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八版诊断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诊断学英文名称:Diagnostics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学分与学时:总学时162学时(理论课66学时,见习课96学时)学分 10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一)《诊断学》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

为适应新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办学规模的发展,适应21世纪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按照教育部、卫计委和全国高等医学建设研究会的要求,制定了本教学大纲。

(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体征、实验室诊断、心电图检查和病历书写,培养临床诊断思维。

其它部分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供学生自学。

《诊断学》总教学时数为19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66学时,实验操作或临床见习96学时,但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适当调整。

(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接触临床,参与实践,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以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逐步掌握疾病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培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强化医学人文精神,为以后学习临床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在临床专业见学和临床实习中不断强化。

(四)诊断学的要求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学会问诊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2.掌握典型病理体征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体格检查的顺序与手法。

3.掌握实验诊断内容的基本理论、正常值、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

4.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形产生的基本原理;熟悉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初步掌握心电图各波图形特点及测量方法。

5.学会对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并逻辑推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掌握独立书写完整住院病历和做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诊断学教学大纲2024

诊断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医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疾病诊断。

本文旨在讨论诊断学教学的大纲,其中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学教学。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包括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为有效的临床诊断提供基础。

2.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

3.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通过临床实习和病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疾病诊断。

4. 培养学生掌握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医学诊断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学生需要培养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二、内容设置1. 病史采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采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了解患者的疾病背景和可能的诱因。

小点1: 学习有效的病史采集技巧,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使用。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病史信息来推测可能的诊断,建立初步诊断。

2. 体格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体格检查技巧,包括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以获取患者的体征信息。

小点1: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医疗器械进行体格检查,如听诊器、血压计等。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体征信息来推测可能的诊断,进一步完善诊断。

3. 实验室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技巧,包括血液学、尿液学、生化学等,以获取患者的生化指标和病理改变。

小点1: 学习各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辅助诊断,包括正常范围的判断和异常结果的解读。

4. 影像学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巧,如X线、CT、MRI等,以获取患者内部结构的影像信息。

小点1: 学习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诊断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诊断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诊断学》(Diagnostics)第8版实验课教学大纲目录课程简介 (3)课程总览 (4)课程各论··································5实验一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实验二正常人胸部及肺脏检查……………………………………………………实验三心和血管的检查……………………………………………………………实验四电子标准化病人心肺部听诊(CAI)……………………………………实习五腹部检查……………………………………………………………………实验六电子标准化病人腹部触诊检查(CAI)……………………………………实验七脊柱四肢、神经反射检查………………………………………………实验八全身系统体格检查…………………………………………………………实验九问诊及病历书写……………………………………………………………实验十正常心电图…………………………………………………………………实验十一异常心电图…………………………………………………………………实验十二全身体格检查考核实验十三血液常规检查及其他检查…………………………………………………实验十四骨髓细胞学、止凝血障碍检查……………………………………………实验十五尿常规、粪常规、及其他检查……………………………………………课程简介诊断学(diagnostics)是研究如何运用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对患者提出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是学习掌握临床各学科的基础,也是打开临床医疗工作大门的一把钥匙,是培养合格医学生的必修课。

诊断学课件:诊断学第八版(陈志坚)

诊断学课件:诊断学第八版(陈志坚)
③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但抗体必须与抗 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才能启动效应功能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IgG IgM ④可分为 IgA IgE
IgD
( IgD的血清水平,一般没有临床意义)
⑤各类免疫球蛋白由四条肽链组成。 重链结构不同→抗原性也不同。 IgG→ r 链;
IgM→μ链。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 参考值 正常人为阴性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临床意义:
1 、多发性骨髓瘤占M蛋白血症的35%~65%, 其中IgG型占60%左右
IgA型占20%左右; IgD和IgE型罕见。
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2、巨球蛋白血症占M蛋白血症的9%~14%,
血液中存在大量的单克隆IgM, 80%的 M蛋白为κ轻链,20%的M蛋白为λ轻链。
IgE型MM 重链病 肝脏病 结节病 类风湿关节炎 各种过敏疾病
②IgE降低
先天性或获得性丙种缺乏症 恶性肿瘤 免疫抑制疗法后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五) 血清M蛋白检测
❖ M蛋白(M protein,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单克隆B淋 巴细胞异常增殖时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率的 Ig分子或分子片段(如轻链,重链等),一般不具有抗体活性。
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A,IgA)
IgA 血清型IgA
分泌型IgA (SIgA)
临床意义
10% ~15% 外分泌系统
IgA型MM

SLE 类风湿关节炎

高 肝硬化

湿疹
肾脏疾病等;
反复呼吸道感染 非IgA型MM 重链病 轻链病 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诊断学第八版目录

诊断学第八版目录

绪论第一篇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第二节皮肤黏膜出血第三节水肿第四节咳嗽与咳痰第五节咳血第六节胸痛第七节发绀第八节呼吸困难第九节心悸第十节恶心与呕吐第十一节吞咽困难第十二节呕血第十三节便血第十四节腹痛第十五节腹泻第十六节便秘第十七节黄疸第十八节腰背痛第十九节关节痛第二十节血尿第二十一节尿频、尿急与尿痛第二十二节少尿、无尿与多尿第二十三节尿失禁第二十四节排尿困难第二十五节肥胖第二十六节消瘦第二十七节头痛第二十八节眩晕第二十九节晕厥第三十节抽搐与惊厥第三十一节意识障碍第三十二节情感症状第二篇问诊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与医德要求第一节问诊的重要性第二节问诊的医德要求第二章问诊的内容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第一节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第二节重点问诊的方法第三节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第三篇体格检查第一章基本方法第一节视诊第二节触诊第三节叩诊第四节听诊第五节嗅觉第二章一般检查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第二节皮肤第三节淋巴结第三章头部检查第一节头发和头皮第二节头颅第三节颜面及其器官第四章颈部检查第五章胸部检查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第二节胸壁、胸廓与乳房第三节肺和胸膜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五节心脏检查第六节血管检查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六章腹部检查第一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第二节视诊第三节触诊第四节叩诊第五节听诊第六节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七章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第一节男性生殖器检查第二节女性生殖器检查第三节肛门与直肠检查第八章脊柱与四肢检查第一节脊柱检查第二节四肢与关节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第一节脑神经检查第二节运动功能检查第三节感觉功能检查第四节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第十章全身体格检查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第三节特殊情况的体格检查第四节老年人的体格检查第五节重点体格检查第四篇实验诊断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第二节骨髓细胞学检查第三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一一一血管壁检测一一一血小板检测一一一凝血因子检测一一一抗凝系统检测一一一纤溶系统检测一一一血液流变学检测一一一血栓弹力图检测一一一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尿液检查第二节粪便检查第三节痰液检查第四节脑脊液检测第五节浆膜腔积液检测第六节生殖系统体液检测第五章常用肾功能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肾小球功能检测第二节肾小管功能检测第三节血尿酸检测第四节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检测第五节肾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六章肝脏常用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第二节常见肝脏疾病的各种实验诊断项目指标变化特点第三节常见肝脏疾病检查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第七章临床常用生物学检测第一节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第二节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第三节血清电解质检测第四节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第五节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第六节其他血清酶学检测第七节内分泌激素检测第八节治疗性药物监测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第一节体液免疫检测第二节细胞免疫检测第三节肿瘤标志物检测第四节自身抗体检测第五节感染免疫检测第六节移植免疫检测第七节其他免疫检测第九章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第一节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评价和检查方法第二节病原体耐药性检测第三节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四节病毒性肝炎检测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第六节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十章其他检测第一节基因诊断第二节流式细胞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三节染色体检测第四节床边检测第五篇辅助检查第一章心电图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第三节心房肥大和心室肥厚第四节心肌缺血与ST-T改变第五节心肌梗死第六节心律失常第七节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第八节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第二章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第一节动态心电图第二节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第三章肺功能检查第一节通气功能检测第二节换气功能检测第三节小气道功能检测第四节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第四章内镜检查第一节基本原理简介第二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第三节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第四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第六篇病历书写第一章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第二章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第一节住院病历第二节门(急)诊病历第三节表格式住院病历第三章电子病历第七篇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第一章诊断疾病的步骤第一节搜集临床资料第二节分析、综合、评价资料第三节提出初步诊断第四节验证或修正诊断第二章临床思维方法第一节临床思维的两大要素及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临床思维的基本方法第三节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第四节循证医学在临床思维中的应用第五节临床诊断思维的特点与常见诊断失误的原因第三章临床诊断的内容第一节诊断的内容与格式第二节诊断书写要求附录一:临床常用诊断技术附录二:临床检验参考值。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使用)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重要医学专业课程,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诊断临床各科疾病的基础。

技能性强、实践操作多是本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疾病诊断的原理,利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学会采集、综合、分析以获取临床资料,在熟悉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并能完成规范的病历书写。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

依据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面向社会、适应未来岗位竞争需要的总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完成规范病历书写的能力。

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分述如下:【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与临床表现,熟悉各种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了解各种常见症状的伴随症状。

2、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熟悉问诊的方法与技巧,了解问诊的概念和系统问诊要点。

3.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方法,熟悉体格检查内容的正常状态及其临床意义,及其重要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实验室检查常见检查项目的参考值,熟悉常见检查项目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了解常见检查项目标本采集的方法。

5.了解常用X线、CT、MRI及超声检查的指征及其临床意义,了解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

熟悉各系统重要器官X线正常表现和常见疾病X 线表现、重要器官正常声像图和常见疾病异常声像图。

6.熟悉心电图机的操作,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分析及其改变的意义。

7.熟悉胃、肠镜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8.掌握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诊断的内容与格式,熟悉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了解诊断的步骤和病历的重要意义。

【能力培养目标】1.进行系统的问诊,了解病人的主诉、体征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能独立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动作规范,结果贴近实际。

《诊断学》教学大纲(本科)

《诊断学》教学大纲(本科)

诊断学一、课程简介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是为医学生学毕基础医学各门学科后,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其主要内容是学习症状学及采集病史、体征及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及器械检查,来揭示或发现患者的整个临床表现。

目的是学习获取这些临床征象的方法,掌握收集这些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并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论,提出可能性的诊断。

诊断学可以说是一座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应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典型体征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掌握心电图、实验诊断的基本理论、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学会问诊技巧,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相关临床各学科要齐抓共管,在见习和实习中随时注意临床思维和检查技术的训练,施行续贯性教学才能使基本理论知识扎实,体检操作基本技能过关,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专业课程,更好地为临床防治疾病和科研工作服务。

二、理论教学内容(一)问诊问诊是采取病史,了解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要求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并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问诊的重要性了解内容:了解问诊的定义、问诊的重要性。

2.问诊的内容掌握内容:掌握问诊的内容即住院病历所要求的内容学会询问和书写。

3.问诊的方法与技巧掌握内容:问诊的方法。

了解内容:问诊的技巧。

4.常见症状讲授症状以及症状学的定义、重点讲授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启示学生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

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症状,并掌握其出现的原因、发生机制以及临床意义。

(1)发热掌握内容:发热的分度,5 种热型、临床意义及其注意事项。

了解内容:发生机制,临床过程及特点,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2)水肿掌握内容:不同病因的水肿的原因、表现和特点。

诊断学(第八版)诊断学(第版)八版)

诊断学(第八版)诊断学(第版)八版)

诊断学(第八版)简介《诊断学(第八版)》是一本介绍医学诊断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材。

本书附带了详细的解剖图和丰富的病例分析,旨在帮助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掌握正确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第一章诊断学概述本章介绍了诊断学的定义、作用和发展历程。

诊断学是医学中的重要学科,它通过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从而确定患者疾病的性质和原因。

本章还介绍了诊断学的分类和基本原则,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本章详细介绍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病史采集是诊断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询问患者详细的病史,医生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和症状变化情况。

体格检查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听取心肺音、触诊患者体表等方式来探查患者的体征,从而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第三章实验室诊断学本章介绍了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技术。

实验室检查在诊断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进行检测,可以获得许多有关患者疾病状态的信息。

本章讲述了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并对其解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第四章影像学诊断学本章主要介绍了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术。

影像学检查是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X线、CT、MRI等设备,医生可以观察和分析患者内部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本章详细讲解了各种影像学技术的原理、适应症和检查操作方法,并以临床病例进行实际应用的演示。

第五章病理学诊断学本章介绍了病理学在诊断学中的应用。

病理学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病理诊断。

本章讲述了病理学检查的方法和技术,如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并通过病例分析展示了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六章诊断学进展和展望本章回顾了诊断学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同时展望了诊断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增加,诊断学将继续发展并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融合,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手段。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本文将对《诊断学》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熟悉临床诊断的整体思路和方法,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技巧和必备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2.培养学生准确判断疾病种类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能力和临床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了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

4.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了解新的临床诊断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体格检查技巧的教学a.检查整体健康状况,包括生命体征、皮肤、头颈、心肺、腹部等主要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b.学习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等特殊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2.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教学a.熟悉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

b.学习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和临床诊断的关联。

3.临床病史采集和分析的教学a.学习合理的病史采集流程和技巧,包括主诉、既往史、家族史等内容。

b.熟悉病史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掌握临床问题的提炼和假设的建立。

4.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与方法的教学a.掌握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疾病的概念、分类和诊断标准的理解。

b.学习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5.临床诊断决策的教学a.培养学生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包括问题解剖、病史推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b.学习临床诊断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化验结果与临床病情判断的结合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a.通过教材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b.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和总结,提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践教学a.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临床实践,与真实病例接触、观察和分析。

诊断学(第八版)

诊断学(第八版)

目录绪论第一篇问诊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第二章问诊的内容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第一节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第二节重点问诊的方法第三节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第四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第二节皮肤黏膜出血第三节水肿第四节咳嗽与咳痰第五节咯血第六节胸痛第七节发绀第八节呼吸困难第九节心悸第十节恶心与呕吐第十一节呕血第十二节便血第十三节腹痛第十四节腹泻第十五节便秘第十六节黄疸第十七节腰背痛第十八节关节痛第十九节血尿第二十节尿频、尿急与尿痛第二十一节少尿、无尿与多尿第二十二节头痛第二十三节眩晕第二十四节晕厥第二十五节抽搐与惊厥第二十六节意识障碍第二篇体格检查第一章基本方法第一节视诊第二节触诊第三节叩诊第四节听诊第五节嗅诊第二章一般检查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第二节皮肤第三节淋巴结第三章头部第一节头发和头皮第二节头颅第三节颜面及其器官第四章颈部第五章胸部检查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第二节胸壁、胸廓与乳房第三节肺和胸膜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五节心脏检查第六节血管检查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六章腹部第一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第二节视诊第三节触诊第四节叩诊第五节听诊第六节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七章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第一节男性生殖器检查第二节女性生殖器检查第三节肛门与直肠检查第八章脊柱与四肢检查第一节脊柱检查第二节四肢与关节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第一节脑神经检查第二节运动功能检查第三节感觉功能检查第四节神经反射检查第五节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第十章全身体格检查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第三节特殊情况的体格检查第四节老年人的体格检查第五节重点体格检查第三篇病历书写第一章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第二章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第一节住院期间病历第二节门诊病历第四篇实验诊断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第三节血细胞形态特征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第五节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第一节血管壁检测第二节血小板检测第三节凝血因子检测第四节抗凝系统检测第五节纤溶活性检测第六节血液流变学检测第七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尿液检测第二节粪便检测第三节痰液检测第四节脑脊液检测第五节浆膜腔积液检测第六节生殖系统体液检测第五章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肾小球功能检测第二节肾小管功能检测第三节血尿酸检测第四节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检测第五节肾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六章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第二节常见肝脏病检测指标变化特点第三节常见肝脏病检查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第七章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第一节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第二节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第三节血清电解质检测第四节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第五节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第六节其他血清酶学检测第七节内分泌激素检测第八节治疗性药物监测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第一节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第二节血清补体检验第三节细胞免疫检测第四节肿瘤标志物检测第五节自身抗体检测第六节感染免疫检测第七节其他免疫检测第九章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第一节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评价和检查方法第二节病原体耐药性检测第三节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四节病毒性肝炎检测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第六节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十章其他检测第一节基因诊断第二节流式细胞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三节染色体检测第五篇辅助检查第一章心电图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第三节心房、心室肥大第四节心肌缺血与ST-T改变第五节心肌梗死第六节心律失常第七节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第八节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第二章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第一节动态心电图第二节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第三章肺功能检查第一节通气功能检查第二节换气功能检查第三节小气道功能检查第四节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第四章内镜检查第一节基本原理简介第二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第三节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第四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第六篇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第一章诊断疾病的步骤第二章临床思维方法第三章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格式附录一临床常用诊断技术一、导尿术二、胸膜腔穿刺术和胸膜活体组织检查术三、经皮肺穿刺术四、腹腔穿刺术五、心包腔穿刺术六、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及肝穿刺抽脓术七、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八、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九、淋巴结穿刺术及活体组织检查术十、腰椎穿刺术十一、中心静脉压测定十二、眼底检查法十三、PPD皮肤试验绪论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最新第八版诊断学教学大纲

最新第八版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审阅人:审定人:编写日期:2017年2月课程名称: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60 其中(理论学时:44 ;实践学时:12 )学分:XXX适用专业:医学康复专科责任单位:XXX先修课程:病理‘生理’人体解剖等一、课程性质、目的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科学。

是临床教学的一门必修课,是医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重要桥梁课,是临床各科的基础课。

诊断学是一门需经反复实践、连续培训过程才能初步掌握的学科。

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接触病人、学习问诊而客观地了解病情,正确运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物理检查方法来发现和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能通过实验诊断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验检查项目的选择、实验结果的分析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即学习获取这些临床征象的方法,掌握收集这些临床疾病的基本功,并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论,提出可能性的诊断。

二、课程主要知识点及基本要求1.常见症状(1)掌握常见症状的定义、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2)理解常见症状的问诊要点。

(3)了解伴随症状。

2.体格检查(1)掌握体格检查中视、触、叩、听的基本方法,达到全面、有序、手法规范。

(2)掌握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3.实验诊断(1)理解三大常规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技术。

(2)理解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的参数和临床意义。

(3)了解伴随症状。

4.辅助检查(1)掌握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各波、各段的测量方法。

(2)理解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

(3)理解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第一篇常见症状(8学时) 【教学重点】(一)发热1.发热的概念与机理。

2.发热的病因与分类(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3.发热的临床表现与常见热型。

4.发热的症状与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二)疼痛1.头痛、胸痛与腹痛的病因与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

《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 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总学时:82学时学时分配:大课讲授82学时,课间见习和临床见习24学时。

适用专业:适用于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预防医学(妇幼卫生)专业、临床病理专业、临床药理专业;四年制药学专业。

课程类型:考试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诊断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七年制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本大纲是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诊断学》(第七版)而制定的。

《诊断学》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的桥梁学科,也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更是毕业后医学生取得临床医师资格的重要基础知识,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检体诊断学》是《诊断学》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内容,主要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讲解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巧;教授如何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和方法去识别和判断疾病、揭示其本质,以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检体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医疗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通过对学生诊断思维和诊查技术的训练,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诊断思维程序,不断丰富学生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的应用。

同时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爱伤观点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基本任务是重点讲授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诊断思维和病历书写等内容,其它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部分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

最终要求学生能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并学会问诊的方法与技巧;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规范化检查手法,掌握典型体征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了解心电图各波图形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的测量方法 ; 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表现;了解对各种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20101Z10课程名称(中/英文):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类别:桥梁课学时/学分:96/5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口腔医学、麻醉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教材、教学参考书:1.诊断学,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湘雅临床技能培训教程,陈翔、吴静主编,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3.诊断学实习指导,张国刚、吴静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16.4.中英双语医学诊断学,上、下册,周巧玲、杨天伦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5.诊断学:问诊与查体,马克.斯沃茨著,协和百年医学教育译丛,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第7版,2016.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诊断学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重点掌握诊断技能和方法的课程。

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断锻炼和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课程理论与基本知识:(1) 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并学会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2) 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典型体征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

(3) 掌握实验诊断讲授内容的基本理论,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并熟悉血液、尿液、粪便三项常用临床检验操作方法。

(4) 了解心电图各波图象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表现。

(5) 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供社区医疗专业使用)参考学时教学活动单元内容教学目标一体化实践总结累计方法与手段测验 1. 1. 诊断学的主要1 1 讲解 1. 概述《诊断学》包括的重点绪论内容内容 2. 临床诊断的种2. 说出《诊断学》的学习方法类与步骤与要达到的目标 3. 学习诊断学目的、方法和要求 2. 1. 问诊的重要性 1. 概述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问诊2. 问诊的内容 3 4 讲授、模拟意事项,学会正确的问诊方法 3. 问诊的方法与 2. 牢记并能详述问诊的内容,技巧特别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4. 问诊的注意事项 3.常见发热 2 讲授,每个症1. 说出每个常见症状的病因、症状疼痛 1 状的问诊要点临床表现特征、问诊要点。

咳嗽、咳痰、咯1 训练(每2名2. 能根据主要症状特点和不同血同学1组)的伴随症状对疾病作出初步分呼吸困难 2 析,同时做好鉴别诊断紫绀 0.5 3. 按照每个症状的问诊要点进黄疸 1.5 行问诊训练,力争达到能问清水肿 2 每个症状的特点,并能将问诊呕血、便血、 1 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昏迷 1 结,做好记录 16 重点症状:发热疼痛咯血呼吸困难呕血黄疸水肿意识障碍 1问诊练习 2 (每2名同学1. 通过模拟问诊训练,学会正 1组,互为医确的开展问诊(开放式问阶段总结 2 诊),做好医患沟通,对问诊20 患角色练习问得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科学分诊)析、归纳、总结,形成文字记录即病史记录,按病历书写要求记录在病历上 2. 树立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采集与记录的病史必须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4.体格1. 基本检查法 0.5 22 讲、练结合 1. 学会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检查 2. 一般检查 1.5 适时的配合观步骤,能正确使用体检工具,全身状态检查看教学光盘、牢记各部体检的内容皮肤录像学习 2. 通过对机体各部的体检练淋巴结(一体化教习,能独立、正确、科学合理一般检查实习 2 的、熟练的对患者进行全面细24 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 审阅人: 审定人: 编写日期:2017年2月课程名称: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60 其中(理论学时:44 ; 实践学时:12 ) 学分:XXX适用专业:医学康复专科责任单位:XXX先修课程:病理‘生理’人体解剖等一、课程性质、目得诊断学就是研究诊断疾病得基本原则与方法得科学。

就是临床教学得一门必修课,就是医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得重要桥梁课,就是临床各科得基础课。

诊断学就是一门需经反复实践、连续培训过程才能初步掌握得学科。

该课程得目得就是通过指导学生接触病人、学习问诊而客观地了解病情,正确运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与嗅诊等物理检查方法来发现与收集患者得症状与体征,并能通过实验诊断得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验检查项目得选择、实验结果得分析并指导疾病得诊断;即学习获取这些临床征象得方法,掌握收集这些临床疾病得基本功,并应用所学过得基础医学理论,提出可能性得诊断。

二、课程主要知识点及基本要求1.常见症状(1)掌握常见症状得定义、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2)理解常见症状得问诊要点。

(3)了解伴随症状。

2.体格检查(1)掌握体格检查中视、触、叩、听得基本方法,达到全面、有序、手法规范。

(2)掌握异常体征得临床意义。

3.实验诊断(1)理解三大常规实验室检查得操作技术。

(2)理解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得参数与临床意义。

(3)了解伴随症状。

4.辅助检查(1)掌握正常心电图得波形及各波、各段得测量方法。

(2)理解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得基本原理。

(3)理解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第一篇常见症状(8学时) 【教学重点】(一)发热1.发热得概念与机理。

2.发热得病因与分类(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3.发热得临床表现与常见热型。

4.发热得症状与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二)疼痛1.头痛、胸痛与腹痛得病因与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

2.头痛、胸痛与腹痛得伴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三)水肿1.水肿得概念与发生机理。

2.水肿得病因分类与临床特点。

3.心原性水肿与肾原性水肿得鉴别要点。

4.水肿得伴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四)咳嗽与咯痰、咯血1.咳嗽与咯痰得发生机理、病因与临床特点。

2.咳嗽及咯痰得伴随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3.咯血得病因及伴随症状。

4.咯血与呕血得鉴别要点。

(五)呼吸困难1.呼吸困难得概念、病因及发生机理。

2.呼吸困难得临床特点。

(1)肺原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气性及混合性呼吸困难。

(2)心原性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不全与右心功能不全所致得呼吸困难。

(3)中毒性呼吸困难。

(4)血原性呼吸困难:严重贫血与血红蛋白异常所致得呼吸困难。

(5)神经精神因素所致得呼吸困难。

3.呼吸困难得伴随症状、体征及其对病因诊断得临床意义。

(六)恶心与呕吐1.恶心与呕吐得发生机理、病因与分类。

2.恶心与呕吐得临床特点及对鉴别诊断得价值。

3.恶心与呕吐得伴随症状、体征及临床意义。

(七)呕血与便血1.呕血与便血得概念与病因分类。

2.呕血与便血得临床表现特点及对病因诊断得意义。

3.呕血与便血得伴随症状、体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八)腹泻1.腹泻得概念与发生机理。

2.腹泻得病因分类与临床特点。

3.腹泻得伴随症状、体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九)意识障碍1.意识障碍得原因。

2.意识障碍得临床表现。

(十)黄疸1.黄疸得概念及黄疸得病因分类与发生机理。

2.三种黄疸得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

3.黄疸得伴随症状、体征及三种黄疸得鉴别要点。

【教学基本要求】(一)掌握常见症状得病因、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伴随症状,并了解各症状得鉴别诊断。

(二)掌握分析症状得一般方法及规律。

第二篇体格检查(28学时)第一章基本方法(2学时)【教学重点】(一)基本检查方法1.视诊方法、内容及临床应用。

2.触诊方法: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3.叩诊方法(间接叩诊法与直接叩诊法)与叩诊音(清音、鼓音、过清音、浊音及实音)。

4.听诊方法、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包括听诊器得组成及使用)。

5.嗅诊方法及其对某些病态鉴别诊断得价值。

【教学基本要求】(一)熟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五项基本检查方法得临床应用。

(二)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及嗅诊得基本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掌握五项检查法得内容、正常状态及其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第二章一般检查(2学时)【教学重点】1.性别、年龄与疾病得关系。

2.生命征得内容、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3.发育与体征(无力型、超力型与正力型)得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

4.意识状态得检查方法与分类。

5.面容与表情:各种常见得病容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6.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及各种强迫体位得临床意义。

7.姿势与步态得特点及诊断价值。

8.皮肤粘膜:颜色、温度与出汗、弹性、皮疹、脱屑、紫癜、蜘蛛痣、皮下结节、毛发等得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9.淋巴结:检查部位、方法与顺序,正常状态及其肿大得临床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一)熟悉一般检查得内容、顺序及方法,并能识别其正常状态与异常改变。

(二)熟悉一般检查内容发生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第三章头部检查(2学时)【教学重点】(一)颅形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小颅、尖颅、方颅、巨颅、变形颅)。

(二)头部器官1.眼:眉毛、眼睑、结膜、眼球、巩膜、角膜、瞳孔、眼得功能检查等。

2.耳:外耳、中耳、乳突、听力。

3.鼻:鼻得外形、鼻翼扇动、鼻中隔、鼻出血、鼻粘膜与分泌物、鼻窦。

4.口腔:口唇与口腔粘膜、牙齿与龈。

舌与舌苔、咽喉与扁桃体、口腔气味。

5.腮腺:正常状态、位置与肿大得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一)熟悉头部检查得内容、方法与顺序(二)了解头部得正常状态、生理变异及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第四章颈部检查(2学时)【教学重点】1.外形与分区。

2.颈部得姿势与运动。

3.颈部得皮肤与包块。

4.颈部血管:血管搏动与怒张,血管杂音。

5.甲状腺:检查方法,肿大时得分度及意义。

6.气管:检查方法及移位得临床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一)熟悉颈部检查得内容、方法与顺序(二)了解颈部得正常状态、生理变异及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第五章胸部检查(8学时)【教学重点】(一)胸廓得体表标志、划线与分区。

(二)胸壁与胸廓1.胸壁血管与皮下气肿及胸壁压痛。

2.正常胸廓外形与异常胸廓:扁平胸、桶状胸、佝偻病胸、胸廓单侧或局部性变形等。

3.乳房检查方法及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三)肺部检查1.视诊: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及节律。

2.触诊:呼吸动度、触觉语颤、胸膜磨擦感。

3.叩诊(1)叩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2)正常肺部叩诊音及影响因素。

(3)肺部得定界叩诊:肺上界、肺前界、肺下界及肺下缘移动范围。

(4)肺部得异常叩诊音:浊音与实音、过清音、鼓音、空瓮音与浊鼓音等。

4.听诊(1)听诊得方法与内容。

(2)正常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得发生机理、听诊部位及特点。

(3)异常呼吸音:异常肺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得发生机理、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4)罗音:干罗音与湿罗音得发生机理、分类、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5)捻发音:发生机理、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6)听觉语音得检查方法、特点及临床价值。

(7)胸膜磨擦音得发生机理、特点及病因。

(四)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得主要症状及体征1.大叶性肺炎。

2.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

3.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或气胸。

(五)心脏1.视诊(1)心尖区外形。

(2)心尖搏动:心尖搏动得正常位置、强弱、范围及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3)心前区其她部位得搏动及临床意义。

2.触诊心脏触诊方法,内容如下。

(1)心前区搏动:心尖搏动与其她部位搏动。

(2)心前区震颤:发生机理、触诊方法与特点,心前区不同部位及不同时间震颤得临床意义。

(3)心包磨擦感:发生机理、触诊方法、部位、特点及临床意义。

3.叩诊(1)心脏叩诊方法。

(2)心脏浊音界:相对浊音界与绝对浊音界。

(3)正常心界。

(4)心界得各部组成。

(5)心脏浊音界得改变:心脏本身因素与心外因素。

4.听诊(1)心脏听诊得目得与方法。

(2)心脏瓣膜听诊区:部位、听诊顺序及临床价值。

(3)心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及心包磨擦音。

(4)心率:正常心率、窦性心动过速与过缓。

(5)心律: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心房颤动。

(6)正常心音:各心音得产生机理、听诊特点,第一与第二心音得鉴别。

(7)心音异常改变:强弱与性质得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及四音律。

(8)心脏杂音:①杂音得发生机理;②分析杂音特点;③各瓣膜听诊区不同时期(收缩期、舒张期及边续性)各种杂音得临床意义。

(9)心包磨擦音:发生机理及听诊部位、特点、临床意义。

(六)血管1.视诊:手背浅层静脉充盈度、肝颈静脉回流征、毛细血管搏动。

2.触诊:(1)脉搏得触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2)脉搏得速率与节律。

(3)脉搏得紧张度与强弱或大小。

(4)脉搏得波形:水冲脉与奇脉,交替脉与重搏脉。

(5)动脉壁得情况及异常改变得意义。

3.听诊(1)动脉听诊:正常动脉音、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

(2)病理性动脉杂音。

4.动脉血压测定(1)血压计得种类及使用。

(2)测定动脉血压得方法及注意事项。

(3)血压得正常值及病理性改变得临床意义。

(4)脉压及其改变得意义。

(七)循环系统常见病得主要症状及体征1.二尖瓣狭窄。

2.二尖瓣关闭不全。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心包积液。

5.心功能不全;左心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全心功能不全。

【教学基本要求】(一)熟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基本检查方法在胸廓及肺部得应用。

(二)掌握胸廓及肺部检查得内容、方法及顺序。

(三)掌握胸廓及肺部异常体征得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四)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得主要症状与体征。

(五)掌握心脏、血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检查得内容,方法及顺序。

(六)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脏相对浊音界及绝对浊音界,并熟悉心脏浊音界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七)熟悉正常心尖搏动及影响心尖搏动得生理及病理因素。

(八)掌握第一、二心音得产生机理及第一、二心音得鉴别要点,并了解第一及第二心音增强、减弱及其她心音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九)熟悉第三心音与舒张期奔马律得产生机理、鉴别要点及临床意义。

(十)掌握二尖瓣开瓣音、心包叩音及心音分裂得产生机理与临床意义。

并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过早搏动、心房颤动)得特点。

(十一)掌握心脏杂音得产生机理、听诊要点,掌握各种杂音得临床意义,准确地判别收缩期杂音与舒张期杂音。

(十二)掌握动脉血压得测定方法,了解其正常值及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熟悉血管检查得方法,血管体征及临床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