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学教学设计
![机能实验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7db54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f.png)
机能实验学教学设计前言机能实验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学习此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生理功能,加强基础实验技能,以及对医学研究有良好的启发作用。
为提高机能实验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从实验内容、实验器材、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来进行探讨,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实验内容机能实验学的实验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多项生理指标的检测、红细胞的形态与数量的观察、心血管功能的实验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血压测量实验•心电图检测实验•血红蛋白检测实验•红细胞形态观察实验•肌肉电图测量实验•神经肌肉传导速度检测实验通过把这些实验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人体生理功能有充分的了解,为学生今后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器材为确保机能实验学的教学效果,实验器材必须选择好品质的,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实验仪器。
以下是常见的实验器材:•血压计•心电图机•血红蛋白测定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器•肌电图机•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仪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机能实验学的器材必须保证精密可靠,以最大程度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学方法为提高机能实验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1. 生动形象的讲解教师应该尽可能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生理课程,并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在理论与实践中相互补充。
2. 课堂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在介绍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因为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过程。
3. 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该遵守原则,执行仔细,规范实验流程,并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安全细节。
4. 数据分析与讨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和探索研究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结论机能实验学是医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课程,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采用上文提到的实验内容、实验器材和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机能实验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技能,并对医学研究有一定的启发。
机能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18994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6.png)
机能实验设计实验名称:被动吸烟对小白鼠口腔溃疡的预防作用课题来源:自选设计班级:设计人员:设计日期:2012年8月25日一、背景1、口腔溃疡的诱因一种观点认为:免疫系统异常,过度疲劳,荷尔蒙的变化是口腔溃疡的三大因素。
另一种观点认为,贫血,偏食,遗传,消化不良等也会导致口腔溃疡,而中医则认为,其病与火热上炎有关,火又有虚实之分,实火只因心脾上冲,虚火是阴虚内热,引致的湿浊上炎。
2、口腔溃疡的预防西医多以补充维生素和消炎为主,中医以清胃火为主进行治疗。
但是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并且多数患者的病情会反复发生,所以应重在预防,预防措施总体为以下几点。
2.1 提高人体免疫力(1)注意心理因素的调节。
学会自我控制,保持乐观,开朗和宽容的性格。
(2)形成合理的膳食结构。
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摄入适量的鱼,禽,肉,蛋类食物,要适当补充蛋白质,适当补充维生素。
(3)养成良好地生活习惯,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劳逸结合。
(4)坚持锻炼身体。
2.2 注意口腔卫生早晚要刷牙,饭后要漱口,漱口用煮开的盐水,生理盐水和漱口专用药物。
这样可以减少口腔细菌,加强口腔的清洁。
2.3 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少吃酸辣等食物,如辣椒、葱、姜、蒜、酸醋等,少吃油炸食物。
2.4 注意饮食多吃些含有维生素B比较丰富的食品,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
少吃一些笋类和腌制的柿子和蟹类等容易引发口腔溃疡的食物。
二、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香烟的主要成分有尼古丁、焦油、亚硝胺、一氧化碳及少量辐射性物质‘对于人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伤害。
其中,尼古丁的毒性极大,而且作用迅速,40~60毫克的尼古丁具有与氰化物同样的杀伤力,能置人于死地。
不可否认,香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许多癌症患者的出现。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弊必有利。
最新研究表明,烟碱能有效遏制老鼠体内的过激全身性炎症反应(如败血病,脓血症, 风湿性关节炎等), 其作用优于现有的常用抗炎药。
其机制是烟碱与巨噬细胞表面的烟碱受体及A- 7 乙酰胆碱受体, 阻止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c7432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d.png)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简介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的学科。
在这门学科中,实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验证理论是否正确、探索未知领域、优化实验结果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实验设计的目的、步骤、注意事项等。
目的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理论、解决问题、优化实验结果。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我们可以获得有意义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为理论的应用提供支持。
步骤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实验目标在进行实验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目标可以是验证某个理论、解决某个问题、优化某个实验结果等。
明确实验目标有助于我们在接下来的步骤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设计。
2. 建立实验模型实验模型是指将实验对象抽象为一个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以便我们能够通过计算、仿真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预测。
建立实验模型是实验设计的基础,它需要考虑实验对象的特性、限制条件等因素。
3. 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是指确定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包括实验条件、实验设备、实验参数等。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可重复性、可控性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进行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我们需要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操作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数据的有效性。
5. 分析实验数据在获得实验数据之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图表绘制等过程。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有关实验结果的信息,进一步验证理论或解决问题。
6. 总结实验结果最后,我们需要总结实验结果,包括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过程的有效性等。
在总结实验结果时,我们还可以提出对实验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实验的效果和可靠性。
注意事项在进行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可控性实验的可控性是指实验参数是否能够被我们主动控制。
机能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322327b4daa58da0114a1c.png)
肝性脑病及解救以及不同程度肝损伤代偿能力的比较一、实验目的:①通过对肝脏大部分结扎来复制家兔急性肝功能不全模型,用十二指肠灌注复方氯化铵法,观察氨中毒对家兔脑功能影响;②通过对肝脏结扎部分的大小来复制不同程度的肝衰模型,比较在血氨升高时不同损伤程度的肝脏的代偿能力;③用耳缘静脉注射谷氨酸钠法治疗肝性脑病,探讨其治疗机制。
了解降低肠道pH及注射复方谷氨酸钠是针对氨中毒的一项基本治疗措施。
二、实验原理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肝性脑病的主要病因为肝硬化、重症病毒性和中毒性肝炎、长期的阻塞性黄疸、肝脓肿,以及门腔静脉分流术都可引起肝功能衰竭(以下简称肝衰)和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多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由某些诱因引起。
正常情况下,体内氨不断产生,又不断被清除,血氨浓度不超过67 μmol/L。
当肝衰时体内产氨过多,肝清除能力下降,都可破坏血氨的相对稳定,使其浓度增高(超过117μmol/L,甚至高达587μmol/L )。
游离状态的氨能透过细胞膜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诱发肝性脑病。
氨代谢紊乱引起的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三、实验对象:健康家兔四、实验药品和器材:实验试剂:1%普鲁卡因,1%肝素,2.5%复方氯化铵溶液,2.5%复方谷氨酸钠溶液;实验仪器:家兔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10ml 注射器、20ml 注射器及针头,手术剪、手术线,镊子、止血钳、动脉夹、搪瓷盘、细塑料管、棉线若干、婴儿秤、缝针、三通管;生物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血氨测定装置。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1、分组:cl溶液(3ml/kg/5`)甲组:假手术不结扎肝+复方NH4乙组:肝小部分结扎+N·S溶液(3ml/kg/5`)cl溶液(3ml/kg/5`)丙组:肝大部分结扎+复方NH42、肝衰模型复制方法:(1) 家兔称重、固定、剪毛、局麻(皮下浸润局麻)(1%普鲁卡因)(2) 颈总动脉插管:三组家兔均耳缘静脉注射肝素(1ml/kg)全身肝素化后,颈总动脉插管,采血2ml于洁净试管内做血氨测定,然后关闭三通管;(3)肝叶游离和结扎:三只家兔均进行手术。
机能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9c2144be1e650e52ea99a7.png)
方斌波 孙建文 高健伟 2009111043 2009111053 2009111062
题目:各种药物对胃肠蠕动的影响
一、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 1.炭末的颜色在胃肠道的推进距离中可指示 药物对胃肠道的蠕动作用及程度; 2.阿托品降低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的幅度和 频率 ; 3.新斯的明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 ; 4.肾上腺素抑制胃肠蠕动 。
二、研究内容 测定炭末在肠道内的移动速度,观察药物对为肠道 蠕动功能的影响 三、实验对象 小白鼠,8只,体重20g左右 四、实验分组 6只实验组、2只对照组 五、观察指标 炭末在胃肠道的推进距离
六、仪器、药品及试剂
1ml注射器(4只); 一套手术器械,尺子,灌胃针头,天平; 炭末阿拉伯胶混悬液; 0.025%阿托品溶液; 生理盐水; 0.002%硫酸新斯的明; 0.02%盐酸肾上腺素;
七、实验方法及步骤
取禁食12小时的小白鼠8只 ,编号 鼠1 生理盐水 鼠2 鼠3 阿托品 鼠4
鼠5 硫酸新斯的明 鼠6 鼠7 盐酸肾上腺素 鼠8
1,2,3,4,5,6,7,8鼠 小鼠处死
5%炭末阿拉伯胶混悬液
15分后将
取出胃肠道
剪开附在肠管上的肠系膜, 将肠管拉成直线
测量炭末移动距离和小肠全长 碳末移动百分率并比较
计算
八、预期实验结果
百分率=(炭末的移动距1.给药量要准确,各鼠给药及处死时间要一 致。 2.测量肠管长度应避免过度牵拉 3.若碳末中途有中断现象,应以移动最远处 为测量终点
Thank you for attention !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aa798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1.png)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与仪器四、实验步骤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六、实验结论一、实验目的本次机能实验学的实验设计旨在通过对机能原理的研究,了解机能的基本特性和运作原理,掌握机能的性能表现和使用方法,以及探究机能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机能是指物体在特定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
它是物体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机能有许多种类,如力学机能、热力学机能、电磁机能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机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三、实验器材与仪器1. 电动车模型;2. 电池;3. 电线;4. 万用表;5. 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池和电动车模型:将正极连接到电动车模型上,负极连接到地线上。
2. 测量电动车模型转速: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动车转速,并记录数据。
3. 观察示波器波形: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动车模型的波形,并分析其特点。
4. 改变电池电压:改变电池的电压,观察电动车模型转速和波形的变化。
5. 改变负载:改变负载,观察电动车模型转速和波形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电池电压的增加,电动车模型的转速也在增加。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当负载增加时,转速会下降。
这是因为负载增加会导致机能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减慢了机能运作的速度。
此外,在观察示波器波形时,我们发现当机能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时,其波形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形态;而当机能处于低速运转状态时,则呈现出较为简单的周期性波形。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我们了解了机能的基本特性和运作原理,并掌握了机能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熟悉了一些常用仪器和工具,并学会了如何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机能实验报告
![创新机能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43ea7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11.png)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能实验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我们小组开展了创新机能实验,旨在通过设计新颖的实验方案,探索新的实验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实验目的1. 设计并实施一个具有创新性的机能实验方案。
2. 探索新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通过实验验证创新性实验方案的有效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器材: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标本槽、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丝线、棉球、任氏液、乙酰胆碱液、肾上腺素、氢氧化钠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操作:a. 对实验组动物进行麻醉,并暴露心脏。
b. 将心脏置于标本槽中,连接张力换能器。
c. 通过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心脏搏动情况。
d. 分别向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心脏内注入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心脏搏动情况的变化。
e. 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动物在注入肾上腺素和氢氧化钠溶液后,心脏搏动情况发生明显变化。
2.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心脏搏动幅度增大,搏动频率加快,说明肾上腺素和氢氧化钠对心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3. 在肾上腺素和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实验组动物的心脏搏动幅度和频率的变化趋势与预期相符,验证了创新性实验方案的有效性。
六、讨论1. 本实验通过设计新颖的实验方案,成功探索了肾上腺素和氢氧化钠对心脏搏动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 实验结果表明,肾上腺素和氢氧化钠对心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a. 肾上腺素激动β受体,导致心脏搏动幅度增大,频率加快。
b. 氢氧化钠增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
七、结论1. 本实验成功验证了创新性实验方案的有效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创新性机能实验报告(3篇)
![创新性机能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cd60b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02.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能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在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本实验设计了一种创新性机能实验,旨在探究新型药物对特定生理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新型药物对小鼠体温的影响;2. 分析新型药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3. 通过创新性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利用新型药物对小鼠体温和自主活动的影响,通过生理学、药理学等方法,研究新型药物的作用机制。
四、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小鼠;2. 实验药品:新型药物;3. 实验仪器:电子体温计、小鼠活动箱、药液注射器、电子天平、秒表等。
五、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前准备:实验前,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饲养,适应环境。
3. 实验操作:(1)实验组:将新型药物溶解于生理盐水中,按一定剂量对实验组小鼠进行腹腔注射;(2)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观察指标:a. 体温:在注射药物前后,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小鼠体温,记录数据;b. 自主活动:将小鼠放入活动箱中,记录小鼠在一定时间内自主活动次数;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体温、自主活动次数的差异。
六、实验结果1. 体温:实验组小鼠注射新型药物后,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自主活动:实验组小鼠注射新型药物后,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七、实验分析1. 新型药物对小鼠体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药物能够降低小鼠体温,这可能与药物具有解热作用有关。
2. 新型药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药物能够降低小鼠自主活动次数,这可能与药物具有镇静作用有关。
机能实验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4bc1a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b.png)
机能实验实验设计
随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人工智能(AI)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
和学生们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这也使得机器学习的重要性得到了更
多的关注。
因此,探索有助于开发和改善人工智能(AI)应用的信息
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评估和实现使用机器学习算法的人工智能设备
的特征,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验将采用监督学习和集成
学习的方法,开发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使之能够自动识别和操
纵家庭物品。
实验要求使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多种功能的控制和管理,包括检测家居环境的物体,智能控制家庭设备,自动运行洗衣服务器等。
首先,实验室将采集大量关于家庭物品的数据,包括位置和形状,用于训练和测试机器学习模型,并让用户能够更准确地控制家庭设备。
然后,使用回归分析技术,利用基于概率的机器学习模型来分析和预
测家庭物品可能发生的情况。
最后,实验室将建立适用于机器学习应
用的系统架构,实现家庭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管理。
整个实验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普通人获得更大的便利性和更高的便
利程度,使他们在繁重的、艰巨的生活中得到更大的便利性。
机能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53ba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c.png)
机能实验设计
简单机能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物体的机能是否正常运作。
实验材料:
1. 待测试的物体(可以是机械设备、电子设备等)
2. 测试工具(可以是仪器、工具等)
实验步骤:
1. 检查物体的外观是否正常,确保没有明显的损坏或问题。
2. 对于机械设备,可以通过观察机械部件的运动情况来测
试其机能。
比如,可以观察机械设备的转动或摩擦部件的
正常工作。
如果有任何异常情况(如噪音、卡顿等),则说明机能有问题。
3. 对于电子设备,可以使用合适的仪器(如万用表、震荡器等)来检测设备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是否正常。
如果参数超出了正常范围,说明设备的机能存在问题。
4. 对于其他类型的物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测试方法。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如果物体的机能正常,则说明该物体的设计和制造是合理的。
如果物体的机能存在问题,则需要进一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修理或调整。
机能学实验自主设计实验课题
![机能学实验自主设计实验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56967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e.png)
机能学实验自主设计实验课题在机能学实验的课堂上,想要让大家耳目一新,简单的实验不够,还得有点创意。
要说我这次的实验设计,那真是脑洞大开,灵感飞扬。
想想我们的身体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的职责。
而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台机器里的“故障点”,看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大家都知道,人体和机器的运作其实有不少相似之处。
就像家里的洗衣机,突然不转了,你得找出问题来,才能让它重新运转。
我们这次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看看不同的因素是怎么影响我们的机能的。
我们可以选择“运动与心率”的主题。
想象一下,大家在操场上飞奔,感觉风在耳边呼啸,心跳声就像打鼓一样,那种感觉可真爽啊!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分成几组,分别进行慢跑、快跑、和走路的活动,然后记录下每个人的心率变化。
谁的心跳最快?谁又是慢动作的“蜗牛”?这个实验不仅有趣,还有点像比赛,大家可以争着看谁的心率最高,顺便还能锻炼身体,真是一举两得呀。
聊聊饮食对机能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吃得好,身体才棒。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能量大挑战”的实验,分成两组,一组吃高糖高脂的零食,另一组吃健康的水果和坚果。
然后,我们可以进行一场智力测试,看看哪一组的表现更好。
是的,大家会发现,零食吃了也许一时爽,但没多久就会出现“能量崩溃”,脑袋一片空白。
相比之下,健康饮食就像给大脑加了油,思路清晰,真是“眼睛一亮”。
还有压力与机能的关系。
想象一下,考试前那种紧张的感觉,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简直是要上天的节奏。
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压力测试”,给大家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看看大家在压力下的表现如何。
有趣的是,可能有些同学在压力下表现得特别出色,而有些同学则会手忙脚乱,甚至出现“掉链子”的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大家不仅能体验到压力的真实感受,还能了解如何应对压力,简直是给生活上了一课。
当然不能少了社交的影响。
人是群居动物,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氛围可真是太重要了。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小的“团队合作挑战”,分成小组,完成一些任务,看看在愉快的氛围下,大家的表现会不会更好。
机能实验设计(苯并芘)
![机能实验设计(苯并芘)](https://img.taocdn.com/s3/m/c2ee86352f60ddccda38a0d3.png)
机能实验设计课题名称:验证苯并芘(BaP)对伤口愈合时间是否有影响作用一、立题依据:伤口愈合是创伤后人体皮肤和表皮组织再生的自然过程。
正常来说,皮肤的表皮(最外层)和真皮(内部或深层)存在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损伤的修复一般包括肉芽组织的形成,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增生、变性形成瘢痕。
苯并芘常产生于吸烟烟雾和经过多次使用的高温植物油、煮焦的食物、油炸过火的食品,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
其致癌机制在于BaP进入机体后,除少部分以原形随粪便排出外,一部分经肝、肺细胞微粒体中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而转化为数十种代谢产物,其中转化为环氧化物者(如7,8-环氧化物),可再经代谢产生7,8-二氢二羟基-9,10-环氧化苯并[a]芘,它与DNA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造成DNA损伤,从而致癌。
研究证明,使用包括大鼠在内的9种动物进行试验,采用经口、经皮、吸入,经腹膜皮下注射、均得到诱发癌的阳性报告。
日本学者曾将苯并芘涂在家兔的耳朵上,连续涂抹40天后,兔耳上便长出了肿物。
利用苯并芘可使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的特点,故苯并芘可能对损伤上皮细胞的修复有一定的效果。
本实验通过在大鼠损伤的皮肤表面涂抹一系列浓度的苯并芘溶液,观察研究苯并芘对伤口愈合时间是否有影响作用。
二、研究方案:(一)实验设计目标:探讨苯并芘(BaP)对大鼠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作用,它的主要表现特征(备注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设计不同药量的模型作对比。
(二)实验设计过程:1实验用药设计:高浓度:苯并芘1:10稀释液中浓度:苯并芘1:100稀释液低浓度:苯并芘1:1000稀释液2实验动物设计:1.1实验动物的选择:选取20±2g的健康雌性大鼠只。
隔离饲养。
温度:18-24℃,湿度50%-55%,明暗各12h。
随机分组,每组只。
1.2动物模型制备:1.2.1 正常模型:选择血管较少的背部皮肤,减去毛发,碘伏消毒。
机能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5d9cf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9.png)
机能实验设计(一)课题名称:新斯的明对筒箭毒和琥珀胆碱肌松作用的影响(二)选题目的和思路1、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新斯的明在体外对蟾蜍腹直肌松弛的影响,分析了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2.设计理念乙酰胆碱可以激动骨骼肌上的n2胆碱受体,是骨骼肌收缩;筒箭毒为非去极化型n2胆碱受体阻断剂,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骨骼肌n2胆碱受体,而引起肌松作用。
琥珀酰胆碱为去极化型n2胆碱受体阻断剂,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的去极化作用,但不易被胆碱酯酶水解,妨碍了复极化,而引起肌松作用。
新斯的明主要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减少乙酰胆碱的破坏,积累乙酰胆碱,与非去极化肌松药竞争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受体,从而恢复正常的神经肌肉传递。
新斯的明的抗胆碱酶活性使琥珀酰胆碱更难水解,并加剧其肌肉松弛作用。
本实验通过新斯的明和琥珀酰胆碱,新斯的明和筒箭毒同时作用于蟾蜍腹直肌而产生的抗肌松作用,探究新斯的明对筒箭毒,琥珀酰胆碱的肌松作用的影响。
(三)实验动物60只蟾蜍(来自动物室)(四)实验材料1、试剂(由医学院实验室提供)10-3氯乙酰胆碱溶液,10-3琥珀酰胆碱氯化物溶液,2x10-4姜黄素氯化物溶液,任氏溶液,氧气。
2.设备(医学院实验室提供)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蛙类手术器械,蛙板,蛙钉,麦氏浴槽,铁支架,双凹夹,培养皿,烧杯,丝线,注射器,滴管等。
(五)观察指标蟾蜍腹直肌的活动曲线。
(六)实验步骤与方法1、动物处理将60只蟾蜍随机分为6组:a组、a组、B组、B组和B组,每组10只。
2.实验操作a对6组蟾蜍分别制备离体腹直肌标本。
B实验装置将张力传感器与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连接,并通过双凹夹固定在铁支架上。
向米氏浴中加入50ml常温Ren’s溶液。
c仪器准备msp-007生物信号处理系统:信号选择:张力;控制:增益4、纸速1mm/s;滤波:50hz。
D样本连接将张力传感器的一部分连接到隔离的腹直肌样本上,将另一端连接到氧气钩上,将其放置在50ml常温Ren's溶液米氏浴中,打开氧气并调节气流,使其不影响样本。
机能实验设计 -
![机能实验设计 -](https://img.taocdn.com/s3/m/0d72de2bcc7931b765ce1540.png)
机能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设计课题名称:咖啡因对青蛙骨骼肌收缩的影响选题目的和意义 1、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为探究咖啡因任氏液对青蛙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2、临床应用咖啡碱是茶叶、咖啡豆、可可、可拉果等植物中的主要生物碱,化学名为1,3,7-三甲基黄嘌呤,分子式为C8H10O2N4。
咖啡碱是重要的医药原料,对人体机体的作用非常复杂。
咖啡碱能刺激神经系统,提高大脑记忆和识别能力,促进胰岛素分泌和降低Ⅱ型糖尿病风险,能刺激呼吸系统,可用于治疗早产婴儿呼吸暂停,具有抗癌效果,同时也会引起高血压和心率不齐导致钙流失和骨质疏松以及流产[1]等不良反应 3、研究意义李淑翠等[2]报道咖啡因能提高小鼠运动耐力,使运动后小鼠肝糖原储备增加,血乳酸和血尿素氮水平降低,并抑制运动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表明咖啡因具有抗运动性疲劳作用;而运动依靠骨骼肌的收缩,肌肉收缩乏力时表现出运动疲劳。
本次实验拟观察咖啡碱处理后,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在不同的刺激形式下,对肌肉收缩性的影响,进一步深入探讨咖啡因在缓解运动疲劳,提高运动耐受力作用的具体机制。
实验动物青蛙实验材料1、器械:手术器械一套2、仪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刺激电极、肌动器等3、药品:任氏液、咖啡因原液1支,100μg/ml咖啡因任氏液、1000μg/ml咖啡因任氏液。
4、其他:烧杯、棉线、纱布、培养皿、吸管等。
实验步骤与方法1、手术操作:制备青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2、试剂配制:制备1000μg/ml咖啡因任氏液;制备100μg/ml咖啡因任氏液。
3、实验准备:制备标本,先在任氏液中浸泡10分钟,然后再将实验组的标本分别在1000μg/ml 咖啡因任氏液与100μg/ml咖啡因任氏液中浸泡10分钟;对照组浸泡在任氏液中10分钟,进行两组对照实验。
4、仪器装置:准备好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及张力换能器。
5、观察与记录:观察青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在不同浸泡环境下,其收缩性的影响,记录并对比阈刺激与最大刺激收缩曲线的幅度的百分比。
设计机能学实验报告
![设计机能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2bfa1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7.png)
实验名称: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同步观察实验目的:1. 理解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之间的关系。
2. 学习观察和分析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的同步性。
3.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是人体运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理现象。
神经干负责传递神经冲动,肌膜动作电位是神经冲动在肌细胞膜上的表现形式,而骨骼肌收缩则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表现。
本实验通过同步记录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人体运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家兔2. 实验器材: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手术显微镜、神经干刺激器、肌电图仪、手术器械、生理盐水等实验步骤:1. 家兔麻醉,固定于手术台上。
2. 暴露神经干,记录神经干动作电位。
3. 暴露肌肉,记录肌膜动作电位。
4. 激活神经干,观察骨骼肌收缩。
5. 分析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的同步性。
实验结果:1. 神经干动作电位:记录到明显的动作电位波形,峰值为-70mV~-90mV。
2. 肌膜动作电位:记录到明显的动作电位波形,峰值为-90mV~-100mV。
3. 骨骼肌收缩:激活神经干后,观察到骨骼肌收缩。
实验讨论:1. 本实验成功同步记录了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同步性。
2. 神经干动作电位是骨骼肌收缩的先导,肌膜动作电位是骨骼肌收缩的直接原因。
3. 实验结果表明,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具有密切的关联。
实验结论:1. 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具有密切的关联。
2. 本实验为研究人体运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动物生命体征的稳定。
2. 激活神经干时,避免过度刺激,以免造成动物痛苦。
3. 实验结果分析时,注意观察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1. 《生理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机能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8dad91998fcc22bdd10d2f.png)
机能实验设计(一)课题名称:新斯的明对筒箭毒和琥珀胆碱肌松作用的影响(二)选题目的和思路1、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新斯的明如何影响筒箭毒和琥珀胆碱对蟾蜍离体腹直肌的肌松作用,分析药物相互作用机制。
2、设计思路乙酰胆碱可以激动骨骼肌上的N2胆碱受体,是骨骼肌收缩;筒箭毒为非去极化型N2胆碱受体阻断剂,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骨骼肌N2胆碱受体,而引起肌松作用。
琥珀酰胆碱为去极化型N2胆碱受体阻断剂,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的去极化作用,但不易被胆碱酯酶水解,妨碍了复极化,而引起肌松作用。
新斯的明主要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减少乙酰胆碱的破坏,使乙酰胆碱积累,与非去极化肌松药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竞争受体,从而恢复正常的神经肌肉传递。
新斯的明的抗胆碱酶活性使琥珀碱胆碱更难水解,加重其肌松作用。
本实验通过新斯的明和琥珀酰胆碱,新斯的明和筒箭毒同时作用于蟾蜍腹直肌而产生的抗肌松作用,探究新斯的明对筒箭毒,琥珀酰胆碱的肌松作用的影响。
(三)实验动物生长状况,体型相当的蟾蜍60只(来自动物房)(四)实验材料1、试剂(由医学院实验室提供)10-3氯乙酰胆碱溶液,10-3氯化琥珀酰胆碱溶液,2X10-4氯化筒箭毒碱溶液,任氏液,O2。
2、器材(由医学院实验室提供)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蛙类手术器械,蛙板,蛙钉,麦氏浴槽,铁支架,双凹夹,培养皿,烧杯,丝线,注射器,滴管等。
(五)观察指标蟾蜍腹直肌的活动曲线。
(六)实验步骤与方法1、动物处理将60只蟾蜍随机分为6组,为甲A,甲B,甲C,乙A,乙B,乙C。
每组10只。
2、实验操作a对6组蟾蜍分别制备离体腹直肌标本。
b实验装置将张力换能器与生物信号处理系统相连,并通过双凹夹固定在铁支架上,麦氏浴槽内加入50ml常温任氏液。
c仪器准备MSP-007生物信号处理系统:信号选择:张力;控制:增益4、纸速1mm/s;滤波:50Hz。
d标本连接将张力换能器一段连接离体腹直肌标本,另一端与通氧气钩连接,使其置于50ml常温任氏液麦氏浴槽内,打开氧气,调整气流使其不影响标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组别
小组成员
实验设计书
1、研究题目:茶多酚对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
2、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1]心律失常就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与(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与(或)节律异常。
心律失常就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
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
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
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主要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等)、植物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电解质紊乱、麻醉、胸腔或心脏手术、某些药物副作用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2]氯化钡能促进浦肯野纤维Na+内流,就是动作电位4相自发除极速率加快,心肌自律性增高,异位节律产生,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故静脉注射氯化钡可制作心律失常病理模型。
[3]茶叶系山茶科植物茶树的干燥嫩叶或叶芽,就是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的天然保健饮品、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多酚、维生素类、矿物质、氨基酸与脂多糖等物质,其中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就是茶叶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茶多酚具有抗肿瘤、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强心、抗心律失常、抗衰老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并且揭示这些生物活性均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主要概述近年来有关茶多酚的药理、毒理与药动学方面的研究、 [4]茶多酚10mg/kg iv可显著降低CaCI2所致小鼠死亡率.15mg/kg茶多酚iv能提高哇巴因致膛鼠心律失常的用量.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有明显预防作用,并能对抗大鼠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所致的心律失常,但对鸟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无作用。
[5]可通过抑制Ca离子内流从而降低窦房结自律性,降低缺血时心房、心室,浦肯野纤维的异常自律性,减少或消除后除极所致触发活动;减慢房室结传导,可终止房室结折返,减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时加快的心室率;延长窦房结、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
[5]利多卡因阻滞钠通道的激活与失活状态,通道恢复至静息状态时阻滞作用迅速解除,因此利多卡因对除极化组织作用强,对缺血或强心苷中毒所致的除极化型心律失常有较强抑制作用。
并且抑制参与动作电位复极2期的少量Na内流,缩短或不影响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
减小动作电位4期去极斜率,提高兴奋阈值,降低自律性。
3.研究内容:
建立急性心律失常模型,分别用茶多酚与利多卡因治疗,并比较实验结果,从而比较茶多酚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4、研究方法:
(一)实验对象:健康大鼠性别:雌雄兼有规格:体重(200±50)g 数量:9只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
1、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注射适量生理盐水治疗心律失常的大鼠(A组),注射等量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的大鼠(B组),注射等量茶多酚治疗心律失常的大鼠(C组)
2、A组大鼠注射氯化钡溶液0、05ml/100g后再注射生理盐水0、1ml/100g
B组大鼠注射氯化钡溶液0、05ml/100g后再注射利多卡因0、1ml/100g
C组大鼠注射氯化钡溶液0、05ml/100g后再注射茶多酚0、1ml/100g
(三)观察指标:心电图
5、仪器与药品: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心电电极及输入线,大鼠手术台,大鼠手术器械1 套,注射器(1ml,2ml,10ml),注射针头
10%水合氯醛,0、8%氯化钡溶液,0、5%盐酸利多卡因,0、5%茶多酚溶液,生理盐水,苦味酸
6.实验步骤:
1.实验前准备:将9只体重(200±50)g大鼠随机分为3组并编号
2.麻醉固定:将9只大鼠分别称重,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3ml/100g麻醉,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大鼠手术台上。
3.插入心电电极:将白、红、黑色心电电极分别插入大鼠的右前肢、左前肢、右后肢皮下,描记一段正常Ⅱ导联心电图。
4.复制心律失常模型:A、B、C组大鼠全部舌下静脉注射0、8%氯化钡0、05ml/100g,用适量生理盐水推入,连续描记10min,观察氯化钡引起的心电图变化。
5.当心律失常出现后,A组大鼠立即舌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ml/100g,连续描记10min内的心电图;B组大鼠立即舌下静脉注射0、5%盐酸利多卡因0、1ml/100g,连续描记10min内的心电图;C组大鼠立即舌下静脉注射0、5%茶多酚溶液0、1ml/100g,连续描记10min内的心电图
利多卡因与茶多酚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组别实验鼠数
(只) 氯化钡
(ml/100g)
生理盐水
(ml/100g)
利多卡因
(ml/100g)
茶多酚
(ml/100g)
心率(次/
分)
A组 3 0、05 0、1 ————
B组 3 0、05 ——0、1 ——
C组 3 0、05 ————0、1
7.预期实验结果:
A组大鼠经生理盐水治疗后心律失常情况未改善
B组大鼠经利多卡因治疗后心律失常情况改善,心率恢复正常
C组大鼠经茶多酚治疗后心律失常情况有改善但心率仍有部分未恢复
(附上心电图)
8.注意事项:
捉拿大鼠要注意安全,一旦被大鼠咬了要及时打疫苗
心电图针形电极应插入皮下,不能插入肌肉
舌下静脉注射时要找准位置,避免将舌头打肿,若已经打肿舌头,改用股静脉注射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医药教材《病理生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医学机能实验学》、龚永生,陈醒言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草药》2004年第10期 | 陈继英郭嘉林张存彦王成港王春龙天津药物研究院制剂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
[4]《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年第5期 | 蒋晓婷陶厚权赵振东皖南医学院生理教研室,芜湖241001 弋矶山医院心内科
[5]全国高等医药教材《药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开始实验
实验准备
麻醉固定
插入心电电极
复制心律失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