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自主设计实验
机能实验学自主设计之花青素与高尿酸血症【34页】

@rianda_ilham
2.研究方案
2)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建立: 以 1%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分别配制50mg/mL次黄嘌呤混悬液40mg/mL氧嗪酸钾混悬液。采用次黄嘌呤混 悬液10mL/kg 灌胃同时皮下注射氧嗪酸钾混悬液10mL/kg 的方法建立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诱导的小鼠高尿酸血 症模型。
A主D 要D 路Y O线U ,R 研T I究T L方E 案H E,E 预 期 结 果
主要路线
研究方案
预期结果。
2.研究方案
1)提取蓝莓果中的花青素: 乙醇浸提法:蓝莓果 粉碎 乙醇浸提 过滤 回收乙醇 花青素粗提液 HP20树脂吸附 40%乙醇洗脱 回收乙醇 冻干 称重 注明:乙醇浸提法提取花青素的最佳条件为:pH 3.0,浸提温度40°C,浸提时间2h,浸提乙醇体积分数70%, 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4.49mg/g。
60分钟后小鼠血清中的尿酸含量。由此确定出花青素是否具有降血清中尿酸的浓度以及降血尿酸的最
好效果的最适宜浓度。
3456 NYC, Street
Avenue 21
@rianda_ilham
2.研究方案
4)将高尿酸血症的小鼠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10只小鼠,实验前测定每组小鼠的血尿酸含量 。D组小鼠10只,为正常的小鼠,测定其血清中的尿酸含量。将四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按照上述技术路线进行实验。四组小鼠用相同种类和相同重量的饲料喂养,A组灌入纯净水,B组灌入 80mg/kg别嘌呤醇,C组灌入预实验中测得的最适浓度的花青素提取液。在经过(时间)以后测量血清 中的尿酸含量。将4组的数据记录下来,与实验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机能学实验课程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机能学实验课程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张金娟,熊英,叶兰,等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第7期机能学实验是一门对生物体正常机能、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作用规律进行研究的实验课程【1],是将生理学、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3门学科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是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该课程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开拓创新与团结协作精神。
机能学实验是医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性实验是指在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某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在给定实验目的、要求条件或指定实验仪器的情况下,由学生根据实验要求独立查阅资料、制订实验方案f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方法选择、实验过程设计、实验步骤拟订等)并实施的实验【2]。
近年来,设计性实验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导向,其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口棚。
我校自2000年开设机能学实验课以来,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自2002年起,尝试在机能学实验课程中开展设计性实验,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设计性实验教学实验设计对于在读本科生而言,是一个高要求、高难度的科学研究过程,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主掌习能力和科研素质培养的有效手段圈。
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应以“设计性实验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进行相关教学内容与进度的安排。
1.1设计性实验教学目的在机能学实验课程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机能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初步掌握文献检索、实验设计、科学实验、实验数据采集、统计学处理和论文撰写的方法与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树立团结协作意识。
1.2设计性实验教学要求设计性实验的总体要求:由学生自行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且属机能学的课题,按照实验方案设计原则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再以PPT形式汇报实验方案(即开题报告),接着进行实验方案的修改及预实验,然后按修改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准备并完成正式实验,最后以学术论文形式汇报研究成果。
机能实验课件:设计性实验2

3.立题 形成科研题目。
4.开题报告 立题依据、选题意义、实验方法、 技术路线以及预期结果。
5.专家论证 题目确立后请专家论证,并根据论 证意见,修改选题。
6.课题确立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医学科研假说
在医学科研中,人们通过实验和观察积累了一定 的实验资料之后,依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对研究的问 题的某些现象和规律作出假定性的说明和推断。这 种根据已有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的问题 提出的假定性说明和推测就是假说(hypothesis) (一)假说的特征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 3.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四、选题的基本原则
1.创新性 立题必须具有创新性,包括提出新规律、 新技术、新方法或对原有规律、技术、 方法的补充和改进。
2.科学性 选题必须要有依据,要符合科学规律 3.目的性 具体地提出要解决的问题,集中解决1~2
33)) 预预防医医学学研研究究(疾病流行因素研究、疾病防控研究、卫生监督研究...)
2. 护理研究:基础护理研究、临床护理研究、社区护理研究、护理
管理研究、护理教育研究、护理发展史研究等。
3. 医学教育研究:教育思想研究、教育体制研究、教学方法研究...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选题范围
1.对原有实验方法的改进 2.建立一种新的动物模型及评价该模型的指标 评价该模型的指标:①实验结果表达率高,而且稳定可靠;
个问题,切忌范围过宽。 4.可行性 选题要充分考虑实验的主、客观
条件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选题的范围
1.医学研究
11)) 基基础础医医学学研研究究(医学遗传学研究;人体发生、解剖、生理、生化研 究;人体免疫、病原、病理生理、病理解剖研究;药理研究);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堂:自制飞机实验教学案例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堂:自制飞机实验教学案例幼儿园中班科学课堂:自制飞机实验教学案例1. 引言在幼儿园中班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常常面临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索的挑战。
而自制飞机实验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幼儿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幼儿园中班科学课堂中的自制飞机实验教学案例,并借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促进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2. 实验活动设计自制飞机实验是一项简单而有趣的科学活动,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不同形状和材质的飞机模型,了解飞机飞行的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制作飞机,体验飞机起飞和飞行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合作,孩子们不仅可以相互学习,还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 实验目标通过自制飞机实验,幼儿可以了解飞机在大气中飞行的原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们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实验过程在幼儿园中班科学课堂中进行自制飞机实验,教师可以首先向孩子们介绍飞机的基本原理,然后提供各种材料让孩子们动手制作自己的飞机模型。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飞机模型的飞行轨迹,并让他们讨论和总结飞机飞行的规律。
通过讨论和分享,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实验总结自制飞机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在实验课结束后,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情况进行总结,让幼儿们分享实验中的新发现和感受。
通过总结回顾,可以帮助幼儿们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飞机飞行的相关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6. 个人观点我认为自制飞机实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幼儿科学教育方式。
通过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学习科学知识,还能培养实验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创新性机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能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在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本实验设计了一种创新性机能实验,旨在探究新型药物对特定生理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新型药物对小鼠体温的影响;2. 分析新型药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3. 通过创新性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利用新型药物对小鼠体温和自主活动的影响,通过生理学、药理学等方法,研究新型药物的作用机制。
四、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小鼠;2. 实验药品:新型药物;3. 实验仪器:电子体温计、小鼠活动箱、药液注射器、电子天平、秒表等。
五、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前准备:实验前,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饲养,适应环境。
3. 实验操作:(1)实验组:将新型药物溶解于生理盐水中,按一定剂量对实验组小鼠进行腹腔注射;(2)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观察指标:a. 体温:在注射药物前后,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小鼠体温,记录数据;b. 自主活动:将小鼠放入活动箱中,记录小鼠在一定时间内自主活动次数;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体温、自主活动次数的差异。
六、实验结果1. 体温:实验组小鼠注射新型药物后,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自主活动:实验组小鼠注射新型药物后,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七、实验分析1. 新型药物对小鼠体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药物能够降低小鼠体温,这可能与药物具有解热作用有关。
2. 新型药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药物能够降低小鼠自主活动次数,这可能与药物具有镇静作用有关。
机能学实验设计课教学效果分析

方案则是实现这一核心的必要 条件 。然而在实践 过程 中我们发 后应联合网络管理 中心 , 建立实验设计课版块 ( 网络版块 由实 该 现最现实的困难就是实验室 资源有限 , 导教师 及经 费相对不 验 方 案 提交 、 验 方案 评 定 、 验 方 案 公示 、 践 时 间安 排 、 生 指 实 实 实 师
地, 压制 了个人创新意识 的发挥 , 以达到培养 医学生科研 能力 少 , 难 比如研究一种药物治疗作用 时只设定一种浓度 , 而较为恰 当 的 目标“ 。如何系统地 培养 和提 高医学生 的科研能力 , 是摆 在 的做 法是设定 高、 、 中 低剂量 组 ; 另外一个 较为 关键 的问题是 ⑤ 我们面前 亟待解决 的问题 , 而实验设 计课正 是解决 这一 问题 的 学生在设定实验指标 时往往忽略 一些关键测 定指 标 , 者指标 或 有益尝试 。国内众多医学院校 的实践证 明 , 在提 高医学生科 较为单一 , 它 甚至所设 定指标与实验 目的无相关性 , “ 如 复制休克
学生人文阅读观的比较研究[ ] 编辑之友 , 1 , 5 :1 J. 2 0 ( )7 0
机能学实验设计课教学效果分析
朱海龙 张根葆
( 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 关键词 ] 机能实验 实验设计 教 学
安徽芜湖
2 10 ) 4 02
②也有 3 %的小组 实验 目的过 大 , 明确 , - , 1 不 如- ' b组在 实验 目
研 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 模型时无血压指标 ” 再如“ J , 动脉粥样 硬化模 型的检测指标 为肝 的方式 , 分析总结 我校前期实验设计 课中的不足 , 探讨相应 的实 组织切 片” 。
施方案 。 1 实 验 设 计 课 实施 方 法 3 学 生 对 实 验 设 计课 的评 价 及 建 议 ’
机能学实验自主设计实验课题

机能学实验自主设计实验课题在机能学实验的课堂上,想要让大家耳目一新,简单的实验不够,还得有点创意。
要说我这次的实验设计,那真是脑洞大开,灵感飞扬。
想想我们的身体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的职责。
而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台机器里的“故障点”,看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大家都知道,人体和机器的运作其实有不少相似之处。
就像家里的洗衣机,突然不转了,你得找出问题来,才能让它重新运转。
我们这次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看看不同的因素是怎么影响我们的机能的。
我们可以选择“运动与心率”的主题。
想象一下,大家在操场上飞奔,感觉风在耳边呼啸,心跳声就像打鼓一样,那种感觉可真爽啊!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分成几组,分别进行慢跑、快跑、和走路的活动,然后记录下每个人的心率变化。
谁的心跳最快?谁又是慢动作的“蜗牛”?这个实验不仅有趣,还有点像比赛,大家可以争着看谁的心率最高,顺便还能锻炼身体,真是一举两得呀。
聊聊饮食对机能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吃得好,身体才棒。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能量大挑战”的实验,分成两组,一组吃高糖高脂的零食,另一组吃健康的水果和坚果。
然后,我们可以进行一场智力测试,看看哪一组的表现更好。
是的,大家会发现,零食吃了也许一时爽,但没多久就会出现“能量崩溃”,脑袋一片空白。
相比之下,健康饮食就像给大脑加了油,思路清晰,真是“眼睛一亮”。
还有压力与机能的关系。
想象一下,考试前那种紧张的感觉,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简直是要上天的节奏。
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压力测试”,给大家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看看大家在压力下的表现如何。
有趣的是,可能有些同学在压力下表现得特别出色,而有些同学则会手忙脚乱,甚至出现“掉链子”的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大家不仅能体验到压力的真实感受,还能了解如何应对压力,简直是给生活上了一课。
当然不能少了社交的影响。
人是群居动物,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氛围可真是太重要了。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小的“团队合作挑战”,分成小组,完成一些任务,看看在愉快的氛围下,大家的表现会不会更好。
机能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设计(一)课题名称:新斯的明对筒箭毒和琥珀胆碱肌松作用的影响(二)选题目的和思路1、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新斯的明在体外对蟾蜍腹直肌松弛的影响,分析了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2.设计理念乙酰胆碱可以激动骨骼肌上的n2胆碱受体,是骨骼肌收缩;筒箭毒为非去极化型n2胆碱受体阻断剂,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骨骼肌n2胆碱受体,而引起肌松作用。
琥珀酰胆碱为去极化型n2胆碱受体阻断剂,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的去极化作用,但不易被胆碱酯酶水解,妨碍了复极化,而引起肌松作用。
新斯的明主要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减少乙酰胆碱的破坏,积累乙酰胆碱,与非去极化肌松药竞争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受体,从而恢复正常的神经肌肉传递。
新斯的明的抗胆碱酶活性使琥珀酰胆碱更难水解,并加剧其肌肉松弛作用。
本实验通过新斯的明和琥珀酰胆碱,新斯的明和筒箭毒同时作用于蟾蜍腹直肌而产生的抗肌松作用,探究新斯的明对筒箭毒,琥珀酰胆碱的肌松作用的影响。
(三)实验动物60只蟾蜍(来自动物室)(四)实验材料1、试剂(由医学院实验室提供)10-3氯乙酰胆碱溶液,10-3琥珀酰胆碱氯化物溶液,2x10-4姜黄素氯化物溶液,任氏溶液,氧气。
2.设备(医学院实验室提供)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蛙类手术器械,蛙板,蛙钉,麦氏浴槽,铁支架,双凹夹,培养皿,烧杯,丝线,注射器,滴管等。
(五)观察指标蟾蜍腹直肌的活动曲线。
(六)实验步骤与方法1、动物处理将60只蟾蜍随机分为6组:a组、a组、B组、B组和B组,每组10只。
2.实验操作a对6组蟾蜍分别制备离体腹直肌标本。
B实验装置将张力传感器与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连接,并通过双凹夹固定在铁支架上。
向米氏浴中加入50ml常温Ren’s溶液。
c仪器准备msp-007生物信号处理系统:信号选择:张力;控制:增益4、纸速1mm/s;滤波:50hz。
D样本连接将张力传感器的一部分连接到隔离的腹直肌样本上,将另一端连接到氧气钩上,将其放置在50ml常温Ren's溶液米氏浴中,打开氧气并调节气流,使其不影响样本。
以创新性、探索性实验深化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

以创新性、探索性实验深化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作者:熊英,李玲,王岚,吴艳俊,张金娟,叶兰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5期熊英1,李玲*1,王岚2,吴艳俊1,张金娟1,叶兰1(1.贵州医科大学机能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2.贵州医科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0)摘要: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
面对当前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尝试选拔优秀的实验设计,深入开展探索性、创新性实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系统培养,有效提升了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能实验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5-0274-02作者简介:熊英(1977-),女(汉族),湖北武汉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机能实验学;李玲(1963-),女(汉族),四川仪陇县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药理学,机能实验学。
*通信作者:李玲,Liling63@。
机能学实验作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现已成为实验教学的重要平台以及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课程。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对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教育部近年来推出并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1],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
我校机能实验室自2003年起在临床医学等专业中开设了学生设计性实验课程[2],旨在通过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
总结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目前设计性实验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 )学生选题重复率高,在每届学生中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设计不多;(2)实验设计中方法相对简单,基本为定性实验,课题研究不够深入;(3)实验论文缺乏科学性,数据缺乏统计学意义;(4)由于课程学时数和实验室资源有限,以至于部分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无法深入开展。
机能学实验设计范文

机能学实验报告怎么写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蛙离体骨骼肌收缩的影响-百实验方法: 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1)洗干净实验动物 2)双毁髓::找到枕骨大孔处将刺蛙针刺入1-2mm,分别捣损脑组织和脊髓。
3)剥制后肢,分离一侧后肢4)分离坐骨神经,穿线备用5)游离腓肠肌,肌腱结扎备用6)标本检验。
2、连接实验装置:将换能器的输出线接至BL-420F生理记录装置的1通道,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输出通道。
然后把制备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棉线的另一端接在张力换能器上,将坐骨神经通过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刺激输出通道,而腓肠肌肌腱端的棉线与张力换能器簧片相连,保持适度松紧并与桌面垂直。
3、2、实验记录:开机后进入实验先用单刺激,找出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然后固定最适刺激强度,用连续单刺激,找出出现完全强直收缩时的最小刺激频率。
谁能给我机能设计性实验的题目啊?《机能实验学》学生自设计性实验参考题目题目备注1 脑n XX药物对大鼠智力的影响n XX药物对大鼠痛觉的影响n 影响脑耗氧量的因素探讨n ……2 心n 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分析n 影响血管收缩性(or血流速度)的主要因素分析n 影响心肌收缩性(or舒张性)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心肌收缩性(or舒张性)的体液因素分析n 缺血(or感染)对心肌舒缩功能的影响n ……3 肺n 影响动、静脉血氧分压(PO2)和血氧饱和度的因素探讨n 影响动、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因素探讨n 影响肺通气功能的因素探讨n 影响肺换气功能的因素探讨n 交感神经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n 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4 肝胆胰n 肝损害对血浆蛋白质与量的影响n 肝损害对凝血功能的影响n 肝损害对解毒功能(or药物半衰期)的影响n 影响胆汁(or胰液)分泌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胆汁(or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分析n 食物成分对胆汁(or胰液)分泌的影响n 病理情况下对胆汁(or胰液)分泌的影响n ……5 胃肠n 影响胃(or肠)液分泌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胃(or肠)液分泌的体液因素分析n 影响胃(or肠)蠕动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胃(or肠)蠕动的体液因素分析n XX药物对胃(or肠)功能的影响n ……6 肾n 影响尿液生成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尿液生成的体液因素分析n XX(疾病或)病理过程对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n XX药物对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n ……7 血液n 血液酸碱度的调节机理探讨n 影响血液粘度的主要因素分析n 影响血液红细胞生成速度或数量的因素分析n 影响血液中性粒细胞(or单核细胞or淋巴细胞)生成或数目的因素分析n 促进血小板生成的因素分析或药物筛选n ……急求机能实验设计,急!高分悬赏动物实验:实验返老还童白鼠经处理寿命与机能对比实验动物:KM小鼠动物平均寿命:21月动物年龄:16月龄(相当于人55岁)处理:强制性年轻中的BN处理、多器官肿瘤处理实验说明:本实验为动物实验,由于人治疗与动物实验有一定的差别,为了实验结果分析更清楚明了,对寿命延长、机体功能恢复分开试验,并加入解剖结果对比。
幼儿园小小工程师:简易机械设计实验教案

幼儿园小小工程师:简易机械设计实验教案《幼儿园小小工程师:简易机械设计实验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
而机械设计实验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在幼儿园进行的简易机械设计实验,帮助幼儿们体验创造的乐趣和科学的奥秘。
二、实验一:纸杯轮子小车设计1. 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和制作纸杯轮子小车,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原理。
2. 实验材料- 纸杯- 钉子- 小木棍- 轮子- 胶水- 彩纸3. 实验步骤- 将纸杯倒置在桌子上,用铅笔在纸杯的底部画出四个孔。
- 在四个孔处分别钉上四个轮子。
- 在纸杯的两侧分别用钉子固定两根小木棍,作为车的轴。
- 用胶水将小木棍和轮子固定在车上。
- 在车身上添加彩纸和其他装饰,让小车更加美观。
4.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幼儿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还了解了轮子的作用和制作小车的原理。
他们还能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培养了对机械设计的兴趣。
三、实验二:简易滑轮组设计1. 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和制作简易滑轮组,让幼儿了解滑轮的原理和作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 实验材料- 塑料滑轮- 绳子- 卡纸- 胶水3. 实验步骤- 将塑料滑轮固定在一块卡纸上,用胶水粘稳。
- 将一根绳子套在滑轮上,形成简易的绳轮系统。
- 将另一端的绳子固定在一个支架上,让滑轮能够自由转动。
4.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幼儿了解了滑轮的作用和原理,同时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滑轮组,体会到简单机械设计的乐趣,并且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四、实验三:简易机械手臂设计1. 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和制作简易机械手臂,让幼儿了解机械臂的结构和原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实验材料- 塑料杯- 吸管- 橡皮筋- 纸杯- 胶水3. 实验步骤- 将几个塑料杯堆叠在一起,用吸管固定在一起,构成机械臂的结构。
机能自主设计实验

分析讨论
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 心输出量增多。对全身各部分血管的作用,不仅有作用强弱 的不同,而且还有收缩或舒张的不同。对皮肤、粘膜和内脏 (如肾脏)的血管呈现收缩作用;对冠状动脉和骨骼肌血管 呈现扩张作用等。由于它能直接作用于冠状血管引起血管扩 张,改善心脏供血,因此是一种作用快而强的强心药,作用 比去甲肾上腺素强。
血压 (mmHg)
心率 (次/分)
解释
分析讨论
1.分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对血压作用机制及特点;
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其生物合成主要是在髓质铬 细胞中首先形成去甲肾上腺素,然后进一步经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的 作用,使去甲肾上腺素甲基化形成肾上腺素。所以去甲肾上腺素是肾上 腺素的前体。
方法步骤——手术操作
3.颈总动脉插管: 将气管两旁的肌肉拉开,在气 管两侧深部可见包在颈总动脉鞘内的颈总动脉,分离左 侧颈总动脉2-3cm,近心端用动脉夹夹闭,远心端(尽量 靠近头端)用线结扎,在结扎线下方剪一斜切口,向心 脏方向插入注满稀释的0.5%肝素钠生理盐水的动脉插管, 用线将插管与动脉扎紧,再向两侧绕向插管,在插管的 胶布圈上缚结,以防插管滑出。打开动脉夹,用注射器 经三通管向动脉注射0.5-1ml的0.5%肝素钠生理盐水,再 旋动三通管的开关,使动脉插管与换能器想通,即可记 录动脉血压。
方法步骤——观察项目
1.观察正常血压曲线和血压值。
2.观察拟肾上腺素药的作用:
a.经静脉注射0.1g/l肾上腺素0.1ml/kg, 观察血压、心率及心跳节律的变化。
机能学自主设计性实验

五、实验动物
年龄相同,体型相当的小白鼠6只
看我萌不 萌??? ???
六、实验材料
主要仪器
注射器(3支)、剪毛剪、计时器、刺针、5ml、20µl、 200µl、1000µl加样枪、小鼠固定器
试剂和药品
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1/250000肾上腺素、 1/250000酚妥拉明、75%酒精、苦味酸(标记用)
体吸收普鲁卡因的速度是否有促进作用,从而 缩短麻醉时长。血管的收缩扩张影麻醉药物的 吸收的快慢,临床上可以根据需要而选用相应 的药物与麻醉药配伍注射,能够较好地控制对 病患的麻醉时间。本实验中观察普鲁卡因对小 鼠的局麻效果采用针刺试其腿部痛觉反射法。 针刺痛觉反射法是检测镇痛药效果如何的经典 方法之一。
八、实验记录
注射后分别在1min、2min、5min,以针刺试注射部位的痛觉反射,并做相应的记录。以后每 5min测试一次,并比较四种药液的麻醉作用维持时间及注射部位皮肤颜色有何不同。 A组、B组、 C组得到的实验记录列表:
分组
编号 注射部位 注射药品 用药前痛觉反应 用药1min痛觉反 应 用药2min痛觉反 应 用药5min痛觉反 应 用药10min痛觉 反应 用药15min痛觉 反应 用药20min痛觉 反应 用药25min痛觉 反应 用药30min痛觉 反应
七、实验步骤及方法
1、动物处理 随机将6只小鼠分成A、B、C三组,每组各2只。将A组小白鼠用苦味酸标记为小 白鼠(对照组)和小白鼠、B组小白鼠标记为小白鼠(对照组)和④小白鼠、C 组小白鼠标记为⑤小白鼠、⑥小白鼠 2、实验操作 用固定器将小鼠固定好。 将小鼠两腿部的毛剪干净,用酒精消毒后,针刺试其痛觉反射。 然后分别用等量10ml的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有1/250000肾上腺素的0.5% 普鲁卡因注射液、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有1/250000酚妥拉明的0.5%普鲁 卡因注射液、含有1/250000肾上腺素的0.5%普鲁卡因注射液和含有1/250000酚妥 拉明的0.5%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小鼠、小鼠、小鼠、④小鼠、⑤小鼠、⑥小鼠的 两侧腿部。 3、针刺后,观察小鼠的缩腿反射程度大小(给药前),随着给药时间的推移,观察 每一时间的缩腿反射变化,当小鼠不会再产生缩腿反射时,痛觉消失。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

主要试剂和药品:胰岛素(1ml胰岛素+52ml生理
盐水),0.13%葡萄糖标准液,蒸馏水,10%三 氯醋酸,10%三氯化铁,10g/L肝素钠溶液, 250g/L的乌拉坦溶液 。
研究方法:
把15只家兔分别编号为1~15号, 均按以下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用统计 表记录注射胰岛素前后家兔血糖浓度 变化,并作假设检验。
预期结果
注射胰岛素后家兔血糖浓度 较注射前低。
数据的收集及处理方法
表2 实验结果 管号(g/100ml) 光密度(X)
血糖浓度 C1
测定管1
X1
测定管2
标准管4
X2
X4
C2
0.13
处理方法 :
K=C4/X4 C1=KX1 C2=KX2 注:C4为标准管的血糖浓度0.13g/100ml; X4为标准管的比色值 . C1为未注射胰岛素时的血糖浓度;X1为 测定管1的比色值 . C2为注射胰岛素后的血糖浓度;X2为测 定管2的比色值。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1] 王志珍. 胰岛素作用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85 (01) [2] 王武超. 胰岛素的作用及临床分类 [J]. 中国社区医师. 2009 (10) [3] 朱文玉. 胰岛素研究的进展 [J]. 生物学通报. 1997 (12) [4] 王志珍,梁栋材. 当今胰岛素研究的趋势——胰岛素作用机制的阐明 [J]. 生 理科学进展. 1985 (04) [5] 乐志培,李立群. 胰岛素作用机理 [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 册. 1984 (02) [6] 许樟荣.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时存在的问题 [J]. 北京医学. 1990 (01) [7] 郭婷雯,张媛媛,潘翠柳. 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和使用胰岛素 [J]. 中国卫工 程学. 2008 (S1) [8] 尤杰,孙兆林,季宇彬,陈明苍.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种类与研究进展 [J]. 中国 药业. 2012 (09) [9] 伏琨. 降糖药物的应用细节 [J]. 中国药店. 2013 (18) [10] 贾伟平,项坤三. 对糖尿病的再认识 [J]. 上海医学. 2001 (04) [11] 赵保胜,董淑云,霍海如,姜廷良. 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J]. 中国 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5 (05) [12] 苏更林. 胰岛素与糖尿病 [J]. 化工之友. 2001 (02) [13] 袁群,郭立新,黄列军. 胰岛素与糖尿病 [J]. 健康人. 2002 (10) [14] 李光伟. 胰岛素抵抗评估及其临床应用 [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4 (01)
机能学实验课教学实践与探索

-——370--——第3l卷第6期吉林医药学院学报V01.31N o.6 2010年12月Jour nal of Ji li n M ed i cal C ol l eg e D e c.2010文章编号:1673-2995(2010)06-0370-02机能学实验课教学实践与探索教学研究郑中华1,钟秀宏1,杨淑艳1,沈楠2,李霜3(吉林医药学院:1.病理教研室,2.实验中心机能实验室,吉林吉林132013;3.北华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吉林吉林132001)关键词:机能学;实验课;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实验学作为一门独立性、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有自己的学术特点,它的各种技术、方法在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以单纯验证课堂理论教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为主要目的,这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
如何营造一种既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建立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是当今高校改革的重要课题。
机能实验学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产物,构建后的医学机能实验学绝非是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大拼凑,它是将原来的生理、病理生理、药理三门学科的实验课程有机结合,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也是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独立学科。
它可使学生从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使学生从信息获得者转为探索者,在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吉林医药学院按着“专业特殊能力教育、高素质创新能力教育”的原则,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为培养目标,在今年2007级临床本科班的机能课实验领域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现把教学实践与体会介绍如下。
l优化更新经典实验。
使之发展为综合性实验在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后,安排机能综合性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能自主设计实验
乙醇对失血性休克的家兔凝血功能的影响
班级:2013级预防医学本科班
组别:第一大组第2小组
组长:蔡文卓
组员:孙雅琼马睿臧鹏雯
闫宇涵刘维贺
乙醇对失血性休克的
家兔凝血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乙醇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将3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注射25%和60%乙醇溶液为实验组。
通过颈总动脉放血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并采用玻片法测量模型建立前后凝血时间的差值。
结果生理盐水组的凝血时间加快(43±15.70)s,25%乙醇组的凝血时间延缓(16±13.80)s,较生理盐水组的凝血时间显著延长;60%乙醇组的凝血时间加快(60±13.08)s,较生理盐水组的凝血时间缩短。
结论低浓度乙醇可延缓失血性休克家兔的血液凝固,而高浓度乙醇浓度可促进失血性休克家兔的血液凝固。
【关键词】乙醇;失血性休克;凝血
【实验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乙醇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凝血功能的影响。
【实验原理】凝血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每个凝血因子都被其前一个有关因子所激活,最后生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
血液凝固可分为三条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是指从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包括因子Ⅲ、Ⅶ和Ca2+之间的相互作用。
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是指从因子Ⅺ激活到因子X被激活的过程,包括因子Ⅻ、Ⅺ、Ⅸ、Ⅷ、Ca2+、PK、HMWK之间的相互作用。
共同凝血途径(common pathway)是指因子Ⅹ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包括因子Ⅹ、Ⅴ、Ⅱ、Ⅰ、ⅩⅢ、Ca2+之间的相互作用。
内外凝血途径并非截然无关而是互有联系,可以相互促进。
Ⅻa、Ⅸa 可促使因子Ⅶ活化;Ⅶa-Ca2+-Ⅲ复合物也能直接激活因子Ⅸ。
乙醇可影响PTL的聚集功能,从而对凝血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血中低浓度乙醇主要通过抑制PTL表面粘附因子的活化,抑制钙离子内流来降低PTL的聚集率来降低PTL的聚集率。
而高浓度的乙醇反而能激活PTL,增强聚集功能。
【实验材料】
(1)实验对象:家兔(雌雄不限)
(2) 实验器材: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动脉夹、动脉插管、气管插管、兔台、体重秤、注射器、BL-420生物系统、动脉压力换能器、注射器、烧杯、计时器、三通管。
(3) 试剂与药品:生理盐水、无水乙醇、蒸馏水、 20%乌拉坦、1%肝素
【实验步骤】
(1)分组:生理盐水组、25%乙醇组、60%乙醇组;
(2)称重后,分别采血测量凝血时间、耳缘静脉注射20%乌拉坦(5ml/kg),麻醉后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剪毛。
(3)进行颈部气管插管。
(4)行颈总动脉插管术,与三通管相连,检测动脉血压。
(5)模型制备对照组和两个模型组分别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5%和60%乙醇溶液3ml,然后打开颈总动脉插管与三通管相通的开关,使血液自然流入装有肝素的三通管中,监测血压。
4min后,抽取全血量20%的血液(全血量计算:70 mL/kg)。
抽血结束2 min后进行耳缘静脉第2次取血,测量凝血时间t2。
计算每组家兔前后两次凝血时间差值△t,比较3组家兔的△t值。
(6)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0. 0统计分析软件行单
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实验结果】
25%乙醇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凝血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显著(P<0.01).60%乙醇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凝血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各组凝血时间差值
组别n△t(s)F P
注:Dt=t1一t2 (t1时间):25%乙醉组中,为建模前的凝血时间,t2>t1,故pt<0;*t2为建模后的凝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
【实验结果分析】
短时间,大量失血可引起休克,休克进展过程中血液粘滞度增高,血小板(PTL)数目明显增加,PTL可释放纤维蛋白等凝血因子,而血液凝固过程中产生的凝血酶又加强PTL的活化,活化的PTL可为血液凝固过程凝血因子的激活提供磷脂酶表面,PTL表面结合有多种凝血因子,使得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加速了失血性休克的进展过程,可诱发DIC【1】.乙醇可影响PTL的聚集功能,从而对凝血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血中低浓度乙醇主要通过抑制PTL表面粘附因子的活化,抑制钙离子内流来降低PTL的聚集率来降低PTL的聚集率【2】。
而高浓
度的乙醇反而能激活PTL,增强聚集功能。
本实验显示生理盐水组的凝血时一间加快(43 ± 15 . 70) s ; 25%乙醇组的凝血时一间延缓(16 ±13. 80) s,结果较生理盐水组的凝血时一间显著延长;60%乙醇组的凝血时一间加快(60 ± 13.
08) s,结果较生理盐水组的凝血时一间缩短。
因此本研究提示,低浓度的乙醇对失血性体克家兔的凝血功能可能具有抑制的作用,可以延缓DIC的进程。
而高浓度的乙醇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可能具有促进的作用,加速DIC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朱大年.生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2一63.
[2]王海鹏.急慢性乙醇中毒大鼠凝血功能变化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及死亡机制研究[D].汕头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