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模拟卷 上海专用(原卷+详解详释)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统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模拟卷  上海专用(原卷+详解详释)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统编版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江春入旧年。

(3)《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二、诗歌鉴赏(共7分)2.(3分)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虽篇幅短小,但意蕴深长。

B.甲诗后两句直抒胸臆,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凸显主题。

C.乙诗的“过五溪”写出了迁谪之荒远,旅途之艰辛。

D.两首诗前两句均有叙事,甲诗忆过往美好,乙诗写朋友遭遇。

3.(4分)甲乙两诗同写“落花”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三、文言文阅读(共16分)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4.(2分)选文出自《世说新语》,是(朝代)(人名)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5.(2分)翻译下面的句子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6.(2分)文中的友人所以“惭”是因为他“”和“”。

(本题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吴文定书扇吴文定①公居忧②时,尝送客至门外,见卖扇儿号泣于途。

问之,乃缘持扇假寐,为人盗去数事,恐家人笞骂耳。

公命取所遗.扇来,尽书与之。

儿不知,反以为污其扇,复大哭不已。

旁人谕令必得重价然后卖。

儿持扇甫③出门,竟致去,所得数十倍。

儿归.,具道其事。

再持扇来乞书,公但笑而遣④.之。

[注释]①吴文定:明代名臣吴宽的谥号,擅长书法。

②居忧:旧时父母去世,需守丧三年。

③甫:刚。

④遣:打发。

7.(2分)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公命取所遗.扇来( ) (2)儿归.( )8.(3分)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那个孩子拿着扇子刚出门,(扇子)竟然全部被卖完了。

B.他的儿子拿着扇子刚出门,(扇子)竟然全部被卖完了。

C.那个孩子拿着扇子刚出门(人们)争相把扇子全买走了。

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1. (10分) (2020九下·安徽月考) 默写。

(1)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

(《论语》)(2) 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做·秋思》)(4)吟鞭东指即天涯,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5)《陋室铭》中以交往人物之高雅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听觉角度描写战斗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文天样的《过零丁洋》中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出形势的险恶和作者情况的危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4分)2. (12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似乎是一夜之间,大地铺满黄色,(),无边无际,铺到天边。

田野上铺天盖地的灿烂、明亮与金黄,令我眩晕。

是啊,油菜花黄,。

天边的金黄,更是托出天空的碧蓝与()。

注视大地上盛开的油菜花海,我才真正意识到蓝天下这片生命铺就的明亮天堂,难道就是你,就是他,就是我,就是我们大家默默念念、生生世世向往的人间天堂吗?(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纯洁纯净(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请根据文意,运用比喻修辞方法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

3. (12分)《瓯越》是温州市初中文学社联盟主办的文学刊物。

为了使刊物更贴近生活,编辑部邀请同学参加编辑工作。

(1)如图是温州市初中文学联盟标志图案,圆环内的拱形象征天空,下方是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三个张开双臂的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说说图案的寓意。

(45字以内)(2)刊物新增的栏目要拟一个栏目名,请根据入选作品的类型,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中的人生绿洲》入选作品《守望生命的麦田﹣﹣我读塞格林<麦田里的守望者>》A . 成长笔记B . 名作品悟C . 咬文嚼字D . 社会万象(3)刊物要开设“跟琦君学写作”栏目。

2024年上海市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儒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

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

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

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

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

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xiàn慕他们的出风头罢。

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àn( )慕汗流浃( )背(2)文中画线句子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

”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只填序号)A.表示递进 B.解释说明 C.表示延长 D.表示转折(4)将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5)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中的《》(文章名)。

【答案】(1) 羡jiā(2) 妇儒妇孺(3)B(4)我想,我应该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

(意思对即可)(5) 朝花夕拾五猖会2.用原文补写出诗文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

普陀区七年级期中考试卷语文

普陀区七年级期中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沧桑(cāng sāng)毅力(yì lì)娇嫩(jiāo nèn)B. 峰回路转(fēng huí luò zhuǎn)比翼双飞(bǐ yì shuāng fēi)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C. 遥不可及(yáo bù kě jí)鸿鹄之志(hóng hú zhī zhì)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D. 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遥相呼应(yáo xiāng xùn h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经济。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C. 他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D. 老师的话使我深受感动,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班上可谓“鹤立鸡群”。

B. 父亲虽然年过古稀,但依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

C. 我们一定要发扬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争取早日完成这个任务。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如鱼得水,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在我国,每年的清明节都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

这一天,人们会带着鲜花、食物等,来到祖先的墓前,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天气晴朗,春意盎然,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节。

普陀区七年级期中考试卷语文

普陀区七年级期中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mò mò guǎ yán)B. 翠色欲流(cuì sè yù liú)C. 遥想公瑾(yáo xiǎng gōng jǐn)D. 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用电器越来越普及。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勤奋好学、刻苦努力。

D.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如黄莺般婉转。

B. 这座古城历经沧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C. 他平时喜欢钻研学问,对各种知识都了如指掌。

D. 为了完成作业,他熬夜奋战,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B. 他问我:“你知道小明在哪里吗?”C.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 他一边吃着苹果,一边看着电视。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是我们班上最优秀的学生。

改句:我们班上最优秀的学生是他。

B. 原句: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改句:他的成绩一直排在班级的前三名。

C. 原句: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考上理想的大学。

改句:我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考上理想的大学。

D. 原句: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复苏。

改句:大地万物复苏,春天来了。

6. 下列各句中,用词准确、得体的一项是()A. 她的表演非常精彩,观众们纷纷鼓掌叫好。

B. 他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

C. 这场演讲比赛,他的表现非常出色,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语文】上海市普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语文】上海市普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普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古诗文(23分)(一)默写与运用(10分)1.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2)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和短处,对此我们可以按《<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说,督促自己取长补短,提升自我。

【答案】(1)风正一帆悬(2)遥怜故园菊(3)断肠人在天涯(4)正是江南好风景(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二)(3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诗中加点字“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写大海及周边景物的壮观。

B.“秋风萧瑟”点明了诗人观海的时令,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前程忧心忡忡。

C.“日月”和“星汉”两句充满想象,运用夸张手法表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诗歌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无直接关系。

【答案】2.到达,登上3.B【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临”在此处为“到达,登上”的意思。

诗的开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诗人说自己“东临碣石”,碣石是山名,“临”表示一种趋向性的动作。

从诗句整体来看,诗人要去观看沧海,需要先到达并登上碣石山,站在碣石山上才能眺望沧海的壮阔景象。

故“临”的意思是“到达,登上”。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总分评分一、试题(共9小题)1.默写。

(1),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4)本学期我们所学的《论语》中感叹时光飞逝,一刻不停的句子是:,。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客路青山外”中“客路”的意思是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北固山”点明了诗人游览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ㅤㅤ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4.本文选自《》,是南朝(人名)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5.文中友人对陈太丘起初尊称为“”,在传统文化中也可将其称为,后来因认为他(用自己的话翻译原文语句)而直言其“非人”。

陈元方则始终以平和的语气将友人称呼为“”,由此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乙】王羲之学书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

普陀区七年级期中考试卷语文

普陀区七年级期中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精湛(zhàn)炽热(chì)谆谆教诲(huì)B. 悠然自得(yóu)悲欢离合(lí)豁然开朗(huò)C. 潜移默化(qián)惊涛骇浪(hài)豁然开朗(huò)D. 恍若隔世(huǎng)鸿鹄之志(hú)悠然自得(yóu)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畸形踉跄漠视无睹B. 纠葛憾惋潜移默化C. 沉沦沆瀣一气谈笑风生D. 沧桑沆瀣一气惊涛骇浪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宣传,二是检查,三是奖惩。

B.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在这次比赛中,他勇夺金牌,为我国争了光,我们为他感到骄傲。

D. 他的演讲既生动又感人,赢得了在场的师生的一致好评。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屡次三番地提出这个问题,让人感到有些厌烦。

B. 她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这部电影改编自一部同名小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D.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治疗这种疾病的良方。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要认真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B. 我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名胜古迹遍布全国。

C. “这是什么意思?”他问道。

D.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营业员微笑着说。

二、阅读理解(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时光匆匆,转眼间我们已步入了青春的门槛。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充满了梦想和希望。

然而,青春也意味着成长,意味着责任。

①青春,是梦想的翅膀。

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努力奋斗,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普陀区语文七年级期中试卷

普陀区语文七年级期中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瞬息万变沧海一粟B. 融会贯通畏首畏尾C. 奋不顾身赴汤蹈火D. 碌碌无为妄自菲薄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航天、核能、生物工程等领域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

B. 为了迎接校运会,全体师生正在积极筹备。

C.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许多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损失。

D. 为了提高班级的学习成绩,我们班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恬静(tián jìng)沉默(chén mò)奔腾(bēn téng)欢快(huān kuài)B. 拥挤(yōng jǐ)蜿蜒(wān yán)沉重(chén zhòng)嘶鸣(sī míng)C. 挣扎(zhēng zhá)嘶吼(sī hǒu)沉浸(chén jìn)沉默(chén mò)D. 奔跑(bēn pǎo)奔腾(bēn téng)拥挤(yōng jǐ)沉重(chén zhòng)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喜欢什么运动?”他问。

B. 小明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了。

C. 我在公园里散步,听到了鸟儿的歌声、孩子们的欢笑声。

D. 我在书中找到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5.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那山,那水,那蓝蓝的云,多么像一幅美丽的画。

B. 这本书的语言生动活泼,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

C. 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

D. 那朵白云,仿佛是一朵棉花糖。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上海市普陀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普陀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本卷共25题。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一、文言文(26分)(一)(10分)1.默写(1)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

(《夜上受降城闻笛》)(2)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

(《峨眉山月歌》)(4)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5)《观沧海》中,展现山岛上树木繁密,草木茂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一夜征人尽望乡②.我寄愁心与明月③.影入平羌江水流④.江春入旧年⑤.树木丛生⑥.百草丰茂【解析】【详解】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

注意易错字词:羌、茂。

(二)(8分)阅读诗文,完成后面小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论语》十二章(节选)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②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2.甲诗中“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_________,乙文“子曰”中的“子”是________,__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

3.“断肠人”在曲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两文中都有“思”,但意义不同。

甲诗标题中“思”的意思是__________;乙文中的“思”即__________之意,从__________和处世两个方面给予我们启示。

【答案】2.①.曲牌名②.孔子③.儒3.形容悲伤到极点的人4.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7分)1. (2分) (2017七下·容县期末)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 追悼衰思寄托言不由衷B . 授予渎罪煎熬安之若素C . 枷锁荣幸匿迹摇摇欲堕D . 彷徨蜕变巍峨不知所措2. (3分) (2017七上·浦东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 . 按近体诗的分类,《宿建德江》是五言绝句,《放言五首》是七言律诗。

B . 张飞、关羽、曹操都属于中国戏曲角色中的“净”角,俗称“花脸”。

C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李白对杜甫飘逸豪放、雄奇洒脱诗风的赞叹。

D . 从体裁而言,鲁迅的《社戏》、牛汉的《滹沱河和我》都属于叙事散文。

E . “朝闻夕死”出自《论语》,体现出对真理或信仰追求的迫切。

3. (2分) (2017七上·浦东期中) 阅读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 首联点明了作者被贬之地,以及遭贬的时间。

B . 颔联用向秀和王质的典故表达遭贬二十三年人事全非的感慨。

C . 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尽显惆怅沉郁之情。

D . 尾联点明酬答题意,表现出作者坚韧不拔的意志。

二、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 (2019八上·越城期末) 古诗文名句默写。

诗词者,融情于景,吟咏性情也。

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①“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景物自比,表达出诗人漂泊在外的惆怅之情;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②“________,云生结海楼”,雄伟壮观,想象瑰丽;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中③“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西湖的欢乐情调;李清照《渔家傲》一词中④“________,________”,海天相接,似梦似幻。

上海市普陀区2019-2020学年初一年级语文期中统考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普陀区2019-2020学年初一年级语文期中统考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普陀区2019-2020学年初一年级语文期中统考试卷(含答案)2019学年普陀区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一、文言文(28分)(一)默写(10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夜发清溪向三峡, 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4. 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7题(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 诗歌中能直接体现作者对友人的感情的一个字是“”。

(2分)7.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 解释文中加点字。

七十而从心所欲()(2分)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吾日三省吾身”是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6分)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

赴举他郡,乡人讬①以子偕往。

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还。

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②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注释:①讬:托。

②解名:这里指考中举人的榜单。

上海市普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普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普陀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本卷共22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24分)(一)默写与运用(8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3.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最好的朋友要离沪返乡上学,小华心里无比惆怅,于是在临别相赠的笔记本扉页上,依依不舍地题写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5-7题(6分)[甲]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甲]诗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乙]曲中的“天净沙”是__________。

(2分)6.[甲]诗中“归雁”指的是__________,[乙]曲中“昏鸦”指的是__________。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分)A.[甲]诗选取富有特征的景物,组成深秋晚景图。

B.[乙]曲描写记忆中恬美故乡,烘托孤寂思归情。

C.[甲]诗[乙]曲为游子思乡之作,触动读者心弦。

D.[甲]诗[乙]曲都是作者在回家路上有感而发的。

(三)阅读下面两文,完成第8—11题(10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普陀区七上期中语文试卷

普陀区七上期中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暴殄天物(tiǎn)B. 悠然自得(yóu)C. 窃窃私语(qiè)D. 神采飞扬(cǎi)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雕梁画栋、不耻下问、汗牛充栋、洋洋得意B. 雕梁画栋、不耻下问、汗牛充栋、怏怏不乐C. 雕梁画栋、不耻下问、汗牛充栋、洋洋得意D. 雕梁画栋、不耻下问、汗牛充栋、怏怏不乐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的好评。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C. 我今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其中有小说、诗歌和散文。

D. 她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地理和科幻小说。

B. 她的声音很温柔,微笑着说:“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D. 他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如游泳、唱歌、画画等。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我们的地球地球,这个蓝色的星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生态系统,以及无穷的奥秘。

地球的表面,大约有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29%的面积被陆地覆盖。

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形形色色的生物。

从微小的细菌到巨大的鲸鱼,从茂密的森林到辽阔的草原,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生物圈。

地球的气候千变万化,四季分明。

春暖花开,夏炎酷暑,秋高气爽,冬雪皑皑。

气候的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发育,也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地球的资源丰富多样。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以及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保障。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的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27分)1.(10分)默写(1)来日绮窗前,。

(《杂诗》)(2)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3),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4)夜久语声绝,。

(《石壕吏》)(5),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2.(3分)古诗词理解与掌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暂凭杯酒长精神”一句中“长”读音为,意思是。

(2)下面选项不正确...的是A.首联暗含着诗人在长期谪居中积蓄的痛苦和愤激心情。

B.颔联写出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后对人事全非的感慨。

C.颈联中“沉舟”“病树”喻指遭受贬谪已经亡故的友人。

D.尾联既有对友人关怀表达感谢,也有与友人共勉之意。

3.(6分)课内文言文阅读白洋潮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1)下列选项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岁岁如之。

B.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C.蹴起如百万雪狮……D.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2)文章的主体描写白洋潮的壮观景象,从“”、“”等短语看出作者采用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清晰具体的描述潮水的变化。

(3)文中划线句描写了观潮人的心理,侧面烘托了白洋潮的气势。

4.(8分)课外文言文阅读高凤笃学高凤①,字文通,南阳人也。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②.妻还,怪问,凤方悟之。

其后遂为名儒,乃授业于西唐山中。

【注】①高凤:东汉名儒。

②潦水:雨后的地上积水。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的意思。

①家以农亩为.业②妻还.(2)对文中画线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当时天突然下大雨,高凤举着竹竿读书,没有发觉积水把麦子冲走了。

B.当时天突然下大雨,高凤拿着竹竿读书,没有发觉积水把麦子冲走了。

C.当时天突然下大雨,高凤拿着竹竿读书,没有知觉积水把麦子冲走了。

D.当时天突然下大雨,高凤举着竹竿读书,没有知觉积水把麦子冲走了。

(3)高凤“其后遂为名儒”,是因为他“”(用文中的话回答)(4)“高凤笃学”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二、现代文阅读(27分)5.(11分)藕与莼菜(叶圣陶)①同朋友喝酒,嚼着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

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着短的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玉色的长节藕。

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了。

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这是清晨的图画里的重要题材,倘若涂满污泥,就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情,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意先把它们洗濯得这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

他们要稍稍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的过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就站住了,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头发银白的老公公买两支。

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且人人了。

这种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要到叶落秋深的时候。

②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

大概也是从我们的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gǔ_____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便要供在大一点的水果铺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

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

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1)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汉字:硕腹巨gǔ(2)联系上下文,下列选项对第②段中加点字“待价而沽”理解正确..是A.藕专门等待好心的商人来估价。

B.藕专门等有好一点的价钱来卖。

C.藕专门等待大家来好好的评估。

D.藕专门期待好心的顾客来买走。

(3)阅读文章第①节,完成表格里的填空:(4)将第②段的划线句改为“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不曾吃过藕”,联系上下文,比较一下,你觉得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6.(16分)一碗入梦林清玄①妻子从网上买了一箱大闸蟹,送到家里,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的。

从阳澄湖到台北,路远时长,竟能保持螃蟹的生命。

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②吃大闸蟹时,儿子忽然发问:“老师说,以前台湾人不吃大闸蟹,这几年开放才开始吃,是真的吗?”“如果说是阳澄湖或太湖的大闸蟹,以前是吃不到;如果是吃毛蟹,爸爸从小就是吃毛蟹的,大闸蟹就是毛蟹的一种啊。

”我说。

③我的童年时代,爸爸在六龟新威(注:台湾高雄地名)租了一块林地,搭了一间砖房,在森林里开山。

我们常陪爸爸到山上住,有时住上整个夏天。

山上食物欠缺,为了补充营养,我们什么都吃:天上飞的鸟雀、蝗虫、蚂蚱□地上能跑的竹鸡、锦蛇、兔子□河里游的小虾、小鱼、毛蟹、河蚌……④捉毛蟹则是最有趣的,从下游往上游溯溪,沿路扳开石头,缝隙里就躲着毛蟹,运气好的时候,扳开一块石头,就能捉到五六只。

毛蟹盛产之时,个头肥大,我们七八个兄弟忙一个下午,就可以捉到整桶的毛蟹,隔两天再去,又是一桶,几乎捕之不绝。

⑤晚上,爸爸把我们捕来的毛蟹、小鱼、小虾清洗过后,烧一鼎猪油,全都丢下去油炸,炸到酥脆,蘸一点胡椒和盐,一道大菜就这样完成了。

当时山上还没有电灯,就着昏黄跳动的油灯,那一大碗的河鲜跳动着颜色的美,金黄的小鱼、淡红的小虾、深红的毛蟹,挑逗着我们的味蕾。

⑥“开动!”爸爸一下指令,我们就大吃起来“咔咔嚓嚓”,整只整只地吃进肚子里,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吃螃蟹和吃鱼虾一样,都是不吐骨头的,不!是不吐壳的。

⑦那是令人吮指回味的终极美味,我离开山林之后,就没有再吃过了。

就好像爸爸亲手采的草耳(雷公菜)、鸡肉丝菇,还有他亲手用西瓜做的凉菜,都再也吃不到了。

⑧“这就是我们以前吃毛蟹的方式。

”我对孩子说。

⑨孩子睡了,我坐在书房,想到我十四岁就离开家乡,当时忙于追寻,很少思念父母。

过了六十,却时不时会想起爸爸、妈妈,爸妈常入我梦来。

⑩想起那一大碗毛蟹,如真似梦,依稀在眼前,那美丽的颜色,一层一层晕染了我的少年时光,在贫穷里也有华丽的光。

(选自《意林•原创版》2016年第6期,略有改动)(1)给第③段“□”内,填写正确的标点符号是(2)文章回忆往事,抒发深情。

请依据文章内容填空:妻子买蟹→儿子问蟹→→→→回味毛蟹(3)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下列选项不恰当的是A.第④段画线句,写出了我对兄弟们一起为填饱肚子而忙碌的美好回忆。

B.第⑤段画线句,写出了黄昏油灯下的那一大碗色美、味更美的毛蟹对孩子们的诱惑。

C.第⑦段画线句,指的是父亲的做法失传了,我之后再也没有机会吃到这个菜了。

D.第⑩段画线句,表达了我为一大家人在贫穷的生活中过得简单快乐而感怀。

(4)文章围绕故乡的毛蟹展开,却巧妙地以“一碗入梦”为题,请按照提示简要分析:①“一碗”具体指的是文中,“入梦”具体指的是。

②题目的形式新鲜有趣,能够。

三、综合运用。

7.(6分)虽然幸福与否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获得幸福的关键路径是什么。

特别是在忙碌与浮躁的社会,关于如何获得内心的幸福与快乐应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

那么在你心里,你对幸福的定义是什么呢?哈佛大学用12张图解说幸福,希望人们看到12张图就能够明白幸福是什么,启发人们看到以前不曾看到的东西。

下面就是12张图中的两张,读一读,想一想,完成题目:图 1 图2(1)现在有两位同学,分别表达了对“图1”的理解,根据图片内容,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解释?同学A: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样我们就会感到幸福。

同学B: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会感到幸福。

我同意的解释,因为。

(2)请联系上文“幸福的定义”,将你对图片2的理解表达出来。

四、作文(40分):8.(40分)写作题目:,真好玩儿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能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⑤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文言文阅读(27分)1.寒梅著花未;蜡炬成灰泪始干;露从今夜白;如闻泣幽咽;戎马关山北;2.zhǎng;振作精神;C;3.A;立塘上;渐进;惊惧不安;盛大壮阔;4.作为;回来;B;专精诵读,昼夜不息;专心致志地学习,会终有所成;二、现代文阅读(27分)5.贾;B;;;;;;6.;;父亲捉蟹;父亲炸蟹;全家吃蟹;C;以妻子买的一碗大闸蟹引出对自己对那一碗父亲做的毛蟹的回忆;餐桌上的美食回忆,勾起了作者在梦中对父亲母亲的怀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三、综合运用。

7.B;图片中两个圆是有重叠的部分,应该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获得幸福。

同学A只说了其中一个条件;四、作文(40分):8.下雨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