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供应链管理教案(共十章)
![供应链管理教案(共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a90e2aeca8114431b90dd8fc.png)
供应链管理教案第一章供应链及其背景概述 (3)第一节供应链的概念及其特征 (3)第二节供应链的类型和模式 (4)第三节供应链的目标 (4)第四节供应链成长理论与供应链管理 (7)第二章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 (8)第一节供应链管理模式产生的经济背景 (9)第二节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点、原则和实施步骤 (9)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选择 (10)第四节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 (13)第五节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 (14)第六节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意义 (16)第三章供应链的构建 (17)第一节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及其匹配 (17)第二节供应链体系结构模型 (18)第三节供应链设计的策略 (18)第四节供应链设计原则 (19)第五节构建供应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第六节供应链的设计策略 (21)第七节供应链设计与优化方法 (23)第四章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 (24)第一节供应链管理下的业务外包 (24)第二节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7)第三节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形成 (28)第五章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 (31)第一节业务流程重组概述 (31)第二节企业流程描述及分析 (32)第三节业务流程重组的一般方法 (33)第六章供应链中的采购管理 (35)第一节传统的采购模式 (35)第二节供应链管理下采购的特点 (36)第三节供应链管理下的即时采购策略 (38)第四节供应链管理下的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39)第七章供应链中的生产管理 (41)第一节传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和供应链管理思想间的差距 (41)第二节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42)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集成化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总体模型 (45)第四节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系统的协调机制 (47)第八章供应链中的库存控制 (50)第一节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0)第二节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 (51)第三节供应商管理库存 (55)第四节协同式库存管理与联合库存管理 (58)第五节战略库存控制:工作流管理 (59)第九章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61)第一节信息技术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61)第二节基于EDI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63)第三节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64)第十章供应链绩效评价与企业激励机制 (68)第一节供应链绩效评价概述 (68)第二节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69)第三节供应链标杆管理 (69)第四节供应链企业激励机制 (70)第一章供应链及其背景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国界化企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整个市场竞争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和一体化。
订单处理
![订单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cb3a21a5e9856a561260ff.png)
一、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1、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 供应链从需求到供应的变化性增大的现象称为 “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
2、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 供应链专家和顾问喜欢说:“在现代供应链中,是 以信息取代库存。” •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有: • 帮助减少供应链中的变化性 • 帮助供应商做出更好的预测、促销和市场变化方案 • 协同制造和分销系统及策略 • 为零售商提供查找热销商品的工具,使其能够更好 地为顾客服务 • 使零售商能够更快地对供应问题做出反应和适应 • 缩短交货提前期
CASE1: Safeway 一新贸易方式
在英国有一家叫做Safeway的连锁店超级市场, 它已经建起了一条基于网络的价值链,这条价值链 使它的贸易方式焕然一新。在购买方面,它允许成 百上千的供应商链接到它的数据库,并向他们提供 他们的每一件产品在Safeway的每一家连锁店中的销 售状况方面的信息。这使得供应商能够根据市场需 要和变幻的品位来决定他们的生产,也使Safeway永 远不会脱销。由于连接到Safeway的Intranet的费 用仅几千美元,所以这家超市可以很容易地增加其 供应商的数量,并给出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价格。 在销售方面,它使用Web站点来为远距离购物和电子 目录分类服务,同时也在站点上和忠诚卡上收集和 挖掘客户喜好方面的数据,以便使促销行动个体化。
现代企业物流的着重因素——物流供应链管理
![现代企业物流的着重因素——物流供应链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0401f5f705cc17552709da.png)
现代商业MOD RN BUS IN S S6The busine ss c ircula te商业流通现代企业物流的着重因素李儒晶清华大学215123[内容摘要]供应链管理提出的时间虽不长,但它已引起人们的广泛的关注。
特别是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如惠普公司、IBM 公司、戴尔计算机公司等在供应链实践中取得的成就,更使人坚信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环境和挑战;外包与扩展;构建;技术支撑;计划与控制;绩效评价与激励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C us t om er )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C om pet i t i on)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C hange),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为了提高竞争力,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
供应链就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
同一企业可能构成这个网络的不同组成节点,但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不同的企业构成这个网络中的不同节点。
此时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像丰田.耐克、尼桑、麦当劳和苹果等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从网链的角度来实施。
一、业务外包与扩展在当前这样一个竞争世界中,企业欲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从企业与环境特点出发,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企业中非核心业务由合作企业完成,这就是所谓的业务外包(O )。
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企业得到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从而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物流外包业务的选择1、根据企业物流的内容和特点来选择外包业务。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生产物流与内部运作关系密不可分,而供应物流和销售物流则相对独立。
2、根据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来选择外包业务。
花卉产业供应链七个支撑体系
![花卉产业供应链七个支撑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a733d61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5.png)
花卉产业供应链七个支撑体系花卉产业供应链的七个支撑体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体系:包括花卉种子种苗的研发、培育和供应,花卉种植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以及现代化、标准化的花卉生产技术推广等。
2. 物流体系:从花卉采后处理(如预冷、包装)、仓储、运输到配送,构建高效、安全、环保的冷链物流网络,确保花卉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与新鲜度。
3. 销售体系:涵盖线上线下各种销售渠道,包括花店零售、花卉市场批发、电商平台销售、花卉拍卖交易等多元化的市场营销模式。
4. 信息服务体系:建立花卉市场的信息收集、分析、发布机制,提供花卉供求、价格走势、品种趋势等各类信息,指导生产和经营决策。
5. 质量监管体系:对花卉产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保障消费者权益及花卉行业的健康发展。
6. 科技研发体系:加大花卉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力度,提升花卉生产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7. 金融服务体系:为花卉产业链上的各环节企业提供贷款、保险、担保等金融支持,解决其资金需求问题,促进花卉产业资本的良性循环。
这七大体系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同推动花卉产业供应链的稳定、高效运行。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b1bfcc35fbfc77da269b1fc.png)
SCM School of Logistics, BWU
13
Chapter 1 Background of SCM 三、SCM的产生(Emergence of SCM)
“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 零售商,最终再到顾客的贯穿所有企业和顾客的“链”。由 于相邻节点企业或顾客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当 把所有相邻企业或顾客依此连接起来,便形成了SC,见图 1-2。这条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才有 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能受益。于是便产生了SCM这一 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
SCM School of Logistics, BWU
7
Course Explanation
对需求 作出快 速反应
高质量
个性化
优质
SCM School of Logistics, BWU
2
Course Explanation
三、教学方法与要求(Teaching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本章是SCM出现的相关背景,主要包括21世纪全球 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新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管理模式的 影响以及供应链管理的产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
①理解21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4个主要特点; ②弄清新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管理模式产生的影响; ③了解SCM是如何产生的; ④了解几种典型的供应链结构; ⑤掌握如何学习SCM。
2
第八章 供应链的业务流程再造
3
第九章 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
2
第十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管理
4
总复习
1
合计
32
SCM School of Logistics, BWU
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案例分享
![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cd4162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b.png)
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案例分享第一章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概述 (2)1.1 智慧供应链的定义与特点 (2)1.2 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3)1.3 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实施意义 (3)第二章智慧供应链战略规划 (4)2.1 智慧供应链战略规划的方法与流程 (4)2.2 智慧供应链战略规划的实践案例分析 (4)2.3 智慧供应链战略规划的优化策略 (5)第三章供应链信息平台建设 (5)3.1 供应链信息平台的架构设计 (5)3.1.1 总体架构 (5)3.1.2 技术架构 (5)3.2 供应链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 (6)3.2.1 数据采集与整合 (6)3.2.2 数据挖掘与分析 (6)3.2.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6)3.2.4 云计算与大数据 (6)3.3 供应链信息平台的实施与运维 (6)3.3.1 实施策略 (6)3.3.2 运维管理 (6)第四章物流网络优化 (7)4.1 物流网络优化方法与算法 (7)4.1.1 线性规划法 (7)4.1.2 启发式算法 (7)4.1.3 模拟退火算法 (7)4.1.4 神经网络算法 (7)4.2 物流网络优化的实践案例分析 (7)4.2.1 某电商企业物流网络优化 (7)4.2.2 某制造企业物流网络优化 (7)4.2.3 某零售企业物流网络优化 (8)4.3 物流网络优化的效果评估与改进 (8)4.3.1 效果评估指标 (8)4.3.2 效果评估方法 (8)4.3.3 改进措施 (8)第五章智能仓储管理 (8)5.1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8)5.2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实施策略 (9)5.3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实践案例 (9)第六章供应链金融创新 (10)6.1 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与模式 (10)6.2 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案例分析 (10)6.3 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施策略 (11)第七章供应链协同管理 (11)7.1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理念与目标 (11)7.1.1 理念概述 (11)7.1.2 目标设定 (11)7.2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践案例分析 (11)7.2.1 企业背景 (12)7.2.2 实践措施 (12)7.2.3 实践效果 (12)7.3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优化路径 (12)7.3.1 加强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 (12)7.3.2 深化供应链信息化建设 (12)7.3.3 优化供应链协同机制 (12)7.3.4 加强供应链人才培养与引进 (13)7.3.5 推进供应链绿色发展 (13)第八章智慧供应链风险防控 (13)8.1 智慧供应链风险类型与识别 (13)8.1.1 风险类型 (13)8.1.2 风险识别 (13)8.2 智慧供应链风险防控策略 (14)8.2.1 技术防控策略 (14)8.2.2 管理防控策略 (14)8.2.3 市场防控策略 (14)8.3 智慧供应链风险防控实践案例 (14)第九章智慧供应链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15)9.1 智慧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 (15)9.2 智慧供应链团队建设策略 (15)9.3 智慧供应链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的实践案例 (15)第十章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16)10.1 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16)10.2 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16)10.3 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17)第一章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概述1.1 智慧供应链的定义与特点智慧供应链是指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和优化,实现供应链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协同运作。
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cc87560561252d380eb6e29.png)
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求将 企业 的资源集 投 入到企业最具竞争
力的核心业务上 ,而将非核心业 务通过外包 等形式委 托给其它 工的创新精 神和积极性 ,造成员 工的逆
反心理。
中心 的 文 化 ,实 行 的 是 业 主 长 期 自发 形
过 程 中 , 要 跳 出 “ 族 主 义 ”的 框 架 , 既 家
核 心 主 张 之 一 是 法 应 成 文 化 和 公 诸 于
强 企业 的社会责任感 ,树立企业经 营的 核心理 念和基本价值 观 ,努力形成行 之
有 效 的企 业 文 化 。 二 、在 家 族 企 业 管理 中 运 用 法 家 思
作用 , 杀一儆百 。 而在企业管 理过程 中这 样不但有失 公正 性 ,既造成 管理资源 的 浪费 , 又不能 以法服人 , 更有 可能扼杀员
业 文化是 “ 家长 式”文 化和 以领 导者 为
7 8 经济论坛 2 ∞暇・ 1 l
维普资讯
M N GM N ・ A A E E T管理视角 ■■■l
议 ”。 果 企 业 中 这 样 管 理 , 会 造 成 完 如 就
不 断的 向员工进行宣 传 ,要把管理 方式 由现 象管理深入 到本 质管理 ,着 眼于建
构 企业 经营管 理 的灵魂 和深层 架构 , 加
性 和 稳定 性 。 4家 族 企 业 的企 业 文 化 问 题 。 家 的 . 法
在经济全球化 以及 市场 经济条件下 ,企业面临着严 峻的生 存和发展问题 , 争 日益激烈 , 竞 市场竞争的关键 已不是单纯 的企 业与企业之间 的实力较量 , 取而代之 的是 以协 同商务 、 同竞 争 协 和双赢原则为商业运作模式 , 由消费 者 、 供应商 、 研发 中心 、 制造 商 、经销商和服务商等合作伙 伴组成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 间的 分离 的 “ 代企业制度”, 现 然而现实 中聘 用职业经理 的尝试却屡遭失 败 。因此 实
供应链管理—马士华
![供应链管理—马士华](https://img.taocdn.com/s3/m/2de4d08371fe910ef12df88b.png)
推行"纵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达到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有效的,但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逐渐显示出其无法快速敏捷地响应市场机会的薄弱之处。显然,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想对其他配套企业拥有管理权,要么自己投资,要么出资控股,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要承受过重的投资负担和过长的建设周期带来的风险,而且由于核心企业什么都想管住,不得不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活动,使得许多管理人员往往将宝贵的精力、时间和资源花在辅助性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上,而无暇顾及关键性业务的管理工作。实际上,每项业务活动都想自己干,势必要面临每一个领域的竞争对手,反而易使企业陷入困境。进一步地,如果整个行业不景气,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不仅在最终用户市场遭受损失,而且在各个纵向发展的市场上也会遭受损失,因为最终用户市场不景气,必然连带着纵向市场的萎缩。因此,"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难以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所期望的利润。
第七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第一节 现行生产计划和控制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差距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总体模型
第四节 供应链环境下生产系统的协调机制
案 例:通用电气公司照明产品分部
案 例:Bay网络公司
第六章 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链管理—马士华(6)
![供应链管理—马士华(6)](https://img.taocdn.com/s3/m/34917ad9ce2f0066f5332291.png)
二、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IT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IT的功能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如Internet、多媒体、EDI、CAD/CAM、ISDN等的应用),二是IT技术本身所发挥的作用(如CD-ROM、ATM、光纤等的应用)。IT特别是最新IT(如多媒体、图像处理和专家系统)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供应链运行中的不增值行为。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企业要树立"人才是企业的支柱,信息是企业的生命"的经营思想。企业是一个多层次多系统的结构,信息是企业各系统和成员间密切配合、协同工作?quot;粘合剂"。图6-1所示是企业的信息层次结构模型。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必须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信息传递,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和产、供、销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企业就有一个信息的集成问题。供应链作为一种"扩展"的企业,其信息流动和获取方式不同于单个企业下的情况。在一个由网络信息系统组成的信息社会里,各种各样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生物化企业环?quot;,供应链就是这样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企业通过网络从内外两个信息源中收集和传播信息,捕捉最能创造价值的经营方式、技术和方法,创建网络化的企业运作模式。在这种企业运作模式下的信息系统和传统的企业信息系统是不同的,需要新的信息组织模式和规划策略。因此,我们研究供应链管理模式,首先要从改变原有的企业信息系统结构、建立面向供应链管理的新的企业信息系统入手,这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和保证。
供应链管理第十一章信息技术
![供应链管理第十一章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f42635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a.png)
35
案例分析
中石化:化繁为简的供应链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石化集团)在《财富》2006 年度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3位。其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 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销售和综合 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 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 的进出口等。
17
2、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AIDC)是供应链管理过程中 处理物流信息的理想技术。通过自动数据识别和数 据采集,可保证供应链各环节高速准确的数据获取 及实时控制。目前,供应链管理中,最常用的AIDC 技术是条码技术。条码技术中的条形码是用一组数 字来表示商品的信息,它是有关厂家、批发商、零 售商、运输业等经济主体进行订货和接受订货、销 售、运输、保管、出入库检验等活动的信息源。
9 专家支持系统(ESS)
10 电子数据交换(EDI)
11 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OOT)
12 电子商务(Electronic Business)
13 地理信息系统(GIS)
14 全球卫星定位(GPS)
15 WWW技术
16 卫星通信(Satellite Communication)
17 并行系统(Parallel System)
◇ MRPII、JIT、CIMS、MIS等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 企业生产中出现的多种复杂问题.
10
◇ 客户/服务技术可以应用于企业之间的信息 共享,以改善企业的服务水平,同时各种网 络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改善企业之间的信息 交互使用情况。
◇ 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人类行为工程 (Human PerformanceEngineering,HPE)开始在企 业管理当中得到应用,它的主要职能是组 织、开发、激励企业的人力资源。
供应链管理体系IT架构设计
![供应链管理体系IT架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c9cc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d.png)
企业各项业务的高效开展依赖于信息技术(IT)系统的支撑。
供应链IT架构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使得企业业务和IT保持协调一致发展,实现IT对包括供应链管理在内的各项业务的全面支撑,快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体系信息技术(IT)架构旨在承接业务架构的设计成果,搭建支撑未来真实业务场景的IT环境,使得业务发展和IT应用协调一致,形成IT对供应链业务的有效支撑。
通过梳理各系统应具备的业务功能、明确各系统的边界和交互关系,框定IT系统的建设范围和内容,有效指导各系统的模块和接口设计,帮助团队在项目早期发现模块和接口的功能重复或功能缺失等问题,起到节约项目成本、规避系统开发过程风险的作用。
IT架构设计在中国航发运营管理体系(AEOS)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落地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提升中国航发供应链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供应链管理IT需求分析航空发动机结构系统复杂、研制技术难度大,各类部件和零组件的研制和生产需要利用全社会的供应商资源。
罗罗公司、空客公司、波音公司等世界先进航空制造企业均通过建立在线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将世界各地的优秀供应商资源纳入自己的供应链管控范畴,依托强健的供应资源能力,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中国航发各直属单位在采购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等业务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已经从需求与预测管理、采购计划与执行管理、仓储与物流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等4个维度上建设了相关的IT系统,但水平良莠不齐,主要表现在:多数单位专注于选取1~2个维度开展IT系统建设和应用,未能形成体系;不同单位内部各类系统实现的管理要求、业务流程不统一,各类标准、编码未实现互认,尤其是各直属单位的供应商资源未在集团内部实现资源共享复用和互信互认,降低了供应链管理效率,增加了供应链管理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航发开展了AEOS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即在完善优化后的供应链业务架构(如图1所示)基础上,通过设计统一的供应链管理体系IT架构,构建统一的IT运营蓝图。
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的支持体系研究
![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的支持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c314bc1da38376baf1fae5a.png)
参考文献 [ 1 】 李瑛, 胡新炜. 云计算关键 技术分析研 究U 】 . 现 代 电
一
据 ,方 便 信 息 的 更 新 。 由于 R F I D 承 载 的 是 电
图 1信 息 技 术 对供 应 链 的 支 撑
2 . 1 E D I 和X M L 技 术 E D I ,即 电子 数 据 交 换 ( E l e c t r o n i c D a t a I n t e r c h a n g e ) , 是 以计 算 机 和 数 据 通 信 网 络 技术为 基础发展起 来 的电子信息应用 技术 ,
1 . 引 言
信 息 技 术 的 飞 速 发 展 促 进 了 信 息 时 代 的 到 来 以及 全 球 信 息 网 络 的 兴 起 , 这 使 得 全 球 的 经 济 、 文 化 联 结 在 一 起 。早 在 2 O 世纪5 O 年 代 ,企 业 就 开 始 广 泛 地 应 用 计 算 机 ,随 着 计 算 机 的 迅 猛 发 展 和 更 新 , 信 息 技 术 及 其 应 用 也发生 了深刻地变化 。如今 ,I T 的 发 展 已 经 直 接 影 响 到 企 业 的成 败 ,每 一 次 信 息 技 术 的 革新都 已经成为企业 组织变化 的主要途径 , 计 算机 集 成 制 造 ( cI M ) 、 计 算 机 辅 助 设 计 ( C A D ) 、计 算 机 辅 助 制 造 ( C A M ) 、 电子 数 据 交 换( E D I ) 等 都 已经 被 企 业 广 为 接 受 , 信 息 管 理 技 术 已 经 从 模 拟 系 统 逐 步 向 专 家 系 统 , 决 策系统和 智能系统 过渡 ,I T 已 成 为 企 业 的 核 心战略资源 。 2 . 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信 息 技 术 是 一 个 内 容 十 分 广 泛 的 技 术 群 , 究 竟 供 应 链 管 理 中 用 到 多 少 种 信 息 技 术 , 目前 无 法 统 计 。 信 息 技 术 在 企 业 供 应 链 管 理 中 的 应 用 发 展 过 程 ,包 括 整 个 企 业 生 产 经 营 活 动 管 理 全 过 程 的 一 个 复 杂 的体 系 。 供 应 链 信 息 系 统 的建 立 是 需 要 大 量 信 息 技 术 来 支 撑 的 , 供 应 链 管 理 涉 及 的 主 要 领 域 有 : 产 品( 服 务) 设 计 、生 产 、市 场 营 销 ( 销售) 、 客 户 服 务 、 物 流 供 应 等 。它 是 以 同 步 化 、 集 成 化 生 产 计 划 为 指 导 , 通 过 采 用 各 种 不 同 信 息 技 术 来 提 高 这 些 领 域 的 运作 绩 效 。
供应链内容的七个支撑体系
![供应链内容的七个支撑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b1df5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2.png)
供应链内容的七个支撑体系
供应链内容的七个支撑体系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计划:包括需求计划、供应计划和库存计划等,以确保供应链的有效运作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2. 采购:负责原材料、零部件和服务的采购,以满足生产和运营的需求。
3. 生产:涉及产品的设计、制造、加工和装配等环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4. 物流:包括仓储、运输、配送和货代等活动,以确保货物的及时、准确和高效的移动。
5. 销售: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销售和客户关系管理,以满足客户需求并实现销售目标。
6. 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系统和技术来支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
7. 财务:涉及供应链的成本控制、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以确保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管理介绍PPT精选文档
![供应链管理介绍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b967321dd3383c4ba4cd281.png)
6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①:供应链的构建 ②: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 ③: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④: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⑤: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 ⑥: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与物流管理
微波射频识别系统,识读微波方向性很强, 一般用于高速移动物体,如运输车辆的识别 等。
14
物流过程应用的射频识别
物流过程应用的射频识别一般是感应耦合方 式的系统。感应耦合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过 程通常是这样的:
射频识读器的天线在其作用区域内发射能量 形成电磁场,载有射频标签的物品在经过这 个区域时射频标签被读写器发出的信号激发, 将储存的数据发送给识读器,识读器接收射 频标签发送的信号,解码获得数据,达到识 别目的。
供应链管理介绍
1
内容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信息技术 一种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方法——ECR 我国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分析
2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国界化
企业经营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整个市场竞争呈现出 明显的国际化和一体化。 与此同时,用户需求愈加突出个性化,导致不确定 性不断增加。 此外,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 了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因此,企业管理如何适应新的竞争环境是企业家和 理论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供应链管理也日渐成 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通道门上方装有射频识读 器,可同时识别通过车辆 上的多个气瓶
每个气瓶上都装有射频标签
17
电子数据交换(EDI)
EDI是指使用协议的标准用电子手 段、将数据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 一台计算机上。
利丰供应链管理模式
![利丰供应链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dec2cd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6d.png)
利丰供应链管理模式
利丰供应链管理模式是指以客户为中心,以供应链为纽带,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卓越管理为保障的综合型供应链管理模式,其核心是通过整合供应链各方资源,持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供应链综合效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1.以客户为中心
以客户为中心是利丰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
利丰对于客户需求进行深度分析,将客户价值看作自己的价值,从客户需求出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注重个性化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从而实现共赢。
2.以供应链为纽带
利丰将供应链视为一条链条,各个环节共同协作,形成整体效应。
供应链的各个参与方需要互相协作、共享信息、共同应对风险,在供应链上形成紧密合作的关系。
利丰通过整合供应链的各方资源,在确保供应链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实现最大价值的创造。
3.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信息技术是利丰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有力支撑。
利丰建立了先进的ERP系统,关键性业务实现系统数字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管理,有效地整合供应链信息,实现实时监测和快速反应,提高供应链运转效率,并在资金、物流、质量等方面实现优化。
4.以卓越管理为保障
利丰以卓越管理为保障,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推进全员素质提升,弘扬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体系,并规定了严格的管理流程和标准,确保供应链各环节实现高效、高质量、高服务水平的运转。
利丰供应链管理模式应该是一个统筹管理、协调运作、高效稳定、创新不断的系统。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利丰也将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的综合效率,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04e0a43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f.png)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但多数企业不能在人才需求产生时找到可用之才,这一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企业缺少长期的人才规划。
人才供应链管理,是通过系统考虑企业的人才供应与需求,整合人才管理各节点的相关机构,进行协同人才预测、规划及补给管理与柔性管理,实现人才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的过程,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动态优化。
一、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建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由人才供应网络、人才需求网络、人才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中心、信息集成系统与良好的管理环境四大主体组成。
人才供应网络包括高校集群、猎头公司、社会个体人才、培训机构等,企业通过长期的人才供应渠道建设,挑选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集群,并通过风险评估与考核对其进行管理。
人才需求网络包含企业即期的用人部门需求以及远期的人才储备池需求.这里的人才储备池既包含企业未来由于人才流动产生的临时人才需求,也包含企业未来由于战略调整所产生的人才需求,如对管理人才、高级工程师、领导接班团队的需求。
人才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中心作为整个体系的管控者,将系统、协同、外包、柔性的管理理念深入到从战略规划到梯队建设的每一步工作当中,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外包给人才供应网络中的战略合作伙伴,把精力投入到人才规划与柔性管理工作当中,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融合了企业文化因素,并以信息集成系统为技术支撑,对人才供应网络和人才需求网络进行协同整合,最终实现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管理是整个体系的核心部分,每一个环节能否顺畅运作,与企业能否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密切相关,这里的管理环境包括科学的管控模式、高效的组织架构、顺畅的业务流程、清晰的部门管理界面、健全的管理制度、竞争性的资源分配机制、包容性的战略合作机制。
二、人才供应链一体化运作人才供应链一体化运作包含战略规划、渠道建设、招募选拔、人才适职、劳动回报、梯队建设六个模块。
这六个模块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实现了整个人才供应链条的螺旋循环管理,其中前期的战略规划管理和后续执行过程中的柔性管理是人才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的工作重心。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817361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3.png)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016年修订)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课程编号:004045025课程类别:专业理论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学时数:48 学分数:3课程概述:《供应链管理》是研究供应链构建、运作与管理的基本规律、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的专业主干课。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策略、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与供应链绩效评价等。
本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物流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和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掌握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基本理论。
3、掌握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理论,能够初步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
4、掌握供应链业务流程重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初步进行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重构。
5、掌握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诀窍。
6、掌握快速反应(QR)、预测和连续补货(CPFR)等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并能在物流管理中进行运用。
教学方法: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学习每一章节内容,通过开篇事例、资料快照以及经典案例对各章概念进行最新阐释,并且在教学中要针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联系我国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
同时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针对供应链的设计策略、库存策略、物流管理等不同议题进行探讨,并制作个案分析,提供学生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全面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以后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1章供应链产生背景知识点:21世纪企业面临的竞争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供应链管理的含义、供应链管理模型及特征。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及意义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c920d8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4.png)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及意义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和特征1。
供应链管理的含义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公司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过程.供应链管理就是要整合供应商、制造部门、库存部门和配送商等供应链上的诸多环节,减少供应链的成本,促进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以求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和配送适当数量的正确产品,提高企业的总体效益。
供应链管理通过多级环节,提高整体效益。
每个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网络系统。
同时这个系统也不是静止不变的,不但网络间传输的数据不断变化,而且网络的构成模式也在实时进行调整。
2。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1)以顾客满意为最高目标,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2)企业之间关系更为紧密,共担风险,共享利益;(3)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4(5((7以上特征中,(1)(2)(3)是供应链管理的实质,(4)(5)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两种主要方法,而(6)(7)则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即从时间和成本两个方面为产品增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作为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相关运营活动的协调平台,供应链管理应把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供应链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本身属于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和参与供应链时,必须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
它涉及企业经营思想,在企业经营思想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组织战略、技术开发与应用战略、绩效管理战略等,以及这些战略的具体实施。
供应链运做方式、为参与供应链联盟而必需的信息支持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绩效管理等都必须符合企业经营管理战略。
(二)信息管理。
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处理质量和速度是企业能否在供应链中获益大小的关键,也是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关键。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9731fe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0.png)
概论人才是企业的支柱,信息是企业的生命。
企业是一个多层次、多系统的结构,信息是企业各系统和成员间密切配合、系统工作的黏合剂。
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必须通过信息网络将无所不包的各种业务活动信息向有关部门和复杂人员传递。
所以信息的传递,一方面是纵向的上下信息传递;另一方面是横向上的信息传递;因此企业有一个信息集成问题。
供应链作为一种“扩展”的企业,其信息流动和获取方式比单个企业的情况更加复杂。
在一个由网络信息系统组成的信息社会里,各种各样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生物化企业环境”,供应链就是这样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企业通过网络从内外两个方面收集和传播信息,捕捉最能创造价值的经营方式、技术和方法,创建网络化企业运作模式。
这种企业运作模式下的信息系统和传统的信息系统是不同的,首先要从改变原有的企业信息系统结构、建立面向供应链管理的新的企业信息系统入手。
1、为系统功能和结构建立统一的业务标准2、对信息系统定义、设计和实施建立连续的实验、检测方法3、实现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计划信息集成4、运用合适的技术和方法,提高供应链系统运作的可靠性,降低运行总成本5、确保信息要求和关键业务指标已知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1、EDI:EDI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信息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有大量文件传输的情况下。
EDI是计算机之间相互业务数据的交换工具,有一致的标准使交换成为可能。
利用EDI能消除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使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通畅、可靠地流通,;同时可以通过EDI快速地获得信息,更好地进行通信联系,交流为用户提供服务2、CAD/CAE/CAM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缩短订单流的提前期。
如果把交货看作一个项目,为了消除物料流和信息流之间的障碍,就需要应用多媒体技术、共享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和CIM系统。
这些技术可以改善企业内和企业之间计算机支持的合作的工作,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效率3、加强企业内部联系与企业外部联系。
高效便捷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支撑体系构建研究
![高效便捷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支撑体系构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3c0c73f31126edb6f1a10d0.png)
供应 商后评估 工作 中。 供应商信 息库是指能够满足公司物资需要的供应商群体。 建立供 应商信 息库 的主要工作 就是完成供应 商的调查工作 , 将调查得来 的信 息组建 成公司的供应 商选 择范 围,同时不断 利用科学 的方法 , 时刻监督信息库的情况 , 保证信 息库 的供应 源 的作用 , 不 断地将好的供应商补充入库, 将不合格 的供应商 淘汰 出库 。 ‘
跟踪查询 、 各个环节间可相互作用 , 使之全面有 效地支持采购
工 作 。其 中 , “ 跟踪查询 ” 体现为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中, 完 善 信 息系 统 的 查询 统 计 分 析 功 能 ; “ 环节 间相 互作 用”主 要 体 现 在
2 . 2空 间压 缩 , 时 间压 缩 , 提 高供 应链 效 率
2 . 2 . 1采购集中: 采购 集中度 的提升 公 司应加强完善集采 目录来提升采购集 中度 ,主 要从横 向和纵 向两个维度进行优化 。 横 向主要是对产品种类的扩充 , 将所有不具地方局限性 的物 资纳入集采 目录 ;纵 向主要是对 目录等级 的延伸 , 细化至第 四级产 品级 并使之 与 E R P编码 一
音 反馈供应链考核情况 , 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和回顾 ,
提 出 改进 方 法 和 需要 其 他 部 门配 合 的 事 宜 ,沟 通 会 后 进 行 总 结和强调重点工作 , 实现沟通的闭环管理。
( 2 ) 建立引导性服务型需求管理: 公司应通过对采购结果 中产 品、 采购方式、 采购周期 等维度 的梳理 , 建立产品标准库, 需求部 门按照产 品标 准库 的引导下单,促进 需求部 门合理安 排采购需求 。在控制合理 的采购成本 条件 下提升采购效率和
体 的物 流 服 务 操 作 。公 司 应 通 过 构 建省 级 分 发 中 心为 区域 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供应链的协调运行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基础之上,因此,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Information简称IT)系统提供可靠的支持。
IT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它可以节省时间和提高企业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减少了在复杂、重复工作中的人为错误,因而减少了由于失误而导致的时间浪费和经济损失,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效率。
在这一章中,我们主要讨论IT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问题,具体阐述了基于E DI、I n t e rnet/Int r a n e及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第一节概述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大、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增加等环境的变化,当今世界已经由以机器和原材料为特征的工业时代进入了以计算机和信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原有的企业组织与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开始了探索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新型管理模式的艰苦历程。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企业要树立"人才是企业的支柱,信息是企业的生命"的经营思想。
企业是一个多层次多系统的结构,信息是企业各系统和成员间密切配合、协同工作?quot;粘合剂"。
图6-1所示是企业的信息层次结构模型。
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必须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信息传递,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和产、供、销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企业就有一个信息的集成问题。
供应链作为一种"扩展"的企业,其信息流动和获取方式不同于单个企业下的情况。
在一个由网络信息系统组成的信息社会里,各种各样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生物化企业环?quot;,供应链就是这样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企业通过网络从内外两个信息源中收集和传播信息,捕捉最能创造价值的经营方式、技术和方法,创建网络化的企业运作模式。
在这种企业运作模式下的信息系统和传统的企业信息系统是不同的,需要新的信息组织模式和规划策略。
因此,我们研究供应链管理模式,首先要从改变原有的企业信息系统结构、建立面向供应链管理的新的企业信息系统入手,这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和保证。
为了实现信息共享,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为系统功能和结构建立统一的业务标准;对信息系统定义、设计和实施建立连续的实验、检测方法;实现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计划信息的集成;运用合适的技术和方法,提高供应链系统运作的可靠性,降低运行总成本;确保信息要求与关键业务指标一致。
信息管理对于任何供应链管理都是必须的,而不仅仅是针对复杂的供应链。
在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传输数据主要有手工、半自动化(如E-mail)、自动化(如EDI)三种方式。
利用EDI等信息技术可以快速获得
信息,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务和加强客户联系,可以提高供应链企业运行状况的跟踪能力、直至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当然,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要克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碍,信息本身是不能"做"任何事的,只有人利用信息去做事。
安德理·温利和斯浦瑞纳·福茨(Andrea Vinelli和CiprianoForza)提出在企业建立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简称QR)策略,以使企业能更好地面对竞争激烈、快速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市场环境。
通过QR策略获得缩短整个提前期,实现风险共享、提高服务水平等目的,而IT在QR策略中担任了不可替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