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phil--我国出版管理制度历史沿革及特点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新中国70年来,出版管理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从集中管理到市场化管理的转型和改革。
这个过程中,不仅在出版领域的政策法规、组织架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在出版产业结构、出版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这一演进与改革的历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市场经济改革是出版管理体制转型的重要动力。
70年来,新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市场机制逐渐完善,这为出版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条件。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领域的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出版机构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主选择出版内容和形式,从而提高了出版产品的质量和多样性。
出版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
70年来,信息科技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出版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需求,出版管理体制必须进行变革和创新,加强对数字出版、电子出版等新兴出版形式的监管和管理,推动出版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70年来,我国出版业在著作权法、出版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出版物的版权和著作权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这不仅为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且促进了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承。
在出版管理体制改革中,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违法侵权成本,惩治盗版行为,营造良好的出版环境。
加强国际合作是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70年来,我国出版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出版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图书和出版技术,推动了我国出版业的发展。
出版管理体制的改革也需要加强与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互学互鉴,共同推动出版业的发展。
我国也应加大对外文化出版的输出力度,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我们,市场经济改革、紧跟时代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强国际合作是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出版管理体制在不断的演进与改革中不断完善,为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出版管理体制的变革不仅是管理机制上的改进,更是对出版理念、出版市场、文化创意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创新。
回首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许多宝贵的启示,指引我们更好地开拓出版业的新局面。
第一阶段:创建时期的集中统一管理新中国成立之初,出版管理体制是走向系统化、正规化、科学化的初级阶段。
1950年,中央政府成立了对外文化事业专门管理机构——中国外文局,具体负责外国文化教育出版工作;1952年,成立了中国出版总署,标志着新中国出版管理体制机构的正式建立。
这一阶段,出版管理体制是以集中统一的方式进行管理,主要以政府机构为主导,带动全国出版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管理方式,在当时的国情下是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
但同时也存在着管理效率不高、创新力不足、市场竞争不足等问题。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时期的体制变革1978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管理体制也出现了许多改革的变革,务求为出版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
1988年国务院颁布《出版管理条例》,确定了出版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及管理体制,建立了现代出版管理体制。
也适时的取消了对某些出版机构的行政直接指导,实行企业化管理,进一步培育了出版市场,为出版业的多元化和市场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的出版管理体制的变革是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为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三阶段:信息时代的管理创新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传统出版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改革。
对此,中国出版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
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新闻出版管理条例》,随后又于2001年修订,明确了出版单位依法享有独立办报权利,加强了对出版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
还推动实施了“数字出版工程”,积极倡导出版事业全方位、多层次发展。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出版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和演进,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制和政策框架。
这一过程不仅为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也积累了宝贵的改革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就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进行深入探讨。
一、出版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1949-1978)新中国成立之初,出版管理体制基本遵循苏联模式,全行业由国家垄断管理,主要负责出版物的审查、发行、印制等工作。
由于长期的战乱和内乱,当时的出版业面临着严重的物质短缺和管理混乱。
随着国家的不断巩固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出版管理体制也逐渐趋于规范和完善。
在此期间,出版管理体制主要特点是政府控制,计划经济为主导。
全行业依托国有出版机构,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和分配。
虽然这种体制有利于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产品的安全,但也限制了出版业的多样化和市场化发展。
此时期的出版管理体制在委托代理制度、审查制度和分配制度上也存在不少弊端和弱点,急需进行改革。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实践探索(1978-2000)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中国出版管理体制也开始逐步进行改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引入市场机制。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出版管理体制开始逐步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出版业。
1994年出台的《图书进口管理暂行规定》和《图书进口管理办法》等政策,开辟了图书进口的通道,为丰富国内读者的阅读选择打下了基础。
2. 放开审查制度。
改革开放初期,出版管理体制也渐渐放开了对出版物内容的审查,逐渐转向对版权、出版行为的管理。
这一举措为中国出版界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大量新书、新作品得以面世,也推动了出版业的创新和发展。
3. 探索改革试点。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出版管理体制也在一些地方进行了试点性的改革尝试。
比如1980年代初,四川大学出版社率先推出了“委托代理、以奖代补”的出版模式,开创了出版业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新局面。
三、出版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建设(2000年以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出版管理体制开始向着现代化、市场化的方向迈进。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的制度变迁
未来发展方向
个性化定制
出版业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 制服务,根据读者的需求和 喜好,提供定制化的内容和
服务。
国际化拓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文化 自信的提升,中国出版业将 更加注重国际化拓展,推动 中国优秀文化成果的传播和
交流。
绿色印刷发展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 下,出版业将更加注重绿色 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 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的制度变迁
目录
•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概述 • 制度变迁的动因与过程 • 制度变迁的影响与结果 •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的挑战与机遇 • 未来展望
01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概述
转型期背景
经济体制转型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为 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
战。
政治环境变化
政府对出版业的管控逐渐放松,出 版业开始探索市场化发展道路。
制度变迁的过程
市场化改革
数字化转型
出版业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 济体制转变,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 动出版社走向市场。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传统出版业 逐渐向数字化转型,推出电子书、数 字期刊等新型出版物。
集团化与专业化
出版社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形成大 型出版集团,同时也有专业化的出版 社专注于特定领域或受众群体。
制度变迁的特点
渐进性
制度变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的逐步改革和完 善。
多样性
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模式和路径,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出 版社在制度变迁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创新性
制度变迁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创新性的做法和模式,如数字化出版、 网络营销等,为出版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3
中国的出版管理制度是什么
中国的出版管理制度是什么中国的出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出版行政管理制度、出版市场监管制度、出版经营管理制度、出版质量管理制度等。
一、出版行政管理制度中国的出版行政管理制度是由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组成,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管理条例》等。
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包括:一是出版单位主管部门,它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国出版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二是出版管理机构,负责执行特定的行政权力;三是出版行政执法机构,是执行行政执法的机构;四是出版行业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
在这一体系中,新闻出版总署是国家出版行政管理机构,它是行政管理机关,对全国出版活动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
同时,它在法规、政策制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出版广电局是各省市的出版行政管理机构,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的出版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本地区出版活动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二、出版市场监管制度中国的出版市场监管制度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
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包括:一是对出版市场的基本规则,它要求出版市场的主体必须严格遵守市场的基本规则,维护市场的秩序;二是对出版市场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禁止,它要求出版市场主体不得垄断市场,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破坏市场秩序;三是对出版市场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它要求出版市场的监督和检查机构对出版市场的各种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在这一体系中,新闻出版总署和各省市的新闻出版广电局是出版市场监管制度的执行主体,他们负责加强对出版市场主体的监管和检查,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三、出版经营管理制度中国的出版经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法》等。
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包括:一是对出版经营行为的管理,要求出版经营主体在进行出版经营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二是对出版经营行为的监督和检查,要求出版经营主体必须接受有关部门对其经营行为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三是对出版经营市场秩序的监督和检查,要求有关部门对出版经营市场秩序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版管理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时期的演进与改革。
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出版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也为当前出版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启示。
70年的发展历程中,新中国的出版管理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一管理”到“市场经济时期的多元竞争”、从“政府主导型管理”到“市场主导型管理”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时期,出版机构一切活动都在计划指导和政府直接管理下进行。
这种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出版业在国家意识形态导向下的平稳运行,确保出版物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引导作用。
这种单一、垄断式的管理体制也导致了出版机构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出版内容缺乏多样性和市场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的出版管理体制也开始发生改变。
逐渐有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和竞争机制。
各种形式的出版机构纷纷涌现,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出版内容的多样性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升。
政府则更多地扮演着监管者和规制者的角色,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维持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发展。
出版机构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市场的反馈和市场机制的调节。
改革开放后的出版管理体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出版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更注重商业利益,忽视了社会责任和文化价值。
出版物的质量和内容也面临着挑战。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出版管理往往难以平衡自由市场和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
政府的监管职能是保障市场公平有序运行的必要手段,但也容易造成市场发展的制约和创新环境的不足。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经验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第一,出版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
出版管理体制的目标应当是服务于人民,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政府在出版管理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规制作用,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引导市场的有序发展。
(完整版)phil--我国出版管理制度历史沿革及特点
同时,根据《通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增加了六个方面的职责: 一是将文化部管理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放映的职责划入总署; 二是将文化部音像制品进口管理的职责划入总署; 三是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机构记者证的监制管理职责划入总署; 四是增加对从事出版活动的民办机构进行监管的职责; 五是强化了对国内报刊社、通讯社分支机构和记者站、记者的监管职责。 六是将“扫黄打非”的职能统一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含地方)。 在机构设置上,为了适应新的产业发展环境设置了出版产业发展司和科技与数 字出版司。
2004年以总署第25号令废止了103件规章、规范性文件
2008年11月24日,新闻出版总署第39号总署令废止新 闻出版总署此前发布的31件规范性文件
2008年7月,国务院 下发了《关于印发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版权局)主要 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 编制规定〉的通知》
新“三定”理顺了新闻出版总署与有关部门的 职责关系,明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在出版 环节对动漫进行管理,对游戏出版物的网上出 版发行进行前置审批。动漫和相关产业规划、 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会展交易和市场监管则 由文化部负责。
根据2009年3月2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刊登的《柳斌杰:切实推动新 闻出版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85家高校出版单位完成或即将完成体 制改革工作,占高校出版社的83%,中央党政部门出版社转制重组工 作方案已经中央批准,改制工作已经启动,地方70多家出版社实现转 企改制,246家图书出版社、上千种经营性报刊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组建了24个出版企业集团公司,30个省级新华书店系统完成转企,49 家党报党刊集团实现了采编和经营分开,培育了一大批合格的文化市 场主体。
③拓宽发行渠道
改革开放之前 出版社只管出版, 新华书店包发行
现代出版学
第一章绪论一、我国出版历史概述(一)出版活动始于何时?1、始于殷商时期,以甲骨文为标志2、始于东汉时期纸张的发明,以纸写本为标志3、始于隋唐之际,以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为标志判定出版活动起源的标志是出版物的生产与流通活动都已出现。
我国出版活动的起源要从西汉末年槐市的出现算起。
稍后出现的“书肆”,则标志着出版物生产与流通活动都已出现。
(二)古代出版业的发展特点:1、出版管理制度上以皇权为主的至高无上性。
2、形成以官刻为主导、坊刻与私刻并存的出版体系。
3、出版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事业的管制。
4、出版活动中强调编辑的作用与编著合一。
5、注重编辑出版活动的学术性。
6、出版编辑工作与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有密切的关系。
分期:1、手工抄写出版时期(西汉末年至公元6世纪雕版印刷术出现)2、手工印刷出版时期(6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机械化印刷厂出现)(三)近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分期:1、西方印刷术的传入与译书机构的设立。
2、近代民族出版业的兴起。
3、传播新文化的进步出版业的发展。
4、新中国出版业的建立和发展。
(四)我国出版业现状2008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79家(包括副牌社34家),其中中央出版社220家(包括副牌14家),地方出版社359家(包括副牌20家)。
全国共出版图书274123种,其中新版图书148978种,重版、重印图书125145种;出版期刊9549种;出版报纸1943种。
2008年全国共有音像制品出版单位378家,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40家。
二、现代出版学的形成(一)“出版学”一词的来源“出版学”一词的正式提出者是日本学者清水英夫。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编辑学”这一概念的国家。
(林穗芳)(二)我国出版科学建制成熟的表现:1、出版组织和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2、出版单位和出版物数量的不断增加;3、出版工作者、科研人员及组织管理人员数量增多,出版、研究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4、出版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形成;5、学术刊物和专著的出现;6、高等教育中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建立。
我国书籍制度的产生及演变过程
我国书籍制度的产生及演变过程一、社会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书籍制度的演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什么经济、文化就根本不存在。
到了奴隶社会,生产力有一些提高,就出现了甲骨文、契刻等。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这时人们可以将竹、木之类制作成简牍来书写文字,其后又有了缣帛,图书出现了。
书籍制度是指图书在一定历史时期所具有的特定物质形式。
其物质形式由四个因素组成:文字、材料、形态和制作方法。
我国古代的书籍制度,从竹木的简册制度开始,到纸写书的卷轴制度再到印本书的册页制度,演变到今天的计算机网络的非纸质的知识载体,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的需求而决定的。
如从简牍到卷轴是由于发明了纸。
再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写本书过渡到了印本书,书籍制度也过渡到了册页制度。
从卷轴到册页并不是一下就完成了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感到卷轴形式有许多不便之处。
如:制作手续复杂、麻烦,制作一部书要经过粘纸、加轴、装裱、系带等各种环节,费时费工。
而且在阅读时需展卷、收卷,很不方便,查阅也很费力。
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图书的内容范围比以前扩大了,数量也增多了。
社会上读书、写书,收藏书籍的风气很盛,说明了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
从敦煌遗书中可以看出我国文化、科技的发达。
所藏的宗教文献中,不仅有佛教、道教文献,还有其他宗教文献。
四部典籍,有经、史、子、集方面的文献。
除此之外还有文书、帐册之类的文献。
有印本、写本、拓本、纸本、绢本,有卷轴装、册页装、线装等,说明了制作工艺技术方面的成就。
信息技术的发明,改变了知识载体与传播方式,视听型、机读型的图书越来越多地使用了。
在卷轴时代的生产方式是抄写,而册页制度时的生产方式则是印刷,视听型时的生产方式变为缩摄等。
这中间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对书籍的大量需求,更有科学技术的发明。
4出版行政管理
出版行政管理行政法规的基本框架
▪ 《出版管理条例》 ▪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 《印刷业管理条例》 ▪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 另外《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
出版管理的主要依据2
▪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章。 ▪ 《期刊管理暂行办法》、《图书、期刊、音
▪ 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等,如《伯尔尼公约》、 《世界版权公约》等。
《宪法》、《刑法》
《宪法》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游行、示威的自由。
《刑法》
▪ 新闻出版法规的权威性 ▪ 公民知情权的保障; ▪ 记者编辑合理的怀疑权; ▪ 记者的采访权; ▪ 记者人身安全权的保障。 ▪ 案例——足协封杀《足球》报事件。
有3 000余家;
采用出版追惩制国家地区的情况2
▪ 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注册登记的出版 社上千家,但多数只是挂名或一年也出不了 几本书的小出版社。
▪ 台湾1997年登记在案的出版社5 400家,其规 模是1-10人的出版社占71.7%,11-20人的占 13.3%,21-50人的占8.1%,50-100人是占 2.8%,100人以上的仅为4.1%。
对出版自由限制的范围主要有
1不能生产和传播破坏本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颠覆宪法政府,侮辱国家元首和政府机构, 煽动叛国和暴乱,泄露国家机密诽谤他人的 出版物等;
▪ 2不能生产和传播宣扬色情淫秽暴力,有害于 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出版物;
▪ 3在出版经营活动中要遵守有关的经济法律、 法规,违反者要受到处罚。
▪ 戒严时期,出版实施登记制度,但台湾当局对出版 业有许多的限制,在法律上除了戒严法、出版法外, 还有妨碍军机治罪条例、惩治叛乱条例、妨碍国家 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违警罚法等。另外,台湾内 政部等各级行政机关还制定了许多管制规定,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出版管理体制经历了不断的演进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
这一体制的演进与改革为我们今后的出版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版管理体制主要由国家新闻出版署负责,其任务是统一协调全国的出版工作,制定出版政策,进行出版经营和监督管理。
在这一体制下,出版业虽然有了初步的组织和管理,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整个行业发展缓慢,质量水平较低。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版事业被极左思潮所束缚,出版物呈现出统一化、平淡化的特点,严重限制了创新和多样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出版事业迎来了鼓舞人心的发展机遇。
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部分,出版体制也进行了重大的变革。
1986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新闻出版局,对原有的出版管理机构进行了重组,并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出版事业全面发展”的发展思路。
这一变革的关键是把出版业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取消了政府对出版业的直接指导和控制,实行了事业单位法人制,促进了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入,2001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成立,对原有的出版体制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实行了一体两翼的管理模式,即新闻出版一翼和版权管理一翼。
这一调整体现了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制的功能分工和专业化管理。
新闻出版一翼负责领导和管理新闻出版业,版权管理一翼负责版权工作的管理与监督。
这种管理体制的调整,既统一了管理主体,又充分体现了功能分工,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出版事业的发展。
至今,国家新闻出版署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的文化产业部门,具有明确的职能和管理权限,对出版、发行、版权及其他相关事务进行监管和管理。
这一管理体制的形成,为出版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中国出版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市场机制是推动出版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取消政府对出版业的直接指导和控制,使得出版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运作和发展,提高了出版物的质量和创新能力。
我国出版管理制度优势范文
我国出版管理制度优势范文我国出版管理制度优势一、出版管理制度的概念与意义出版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出版事业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和管理办法的总称。
出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出版管理制度可以促使出版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国民素质进步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我国出版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出版管理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早在明朝中叶,朝廷就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出版物。
近代以来,我国的出版行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管理制度。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出版物由国家垄断,出版管理由国家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承担。
这种管理制度推动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信息闭塞、出版物质量不高等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出版管理制度。
198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法》明确了国家对出版事业的管理职责和范围。
1992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成立,该署负责对全国出版物的审批、管理和监督工作。
2000年,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我国的出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逐步与国际接轨。
三、我国出版管理制度的优势1. 提高了出版物的质量和水平我国的出版管理制度建立以来,对出版物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严格要求。
出版物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经过审批或备案程序后才能出版发行。
这种制度保证了出版物的内容合法合规,提高了出版物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出版管理部门还加强对出版物的质量监督和检查,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出版物进行严厉处罚,这进一步提高了出版物的水准。
2. 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我国的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出版业的繁荣发展可以推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出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使出版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健康发展,为出版企业提供了市场竞争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活力。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出版管理体制经历了演进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版管理体制处于相对封闭、垄断的状态。
政府对出版物的审查和控制力度很大,出版单位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有限,市场化程度低。
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出版业发展缓慢,创作创新受到限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
首先是政府对出版业的控制力度逐渐减弱,多元化的出版主体相继涌现,出版市场逐渐开放。
其次是政府逐渐放宽对出版物内容的审查,加强版权保护,使得创作环境更加自由开放。
再次是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出版业的市场化发展,鼓励产业创新和竞争。
第一,政府应适度干预。
政府是出版管理体制的管理者,应当依法监管出版业,保护市场秩序,但同时要保持适度的干预。
政府要创造宽松、开放的环境,尊重市场和创作者的权益,鼓励创新创作。
政府的干预不能过度,否则容易造成垄断、滥用权力等问题,限制出版业的发展。
第二,加强版权保护。
版权是保护创作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促进出版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新中国70年的出版管理体制演进与改革中,版权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相关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完善。
版权保护不仅要依靠法律手段,还需要倡导社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尊重,提高大众的版权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版权的氛围。
鼓励市场化、多元化发展。
市场经济是调动社会资源和创新动力的有效方式,也是推动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中国70年的出版管理体制改革,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逐步实现的。
市场化意味着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出版物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效益。
多元化意味着鼓励不同性质、规模和所有制形式的出版单位共同发展,形成竞争和合作的良好格局。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政府应适度干预,加强版权保护,鼓励市场化、多元化发展。
这些启示对于今后出版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为出版业的创新创造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
新中国70年出版管理体制的演进与改革启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出版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演进和改革。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回顾,分别是管理体制的建立、组织架构的调整、市场机制的构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数字化转型。
一、管理体制的建立新中国建立之初,出版管理体制主要依靠政府部门进行管理。
1949年9月成立了文化出版委员会,设立了机密类、通俗类、童话类、课本类等出版社,建立了出版物检查制度和版号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出版管理体制。
1953年成立了全国出版总署,负责印刷、出版、销售和分发各种出版物。
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版管理体制被打乱,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重新建立起来。
1982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成立,正式统一了出版界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组织架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出版管理体制也不断调整和完善。
1998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实行了“三定方案”,即定位、定职、定编,从而明确出版行政部门及其职能。
200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出版业发展引导机制的意见》,明确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在出版业中的分工和合作方式。
2018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改组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进一步加强了对广电出版业的管理和指导。
三、市场机制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市场化、国际化、数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1992年,政府开始推行市场经济,出版管理机构逐渐转向市场化管理模式,逐步退化为行政批准、许可和监管职能。
2001年之后,出版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不断加剧,出现了一批实力强、特色鲜明的民营出版企业。
政府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出版企业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创造了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四、政策法规的制定政策法规的制定是保障出版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1995年,出版管理部门出台了《新闻出版管理条例》,1996年,出版管理部门印发了《新闻出版广告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出版行业的管理。
200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文化产业以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目标、政策和措施。
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的演变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书籍在中国的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书籍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各种变革和创新,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
封建时代在封建社会中,由于社会制度的封闭性和官方统制的强制性,书籍的数量和范围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在这个时期,书籍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官方的正书和私人的家藏书籍。
正书是经过官方审查并由官方认可的书籍,包括经典、史书、百家群书、典籍等。
私人藏书则是指私人自己收集、购买或家族流传下来的书籍。
由于书籍价格昂贵,一般人很难购买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常常需要借阅官方和私人藏书的书籍。
此外,由于官方正书的限制和审查,一些小说、传记、笔记等文学作品无法被官方认可,也就没有机会被保存下来。
隋唐时代隋唐时代是中国书籍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文化名士,如杜甫、白居易、王维、孙思邈等,他们不仅在诗歌、文学、医学等各个领域贡献突出,而且他们对书法、印刷、纸张、书籍收集与研究等方面的探索也为中国书籍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个时期的书籍制度逐渐转变为士人和教育机构的主导和家庭藏书和官方正书共同存在的模式。
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书籍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加。
在这个时期,印刷术的发展和流传也对书籍的收藏和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明清时代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书籍制度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书籍收藏和传播的规模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家族图书馆和私人收藏成为重要的收藏渠道,尤其是宋、明两代书籍的收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中国书籍收藏领域的一大宝库。
在这个时期,印刷技术和纸张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书籍的大规模生产和传播。
在明朝,书铺逐渐兴起,成为普通百姓购买书籍的重要渠道。
同时,在这个时期,一些新型的书籍也开始涌现,如民间小说、剧本、金石学、文房四宝等,丰富了中国书籍的内涵和形式。
现代时代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书籍制度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0
350
300
250
个数 200 150
100
图书种数增长
1976年-1985年图书种数增长图
50
5
0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4 1984 1985
年份
图书种数 3
(万) 2
图书册数增长 196年-1985年图书册数增长图
1
80
0
70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60 1983 1984 1985
①改革出版管理机构,转变政府职能
出版管理 机构改革
2001年4月,国务院决 定将中人民共和国新闻 出版署调整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升格为正部级。
到2002年,全国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新 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全 国有71个地市、100多个县 建立了独立的新闻出版行 政管理机构,其他地市县 在文化局等加挂了新闻出 版局的牌子,基本形成了 一个国家、省(自治区、 直辖市)、地市、县区的 四级新闻出版管理体系。
出版方针:“为政治服务”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义服务”
1984年6月,文化部在哈尔滨召开的地方出版工作会议
出版社:单纯的生产型
为生产经营型
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 ①建立社长负责制与责任制 ②释放地方出版社的生产力 ③拓宽发行渠道
①建立社长负责制与责任制
建立社长 负责制
1980年中央宣传部转发的国 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制定的 《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中 规定:“出版社实行党委领 导下的社长、总编辑分工负 责制。出版社的重大问题, 应经过党委讨论做出决定。”
年份(年)
50
册数 (亿)
40
30
20
1976年至1985年 出版业发展相关数据表
10 0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年份(年)
1986—1998年
“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
出版管理 机构改革
1982年5月,在国务 院机构改革中,国 家出版局划归文化 部,改称文化部出 版事业管理局。
②释放地方出版社的生产力
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 地方出版单位提出“地 方化、群众化、通俗化” 的经营方针,规定地方 出版社主要为地方服务。
1979年,国家出版局在长沙召开了全 国出版工作会议,国家出版局代局长 陈翰伯明确表态:“地方出版社的同 志要求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或兼顾全 国,可以试行。地方出版社出书不受 ‘三化’限制”。
转变政府 职能
从2002年开始,我国出版业的政府管理职能开始遵循政企分开, 管办分离的原则,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过度,由重审批向重 监管方面转移,从对出版机构的具体管理中超脱出来,走向依 法行政,加强市场监管,加大规范市场秩序力度。
新闻出版总署 迄今先后三批 集中清理废止 规范性文件
新闻出版总署于2003年以总署第21号令废止了70件 规章、规范性文件;国家版权局于2003年以版权局 第4号令废止了27件规章、规范性文件
2004年以总署第25号令废止了103件规章、规范性文件
2008年11月24日,新闻出版总署第39号总署令废止新 闻出版总署此前发布的31件规范性文件
2008年7月,国务院 下发了《关于印发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版权局)主要 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 编制规定〉的通知》
新“三定”理顺了新闻出版总署与有关部门的 职责关系,明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在出版 环节对动漫进行管理,对游戏出版物的网上出 版发行进行前置审批。动漫和相关产业规划、 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会展交易和市场监管则 由文化部负责。
1988年5月,中央宣传部、新 闻出版署联合颁布《关于当前 出版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 “要逐步实行社长负责制。社 长是法人代表,党组织起监督 保证作用。社长全面领导出版 社的编辑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 国家规定的出版社应有的人权、 财权和选题审批权,由社长行 使。编辑部门和经营管理部门 都对社长负责。”
同时,根据《通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增加了六个方面的职责: 一是将文化部管理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放映的职责划入总署; 二是将文化部音像制品进口管理的职责划入总署; 三是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机构记者证的监制管理职责划入总署; 四是增加对从事出版活动的民办机构进行监管的职责; 五是强化了对国内报刊社、通讯社分支机构和记者站、记者的监管职责。 六是将“扫黄打非”的职能统一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含地方)。 在机构设置上,为了适应新的产业发展环境设置了出版产业发展司和科技与数 字出版司。
中共中央宣传 部、新闻出版 署颁发了《关 于当前图书发 行体制改革的 若干意见》
提出“三放一联”思路
放权承包,搞活国营书店;放开批发渠道, 搞活图书市场;放开购销形式和发行折扣, 搞活购销机制;推行横向经济联合,发展各 种出版发行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Leabharlann 1999年至今 全面深化改革
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 ①改革出版管理机构,转变政府职能 ②推动出版集团化建设 ③以转企改制为主线,全面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
①建立社长负责制与责任制
建立以提高图 书质量为中心 的联系经济奖 惩的责任制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 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编辑部门的改革, 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抓责任制”。 1984年在哈尔滨召开的地方出版社工作会议 上也提出:“出版社编辑部应当建立联系奖 惩的考核制度。要实行岗位责任制,要规定 先进合理的定额,超额奖励;同时实行若干 以提高图书质量为主要考核内容的单项奖。”
③拓宽发行渠道
改革开放之前 出版社只管出版, 新华书店包发行
1982年文化部发布《关于图书发行 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提出图书 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在全 国组成一个以国营新华书店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 种购销形式,少流转环节的图书发 行网,即“一主三多一少”。
出版社数量增长 1976年-1985年出版社数量增长图
我国出版管理制度的 历史沿革及特点
一、我国出版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出版管理 制度发展 三个阶段
1978—1985年 拨乱反正,重新确定出版方方针
1986—1998年 “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
1999年至今 全面深化改革
1978—1985年 拨乱反正,重新确定出版方方针
1983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
1986年,为提高出 版管理能力,国务 院恢复国家出版局 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1987年1月,国务院发 出了《关于成立新闻 出版署的通知》,提 出:“成立中华人民 共和国新闻出版署, 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1988年4月中 共中央宣传部 新闻出版署联 合发布《关于 当前出版社改 的若干意见》
重要文件 确立了出版社内部机制改革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