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资源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考察分析报告

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考察分析报告

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考察报告————————————————————————————————作者:————————————————————————————————日期: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昆明旅游考察报告阅读人数:5384 来源:普陀区旅游局发布日期:2004-3-2普陀区旅游考察团为了学习先进地区发展旅游的经验,走出去宣传舟山旅游形象,推介普陀旅游产品,以进一步拓展我区的客源市场,11月14日至22日,在“2003全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召开之际,普陀区旅游局组织了旅游局机关部分工作人员、全区部分乡镇旅游分管领导和有关旅游企业负责人赴云南进行了一次旅游考察和宣传促销。

此次行程的主要线路有西双版纳、丽江、大理、昆明等在云南乃至全国旅游业比较发达,旅游市场比较成熟的地区。

考察团全体人员先后考察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风情园、丽江古城、玉龙雪山、大理古城、洱海、天龙八部影视城、路南石林等著名景区,并和当地一些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企业进行了交流和洽谈。

考察后,20日至22日全体考察人员在昆明国际贸易中心参加了2003年全国国际旅游交易会。

通过这次考察和促销活动,大家都觉得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大家一致认为,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总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如浙江,但是他们发展旅游的一些新思路,新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值得东部发达地区学习,特别是值得仍属长江三角洲欠发达地区的舟山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昆明等地区发展旅游的先进经(一)旅游市场发展比较成熟,在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方面成效显著云南的许多地区旅游发展起步较早,一些旅游目的地(如西双版纳、大理、路南石林等)知名度比较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地区已经成为长盛不衰的黄金旅游热线。

这些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在搞好自身的规划管理和旅游产品创新的同时,能够迎合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形式,十分注重区域旅游合作,以联合和协作的优势来构筑旅游竞争力。

这种合作是全方位的,既有传统意义上小范围的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有跨行政区域的大范围的合作,如相邻区域共同塑造旅游形象、打造旅游品牌,共同进行宣传促销、共同进行旅游规划等。

西双版纳南览河流域常见观赏蝶种及其寄主植物资源调查

西双版纳南览河流域常见观赏蝶种及其寄主植物资源调查

西双版纳南览河流域常见观赏蝶种及其寄主植物资源调查西双版纳南览河流域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中国南方独特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代表。

在这片热带雨林中,有着丰富的蝴蝶资源。

蝴蝶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生态环境的优秀生态指示种类。

通过对蝶种和其寄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可以全面评估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状态。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西双版纳南览河流域常见观赏蝶种及其寄主植物资源的调查,以期能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选择了南览河流域的多个样点进行了调查。

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查找,我们发现了该地区一些常见的观赏蝶种和其寄主植物资源。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蝶种和寄主植物资源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我们将介绍一些在南览河流域较为常见的观赏蝶种。

在这片热带雨林中,有着丰富多样的蝴蝶资源,常见的蝴蝶种类主要包括斑蝶科、粉蝶科、灰蝶科、凤蝶科等。

斑蝶科中的大壁斑蝶、古纹斑蝶、蛇纹斑蝶等;粉蝶科中的蛱蝶属、红蛱蝶属等;灰蝶科中的妖灰蝶、湿灰蝶、点灰蝶等;凤蝶科中的艳凤蝶、玉凤蝶等。

这些蝴蝶种类形态各异,色彩斑斓,飞舞起来非常美丽,深受人们喜爱。

我们对这些蝶种的寄主植物资源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整理。

蝴蝶的幼虫都是以植物为食,因此寄主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蝴蝶的数量和多样性。

在南览河流域,我们发现了一些与蝴蝶种类相关的寄主植物资源,主要包括波蕨科、马蹄莲科、三叶草科等。

斑蝶科中的大壁斑蝶的寄主植物主要包括马蹄莲科中的大叶荚蒾、美丽荚蒾等;粉蝶科中的蛱蝶的寄主植物主要包括波蕨科中的大叶波蕨、丹柳波蕨等;灰蝶科中的妖灰蝶的寄主植物主要包括三叶草科中的鸟鼓柳、毛毯草等;凤蝶科中的艳凤蝶的寄主植物主要包括马蹄莲科中的落羽草、黄心草等。

这些寄主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相关蝴蝶种类的繁衍和生存。

通过对这些蝶种和寄主植物资源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南览河流域具有丰富的蝴蝶资源和寄主植物资源,这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探索自然之美寒假生态考察报告

探索自然之美寒假生态考察报告

探索自然之美寒假生态考察报告寒假,作为一年当中唯一的长假期,是学生们期待的时间之一。

而我在这个寒假中选择了参加生态考察活动,以探索自然之美。

本篇报告将详细介绍我在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1. 考察地点选择与介绍在这次考察活动中,我选择了前往西双版纳进行生态考察。

西双版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独特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多样的物种成为了我选择该地的主要原因。

在西双版纳的考察过程中,我主要关注了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物种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热带雨林以其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著名。

在考察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了热带雨林的湿热气候以及茂密的植被。

在雨林中,我看到了大片的绿色植被,包括树木、灌木和蕨类植物等。

这些植被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3. 物种多样性的观察热带雨林因其丰富的生态环境而拥有众多的物种,这也是我选择该地进行考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考察期间,我看到了许多稀有的动植物,如大象、猴子、蛇和各种鸟类等。

这些物种的存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也加深了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考察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人类活动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西双版纳的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并用于建设和农业用地。

这些活动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严重影响了物种的多样性和数量。

我深感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来保护热带雨林,以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完整。

5. 总结与反思这次寒假生态考察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然之美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我亲身体验了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观察到了大量的动植物物种,并意识到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这次考察,我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希望将来能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为保护自然之美贡献自己的力量。

云南西双版纳旅游地产调研考察分析报告

云南西双版纳旅游地产调研考察分析报告

配套 项目位置 代理公司 开发商
项目为大型旅游综合体, 自身推出休闲、娱乐、医
疗配套
皇冠假日酒店
学校、医院、主题公园
银行、蜜月度假酒店、 高尔夫会所、六国商业
街、皇家温泉SPA
宣慰大道北段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曼弄枫 西北部万达•西双版纳国 勐海县 地州 中国.西双
度假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际度假区南七路中段
版纳.曼兴湖
海城集团营销策划中心
2013由北京百达行旗下 昆翼代理,现为城投团队


海诚集团
云南城投置业
万达集团
云南浩宇房地产开发集 团有限公司
梦云南 雨林澜山
梦云南
[梦云南]连锁分时度假平台,整合云南城投集团旗下高端养生、度假资源,对外 与各顶级旅游资源建立合作联盟,致力于为会员提供多项度假特权: 一地置业,多 地度假,最大化度假置业投资权益, 健康、养生、休闲,360度度假体验。 “梦云南”连锁分时度假平台:梦云南 雨林澜山(西双版纳)、梦云南 海东方(大 理),梦云南 太阳山(玉溪抚仙湖),梦云南 温泉山谷(昆明安宁),梦云南 黄金 海岸(大理)。
云南本地旅游地产考察报告 (西双版纳)
从国民生产总值、固定投资、旅游接待人数及收入,大理均大幅领先,但是 房地产年去化规划,大理相对版纳差别较大;
类别 国土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 生产总值(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国内外游客(万人次) 旅游收入(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亿元) 年去化规模(万㎡)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
绿化率 容积率 总户数 工程进度 开盘时间
交房时间
66万㎡
860亩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一、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热带北缘,位于东经100°16′~101°50′、北纬21°10′~22°24′,地跨勐海、景洪、勐腊一市二县,由互不相连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五个子保护区组成,总面积24.2510万公顷,占全州土地面积的1 2.68%,其中核心区面积10.7424公顷,缓冲区面积7.2602万公顷,试验区面积6.2484公顷。

国家林业局2005年3月批准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5-2015》,在保护区各片区之间划出部分地带作为生物走廊带,总面积8.5592万公顷。

州人民政府2010年3月批准《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总面积3.533万公顷。

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际直接和间接管理面积达36.33万公顷。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热带重要生物类群分布最集中、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最完整的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区内分布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等8个天然植被型,植被型占全国的27.6%、占云南省的66.7%;已知维管束植物214科1012属277 9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1种;已知脊椎动物818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4种,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44.36%、占云南省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69.5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1980年重新调整并扩大了范围,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93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199 9年分别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林业示范保护区。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1988年成立并挂牌办公、为正县级事业单位,行政上受州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受云南省林业厅指导。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评价报告西双版纳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而闻名。

本文将对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评价,并为游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一、自然风光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的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首先,其独特的气候使得西双版纳成为国内难得一见的热带雨林气候地区。

这里的温暖和湿润气候为丰富的植物和动物生态系统提供了理想的生长条件。

在西双版纳的自然保护区,游客可以亲眼目睹到大象、孔雀等热带植物和动物的生态环境。

其次,西双版纳拥有迷人的水资源。

澜沧江和勐往江作为两条重要河流贯穿于西双版纳,形成了壮观的瀑布和奇特的河道景观。

著名的曼普瀑布是一个绝对不能错过的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综上所述,西双版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无论是热带雨林、瀑布还是河流,都给游客带来了独特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二、人文景观除了自然风光,西双版纳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首先,这里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如傣族、佤族等,他们保留着古老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在傣族村寨,游客可以参观到精美的手工艺品、欣赏到精彩的传统舞蹈表演,并品尝到地道的傣族美食。

而佤族寨子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吸引了众多游客。

其次,西双版纳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寺庙和庙宇,如普洱寺、傣文化园等。

这些寺庙和庙宇不仅是宗教信仰的重要场所,还是游客了解当地文化和历史的窗口。

综上所述,西双版纳的人文景观丰富多样,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三、旅游配套设施作为一个备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西双版纳注重提供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

首先,西双版纳有各类高品质的酒店和度假村,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无论是高端奢华的酒店还是自然风光优美的度假村,都可以提供舒适宜人的住宿体验。

其次,西双版纳还有完善的交通网络。

游客可以通过飞机、火车和汽车等多种方式到达西双版纳。

在当地,公共交通设施和出租车也十分便利,方便游客进行各种旅行安排。

西双版纳人大调研报告

西双版纳人大调研报告

西双版纳人大调研报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是中国境内热带雨林生态区的代表。

作为全国的生态保护区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西双版纳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人大调研。

本文将报告我们的调研结果。

首先,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迅猛。

该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然而,我们也发现旅游业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旅游项目过度开发和管理不善导致了一些环境问题,例如乱砍滥伐和土地沙漠化等。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确保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们注意到西双版纳的农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本地区以其丰富的农产品而闻名。

特色农业,如果树种植和咖啡种植,已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土壤质量下降和农药使用不当等。

我们建议政府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规章制度,以保护环境和居民的身体健康。

第三,我们关注了西双版纳的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该地区的交通和通信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落后。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尤其是农村地区,加强对教育和医疗设施的投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我们了解到西双版纳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

该地区拥有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如大冈山和勐泐保护区。

当地政府和居民都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中,保护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保护工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非法砍伐和非法采矿等。

我们呼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强对保护区的巡护和监控。

总的来说,西双版纳在旅游业、农业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加强对旅游业和农业的监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加强生态保护工作,以实现更加可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西双版纳水土保持评估报告

西双版纳水土保持评估报告

西双版纳水土保持评估报告1. 引言西双版纳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热带雨林地区,拥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宝贵的自然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过度的人类活动已对当地的水土资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西双版纳的环境,进行水土保持评估变得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通过评估西双版纳的水土保持状况,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

2. 方法和数据收集评估西双版纳的水土保持状况,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2.1 现场调查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的调查团队,深入西双版纳的不同地区进行了现场调查。

调查包括对地形、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自然环境因素的观察和记录。

此外,我们还调查了当地的农业经营方式、发展项目和人类活动对水土资源的影响。

2.2 数据分析我们搜集了西双版纳的空间数据和历史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

利用遥感技术,我们获取了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以了解植被变化及其对水土资源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数据,对西双版纳的水土状况进行了趋势分析。

3. 水土保持状况评估结果3.1 地形和土壤状况西双版纳地处山区,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峦交错。

由于地势起伏较大,土壤易于流失。

调查发现,部分地区的土壤质量较差,存在贫瘠、容易侵蚀的情况。

特别是在农业区域,由于过度的耕作和除草,土壤贫困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

3.2 植被覆盖状况西双版纳的植被覆盖丰富多样,热带雨林是其主要特点。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减少,甚至出现了破坏植被的情况。

这对保持水土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4. 保护建议基于我们的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保护建议:4.1 加强土壤保护措施针对土壤保护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业耕作的科学管理,包括合理轮作和利用不同的作物覆盖土壤,以减少土壤侵蚀和贫困化的风险。

此外,可以采用梯田种植和绿化防护带等措施,保护农田和山地的水土资源。

4.2 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为了保护和恢复西双版纳的植被覆盖,我们建议加强植被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限制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西双版纳调研报告

西双版纳调研报告

西双版纳调研报告西双版纳调研报告西双版纳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与缅甸的边境。

该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而闻名,在近几年中成为了一大旅游目的地。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双版纳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总结了以下结果。

首先,我们发现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包括许多稀有的物种。

丛林覆盖茂密,可以探索,而瀑布和溪流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场所。

此外,西双版纳还有数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和保存了许多有特色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因此,这些自然资源是吸引游客前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我们发现西双版纳的民族文化十分丰富多样。

这里有波傣族、傣族、景颇族等多个民族聚居,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传统习俗、服饰和音乐舞蹈等。

例如,泼水节是当地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吸引了许多游客参与。

此外,当地人民十分友好热情,乐于与游客交流,帮助他们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然而,尽管西双版纳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其旅游业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交通状况有待改善。

虽然西双版纳有机场,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进出该地区的交通主要依赖公路和铁路,因此游客数量受到一定限制。

其次,旅游设施还不完善。

尽管该地区有一些高档酒店和旅游度假村,但对于各类游客的需求仍有所欠缺,包括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

最后,环境保护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该地区,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强环境保护,确保可持续发展。

鉴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交通建设,提高交通便利度。

该地区可以考虑增加航班数量或开通更多的交通线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增加旅游设施的投资。

可以引进更多的高品质酒店、餐厅、购物中心等,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最后,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当地政府应加大力度监管旅游活动,同时鼓励游客遵守环保规定。

总结来说,西双版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

2018-2019-云南西双版纳写生考察报告-实用word文档 (8页)

2018-2019-云南西双版纳写生考察报告-实用word文档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云南西双版纳写生考察报告篇一:云南写生考察报告云南写生调查报告学号: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崔宝华写生目的:通过实地考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为毕业创作搜集素材,了解地方的风土人情,领略异地风土文化,见证中国古老建筑之魅力,增强对自然色彩的了解,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写生时间:201X年9月6日——9月19日写生路线:昆明(1天)——大理(3天)——丽江(7天)201X年9月6日,我们做上了火车,开始了这段期待已久的追云之旅。

经过长达二十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在第二天上午抵达了昆明,气温明显比娄底下降了许多,下火车时大家都穿上了外套。

一出站我们就直奔下榻之处,进入自己的房间略微休息了一下,此时已时至中午,大家便三三两两的外出就餐,餐毕接到班长通知下午自由活动,第二天一早出发去大理。

下午我去逛了金碧商业街。

进到昆明市区的商业街,新老建筑兼有,在新旧两方的对比下,两种建筑各有千秋,现代建筑的功能性更强,是时代需要的产物,极富时代感,让人感觉青春,有活力;而古建筑展示了古老中国的文化和智慧,相比之下更具观赏性,更值得考究。

逛完商业街后便回到宾馆休息,等待第二天前往大理。

在大理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坐上大巴前往大理,大理离昆明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打牌,睡觉,聊天,看风景打消无聊的坐车时间,而我时不时的望着窗外,陶醉在窗外的风景之中。

下午终于达到了令人神往的大理,人们都说大理是一座用石头堆积起来的地方。

这里的人们是男主内女主外,与其他的民族刚好相反。

所以女人地位是很高的,这一点在他们的建筑上都有体现。

他们房子的大门上雕着龙和凤,如果凤在上龙在下那就说明这个家里是女人当家。

这天下午我们自由游览了大理古城,进入古城,很多的银饰品闪的人眼晕,还有一些没有见过的带有白族特色的东西,我们顺着人群渐渐来到大理古城的洋人街。

西双版纳的丰富资源

西双版纳的丰富资源

西双版纳的丰富资源【农业资源】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为发展农业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平坝区稻谷可一年两熟,粮食总产保持在每年30万吨以上。

全州已建起16个水稻生产基地,种植橡胶187万亩、甘蔗29万亩、水果13万亩、南药7万亩、香料1万亩、水产养殖4万亩、并开发了香夹兰、澳洲坚果等新品种。

农业开发还处在起始阶段,深度开发大有可为。

【矿产资源】西双版纳不仅地上资源丰富,而且地下资源也丰富。

现已查明有金属、非金属矿点131处。

具有相当储量的矿种有铁、铜、铅、稀土、锡、钨、锰、硫铁矿、石盐、钾盐、煤、汞、银、砷、金、化工灰岩、绿柱石等19种。

铁矿储量1.18亿吨,分布在景洪市疆峰、大勐龙、曼养、勐腊县新山、勐海县西定、曼来、吉良等地。

盐矿储量250亿吨,含盐层面积约54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勐腊县东部勐伴、尚勇、磨歇等地。

煤矿储量1450万吨,主要分布在勐海县大河沟、曼养,景洪市勐养、景讷和勐腊县勐远、尚勇等地。

铜矿储量10530吨,主要分部在景洪市三达山、大勐龙,勐腊县瑶区、易武、象明等地。

铅锌矿主要分布在勐海县三棵桩、勐板,景洪市勐岭山,勐腊县的铸锅河、易田、曼康等地。

【森林资源】西双版纳森林覆盖面为59.26%,有森林面积1753.5万亩,林产品十分丰富。

近年来,十分重视林木保护工作,实行采育结合方针。

建成了大龙山、勐养、普文、勐仑轻木林场。

营造思茅松幼林1万亩、轻木1万亩、铁刀木炭薪林20万亩、依兰香1万余亩、油茶1万余亩。

【地热资源】西双版纳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占云南省第二位,仅次于腾冲,共有热泉、矿泉149处。

热水泉多出露于澜沧——勐遮——勐海主干断裂带及景洪坝子。

分布在景洪市的嘎洒有16处、小街至大勐龙5处;勐海县的勐阿8处、勐往至蚌岗11处、勐满5处;勐腊县的勐捧、关累等地。

水温最低25度,最高达103度,流量0.1——3.9公升/每秒。

盐卤泉多分布在勐腊县东部,密集于勐伴、尚勇、大荒坝、曼隆等地。

一城两区西双版纳研究报告

一城两区西双版纳研究报告

一城两区西双版纳研究报告
西双版纳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地区,位于中国与缅甸、老挝交界处。

它被划分为两个地级市,分别是景洪市和勐腊县,因此被称为“一城两区”。

一、景洪市
景洪市是西双版纳最繁华的城市,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座城市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

景洪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也得到了注重,市区的道路宽阔整洁,建筑风格多样,有许多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和酒店。

景洪市还是西双版纳地区的旅游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二、勐腊县
勐腊县是西双版纳的农业区域,是传统傣族人的居住地。

这座县城相对较小,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但它保持了浓厚的傣族文化氛围。

勐腊县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而闻名,这里有茶园、果园和稻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很高。

研究报告的目的是对西双版纳地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研究报告将包括以下内容:
1.地理环境: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土壤条件等。

2.人口与社会:包括景洪市和勐腊县的人口数量、人口构成、
社会结构、教育水平、就业情况等。

3.经济发展:西双版纳的主要经济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外贸
情况、旅游业发展等。

4.文化与旅游:西双版纳的主要民族文化特点、传统节日、旅
游景点介绍等。

5.问题与挑战:西双版纳面临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中的挑战、社会问题等。

研究报告的目的是帮助政府、企业和学者了解西双版纳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同时,这个报告也可以为游客提供旅行指南和了解西双版纳的资源和特色。

调研报告西双版纳

调研报告西双版纳

调研报告西双版纳调研报告:西双版纳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介绍西双版纳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中国热带植物观赏园艺旅游城市和森林旅游城市。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以及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a. 调研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和特色;b. 调研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情况;c. 调研旅游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 调研方法:a. 实地考察:前往西双版纳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旅游景点、交通设施等情况;b.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了解游客对西双版纳的评价;c.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资料和统计数据,分析旅游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调研结果1. 调研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和特色:a. 热带植物观赏园艺:西双版纳拥有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b. 森林旅游:西双版纳拥有茂密的热带雨林,提供了丰富的森林探险和生态旅游项目;c. 民族文化:西双版纳是多民族聚居地,具有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特色。

2. 调研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情况:a. 旅游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b. 旅游设施完善:西双版纳的酒店、景区、交通设施等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c. 旅游产品多样化:西双版纳推出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3. 调研旅游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a. 经济收入增加:旅游业的发展为西双版纳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b. 就业机会增加: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给当地居民;c. 生态环境保护:西双版纳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 调研结论:通过调研发现,西双版纳作为中国的热带植物观赏园艺旅游城市和森林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

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都有积极的影响。

西双版纳研究报告

西双版纳研究报告

西双版纳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是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地方。

它以其丰富多样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文化遗产而闻名。

本研究旨在对西双版纳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 自然环境西双版纳拥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和地理条件对其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该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植被类型,包括森林、湿地和草地。

这些不同的生态系统为许多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其中包括云南金丝猴、黑颈长尾雉和象鼻猴等。

此外,西双版纳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澜沧江峡谷。

这个壮丽的地理景观是游客们争相前往的旅游景点。

研究表明,澜沧江峡谷也是一个重要的保护区,许多濒危物种在此繁衍生息。

3. 文化特色西双版纳也是一个拥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地区。

当地的傣族人民是该地区的主要居民,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装和传统习俗。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使得西双版纳成为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传统节日也是西双版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傣族新年水灯节是当地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举行盛大的游行和庆祝活动,同时还会点亮水灯以祈福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4. 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研究发现,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推广生态旅游和农村旅游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西双版纳,同时还能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此外,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5. 结论西双版纳是一个具有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文化的地区。

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特点和潜力。

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将有助于保护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文化遗产,同时也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西双版纳考察报告

西双版纳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西双版纳考察报告篇一:关于西双版纳国家公园曼稿民族文化旅游社区项目考察的情况汇报关于西双版纳国家公园曼稿项目考察的情况汇报谢董事长及各位董事:您们好!本月11日至14日受董事长委托,在与李海嫣经理联系后,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就勐海县曼稿生态文化社区项目的开发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由李海嫣经理推荐,昆明人龙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到曼稿实地进行初步勘察。

这次去西双版纳的目的是根据李海嫣经理的要求,邀请昆明人龙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做该项目简易方案。

该方案需在三月底前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获准通过后再做详规。

该公司在云南做了很多项目和景区,如普达措国家公园、望天树、野象谷等景区,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事业发展,但他们的设计费较高,至少也得100万元。

据说政府在20XX年将大幅提高资源占用费。

此次勘察由昆明人龙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云龙带队,一行5人。

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管理局对此次勘察也非常重视,由李副局长带队、沈所长以及勐海保护站共12人参加勘察。

通过一天对曼稿古树及古树下的茶园、长田坝水库等6处景点的实地勘察,李云龙董事长认为:一、勐海曼稿古树及古树下的茶园,是他在云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见过的唯一如此美丽的景观,每一棵古树都是一个故事,就像欧洲的田园风光,在中国很难见到,结合国家公园森林资源和当地少数民族习俗,可打造一处绝佳的休闲度假旅游景区。

二、曼稿古树及古树下的茶园景区的打造应慎重,要做高品位高端的旅游产品,在云南肯定会成功的。

三、可以做类似于泰国的文华酒店形式,让都市里的人到景区体验普洱茶的管理、采摘、制作、品茗等一系列的活动。

四、在酒店周边地区,相对可以做一些旅游地产的文章,因现地价不是太贵,也可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五、李云龙董事长对曼稿古树和古树下的茶园项目很感兴趣,也有合作的意向。

通过这次西双版纳之行,本人认为:西双版纳四季气候宜人,冬季阳光充足,旅游周期长,目前交通便利,从长远考虑,西双版纳将融入金三角地区,成为旅游热点。

黔东南州委赴西双版纳等地学习考察

黔东南州委赴西双版纳等地学习考察

黔东南州委赴西双版纳等地学习考察发布: 2009-5-26 21:26 | 作者: 吴胜贤| 来源: 侗族风情网州委常委会学习考察第三组赴西双版纳等地学习考察报告(节选)云南省旅游业起步于“七五”时期,发展于“八五”时期,成熟于“九五”时期,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

2006年以来,云南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特色,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推动旅游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作为主要支撑的乡村旅游业更是获得突破性进展。

一、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好。

乡村旅游资源是云南省最丰富、最具特色、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

在二次创业中,云南省将乡村旅游作为工作重点,着力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城镇,加快发展悠闲舒适的乡村旅游度假村和风味独特的农家乐,乡村旅游业迅速成为旅游业的主要支撑。

2008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者超过1亿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250万人次,周边入境旅游者2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63亿元。

二是文化特色突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彝族、白族、傣族、纳西族等民族文化特征鲜明。

西双版纳、丽江等地紧紧抓住当地特色,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发展诸环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抢占了旅游竞争的制高点。

“印象丽江”、“丽水金沙”、“勐巴拉娜西”等大型歌舞剧,地方特点浓郁,文化底蕴厚实,气势宏伟,美轮美奂。

2008年,“澜沧江•湄公河篝火晚会”和“勐巴拉娜西歌舞晚会”共接待游客50.12万人次,同比增长14.4%,实现收入近1亿元。

“丽水金沙”票房收入达1.7亿元,“印象丽江”票房收入达2.8亿元。

三是发展规范有序,旅游美誉度高。

云南乡村旅游发展一开始就站在了相对较高的平台上,经历了一个从自然观光到文化体验再到回归自然的一个发展历程,从最初石林和西双版纳两朵红花,到丽江、大理后来居上,再到腾冲、香格里拉异军突起,各地充分发挥本地特色,强化管理和服务,既合作又竞争,实现了双赢、多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考察报告
班级:15级旅游管理班
姓名:彭学琴
学号:2015708058
2017年5月21至27日,玉溪师范学院2015级旅游管理班在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红河州著名旅游景点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茶马古道-那柯里、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西双版纳独树成林景区、打洛边境、中缅第一寨-勐景来、西双版纳森林公园、曼听公园、西双版纳万达旅游度假区、西双版纳野象谷、建水文庙和一些酒店及客栈--巴塞城大酒店、傣王宫、留香雨林客栈、红河谷大酒店等进行了为期7天的资源考察。

此次见习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学习和讲解,旨在让同学们把课堂所学知识同社会相结合,以提高同学们对旅游业的认识,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

经过长达两个月的讨论,选择去哪条路线---滇西北?普者黑?贵州黄果树瀑布?西双版纳?还是?怎么分组--男生组?女生组?好朋友一组?多少人一组?行程中的吃住行--租几辆车?去什么景点?怎么去?吃什么餐?住什么酒店?价位控制在多少?行程中的学习任务--要学习些什么?以什么形式来学习?团体还是个人?行程中的安全问题--买什么类型的保险?怎么买?集体还是个人?行程中的费用预算--景点门票多少?酒店住宿多少?餐馆团餐多少?老师司机花多少?等等等等,我们的资源考察行程终于被确定了。

同学们在专业老师和班主任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地试着去解决路上的可预见性的所有问题,尽量地去设计出了一条“兵马未动,吃住游先行”的路线。

同学们前一天晚上就整理行装,相互提醒不要忘记身份证、学生证等等重要的东西。

我们怀着忐忑和期待的心情,在老师和司机的保
驾护航下出发。

通过这次的实习活动,同学们可谓是一箭双雕,玩和学双丰收。

有友谊的收获,一路上同学们相互了解,相互依靠,形成了一个凝聚力非常强的集体;有知识的增加,一路上对旅游业的考察让同学们的技能和社会经验得到了提高。

一、景点讲解,亲身体验
这次为期一周的校外旅游见习和商品考察,由旅游专业老师孟丽、唐玲萍,旅管班班主任刘宏平老师带领15旅游管理班全体同学进行实训工作。

实训前,同学们对路线上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景点,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通过提前充分准备资料,我们相互探讨,一起学习。

在从玉溪出发的那一刻开始,我们的行程也就开始了。

在车上,同学们讲玉溪概括、玉溪主要景点;要到峨山了,讲峨山概况,峨山景点推荐,峨山的彝族文化;要到新平了,讲新平概括及主要景点,花腰傣文化;要到普洱了,讲普洱概括和普洱茶文化;要到西双版纳州了,讲版纳概括和傣族文化;到普洱那柯里,西双版纳植物园,森林公园,曼听公园,野象谷等景点,有同学们的实地讲解。

走进景点的大门时,我们就不只是游客了,这时候我们都像一个真正的导游,每一位同学都信心十足,准备充分,说话流畅,把我们自己了解的所有知识用独特风格的讲解方式为游客进行讲解。

在这个过程中不完美的地方,我们在老师的建议下互相借鉴与学习,努力学,努力做。

1、普洱那柯里。

那柯里这个马帮驮来的小镇,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那柯里村是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
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现存较为完好的驿站之一,因普洱市宁洱县作为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和茶马古道的源头,从唐代开始至清代,宁洱就因为普洱茶的产销成为商贾云集、马帮不绝的重镇,那柯里驿站也因此变得非常繁华。

这里在马帮不绝的时代下,经过时间的流转,现在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像一个旧社会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宁静致远。

风雨桥、荣发马店、辗子房、马跳石、大水车,每一个风景都是一幅画,就静静的站在那里,对世间的喧嚣不闻不问,这尘世的浮华配不上它。

在这里我们踏着历经风霜的风雨桥,踩在当年的马蹄印中试着去寻找那些年马帮的勇气,即使前方千山难阻,也不忘初心,勇敢前行,寻着深浅不一的马蹄印,我们看到了当年繁荣的荣发马店,为马帮提供粮草的辗子房,体现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大水车。

2、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

闻名遐迩、风光绚丽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首批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地处距景洪70公里处的勐腊县勐仑镇,所以又称为勐仑植物园。

植物园就坐落在具有“亚洲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支流椤梭江的葫芦形岛上。

所谓“一江碧水西折东,勾出半岛葫芦形”。

园内有35个独具科学内涵的专类园区,有引自国内外的一万多种热带植物,在这里有会开花的铁树、会跳舞的草、独树成林和空中花园等热带雨林奇观,我们在这里了解到无比丰富的植物学知识。

3、西双版纳森林公园。

位于景洪以东、澜沧江以北,是全州离
景洪城最近的一块原始森林。

,公园融汇了独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民族风情。

园内有热带沟谷雨林,孔雀繁殖基地、猴子驯养基地、大型民族风情演艺场、爱伲寨、九龙飞瀑、曼双龙白塔、百米花岗岩浮雕、金湖传说、民族风味烧烤场等十大景区五十多个景点。

在西双版纳森林公园保护区,同学们看到了长满遮天古木,有连续繁衍了一百多万年的“活化石”植物天料木、桫椤、鸡毛松,还有林中巨人望天树,板根大王四薮木。

“老茎生花”,西双版纳植物绞杀等自然现象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我们在西双版纳花果林木区,看到多种热带水果,在西双版纳栽培有热带花卉,看到有各类盆景。

其实最吸引我的是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在此拍摄,也让我了解到一个综艺节目,一部电影,一个电视剧的取景拍摄对于这个景点的宣传力度。

4、曼听公园。

这里曾是泰国国王的御花园,泰王妃来公园游玩时,园内的美景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而得名。

公园内有干栏式佛寺,凉亭和花果园,园内绿树成荫,清凉宜人,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

我们了解到古老的黑心森林,学名为铁刀树,因为它生长快,且砍后还能再生而得名。

这个傣王的后花园让我们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让人垂涎欲滴的自助餐和篝火晚会,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到什么是捆绑式营销。

5、野象谷。

有“热带雨林神奇秘境”的美誉,果然不负众望,在这里我们没有看见野生的大象群,但是我们看见了会用自生智慧通过运动,画画,互动让观众惊奇的象。

乘坐了让人看着心惊胆战的铁索道。

看见了所谓的“光棍树”,浑身是刺的叫荆棘树,会开花的竹
子“一品红”等等。

二、见习内容
这几天的见习行程给我如何去做导游,如何更好的工作,如何更好的去沟通等等方面有了了解。

我发现作为导游并非只有掌握课本知识那么简单,必须做到心细如针,以人为本。

比如说:
(1)文化性:旅游活动包含着对文化的了解,对知识的渴求。

这在客观上要求接待工作具有较高的文化性,接待工作的主要部分是导游接待服务,导游接待服务不仅要帮助照顾客人的旅行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在讲解过程中传播文化。

(2)综合性:由于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项目,接待过程就是上述服务实现的过程,所以,接待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3)良好的身体素质:当一个好的导游一定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4)亲和力:亲和力是人和人之间信息沟通的一种能力,具有亲和力的人,会每天都保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人,就像我们在植物园和野象谷的导游,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微笑以对,我们都很喜欢她们。

旅游行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修炼这种亲和力是必须的。

三、总结
通过这几天的见习,我慢慢懂得了很多,对于旅游景区管理和导游等服务行业来讲,服务质量无疑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企业的生命线。

高水平的服务质量不仅能够为顾客留下深刻的影响,为其
的再次光临打下基础,而且能够使顾客倍感光荣,为企业树造良好的品牌和形象。

在野象谷景区,我看到管理部门十分重视服务质量的提高,即使对于实习生也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才能上岗。

对老员工进行跟踪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和改善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在这里我们学会了什么是责任,我们体会到了生活世事可以用“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来形容,我们学会了正视现实。

通过与景区工作人员的交谈,我懂得了,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景区管理层人员都是从基层做起的,都有自己的基层奋斗史,并且很珍惜在基层打拼的机会。

通过这次的见习活动,我也对旅游行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学校刻苦努力,更多的去了解专业知识,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