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感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终关怀感想
临终关怀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个人在离开世界之前,他有太多的想法,这些想法又大多是灰色的,也就是说,那几乎是一个人一生中内心最艰难的时刻。
这种折磨也许是这样的:一个苦恼浮上来,他忍不住始终想着,或者“不思量,自难忘”,他总能感觉到那个地方的凉气和压力,他觉得自己被卷到一个旋涡里,他想挣扎逃脱,但又有什么在阻止他,他后来就干脆认为这种痛苦摆脱不掉,只有接受,只有认了,它将在自己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秒还陪伴着他,他甚至祈祷自己在那之前几天处在昏迷状态,这样我就能够忘却那些心灵的痛苦。
当以上的想法出现时,这就意味着他对一生已经做了某种彻底的否定,生命已经在灰色这一点上盖棺定论,而这,是何等残酷的一幕!在我们身边有一个人,已经认为生命是灰色的,并带着这个“定论”等待死亡,这样一个人,难道不需要关怀吗?这样一个人,难道不是必须接受关怀的吗?这样一个人,奋斗了一生,却得出关于生命那样灰色的结论,难道,真的让他就这样走吗?难道就不该有什么办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吗?
临终关怀,不一定解除掉他心中的痛苦,但是可以让他对生命有一种整体上的温暖感觉,这一点更为重要!实际上,那一个个无法自解的心结,其真正可怕之处,就在于它阻止了生命整体意义的温暖感觉的确立,这是“一个苦恼否定一生”最大的悲剧,这一悲剧已经无法由绝症者自己解决,临终关怀者必须承担这一任务!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出生是生命的第一站,给人生带来生机和活力,临终则是生命的最后阶段,换句话说,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临终状态。《西藏生死书》说,临终者需要人的关怀,需要他人的触摸。临终病人在心理上大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而我们的能做的就是帮助临终患者在他们最后的日子里过得舒适,安心,没有牵挂,完成他们之前没有完成的心愿,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
课堂上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入殓师》这个电影,讲述了日本入殓师的生活,影片以一名入殓师新手的视角,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死亡,凝视围绕在逝者周围的充满爱意的人们。从主人公“为了生活,必须如此”,到后来真正明白自己的职责,用自己的行动表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几乎没有人在一生中能永远躲开死亡对心灵的冲击。每个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内心的不平静,恐惧,害怕,我们是无法体会的。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帮助临终患者接受事实,好好度过生命仅剩的时光。
而最近发生的马航事件,让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至亲至爱,他们每个的内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随时都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危机,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除了安慰,开导,还要有专业的水平来评估他们的心理状态,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作为一名即将成为护士的在校大学生,学习临终关怀这门课让我们提前看到到了生命的脆弱,面对死亡,任何人都有不同的情绪,我们能做的虽然不多,但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也是让他们快乐的方法之一。所以学好临终关怀是必不可少的。
对临终病人实施临终关怀,其目的在于减轻临终病人的心理负担,其中尤其
是解除病人对疼痛及死亡的恐惧和不安,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的价值,适应角色的转换,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使病人能在有限的日子里,在人生的最后岁月中,在充满人性温情的氛围中,安祥、宁静、无痛苦、舒适且有尊严地离开人世,达到更理性,更平静地接受死亡。同时,指导家属积极配合医生,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需要各方面给予病人帮助和关怀,达到逝者死而无撼,生者问心无愧的目标。
临终者最需要的是什么——被真正的爱和接受。他们不需要你来传道,不需要你来说哲理,他们已经明白自己将要失去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所以他们只需要能有人真正的爱他们,并且接受目前状态下的自己。
在结课的时候,我们小组做的是有关名人死亡录的内容,在总结的过程中,看到那些光辉下名人因为不同原因很多英年早逝,感受到无论一个人多么光鲜亮丽,但是都逃脱不了死亡的魔爪,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人们临终时的关怀。在临终阶段,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上的痛苦的同时,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
作为一个医学生,通过对临终关怀的学习,不仅学到了一些与病人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更是知道了生命的可贵。当他人把性命托付与你时,要一丝不苟的对待,谨记自己的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要更加珍惜,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