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厚度
地球科学问答挑战及解答
地球科学问答挑战及解答问答一:地球的结构和组成问题:地球的主要圈层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它们的特征。
答案:地球的主要圈层包括:1. 地壳: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70公里,由岩石和矿物组成。
地壳分为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其成分和厚度有所不同。
2.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直至外核,厚度约2900公里。
地幔主要由硅酸盐岩组成,温度和压力较高,物质呈塑性流动。
3. 外核:由铁和镍组成,呈液态,外核的流动产生地球磁场。
4. 内核:地球最内部,由铁和一些镍组成,由于极高的压力,内核为固态。
各圈层的特征如下:- 地壳:厚度不一,硬度较大,是地球表面与地幔之间的薄层。
- 地幔:温度和压力较高,物质呈塑性流动,是地球体积最大的圈层。
- 外核:液态,对地球磁场有重要作用。
- 内核:固态,是地球最内部的组成部分。
问答二:地球上的水循环问题:描述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及其对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答案:水循环,也称为水循环过程,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和地点之间不断转换和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过程:1. 蒸发:地表水(如海洋、湖泊、河流等)和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分,在大气中转化为水蒸气。
2. 凝结:水蒸气在大气中遇到冷空气时,会凝结成云。
3.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会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
4. 径流:降水到达地面后,一部分被蒸发、植物吸收或渗透到地下,剩余的水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最终流入海洋。
水循环对地球环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调节:水循环过程中的蒸发和凝结作用,有助于将热量从地表传输到大气中,对全球气候起到调节作用。
2. 水资源分配:水循环使得水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分配,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3. 地表形态改变:水循环过程中的侵蚀、沉积等作用,对地表形态产生重要影响。
4. 生物生存与发展:水是生命的基础,水循环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问答三: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问题:简述生物圈的概念及其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地球的物理结构特征
地球的物理结构特征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物理结构特征对于我们深入探索地球的奥秘至关重要。
地球的物理结构主要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外壳,也是我们所生活的地球表面。
地壳的厚度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平均约为30-50公里。
地壳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分为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两种类型。
海洋地壳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而大陆地壳则由较复杂的岩石构成,包括花岗岩、片麻岩等。
地壳的特点是相对较薄且较脆弱,容易发生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的中间层。
地幔的厚度约为2900公里,占地球半径的大约84%。
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具有较高的密度和黏性。
地幔内部温度高达3000摄氏度左右,使其部分物质处于半固态的流动状态,形成了岩石圈的运动。
地幔的运动是地球板块构造演化和地震活动的重要驱动力。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核心部分。
地核位于地幔之下,直径约为3486公里。
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构成,是地球上最热的部分。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外核是液态的,内核则是固态的。
地核的高温和高压环境使得地核中的物质相对较密集,并产生了地球的磁场。
地核的运动对地球的磁场产生了重要影响,维持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生命的存在。
总结起来,地球的物理结构特征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外壳,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地核则位于地幔之下。
地球的物理结构特征不仅影响着地球的地质活动和地球板块的运动,也对地球的磁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地球的物理结构,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球上发生的各种现象,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地理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理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而地球的内部结构则是指地球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地壳是地球内部结构的最外层,也是我们所处的地球表面。
它包括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两部分。
陆地地壳以地壳板块的形式存在,构成了我们熟悉的大陆。
而海洋地壳则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是由海洋地壳板块组成的。
地壳的厚度约为5-70公里,地壳不仅有很高的硬度,而且由于板块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会发生地震和火山等地质活动。
地壳下面是地幔,它占据了地球内部结构的大部分空间。
地幔主要由固态岩石组成,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的温度较高,约为1300-1600摄氏度,而下地幔的温度更高,高达1600-2900摄氏度。
地幔的粘性很大,所以地壳板块在地幔上可以移动,形成了板块构造运动。
地幔还包括一个重要的地热圈,这个地热圈对地球的生命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温度约为4000-5000摄氏度。
地核的液态铁和镍的大规模运动,产生了地球的磁场。
内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内核的温度高达5000-6000摄氏度。
内核由于受到外核和地幔的保护,相对稳定。
地球的内部结构不仅反映了地球的物质组成,也直接影响着地球的磁场、板块构造运动、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
地球的内部结构对地球上的生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地幔的热量传递机制决定了地球的气候系统,而地核的磁场保护了地球免受太阳风暴等宇宙辐射的危害。
总结起来,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地幔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而地核则分为外核和内核。
地球内部结构的变化和相互作用决定了地球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对地球上的生命环境和地质灾害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对我们理解地质现象、开展资源勘探和保护地球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地壳的构成知识点总结
地壳的构成知识点总结地壳是地球的表面部分,是地球上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基础,是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载体。
地壳由岩石、矿物和土壤组成,是地球上最薄的一层,其平均厚度约为30~40公里。
地壳的结构和组成对地球的地质活动、资源分布和环境变化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了解地壳的构成对于我们认识地球结构和地质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地壳的构成知识点。
1. 地壳的结构地壳的结构主要表现为陆壳和洋壳的不同。
陆壳是指地球上的陆地部分,主要由大陆地壳和大陆架组成;洋壳是指大洋底部的地壳,主要由海洋地壳和海底扩张带组成。
1.1 大陆地壳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含有丰富的硅铝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为35~45公里,最厚的地方可以超过70公里。
大陆地壳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坚硬的特点,是陆地的主要结构基础。
1.2 大陆架大陆架是连接陆地和大洋的部分,其平均厚度约为20~30公里。
大陆架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和沉积岩组成,含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和化石。
大陆架的广阔平坦地形适宜生物生长和沉积物堆积,是海陆交界地带的重要区域。
1.3 海洋地壳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和玄武岩凝灰岩组成,含有丰富的镁铁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蛇纹石等。
海洋地壳的厚度较薄,平均约为5~10公里,最厚的地方也不超过20公里。
海洋地壳密度较低,岩石质地较软,易受地质活动的影响。
1.4 海底扩张带海底扩张带是海洋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区域,是地球表面最活跃的地质构造带之一。
海底扩张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内部岩浆上涌,使海底岩石从中央海脊向两侧扩张,形成新的海洋地壳。
海底扩张带还伴随有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是地球上地壳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区域。
2. 地壳的组成地壳的组成主要包括岩石、矿物和土壤,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形成不同的地壳组成。
2.1 岩石岩石是地壳的主要构成物质,是由矿物和/或玻璃、胶结物等组成的。
地壳中的岩石主要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什么是地球的地壳构造
什么是地球的地壳构造?
地球的地壳构造指的是地球表面岩石的组成、结构和分布特征。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地球壳层,包括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它们以及下面的岩石层构成了地球的地壳。
地球的地壳构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陆地地壳:陆地地壳主要由硅和铝组成,因此也被称为“硅铝质地壳”。
陆地地壳的厚度约为20 至70 公里,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可能有所不同。
陆地地壳通常比海洋地壳更厚,是大陆的基础,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坡。
海洋地壳:海洋地壳主要由硅和镁铁组成,因此也被称为“硅镁质地壳”。
海洋地壳的厚度约为5 至10 公里,相对比陆地地壳较薄。
海洋地壳主要构成了地球的海洋地面,包括大洋中脊、海沟和海岬等地形。
地壳的构造特征:地壳不是均质的,而是由岩石、矿物和不同地质构造形成的。
地壳内部有地壳下地幔,地壳和地幔共同构成了地球的地球壳层。
地壳的构造特征还包括板块构造、地质构造和地质构造特征等。
板块构造:地壳和上部的地幔被分为许多大板块和小板块,这些板块通过板块运动相对运动,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地壳构造。
板块构造是地球上地质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地壳演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总的来说,地球的地壳构造是指地球表面岩石的组成、结构和分布特征,包括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以及地壳的构造特征和板块构造等。
地壳构造对地球地质活动、地貌形成和资源分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岩石层,它的厚度随着地球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它对于理解地球构造、板块运动和地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地壳厚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的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而岩石又可分为地壳岩石和地幔岩石两大类。
地壳岩石主要分布在地壳上部,地幔岩石则主要分布在地壳下部。
因此,地壳厚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地壳岩石和地幔岩石的分布情况。
地壳厚度的变化是地球构造演化的结果。
地球的构造演化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地球形成阶段、地球演化阶段等。
在地球形成阶段,地壳厚度较薄,主要由地壳岩石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内部产生了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板块运动,导致地壳厚度的变化。
地壳的厚度不断增加,地幔岩石逐渐上升到地壳上部,形成了地壳下部的地幔岩石层。
地壳厚度的变化还受到地球表面的地质作用的影响。
地球表面的地质作用包括构造活动、火山喷发、地震等。
这些地质作用会导致地壳的抬升、沉降和变形,从而改变地壳的厚度。
例如,在板块边界处,由于板块的碰撞和挤压,地壳往往会被抬升,形成山脉和高原。
而在板块内部,地壳则会发生断裂和下沉,形成盆地和海洋。
地壳厚度的变化还与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有关。
地球内部存在着热流和热对流现象,这些热流和热对流会导致地壳的热胀冷缩和变形,进而影响地壳的厚度。
热流和热对流的作用下,地壳岩石会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新的岩石类型,从而改变地壳的厚度。
地壳厚度的变化是地球构造演化和地球表面地质作用的结果。
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板块运动和地壳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在地球科学研究的推动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揭示地球内部的奥秘。
地球内部结构的形成
地球内部结构的形成地球自形成以来,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内部结构也逐渐形成。
地球内部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陆地地壳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具有较高的硅含量,而海洋地壳则以玄武岩为主,硅含量相对较低。
地壳的厚度不均匀,陆地地壳厚度一般在30-70千米,而海洋地壳厚度约为5-10千米。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外壳,它的形成主要是通过火山活动和板块运动。
地壳下面是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最大的一层,占据了地球半径的大部分。
地幔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其中含有大量的镁和铁元素。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上地幔主要由较浅的矿物组成,下地幔则由较深的矿物组成,温度和压力也更高。
地幔是地球内部热对流的主要区域,其中的岩石以塑性流动为主,而非固态。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外核是液态的,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外核的温度很高,通过对流产生了地球的磁场。
内核则是固态的,由铁和镍组成,温度更高。
地核的形成与地球的深层热对流和内部的放射性衰变有关。
地球内部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身的演化过程。
地球的形成始于约46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之初,当时的地球是一个炽热的球体,经过数亿年的冷却和凝聚,表面逐渐形成了地壳。
地球表面的地壳不断经历着火山喷发、地震和板块运动等地质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改变了地壳的形态,也对地幔和地核产生了影响。
地幔和地核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的高温和高压条件。
地球内部的热量来自于地球形成初期的热能,以及地球内部的放射性衰变。
这些热量导致了地幔和地核的热对流,形成了地球的地热活动和地磁活动。
地幔的岩石以塑性流动为主,这种流动导致了地球表面的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
而地核的热对流和电流相互作用产生了地球的磁场,保护了地球免受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伤害。
地球内部结构的形成是地球自身演化过程的结果。
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在地球的长期演化中逐渐形成,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地球的生命环境和地质活动。
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
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从表面到内部的各个层次的划分。
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球分为四个主要层次: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厚度较薄,约为5-70公里。
地壳包括陆壳和海壳,由各种岩石组成。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压力。
外核是地幔之外的一层,厚度约为2,200公里。
外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是地球上的液态层。
内核是地球的最内层,直径约为2,400公里。
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温度较高,但由于极高的压力,仍然保持固态。
2. 地球内部结构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和方向。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由震源传播出去的能量波动。
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点,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
地震波在不同层次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存在明显的变化,这使得地球内部的结构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3. 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主要由地球的自身热量和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所引起。
地球内部的热量主要是由地球形成时的凝聚热和放射性衰变所释放的能量。
地球内部的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地球的质量对地球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4. 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不均匀。
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不仅与不同层次的结构有关,还与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有关。
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等元素组成,而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外核和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不同层次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和化学组成,这种分层结构对地球的地壳运动和地球表面的地质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5. 地球内部的运动和活动导致了地球表面的地质现象。
地球内部的运动包括地球的自转、地震活动、火山喷发等。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地球的自转偏向和地球的赤道膨胀。
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表现,它们对地球表面的地质现象和地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主要包括地球分为四个主要层次、划分依据是地震波传播的特点、温度和压力随深度的增加、物质分布不均匀以及运动和活动导致地球表面的地质现象等。
地球的构造
03
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
山脉与高原的形成与分布
山脉:山脉是地壳受到板块运动、地壳运动和侵蚀 作用等多种因素作用形成的隆起地貌
• 山脉的形成主要与板块碰撞、地壳折 迭和走滑等运动有关 • 山脉的分布主要受到板块边界、地质 构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高原:高原是地壳受到抬升作用形成的 高位地貌,一般海拔较高,地形较为平
坦
• 高原的形成主要与地壳运动、侵蚀作 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 • 高原的分布主要受到地壳构造、气候 和侵蚀等因素的影响
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盆地:盆地是地壳受到下陷作用形成的低位地貌, 一般地势较低,地形较为平坦
• 盆地的形成主要与地壳运动、侵蚀作 用和沉积作用等因素有关 • 盆地的分布主要受到地壳构造、气候 和沉积等因素的影响
• 地壳的化学组成:以氧、硅、铝、铁等元素为主,其中氧含量最高,约占46% • 地壳中的硅铝氧化物含量占80%以上,是地壳的主要成分 • 地壳中的金属元素含量较低,但铁含量相对较高,约占5%
• 岩石类型:地壳中的岩石主要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 火成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 沉积岩:由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过程形成,如砂岩、页岩等 • 变质岩:由火成岩和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形成,如片麻岩、大理岩等
• 地球构造与生物多样性的相互作用需要深入研究和保护 • 地球构造与生物多样性的相互作用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等方面 • 针对地球构造与生物多样性的相互作用,需要制定科学和合理的保护策略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地球构造稳定性
•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等措施 • 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 • 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定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保护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 • 生态环境修复:开展生态环境修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1、地壳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
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
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2、莫霍面1910年莫霍洛维奇提出地球有内外层之分。
他指的内外层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幔和地壳。
而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也就被称之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
在莫霍面上,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增加明显,弹性和密度随深度逐渐增加,地幔物质密度、硬度大于地壳。
此面以上物质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密度约2.9×10^3kg/m^3;此面以下物质平均化学组成与橄榄岩相近,密度约3.1-3.3×10^3kg/m^3。
莫霍面温度为400-1000/℃3、地幔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为4.59/cm3,积约占地球体积的82.26%,地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0%,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球物质的总组成。
地幔的横向变化比较均匀,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以1000km激增带为界面雷波蒂面,进一步划分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一级圈层。
4、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又名古腾堡界面。
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而划分,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地震波传播时,除了在地球内部深度约33千米处波速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此处称为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之外,在深度约为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状态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此处便被称为古登堡界面。
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S波即横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
P波(指纵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
5、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
地壳
岩石的家园—岩石圈顾名思义,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我们要理解岩石圈的概念,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地壳和上地幔?进而了解岩石在地壳和上地幔中是如何分布的?大家知道地球是一个半径有6370多公里的椭球体,它从表面向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地壳是地球的最表层,由于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因此,又有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之分。
大陆地壳一般厚度为33-35公里,最厚地区大约为50-70公里。
我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平均厚度可以达到70公里。
大陆地壳通常分为三层,由三种不同成分的岩石组成。
最上面是沉积岩层,向下依次是花岗岩层和玄武岩层;大洋壳的厚度很小,平均仅为6-8公里;大洋地壳最上面是很薄的海底沉积物,向下是玄武岩,在海底形成的玄武岩由于海水的作用,岩石被塑造成一个接一个排列的“枕头”,地质学家把这种玄武岩叫做“枕状熔岩”,这是在大陆玄武岩中见不到的一种地质现象。
深海钻探和地震研究发现,洋壳玄武岩下面还发育有岩墙状的辉长岩和辉绿岩,以及由超镁铁质岩石蚀变形成的蛇纹岩。
从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结构可以看出,遍布于地壳中的岩石在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
洋壳和陆壳在岩石组成上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大洋地壳中至今没有发现花岗岩层,而在大陆地壳中花岗岩体却有大面积的分布。
在我们对地壳的结构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人们自然会问:地幔又是由什么岩石组成的呢?它们和地壳中的岩石又有什么不同?在地球结构中,地幔厚约2800公里,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
上地幔主要由橄榄岩类组成,下地幔是由密度高的铁镁氧化物组成。
根据地球物理测量的研究成果,上地幔顶部主要是由镁铁质和超镁铁质成分的岩石组成的,只是橄榄岩类岩石比地壳中的硅铝质和硅镁质岩石的比重要大。
由于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都是由岩石组成的,所以,地质学家们把它们统称为岩石圈。
岩石圈厚度不均一,通常认为在大洋中脊处岩石圈厚度接近于零,到大陆下部大约100-150公里处,岩石圈厚度和地球的半径比较起来,只是薄薄的一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地壳的概念
地壳的概念
地壳是地球的外部固体层,它是地球的最外层,厚度约为35到70千米。
地壳包含了陆地表面和海底的岩石、矿物质和土壤。
地壳是地球上最薄的固体层,相对于地球来说它的厚度非常小。
地壳的组成主要包括硅酸盐类和氧化物类的岩石和矿物质。
硅酸盐类岩石是地壳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了石英、长石和云母等。
这些岩石通常具有高硬度且具有相对较高的熔点。
地壳的表面分布不均匀,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而陆地地壳则是由更多的花岗岩、片麻岩和变质岩构成。
地壳的厚度在陆地与海洋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地壳是地球环境中生物和人类生活的主要居住空间。
它提供了大部分的陆地、山脉、河流和湖泊等地理特征。
地壳还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石等。
总之,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层,它是我们所生活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基础。
地壳 - 副本
普通地质学张尚锋地 壳地壳的结构和类型地壳均衡地壳的物质组成 第二章 地 壳地壳地壳是指莫霍面之上的地球固体部分。
地壳是不均匀的,根据组成地壳的物质成份的差异、地壳的厚度和结构,将地壳划分成:大陆地壳、大洋地壳、过渡地壳。
大陆地壳(continental crust):包括大陆及其大陆的水下延伸部分(大陆架),其厚度5-70Km,平均厚度约为33Km(上硅铝层-花岗岩层、下硅镁层-玄武岩层)。
大洋地壳(oceanic crust):大陆坡以外被海水覆盖的地壳部分,厚度较小,平均约为7Km,总体的平均厚度约为16Km(硅镁层-玄武岩层)。
过渡地壳:大陆向大洋过渡部分的地壳项目大陆地壳大洋地壳厚度(km)平均33,最大>60(厚)平均5.6,最大30(薄)平均密度 2.7(轻) 3.0(重)莫霍面埋深深浅物质组成硅铝层沉积岩层,厚0~10km沉积层,厚0~2km花岗质层,厚10~40km缺失硅镁层玄武质层,厚30km玄武岩—沉积岩层0.5~2km变质玄武岩和辉长岩,平均5.17地壳均衡:地壳为适应重力的作用而不断调整达到平衡的现象(lsostasy)两种均衡模式普拉特模式(pratt model)艾里模式(Airy model)地壳均衡普拉特模式(pratt model)原上的岩石密度有差异,它们均漂浮在密度更大的均一物质上(地幔),地下某一深度存一等压面(均衡补偿面),由海平面至等压面的距离相等(即补偿面是水平的)。
(质量统一原则)艾里模式(Airy model)但密度均匀的较年轻岩块组成,并浮在较重的具可塑性的物质(地幔)之上,岩块遵循阿基米德定律而处于平衡状态。
艾里模式强调“山根”的存在(即补偿面不是水平的)。
地壳的物质组成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矿物(mineral)岩石(rock)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主要特点:①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克拉克值相差悬殊;②地壳中最多的元素:O、Si、Al、Fe、Ca、Na、K、Mg占97~99%以上;③常见有用金属元素(Cu、Pb、Zn等)与主要元素相差几个数量级;④各种元素的克拉克值大致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⑤地壳中的元素除少数以自然元素产出外,大部分以化合物形式产出,以氧化物占多数,又以硅铝的氧化物分布最广,约占76.6%,其次为Fe、Ca、Mg、Na、K的氧化物;⑥地质条件的变化→元素的局部富集→成矿矿物的形态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化学性质晶体和晶形光学性质颜色透明度光泽力学性质解理断口硬度磁性及压电性 矿物(mineral)晶体和晶形(Crystal、Crystal form)矿物具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具一定外形的几何多面体,称晶体,晶体的形态称晶形。
地壳厚度特点及具体表现
地壳厚度特点及具体表现
以下是 7 条相关文案:
1. 地壳厚度那可不是一般的有特点呀!就像面包一样,有的地方厚得很呢,比如青藏高原,那可真是地壳的“厚脸皮”区域呀!你想想看,要是那里不厚,怎么能撑起那么高的高原呢?
2. 地壳厚度有个很明显的表现,那就是不同地方差别好大啊!这不就跟人的高矮胖瘦一样嘛!海洋下面的地壳就比较薄,好比是纸一样薄呢,哎呀,这对比多强烈呀!
3. 嘿,你知道吗?地壳厚度的特点很奇妙哦!大陆地区的地壳往往比较厚,这就像是坚固的城堡城墙一样,保护着我们呢!比如亚欧大陆,这厚实的地壳多让人安心呀!
4. 地壳厚度的特点可有趣了呢!有些地方薄得让人惊讶,就像一张薄片似的。
这不就跟我们吃东西有的薄脆有的厚实一样嘛!这到底是咋形成的呢,真让人好奇呀!
5. 哇塞,地壳厚度的具体表现真的好特别呀!像山脉下面的地壳就特别厚,仿佛是大力士的肌肉一样强壮呢!你说要是没这么厚的地壳,那些高山怎么能立得住呢?
6. 哎呀呀,地壳厚度真的很有说道哦!它不是均匀的呢,这多像一幅色彩不均的画呀!各个地方的厚度不一样,就像人生百态一样丰富多样呢!
7. 地壳厚度的那些特点和表现啊,真的是太神奇啦!有的地方地壳厚得惊人,有的又薄得离谱,这不就跟天气有时晴有时雨一样变幻莫测嘛!真让人捉摸不透呀,不过这也正是地球的魅力所在呀!
结论:地壳厚度的特点和具体表现丰富多样且十分神奇,让人忍不住想要更多地去了解和探索它。
地壳的厚度
地壳的厚度地球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
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 41千米。
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
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地壳最厚的地方,厚达70千米以上;而靠近赤道的大西洋中部海底山谷中地壳只有1.6千米厚;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深海沟的地壳最薄,是地球上地壳最薄的地方。
地壳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
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
地壳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所以有人称之为“硅镁层”(另一种说法,整个地壳都是硅铝层,因为地壳下层的铝含量仍超过镁;而地幔上部的岩石部分镁含量极高,所以称为硅镁层);在大陆和海洋均有分布,是连续圈层。
两层以康拉德不连续面隔开。
扩展资料: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它占总重量的48.6%;其次是硅,占26.3%;以下是铝、铁、钙、钠、钾、镁。
丰度最低的是砹和钫,约占1023分之一。
上述8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98.04%,其余80多种元素共占1.96%。
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的原子百分数称为原子克拉克值,地壳中原子数最多的化学元素仍然是氧,其次是硅,氢是第三位。
大约99%以上的生物体是由10种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构成的,即氧、碳、氢、氮、钙、磷、氯、硫、钾、钠;镁、铁、锰、铜、锌、硼、钼的含量较少;而硅、铝、镍、镓、氟、钽、锶、硒的含量非常少,被称为微量元素。
表明人与地壳在化学元素组成上的某种相关性。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但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要首推铝了。
铝占地壳总量的8.3%,比铁的含量多一倍,大约占地壳中金属元素总量的三分之一。
铝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密度很小,导电、导热性能好,延展性也不错,且不易发生氧化作用,它的主要缺点是太软。
地球的构造
地球的构造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同心圈组成的。
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这就是地球的表皮。
地壳由各种岩石组成,除地表覆盖一层薄薄的沉积岩、风化土和海水外,上部主要由花岗岩类的岩石组成,由于富含硅和铝,称为硅铝层。
在大洋深处有的地方没有硅铝层,下部主要由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的岩石组成,由于富含硅和镁,称为硅镁层。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公里,大陆所在的地方比较厚一些,海洋的地方比较薄,最薄的地方不到10公里。
海洋下面的地壳,厚度只有5~8公里。
在地壳表面还有一层风化壳,上面“发育”了一层薄薄的土壤。
地壳往下的那一层叫做地幔,又称“中间层”,在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固体层,厚度约2900公里左右。
地幔可分为上下两层。
上地幔深度为35~1000公里,上地幔靠地壳的一层是由橄榄岩一类的物质组成,这种物质非常坚硬。
现在知道最深的地震,是发生在地下700公里的地方,即地幔上部。
地幔的物质可能是固态的,也可能像粘胶一样处在半流动状态,当它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变形而不致破裂。
如果地壳的某个地方发生了裂缝,“地幔”上部的物质就会喷出地表,变成熔融赤热的熔岩,这就是火山喷发了。
下地幔离地面约1000~2900公里,可能比上地幔含有更多的铁。
地幔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83%,质量占整个地球的66%。
地幔再往里就是地核,它的半径约3500公里。
地核可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层。
处在地表以下2900~4980公里的部分叫外地核,是液体状态。
4980~5120公里深处,是一个过渡带。
从5120公里直到地心则为内地核,是固体状态。
地核的成分主要是铁,另外还有一些镍和碳的元素。
内地核的半径约1300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
在地球内部,硅酸盐物质具有低密度、高熔点, 而镍和铁具有高密度、低熔点。因此,当地球内 部温度足够高时,镍和铁便熔化,而硅酸盐物质 却仍保持固体状态。这样,地球上层的镍和铁的 熔体就渗过硅酸盐物质,流向地球内部深处,形 成地核;同时,地球内部的硅酸盐物质就浮到上 部形成地幔。在组成地幔的物质中,也存在较轻、 较重的差别,例如在岩石中花岗岩最轻,玄武岩 次之,橄榄岩最重。于是,较重的橄榄岩下沉而 形成地幔,较轻的花岗岩和玄武岩上浮而成地壳。 从而在地球内部形成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可用一个理想的“模型”作为 几何上的旋转椭球体,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纬线不 长轴与短铀最大相差 430m;地 现它带去的一只在巴黎校正过的天文摆钟,每天要 地球形状作不同的处理。在制作地球仪,绘制 1976 年,在法国召开的国际天文学 离心力来源于地球自转。在赤道,自转的速度最大, m28s,于是不得不根据恒星的运动来校正他的 比较来说明,即把规则的椭球 是正圆,经线也不是真正的椭圆,地球的南北半球并 慢 2 球的北极凸出 10m ,南极凹陷 联合会,决定从 1984 年开始使用如 小比例尺全球性地图时,可把地球当作正球体 惯性离心力也增大;在两极,自转速度为 0,没有惯 体作为参考椭球体,用各地的 摆钟,把摆长缩短 2.54 ㎜ 后,摆钟行走正常。两年 不对称,它的几何中心也不在赤道平面上。 30m ;而南纬45°又有隆起,北 下数据: 性离心力的作用。计算表明,由于惯性离心力的影响, 看待,测绘大比例尺地图时,可把地球看成是 大地水准面对照参考椭球体的 后,里奇回到巴黎,却发现钟又走快了,加快的数 纬 45°又有凹陷。因此,很难用 a=6378.140km ; 赤道上的重力应比两极减少 1/289。可是,赤道和两 值恰好是当初在南美减慢的数值。他把摆钟恢复至 偏离来反映地球的真实形状。 参考椭球体;在发射人造卫星和轨道计算时, 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示地球的形 极地面重力的实际差异比这个数值大得多,赤道的重 b=6356.755km : 原来的长度,钟又走准了。 状,地球的形状很不规则,只能 就要考虑各地对参考椭球体的偏差。 力比两极小 1/191 。 f=1/298.251 。 说它是个不规则的扁球体。
(一)地球的形状
1、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我
国古代就有“天圆似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大地是一个封闭 2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 如登高望远;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影子是 法,认为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然而,种 的曲面。但是曲面还不一定是球面,只有具备相同 圆弧形的;在地面上越往北走,北极星的高度越 扁球体的扁缩程度,用扁率表示。 摆钟在赤道附近变慢的原因,根据摆动周期公式: 种迹象表明,大地不是平面,而是曲面。 曲率的曲面,才构成球面。近代进行的弧度测量结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人们对它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3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扁球体 若以地球赤道半径为 a,极半径为b, 大;在海岸观看远来的船只,先见桅杆,后见船 果表明,世界各地的地面曲率大致相同,每度都在 1672年,法国一位天文学家里奇从巴黎( 49°N) T=2π (L/g)1/2 对这样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 地球的大地水准面经过精确测量表明,地球形状不是 其结果是:地球赤道是个椭圆, 在实际应用上,针对不同的情况和要求,可把 111km 左右,从而得到地球是正球体的结论。 到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 5°N)进行天文测量,发 那么,扁率 f为: f=(a-b)/b 体。这些都说明大地是一个曲面。 里奇认为 g的减小,是惯性离心力作用的结果。惯性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结构的 一个重要特 点,就是地 球物质分异, 形成同心圈 层。
(一)地球圈层结构的形成
1、地球圈层形成的条件 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均质的球体,那时各种物质 混合在一起,没有明显的分异现象。地球的圈层 分化,与地球的温度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在低温 状态下,各种物质以固体状态存在,不可能在重 力作用下自由升降;后来,放射性元素在蜕变中 产生的热量,以及地球本身因体积收缩产生的热 能,再地球内部积累起来,使地球内部温度逐渐 升高,是物质具有可塑性,在重力作用下,物质 便发生分异,轻的物质上升而成为上层,重的物 质下沉而成内层。于是形成地球圈层。
(二)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a=6 378 140m 极半径: b=6 356 755m 面积: S=5.1×108km2 体积: V=10 820×108km3 质量:M=5.98×1027g 经线周长:40 008 548m 赤道周长:40 076 604m
(三)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地理意义
在研究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时,可略去地球几何形状和真实形 状之间的差异,而把它当作一个正球体。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因接受同一光源的照射,而形成半球性的白昼和黑夜。 日地距离遥远,可以把太阳光视作平行光线。当平行光线照射 到球形地表时,在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将具有不同的太阳高度。黄 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这种高度有规律地从地球直射点向两极减小, 在自转的地球上,就造成热量分布的纬度差异,从而引起地表上一 切与热量有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的现象和过程,均具有纬向地带性。 地球的巨大体积,使它具有强大的地心引力吸引周围的气体, 保持着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有了大气圈,才能保住 水圈,形成生物圈。 地球的大小,对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也有影响。一方面,远距离 和广大空间,曾经是人类活动的障碍,为了克服这种障碍,就必须 运用最完美的技术成就;另一方面,地球的广阔面积,给人类提供 了一个辽阔的活动场所。
第二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通常,地球的形状不是指地球自然表面的真实形 状,而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所谓大地水准面, 就是完全静止海面,它是假设占地表3/4的海洋表 面完全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并把它延伸通过陆 地内部所得到的全球性的连续的封闭曲面,曲面 上处处与铅垂线垂直。它是陆地海拔得起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