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数字化规范WORD版

合集下载

1:500、1:1000、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1:500、1:1000、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1:500、1:1000、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把时间交给测量1:500、1:1000、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总则........................................................................................................................... ............ ( 3)4 平面控制测量...................................................................................................................... ( 4)5 高程控制测量........................................................................................................................ ( 6)6 基础数字地形图的基本要求................................................................................................ ( 9) 7 图根控制测量 (11)8 数字测图........................................................................................................................... (14)9 基础数字地形图要素的表示 (15)10 基础字地形图基础要素的分类与代码 (19)11 基础数字地形图元数据 (21)12 图幅拼接、整饰、检查和资料整理 (22)13 基数字地形图测绘成果的提交 (23)附录A (资料性附录半测回高差互差及测回间高差互差限差△H 允速查表 (24)附录 B (规范性附录)房屋建筑结构分类表 (25)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基础要素数据分类(大类、中类) (26)附录D (规范性附录)基础数字地形图基础要素分类与代码 (27)附录 E (规范性附录)辅助要素类型编码 (41)附录F (规范性附录)基础数字地形图元数据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42)附录G (资料性附录)1:500 基础数字地形图例样 (44)附录H (资料性附录)1:1 000 基础数字地形图例样 (45)附录I (资料性附录)1:2 000 基础数字地形图例样 (46)考文献........................................................................................................................... ............ (47) DB33/T 552-2005 II前言本标准是在我国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有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省近期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的需求,并根据我省现阶段和今后一定时期国内外所采用的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而制定的。

第七章 地形图的数字化

第七章 地形图的数字化

(二)图幅定向误差(±0.12mm ) 图幅定向:将采样点在图像坐标系中的量测坐 标,转换成地形图坐标系坐标。 定向点:这些用于计算转换系数需要用到的若 干已知点(如内图廓点、图幅内的控制点等)。它 们在地形图坐标系中的坐标是已知的,在图像坐标 系中点的坐标是通过量测获得。 工作底图定向误差由定向点误差和采样点测量 误差构成,定向点误差与扫描分辨率的大小成反比, 提高扫描分辨率可减少该项误差的影响。 采样点测量误差与点的量测精度有关,点的量 测精度可以通过量测过程中的一种称为自动对中算 法的方法提高,达到量测精度极限,此项误差可以 忽略不计。


上图左边是被处理的图象X(二值图象,我们针对的是黑点),右边是结 构元素B, 下图的两幅图中左边是腐蚀后的结果;右边是在此基础上膨胀的结果。 原图经过开运算后,一些孤立的小点被去掉了。一般来说,开运算能 够去除孤立的小点,毛刺和小桥(即连通两块区域的小点),而总的位 置和形状不变。这就是开运算的作用。
膨胀

左边是被处理的图象X(二值图象,我们针对的是黑点),中间是结构 元素B。膨胀的方法是,拿B的中心点和X上的点及X周围的点一个一个 地对,如果B上有一个点落在X的范围内,则该点就为黑;右边是膨胀 后的结果。可以看出,它包括X的所有范围,就象X膨胀了一圈似的。


开(open)运算. 先腐蚀后膨胀称为开(open)运算.
图像平滑:减少噪声
图像锐化:为了突出边缘信息
4. 加粗和减细
二、线状栅格数据的细化 1. 最大数值计算法
(a)原始栅格影像
(b)经过一次最大值计算
(c)保留最大值后 的删格影像
2. 边缘跟踪剥皮法
先寻找一个位于线划边缘上的像元,接着以此像元为中心, 最后检测的要素上的像元,而又不是起始检测点,这点就是跟踪 到的新的边缘点。同样,再考察新的边缘点. 若自相连通的像元块数NB<2,则当前被考察的点(i,j) 可以被剥掉;反之,若NB≥2,则不可剥去,否则将破坏曲线的 连通性。

地形图数字化标准版文档

地形图数字化标准版文档
像dw纠g为正后。缀的图形文件。 d对w于g为已后有缀图的纸图,形输文入件的,方这法种有方两式种所:得用图数形字精化度仪较录高入,和但用工扫作描量仪较录大入。图纸后进行屏幕数字化。 2dw、g点为击后“缀工的具图”形下文拉件菜,单这下种的方“式光所栅得图图像形→精插度入较图高像,”但选工项作,量插较入大一。幅扫描好的栅格图。的最外框,这时会弹出“图像纠正”对话框选择五点纠正法“线性变换”进行图 像数纠字正 化。仪录入的方法是将图纸平铺到数字化板上,然后用定标器将图纸逐一扫描进计算机,得到一个以.
4、注存形图意为的像:纠矢纠纠正量正正后化完过的工成程图作后会形。,对,利栅所用格以屏图在幕像纠右进正侧行前的重要屏写备幕,份菜覆原单盖图,原。可图以,进自行动图保 2数命像命像d扫化33d数对扫d扫扫 扫化完数d3命 完数23命像命像3扫化wwww、 、 、 、 、 、、字令纠令纠描,字于描描描描,成字令成字令纠令纠描,gggg点用用用点用 用为为为为化 区 正 区 正 矢 最 化 着 分 矢 矢矢 最 图 化 区图 矢 化 区 正 区 正 矢 最击“““击“ “后后后后仪提。提。量后仪好辨量量 量后纸仪提 纸量仪提。提。量后“工工工“工 工缀缀缀缀录示示化转录墨率化化 化转的录示 的化录示示化转工具具具工具 具的的的的入““软换入的一的的 软换扫入“ 扫的入““软换具”””具” ”图图图图的选选件成的、般工工 件成描的选 描工的选选件成”下下下”下 下形形形形方择择的为方图设程程 的为即方择 即程方择择的为下拉拉拉下拉 拉文文文文法要要录一法面为扫扫 录一可法要 可扫法要要录一拉菜菜菜拉菜 菜件件件件是纠纠入个是清描描 入个进是纠 进描是纠纠入个4菜 单 单 单 菜 单单0,。。。将正正方以将晰仪仪方以行将正行仪将正正方以0单下下下单下 下~这图的的法图的有有 法数图的 数有图的的法... 下的的的下的 的6种纸图图是纸聚平平 是字纸图 字平纸图图是0的“““的“ “0方平像像先平脂台台 先化平像 化台平像像先d“光光光“光 光式/铺””用铺薄式式 用操铺” 操式铺””用in光栅栅栅光栅 栅所,到时时扫到膜和和 扫作到时 作和到时时扫栅图图图栅图 图得将数,,描数底滚滚 描。数, 。滚数,,描图像像像图像 像图扫字选选仪字图筒筒 仪字选 筒字选选仪像像→→→→ →形描化择择将化,式式 将化择 式化择择将→图图图→图 图精的板扫扫图板扫。。 图板扫 。板扫扫图插像像像插像 像度图上描描纸上描纸上描 上描描纸入 纠 纠 纠 入 纠纠较像,图图录,分录,图 ,图图录图正正正图正 正高保然像像入然辨入然像 然像像入像”””像” ”,存后的的成后率成后的 后的的成”功功功”功 功但为用最最为用一为用最 用最最为选能能能选能 能工b定外外光定般光定外 定外外光m项对对对项对 对作标框框栅标设栅标框 标框框栅p,图图图,图 图量格器,,图器置图器, 器,,图插像像像插像 像较式将这这像将为像将这 将这这像入进进进入进 进大。图时时,图,图时 图时时,30一行行行一行 行。纸会会再纸再纸会 纸会会再0幅纠纠纠幅纠 纠d逐弹弹利逐利逐弹 逐弹弹利/i扫正正正扫正 正n一出出用一用一出 一出出用(描。。。描。 。d扫““扫扫扫扫“ 扫““扫o好好t描图图描描描描图 描图图描p的的e进像像矢进矢进像 进像像矢r栅栅i计纠纠量计量计纠 计纠纠量n格格c算正正化算化算正 算正正化h图图,机””软机软机” 机””软。。即,对对件,件,对 ,对对件每得话话提得提得话 得话话提英到框框供到供到框 到框框供点一 选 选 的 一 的 一 选一 选 选 的数个择择便个便个择 个择择便)以五五捷以捷以五 以五五捷,点点功功点 点点功....对纠纠能能纠 纠纠能于正正,,正 正正,没法法对对法 法法对有““该该“ ““该着线线光光线 线线光墨性性栅栅性 性性栅的变变图图变 变变图铅换换像像换 换换像笔””进进” ””进薄进进行行进 进进行膜行行数数行 行行数原图图字字图 图图字图,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指导书(1)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指导书(1)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毕业设计指导书设计题目:数字化地形测绘设计系部:建筑工程系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给排水班级:11建筑工程技术1、2、3、4班,11建筑工程管理1、2班,11工程监理1班,11给排水工程技术1班设计时间:2013年8月26日-2013年9月20日(四周)编写: 林增召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毕业设计指导书设计题目:广西经济职业学院部分校区数字化地形测绘设计1、本次设计的目的、时间、设计要求。

1.1目的:使学生对所学的测量知识进行综合复习,并运用到实践中,为以后的顶岗实习及工作打下基础。

1.3设计要求:能正确使用测量仪器,懂得测量工作程序,测量工作方法,能使用南方CASS绘图软件进行辅助,比例1:500地形图(数字地形测量),精度按相应的国家技术规范。

2、测区基本概况结合给定的图纸简述测区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测区面积、交通情况),按实际情况划分测区。

3、有关规范的确定采用的技术规范A、《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B、《数字测图规范》C、《城市测量规范》(CCJ 8—99)D、《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E、《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4、数字化地形测量1)野外巡视调查野外巡视调查是地形图修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地物、地貌变化反映得充分与否、现势性体现得充分不充分的关键,作业组应重视巡视对照,对每个地方均要走到看到并测绘完全。

2)图根控制本测区测量范围内大部分为教学楼、行政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图根控制主要以闭合导线的形式加密图根导线。

测量中应注意:仪器应轻拿轻放,随时检查螺丝的松紧,并且必须有专人看护,确保设备的安全。

1.操作仪器是,无论是用电缆与仪器连接或是操作仪器上的按(旋)钮都不能用力过猛,以避免造成损坏。

2.迁站时,仪器和反光镜均须装箱后才能搬动。

3.各组员之间应团结协助,统筹安排。

地形图的数字化

地形图的数字化

扫描仪驱动软件- Colortrac Scan Manager
Colortrac 系列彩色大幅面扫描仪均由ScanMan
软件控制,它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扫描模式和扫 描质量进行调整,可自动控制扫描速度;还可以 对扫描图像进行倾斜校正、旋转、镜像、块操作 及去斑点等操作。文件格式除了常用的TIFF, PCX,BMP,CALS,TIFF CCITT G3&G4,JPEG 等格式外,在二值扫描时还可以直接存储为打印 机接受的绘图文件格式-HP RTL格式。件还可以 随时对扫描仪进行色彩校准。

5、地形图的数字化注意事项
曲线状符号:数字化曲线的特征点(明显
转折点) 半依比例尺的平行双线直线:数字化其中 心线两端点 非平行双线直线:当作单直线数字化 平行双线曲线:数字其中心线的特征点 非平行双线曲线:当作单线曲线数字化
5、地形图的数字化注意事项
有方向性的线状符号(围栏、栏杆、陡坎

是一个可选的软件,它能够实现从扫描仪 到绘图机的直接打印。该软件能够控制扫 描仪实现自动检测介质的尺寸、自动优选 分辨率、多份拷贝、1-500%的缩小及放大 、拼图和分图、CMYK输出色彩调整、可以 加图标及文字等功能。该软件配有ICC标准 ,支持多种打印输出设备,可以直接控制 两台不同型号的输出设备。
专业资料用扫描仪将图纸扫描存于tiff文件有必要时进行图像校正为了显示速度可存rbm格式图象镶嵌模块读图分层编辑层名字点装入光栅文件设置当前层设置缺省参数设置矢量化参数交互矢量化保存文件设置矢量化范围矢量化流程图专业资料44扫描矢量化误差分析误差来源
第九章 地形图的数字化
回顾: 数字地图数据获取方式:
scan软件操作
打开程序: 开始-程序-colorstra-scanman 参数调整: Justi---side\centre Width-- Length-- 扫描命令: Scan菜单或F9功能键

(完整版)1:5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标准及整理规范

(完整版)1:5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标准及整理规范

X X市1:5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标准及整理规范一、数据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市1:500地形图数据的分层、分类与代码、几何特征、质量要求,以及数据整理流程。

本标准规范适用于XX省供电公司1:500地形图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是1:500地形图数据数据现状数据整理、检查以及未来数据更新、入库的重要依据。

本标准建设时,充分考虑了目前XX市1:500地形图数据现状及未来数据更新的要求,并具有相应的扩展性,以适应未来数据应用需求。

2、设计依据与引用标准GB/T 13989-1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7278-2009,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CH/T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T1007-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JJ100-2004,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1GB/T 16818-2008,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CH/T 9008.1-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3、数据地物类型要求如下所有的地物必须拥有自己相应的代码所有的地物必须在CASS的相应图层同一地物构成的面必须闭合同一地物构成的线、点或者注记不能被打碎4、图形规则(1)数据坐标位置必须保证正确;(2)提供数据空间范围信息;(3)点符号必须是块实体,并有正确的块名,块名要符合南方CASS标准规定;(4)线必须连续,要求构面的多段线其“属性”-“闭合”必须为“是”,或者首尾相连;(5)同一位置上同类对象必须唯一存在,不允许重叠。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范本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范本

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及实例根据测绘行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要求,为测绘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成果(或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个测绘项目作业前都应进行技术设计。

一、测绘技术设计分类测绘技术设计分为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

项目设计是对测绘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一般由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专业技术设计是对测绘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它是在项目设计基础上,按照测绘活动内容进行的具体设计,是指导测绘生产的主要技术依据,专业技术设计一般由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对于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将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合并为项目设计。

二、测绘专业技术设计内容专业技术设计书的内容通常包括概述、测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技术设计方案等部分。

1、概述主要说明任务的来源、目的、任务量、测区范围和作业内容、行政隶属以及完成期限等任务基本情况。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应根据不同专业测绘任务的具体内容和特别,特别需要说明与测绘作业有关的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已有资料情况主要说明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包括已有资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等)和评价、说明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者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例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根据具体成果(或产品),规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一般包括成果(或产品)类型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时间系统、比例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基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等。

5、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应根据各专业测绘活动的内容和特点确定。

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据结构规程(可编辑修改word版)

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据结构规程(可编辑修改word版)

A1.4杭州市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据数据结构规程杭州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2002 年 9 月目录第1 章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第2 章引用标准 (1)第3 章总则 (1)第4 章类型说明与缩写 (2)第5 章各层属性表结构 (3)5.1测量控制点 (3)5.2控制点注记 (3)5.3控制点辅助线 (3)5.4居民地 (3)5.5线状房屋附属设施 (4)5.6点状房屋附属设施 (4)5.7垣栅 (4)5.8单位名称标记点 (4)5.9居民地注记 (4)5.10居民地辅助层 (5)5.11居民地边线 (5)5.12线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 (5)5.13点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 (5)5.14场馆设施 (5)5.15工矿设施注记 (5)5.16工矿类辅助层 (6)5.17工矿类边线 (6)5.18铁路 (6)5.19线状铁路附属设施 (6)5.20点状铁路附属设施 (6)5.21道路中心线 (7)5.22道路边线 (7)5.24点状道路附属设施 (7)5.25道路注记 (7)5.26道路辅助线 (8)5.27各类管线 (8)5.28线状管线附属设施 (8)5.29点状管线附属设施 (8)5.30管线注记 (8)5.31管线辅助线 (9)5.32面状水体 (9)5.33岛屿 (9)5.34单线河流及沟渠 (9)5.35线状水系附属设施 (9)5.36点状水系附属设施 (9)5.37水体注记 (10)5.38水系辅助层 (10)5.39水系及附属设施边线 (10)5.40境界面 (10)5.41境界线 (10)5.42地名标记点 (11)5.43境界边线 (11)5.44地名注记 (11)5.45等高线 (11)5.46坡、坎 (11)5.47高程点 (12)5.48 地貌(线状) (12)5.49 地貌(点状) (12)5.50 土质 (12)5.51地貌与土质注记 (12)5.52地貌辅助层 (13)5.53地质地貌边线 (13)5.54 植被(面) (13)5.55 植被(线) (13)5.56 植被(点) (13)5.57植被注记 (13)5.58植被边线 (14)5.60地图图廓整饰线状要素 (14)5.61地图图廓整饰注记 (14)第1 章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据各层的属性表结构、属性项的中英文名称、数据类型及宽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160-199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1:500、1:1000、1:2000地形图为信息源,采用手扶跟踪或图形扫描等手段获取地形图数据的方法和要求。

依据本标准获取的地形图数据可用于建立相应比例尺测绘数据库或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

相应比例尺其他图种的数字化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3 术语3.1 工作底图working base map用于数字化作业的地形图。

3.2 检查图check map经地形图数字化作业过程,把编辑处理后的地形图数据通过绘图仪按图式规范输出的用于检查数字化作业内容和精度的地图。

4 专业设备要求4.1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幅面可根据数字化图纸的大小而定,一般选用A1(841 mm×597 mm)幅面。

数字化仪的分辨率不小于每cm394线,精度不低于0.127mm。

也可根据数字化的具体精度要求选择相应的数字化仪。

4.2 扫描仪可选用平台式或滚筒式扫描仪,其分辨率应满足8.2.4.1的精度要求,一般不小于每cm157点。

4.3 绘图仪用于检查图输出的绘图仪应满足以下要求:a)动态误差不大于0.1mm;b)单笔重复误差不大于0.05mm;c)有效绘图面积不小于841mm×597mm(A1幅面)。

4.4 数字化软件4.4.1 软件的使用环境数字化软件应在通用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下运行,并便于和通用的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进行通讯。

4.4.2 数据采集软件4.4.2.1 手扶跟踪数据采集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a)灵活方便的分类码和属性码输入方法;b)对工作底图的重复定位能进行较差对比和超限提示;c)能按要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仿射变换;d)至少应具有点方式和流方式两种输入方法;e)对当前目标的编辑功能,如删除、移动、延长、连接等。

4.4.2.2 扫描数据采集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a)图纸变形改正及扫描机械误差改正;b)灵活方便的分类码和属性码输入方法;c)图象编辑功能;d)对当前目标的编辑功能;e)二值化、细化和矢量化。

4.4.3 编辑处理软件编辑处理软件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a)图形编辑功能1)能进行图形显示和屏幕图像存贮,开窗放大、缩小、检索;2)能将检索结果形成原图形数据文件的一个子文件,增补、删除图形实体;3)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复制、分割、连接和拉伸等编辑修改;e)对数字与文字注记作相应的编辑与修改;5)图幅接边。

b)建立要素的位置信息和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c)地图投影变换。

4.4.4 成果输出软件4.4.4.1 图形输出软件图形输出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a)绘图设备的选择,包括绘图仪的选择以及不同绘图仪的驱动、通讯协议、绘图坐标转换和绘图尺寸配准等;b)绘图内容的选择,可进行单要素或多要素图形输出;c)输出形式的选择,可通过显示器或绘图仪输出;e)图形符号开发和汉字处理,能用开发的图形符号库输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地图;f)符号与颜色的选择;g)图廓的整饰。

4.4.4.2数据输出软件a)应能将所采集的数据转换成国家颁布的标准格式;b)能输出关于测区情况和作业情况的统计数据。

5 工作底图的质量要求a)工作底图一般应为聚酯薄膜图,其变形应小于0.2‰。

若采用纸质图,根据用户需要精度可适当放宽,但变形要均匀,经仿射变换处理后应能达到相应的精度要求。

b)工作底图精度要求如下:图廓点位误差≤0.15mm图廓边长误差≤0.2mm图廓对角线误差≤0.3mm公里网点间距误差≤0.2mmc)工作底图上的地物、地貌、水系、植被等要素要表示清楚、正确。

d)工作底图尽量采用最新版本的地形图。

6 数据分层要求所采集的地形图数据应按GB 14804的分类要求,参照表1进行分层。

为了数据采集作业方便,可根据需要将分层情况在预处理图上标明。

表1 地形图数据分层图形数据库的名称要正确无误,不得与其他库名相同,并符合作业区域的统一规定。

图形数据库的文件目录名应采用相应的地形图图幅编号加系统所要求的扩展名。

图形数据文件名应为数据层层名缩写与表2中数据处理阶段代码的组合。

8.1手扶跟踪数字化8.1.1 准备工作手扶跟踪数字化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a)根据测区设计书,全面了解测区情况,如工作底图的比例尺、等高距、四周接边情况及作业时应注意的事项;b)检查工作底图是否符合第5章的要求,特别注意对图廓边长的检查,以保证图幅定位的精度;c)按8.1.2要求对工作底图进行预处理;d)检查数据采集所需的软件及其支持软件是否安装齐备,应避免计算机病毒的存在,确保采集数据的可靠性;e)准备好作业过程中所需资料及图历簿[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

8.1.2 工作底图预处理8.1..2.1 图面的预处理a)检查工作底图与相邻图幅的接边情况;线状要素的连续性(如道路、河流、境界的走向,名称、等级是否一致、等高线是否连续等);面状地物(如水域、植被、房屋及大型工矿建筑物等)是否闭合。

发现问题应作处理并记录在图历簿中。

b)节点标识图上应对以下节点进行标识:1)线状目标的起迄点、平面交叉点;2)线状目标之间及其与面状地物边线的投影交叉点;3)同一线状目标上具有不同属性内容线段的分界点;4)闭合曲线上为建立拓扑面所添加的节点;5)线状目标和面状目标的边线与图边的交叉点;6)为便于添加有关线状或面状目标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信息,而将目标划分成目标段时的划分点。

c)根据需要添补不完整的线划。

d)对图上没有明确界线的面状要素部分,应加绘其概略范围线,如复合植被、土质类别、沼泽、水中滩等。

8.1.2.2属性数据的预处理对于图上不易区分的要素类别和属性应在预处理图上予以标识,如标明同一线状地物的属性变化和具有多重属性的地物的编码(区分主码和辅码)等。

8.1.3数据采集及要素间的拓扑关系8.1.3.1 按要求正确填写图历簿,做好每次工作记录。

8.1.3.2 每次数据采集工作开始前,必须进行工作底图的定位工作。

工作底图的定位误差应满足8.1.4的规定,经检查人员检查认可后方可作业,并将定位误差情况填入图历簿,在作业进行或结束时,必须进行工作底图定位检查。

8.1.3.3 按第6章要求进行分层数据采集。

层需合并时,应由作业区域设计书统一规定,作业人员不得自行处理。

8.1.3.4 图上要素的分类代码按照GB 14804执行。

作业时应根据数据采集软件的要求正确输入其代码和附属信息。

8.1.3.5 根据GB 7929规定的图形符号定位点(线)进行数据采集。

采集点的点位误差不大于0.1mm。

采集线状要素或面状要素边界时,应根据矢距大小调整采点步距,相邻采集点间线段与曲线之间的矢距应小于0.15mm。

8.1.3.6 各数据层中均须存放图廓点理论坐标。

内图廓线、坐标网格应采用理论值生成,等级平面控制点应采用实测坐标生成,不得采用数字化方式产生。

8.1.3.7 面状要素应构成闭合多边形。

为保证面状要素闭合所加绘辅助线的分类代码为该面状要素分类代码+9999表示。

8.1.3.8 面要素的每个多边形内必须有一个(且只能有一个)标识点,其分类代码为该多边形所代表的面状要素的分类代码。

8.1.3.9 在预处理图上对没有明确界线的面状要素加绘的范围线,按辅助线(代码为该面状要素分类代码+9999)采集,其多边形标识点的分类代码为该范围内主要植被或土质类别的代码,次要植被或土质类别则按点状目标采集;无法勾绘范围线的均按点状目标采集。

8.1.3.10 线状要素均按实线数字化并保持其连续性(如被桥梁符号切断的公路、铁路、河流、管线;双线河及湖泊水面上的境界线等)。

在线状目标与线状目标或与面状目标相交(如桥梁)或重叠(如隧道)处附近,应将线状目标或面状目标划分成目标段进行采集,以便根据采集软件的要求,建立相关目标段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信息表。

8.1.3.11 图上不对称线状符号(如堤、自然保护区界等)应将符号画齿部分位于数字化过程中鼠标前进方向的右侧。

8.1.3.12 河流应从上游向下游进行数字化。

对双线河左侧水涯线采用该双线河分类代码+10000,右侧水涯线采用该双线河分类代码+20000。

8.1.3.13 凡方向固定或无方向性的点状符号只采集其定位点坐标。

有向点状符号,如泉、地下建筑物出入口等应先采集其定位点,再采集其方向点。

其方向点定在过该有向点状符号定位点的中轴线上。

8.1.3.14 具有多重属性的公共边,只可数字化一次,存放在其主属性所属的层中,其分类代码为主属性的代码。

该公共边在次属性层中的位置信息应采用拷贝的方法生成,其分类代码用次属性层中的代码+9999表示。

8.1.3.15 图中要素中凡隐含有高程信息的数字化目标,应按要求正确输入高程信息。

8.1.3.16 图面注记的采集应正确无误,其字体、字号、定位点、方向及间隔应符合GB 7029的规定。

8.1.3.17 根据所采用软件功能和要求进行图形数据的编辑,并进行接边处理工作。

8.1.3.18 根据数据采集所采用软件系统的功能和要求,建立各目标间的拓扑关系。

8.1.4 作业精度要求工作底图定位中误差不超过16mm .0±。

工作底图重复定位误差最大较差绝对值不超过0.16mm 。

点状符号采点中误差不超过20mm .0±。

线状符号跟踪中误差不超过25mm .0±。

图幅接边误差小于数字化输入跟踪方式的平面位移中误差的22倍。

8.1.5 检查图输出8.1.5.1 根据检查需要,选择绘图内容及输出形式。

8.1.5.2 检查图应采用聚酯薄膜或变形小,表面光洁的纸张绘制;所采用的绘图笔应满足精度检查的要求。

8.1.5.3 检查方法一般应采用检查图与工作底图套合的方法进行。

8.1.5.4 检查图精度图廓点、公里网点及等级平面控制点点位误差不超过0.12mm 。

图廓边长误差不超过0.2mm ,对角线误差不超过0.3mm 。

相对于工作底图,点状要素平面位移中误差不超过25mm .0±,线状、面状要素平面位移中误差不超过30mm .0±。

8.1.6 作业内容检查在手扶跟踪数字化作业完成后,应进行各作业过程内容和要求的检查,其内容包括: a )文件及控制信息完整、正确;b )图幅定位误差是否符合限差规定;c )图内各要素的采集是否有错漏;d )图内各要素代码及附属信息是否完整、正确;e)采集点的误差是否在限差范围之内;f)分层是否正确;g)拓扑关系是否正确;h)接边数据的修改值是否符合限差规定;i)图历簿是否填写齐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