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评课
《普罗米修斯》听课评课稿(11月12日)
![《普罗米修斯》听课评课稿(11月12日)](https://img.taocdn.com/s3/m/3c3193c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7.png)
《普罗米修斯》听课评课稿(11月12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有幸聆听了邹明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一课,收益匪浅,邹老师精心准备、充分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让孩子们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遵循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邹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真正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邹老师通过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画面、音乐、文字的有机结合,加强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感悟。
二、参与度都很高,体现了真学语文的魅力。
邹老师将学习活动分解成两个学习任务群,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合作学习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在讨论交流中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两堂语文课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体现了真学语文的魅力。
三、灵活地将自己的感情与课文结合。
邹老师借助故事的环境、人物对话,引导学生注意把握关键词,学会“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的感情。
那一句句深情地朗诵,读出了普罗米修斯被困时候的痛心,读出了宙斯的冷酷无情,读出了大家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佩。
学生灵活地将自己的感情与课文结合,使得普罗米修斯的形象跃然纸上。
四、自信从容,循循善诱。
邹老师以饱满的热情去带动孩子,引导孩子在愉快、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热情参与到课堂中去,既活跃了思维,又增长了技能。
她用精心准备的过渡语将故事串接起来,从无火的悲惨到取火后的幸福,再到受罚,最后到获救,层层深入文本,脉络十分清晰。
五、注重创设情景以激起学生共鸣。
邹老师非常注重创设情景以激起学生共鸣。
课文第一段是故事的起因,在教学本段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没有火种的痛苦,邹老师首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他们想象没有火种时,所处的极为艰难的境地。
接着,她用富有深情地话语引出普罗米修斯,有效激起学生共鸣,在感悟人物形象时,邹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找出最受感动的句子,边读边体会,以读促悟。
公开课语文《普罗米修斯》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教学实录、评课稿优秀教案
![公开课语文《普罗米修斯》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教学实录、评课稿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dd0c9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8.png)
公开课语文《普罗米修斯》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教学实录、评课稿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内容,感受神话的奇妙和神秘。
学习生字词,积累优美语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阅读感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普罗米修斯的形象特点。
学会概括故事情节,培养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精神,培养关爱他人、勇于担当的品质。
激发对神话故事的兴趣,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神话的奇妙和神秘。
学习生字词,积累优美语句。
2.教学难点:分析普罗米修斯的形象特点,体会其伟大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介绍普罗米修斯的背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神话故事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生字词,积累优美语句。
(三)课堂讨论1.分析普罗米修斯的形象特点。
2.讨论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精神。
(四)课堂展示1.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五)拓展延伸1.邀请学生讲述其他神话故事。
2.对比分析不同神话故事的特点。
2.强调关爱他人、勇于担当的品质。
四、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神话的故事——《普罗米修斯》。
你们对神话故事有什么了解呢?生1:神话故事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解释。
生2:神话故事里有很多神奇的人物和情节。
师:很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普罗米修斯》,感受神话的奇妙和神秘。
(二)自主学习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生字词,积累优美语句。
(三)课堂讨论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普罗米修斯的形象特点是什么?生3:普罗米修斯勇敢、聪明、善良。
生4:他为人类造福,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师:很好,普罗米修斯的形象特点确实如此。
那么,我们如何学习他的伟大精神呢?生5:我们要关爱他人,勇于担当。
《普罗米修斯盗火》评课稿精选
![《普罗米修斯盗火》评课稿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8ea0e5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0.png)
《普罗米修斯盗火》评课稿精选《普罗米修斯盗火》评课稿一黄老师《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的教学,觉得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阅读课。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抓住关键,引导阅读抓住课文中的关键之处,引导学生在阅读、推敲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的过程中,感悟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造福人类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是这堂课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首先,教者在导入新课时,先板书“盗”字,在检查学生该字的自学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马克思把一个有偷盗行为的人称为‘最高尚的圣者’”引出课文的主人翁——普罗米修斯,再把课题补充完整,接着以“普罗米修斯到底是一位什么样人?马克思为什么把他称作‘最高尚的圣者’呢?”的问题引入课文的学习。
教者在教学伊始,紧紧抓住课题中含有贬义的“盗”字,通过设疑,在“小偷”、“窃賊”与“最高尚的圣者”的强烈对比中,制造悬念,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让学生对普罗米修斯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接着,教者先后抓住“极富同情心”和“勇敢”,引导学生分别找出表现其品质的句子,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同时,一是通过比较、推敲“决心”与“决定”的词义,让学生深刻感悟到普罗米修斯坚定不移地为人类解除痛苦的意志;二是抓住最能突出普罗米修斯盗火时机智勇敢的词语,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
二、注重想象的训练,彰显语文味。
在研读受惩罚这个语段时,黄老师抓住了“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
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这句重点句子,让学生想象、感悟“风吹雨淋”的痛苦场面。
师:你能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下“风吹雨淋”的痛苦吗?在寒冷的冬天——,在炎炎夏天——在漫漫长夜——通过这些特定时空的想象,学生对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严厉惩罚和坚强不屈的品格有了深刻的体会。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善于把握故事结构和学生的情感变化。
普罗米修斯盗火 评课稿
![普罗米修斯盗火 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8c73adc76a20029bd642d51.png)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大家下午好:第一点:王老师是男老师,是我们学校语文教师队伍中的稀有动物。
是一位帅气的男人,也就有了帅气的课堂。
纵观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精练、干脆。
环节设计层层递进。
第二点: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要有意义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学到了什么?因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在这节课中王老师渗透了几种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没有字典,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让学生通过理清主要人物的关系,抓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通过小结,不仅交给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也为本单元学习目标之一“复述课文”打下基础。
(3)教给学生把书读薄,把书读厚的学习方法:首先指名读第1、2自然段,(用两个字概括)主要讲什么?板书:取火同样的方法从普罗米修斯角度(用两个字概括)6、7自然段的内容,板书:受罚。
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获救。
这样来教会学生把一段话读成一个词,把书读薄。
在引导学生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拿取火种的危险时。
学生从“驰过”,从喷射着火焰的轮子等(体会危险与不易)然后补充(资料),让学生感悟到普罗米修斯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为了造福人类要挑战宙斯的权威,要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去拿取火种。
那么学生对普罗米修斯尊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这就是把书读厚。
第三点:王老师在教学时巧妙地突破文本重点,抓住文本空白处,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像,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比如:(1)想象,没有火人们生活会有哪些不便?(无温暖、无熟食、夜晚不安宁……)(2)、自从有了火,人类只做了这三件事情吗?关注省略号,想象人类用火还做了哪些事情?让学生写排比句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干什么?)(万家灯火、高温杀菌、融化冰块、点烽火台、冶炼金属……)等等。
在想象训练中加深学生的体验,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为人类带来的福音,然后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促进学生对普罗米修斯品质的进一步感悟。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精选6篇)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6a083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1.png)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普罗米修斯》评课稿(精选6篇)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普罗米修斯》评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篇1《普罗米修斯》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对外国神话故事有所了解,知道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神,是英雄的化身,具有为人类谋利益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精神;二是进一步学习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三是激发学生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从蓝老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蓝老师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是:学会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技能目标),体会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情感目标)。
蓝老师引入的部分还是花了很多心思的,而且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唤起学生已有的对神话的了解,可以说这一步蓝老师做得是非常成功的。
一、抓主要人物,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课文的人物名字比较难读,所以在课前就把这几个人物单独列出来读一读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就把原来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学起来也更轻松,老师教起来也更容易上手。
而此时蓝老师的导学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要求学生把这些内容写下来,这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是非常有利于学生把原来头脑中感性的认识变成理性的文字,这样也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而蓝老师也并不是写过了就算了,而是此时及时地渗透方法,运用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这也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在倡导的“授人以渔”的教学模式的,也是我们这节课教师要完成的一个重点任务所在,蓝老师很成功地完成了这个教学目标。
二、注重语言文字训练,锤炼重点段落。
蓝老师这节课的重点在于第5、6、7段。
用普罗米修斯的言行来诠释什么是“英雄”。
蓝老师利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再配合上多媒体,把学生带到这种令人心寒,令人心痛、令人愤怒的情境中。
普罗米修斯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一等奖及记录
![普罗米修斯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一等奖及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2ef27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e.png)
针对课堂氛围:加 强互动环节,营造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 围
针对教学内容:增 加案例分析,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知 识点
针对自身表现:加 强课堂管理,提高 教学效率
一等奖荣誉及记录
一等奖荣誉获得情况介绍
参赛作品:《普罗米修斯》参赛年级:来自年级参赛学校:XX小学
获奖情况:一等奖
获奖记录及证书展示
获奖时间:XXXX年XX月 获奖地点:XX学校 获奖项目:普罗米修斯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一等奖 证书编号:XXXXXXXXX
教学方法多样,包括讲解、讨 论、小组合作等,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 准
教学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学习 成果进行了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效果评估及分析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课堂氛围:评估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师生关系是否融洽。
普罗米修斯评课说 课稿教学设计一等 奖及记录
汇报人:
添加目录标题
课程背景与目 标
教学内容与方 法
教学过程与效 果
学生表现与评 价
教师反思与改 进
一等奖荣誉及 记录
添加章节标题
课程背景与目标
课程背景介绍
普罗米修斯神 话的起源与传
说
神话故事在西 方文化中的地
位
神话故事对于 青少年成长的
意义
课程目标:了 解普罗米修斯 神话的背景与 内涵,提高文 化素养和审美
能力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掌 握普罗米修斯的 故事背景和基本
情节
过程与方法:通 过阅读、讨论、 分析等方式,培 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文学鉴赏能
最新《普罗米修斯》评课稿
![最新《普罗米修斯》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4e58b9d852458fb760b5601.png)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
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时,大方的教态、优美的语言、新颖的情景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普罗米修斯》是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组的精读课文,第八组要求结合本单元走进故事长廊,感受它的魅力,体会其中的道理。
这篇神话故事写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痛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课文重点写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所受的残酷惩罚。
郑老师的教学过程环环紧扣,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以巧妙的切入,动情的渲染,灵活的方法,机智的点拨,恰当的评价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
首先,整堂课围绕神话主题设计“感动中国”节目组颁奖情景,导入部分中国神话故事,过渡自然。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初读部分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要求,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她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概括,她先巩固生字词,再出示人物名称,在读熟之后,请学生结合学习卡的小提示,概括人物间的关系,以此帮助梳理课文主要内容,这不仅是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渗透了方法的教学,十分巧妙。
小学语文评课报告: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小学语文评课报告:普罗米修斯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d7e7ac80c22590102029d8f.png)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XXX培训中,4月16日在XXX中心小学听的一堂《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不仅仅因为我也同样教五年级,还因为老师那饱含激情的语言,把课文内化于心中的那份感情,让我佩服不已!一篇长长的希腊神话,竟能不用手持书本,而讲得流畅自如,让我听到了似不经雕琢最朴实的课堂教学。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这篇古希腊神话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这位人类伟大的朋友为了帮助人类能够过上温暖、幸福的生活,不惜承受宇宙之父宙斯的残忍惩罚,将火种送给了人类,表达了人们对天神普罗米修斯英雄行为的赞颂、钦佩、感激之情。
老师在教授此课时,准确地把握了教材,使教材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理解。
突出了通过感悟课文,体会作者对普罗米休斯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理解英雄行为的重点,教学目标把握准确,在教课中,我能知道老师抓住了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普罗米休斯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这两个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默读、批注等方法,使孩子深入理解课文,整和了语文的三维目标。
老师注重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在上课伊始,就让孩子对这普罗米修斯进行了质疑,这点很好,曾听一位老师说过,如果一堂课没有质疑环节,那么这就算是一堂失败的课。
但质疑的时机若把握不好,则显得多余,可这位老师抓住了时机,能够很快让孩子进入课堂、进入文本。
同时,注重了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师提出问题,让孩子默读课文自学,当孩子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先读句子,再说体会或理解,此时,教师就抓住孩子说的重点词句,让其带着感情读出来,这是我所欠缺的,读,往往能找到自己遗漏的部分,也能更深入挖掘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五年级的孩子要会在书上做批注,教师在最一开始进入重点段的学习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什么说普罗米修斯是伟大的英雄?请默读课文,抓住他的所说所做,边画边批注。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286dcfda76e58fafbb00364.png)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普罗米修斯》评课稿七星镇中心小学钱英今天在培训时,我们观看了沈老师在“南湖之春”上执教的《普罗米修斯》的课堂实录的视频。
本节课,沈老师运用一个个看似平常的灵动的教学细节,让课堂激情跌宕,隽永饱满,营造了一份精彩、一份感动,带领学生体验了读书的美丽、希腊神话的美丽、生命价值的美丽。
《普罗米修斯》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对外国神话故事有所了解,知道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神,是英雄的化身,具有为人类谋利益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精神;二是进一步学习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三是激发学生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沈老师引入的部分还是花了很多心思的,而且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唤起学生已有的对神话的了解,联系以前学习过的童话,通过这篇课文的学认识变成理性的文字,这样也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这里沈老师没有传统的说教,而是让学生去找到人类没有火种时悲惨的情景和有了火种后的美好生活,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使学生自己感知,并且通过感情的朗读体现出来。
朗读时不需要老师的指导,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感情融入进去,因为前面已经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学生深情的朗读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里安排了一个小练笔,想象体会:普罗米修斯看到这悲惨的情景,他会想些什么?让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普罗米修斯的伟大。
整节课行云流水,不着痕迹。
沈老师语言流畅,在情浓处推波助澜,在评价时点拨引导,在提升时慷慨陈词。
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教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的统一。
教学永远是一项充满着遗憾的艺术。
本课教学的一点缺憾是:在细节的处理上,应该关注更多的学生是否都动起来了。
沈教师在学生读书后讨论和交流过程中,能够走进学生,关注学生交流的内容,这一点很好,但是,还要照顾到对整体学生的交流指导。
篇二:普罗米修斯(陈荷花)评课稿常态课扎实有效——赵萍老师《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评课金泽小学陈荷花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昨天早上的这堂语文课可以说是赵萍老师为我们各位语文老师上了一堂扎实、有效的示范课,同时为我校课改之路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真善之风,大家也看到了赵萍老师学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对孩子们的引导,都是在向24字教学模式的课改方向靠拢,尽量为我们展示一堂真实有效的导学案课堂。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评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2ec4201290c69ec3d5bb7594.png)
《普罗米修斯盗火》评课《普罗米修斯》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不惜牺牲一切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语言准确,结构清楚,在课文中,还非常注意人物的个性描写,特别是其中的主人公——普罗米修斯,他的机智、勇敢、坚强、极富同情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说设计理念《普罗米修斯》语言真挚感人,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
课文通过语言和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本课意在通过研读普罗米修斯在面对紧锁的铁链、悬崖绝壁、恶鹰的啄食、日复一日的折磨面前的表现来体会他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品质。
在教学时张老师巧妙地突破文本重点抓住文本留有空白的有用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学生的体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促进学生对普罗米修斯品质的进一步感悟。
一、抓住课文空白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在行文中,文章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留下了一些艺术的空白,使之“句中无其辞,句外有其意”。
针对作者在行文中的韵外之致、弦外之音,倪老师在教学这一神话故事时,抓住课文空白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已有的知识储备,大胆发挥合理想象,还原空白,使空白处不再空白。
这样不但加深其理解,丰富其语言,而且拨动其情感,丰富其感受。
在教学中张老师设计了两个小细节:1、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气候是变化无常的,普罗米修斯除了要经受风吹雨淋的折磨,还可能会遭到怎样的折磨呢?2、这就是凶恶的鹫鹰,这就是被鹫鹰啄食的普罗米修斯。
同学们,烈日的曝晒、暴雨的抽打、寒冬的侵袭……普罗米修斯后悔了吗?动摇了吗?屈服了吗?此时,你心中一定又多了一份对普罗米修斯的情感,你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学生通过这样说的训练,层层深入,步步含情,提升了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的感悟,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评课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2c91cd85680203d8ce2f2487.png)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评课——万春学校吕玲高加贵老师评《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这是一篇神话故事,本课篇幅较长,要想在一课时让学生把握理解全文难度较大,吕玲老师在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直接深入挖掘重难点,以清晰的线索贯穿下去,顺理成章的完成教学任务。
这堂课其特点有四个: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的大环节处。
如细致分析课文18、19自然段——普罗米修斯受难的情景,深入研读英雄事迹,探究英雄行为的两个具体表现等。
在体会普罗米修斯的伟大精神时,让学生对人类这位伟大的朋友产生了钦佩之情,于是人人赞美他歌颂他这也是本课标中要突破的难点。
除了这些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教学方法上。
如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这样的指导,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面向全体设计超高度的教学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以读为本,以训练为主线。
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读中品词析句,读中感悟中心思想,读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领悟普罗米修斯的伟大精神。
这节课我认为有一处有一点点的缺憾,我认为教者刚开头的时候,就要领着同学们去感受普罗米修斯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和他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
那么,学生究竟震撼几次?我觉得此环节是最大的一次震撼。
此时,教者可把学生带入文本中,找两名同学读,一名同学读时间,一名同学读文本。
在读中有一次体会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再一次激发同学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从而给同学们的心灵带来最大的震撼!!这节课虽说不上是一堂十分完美的课,但是吕玲老师的这堂课至少给了我们三个冲击,一:一定要更新观念,用新的理念来改变我们旧的课堂。
二、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决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今天的课改要对教学重新定义。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怎样整合才能更好,才能更有新的突破。
《普罗米修斯盗火》评课稿及说课稿
![《普罗米修斯盗火》评课稿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d380c0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4.png)
《普罗米修斯盗火》评课稿及说课稿【《普罗米修斯盗火》评课稿】刚刚听了四(7)班姚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二课时),这篇课文选自《希腊神话故事》,本文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
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传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富有同情心、勇敢而且机智、为人类不屈甘愿受苦的精神,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本课教学精彩之处:一、读中感悟,以情动人本课的重点应该突出宙斯的凶残同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正义,不屈不挠进行鲜明的对比,在感悟中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普罗米修斯的精神之伟大,灵魂之纯洁。
文章是语言的书面化,我们应该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让学生能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文章所要渲染的氛围,从而使情感在抒发中推向高潮。
在本课教学中,老师着重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在教学时,在引导学生读出普罗米修斯要为人类造福的决心时,重点突出“决心”两字,在引导学生体会普罗米修斯心甘情愿为人类受苦时,重点突出“不后悔”,“不屈服”几个词语,学生自然读得声情并茂。
学生把关键词读好了,就加深了自身的感悟。
二、发想象,促进思维教学课文第一小节“无火”部分,老师引导学生来想象人类更多没有火时的困苦。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感受没有火的痛苦,没有火来取暖,只好忍受冰天雪地的寒冷;没有火来炼制工具,只好用简陋的石制工具;没有火来驱赶野兽,只好面对猛兽的侵袭在学习第四小节,老师又让学生想象人们欣喜若狂的样子,说一段话。
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起,纷纷举手发表想法,这样,老师创造了想象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这是本课的第二个亮点。
本课不足之处也有,让学生想像一下盗火后人们欣喜若狂的情景时,老师出示了:夜幕初垂,人们没有像往常一样躲进洞穴,人们点燃人们敲响人们唱起,让学生说一说。
课前设计好的填空在这时出示似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说的创新的东西比较少,如果这时不出示填空,而让学生把同学们想像到的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效果会更好。
《普罗米修斯盗火》评课稿
![《普罗米修斯盗火》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527d8e13186bceb18e8bb1f.png)
《普罗米修斯盗火》评课稿篇一:《普罗米修斯》评课稿《普罗米修斯》评课稿二附小邱洁琛王崧舟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普罗米修斯》首先板书了“神的故事”,接着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找神名,说神名,读神名”,读着说着,故事的主要内容大家已了然于胸。
接着引导学生浓缩故事,形成故事梗概,继而话锋一转,抛出了“这样读故事有趣吗”的问题。
这一招可谓一石二鸟:既教了学生概括原文,又自然而然的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兴趣。
再读课文,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两幅画面完全不同的画面,写感受,然后读师生共同读。
两幅不同的画面:人类在黑暗中的凄凉、有火时的温馨已初见端倪。
至此,专家引导“没有火时看不到什么这时人们最需要什么”,教师一遍又一遍地追问,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回答:“火”、“火”、“火”。
让人感到好像是黑暗中孤苦的人们发出了越来越强烈的火的呼唤。
水到渠成,专家的问题掷地有声——“普罗米修斯看到了这种情景,心里会怎么想”。
想象了“没有火”的画面,就该想象“有火”的画面。
王老师要求学生根据省略号想象有火的生活多么美好。
“普罗米修斯看到了这种情景,心里会怎么想”学生充分回答后,专家进一步引导“普罗米修斯为什么会这样想呢”专家抑扬顿挫的说:“对,那就是因为他对人类的爱。
”一个大大的爱字写在了频幕,写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
接着,找课文中另外的两幅画面,找刺痛人心的画面。
课件“普罗米修斯受难”——普罗米修斯被牢牢锁住的画面,恶鸟啄食他的肝脏,音乐声响起来了——冲击着每一个人视觉、听觉。
本以为在这儿已经达到了高潮,没想到王老师定了定神,用舒缓的口气说:“请你写写高加索山上,英雄的普罗米修斯遥望人类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写啊,说啊,每一个人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故事中了,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的过去。
“你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他吗愿意的站起来。
”这时老师的话就是号角。
一个个坚定地声音响起来了,一个个激动地身影站起来了,频幕上“只有爱才是永远的神话”的主题不断闪现。
四年级语文下册《普罗米修斯》优秀评课稿
![四年级语文下册《普罗米修斯》优秀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27993245fbfc77da369b17e.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普罗米修斯》优秀评课稿课文《普罗米修斯》改编自希腊神话,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敢于为人类幸福而反抗众神之主宙斯的英雄形象。
他热爱并同情人类,为了给人类带来光明与幸福,宁愿忍受肉体的煎熬,被缚在高加索的悬崖上终日忍受风雪的欺凌、烈日的炙烤和鹫鹰的啄食,英勇而悲壮。
高尔基曾说:“普罗米修斯是人类热爱的不朽形象”。
如何透过简单的文字,让普罗米修斯的形象矗立于学生心中,并让这形象有血、有肉、有声、有情,而不仅仅是一个神话中的名字,或是雕塑中的造型?温老师的这堂课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一、用想象勾勒画面,让文字与画面联系起来。
课文开头两段陈述了人类“没有火”和“有了火”两种不同的情况。
王老师让学生找出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画面,并据此展开丰富的想象。
从一句“只好吃生的东西”想象吃哪些生的东西,想象天天吃生的东西的感受;从一句“无边的黑暗”想象人类都看不见什么,想象听到野兽的叫声时人们心里会怎么想;从“烧熟食物”、“驱寒取暖”、“驱赶猛兽”等语言,想象人类都在用火干什么。
当一个个生动、鲜活,或恐怖,或详和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时候,课文中的文字就有了画面感,有了丰富的情感,学生也就自然理解了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铤而走险的原因。
二、用想象丰富内容,让内容催化词语的理解。
怎么理解“死死锁住”、“没有尽头”、“啄食肝脏”、“又长出来”这些词语的含义?温老师没有让学生正面解释它的意思,而是运用想象,不断丰富这些词语的内容: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他饿不饿?渴不渴?冷不冷?累不累?困不困?但他为什么不吃?不喝?不穿?不歇?不睡?100年没有尽头,1000年没有尽头,10000年没有尽头,“没有尽头”那是何等漫长的煎熬!鹫鹰啄食的是肝脏,那是一个天神身体里面最柔软、最敏感的部位。
又“长”出来的仅仅是肝脏吗?那更是一份新的痛苦。
当这字字入耳,声声入心的诠释深深触动学生心灵的'时候,课文中的词语便有了色彩,有了动感,有了新的意义。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c75dac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0.png)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尊敬的教授和各位同学: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对普罗米修斯这部电影的评课。
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惊险的视觉体验,更重要的是思考人类起源和生存意义的深刻主题。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评价这部电影: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和主题探讨。
首先,故事情节方面。
影片讲述了一群科学家被邀请前往一个遥远的星球,探寻人类的起源。
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一些神秘的生命体,并发现这些生命体与人类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看到了各种疑点和危险,甚至其中的矛盾和谎言也开始浮出水面。
整个情节始终紧张刺激,观众可以深入思考人类的起源和意义是什么。
其次,人物刻画方面。
影片中,每个角色都很突出,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人生经历。
主人公肯特和维克托都是优秀的科学家,但两个人的性格差别却很大,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寻找答案的道路上的分歧。
卡梅隆是一位年轻的女士,她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朝气蓬勃的精神,帮助大家克服了许多障碍。
这部电影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在故事的展开中能够深入到观众的内心,让观众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最后,主题探讨方面。
电影“普罗米修斯”主要探讨的是人类起源和意义这样深刻的问题,这引导我们思考许多哲学和道德方面的问题。
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科学家们在探究人类起源的道路上不断地面临考验和挑战。
而我们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种种阻力,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电影想要告诉我们,人类面对自然和灵魂的遗产时需要保持谦虚,同时还要勇敢探索。
虽然我们可能无法完全解答问题,但我们可以尝试着去理解和探索。
以上就是我对电影“普罗米修斯”的评课。
尽管故事有着各种复杂的情节和人物,但电影却能抓住观众的心弦,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类起源和意义这样的深刻问题。
希望我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谢谢!。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 (3)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 (3)](https://img.taocdn.com/s3/m/db91100bb4daa58da0114ad3.png)
《普罗米修斯》评课《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神,他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的去太阳神那里盗取了火种,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他也与宙斯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
课文中普罗米修斯个性鲜明,主要是从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
孔老师在教学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储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听了孔老师的课感触很深,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一、在识字环节中,孔老师把生字展示在屏幕上,学生练读、指名读(适时地给予更正)齐读,方法多样,其中还不忘多音字的指点,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生字新词学得很扎实,给达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给学生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是四年级的重要的训练点,也是难点。
孔老师通过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里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来提示大家思考并学着概括课文,我们大家也都发现了孩子们在交流了文中的人物后,大家很自然的把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说出来了。
一件对孩子来说比较困难的事,在孔老师的巧妙处理后变得非常容易。
三、注重品读关键词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习语文,感悟语言的有效策略。
本课教学重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味,帮助孩子理解课文的主题,通过品词析句,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
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这个重点句子时,让学生品读“死死地锁”。
死死地锁是什么意思?被死死地锁住了,他不能做哪些事?当他被死死地锁住时,他感受到什么?在一步一步追问中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受普罗米修斯的坚强。
四、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
孔老师善于抓住课文空白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发挥合理想象,还原空白,使空白处不再空白。
这样不但加深其理解,丰富其语言,而且拨动其情感,丰富其感受。
如教学“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时,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并想象说话:自从有了火,人们还会有哪些幸福?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95fee0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6.png)
普罗米修斯评课稿《普罗米修斯》评课稿《普罗米修斯》是一部值得人们深思的电影。
它主题明确,情节曲折,影像精美。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逐一分析这部电影的优点和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主题探讨这部电影展现出对科技和人性的思考。
普罗米修斯博士和他的团队探到了一个外星球,他们发现了当地生物留下的信息,这些信息显示他们创造了地球上的生命,但这种生命在原创者的眼中是残缺和不完美的。
电影的故事引发了对科技和生命起源的探究,对生命意义的探究,对科技发展与人类的关系的探究等议题。
影片中主人公们的动力无非是贪婪和好奇心,他们因为这些动力而去探寻人类之初的秘密,却发现了充满危险和后果却不堪设想的真相。
这使得人们不得不深思人类对于科技过度的追求,情理和良知的对立,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思考。
人类的科技追求是人类历史的动力之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科技的过度追求是否会导致人类的毁灭及人类社会的瓦解?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二、情节解析相比于其他科幻电影来说,《普罗米修斯》的情节并不是特别出彩,其中也有一些刻意的情节构造和套路的结构。
但是,影片的情节和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让人印象深刻。
影片开场的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大自然和元素的图像给人以非凡唯美之感,和后面紧张的情节对比强烈。
一石头撞在大瀑布里面发出嘭的一声,这个简单的画面引发了人们对人类文明和其自身存在的关注。
电影的故事在刚开始时,是以科学考古学的视角出发的,随着故事的推进,不断发展出性爱,出血和角斗的元素,其中不乏恐怖与暴力的因素。
整个电影的节奏非常紧凑,尤其是在故事接近结尾时,节奏的缩短将紧张的气氛推向了顶点。
由于本片是《异形》系列的前传,许多人可能会对这部电影的特效有所期待。
电影的灰暗色调和幽深的光影深度,以及一些高质量的特效制作,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
特效略带瑕疵,但是,并不影响观众的视觉享受。
三、符号意义这部电影还包含着一些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例如影片中出现的“十字架”符号,或者说半个人的头颅等。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评课稿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6e6afd6ba0d4a7302763a2e.png)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评课稿亲爱的老师们:早上好!感谢柏老师和五(5)班的孩子们,带着我们一起畅享了40分钟的希腊神话之旅。
下面我将代表我们五年级组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点评:一、抓人物故事,叙故事内容开课之初,柏老师唤起学生对已有的中国神话的了解,从而让西方神话的引出显得不着痕迹。
上课伊始,柏老师让学生回忆了主要人物、出场顺序及人物关系,干脆利落。
并利用课文中的“金钥匙”所提供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精、略读主次人物名字,无形中渗透了抓主次人物的学法。
而在引导学生理解读词方面也是匠心独运,如“奥林匹斯山”、“高加索山”的居住场景对比读,“大发雷霆”一词的人物动作、神态想象读,“决心”、“决定”的人物情感、地位对比读等,并用“串珠子”的方法利用关键词来让学生讲讲这个故事,可谓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二、理神话结构,抵文章内核“句中无其辞,句外有其意”。
在教学课文第17--19自然段时,柏老师让学生勾画并批注刺痛人心的句子,先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
学生通过自学、互学、群学,既培养了学生圈点勾画的学习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能力。
而多种形式地读,既提高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又培养了其抓关键字词的能力(如捆、缚、撕裂等关键词)。
一些开放性问题的实施,如“为什么宙斯不把他处死,而要这样折磨他”,“普罗米修斯为什么不逃脱,而要心甘情愿接受惩罚”?此等艺术留白,其实包含着丰富的感情资源,既可加深其理解,丰富其语言,还能拨动其情感,丰富其感受。
层层深入的课堂推进,使得神话故事这种类文体的叙事结构呈现得顺理成章。
三、以追问做引,编神话故事柏老师以多视角的形式(戏剧、画作、诗歌等)去创设情境,带情入境,情境交融。
并让有效提问贯穿始终:圣火为何要在希腊采集?火种真的是从天上偷来的吗?人们创作神话是想表达什么?一系列地追问,既引导学生思考,又唤起了学生崇拜英雄、想当英雄的情结,基于此而来创编神话故事,显得水到渠成。
再加上雪莱的诗歌推波助澜,又给学生在人物的把控上添了一把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蓝老师的《普罗米修斯》一课
黄小李
《普罗米修斯》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不惜牺牲一切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语言准确,结构清楚,在课文中,还非常注意人物的个性描写,特别是其中的主人公——普罗米修斯,他的机智、勇敢、坚强、极富同情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普罗米修斯》语言真挚感人,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
课文通过语言和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本课意在通过研读普罗米修斯在面对紧锁的铁链、悬崖绝壁、恶鹰的啄食、日复一日的折磨面前的表现来体会他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品质。
在教学时蓝老师巧妙地突破文本重点抓住文本留有空白的有用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学生的体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促进学生对普罗米修斯品质的进一步感悟。
一、抓住课文空白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在行文中,文章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留下了一些艺术的空白,使之“句中无其辞,句外有其意”。
针对作者在行文中的韵外之致、弦外之音,蓝老师在教学这一神话故事时,抓住课文空白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已有的知识储备,大胆发挥合理想象,还原空白,使空白处不再空白。
这样不但加深其理解,丰富其语言,而且拨动其情感,丰富其感受。
在教学中蓝老师设计了两个小细节:
1、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气候是变化无常的,普罗米修斯除了要经受风吹雨淋的折磨,还可能会遭到怎样的折磨呢?
2、这就是凶恶的鹫鹰,这就是被鹫鹰啄食的普罗米修斯。
同学们,烈日的曝晒、暴雨的抽打、寒冬的侵袭……普罗米修斯后悔了吗?动摇了吗?屈服了吗?此时,你心中一定又多了一份对普罗米修斯的情感,你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
学生通过这样说的训练,层层深入,步步含情,提升了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的感悟,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在读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文中普罗米修斯个性鲜明,主要是从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本次教学中,蓝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普罗米修斯,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对普罗米修斯的认识,使学生能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内心。
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品析众神发怒的句子时,如果能够把“气急败坏”这个点嚼透了,学生能够细细地品出“气急败坏”的内涵了,那么对下文理解普罗米修斯勇敢、正义的英雄品质就做了很好的铺垫;由于在课堂上本人还缺乏一定的教育教学机智,使第三个板块“走出神话,拓展升情,引领阅读超越”的课堂教学不能及时的完成;对学生的引导有时还不够到位。
在此,谢谢备课组的老师,为我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普罗米修斯盗火》评课
切入点比较独特。
教师没有从传统的为什么盗火,怎么盗火,盗火结果如何导入新课。
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从描述普罗米修斯受的惩罚入手展开教学。
普罗米修斯受苦的镜头一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再通过看动画,文字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普罗米修斯的痛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故事情境。
当老师问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一问普罗米修斯的吗?学生的思维开阔了,问的问题到位且有深度,达到了走近普罗米修斯的效果。
春风化雨:
善于运用对比来展开教学。
整堂课教师没有单纯的机械地解剖文本,而是巧妙的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来处理重点难点。
如通过有火的人类生活情况和没火的人类生活情况做对比,更进一步体现出火对人类的重大意义,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伟大意义。
又如通过人类取得火种后欢快幸福的庆祝图与普罗米修斯悬崖受难图做对比。
更突出普罗米修斯牺牲自我的伟大精神,此时此颗他虽然是受着苦,但他内心是快乐的,为别人带来幸福的真正的快乐。
学生也从心理真正认识到了普罗米修斯是位勇敢善良无私奉献的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踏雪无痕:
善于把握故事结构和学生的情感变化。
整堂课结构流畅,环环相扣,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形象在一个一个教学环节中越来越丰满。
学生的情感也随之得到升华。
普罗米修斯承受的痛,内心的乐,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它的形象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理。
激发起了学生的正义感,深化了主题。
最后听伟大诗人雪莱写的普罗米修斯的赞美诗,使学生平凡的文字进升到了大诗人华丽的语言,借助诗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赞美与崇敬,整堂课更显得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