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词语解释
(1)甲骨卜辞(P37 土方【口癶】)癸巳卜,
贞(叙辞):旬(十天)亡(通无)咎(灾咎)?
伐木于阪。
酾酒有衍。
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
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注释]
1、丁丁(争zhēng):砍伐树木的声音。
(命辞)王占曰:“有祟(灾祸),其(其,语气助词,这
里表揣度语气)有来艰(来艰,未来的灾祸)。
”(占辞) 2、嘤嘤(莺yīng):鸟鸣声。
幽谷:深谷乔木:高大乞(迄)至五日丁酉,允(果然)有来艰自西。
沚聝告曰:的树木。
嘤其:与嘤嘤意思相同。
“土方【口癶】(bó,攻打)于我东鄙(鄙,边鄙,边疆), 3、相:看。
犹:尚且裁(zāi,毁坏)二邑;工方亦侵我西鄙田。
”(验辞)甲骨卜辞结构:叙辞(课本作前辞)+ 命辞 + 占辞 + 验辞
(2)芣苢(P97)
采采芣苢①,薄言采之②。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③。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④。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⑤。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⑥。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⑦。
采采:繁盛的样子
②薄、言:语助词,无实义。
③有:采得,取得。
④掇(duō):拾取
⑤捋(luō):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
⑥袺(jié):用手提着衣襟兜着。
⑦襭
(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着。
(3)摽有梅(P97)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梅子
2、七:七成。
后文中的三指三成。
意思是梅子坠落,只剩下七成、三成了。
3、庶士:本指一般掌事者,这里指女子所思慕的青年男子。
(一说庶为多的意思)
4、迨(dài):通“”逮,及,趁着。
吉:良辰吉日。
今:今日
5、顷筐:斜口的筐子。
塈(jì):取。
6、谓:课本做讲,说之义。
(另有人说通“归”,指女子出嫁。
)(4)伐木
(P111)
伐木丁丁。
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
酾酒有藇。
既有肥羜,以速诸父。
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埽,陈馈八簋。
既有肥牡,以速诸舅。
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4、矧(沈shěn):何况。
友生:朋友,亲人。
神:尊重,珍视。
听:顺从,服从。
两个“之”字都指代友谊。
5、终:既。
6、许许:一作“浒浒”,一作“所所”,锯木声。
7、酾(师shī):漉酒去糟。
藇(序xù):甘美。
8、羜(苎zhù):小羔羊。
9、速:招引,召请。
诸父:同姓长辈。
10、宁:犹“何”何以,为何。
适:凑巧,恰好。
12、於:发声词,犹“爰”。
粲:洁净,明亮。
埽:古读如“叟”。
13、陈:摆放,陈列。
馈:食品。
簋(鬼guǐ):盛食品的器具,圆筒形。
八簋:言陈列食器之多。
14、牡:指羜之雄性的,即公羊。
15、诸舅:异姓长辈。
16、咎:过错。
17、阪:山坡。
18、有衍:即“衍衍”水溢叫做“衍”,这句言酒多。
19、有践:食器排列整齐的样子。
21、失德:指失去友谊。
22、餱(候hóu):干粮。
“干餱”代表食品之粗薄的。
愆(牵qiān):过失。
以上二句意思人们往往因为饮食这一类的小过失,而失去了友谊。
23、湑(许xǔ):澄滤,滤酒。
我:哦,语尾助词。
(一说主人自指)
24、酤(沽gū):买酒。
25、坎坎:击鼓声。
26、蹲蹲(存cún):跳舞的样子。
(14)尔雅注序(P642)【注意,课本上有两个字打错了,应该是“其所易了。
闕而不論”】
1、六书:是六种造字条例、字形分类原则,是主要分析小篆得出的结论。
六书的内容是:(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5)转注(6)假借。
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给出了顺序,现在所说的“六
①芣苢(fǔyǐ):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
11、微:不是。
顾:念。
微我弗顾:就是勿弗顾我。
1、摽(biào):坠落。
有:助词,用在名词前,无义。
梅: 20、兄弟:指同辈亲友。
无远:无,毋;远,疏远见外。
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二、名词解释
书说”,采用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顺序。
许慎的解释
为: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屈,日月是也;指事者,視而
武信是也;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轉注者,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
事 ,令長是也。
2、异体字:异体字是指记录同一个词的音义完全相同而形
体不同的字。
异体字的形体类别:(1)文字结构类型的不
同。
如:泪,从水,从目;涙,从水,戾声。
(2)构字部
件不同。
如:睹,从目,者声;覩,从见,者声。
(3)构
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
如:和——咊。
3、古今字:所谓古今字,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
同的字来表示。
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例
如:莫——暮。
产生原因:1)文字假借A、某字被借走,
为本义造新字,原字与新字构成古今字。
如:
词义引申A、让原字表本义,为引申义造新字。
如取——
娶B、让原字表引申义,为本义造新字。
如丞——拯。
古
昏——婚。
2)改变古字形符构成今字。
沽——酤。
3)古
完全换字。
如饰——拭。
4、通假:通假是指书面语中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用字现象,它的特点是本有其字。
通假是一种文
字现象而非语言现象。
成因:1)最初是偶然替代,后来由于
2)有些通假字有分散文字职务的作用。
3)有时使用通假是
为了简化字形。
分类:1)甲字借作乙字用,但通常情况下二
而通常情况下甲字可依本用,乙字则一般失其本用。
如荷—
—何3)甲字借为乙字用,于是甲乙二字皆失其本用,甲字
成了表乙字的专用字。
是典型的“借字行而本字废”。
如草——艸。
4)甲字借为乙字用,甲字本用趋于消失,乙字
本用不废。
如鼂借为“朝”。
5、假借:假借是一种造字方法,许慎的解释为,假借者,本
无其字,依声托事。
意思是:本来没有这个字,是借助另一个
节制了汉字内部数量的增加。
假借字向形声字转化是一种规
律。
6、隶变:汉字从篆书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是汉字字
体演变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可以把隶书看作是古文字与今
文字的分水岭。
隶书起源于秦代而通行于汉代。
《说文解
字·叙》曰:“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
”隶变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1、部首形体的变化2、整字的简省或讹变3、不同7、词汇的发展演变:词汇的发展涉及两个层次:一是词汇系统的发展演变,一是词义系统的发展演变。
1、词汇系统(1)新词产生(新造词、外来词、复音词)(2)旧词消亡A、旧事物消失了。
例如:军机B、主观认识改变了,代表旧认识的词随之消亡。
例如:戏子C、语言内部因素造成。
a 新词产生造成原有旧词消亡。
如锸——锹b并存的几个功能相同或相近的词在竞争过程中被淘汰。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变化。
2、词义系统A、以义位为单位从外部观察:新义位产生、旧义位消亡、义位主次关系的变更等。
B、以义位为单位从内部观察:词义深化、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
词汇变化的变化规律是由单音走向复音。
8、声韵的基本知识过程的科学。
在古代,它是传统“小学”的一部分。
(2)传统的音韵学分析字音的方法,一般是把每个字音分
成读音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贯穿在整个字音上的,那就可以分析为三个音段,就是介音(韵头)、主要元音(韵腹)、韵尾。
(3)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
反切的基东/德红切反切上字也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简称为切下字,被注音的那个则称为被切字。
反切上字只取它的声母,不它的声母。
反切产生的年代,大约自东汉始,至六朝而兴盛。
(4)声母:在传统声韵学上,声母简称为“声”,又叫“纽”,或者合起来叫“声纽”。
“纽”就是枢纽的意思,古人人物声母在一个字音里头是关键,是中心。
表示声母名称的还有“字母”。
“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
三十六字母表:P79 (5)韵母:传统音韵学里与现代汉语的韵母相关的概念,有音的部分不做要求。
在音韵学上,韵类指的是韵书中反切上字的分类。
还有“韵摄”的概念,这是中古等韵学上的一个概念。
“摄”有统摄的意思,只要韵尾相同、韵腹相近就归为一“摄”。
音韵学上对韵母的分析,还有“等”的概念。
也就是依照开口度的大小划分的。
共分四等。
江永概括为:“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
”一二等属洪音,三四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 部首或偏旁的混同要——腰B、古字表本义,为假借义造新字。
如采——彩2)(1)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音韵的结构及其演化今字形成的方式:1)在古字上加上有别以作用的形符。
如: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叫“声”,后一部分叫做“韵”。
在汉字字略加变形成为今字。
句——勾。
4)古字今字形体无关,是音高,即声调。
如果针对韵母的结构作更进一步的分析,则师承、仿效,慢慢形成习惯,所以后来有了约定俗成的性质。
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
例如:都/当孤切字仍各依其用,并行不废。
如舟——周。
2)甲字借为乙字,计较它的韵母和声调;反切下字只取它的韵母和声调,不计较同音字来寄托所要表示的词。
是一种以不造字为造字的方法。
韵、韵类等名称。
诗词的韵,要求的是韵腹和韵尾相同,而介 2
等属细音。
(6)《切韵》和《广韵》:自东汉有了反切,中国的第一部韵
各种韵书大量出现。
现存最早的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
不
邱雍等人奉敕编撰而成,书成,赐名《大宋重修广韵》,一般
依平上去入分为五卷,其中平声字多,故分为上下两卷,总数
为206,分布为:上平声28、下平声29、上声55、去声60、
入声34。
(课本P81)《广韵》可用如下方式记忆:
两只老虎
东冬锺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鱼虞模。
齐佳皆灰咍(呀),
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
先仙萧宵,肴豪歌戈,麻阳中全浊声母变阳平,次浊变去声,归纳:声母(浊音清化、轻唇化、卷舌化、颚化)、韵母(等入派四声)采用因声求义的方法。
《周易》:乾,健也。
坤,顺也。
刘熙的念孙
明确提出: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
其缺陷有:主观性强、范围扩大化(针对这一情况黄侃先生指出:同音者虽有同义而不可言凡。
)、音义关系不明。
10、右文说:北宋王圣美提出“右文说”,从理论上阐发了形声字的声符可以兼表字义。
主张凡声符相同的字意义一定也有相同之处,声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具有共同的意义,这一意义书就在魏晋时期应运而生了,即魏李登的《声类》。
到了六朝,呼简化、韵尾简化、韵部分合)、声调(平分阴阳、浊上归去、过,也都是残本。
《广韵》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陈彭年、9、声训:因声求义,即通过语音寻求语义。
古人很早就懂得都简称为《广韵》。
《广韵》的编排方式是先分声调,再分韵类。
《释名》,几乎全用声训。
清代,声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王唐,麻阳唐。
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由声符赋予,义符只决定该字所表示的一般事类范围。
因为声
(7)声调:用声调来区别词义、以音高作为字音的要素之一,符大多居于字的右侧,所以人们称这一学说为右文说。
评论,这是汉藏语系的重要特征之一。
现代汉语的声调分为阴阳上去
四声,古代也有四声,即:平上去入。
四声的名称起于南北朝
声律论在当时兴盛起来,写诗作文都要懂得声律知识,这就是
“永明体”。
三、
(8)音韵的分期:音韵发展的分期一般分为三个时期:上古
音、中古音、近代音。
上古音,即周秦两汉时期的语音,前人
也称为古音。
(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所谓古无轻唇音,
即“非敷奉微”一组,在上古归入“帮滂并明”。
所谓古无舌
上音,是说舌上音“知彻澄”三母,上古归入“端透定”一
组。
)中古音魏晋以来至于隋唐。
中古音承上启下,是音韵学
学习研究的基础和重点。
近代音,也称为近古音,指元明清时
代的音。
元代周德清所著的《中原音韵》,代表了十三、十四
世纪的北方音系,一般称为“早期官话”。
(9)音韵的演化:A声母a浊音清化.汉语里,中古的全浊声
母全部清化,变成声带不振动的清音。
转换的规律是:凡平声
字变送气清音,发音的气流强些;凡仄声字变不送气的清音,
发音气流弱些。
b轻唇化c卷舌化d颚化
B韵母a韵尾的简化阴声韵大致不变。
原本阳声韵里收-m尾
的都转成了-n尾。
入声韵起初转成微弱的喉塞音韵尾,后消
失。
b等呼的简化:中古时期的韵母系统分为两呼四等,而现代
汉语里,只分四呼(开齐合撮)c韵部的分合:无论从韵尾,还
是从韵头。
韵腹来看,从中古到今天,总的趋势是合流归并,
从复杂到简化。
C声调,a平分阴阳b浊上归去凡是中古全浊
声母的上声字,现代普通话里便转成了去声c入派四(三)声,
现代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古代的入声字到普通话里已经转到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里去了,这就叫做“入派四声”。
在
《中原音韵》时期,只是派入阳平、上声、去声,并且有很强
的规律性:全浊声母变阳平,次浊变去声、清声母变上声。
其以偏概全,某些声音相近似的词是偶合的,造字时采用同样的声符也仅仅表明声音;有些词没有用相同的声符,却不一定没音和意义两方面来探求。
问答时期。
相关著作:沈约的《四声谱》、周颙的《四声切韵》等。
有亲属关系。
所以研究“词族”,应该摆脱字形的束缚,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