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岁月如歌》有感:一辈子学做老师_读后感_模板

合集下载

岁月如歌读后感

岁月如歌读后感

岁月如歌读后感利用假期小憩的机会,我拜读了于漪老师的大作《岁月如歌》,让我的灵魂受到了一次洗礼,让我进一步坚定了“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信念。

翻开扉页,是于老师的手迹“拉开层层心幕,往事历历眼前:教海沉浮,岁月如歌,被白发欺人奈何,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于老师教海生涯的真切体验。

于老师,坎坷一生。

于老师少年时代,国难、家难接踵而至:日寇铁蹄长驱直入,家乡危在旦夕,父亲带领一家人外出逃难;1944年夏,父亲又英年早逝,家里一下子就像天塌下来一般。

于老师从小就懂得了“只有奋斗,才能生存;只有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于老师大学毕业初上教坛,突遭病魔大举袭击,吐血便血,肝脏穿刺,痛苦不堪.于老师挺住了,狠狠的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文革之中被批斗蹂躏造成的精神和肉体的伤痛,日复一日的公开课带来的精神压力……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的困境,于漪老师坚决地走了下来,而且走出了精彩。

她说:“搏斗中锻炼了意志,锻炼了韧劲,锻炼了一个坦然的心情。

”这就是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无限憧憬,使她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能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播种、耕耘、呵护、收获。

于老师,爱的一生。

于老师曾经说过:“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愿望,人民的嘱托。

”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让我读后久久不能释怀……儿子患白血病,天天高烧,嘴唇都发焦,头上用冰袋冰着。

……一天半夜,医生找我们谈话,说明病的严重性和药效的甚微……我哭了,谁没有亲子之爱,肯求医生救救孩子的命。

那时,我正好教高三毕业班,复习十分紧张,孩子多次病危,孩子总哭着不让我离开,说老实话,当时思想斗争很厉害,儿子这边舍不得,要照顾,学生那边是关键时刻,耽误不起。

咬咬牙还是去学校上课。

我不是医生,不会治病,可我是教师,关键时刻不能离岗……。

此时此刻,师爱与母爱孰轻孰重?她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一个心眼爱学生,尽心尽力培养他们成长。

《岁月如歌》优秀读后感

《岁月如歌》优秀读后感

《岁月如歌》优秀读后感《岁月如歌》优秀读后感(通用5篇)《岁月如歌》优秀读后感1《岁月如歌》写于老师的悲欢和酸甜,写于老师的成败与得失,教我们怎么立志立德,教老师怎样为人师表,教年轻人如何忠诚敬业,从中可以看到当代教育大师不懈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诲人不倦,“一片爱心在玉壶”的风采。

岁月谱写了与漪老师无私奉献的颂歌,唱出了一首首激扬飞越的欢歌。

“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把握驾驭课堂的主宰”、“用语言‘粘’住学生”、“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书中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字,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读了获益非浅,感受颇多:感受一、于漪老师所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

”我曾经数次听过于老师的报告和与老师的录象课,于老师她富有诗意的语言就是学生学习课文的一个兴奋源,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效率。

她说:“我们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只有一条路――备课越充分、越扎实越好!于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之巧妙,让我钦佩不已。

感受二、于老师她倡导的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相互回应,相互创生,是心智的“相长”,是情感的“共鸣”――这正是我们每一做教师所个所追求的。

我想,任何精彩的语文课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若干细节组合而成的。

感受三、书中于老师文字洗练,富有诗意。

可以想象到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与其说学生在学习语文,不如说是在享受语文,享受语文的种种情趣、韵味和意境。

古稀之年,于漪老师对钟情一生的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更形象的比喻:能通向大海的港湾必然航运兴旺,物如流,人如潮,充满勃勃生气;如果是闭锁的,航道阻塞的,港湾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语文教学内容犹如港湾,执教者应熟悉它、研究它,把握它的基本特点与功能,认真地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使港湾通向大海。

于漪《岁月如歌》的读后感

于漪《岁月如歌》的读后感

于漪《岁月如歌》的读后感于漪《岁月如歌》的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于漪《岁月如歌》的读后感1拜读了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

一位学术造诣、教学成效、待人之道都有口皆碑的老师形象展现在我的面前。

她曾是我就读的师范的校长,比较起那个时候,这位教育前辈的形象却在现在愈渐清晰。

于漪老师以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迈入语文教学的殿堂,成为把握、驾驭课堂的主宰。

但她并不满足,在教学语言的能力上又下起了功夫。

她提高认识,使教学语言有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有文化的含量,教课时让学生置身语言美的环境中。

不仅如此,还要力求课堂语言清楚明白、通俗易懂,说话节奏和谐,抑扬顿挫,创造课堂气氛,牵动学生思绪,叩击学生心弦。

更值得敬重的是她在实际行动上所下的苦功夫。

从苏联作家托尔斯泰的名言中,于漪老师获得了深刻的启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锤炼教学语言,研究语言艺术,使自己用语言所弹奏出来的交响乐,能在知音者――学生的头脑里回响激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些启示难道不是我们教师的警示语吗?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较为注意教学过程的设计,完成教学的任务。

而在教学语言常是不经锤炼的,而良好的知识素养和语言技巧又是一个好老师所必去具备的。

于漪老师在规范教学语言,提高语言质量上,追求着完美。

她用“以死求活”的方法,用教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口头语言。

她写下上课的每一句话,自己修改,背下来,再口语化。

每天都要将上课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

每堂课心中都很踏实,丝毫无漂浮感。

一步一个脚印,打造自己的语言工程。

我自己在教学中的这方面也时常有窘迫感,真是有些汗颜呀!行动是最好的证明。

于漪老师最感人的是她对事业的真诚。

因为,唯有真诚,才能通身洁白、光明。

我们应该学习于漪老师的为人之道。

于漪老师用蜡烛比拟自己,不过,她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

她说,一支蜡烛,通体透亮,既照亮别人,也实现了自身的人生理想。

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应首先树立崇高的信念。

这样才能够抵抗诱惑,安贫乐道,在三尺讲台上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光和热。

读《岁月如歌》有感:一辈子学做老师_读后感_模板

读《岁月如歌》有感:一辈子学做老师_读后感_模板

读《岁月如歌》有感:一辈子学做老师_读后感_模板一辈子学做老师——读《岁月如歌》有感其乐轩听雨2015 年岁末,我在余党绪和张广录老师的名师培训基地喜获良机,获赠于漪老师亲笔签名的手稿本《岁月如歌》这部书,并有幸与我一向敬重的于漪老师合影留念,真是人生一大幸事!感谢基地导师赐予的这次机会。

于漪老师已经86 岁了,她衣着非常朴素,但精神矍铄,坚持站着作报告一个多小时,讲起话来铿锵有力。

她在报告中的很多发言都掷地有声,体现着她思想的花火,显示着这位老人的智慧和见识。

虽是耄耋老人,但她在思想上仍然追求与时俱进。

在她面前你会时时感受到她身上所散发出的无穷的积极进取的力量!捧回于老师《岁月如歌》的手稿本,我如获至宝,虽然以前也多多少少阅读过于老师的文字,但都遗憾于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品味。

这一次,在捧回这部书的当晚我就如痴如醉地看起来。

从文章的第一页开始,一篇一篇,就像面对着于漪老师慈祥的面容,在聆听这位长者的悉心教导一样,慢慢沉浸于于老师的文字,回到她的岁月,回到她的教育生涯,跟她一同品味岁月里的人生⋯⋯首先,于老师是一位非常坚强的人。

我敬重她,崇拜她,也源于这种了不起的个性。

她在”文革”中遭受过无数次无情的打击、非人的精神折磨,她全部都忍受了下来。

她用她宽广的胸怀消融了一切磨难,她用她的坚强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磨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咬紧牙关,一定能够挺过难关,迎来人生的光明。

不仅如此,于老师的坚强还体现在她一生的教育生涯之中。

她对教育的信念,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人生事业的追求,都无不体现她的坚强和执著。

她从历史老师到语文老师,从班主任到年级组长,为了把乱班带好,把乱了的年级带好,她说破了嘴,跑断了腿,甚至把一些问题学生带回家进行教育,让这样的学生吃住在家,还给买衣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最终促成问题学生的转变,取得教育的成功!虽然这样的教育事例在我身上也发生过,但我远没有她的境界高,也没有持久的耐心,而且我面对非常棘手的问题学生也曾有过放手的想法。

2024年岁月如歌读书心得(3篇)

2024年岁月如歌读书心得(3篇)

2024年岁月如歌读书心得在网上浏览时,我毫不犹豫地购买了《岁月如歌》,吸引我的是于漪老师。

多年前在师范学校,我初次接触到她的课堂录像,她那抒情的语调和温柔的笑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那时对她的认知仅限于这位杰出且温柔的教师形象以及特级教师的称号。

我静静地读完了《岁月如歌》。

如果说于漪老师的岁月是一首歌,那么这首歌对我而言虽是遥远的时代之歌(提及的历史事件如日寇侵华、新中国成立、大炼钢铁、“”、上山下乡等),但其旋律依然深沉而动人,因为它揭示了一位献身教育事业的人的生命之歌。

作为晚辈,我无法用简练的词汇来概括于漪老师给我带来的深远影响。

我只能说,阅读《岁月如歌》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微不足道。

我自问,如果处在她的境地,面对病痛的威胁,我是否还能坚守理想,不为困难妥协?在遭遇不公,被深爱的学生误解和逼迫时,我是否还能保持勇气,坚持说真话,做实事?在取得成就,赢得赞誉之后,我是否还能谦逊地审视自我,不断探索语文教育的未来方向?我生活的时代虽然充满新的挑战和问题,但整体环境稳定,教育环境自由,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我是否能确保每堂课都全情投入,备课时投入大量时间?是否能确保每篇文章都能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否能确保每一节课都有新的尝试,不断反思以提升自我?是否能抓住时间,持续阅读,不断弥补不足,拓宽视野?是否能坚持写作,让文字充满智慧和深思,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和内心世界?这样的反思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彰显出于漪老师的伟大。

热爱是成就的前提,但只有对热爱的执着努力,才能达到卓越。

许多人因缺乏热爱而失败,也有人因热爱却不愿付出努力而止步不前。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如是表达他的热爱。

同样,我也要以足够的勇气,即使作为渺小者,也要为这份热爱付出,更多地思考,更多地行动,期望我的岁月也能成为一首清新动人的歌。

2024年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二)《岁月如歌》凝聚了于老师数十年教育经验的深思熟虑,展示了她在培养学生成长、促进教师发展方面的真知灼见。

2024年《岁月如歌》心得体会模版(3篇)

2024年《岁月如歌》心得体会模版(3篇)

2024年《岁月如歌》心得体会模版从朋友处借到《岁月如歌》一书,我就爱不释手。

封面上辽阔无比的蓝天白云,象征着于老师的心胸与学识;于老师神采奕奕,仰望天空,双眸充盈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教育事业的追求。

书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这不仅因为书中积淀着她作为一名语文教育专家的丰厚经验,汇集了四方人士对她为人为学的高度评价,更是因为它贮满了于老师对教育事业、对语文教学特别是对她的无数学生深深的爱。

因为朋友是个爱书如命的人,破例借给我一本书,我自然不敢拖太久,我很快就抓紧时间读完《岁月如歌》。

把书还给她后,我沉浸在于老师的教学世界中,回味于老师以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以火一般炽热的真情,叙述了她七十多年的艰辛与奋斗、伤痕与欢乐、追求与收获,给了我巨大的心灵震撼。

在我眼中,《岁月如歌》是一本大书,我从这本大书中读到了很多很多……我从这本大书中读到了于漪老师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拼命向前的精神。

她的一生,经历了种.种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但她都闯过来、挺过来了。

于老师少年时代,国难、家难接踵而至:日寇铁蹄长驱直入,家乡危在旦夕,父亲带领一家人外出逃难;____年夏,父亲又英年早逝,家里一下子就像天塌下来一般。

母亲对五个子女说:“要活,就要靠自己努力,自己吃苦。

”于老师从小就懂得了“只有奋斗,才能生存;只有奋斗,才能改变孤儿寡母的命运”。

奋斗成了于老师姐弟五人的生命线(后来,他们姐弟五人全部成了学者、教授)。

我从这本书大中又读到了于漪老师充盈胸怀的无私大爱—对教育事业无偿的奉献,对学生深切的关怀,对青年、对后学者无比的真诚。

于老师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文~期间,接了一个乱班,她硬是用感情与责任把学生一个个找回来上课;有学生患肺结核病,家庭十分困难,她挤出钱(因为当时于老师家里经济也十分拮据)买特药雷米封,让他服用,控制了病情;有一次下乡劳动,学生小蔡半夜突发高烧,于老师不顾自己腹部刚动过手术,背着小蔡走十几里泥路送医院……这样动人的故事在于老师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吉有多少啊!于老师深情地说:“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

于漪岁月如歌读后感6篇

于漪岁月如歌读后感6篇

于漪岁月如歌读后感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于漪岁月如歌读后感6篇读后感是一种对知识的积累,因为它让我们将书中的信息牢记在心,写读后感可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促使我们主动探求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于漪岁月如歌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岁月如歌》读后感

《岁月如歌》读后感

《岁月如歌》读后感最近,非常有幸拜读了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一书,感触颇多。

然而,最令我怦然心动的是于老师的一句话“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这句话既是《岁月如歌》这本书的扉页题记,又是全书的总结,正说明了于漪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强烈的责任感和执着的追求。

这也是我们这些刚刚步入讲台的年轻教师所要理解、领悟、行动的!“一辈子学做教师”,需要“五心”。

一是爱心。

教师要有爱心,没有爱的教育犹如行尸走肉,毫无生机。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

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二是信心。

于老师不是中文系毕业的,却教起了语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有点难度,但是于老师做到了,这首先源于自己内心的自信。

于老师用自身经历教会了我们一个非常有用的公式:信心+实干=成功,如果连做事的信心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教育。

三是专心。

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

于漪老师文中说,备课,必须一丝不苟,把教材吃透。

她说,我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力求自己真懂。

“真懂”这两个字是苦出来的,于老师身染“胃溃疡、肝炎、腹部大手术、脑缺氧、血尿等疾病”,仍然“挑灯夜战,病榻苦读”,“两三年,把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该具备的文史哲,该了解的中外名家名著都摸了一遍”,真可谓历尽艰难,方“胸中有书”。

书中《门在哪儿》一节中提到鲁迅的小说《药》中有个一句子:除了夜游的东西,一切都睡着。

一个“着”字有四个读音,在这儿应读什么呢?读zháo的话,后面还有一个“了”,才顺妥。

于漪老师想到,做老师不能蒙学生,碰到吃不准的地方不能绕道过去、含糊过去。

后来,于漪老师从鲁迅作品的英译本中查到:allwasasleep而不是sleep,才吃准了是念zh áo。

类似的刨根问底、独立思考的情况,还有很多,于漪老师备课时常常要到晚上十一二点,做事专心致志是她一生所追求的,这种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2024年《岁月如歌》心得体会(二篇)

2024年《岁月如歌》心得体会(二篇)

2024年《岁月如歌》心得体会在金秋九月,我荣幸地收到了学校的赠书。

转瞬之间,三个月的时光已悄然流逝。

若此刻对时光的匆匆流逝感到惊愕,回想起于漪老师的著作《岁月如歌》,我的感触或许更接近于“触目惊心”。

这部著作,我断断续续地品读了三个月之久。

此刻,在灯下撰写这篇读后感时,书中描绘的情景依旧令我热血沸腾。

世间竟有如此至真至纯之人,她以自我之姿,纯粹之心,倾注满腔热爱于三尺讲台之上,以赤诚之态教书育人。

于漪老师,实乃“经过英雄”之典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于漪老师的童年时代,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家中父老多病缠身,生活环境极为艰难。

大环境的恐怖与家庭的贫穷并未击垮作为长女的她。

她坚信“奋斗才能生存”,毅然告别母亲,前往苏州求学。

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都德的《最后一课》深深触动了年幼的于漪。

炮火虽摧毁了她的美好童年,却在她心中种下了“一切为民族”的坚定信念。

这不仅是她在镇江中学时所学到的校训,更是她铸就师魂的基因所在。

她曾说:“这五个大字掷地有声,镌刻我心。

”无论生活的炮火多么猛烈,她对教书育人的热爱与执着始终如滔滔江水,任凭“东西南北风”,她自笑傲“千磨万击还坚劲”!“春风十里,不如有你。

”于漪老师在书中深情地写道:“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

”在她眼中,学生不仅仅是求知的学子,更是她的朋友与师长。

无论是奋力救火的班长小郑,还是立志“我当老师,就一直想到要爱学生”的小肖,她都能在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

她曾说:“我也是学生。

”孩子们的优秀品质与求知欲让她深受感动并从中汲取力量。

这不仅是她个人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我们青年教师应当学习的地方——学会与孩子们相处,不仅欣赏他们的“美丽”,更要学习他们身上的珍贵品质。

“春风十里,不如有你”,让我们在亦师亦友的关系中共同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浮士德曾言:“要有那么一刹那,对我说:‘停住吧,你是多么美好!’那时也就敲响了我的丧钟。

于漪《岁月如歌》小学数学教师读后感

于漪《岁月如歌》小学数学教师读后感

于漪《岁月如歌》小学数学教师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读〈岁月如歌〉有感》最近我读了于漪老师写的《岁月如歌》,这可真是一本让我感触良多的书呀!于漪老师在书里讲了好多她当老师时候的故事,我就像跟着她一起经历了那些岁月似的。

你们能想象得到吗?她对学生的那种关心,就好像妈妈对孩子一样,无微不至!书里有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个学生数学成绩不太好,总是很沮丧。

于漪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耐心地给他讲解,一遍又一遍,直到他听懂为止。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也是这样的!有一次我做数学题做错了好多,心里特别难受,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呀!可数学老师却笑着对我说:“别着急,咱们一起来看看问题出在哪儿。

”然后她就一道题一道题地给我分析,那温柔的声音,让我一下子就不害怕了,最后我终于弄明白了。

我不禁在想,好老师不就是这样吗?他们就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于漪老师不就是那盏最亮的灯吗?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再想想我自己,有时候遇到难题就想放弃,和书里那些努力学习的同学比起来,我可真是太惭愧啦!于漪老师说:“只要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难道我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吗?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明白了老师的辛苦和付出。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老师的教导吗?读完这本书,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再偷懒啦!我也要像于漪老师那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做到!示例文章篇二:《<岁月如歌>读后感》最近呀,我读了于漪老师写的《岁月如歌》这本书,哎呀,真是让我感触特别深!于漪老师在书里讲述了她从教多年的经历和故事,就好像带着我走进了她的教学生涯。

这感觉,就像我在看一部超级精彩的电影,每一个画面都那么生动,那么吸引人。

我一边读,一边就在想,于漪老师得多厉害呀!她能把那么难的数学知识,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们。

这就好比把一团乱麻,一点点地理顺,再编织成美丽的图案。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8篇)岁月如歌读书篇1《岁月如歌》是著名的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献给20xx年教师节的一份厚礼。

翻开扉页,是于老师的手迹“拉开层层心幕,往事历历眼前:教海沉浮,岁月如歌,被白发欺人奈何,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于老师几十年教海生涯的真切体验。

于漪老师说:“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

我深深地体会到永不满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

”于漪老师上了多节公开课,可自己却认为没有一节是十全十美的,虽然每次开课前都考虑周全,但每节都存有遗憾。

我想,正是由于于漪老师谦虚好学、永不满足,才会有她那“每节都有遗憾”的说法。

作为“非科班出身”的于漪“三年磨一剑”,常常是“明灯伴我过午夜”。

这种付出,这种努力,一定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她,有一种谦虚好学、永不满足的精神在鼓舞着她。

从教至今,于漪老师就是这样边教边学走过来的。

“如果学而思,学一点,消化一点,即使时间零碎,日积月累,真才实学也必大有增进。

”于漪老师还告诉我们:重要的理论反复学,紧扣一点深入学,拓开视野广泛学。

“人非生而知之者”,没有谁天生就可以做教师,于漪老师都在“一辈子学做教师”。

……读到这儿,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有的人学了一辈子,也不知道怎么做老师;有的人学不会做老师,就挤破了头往上爬,这样就不会有人说他不懂教育,不会做老师了。

于漪一生甘愿当个名副其实的普通教师,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篇2人是没有后悔药好吃的,在人生征途中回顾过去的步履,总觉得稀里糊涂的时候不少,要是清醒一点该多好啊!什么叫“放卫星”?胡思乱想,信口开河。

说幼稚还情有可原,实质是自己根本不能也不会独立思考,追风,跟着起哄,不尊重科学,热热闹闹犯错误。

当时,每个做法我都是从绝对相信开始,但在过程中又会产生种种困惑。

解答的办法几乎千篇一律:自己水平低,慢慢就会懂了,只管做就行。

真是盲从得可以,盲从得心安理得。

《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岁月如歌》读后感1《岁月如歌》写于老师的悲欢和酸甜,写于老师的成败与得失,教我们怎么立志立德,教老师怎样为人师表,教年轻人如何忠诚敬业,从中可以看到当代教育大师不懈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诲人不倦,“一片爱心在玉壶”的风采。

岁月谱写了与漪老师无私奉献的颂歌,唱出了一首首激扬飞越的欢歌。

“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把握驾驭课堂的主宰”、“用语言‘粘’住学生”、“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书中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字,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读了获益非浅,感受颇多:感受一、于漪老师所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

”我曾经数次听过于老师的报告和与老师的录象课,于老师她富有诗意的语言就是学生学习课文的一个兴奋源,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效率。

她说:“我们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只有一条路——备课越充分、越扎实越好!于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之巧妙,让我钦佩不已。

感受二、于老师她倡导的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相互回应,相互创生,是心智的“相长”,是情感的“共鸣”——这正是我们每一做教师所个所追求的。

我想,任何精彩的语文课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若干细节组合而成的。

感受三、书中于老师文字洗练,富有诗意。

可以想象到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与其说学生在学习语文,不如说是在享受语文,享受语文的种种情趣、韵味和意境。

古稀之年,于漪老师对钟情一生的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更形象的比喻:能通向大海的港湾必然航运兴旺,物如流,人如潮,充满勃勃生气;如果是闭锁的,航道阻塞的,港湾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岁月如歌》的读后感(通用20篇)

《岁月如歌》的读后感(通用20篇)

《岁月如歌》的读后感(通用20篇)《岁月如歌》的读后感篇1随着《岁月如歌》一页页地翻开,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于漪老师正一步步走入我的心灵,其高尚的人格、严谨的学风、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生满腔的热情在我的心中一次次掀起了涟漪,而整本书中我最受到震撼的就是朴素的四个字“胸中有书”,因为这恰恰是我过去教学工作中的困扰之处。

从事教学工作也多年了,自认为还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读教材的,但总感觉少了一块。

备课时着重研究每一课内容,但对整个初中教学体系却没有认真思考,这样不可避免会出现“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局面,而于漪老师认为,对语文教学必须有整体的柜架结构,要考虑中学阶段的“序”,初中达到怎样的目的要求,高中达到怎样的目的要求,一定的年龄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含糊不得,这样思考问题的立主点高了,才能高瞻远瞩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读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原来过去我是缺乏对一门学科的整体把握,政治课作为一门显性的德育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通过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拥有健康人格,培养其高尚的情操,根据这个总的教学目标,每一阶段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制定不同的学习要求,形成一个序列,循序渐进。

例如,六年级侧重于在家庭和学校生活学会如何与师生、亲人相处,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七年级学会尊重生命,正确认识自己;八年级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九年级则通过国情、责任心和成才落实民族精神的教育。

这些阶段目的要求,通过每年每学期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来实现。

其次,胸中有书不仅仅是钻研教材,更需要读些理论,读些文史哲理经典,作为教师要有拼命汲取的素质和本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至微量元素,只有自己知识富有,言传身教,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当读到于漪老师谈到诗中用词描绘色彩的多种方法时,从古诗的例举到现代钱钟书的评论,正是这种深远的文化底蕴才使于漪老师深深地粘住了学生,这也是我有时上课觉得有些知识觉得不能说透的原因所在,平时缺乏深厚积累,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读到这里,也真正体会到了导师王老师冒着酷暑多次到书城为我们选购好书的良苦用心了。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岁月如歌》读书心得体会精选篇1利用工作之余,我认真读了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

该书写了于老师的悲欢和酸甜,成败与得失,教我们怎么立志立德,教老师怎样为人师表,教年轻人如何忠诚敬业,从中可以看到当代教育大师不懈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诲人不倦,“一片爱心在玉壶”的风采。

岁月谱写了与漪老师无私奉献的颂歌,唱出了一首首激扬飞越的欢歌。

“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把握驾驭课堂的主宰”、“用语言‘粘’住学生”、“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书中一篇细腻而生动的文字,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读了获益非浅,感受颇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任务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他们具备建设四化的才干,追求真理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良好持久的习惯和先人后己的情操。

于漪老师认为,这种塑造学生灵魂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仅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必须坚持“目中有学生”的唯人是教的原则。

“目中有学生”,看似容易,做则困难,教师在处理手中的书和台下的人——与学生的关系时常常错位,不是将人放在首位,而是将书放在第一。

于漪老师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时曾说:自己初作教师时,眼睛只盯着教科书,以为钻研了教材,写好了教案,把课文讲出点名堂来,就算完成了任务。

后来,她逐步认识到:教学、教学,“教”要在“学生”身上起作用,培育“人”才是教育、教学的大目标,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服从于这个大目标,为实现这个大目标服务。

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犹如导演一般。

导演的胸中时时有观众,目的在于引导观众进入剧情,调动自己的感情,展开联想和想像,从而受到熏陶感染。

体会一:于漪老师所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

”我曾经数次听过于老师的报告和与老师的录象课,于老师她富有诗意的语言就是学生学习课文的一个兴奋源,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效率。

她说:“我们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只有一条路——备课越充分、越扎实越好!于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之巧妙,让我钦佩不已。

《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五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五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五篇《岁月如歌》是一本自传体散文,作者于漪。

在参加淄博市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时,曾经听于漪老师讲过课。

于漪老师已经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但依然神采奕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供大家阅读。

《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一题记人生如梦,岁月如歌。

每个人在自己的流金岁月里,都有一段动听的歌。

本书是一个军官在盘点自己二十六载的377篇访记时,谱写的一首感人之歌。

读过之后有四个字在我的脑海里反映特别强烈:“感动”,被书中所有人物的故事而感动;“朦胧”,从表层意义讲,作者追忆的是自己的一段岁月,然而内容讲述的却是他人的故事,赞美的却是他人的歌,这种“朦胧”的构思大作,不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水平之高,而且还突出了一个军人时时刻刻服务于他人的高尚品德。

军人,不愧为党和人民赋予的荣号,人民为军营有这样的灵魂工程师而感动。

最感人的军旅之歌《岁月如歌》,多么浪漫而又有诗意的书名啊,当我怀着仰慕的心情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只深深悟到了他有着内涵的分量。

同时,也仿佛聆听了一首具有历史记载的大合唱名曲。

群英汇聚,唱出了党情,唱出了军威,也唱出了众多英雄儿女的崇高品德。

《岁月如歌》,用一篇篇如诗的标题,讲述着一个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把军人的那种铁骨铮铮,坚不可摧,爱国爱民爱艺术和为艺术而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栩栩如生的带给了读者,让人读后感到:这是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是艺术文化的珍品,也是艺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岁月如歌》还充分反映了我党我军在各个历史阶段为人民培育了大批的优秀党员干部和各方骨干人才(特别是艺术人才)。

如:《山高水长》访沂蒙山老区的素描;《旋转的红舞鞋》访著名舞蹈家、女将军刘敏;《震撼世界的5分54秒》岁月如歌读后感访舞蹈千手观音编导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刚等等感人的访记,还有访那些著名歌星、演员以及众多的艺术人员们。

这些既平凡而又伟大的军旅战士们,都为推动我国的艺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功不可没的巨大贡献。

《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岁月如歌》读后感1近期拜读了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一书,可以说是醍醐灌顶,感触颇多。

书中详细记载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数十年教育生涯的酸甜苦辣,这既是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从教经历,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不断成长的教育思考。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于漪老师的“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这一句话。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年轻教师,这句话真的是深深地触动到了我,它不仅体现于老师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也传达于老师对我们这些新老师的殷切期盼。

这也是我们这些刚刚步入讲台的年轻教师所要理解、领悟并且要付诸行动的。

于老师认为:在自己的教育历程中,留下的痕迹有浓有淡,有深有浅,有伤痕有快乐,有失落有收获,但更多的是教育征程中自己的不足与遗憾,每想到此,总对学生心怀愧疚。

自问当时确实尽了力也尽了心,可悲在就那么点认识水平,那么点业务实力,那么点文化底蕴,用不出力气。

这段话给我的印象很深,我们常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滴水“,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没有宽广的知识面,那么他一定是脆弱的,于老师在说这段话的时候应该是站在语文教学的角度上的,但我想这句话也适用于任何学科。

作为一名新的美术老师,当我读到这段话时,彷佛被人在后背上狠狠的鞭打了一下,我不禁扪心自问: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学基本功到底如何?美术学科不同于文化课,我们的专业划分的特别多,从大的方面可以笼统的分为美术技能和美术理论。

美术技能里包括了国画、油画、水粉、素描、速写、剪纸、雕塑、纤维、还有各类设计等等,而美术理论当中包含了各类美术形式的发展史,艺术学的概论以及各类美术学界最新的论文理论研究成果等。

2024年《岁月如歌》心得体会样本(3篇)

2024年《岁月如歌》心得体会样本(3篇)

2024年《岁月如歌》心得体会样本于老师凭借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卓越的教学成就,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尊重。

其教学风格独树一帜,教育思想深邃而富有启发性,尤其在语文教学领域,她以“教无定法,学无定式”的灵活多变著称,被誉为“没有固定模式的特级教师”。

此等教学模式,实则是对语言教学多功能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构建了一种立体化的课堂结构,实现了讲、思、答、议、评的有机结合,并巧妙融合多种有效教学模式之精髓,自成一体,独具魅力。

于老师所创立的“点、线、面、体”教文育人立体教学体系,更是其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

她以课文为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以文体为线,既注重序列性又兼顾整体性;以全局为面,对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及训练进行科学规划;以文与道、情与理、内容与形式、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深度融合为体,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全面性与深刻性。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观,核心在于对学生主体性的高度尊重与信任。

她坚信学生拥有巨大的学习潜能与无限的创新能力,并以此信念为指引,不断鞭策自己与学生共同进步。

在育人方面,她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于老师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更在师德师风上树立了典范。

她虚怀若谷、严谨治学的态度令人钦佩,面对荣誉始终保持谦逊与自省,不断追求卓越,努力缩短“实”与“名”之间的距离。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学而不厌,努力实践”的深刻内涵,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从于老师身上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铭记其“胸中有书,目中有学生”的教诲,学习其虚怀若谷、严谨治学的作风,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

让我们以于老师为榜样,向着心中的理想而奋发前行,共同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2024年《岁月如歌》心得体会样本(二)从朋友处借到《岁月如歌》一书,我就爱不释手。

封面上辽阔无比的蓝天白云,象征着于老师的心胸与学识;于老师神采奕奕,仰望天空,双眸充盈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教育事业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岁月如歌》有感:一辈子学做老师_读后感_模板一辈子学做老师——读《岁月如歌》有感其乐轩听雨2015年岁末,我在余党绪和张广录老师的名师培训基地喜获良机,获赠于漪老师亲笔签名的手稿本《岁月如歌》这部书,并有幸与我一向敬重的于漪老师合影留念,真是人生一大幸事!感谢基地导师赐予的这次机会。

于漪老师已经86岁了,她衣着非常朴素,但精神矍铄,坚持站着作报告一个多小时,讲起话来铿锵有力。

她在报告中的很多发言都掷地有声,体现着她思想的花火,显示着这位老人的智慧和见识。

虽是耄耋老人,但她在思想上仍然追求与时俱进。

在她面前你会时时感受到她身上所散发出的无穷的积极进取的力量!捧回于老师《岁月如歌》的手稿本,我如获至宝,虽然以前也多多少少阅读过于老师的文字,但都遗憾于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品味。

这一次,在捧回这部书的当晚我就如痴如醉地看起来。

从文章的第一页开始,一篇一篇,就像面对着于漪老师慈祥的面容,在聆听这位长者的悉心教导一样,慢慢沉浸于于老师的文字,回到她的岁月,回到她的教育生涯,跟她一同品味岁月里的人生……首先,于老师是一位非常坚强的人。

我敬重她,崇拜她,也源于这种了不起的个性。

她在”文革”中遭受过无数次无情的打击、非人的精神折磨,她全部都忍受了下来。

她用她宽广的胸怀消融了一切磨难,她用她的坚强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磨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咬紧牙关,一定能够挺过难关,迎来人生的光明。

不仅如此,于老师的坚强还体现在她一生的教育生涯之中。

她对教育的信念,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人生事业的追求,都无不体现她的坚强和执著。

她从历史老师到语文老师,从班主任到年级组长,为了把乱班带好,把乱了的年级带好,她说破了嘴,跑断了腿,甚至把一些问题学生带回家进行教育,让这样的学生吃住在家,还给买衣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最终促成问题学生的转变,取得教育的成功!虽然这样的教育事例在我身上也发生过,但我远没有她的境界高,也没有持久的耐心,而且我面对非常棘手的问题学生也曾有过放手的想法。

这一切和于老师比较起来,真感到汗颜啊!于老师的坚强的信念还体现在她所上的两千多节公开课上,她根本就是用生命在歌唱。

她自己的孩子得了败血症,她第二天照常上课,没有为家里的私事请过一次假、脱过一节课。

是什么让于老师这样的大公无私?答案只有一个:是爱,是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民族精神的爱。

她说:”要把班级带好,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必须对学生满腔热情满腔爱,不是对少数学生,而是对所有学生。

”她还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她自己正是这样做的,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身体力行。

不仅如此,于漪老师还把这份爱变成了一份责任,从对学生的责任到对教育的责任和对祖国的责任!前些年有些校长沉浸在高考的分数当中不能自拔,甚者有人说要取消语文学科,说”语文有什么用?”面对这样一种功利的价值取向,于漪老师给予严肃批评。

于老师不是站在语文老师的立场上,而是站在一名中国人的立场上来考虑,她说:”不重视母语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

”“为了对学生负责,对国家负责,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定位为基础型课程。

”她说学生有了这份热爱民族语言的感情,”就会增强国家意识,增强文化认同”.从今天语文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可见于漪老师的远见卓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成就卓著的老师在教学上却时时保持谦逊的态度。

她直到现在还常反思自己的教育征程中的不足与遗憾,她说:”教育事业真正是遗憾的事业,教师责任大如天,追求无止境。

”于漪老师尚且做到如此,何况我们这些无名之辈呢!我们面对自己的教学,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的时候,有没有像于漪老师那样问问自己:我确实尽力尽心了吗?想一想自己就那么点认识水平,那么点业务实力,那么点文化底蕴,怎么可以呢?跟于漪老师学吧,”一辈子学做教师!”特级教师程红兵老师说:”在她身上燃烧着红烛精神。

”是的,于漪老师,这样一位老人至今仍在歌唱。

今天她仍然是民族精神、生命教育的策划者、积极推进者。

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教师学习的。

(此文写于2015年寒假)高尚的灵魂——读《两个女人一条腿的故事》有感读了《两个女人一条腿的故事》,我觉得人拥有高尚的灵魂是最重要的。

这篇文章讲述了两个残疾女人的故事。

艾美天生没有腓骨,装上假肢后,她经常在女子学校和残疾人会议上演讲;希茜并非先天残疾,在伦敦时,她不幸被警车撞去左腿,残疾后,她奔走于众多国家呼吁为残疾人争取尊严。

两人在国际假肢专家会上见面,她们都觉得这种奇特的人生体验给她们带来了坚忍的意志和生命力。

我觉得人生也许不一定完美,但只要心灵美,有高尚的灵魂,并且专注于崇高的理想时,往往会忘记自身的痛苦与烦恼。

艾美和希茜恰好就是这样的人,她们笑着、乐观地承受着一切的不幸,没有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放弃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前不久很火爆的新闻:澳洲有一个名叫图亚瑞·皮特的女子,她是专业的模特、采矿师、马拉松选手。

在一次极限马拉松途中,图亚瑞遭到了山火无情的袭击,导致她全身百分之六十五的面积被烧伤,面部毁容并且失去了七根手指,生命垂危。

在经过两百多次手术后,图亚瑞成功地活了下来,但活得很艰难,她几乎丧失了自理能力。

又经过漫长的一段时间,她凭着坚强的意志,通过每天的康复训练,学会了正常的生活方式。

很快,她又重回赛场,完成了连普通人都很难完成的超长铁人三项赛。

后来,她写了一本书,以此来激励同样困难的人,并到各地演讲为烧伤病人筹集善款,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艾美、希茜、图亚瑞她们三个人虽然在现实中都遭受了很大的挫折,但是她们不向命运低头,依旧能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

她们拥有高尚的灵魂,并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终获成功。

当命运为我们关上一扇窗时,必定会打开另一扇窗,只要拥有高尚的灵魂,无论从哪一扇窗看风景,都会美丽异常。

五5 王敬俨豌豆上的公主读后感(一)《豌豆上的公主》是安徒生笔下一个非常有名的童话。

是说古时候有个王子,想娶一位真正的公主为妻。

他游遍全球,最后失望而归。

一日深夜,大雨倾盆,一位女子在城堡外面要求借宿,她自称是一位公主。

为了弄清女子是否是真正的公主,王后在她的床板上放了一粒豌豆,然后垫上二十层床垫和二十床鸭绒被。

此日早上,王后问公主睡得是否舒坦,公主回答道:“噢,天哪,真是一场噩梦,床上不知道有个什么东西,硌得我浑身发痛,整整一个晚上,我根本就没睡!”这是因为只有像公主一样娇嫩的皮肤才能感觉到豌豆的存在。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会得到好的成就。

3.5班赵佳轩豌豆上的公主读后感(二)二(三)班俞乐水我看的是《碗豆上的公主》。

有位王子要选一位公主,可是她们都说自己是公主,傍晚国王听到敲门声于是就去开门了他看见门口是一位公主她说:“听说王子要找一位公主我应该行”.国王就让她去找王子了,要睡觉了,王子放了一粒豆子上面有20张床垫。

第二天王子问公主昨晚睡得好不好公主说:“不好老觉得床下面有一个硬硬的东西硌得身子很难受”!这时,王后说:“她就是公主”.我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细心,我也很想当公主但是我不是很细心,只有细心的人才能当公主哦!豌豆上的公主读后感(三)齐贺童今天晚上,我读了安徒生童话《豌豆上的公主》。

故事讲的是:一位王子想和一个真正的公主结婚,王子到了很多地方,碰到了很多公主。

但是,王子不知道她们是不是真正的公主。

一天晚上,忽然变天了,一位公主敲王子城堡的门,王子开了门,公主说:“ 我是真正的公主” .王后一句话也没说,走进那位公主的房间铺好被子,在被子下面放了一粒豌豆,在豌豆上面放了二十床垫子,垫子上面又放了二十床鸭绒被,就让公主睡在这些东西上面。

第二早晨,大家都问公主晚上睡的好不好。

公主说:她几乎一夜都没合眼,因为下面有个东西很硬。

人们就说她是一个真正的公主。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这肯定是一位真正的公主,()除了真正的公主,谁还有这么细嫩的皮肤呢?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只听信别人所说的话,要敢于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战胜困难,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想要的结果。

豌豆上的公主读后感(四):可怜的真正公主(作者:张之恒)这是《安徒生童话》里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王子,发誓要找一位真正的公主做妻子。

国王和王后请来了很多公主,可都不合王子的心愿,他觉得她们都不能算真正的公主。

一天晚上,来了一个女孩,说:“你们不是要找真正的公主吗?我就是。

”王后在床板上放了一粒豌豆,然后抱来20床垫子压在豌豆上,又在垫子放了20床鸭绒被。

这个女孩就睡在了这又厚又软的大床上。

第二天早上,女孩说:“我难受极了,总觉得床上有什么东西在硌着我,弄得我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只有真正的公主才能这样娇嫩。

王子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一位真正的公主。

我想,这样娇嫩的人只有童话里才有吧。

她一定生活得特别难受,因为,她坐椅子会硌疼屁股,写字会硌疼手指,走路会硌疼脚,她妈妈亲她一下,肯定也会弄疼她的脸。

如果这样才是真正的公主,那当公主也太可怜了,还是不要当的好。

白雪公主读后感小公主读后感600字小鸟公主读后感篇一:我的信念读后感我读了《我的信念》这篇文章。

因为我知道居里夫人是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所以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时,读得特别仔细。

居里夫人为了科学的发展而终身在是实验室里埋头工作,这是居里夫人的高尚品德之一。

我归纳了一下,文章围绕居里夫人的信念写了两点。

第一点是:不求盛名。

人们以为给予居里夫人以盛名,表达了人们对她的尊重,居里夫人一定会很乐意。

没想到居里夫人永远追求的是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因此她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到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这是值得我学习的。

以前在丰都,.第二点是:不为金钱。

居里夫人深信在科学方面她有对事业而不是对金钱的兴趣。

当她发现第一克镭时她的信念让她不能违背她纯粹研究的观念,因而她没有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了一大笔财富。

有人说她傻,可她却坚持她是对的,她认为”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

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这一点使我更加的钦佩这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

文章的最后写道:”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象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

”我也要”迷醉”我的爱好,否则将会成为一盘”大杂烩”——博而不精。

”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

当这件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居里夫人的这句名言应该成为我的座右铭。

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