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鞭虫钩虫课件
合集下载
蛔虫鞭虫蛲虫钩虫课件
03
蛲虫
蛲虫的形态特征
01
02
03
形态
成虫细小,乳白色,呈线 头样。
大小
长约8-13mm,雌虫略长 于雄虫。
虫卵
椭圆形,无色透明,长 50-65μm,宽27-35μm 。
蛲虫的感染方式
直接感染
接触感染性虫卵污染的手指、食 物或玩具等物品,再经口摄入感
染。
间接感染
虫卵飘浮在空气中,通过吸入空气 中的感染性虫卵而感染。
鞭虫的感染方式
传播途径
鞭虫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者摄入被鞭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后感染。此外,接触被污染的土壤或物品也可能导致感染 。
鞭虫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与控制
预防鞭虫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改善环境卫生,加强个人卫生,避免饮用生水和使用未经消毒的食具。 治疗鞭虫感染的药物包括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自身感染
雌虫在肛门处产卵,刺激肛门周围 皮肤引起瘙痒,患儿用手搔抓肛门 ,将虫卵沾染在指甲内,经口摄入 而感染。
蛲虫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吸吮 手指;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 定期清洗玩具和床上用品;避免 与患者接触。
治疗方式
口服药物如阿苯达唑、甲苯咪唑 等;局部涂抹药物如蛲虫药膏等 ;严重感染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感谢观看
THANKS
最终到达肺部。
在肺部成熟的钩虫会通过痰液进 入消化道,并在肠道内发育为成 虫,寄生于肠道内吸取血液为食
。
钩虫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钩虫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个 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含有钩虫幼虫 的土壤、水源或食物。
对于严重钩虫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 通过手术或输血来进行治疗。
人体寄生虫学蛔虫鞭虫蛲虫课件
人体寄生虫学蛔虫鞭虫蛲虫课件
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2005年,我国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高达19.56%。
2006年初,卫生部下发了《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 病防治规划》。
2008年初,政府又将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 —2020”战略规划。
2%白降汞软膏等
病例一:
湖北省利川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患者,女,30岁,西城菜农。因泌尿系感染2年 余,经治疗无效,来本院就诊。
查体:T37.5℃,该病人尿频、尿急、尿痛、 外阴皮肤瘙痒,并感觉食欲减退、失眠。尿液 中肉眼可见大量乳白色小虫,共检获虫体122条。
经鉴定为蛲虫成虫。其中雄虫72条,雌虫 50条,雌雄比例为1:1.44。尿液镜检查见 形如柿核状、无色透明内含卷曲幼虫的虫 卵。经鉴定为蛲虫虫卵。
1.成虫形态特点:
1)两侧对称的圆柱形 2)体不分节。 3)均为雌雄异体。 4)雄虫一般比雌虫小,且尾端多向体腹面卷
曲或膨大。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简介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round worm),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引 起人蛔虫病(Ascariasis)。
治疗: (1)肠虫清(丙硫咪唑)200mg,顿服; (2)0.5%乳酸溶液冲洗阴道,50ml溶液从 细导尿管注入,1次/天; (3)建议患儿父母及玩伴也行驱虫治疗,所 用衣被、玩具等作煮沸或用0.05%碘液浸泡 消毒。经上述处理,4天后病情逐渐好转,7 天脓性分泌物消失,红肿消退,溃疡愈合, 复查虫卵阴性。
流 行原因
生活史简单; 产卵量高; 虫卵抵抗力强; 粪便管理不严; 不良卫生生活习惯。
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2005年,我国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高达19.56%。
2006年初,卫生部下发了《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 病防治规划》。
2008年初,政府又将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 —2020”战略规划。
2%白降汞软膏等
病例一:
湖北省利川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患者,女,30岁,西城菜农。因泌尿系感染2年 余,经治疗无效,来本院就诊。
查体:T37.5℃,该病人尿频、尿急、尿痛、 外阴皮肤瘙痒,并感觉食欲减退、失眠。尿液 中肉眼可见大量乳白色小虫,共检获虫体122条。
经鉴定为蛲虫成虫。其中雄虫72条,雌虫 50条,雌雄比例为1:1.44。尿液镜检查见 形如柿核状、无色透明内含卷曲幼虫的虫 卵。经鉴定为蛲虫虫卵。
1.成虫形态特点:
1)两侧对称的圆柱形 2)体不分节。 3)均为雌雄异体。 4)雄虫一般比雌虫小,且尾端多向体腹面卷
曲或膨大。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简介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round worm),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引 起人蛔虫病(Ascariasis)。
治疗: (1)肠虫清(丙硫咪唑)200mg,顿服; (2)0.5%乳酸溶液冲洗阴道,50ml溶液从 细导尿管注入,1次/天; (3)建议患儿父母及玩伴也行驱虫治疗,所 用衣被、玩具等作煮沸或用0.05%碘液浸泡 消毒。经上述处理,4天后病情逐渐好转,7 天脓性分泌物消失,红肿消退,溃疡愈合, 复查虫卵阴性。
流 行原因
生活史简单; 产卵量高; 虫卵抵抗力强; 粪便管理不严; 不良卫生生活习惯。
寄生虫实验4-钩、蛔、鞭、蛲、丝、旋毛虫课件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蠕虫部分(二)
医学蠕虫学——线虫纲
• 似蚓蛔线虫(蛔虫) •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钩虫) •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 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丝虫) •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线虫概述
( Introduction of the Nematode)
孵化为幼虫(卵胎生)
2. 幼虫囊包
• 成熟幼虫卷曲于宿主骨骼肌内的梭形囊包中,长约 1 mm,称之为幼虫囊包。
• 其纵轴与肌纤维平行。 • 一个囊包内通常含1-2条幼虫。
病原学诊断
从患者肌肉组织中查出旋毛虫幼虫—确诊 (压片镜检法)
蠕形螨
• 蠕形螨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俗称毛囊虫,寄生 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
• 寄生在人体的主要有
毛囊蠕形螨:毛囊蠕形螨寄生于毛囊,一个毛囊内常有 多个虫体群居 皮脂蠕形螨:常单个寄生于皮脂腺和毛囊中
特点
• 生活史有卵、幼虫、前若虫、若虫和成虫5个时期。 • 寄生部位:额、鼻、鼻沟、头皮、颏部、颧部、外耳道
和颈等处。 • 蠕形螨可能与酒渣鼻、毛囊炎、痤疮、脂溢性皮炎和睑
缘炎等皮肤病有关。 • 诊断:挤压涂片法、透明胶纸粘贴法 • 感染方式: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国内人群感染率一
班氏丝虫微丝蚴 马来丝虫微丝蚴
• 头间隙 :较短
头间隙 :较长
• 体核 :各核分开,排列整齐, 体核 :大小不等,排列紧密,常
清晰可数
互相重叠,不易分清
• 无尾核
尾核:有2个,前后排列,尾核
处角皮略膨大
班氏丝虫微丝蚴
马来丝虫微丝蚴
• 244~296×5.3~7.0 µm • 体态 柔和,弯曲较大
-蠕虫部分(二)
医学蠕虫学——线虫纲
• 似蚓蛔线虫(蛔虫) •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钩虫) •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 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丝虫) •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线虫概述
( Introduction of the Nematode)
孵化为幼虫(卵胎生)
2. 幼虫囊包
• 成熟幼虫卷曲于宿主骨骼肌内的梭形囊包中,长约 1 mm,称之为幼虫囊包。
• 其纵轴与肌纤维平行。 • 一个囊包内通常含1-2条幼虫。
病原学诊断
从患者肌肉组织中查出旋毛虫幼虫—确诊 (压片镜检法)
蠕形螨
• 蠕形螨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俗称毛囊虫,寄生 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
• 寄生在人体的主要有
毛囊蠕形螨:毛囊蠕形螨寄生于毛囊,一个毛囊内常有 多个虫体群居 皮脂蠕形螨:常单个寄生于皮脂腺和毛囊中
特点
• 生活史有卵、幼虫、前若虫、若虫和成虫5个时期。 • 寄生部位:额、鼻、鼻沟、头皮、颏部、颧部、外耳道
和颈等处。 • 蠕形螨可能与酒渣鼻、毛囊炎、痤疮、脂溢性皮炎和睑
缘炎等皮肤病有关。 • 诊断:挤压涂片法、透明胶纸粘贴法 • 感染方式: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国内人群感染率一
班氏丝虫微丝蚴 马来丝虫微丝蚴
• 头间隙 :较短
头间隙 :较长
• 体核 :各核分开,排列整齐, 体核 :大小不等,排列紧密,常
清晰可数
互相重叠,不易分清
• 无尾核
尾核:有2个,前后排列,尾核
处角皮略膨大
班氏丝虫微丝蚴
马来丝虫微丝蚴
• 244~296×5.3~7.0 µm • 体态 柔和,弯曲较大
钩虫蛔虫蛲虫PPT精品医学课件
直接感染:自身感染:肛门→手→口感染:主要方式 间接感染:内衣裤、被褥、玩具及其他污染的物品及食物 呼吸道感染:从口鼻吸入而咽下虫卵引起感染 逆行感染:虫卵在肛门孵化,幼虫可从肛门逆行进入肠
2.
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
① ② ③ ④
3.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可多次感染。
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高于经济发达的国家。 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
xx
表现
蛲虫病(enterobiasis)是蛲虫寄生于人体盲 肠所引起的疾病,患者以儿童为主,主要 症状为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瘙痒。
xx
一个宿主:人 成虫寄生部位: 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 成虫寿命<2月 雌虫到肛周产卵 经口/空气吸入感染虫卵
xx
1.
传染源
人是惟一宿主,患者是惟一传染源。
钻入胆总管的蛔虫
肠蛔虫症
3. 4.
异位蛔虫症
蛔虫性脑病
幼儿多见。分泌物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头痛、失眠、智力发育 障碍,严重时可出现癫痫、脑膜刺激征、甚至昏迷
哮喘、荨麻疹、结膜炎和腹泻等。
5.
过敏反应
xx
xx
1.
病原学检查
粪便涂片法或盐水浮聚法查虫卵 B超和逆行胰胆管造影:异位蛔虫症。 幼虫移行时引起的异位蛔虫症及并发感染时 血液中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xx
1. 2.
病情观察 对症护理
肛周奇痒者,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清洗肛门, 并涂以白降汞软膏或龙胆紫 服驱虫药疗程满后,应用棉签拭子法及透明 胶纸粘贴法检测虫卵,了解是否治愈。
3.
药物治疗的护理
2.
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
① ② ③ ④
3.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可多次感染。
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高于经济发达的国家。 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
xx
表现
蛲虫病(enterobiasis)是蛲虫寄生于人体盲 肠所引起的疾病,患者以儿童为主,主要 症状为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瘙痒。
xx
一个宿主:人 成虫寄生部位: 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 成虫寿命<2月 雌虫到肛周产卵 经口/空气吸入感染虫卵
xx
1.
传染源
人是惟一宿主,患者是惟一传染源。
钻入胆总管的蛔虫
肠蛔虫症
3. 4.
异位蛔虫症
蛔虫性脑病
幼儿多见。分泌物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头痛、失眠、智力发育 障碍,严重时可出现癫痫、脑膜刺激征、甚至昏迷
哮喘、荨麻疹、结膜炎和腹泻等。
5.
过敏反应
xx
xx
1.
病原学检查
粪便涂片法或盐水浮聚法查虫卵 B超和逆行胰胆管造影:异位蛔虫症。 幼虫移行时引起的异位蛔虫症及并发感染时 血液中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xx
1. 2.
病情观察 对症护理
肛周奇痒者,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清洗肛门, 并涂以白降汞软膏或龙胆紫 服驱虫药疗程满后,应用棉签拭子法及透明 胶纸粘贴法检测虫卵,了解是否治愈。
3.
药物治疗的护理
《蛔虫、鞭虫》PPT课件
编辑ppt
7
似蚓蛔线虫 (蛔虫)
( Ascaris lumbricoides )
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引起人的蛔虫病;人是唯一的终宿主。
世界>10亿
在中国感染率 12.72%
1.分布最广 2.感染率最高 3.最常见
编辑ppt
8
一、形态(Morphology)
(一)成虫
编辑ppt
9
编辑ppt
10
口囊和交合伞
(一)机制
1.成虫机械性损伤 2.分泌物刺激作用
(二)病理
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或溃疡,以及在炎症 基础上形成肉芽肿等病变。
编辑ppt
35
(三)临床表现
轻度:一般无明显症状。
重度:腹痛、慢性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消瘦和贫 血等。 重度感染的儿童:发育迟缓、浮肿、营养不良、 直肠脱垂、急性盲肠梗阻。 并发症:消化道出血、阑尾炎、腹膜炎、肠套叠 等。
2
线虫概论
2002年诺贝尔奖:程序性细胞死亡 2006 年诺贝尔奖: RNA干扰机制
C.Elegans
编辑ppt
3
线虫的共同特点:
1.线形或圆柱状,左右对称,不分节, 雌雄异体。
2.消化道完全 3.生殖系统发达
编辑ppt
4
生活史及类型*
1.基本过程分为虫卵 幼虫 成虫
2.发育过程中需蜕皮4次,才能成为成虫
编辑ppt
3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编辑ppt
37
四、诊断(Diagnosis) *
病原学检查 便检虫卵阳性即可确诊
1.直接涂片法 2.浓聚法
编辑ppt
38
五、流行(Epidemiology)
寄生虫检验鞭虫钩虫PPT课件
①头腺1对,分泌抗凝素及乙酰胆碱酯酶 ②咽腺3个,位于咽管壁内,其主要分泌物 为乙酰胆碱酯酶、蛋白酶及胶原酶; ③排泄腺1对,腺体与排泄横管相连,分泌 物主要为蛋白酶。
4
钩虫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雄 虫末端膨大,为膜质交合伞,有交合 刺一对。雌虫末端呈圆锥型,阴门位 于虫体腹面中部或其前、后。
背辐肋的分支特点是鉴定虫种的 重要依据之一。
7
二、生活史
一
二
成虫 粪
(小肠上段)
虫卵 24h 期 2-3d 期
土壤 杆
杆
状
状(图3)
蚴
蚴
2-5d
成虫
小肠
经皮肤,5-7周的游移
丝状蚴 (图4)
咽 肺 血管 皮下
8
产卵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1-3万个/天
0.5-1万个/天
寿命 3年
15年
生活史小结
1、丝状蚴(钩蚴)是感染期
2、主要经皮肤(口、胎盘)感染
入院后予解痉止痛、止血、制酸、补液、对症治疗, 腹痛减轻、便血减少。于26日予肠虫清(阿苯达唑)400 mg 顿服治疗后,腹痛消失,便血停止。于1999年2月3日治愈 出院,随访1月无异常。
24
Cecil等在129例患儿切除的阑尾 标本中查见17例(13%)有鞭虫寄生。
赣南医学院
1
二、 钩虫(Hook worms)
• 寄生人体肠道的中小型线虫 •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 重感染致贫血 — 懒黄病 • 我国有两种人体钩虫
2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ncylostoma duodenale
美洲板口线虫
Necator americanus
3
一、形态
1、 成虫(图1)
4
钩虫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雄 虫末端膨大,为膜质交合伞,有交合 刺一对。雌虫末端呈圆锥型,阴门位 于虫体腹面中部或其前、后。
背辐肋的分支特点是鉴定虫种的 重要依据之一。
7
二、生活史
一
二
成虫 粪
(小肠上段)
虫卵 24h 期 2-3d 期
土壤 杆
杆
状
状(图3)
蚴
蚴
2-5d
成虫
小肠
经皮肤,5-7周的游移
丝状蚴 (图4)
咽 肺 血管 皮下
8
产卵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1-3万个/天
0.5-1万个/天
寿命 3年
15年
生活史小结
1、丝状蚴(钩蚴)是感染期
2、主要经皮肤(口、胎盘)感染
入院后予解痉止痛、止血、制酸、补液、对症治疗, 腹痛减轻、便血减少。于26日予肠虫清(阿苯达唑)400 mg 顿服治疗后,腹痛消失,便血停止。于1999年2月3日治愈 出院,随访1月无异常。
24
Cecil等在129例患儿切除的阑尾 标本中查见17例(13%)有鞭虫寄生。
赣南医学院
1
二、 钩虫(Hook worms)
• 寄生人体肠道的中小型线虫 •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 重感染致贫血 — 懒黄病 • 我国有两种人体钩虫
2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ncylostoma duodenale
美洲板口线虫
Necator americanus
3
一、形态
1、 成虫(图1)
蛔虫钩虫蛲虫课件
饮用水卫生
确保饮用水清洁无污染,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
避免食用生食和半熟食
生食和半熟食可能携带寄生虫和病原体,应尽量避免食用。
05
蛔虫、钩虫、蛲虫感染对 人体的影响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腹痛
蛔虫、钩虫感染可能导致 腹部疼痛,尤其是上腹部 或脐周部位。
腹泻与便秘
感染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 乱,引发腹泻或便秘。
钩虫感染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较为常见,特别是在农业地区 。
成人和儿童均可能感染钩虫, 但成人感染后症状较轻,而儿 童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症状。
蛲虫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蛲虫感染主要通过接触被蛲虫卵污染 的物品或食物传播,如玩具、床单、 食物等。
儿童是蛲虫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 在幼儿园和小学中,由于孩子们经常 共享玩具和文具等物品,增加了传播 风险。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01
饭前便后洗手
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处理食物和上厕所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
清洗手部至少20秒。
02
避免用未洗净的手触摸口鼻眼
手部可能携带病原体,避免用未洗净的手触摸口鼻眼,以降低感染风险
。
03
定期修剪指甲
指甲是细菌滋生的地方,定期修剪指甲并保持清洁,有助于减少细菌传
播。
环境卫生的改善
01
02
03
家庭卫生清洁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定期 清扫卫生死角,减少细菌 和寄生虫的滋生。
垃圾分类与处理
正确分类和处理垃圾,特 别是厨余垃圾,以防止病 原体传播。
宠物卫生
定期为宠物洗澡、梳理毛 发,并保持宠物居住环境 的清洁。
饮食卫生的注意
食物储存和处理
食物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地方,避免与有害动物接触。食物应彻 底煮熟后再食用,以杀死潜在的寄生虫和病原体。
确保饮用水清洁无污染,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
避免食用生食和半熟食
生食和半熟食可能携带寄生虫和病原体,应尽量避免食用。
05
蛔虫、钩虫、蛲虫感染对 人体的影响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腹痛
蛔虫、钩虫感染可能导致 腹部疼痛,尤其是上腹部 或脐周部位。
腹泻与便秘
感染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 乱,引发腹泻或便秘。
钩虫感染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较为常见,特别是在农业地区 。
成人和儿童均可能感染钩虫, 但成人感染后症状较轻,而儿 童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症状。
蛲虫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蛲虫感染主要通过接触被蛲虫卵污染 的物品或食物传播,如玩具、床单、 食物等。
儿童是蛲虫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 在幼儿园和小学中,由于孩子们经常 共享玩具和文具等物品,增加了传播 风险。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01
饭前便后洗手
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处理食物和上厕所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
清洗手部至少20秒。
02
避免用未洗净的手触摸口鼻眼
手部可能携带病原体,避免用未洗净的手触摸口鼻眼,以降低感染风险
。
03
定期修剪指甲
指甲是细菌滋生的地方,定期修剪指甲并保持清洁,有助于减少细菌传
播。
环境卫生的改善
01
02
03
家庭卫生清洁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定期 清扫卫生死角,减少细菌 和寄生虫的滋生。
垃圾分类与处理
正确分类和处理垃圾,特 别是厨余垃圾,以防止病 原体传播。
宠物卫生
定期为宠物洗澡、梳理毛 发,并保持宠物居住环境 的清洁。
饮食卫生的注意
食物储存和处理
食物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地方,避免与有害动物接触。食物应彻 底煮熟后再食用,以杀死潜在的寄生虫和病原体。
鞭虫钩虫蛲虫ppt演示课件
3. 幼虫 Morphology of larvae
.
23
1.成虫
• 体长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 • 头端向背面仰曲,具有头腺1对, 咽腺3个, 顶端有发达的角质口 囊,内腹侧缘有钩齿2对或板齿1 对 • 雌虫尾端尖,雄虫尾端膨大为交 合伞
.
24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F
M
成虫 体态
M
F
• 大小:1cm × 0.5mm
生活史 流程图
5~7周
蜕皮2次
成虫
粪便
丝状蚴
2~5天 蜕皮
虫卵
24h 土壤
2期杆状蚴
2~3天 蜕皮
1期杆状蚴
丝状蚴移行途径:皮下→ →血管→ →肺→ →气管、咽 . → →小肠
40
三、致病
Pathogenesis
.
41
1 幼虫致病
1.1 钩蚴性皮炎
2 钩蚴性肺炎
.
42
钩蚴性皮炎
(Dermatitis)
Website: 4
2、虫卵 Egg
透明栓 卵壳 卵细胞
纺锤形,腰鼓状 52×22µm 黄褐色 卵壳较厚,透明栓 含卵细胞
. 5
二、生活史 life cycle
.
6
.
7
小结
•土源性线虫
寄生部位:盲肠,感染严重时也可寄生于结肠、 直肠甚至回肠下端 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
• 一个弯曲,“C”形
.
• 略小 • 头向背面仰曲, “S”形
25
口囊(Buccal capsule)
2对钩齿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口囊
.
26
1对板齿
口囊
实验八蛔虫、钩虫、旋毛虫、鞭虫、蛲虫ppt课件
2019/12/23
16
二、标本观察
鞭虫:1.成虫 (示教)
2019/12/23
17
二、标本观察
鞭虫:2.鞭虫卵 (自看)
2019/12/23
18
二、标本观察
旋毛虫:幼虫囊包 (自看)
2019/12/23
19
2019/12/23
20
三、作业
绘高倍镜下: 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 钩虫卵 鞭虫卵
2019/12/23
21
6
二、标本观察
蛔虫: 5.未受精蛔虫卵(自看)
Unfertilized egg:
2019/1828/2-394 × 39-44 μ m
9
二、标本观察
钩虫:1.钩虫成虫大体标本(示教)
2019/12/23
10
二、标本观察
钩虫:1.钩虫成虫大体标本(示教)
大小 体态
2019/12/23
11
二、标本观察
钩虫: 2.钩虫成虫口囊(示教)
口囊
钩齿
板齿
2019/12/23
12
二、标本观察
钩虫:3.钩虫成虫交合伞(示教)
2019/12/23
13
二、标本观察
钩虫:4.钩虫卵(自看)
2019/12/23
14
二、标本观察
蛲虫:成虫、虫卵
2019/12/23
15
二、标本观察
蛲虫卵的检查方法: 1.透明胶纸法 2.棉签拭子法
实验八 蛔虫、钩虫 旋毛虫、鞭虫、蛲虫
2019/12/23
1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 钩虫卵的形态特征
2.掌握钩虫的生活史 3.熟悉蛔虫对人的致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蛲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生活史简单 2.感染率儿童高于成人,城市高于农村
3.生活史属间接型 √
4.带虫者和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5.感染方式主要是人群中的间接接触和肛门 -手-口直接感染
P162
Ascaris Lumbricoides
Ascaris Lumbricoides
Ascaris lumbricoides , common saying “round worm of man”, is the largest of the intestinal nematodes parasitizing humans. It is the most common worm found in human. It is worldwide in distribution and most prevalent through out the tropics, subtropics and more prevalent in the countryside than in the city
2. Infetive stage: embryonated eggs
3. Route of infection: by mouth
4. No intermediate and reservoir hosts
5. Life span of the adult: about 1 year
III. Pathogenesis
2. The intestinal phase of the adults. The presence of a few adult worms in the lumen of the small intestine usually produces no symptoms, but may give rise to vague abdominal pains or intermittent colic, especially in children. A heavy worm burden can result in malnutrition. More serious manifestations have been observed. Wandering adults may block the appendical lumen or the common bile duct and even perforate the intestinal wall. Thus complications of ascariasis, such a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ppendicitis, biliary ascariasis, perforation of the intestine, cholecystitis, pancreatitis and peritonitis, etc., may occur, in which biliary ascariasis is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四、诊断(diagnosis)
直接涂片法
录像
改良加藤法
五、流行与防治
(Endemity and Prevention)
World wide distribution, very common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countryside. Factors favoring the spread of the transmission: 1. Simple life cycle. 2. Enormous egg production ( 240,000 eggs/ day/ female ). 3. These eggs are highly resistant to ordinary disinfectants (due to the ascroside). The eggs may remain viable for several years. 4. Social customs and living habits. 5. Disposal of feces is unsuitable.
录像
致病(pathogenesi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幼虫致病
蛔虫性哮喘
2、成虫致病
掠夺营养
引起变态反应 并发症
哮喘,荨麻疹
录像
并发症
(国内报告 8468例)
胆道蛔虫症 4556例(53.8%) 蛔虫性肠梗阻 2337例(27.6%) 蛔虫性阑尾炎 143例 蛔虫性胰腺炎 17例 蛔虫性哮喘 1352例 蛔虫性肝脓肿 33例
There are two phases in ascariasis: 1. The blood-lung migration phase of the larvae: During the migration through the lungs, the larvae may cause a pneumonia. The symptoms of the pneumonia are low fever, cough, blood-tinged sputum, asthma. Large numbers of worms may give rise to allergic symptoms. Eosionophilia is generally present. Thes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s also called Loeffler’s syndrome.
成虫
(小肠) 录像
卵
随粪入土
感染期卵
潮湿、荫蔽、O2充足 21-30。C
经口误食、孵出幼虫、体内移行
蛔虫幼虫的体内移行:
侵入肠粘膜的小V、小L
门静脉 肝
右心 肺
肺泡(蜕皮2次) 支气管
气管
咽
食管 胃
小肠(蜕皮1次)
生活史的特点:
1. Site of inhabitation: small intestine
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污染或含有 寄生虫的感染期的
土壤 √
水
√
食物 √
节肢动物传播媒介 √
寄生虫感染阶段是指寄生虫的:
感染人体阶段 √ 感染保虫宿主阶段 感染中间宿主阶段 感染中间宿主阶段 感染昆虫媒介阶段
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包括:
仅有病人和带虫者 医学节肢动物 所有野生动物 病人、带虫者、感染的动物 √
似蚓蛔线虫(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一、形态
成 虫
15~31cm ♂
活体 活体
20~35cm
♀
Adult worm of A. lumbricoides
蛔 虫
唇 瓣
扫 描 电 镜 图
虫卵
蛋白质膜
受
卵壳
未
精
卵细胞
受
卵
新月形间隙
精 卵
卵黄颗粒
脱蛋白质 膜受精卵
录像
二 生 活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