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教学案例和反思
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11篇)
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11篇)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篇1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其次自然段时,我设计问题:“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会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联系这一段的内容说一说。
”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接着学生就能说出他是由于玩时不当心才会掉进大水缸里的,有的同学更能据此提示大家平常玩耍时要当心,才不会掉进水缸里,学生的才智真是得意至极。
2、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看看插图,司马光在干什么?你能仿照一下他的动作吗?”话音刚落,得意的薛洋同学立即站起来,做了“高举双手用劲往往下砸”的动作,还“哎!”了一声,真是把司马光“表演”得活敏捷现。
其他同学也不约而同地仿照,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3、通过比拟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司马光遇事镇静、不惊慌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灵,方法奇妙而是本课的重难点。
我是这样设计的:1)课文中人物的比拟。
我问学生: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当心掉进地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拟。
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也动动脑筋,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学生想出了许多方法,有的说可以用抽水把水抽出来;有的说可以拿个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有的说可以拿个大木棍让小朋友爬上来;有的说他们可以一起把水缸推倒……听完学生们天真的想法,虽然有些方法行不通,但是我仍微笑着点头鼓舞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答复的欢乐。
最终我又问:你们的方法与司马光的方法比拟,哪种方法好呢?通过比拟,学生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灵、聪慧,从而使他们对司马光有了深刻的了解,到达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篇2《司马光》是小学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课文叙述了司马光在童年时代遇事不慌,小小年纪砸缸救人的故事。
课文的故事性很强,而且脉络清楚,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尾都讲得清晰有条理。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优秀7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优秀7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5个汉字,会写7个汉字。
2.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1.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1.齐读课题。
你知道司马光吗?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请你讲一讲!学生讲故事。
2.了解人物,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
陕州夏县人。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作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
主持编撰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二、听读感知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但是你知道吗?在《宋史》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只有30个字。
古人只用了30个字就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清楚了。
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注意课文朗读的节奏。
2.想一想课文讲的故事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同?3.跟老师一起读课文,读准文章的节奏。
预设: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在课本上圈画生字,小组交流识字。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2.出示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司、跌、皆、弃、持。
3.学生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法识字。
预设: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比一比、换一换的方法,分别识字。
如:“司”加一笔变成“同”;“跌”减去变成“失”;“皆”可以分成“比、白”两个汉字;“弃”可以跟汉字“弄”进行比较识字;“持”可以换掉部首“扌”,加“牛”变成“特”。
《司马光》教学反思(四篇)
《司马光》教学反思《司马光》这一课是很传统的课文,文中讲述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的时候,有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沉着冷静,用水缸旁边的大石头砸破了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
这篇课文一直深受老师和学生们的喜欢。
教学本课时我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将语言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不仅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说话,会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本节课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勇敢地说,尽情地演。
引领学生学会积累语文。
在平时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文中有一个关联词“有的……有的……教学中我借机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时候能用上这组词语呢?学生们各抒己见。
一个适时的点拨擦然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拓展了思维空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针对司马光在危急时刻机智救们学生件事我适时进行拓展。
下课了,有一个同学鼻子突然出血了,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学生们都说出了自己的主意,而且非常可行。
《司马光》教学反思(二)通过这节课教学,我深深地感悟到拓展训练应丰富多彩,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展开想象,大胆创新,展示个性,这样的课堂才会更有生命力。
我设计让学生讨论:1、从司马光身上你明白了什么?请你对司马光或那个被救的小朋友说句话。
2、如果你在场,你还会有什么好办法救那个小朋友吗?3、假如你身边发生了意外的事,你会怎么办?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想象,并结合生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对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形成起到指引作用。
在这个环节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注意引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把意思表达清楚,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司马光》教学反思(三)《司马光》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位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
《司马光》教学案例和反思(通用16篇)
《司马光》教学案例和反思(通用16篇)《司马光》和反思篇1教学目的:1、看懂图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遇事不慌,善于动脑筋,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字词。
1、a类学生上讲台听写。
b类学生上讲台找出a类学生听写的生字卡片。
c类学生读出b类学生找出的卡片。
二、新授。
1、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3.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4、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并在图中找出司马光。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读一读,想想,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比较: a、他跟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b、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2)借助大字课文,朗读第2句。
比较:a、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b、有个小朋友掉到大水缸里去了。
(3)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3.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3)出示课文: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叫着喊着,有的跑去找大人。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4、第四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慌。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②“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5、第五自然段。
《司马光》教学反思优秀8篇
《司马光》教学反思优秀8篇司马光教学反思篇一《司马光》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位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目的在于教育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这是一篇以人物的名字命名的文章,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对司马光的了解,并且引导学生想一想这篇文章会写有关司马光的什么事情呢?学生纷纷说,司马光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文章的朗读当中,首先让学生自己读、同位读,同时还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认真读,想象读等等,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通过司马光与其他小朋友的不同表现,能够感受到司马光的确是遇事不慌张,沉着冷静处理问题,最终能够将落入水缸中的小朋友就出来。
接下来继续提升同学们的朗读能力,自由读、齐读、赛读、师生合作读等进一步让学生内化自己的思想认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由于过于注重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学生的课上的写字时间略显不足,尤其是对于个别写字稍差的同学,他们写得不够好,并且写字速度稍慢,课上没有写完,因此就缺乏老师的指导,只能再另外找时间进行检查,今后要做到课堂的高效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篇二《司马光》是一篇小古文,本文是中年级学生接触的简单的文言文,课文主要写了司马光看到嬉戏的小朋友跌到大水缸里去了,就机智地拿石头击碎水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
突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 *、找准动词,读准节奏。
本课是三年级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小古文,所以在上课时,我把读准节奏作为教学的一个难点。
《司马光》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司马光》优秀教案及反思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司马光》这篇文章。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3)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体会他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来深入了解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历史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机智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司马光》一文,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难点:理解文章中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来深入了解人物。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司马光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司马光”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的含义和司马光的英勇事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2.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情节,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3.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司马光的敬仰之情,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2)学生背诵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味。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司马光的英勇事迹和品质。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并背诵《司马光》一文。
(2)写一篇关于司马光的小作文,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三上语文司马光教案(3篇)
第1篇1. 认识8个生字,学会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的”的另一个读音。
2. 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通过学习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教育学生遇事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机智。
二、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的聪明勇敢。
2. 指导识字、写字,掌握生字词。
3. 通过朗读第四、五段,理解司马光遇事时与别的小朋友反应不同,说明他是个爱动脑筋、机智聪明的孩子。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体会司马光的聪明勇敢。
2. 教育学生遇事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机智。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聪明人物,如曹冲、孔明等。
2. 提问:你们知道古代有一个叫司马光的孩子吗?他有什么特别之处?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注意字音、字形。
3. 学生交流生字词的意思,教师板书生字词。
三、分段朗读,体会司马光的聪明勇敢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和停顿。
2. 教师指名学生分段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评价朗读效果。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司马光砸缸的过程,体会他的聪明勇敢。
四、课堂小结,总结故事寓意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遇事要冷静、机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巩固生字词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和停顿。
2. 教师指名学生背诵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评价背诵效果。
3. 学生分组背诵课文,互相监督,共同提高。
三、课堂小结,总结故事寓意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遇事要冷静、机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
四、布置作业1. 复习课文,熟读熟记生字词。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一、教学内容《司马光》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本课内容包括:课文诵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以及通过故事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司马光的品质,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助人为乐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诵读,生字词学习和课文理解。
难点: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助人为乐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课文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的品质。
5. 随堂练习: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师进行辅导。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司马光》2. 重点生字词:聪明、才智、助人为乐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助人为乐的作文。
2. 课后练习: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司马光的故事,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中的课文结构和重点生字词展示。
5. 作业设计中的作文题目和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着重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023年《司马光》教学反思15篇
2023年《司马光》教学反思15篇《司马光》教学反思1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
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文中司马光砸缸救人是重点。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司马光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对比的教学手段,效果还不错。
学习第二自然段,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哭喊跑”展开想象,体会小朋友惊慌害怕的心理。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通过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的勇敢、机智。
先让学生找找写司马光的句子,找一找句子中哪些词语体现了司马光的勇敢、机智?抓住“没有慌”(没有慌张)明白司马光遇事沉着、勇敢,有救人的好方法。
从“举、砸”俩动词明白司马光机智、果断。
(“砸”是什么意思?怎样砸:举双手,对准了,要用力。
砸:用沉重的东西对准物体撞击。
——文中:司马光用大石头撞击水缸。
使劲==用力怎么砸?——使劲,用了全身的.力气。
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砸破了这口大水缸。
你能找出表示时间很短的一个词语吗?—几下子:没用多少次,表示很短的时间。
)《司马光》教学反思2【课前透视】司马光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
这篇课文讲的是他七岁的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
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利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感召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相对熟悉,但是城乡学生会存在差别,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突出以读为主的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同时应结合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司马光》教案及反思
《司马光》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机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激发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信心。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司马光的勇敢机智品质。
难点:1. 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
2.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司马光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司马光。
(2)简要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聪明”、“勇敢”、“机智”等。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分析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机智。
(2)解释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如“砸缸”等。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司马光的品质对自己的启示。
(2)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感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司马光的勇敢机智品质。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司马光的认知。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司马光勇敢机智品质的理解。
3. 搜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是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3. 学生对司马光的品质的认识,是否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掌握,是否能解释课文中的相关词语。
一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附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司马光》,使学生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司马光的勇敢和智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司马光的品质,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司马光的勇敢和智慧。
2.教学难点:理解司马光砸缸的动机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板书课题《司马光》,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3.精讲细读(1)教师讲解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了解司马光的背景。
(2)教师讲解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感受司马光的勇敢和智慧。
(3)教师讲解课文第三段,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砸缸的动机和意义。
4.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勇敢和智慧,写一篇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在讲解课文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的勇敢和智慧。
4.作业布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勇敢和智慧。
不足之处:1.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2.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语速稍快,可能影响学生的理解。
改进措施:1.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
2.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适当调整语速,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司马光》教学反思(优秀11篇)
《司马光》教学反思(优秀11篇)司马光教学反思篇一《司马光》这个故事,能启发学生遇事不慌,遇事也要沉着勇敢,还要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别人想的是人赶紧离开水,而司马光光想到的是让水离开人。
我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设计问题:“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会掉进大水缸“里呢?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联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接着学生就能说出他是因为玩时不小心才会掉进大水缸里的`,老师据此提醒大家平时玩耍时要小心,不要攀爬高处,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找出司马光救小朋友的语句,并让学生看图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低年级孩子爱动,爱表现,孩子们在表演中比较轻松愉快地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紧接着,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用劲?学生立刻想到:他想快点把大水缸砸破,救出小朋友。
最后我问孩子们,你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生想出了很多办法,他们感受到了动脑回答的快乐。
司马光教学反思篇二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乃宋朝名臣司马光教学反思。
你看他的号,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性格的人了。
作为宋朝最大的保守党领袖,他一生都在和新党领袖王安石死磕到底,乃至做到宰相之后尽废新法,让王安石郁郁而终。
司马光教学反思:如何评价司马光这个人物?司马光教学反思和点评1、司马光是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官员,是认准一件事就不回头的人,所以他的外号叫司马牛!司马光是个具有浓厚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他积极入世,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事业中去。
他勇于担责,不贪恋高位,做官是选着做,别人对位高权重的官职孜孜以求,而司马光却淡然处之,他只想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嘉佑六年司马光教学反思,宋仁宗提拔司马光到自己的身边任“起居注”,但司马光不乐意,他连上五道奏章,坚决请辞,理由是“实非所长”,但宋仁宗就是不松口。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司马光》这篇课文,使学生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解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及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感受到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古代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表达。
3. 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品质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大意的把握。
3. 学生朗读、表达的训练。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运用多媒体展示司马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 课文朗读: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学生互相评价。
4.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大意,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解课文大意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重适量,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总体来说,本节课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读课文,掌握教学内容;准备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司马光》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司马光》优秀教案及反思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司马光》这篇文章。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认识他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查找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深入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司马光的勇敢、聪明、勤奋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司马光》这篇文章。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司马光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课题《司马光》,引导学生朗读。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3. 合作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教师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进行讲解。
(2)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
5.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记忆。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教师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板书课题《司马光》,引导学生朗读。
2.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3.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勇敢、聪明、勤奋精神。
(2)学生分享学习司马光后的感悟,发表自己的看法。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认读课文中的1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用一两句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能提出问题,并围绕问题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遇到困难时,不能慌张,只有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设计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按着鸡吃米,它怎么也不肯吃;把它放在地上,它会主动地去找着吃。
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
课堂上,随时关注学生的学情,抓住教学过程中随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顺着学生的思路走,让课堂自然生成,将会取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
1、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2、正音:司、光。
3、学生质疑。
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是怎样一个人?(学贵有疑。
让学生学会提问,一半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二、读通课文,把握整体。
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生字,并联系课文组词、说句。
3、结合课文说说对司马光的认识。
(字词的教学仍不可放松,让学生结合课文来学,不但学得有趣,而且有效。
)三、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1、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找找课文哪一小节交待了这一内容,读一读。
2、司马光是怎样一个人?学习课文2----6小节,重点学习4、5、6小节。
(1)自由读课文的2、3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事情发生后,在场的小朋友是如何表现的?你觉得谁做得比较好?为什么?(3)对比朗读4、5小节。
注意读出慌张急切的心情,读出司马光的冷静沉着,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4)课本剧表演《司马光砸缸》。
3、感情朗读课文。
(对课文的研读紧紧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究性,使学习成为了学生的主动需要。
)四、拓展训练,主动内化。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课文中的小朋友说些什么?想对身边的小朋友说些什么?(通过说话的形式,进一步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使“遇到困难时,不能慌张,只有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的思想真正得到内化。
《司马光》教学案例和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案例和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光的生平和他对宋代政治的影响;2.了解《司马光》的主要内容和思想;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司马光的生平和他对宋代政治的影响;2.理解《司马光》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掌握《司马光》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理解《司马光》揭示的社会问题和思想内涵。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相关历史背景和文本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的内容和思想;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司马光的生平和影响1.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宋代历史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宋代的兴趣和好奇。
2.讲授:通过讲解司马光的生平和他在宋代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引发学生对司马光的兴趣和好奇心。
3.案例分析:介绍司马光所受的冤屈,引出《司马光》这个案例的背景和意义。
4.思考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司马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是否与他的经历和思想有关?5.小结:总结司马光的生平和他对宋代政治的影响力。
第二课时:了解《司马光》的主要内容和思想1.复习:通过提问和讨论,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
2.讲授:通过讲解《司马光》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该作品的重要性和意义。
3.文本分析:4.案例分析:5.思考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司马光的思想如何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以及如何对社会产生影响。
第三课时:思考与反思1.复习:通过提问和讨论,复习前两课时的内容。
2.分析与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司马光》的意义和价值,评价其对历史和文学的贡献。
3.思考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司马光的案例对他的成长和思想有何影响,以及对他后来的行动和影响力有何帮助。
4.个人反思: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写下他们对《司马光》的学习和思考的个人感想和收获。
六、教学评价:1.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对司马光的生平、作品内容和思想有了基本的了解;2.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和评价《司马光》的意义和价值,理解其对历史和文学的贡献;3.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思考反思,培养了历史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司马光教学反思(精选19篇)
司马光教学反思司马光教学反思(精选19篇)司马光教学反思篇1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耳熟能详,故事的情节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此文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在三年级的课文中,首要任务便是在诵读感悟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
其次,要帮助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言文大意,继而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司马光的善良和热心助人的品质。
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化难为易,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一、示范朗读,识文断句。
学生初识文言文,对自主朗读的要求不能过高,能疏通生字即可,朗读时的断句、节奏等,仍需要教师“牵手引领”。
范读之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也能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的精练和韵味,结合对故事的理解,也能初步猜测到词句大意。
二、创设情境,识词识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情境,感受人物的情感、品质。
因此,我不单要求学生利用注释识词,也结合了图片、动作演示、生活体验等,深入浅出,帮助他们打通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界限;利用引读、想象读、讲故事等形式,体悟故事情境和人物品质,最后熟读成诵。
三、比较感知,了解古文。
学习需要及时反馈,学完课文之后再回头引导学生比较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异,能使学生对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更加牢靠。
司马光教学反思篇2司马光这节课在语文教学系统中是第一次出现的小古文,因此,认识小古文、初步了解它的语言特点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这样一节课的重难点。
于是,我着眼于单元导语: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设置了“课前准备”环节,让孩子们温习背诵日积月累里优美的词汇和谚语,然后以“优美的语言犹如悦耳的铃铛,唤醒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开场引领孩子们齐读单元导语“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力量和希望”,然后切入课题,引出具有美好品质的人物——司马光。
本节研讨课主题是“传统文化”,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加入了“司马”——复姓——温习姓氏歌以及介绍历史上这一姓氏名人的环节。
接下来就是教学重点之——“读”的环节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光》教学案例
武安市矿山镇西石门小学郝菁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认读生字词,学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
2、情感与态度:学习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
的品质。
3、过程与方法: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通过比较阅读和拓展练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想象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猜猜他是谁?(生:司马光)提醒注意司是平舌音,读准确。
分别请生叫一叫他的名字,齐读课题。
司是司机的司,在这与马组成了复兴,简单简述复兴的概念。
随文识记生字“司”,用熟字减部件的方法来记忆,编儿歌帮助记忆: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到一小竖。
师范写,生描红。
2、师:司马光到底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能被写道书本里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呢,请小朋友轻轻打开书本,听老师读课文(配乐)读完后要求学生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过渡:今天,老师特地向蓝猫借了时光穿梭机想带小朋友们一起回到九百多年前,去看看小时候的司马光,想去吗?(生:想)不过得先通过蓝猫的认读词语大闯关的考验,能向蓝猫证明你们的聪明才智吗?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出示生字词小组学习。
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可以采用小组汇报读词,男生女生读词,小组赛读等形式认读词语。
检查用每排词语汇报说话的情况。
三、精读课文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古时候故事发生的那一天,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正他们玩得高兴的
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是什么呢?
1、 PPT出示第二自然段,请一名学生读。
2、如果你是这个掉进大水缸的孩子,你会有什么表现呢?(生
表演)
3、这个小朋友是为什么会掉进水缸里呢?(生自由回答,引
导是因为自己的疏忽,一不小心)
4、理解“一不小心”这一词语的意思,并用“一不小心”词
语进行说话练习。
5、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这个小朋友的一不小心。
过渡:小朋友爬假山怎么会掉进大水缸里?掉进去为什么不自己爬出来呢?(生答略)
1、原来,PPT出示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
缸里装满了水。
请一名学生读。
2、出示比较句: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里装了水。
再请一
名学生读,比较不同的地方。
3、为什么要写出水缸的大而且装满了水呢?(生自由回答)
4、对,如果没有这个“大”,如果水缸里没有装满了水,就
不会发生下面的故事了,所以“大”和“满”不但不能丢,而
且还非常重要。
“大”和“满”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这口缸暗藏
着危险(板书:贴大水缸图和藏险),而此时这个小朋友已经
遇到了危险。
(板书:贴遇险)
过渡:当他遇到危险的时候,与他一起玩的别的小伙伴又是什么表现呢?
PPT出示课文“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指名读。
1、为什么有的会“哭”呢?(生:因为害怕,无助、担心等
等)
2、哭是今天要认识的生字宝宝,谁有好办法记住它?(生自
由记忆生字)
3、出示顺口溜:犬字上面两个口,再出示儿童哭的形象图片,
比较记忆,让学生说出图与字的相似之处。
师用肢体语言形象
解释,辅助记忆哭字。
4、出了哭,有的还喊,会喊些什么呢?怎么喊呢?让生来喊一
喊,通过喊理解“喊”的意思。
5、跑去找大人,不一定来得及啊,此时情况是那么危险,时
间不等人啊!你能说一些表示情况什么危急的时刻的词语吗?
(出示词语:千钧一发、万分紧急、刻不容缓)
6、哪位同学能把小朋友掉入缸中时大家的惊慌失措通过朗读
表达出来。
(指导朗读)
7、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练习说话
过渡:就在这千钧一发,万分紧急的时刻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1、 PPT出示“司马光没有慌,他()起一块大石头,使劲()
那口缸。
”引导学生填写动词。
2、出示对比句:“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石头,砸那口
缸。
”比较这两句的不同之处,抓住“大”、“使劲”来理解
司马光的聪明,冷静,救人心切的品质。
3、让学生演一演司马光当时的动作,通过表演体会司马光救
人心切的心理。
4、对照别的小朋友的表现,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他不喊
不叫不慌,砸缸之前在想什么?对比之后你觉得司马光是个什
么样的孩子?
5、出示“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几个
成语,再来夸一夸司马光。
6、学着司马光的样子,把他遇事不慌、奋力救人的心情和样
子读出来。
过渡:就在司马光如此使劲砸缸的情况下,“哐当”一声,水缸破了。
了解结果,引读第3自然段剩余部分。
1、教学生字“流”,采用图片,古文字,今文字的对比识
记。
2、如果你是司马光或者别的小伙伴看到缸砸破那一刹那你
的心情怎么样的?
3、再带着这份放松、这份高兴来读一读结果。
(指导朗读)
4、小组讨论: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救出
掉进缸里的孩子呢?
5、在肯定学生爱动脑筋的基础上,最后总结出还是司马光
的办法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6、巩固生字:生字擂台赛的游戏。
四、布置作业
1、说一说:把课文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说给身边的长辈和朋友听。
2、读一读:推荐文章阅读《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司马光和他的木枕头》。
五、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上,我还是存在以往的老毛病,不够放手,讲的太多,抛出问题也是较多的,所提问题的思维含量要加强,考虑到提问对象能否
表达清楚。
其次在单元整合是应该落实到每一步教学,落实到课文中,关注课文前后联系,进行扎实有效的教学。
以后我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