D=Q D(P)),需求曲线的形状(向右下方倾斜)。

2、需求与需求量概念的区别,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差异;引起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3、低档物品与正常物品的区别.4、替代品与互补品的概念。

5、什么是供给定理、供给函数的形式(Q S=Q S(P)),供给曲线的形状(向右上方倾斜)。

供给与供给量概念的区别,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差异;引起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6、均衡的概念。

7、弹性的概念;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需求曲线形状的关系;需求收入弹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正常物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值为正数,低档物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值为负数;必需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小,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概念;替代品的交叉价格弹性值为正数,互补品的交叉价格弹性值为负数;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决定因素、计算;供给价格弹性大小与供给曲线形状的关系。

结合教材习题掌握如何运用供求曲线图分析均衡的变动。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1、预算约束线的概念及特征。

2、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及特征。

3、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表示消费者最优选择。

4、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涵义.5、吉芬物品(Giffen Good)的概念及特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低档物品)。

第五章生产者行为1、生产函数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定义与计算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生产的合理区域分析5、短期内生产企业的最有决策第六章生产者行为1、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2、经济利润、会计利润和正常利润3、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概念与计算4、长期成本分析第七章完全竞争市场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3、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分析4、完全竞争厂商的产期均衡第八章要素市场1、要素需求的概念2、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完整word版)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3、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的需求曲线第十章完全垄断1、完全垄断市场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2、完全垄断厂商的线性需求曲线及其收益曲线3、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4、价格歧视的概念第十一章垄断竞争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第十二章寡头市场1、寡头市场的特征2、古诺模型第十六章市场失灵、外部性与公共物品1、市场失灵的概念2、市场失灵的原因3、解决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第2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2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表3-3 梨和苹果的不同组合(单位:公斤)
组合
梨(Y) 苹果(X)
A
10
1
B
6
2
C
4
3
D
2.5
4
15
©.
无差异曲线的意义
•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 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各 种不同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10
A
8
6
B
4
C
2.5
D
I
0 1234
图3-2 无差异曲线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采用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 分析两种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即 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是由哪些因素决定 的,以及消费者达于均衡状态的条件 是什么,说明了价格与收入变化对消 费最优决策的影响,并用替代效应和 收入效应给予解释。消费者剩余可用 以评价市场结构的得失。
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 观心理感觉。
– 主客观的统一 – 因人而异 – 因地而异 – 因时而异
5
©.
效用和边际效用
•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并
加总求和,其大小可用基数1、2、3…来表示。
•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TU),指消费者从事某一行为或消费某
O
5
8
X
30
©.
二、消费者均衡
• 效用极大化
Y
A

3 -
M
7


效 用
Y0


O
斜率 dY PX dX PY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均衡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1.需求理论2.供给理论3.市场均衡4.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5.均衡价格的应用微观经济学第三节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市场中有供给和需求两种市场力量共同作用,当达到平衡和精致的状态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任何偏离均衡的价格和数量,都会在经济力量的作用下,趋向均衡水平均衡价格:商品的需求量恰好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商品交易量当有干预价格出现的时候,市场会失衡,资源错配支持性价格谷贱伤农:必需品商品模型(陡必需)产量大幅度上升,但需求量变化幅度小于数量的增长幅度,因而单位价格降低,造成农民收入减少,挫伤农民积极性均衡价格的求解两条线的交点值需求线于供给线的交点,连立方程组求解均衡价格变动分为三种情况1.需求曲线的移动2.供给曲线的移动3.两条曲线的移动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增加的任何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称为需求增加;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减少的任何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称为需求减少。

供给曲线的移动下图说明了供给曲线的移动。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增加的任何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称为供给增加;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减少的任何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称为供给减少。

两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称为市场的均衡。

两线相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两线相交时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均衡表示各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

所谓市场的均衡,即在均衡价格时,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物品数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销售的物品数量相平衡。

均衡价格也被称为市场出清价格,因为在这一价格水平下,市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满足:买者买到了他们想买的所有东西,卖者卖出了他们想卖的所有东西。

买者与卖者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使市场向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变动。

为了说明原因,就要看一下,当市场价格不等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的情况。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结合均衡的概念,又通过分析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的情况,说明了供给与需求是如何共同决定市场均衡的。

(完整word版)微观经济学案例(第二章和第三章).doc

(完整word版)微观经济学案例(第二章和第三章).doc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第三章案例案例一:春运“一票难求”年年春节,年年有春运。

回家团圆的步伐让国人义无反顾涌入春运购票大军中。

网民纷纷拿出十八般武艺,叫上全家老少以及朋友一起加入抢票大军,网络、电话和手机三管齐下,甚至拿护照、身份证分开刷票。

很多网民感叹“蜀道难,难不过火车票”,有人甚至形容其比“唐僧西天取经”还难。

在这场“战役”中,抢到票的人欢喜如中彩票,没成功的则难过哀叹。

体验抢票的“酸甜苦辣”成为这几天国人的共同经历。

请借助供求理论分析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原因。

原因理论供给和需求原理:供给规模有限,而需求猛增,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经济学规律,此时价格应上涨,可以抑制需求,把票给出多的钱的人,实现均衡。

但是,价格上涨了,很多人就会买不起火车票,飞机票更加买不起,为了保证非常需要但又不能够出很多钱的人能够负担得起路费,政府控制火车票价上涨,造成在这样的价格条件下,依然有很多人需要火车票,出现供需缺口,即一票难求。

铁路的运营也要追求一定的收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

所以,不可能大量投入,新造很多铁路,只保证春节时交通不拥挤,平时就让其闲置,只做保养。

二:原因详解春运一票难求,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管理的原因,但主要在于管理,理由如下:1.说有经济的原因,既指可用经济理论来浅显分析,也指经济能力不够。

最基本的经济理论:供不应求造成了一票难求。

我们先不谈管理上的问题,从每趟车的荷载来看,春运期间,基本每趟车都是饱和的,除了已有的座位和卧位都订满了外,还有很多站在过道的乘客,这是每年春运的普遍现象。

这种情况只要春节坐过车的人都知道。

所以,供不应求是一票难求的根本原因。

造成供不应求的原因除了管理原因外,这里是经济能力不够,也就是铁路部门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建造更多的运输设备来满足过年回家人们的需求。

2.再说管理的原因。

其实,目前造成春运一票难求的直接原因是管理的原因:(1)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高度集中绑架了运输部门与乘客。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第二章word精品文档11页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第二章word精品文档11页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一、名词解释: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恩格尔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效应、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吉芬商品、消费者剩余二、选择题1、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X商品的心情胜于想要一单位Y商品,原因是()。

A、商品X有更多的效用;B、商品X的价格较低;C、商品X紧缺;D、商品X是满足精神需要的;2、效用是人们需要的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一种特性,它是()。

A、客观的;B、主观的;C、客观和主观的统一;D、既非客观的,也非主观的;3、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A、正确;B、错误;C、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4、边际效用可以说成是()。

A、总效用曲线的高度;B、边际效用曲线的斜率;C、总效用曲线的斜率;5、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6、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有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

A、边际效用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C、总效用为零;7、当总效用以固定比率增加时,边际效用()。

A、增加;B、不变;C、减少;D、为零;8、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D、可以比较;9、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各个消费者所达到的效用水平一般是()。

A、相等的;B、不相等的;C、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10、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11、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

A、收入有时高,有时低;B、欲望是无限的;C、消费者人数是无限的;D、商品的数量是无限的;12、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不相关的;13、若某条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直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的消费已达饱和。

02第二章微观经济学

02第二章微观经济学

MUX = MUY =λ
PX
PY
14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⒊消费者均衡举例说明 消费者消费商品X和商品Y两种商品,价格分别是PX=2
和PY=1,该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如表2-2所示。
表2-2 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
商品X或Y数量(x或y) 1 2 3 4 5 6 7 8 商品X的边际效用(MUX) 18 16 14 12 10 8 6 4 商品Y的边际效用(MUY) 10 9 8 7 6 5 4 3
表示就是:
MRSXY=- ΔY ΔX
Y 斜率的绝对值=ΔY/ΔX =边际替代率
ΔY ΔX
MRSXY=- dY
dX
O
U X
图2-11 边际替代率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27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拥有越来越多 Y
的商品X时,增加的一单
位商品X使他获得效用就
越来越低;而当他拥有的
6 5
商品Y越来越少时,减少 4
U=f (x1, x2, …, xn)
7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二、基数效用理论与序数效用理论
⒈基数效用理论: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提出,基本 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即效用的大小可 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基数效用理论利用 边际效用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问题。 ⒉序数效用理论:帕累托提出,希克斯对其作了发展,基 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 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 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序数效用 理论利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分析消费者均衡问题。
完备性、反身性和传递性。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4章)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4章)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案例1:公园门票降价或涨价的启示2001年夏,苏州乐园门票从六十元降到十元。

一时间趋之者众,十天该园日均接待游客量创下历史之最,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四百万元以上。

10元门票引来25万人盛夏的苏州乐园,十分过瘾地火了一把。

"火",是自7月20日傍晚5时点起来的。

这是该园举办"2001年仲夏狂欢夜"的首日,门票从60元降至10元。

是夜,到此一乐的游客竟达7万之多,大大出乎主办者顶多“3万人”的预测这个数字,更是平时该园日均游客数的15至20倍,创下开园4年以来的历史之最。

到7月29日,为期10天的“狂欢夜”活动落下了帷幕。

园方坐下来一算,喜不自禁:这天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元以上,净利润250万余元。

正常情况下,苏州乐园的门票每人每张60元,每天的游客总数在3000-4000人之间,营业时间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

而“狂欢夜”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即从每天下午5时到晚上10时,门票却降到10元。

就是说,“狂欢夜”这10天,这家乐园在不影响白天正常营业的情况下,每天延长了5小时的营业时间,营业额和利润就翻了一番以上。

“狂欢夜”与该园举办的“第四届啤酒节”是同时进行的。

42个相关厂家到乐园助兴--其实,厂家是乘机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

据园方介绍,以往搞啤酒节,乐园是要收取厂家一定的“机会”费用的,但是,这次却基本不收或少收些许,而厂家须向游客免费提供一些“小恩小惠”--企业的广告宣传品等。

减免了货币的支付,厂家岂有不乐的?园方也承认,众厂家的参与,带来大笔场地费,降低了乐园搞“狂欢夜”活动的风险,不过,它并非这次活动最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火”一把的关键,是原先60元一张的门票陡降到10元钱。

非但如此,每位到乐园过“狂欢夜”的,凭门票,还可以领到与10元门票同等价值的啤酒、饮料和广告衫等。

需要说明的是,白天购60元门票入园后,园内的多数活动项目就不再收费;而购10元门票入园后,高科技项目和水上娱乐项目等仍要适当收取一点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第三章案例
案例一:春运“一票难求”
年年春节,年年有春运。

回家团圆的步伐让国人义无反顾涌入春运购票大军中。

网民纷纷拿出十八般武艺,叫上全家老少以及朋友一起加入抢票大军,网络、电话和手机三管齐下,甚至拿护照、身份证分开刷票。

很多网民感叹“蜀道难,难不过火车票”,有人甚至形容其比“唐僧西天取经”还难。

在这场“战役”中,抢到票的人欢喜如中彩票,没成功的则难过哀叹。

体验抢票的“酸甜苦辣”成为这几天国人的共同经历。

请借助供求理论分析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原因。

原因理论
供给和需求原理:供给规模有限,而需求猛增,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经济学规律,此时价格应上涨,可以抑制需求,把票给出多的钱的人,实现均衡。

但是,价格上涨了,很多人就会买不起火车票,飞机票更加买不起,为了保证非常需要但又不能够出很多钱的人能够负担得起路费,政府控制火车票价上涨,造成在这样的价格条件下,依然有很多人需要火车票,出现供需缺口,即一票难求。

铁路的运营也要追求一定的收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

所以,不可能大量投入,新造很多铁路,只保证春节时交通不拥挤,平时就让其闲置,只做保养。

二:原因详解
春运一票难求,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管理的原因,但主要在于管理,理由如下:
1.说有经济的原因,既指可用经济理论来浅显分析,也指经济能力不够。

最基本的经济理论:供不应求造成了一票难求。

我们先不谈管理上的问题,从每趟车的荷载来看,春运期间,基本每趟车都是饱和的,除了已有的座位和卧位都订满了外,还有很多站在过道的乘客,这是每年春运的普遍现象。

这种情况只要春节坐过车的人都知道。

所以,供不应求是一票难求的根本原因。

造成供不应求的原因除了管理原因外,这里是经济能力不够,也就是铁路部门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建造更多的运输设备来满足过年回家人们的需求。

2.再说管理的原因。

其实,目前造成春运一票难求的直接原因是管理的原因:
(1)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高度集中绑架了运输部门与乘客。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国家法定节日制度,或者是国家法定节日能够不那么集中,或者春节能够放宽
至农历12月10日至次年1月20日,回家的人群会分散很多。

(2)车票销售制度的缺陷造成了腐败与倒票严重。

腐败的是铁路部门对车票销售流程具有接触机会的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倒票的是不劳而获的投机的黄牛党们。

所以,车票销售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3)监督与惩罚制度不够完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能够与家人团聚,普通人会不惜代价搞到票,见到的腐败与倒票现象都不胜数,向公安机关与管理机构报告不在少数,但管理部门真正出面严惩的几乎没有,久而久之,没人监督了。

(4)社会失业率是一大隐患。

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有所作,有所居,有所养,有所乐,谁还愿意去做黄牛呢
案例二:中国汽车需求量的快速增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2014年,新注册汽车2188万辆,保有量净增1707万辆,两项指标均达历史最高水平。

根据以上资料,借助经济学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需求量持续快速上涨的原因有哪些?
(2)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汽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会对汽车的需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为什么?
案例三:双“11”的“神话”
2014年11月12日凌晨,阿里巴巴宣布“双11”总战绩571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创下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双11”当天,邮政、快递企业揽收快递包裹8860万件。

预计“双11”期间(11月11日至16日),全行业处理的邮件(快件)量将到达5.86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近70%,日最高处理量将接近1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4%,是今年以来日常处理量(3309万件/天)的3倍。

根据资料,借助经济学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双11”当天,阿里巴巴商品需求量暴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如果快递企业服务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对网上商品的销售量产生什么影响?
(3)如果只有顺丰快递价格上涨了,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局面?
案例四:山东滕州大白菜的忧伤
山东滕州是全国著名的大白菜产地。

2013年白菜收成差,收购价每斤约0.22元;2014年白菜大丰收,价格却跌了将近一半,当地的收购价是0.13元每斤。

看着颗颗饱满的大白菜,白菜种植大户却高兴不起来。

请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分析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