诹市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2019年8月市县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编制指南
![2019年8月市县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编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8faa05c84254b35effd3487.png)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
(讨论稿)
2019.08.12
目录
前言................................................................................................................................................. 1
6.8 历史文化保护与城乡风貌塑造................................................................................. 20 6.9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21 6.10 规划实施............................................................................................................................................................................................................................ 1
2 术语与定义........................................................................................................................... 1 2.1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1 2.2 详细规划......................................................................................................................... 1 2.3 专项规划......................................................................................................................... 2 2.4 总体城市设计.................................................................................................................2 2.5 城市更新......................................................................................................................... 2 2.6 规划留白......................................................................................................................... 2
桃源县陬市镇总体规划
![桃源县陬市镇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7d6aa883186bceb19e8bb74.png)
桃源县陬市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一、概况与历史1、概况桃源县域位于湘西北的沅江中下游,四邻与沅陵、、安化、石门、临澧、慈利、等县、市相接,是武陵雪峰两大山脉的交汇处。
陬市镇位于桃源县城东北20公里,东临武陵区河伏镇、鼎城区,境有四大河流之一沅水流经,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发达。
2010年底陬市镇土地面积104.5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0390亩。
全镇总户籍人口57434人,其中镇户籍人口约3万人。
2、历史陬市镇有近500年的文明史,明嘉靖年间初步形成集市。
清朝时代,由于经济不断发展,成为“一邑巨镇”,称“陬溪市”。
“陬”即“角落”之意,“溪”指今五桂村至观音桥进入沅水的一条溪流,因陬市镇建于此(以观音桥为中心),所以取名为陬溪市。
陬市在历史上是桃源县的第一大商业重镇。
清末,因沅水陬市地段有三洲分流(洋洲、芦池洲、家洲),面宽流缓,、和湘西木商竹帮来到陬溪,把持沅水一带码头经营竹木运销业务,使陬溪发展成为省最大的竹木集散市场,有市民数千户。
民国时期,镇区街道沿沅水呈带状发展,分成上、下两段(街);后陬溪之名渐演变为陬市,曾有“小”的美誉。
1943年冬(民国32年),陬市镇被日本侵略军焚毁,居民逃避他乡。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竹木运销业空前兴旺,镇区迅速恢复。
解放后,1952年建成解放街,从此集市贸易十分兴旺。
在陬市经营的竹木商48家,登记注册的工商户3000多户。
1956年全镇社会销售总额1.2亿元,随着至桃源、至慈利公路陬市交汇,陬市成为水陆交通枢纽,镇区迅速沿公路线扩展。
70年代,一批县属和市属工业企业相继在陬市兴建,使陬市桥港以东迅速成为工业区。
80年代以来,人民政府依靠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利用公路运输优势,提供多种方便条件发展传统工商业。
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房屋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街道总长7641米。
全镇共辖6个居委会,14个村,户籍总人口57434人,其中镇户籍人口约3万人。
2009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57亿元,工业产值10.67亿元,农业总产值7.0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27万元,人均纯收入4094元。
乔官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乔官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63dc326fb84ae45c3b358cc9.png)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 (2008-2025) 基础资料汇编山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目 录一、概况 (1)1.地理区位 ............................................................ 1 2.历史沿革 ............................................................ 1 3.行政区划 ............................................................ 1 二、自然条件 .. (5)1.气候条件 ............................................................ 5 2.地形地貌 ............................................................ 5 3.水文水利 ............................................................ 5 (1)河流 .............................................................. 5 (2)水库 .............................................................. 6 (3)地下水 ............................................................ 6 三、资源条件 .. (6)1.矿产资源 ............................................................ 6 2.旅游资源 ............................................................ 7 3.历史文化资源 ........................................................ 7 四、社会发展 .. (8)1.人口现状 ............................................................ 8 (1)镇域人口现状 ...................................................... 8 (2)镇驻地人口现状 ................................................... 12 2.劳动力状况 ......................................................... 12 3.教育设施 ........................................................... 13 4.医疗设施 ........................................................... 14 五、经济发展 . (16)1.经济概况 ........................................................... 16 2.第一产业 .. (16)3.第二产业 ........................................................... 17 3.第三产业 ........................................................... 18 六、城镇建设用地 (20)1.居住现状 ........................................................... 21 2.工业与仓储设施 ..................................................... 21 3.公共服务设施 ....................................................... 21 (1)行政管理用地 ..................................................... 21 (2)教育机构用地 ..................................................... 22 (3)文体科技用地 ..................................................... 23 (4)医疗保健用地 ..................................................... 23 (5)商业金融用地 ..................................................... 23 (6)集贸市场用地 ..................................................... 24 4.绿化与环境 ......................................................... 24 七、道路交通 (24)1.镇域道路交通 ....................................................... 24 2.镇驻地道路交通 ..................................................... 25 2.静态交通 ........................................................... 25 3.桥涵情况 ........................................................... 26 八、市政工程 (27)1.供水、排水 ......................................................... 27 (1)供水 ............................................................. 27 (2)排水 ............................................................. 28 2.电力、电信 ......................................................... 28 (1)电力 ............................................................. 28 (2)电信 ............................................................. 29 3.燃气、供热 ......................................................... 29 (1)燃气 ............................................................. 29 (2)供热 ............................................................. 29 4.消防、抗震 (29)山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乔官镇人民政府 2008.121一、概况乔官镇是昌乐县经济重镇,潍坊市民营经济二十强乡镇之一。
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66bdd983b14e852458fb57c2.png)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4)第一节发展战略 (4)第二节发展目标 (5)第三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6)第一节镇域城镇化目标 (6)第二节村镇体系结构规划 (6)第四节镇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7)第五节、镇域社会服务事业发展规划 (8)第六节镇域环境保护 (9)第七节镇域空间利用规划 (10)第八节镇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11)第九节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规划 (11)第十节实施镇域村庄体系规划的措施 (12)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12)第五章城镇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13)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 (13)第二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4)第三节工业物流用地规划 (15)第四节绿地景观规划 (15)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16)第一节对外交通规划 (16)第二节道路广场规划 (16)第七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7)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7)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8)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19)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19)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 (19)第六节供热工程规划 (20)第七节环卫设施规划 (21)第八章城镇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 (21)第一节环境质量规划目标 (21)第九章城镇综合防灾规划 (23)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24)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 (25)邳州赵墩镇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编制背景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参照江苏省、邳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的有关规定,结合赵墩镇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本规划是指导赵墩镇城市建设的法律性文件。
第2条本次规划修编的必要性1 、规划实施成效要求对总体规划修编2、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明确城乡规划强制性内容,以确保城镇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3、宏观规划对城镇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4、适应城镇发展宏观环境变化的需要。
永登县连城镇基础资料汇编
![永登县连城镇基础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6fe4c90859eef8c75fbfb399.png)
永登县连城镇总体规划(2015-2030)基础资料汇编指导老师张新红王雅梅姓名田勇学号 12610129班级 12级城市规划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1.1、地理位置1.2、地形地貌1.3、土地资源1.4、植被与矿产资源1.5、旅游资源1.6、历史沿革1.7、气候特征第二章社会经济分析2.1、概况2.2、优势分析2.3、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优势2.4、产业发展第三章人口现状3.1、概况3.2、镇域人口现状第四章镇域现状综合分析4.1、镇域现状特征分析4.2、镇域体系分析4.3、等级结构4.4、空间结构4.5、镇域市政设施4.6、镇域公共服务设施4.7、镇区绿地系统4.7、镇区道路系统第一章基本概况1.1地理位置连城镇位于甘肃省中部,兰州市永登县县域西北部,介于北纬36º29′30″~36º46′30″,东经102º44′50″~102º54′15″之间。
东接本县民乐、通远乡,西依天祝县及青海省乐都县,南临河桥镇,北界青海省互助县,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地带。
省道S301线纵贯全境,连门公路与永窑公路相连,镇区与兰青公路和109国道联系便捷, 西北铁合金厂38KM铁路专用线与兰青铁路相接。
镇区距永登县城60公里,距兰州市145公里。
1.2 地形地貌1.2.1地形地貌连城位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祁吕弧形褶皱带西翼“多”字形构造的拉脊山背斜北支,以元古代地质构造为基础发育的,主要构造线呈东西向展布。
本区新构造运动较强烈,主要表现为阶地发育,河谷下切较深,各个河谷盆地中冲积层较厚等。
连城镇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黄土高原西缘结合部,黄河二级支流大通河河谷两岸Ⅰ~Ⅳ级阶地上。
全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靠山,中部为河谷阶地,平均海拔2652米。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八度,地基承载力每平方米在16-40吨之间。
1.2.2地形地貌连城位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祁吕弧形褶皱带西翼“多”字形构造的拉脊山背斜北支,以元古代地质构造为基础发育的,主要构造线呈东西向展布。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0e227fe80eb6294dc886c18.png)
表3-1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一览表(2020年)
等级
规模
城镇数(个)
城镇名称
Ⅰ
中心城市
(175万人)
1
潍坊中心城市
Ⅱ
次中心城市
(25~45万人)
9
寿光、昌乐、安丘、昌邑、滨海新城、高密、诸城、青州、临朐
Ⅲ
中心镇
(2~5万人)
29
稻田、侯镇、羊口、黄旗堡、饮马、石埠、柳疃、固堤、眉村、台头、谭坊、庙子、高柳、冶源、辛寨、蒋峪、鄌郚、景芝、凌河、赵戈、枳沟、昌城、皇华、辛兴、夏店、姜庄、柴沟、双羊、央子
综合性中心城市次级中心城市寿光市寿光造纸盐化工蔬菜加工综合性中心城镇昌乐县昌乐朱刘南郝机械禽肉加工塑料制品综合性中心城镇安丘市安丘刘家尧蔬菜加工轻工玻璃制品建筑材料综合性中心城镇昌邑市昌邑双台围子纺织印染肉类加工铸造盐化工综合性中心城镇新城滨海经济开发区央子海洋化工重化工港口工业港口高密市高密姚哥庄柏城纺织医药鞋业小五金肉类蔬菜加工综合性中心城镇诸城市诸城昌城朱解机械肉类加工纺织服装橡胶综合性中心城镇青州市青州王母宫东坝机械化工建材综合性中心城镇临朐县临朐乳制品果品加工建材综合性中心城镇稻田稻田市场交通枢纽农副产品加工轻工机械工贸市场盐碱及石化轻工机械农副产品加工工贸地方性港口市场水产品加工盐碱及石化工贸港口黄旗堡黄旗堡食品饮料机械工业饮马饮马轻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工业轻工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工贸柳疃柳疃纺织印染丝绸盐化工工业农副产品加工轻工工贸纺织铸造采矿工贸市场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工贸特色农业农贸集贸食品加工机械集贸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矿产冶炼建材工矿加工物流集贸旅游旅游轻工纺织食品加工工贸农产品加工建材旅游综合乐器服装塑料织布建材工贸景芝景芝食品饮料工艺品机械工业凌河凌河食品饮料化工建材机械工业建材机械水产加工工贸机械工业橡胶纺织食品建材工贸食品机械综合纺织淀粉工贸纺织小五金农副产品加工工贸轻工农副产品加工工贸机械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综合轻工食品饮料集贸盐化工港口工业港口近期20062010年
永州市城镇体系总体规划20012020.doc
![永州市城镇体系总体规划20012020.doc](https://img.taocdn.com/s3/m/c0883fda81c758f5f61f6788.png)
永州市城镇体系总体规划(2001-202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市域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全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推进合理有序的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使城镇发展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按照国家、湖南省规划主管部门的要求,特制订《永州市城镇体系规划( 2001-2020 )》。
以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宏观指导和调控永州市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市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和政策。
市域内各县城镇体系规划必须与本规划相协调。
本规划指导全市各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三条编制本规划的基本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3 .《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4 .《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5 .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第四条本规划的范围为永州市行政区域范围。
包括芝山、冷水滩两区和祁阳、东安、双牌、道县、江华、江永、宁远、新田、蓝山九县,总面积 2.24 万平方公里。
第五条本规划期限为 2001-2020 年,其中:近期 2001-2005 年;中期 2006-2010 年;远期 2011-2020 年。
第六条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黑体字条文。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镇体系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七条本规划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永州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城镇发展战略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第八条永州市城镇发展的总目标是:将永州市建设成为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良、经济繁荣、人民富裕、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名副其实的“锦绣潇湘”。
第九条经济与产业发展目标1 .调整产业结构。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39ab3346bd97f192279e9c6.png)
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四川省丽景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O O九年十一月目录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 (1)第一章背景及现状 (1)一、规划背景 (1)二、现状概况 (2)三、镇区概况 (4)第二章规划依据、年限、原则和目标 (4)一、规划依据 (4)二、规划年限 (4)三、规划原则 (5)四、规划目标 (5)第三章镇村体系规划 (5)一、继光镇的区域战略地位 (5)二、镇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5)三、产业发展规划 (7)四、人口及城镇化预测 (9)五、镇村等级、规模及职能结构规划 (11)六、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13)七、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14)八、镇域环境保护和防灾规划 (16)九、镇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1)十、镇域旅游发展规划 (21)第二部分城镇建设规划 (23)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23)一、城镇性质 (23)二、城镇人口及用地规模 (23)第五章用地布局规划 (23)一、用地适应性分析 (23)二、城镇发展方向及用地选择 (24)三、功能结构规划 (24)四、用地布局规划 (24)第六章绿地景观规划 (26)一、现状 (26)二、绿地系统规划 (26)三、景观规划 (26)第七章道路工程规划 (27)一.现状概况及问题 (27)二、道路交通规划 (27)第八章管线工程规划 (28)一、给水工程规划 (28)二、排水工程规划 (28)三、燃气工程规划 (29)四、电力工程规划 (29)五、通信工程规划 (29)六、管线综合规划 (30)第九章环保、环卫及防灾规划 (30)一、生态及环保规划 (30)二、城镇环卫设施规划 (30)三、城镇防灾规划 (31)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31)一、近期建设用地选择 (31)二、近期建设用地规模 (31)三、近期建设重点 (31)四、近期建设项目 (32)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 (32)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第一章背景及现状一、规划背景(一)灾后重建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致使中江县境内集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大量房屋倒塌、损毁,数万居民无房可居住。
诹市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诹市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ebd25ed3b52acfc789ebc9ec.png)
桃源县陬市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一、概况与历史1、概况桃源县域位于湘西北的沅江中下游,四邻与沅陵、张家界、安化、石门、临澧、慈利、常德等县、市相接,是武陵雪峰两大山脉的交汇处。
陬市镇位于桃源县城东北20公里,东临武陵区河伏镇、鼎城区,境内有湖南四大河流之一沅水流经,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发达。
2010年底陬市镇土地面积104.5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0390亩。
全镇总户籍人口57434人,其中镇户籍人口约3万人。
2、历史陬市镇有近500年的文明史,明嘉靖年间初步形成集市。
清朝时代,由于经济不断发展,成为“一邑巨镇”,称“陬溪市”。
“陬”即“角落”之意,“溪”指今五桂村至观音桥进入沅水的一条溪流,因陬市镇建于此(以观音桥为中心),所以取名为陬溪市。
陬市在历史上是桃源县的第一大商业重镇。
清末,因沅水陬市地段有三洲分流(洋洲、芦池洲、李家洲),面宽流缓,四川、贵州和湘西木商竹帮来到陬溪,把持沅水一带码头经营竹木运销业务,使陬溪发展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竹木集散市场,有市民数千户。
民国时期,镇区街道沿沅水呈带状发展,分成上、下两段(街);后陬溪之名渐演变为陬市,曾有“小南京”的美誉。
1943年冬(民国32年),陬市镇被日本侵略军焚毁,居民逃避他乡。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竹木运销业空前兴旺,镇区迅速恢复。
解放后,1952年建成解放街,从此集市贸易十分兴旺。
在陬市经营的竹木商48家,登记注册的工商户3000多户。
1956年全镇社会销售总额1.2亿元,随着常德至桃源、常德至慈利公路陬市交汇,陬市成为水陆交通枢纽,镇区迅速沿公路线扩展。
70年代,一批县属和常德市属工业企业相继在陬市兴建,使陬市桥港以东迅速成为工业区。
80年代以来,人民政府依靠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利用公路运输优势,提供多种方便条件发展传统工商业。
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房屋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街道总长7641米。
全镇共辖6个居委会,14个村,户籍总人口 57434人,其中镇户籍人口约3万人。
(完整版)市县空间规划资料收集清单
![(完整版)市县空间规划资料收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efa47fcab307e87100f69610.png)
上一轮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海洋功能区划;
已有的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地、交通、水利、环保、旅游、地质环境、能源矿产、防灾减灾、土地整治等专项规划成果资料、图件及其实施情况。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务、住建
市县空间规划实施评估资料收集清单
自然资源与规划部门
9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人口情况
历年总人口、总户数、人口密度、城镇人口、乡村人口、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等情况;
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劳动力就业构成、剩余劳动力流向、外来劳动力从业等情况;
统计、发改
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状况、历年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人均产值、人均收入、农民纯收入。贫困人口脱贫等情况;
市《县〉境内主要水系水位标高
水源情况
水文水利
用水量、用水现状基础数据、未来用水节水情况
市县河湖管理范围界限划定情况
水利等相关专项规划
住建
市(县)水、电、气、热、通信、广播电祝、排水、环卫、消防、防洪等市政公用设施现状资料及相关专项规划资料
近五年城区建设的市政道路项目库
城市交通研究课题:绿道、自行车道、步行设施近期建设计划
空气质量现状、水环境现状质量等
近五年规划区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so2排放强度、水质监测数据等
近五年环保投资额
近五年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率和尾水资源化率
近五年生活污水生产量、处理量、集中处理率
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专项规划
林业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石漠公园、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材料。
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bc245ff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6.png)
新邵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基础资料汇编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二○○五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概述……………………………………………………………1第二章全县自然条件及历史沿革……………………………………2 一、自然条件……………………………………………………………2 二、历史沿革……………………………………………………………2 三、气候…………………………………………………………………5 四、水文…………………………………………………………………7 五、地质、地貌…………………………………………………………10 六、矿藏资源…………………………………………………………18 七、文物、古迹名胜……………………………………………………22 八、水旱灾害…………………………………………………………28 九、林业概况…………………………………………………………29 十、旅游资源与开发状况………………………………………………32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资料……………………………………………34 一、社会经济现状………………………………………………………34 二、人口资料…………………………………………………………61 三、土地利用资料………………………………………………………62 四、对外交通现状及发展资料…………………………………………66 五、文化、体育、卫生…………………………………………………67 六、教育、科研…………………………………………………………69 七、商业、金融、市场…………………………………………………78 八、工业、仓储…………………………………………………………78第四章市政公用事业资料……………………………………………79 一、市政工程业概述……………………………………………………79 二、城市公用事业………………………………………………………82 三、园林、绿化…………………………………………………………90 四、电讯广播电视………………………………………………………90 五、社会福利事业………………………………………………………91 六、城市环境卫生………………………………………………………92 七、综合防灾…………………………………………………………93第五章城市环境资料………………………………………………104 一、县城地表水质情况…………………………………………………104 二、县城大气环境质量…………………………………………………104 三、县城交通噪声监测基本情况………………………………………105 第一章概述新邵县位于湖南省中南部,介于邵阳盆地与新涟盆地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11°8′~111°50′,北纬27°15′~27°38′。
肇肇庆市鼎湖区永安
![肇肇庆市鼎湖区永安](https://img.taocdn.com/s3/m/f5ce06563c1ec5da50e270c1.png)
肇肇庆市鼎湖区永安镇城镇总体规划.文本前 言为加快实现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明确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城乡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意见》(粤发[2000]8号)和《关于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意见》(粤发[2000]10号),并于2001年5月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心镇发展的意见》(初稿),明确提出“全省建成300个左右(273个)的中心镇,使其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经济发达,富有地方特色和风貌的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全省中心镇的城乡建设和城镇发展面临更新、更高的选择。
肇庆市属的鼎湖区永安镇被批准成为广东省273个中心镇之一,永安镇必须在2003-2005年内完成总体规划修编。
2003年,肇庆市调整了发展思路,提出了“南连东扩”,打造三大经济板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
鼎湖区根据这一发展思路调整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鼎湖城区以发展科技、旅游、商住为主。
重点在靠近肇庆市东南部工业板块的鼎湖区东部的永安镇和莲花镇加快工业发展。
永安镇成为鼎湖区工业发展重心之一。
2001年开始,永安镇本身也开始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由原来定位于农业强镇变为工业强镇,经济强镇,发展思路的改变开始带来城镇快速发展。
原来的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城镇的发展、空间布局和未来城镇建设的新要求,对其调整修订已势在必行。
2002年1月原永安镇撤并贝水镇而成永安镇。
行政区划调整后,新的永安镇需要新的规划,明确一镇两片的发展中心,确定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为此,永安镇人民政府委托广东省肇庆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开展永安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力求本次规划修编工作建立在全局协调的基础之上,使之适应永安镇现代化建设及未来城镇发展的要求。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局部修改利津县北宋镇等6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东政字〔2020〕1号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局部修改利津县北宋镇等6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东政字〔2020〕1号](https://img.taocdn.com/s3/m/eb78bcb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8.png)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局部修改利津县北宋镇等6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局部修改利津县北宋镇等6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东政字〔2020〕1号利津县人民政府:你县《关于局部修改利津县北宋镇等6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利政字〔2019〕53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改北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局部调增建设用地19.2251公顷,其中城镇用地7.9520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11.2731公顷;局部调减建设用地116.5356公顷,其中城镇用地7.9520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108.5836公顷。
二、原则同意修改盐窝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局部调增建设用地0.5920公顷,其中城镇用地0.1333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0.4587公顷;局部调减建设用地157.2508公顷,其中城镇用地0.1333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157.1175公顷。
三、原则同意修改陈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局部调增建设用地25.1182公顷,其中城镇用地2.5465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11.7525公顷、公路用地10.8192公顷;局部调减建设用地24.6385公顷,其中城镇用地2.5465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11.7525公顷、公路用地10.3395公顷。
增加的0.4797公顷公路用地,占用省级下达的省及省以上立项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四、原则同意修改汀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局部调增建设用地35.1460公顷,全部为城镇用地;局部调减建设用地27.0183公顷,其中城镇用地13.1934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13.8249公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源县陬市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一、概况与历史1、概况桃源县域位于湘西北的沅江中下游,四邻与沅陵、张家界、安化、石门、临澧、慈利、常德等县、市相接,是武陵雪峰两大山脉的交汇处。
陬市镇位于桃源县城东北20公里,东临武陵区河伏镇、鼎城区,境内有湖南四大河流之一沅水流经,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发达。
2010年底陬市镇土地面积104.5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0390亩。
全镇总户籍人口57434人,其中镇户籍人口约3万人。
2、历史陬市镇有近500年的文明史,明嘉靖年间初步形成集市。
清朝时代,由于经济不断发展,成为“一邑巨镇”,称“陬溪市”。
“陬”即“角落”之意,“溪”指今五桂村至观音桥进入沅水的一条溪流,因陬市镇建于此(以观音桥为中心),所以取名为陬溪市。
陬市在历史上是桃源县的第一大商业重镇。
清末,因沅水陬市地段有三洲分流(洋洲、芦池洲、李家洲),面宽流缓,四川、贵州和湘西木商竹帮来到陬溪,把持沅水一带码头经营竹木运销业务,使陬溪发展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竹木集散市场,有市民数千户。
民国时期,镇区街道沿沅水呈带状发展,分成上、下两段(街);后陬溪之名渐演变为陬市,曾有“小南京”的美誉。
1943年冬(民国32年),陬市镇被日本侵略军焚毁,居民逃避他乡。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竹木运销业空前兴旺,镇区迅速恢复。
解放后,1952年建成解放街,从此集市贸易十分兴旺。
在陬市经营的竹木商48家,登记注册的工商户3000多户。
1956年全镇社会销售总额1.2亿元,随着常德至桃源、常德至慈利公路陬市交汇,陬市成为水陆交通枢纽,镇区迅速沿公路线扩展。
70年代,一批县属和常德市属工业企业相继在陬市兴建,使陬市桥港以东迅速成为工业区。
80年代以来,人民政府依靠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利用公路运输优势,提供多种方便条件发展传统工商业。
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房屋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街道总长7641米。
全镇共辖6个居委会,14个村,户籍总人口 57434人,其中镇户籍人口约3万人。
2009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57亿元,工业产值10.67亿元,农业总产值7.0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27万元,人均纯收入4094元。
是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常德市的卫星镇。
近年来,陬市镇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据本镇资源特点,以建立特色基地为依托,以点带面,拉动全镇的农业经济向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一是发挥粮食和棉花生产区的优势,将品种更新换代,建立了优质晚稻核心生产基地,鼓励推广发展优质高产稻,种植优质早稻2.5万多亩,优质中晚稻4.2万多亩,二是放手发展畜牧业,以三江禽业为依托,培植扩大养殖基地规模。
三江禽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现有固定资产200万元,有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孵化机10台,可孵化种鸡300万羽,下设种鸡场两个,占地30余亩,商品鸡饲养分场一个占地60余亩,可饲养商品鸡50万羽,该公司利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定期进行信息、技术、防治等培训,帮助群众发展养鸡。
至目前,养鸡大户已发展到13个村,3000余户,养鸡年产值可突破3000万元。
三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巩固和扩大特色示范基地范围。
其中以鸬鹚洲新村、新茶庵村等村为中心的蔬菜基地面积达12000亩;以鸬鹚洲新村、团结路村为辐射的苗木基地面积已达4000亩;以新茶庵村、鸬鹚洲新村为中心的优质棉基地面积已达6000亩;以观音桥村为中心的休闲农业基地正在形成。
3、行政区划及概况共辖14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
具体如下表:表1 陬市镇社区及行政村概况二、自然情况1、地形地貌地处湘西山地向洞庭湖过渡的滨湖地带,地势一般在37—45米(黄海高程)之间。
2、气候陬市镇为中亚热带向亚热带过渡地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冷热四季分明,干湿两季明显,常年盛行东北风。
历年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为40℃,最低气温-15℃。
年平均日照时数1400小时左右年降水量1135—1291mm。
全年降雨量1291.2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24.5毫米,全年日照1427.2小时。
3、水文水能资源概况:陬市境内沅水河,全长8.5公里,年平均流量为10.2 亿m3沅水最高水位43.81米,常年水位36.5米(黄海高程),,1座小(Ⅰ)型水库,3 座小(Ⅱ)型水库;年总蓄水量198.52万 m3,其他小塘1500只,年平均蓄水量为1500 万m3。
全镇可利用地下水 480万m3。
4、土地资源陬市镇土地利用情况见表5。
5、森林资源陬市镇林种主要为经济林,面积为2.84万亩,占林地总面积比例的62.6%,具体情况见下表。
三、社会经济情况(一) 人口1、镇域人口2010年末总户籍人口57434人。
2、镇区人口陬市镇辖6个社区居委会和14个村民委员会,21939户,户籍人口57434人,总面积104.59平方公里。
其中镇区含6个社区居委会,53个居民小组,7个村民委员会的全部或部分村民,48个农村小组,含未落常住经商、参工参运人员,城区12757户。
(二) 经济2010年全年一、二、三产业共实现生产总值26.7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3.87亿元,同比增长30%,规模企业产值13.3亿元,同比增长28%;引进县外资金2500万元,同比增长33%;财政总收入1036.17万元,同比增长9%;农业总产值8.48亿元,同比增长20%;粮食总产量3.84万吨,较上年增长4.9%。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13万元,同比增加15%。
农民人均纯收入4503元,同比增长10%。
陬市镇工业门类齐全,有化工、食品、纺织、建材、造船、高新技术、印刷、饲料等38个行业,工业产品580多种,民营企业75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14家,包括湘鲁万福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桃源县大华机械厂、桃源县佳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桃源县德威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牛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常德分公司等。
全镇现共有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2100多户,从业人员12000余人。
全年产值近3亿元。
四、村镇建设表8 陬市镇现状建成区用地平衡表1、教育机构情况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4所,幼儿园7所,其中桃源县第三中学是常德市名优学校,座落在陬市城区,师资力量雄厚,每年向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6000多人。
2、医疗机构情况全镇共有两所医院,桃源县第二人民医院和沅水局医院。
桃源县第二人民医院(陬市医院),床位110张,共有医护人员200多人,其中有技术职称的100多人,高中级医务人员50多人,且医疗设施齐全。
获省爱婴医院、县百姓放心医院称号。
3.文物古迹情况4、对外运输情况陬市交通、通讯、能源、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省道S306、S226,新建的石陬公路从东西、东北、南北贯穿全镇,常张高速公路在陬市镇高湾建有大的互通。
沅水城区段可停泊5000吨船舶,日吞吐量为1500吨。
5、镇区现有道路情况陬市镇现有路113.4公里,总道路面积761200平方米,其中镇区街道13.4公里,面积147200平方米,城区普通沥青路面1.6公里,面积7350平方米。
砼路面11.8公里,面积139850平方米。
乡村白色路面72公里,面积34900平方米。
沥青和砼路面28公里,面积265000平方米。
城镇道路总体是棋盘放射型,已建成道路16条,其中42---56米路面主干道4条,28---34米次干道2条,12---18米支干道10条。
表11 现状道路设施一览表6.加油站、停车场表12 加油站一览表陬市镇停车场,能停上百辆长途客车。
7.给水全镇目前有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规模为1.0万吨,城镇供水3万人,日生活用水量5600吨,日工业用水量2400吨,供水主管长度为38km ,年销售水量220万吨,自备水源0.12万吨。
取水源在沅江地表水,取水口没有污染。
8、排水情况全镇排水实行雨污合流制,日排水量为0.7万吨,排水率为85%,排水管网长度为18km ,街道主排水道有1.2米×1.8米涵道、Φ100、Φ800、Φ600、Φ500涵管几种,排水明渠为14km ,年污水排放量210万吨,其中生活污水170万吨,工业污水40万吨,污水在东风闸口直接排放到沅江,无污水处理厂。
9、电力设施情况变电站名称:陬市镇变电站陬市镇现有110KV 变电站一座,有变压器210台,容量为33860KVA 10、电信设施情况现有固定电话用户12000户,移动电话用户2.6万户,实现宽带上网,全镇现已有10000多互联网用户。
陬市有线电视台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0000多户,全镇14个村已有11个村开通有线电视。
表13 镇域邮电设施一览表11、环保环卫设施(1)、陬市镇目前在畬田村和塞水村租用山间冲地约20亩作为垃圾填埋场,清运距离7公里。
每年需场地租用费和道路维护费4.6万元。
(2)、城区有垃圾围14个(急需维修9个),省道沿线17个。
环卫所有斗车14台,其中10台需更换,清扫以后运到垃圾围或垃圾临时堆放点。
城区日产垃圾约40吨,每天用16型小型铲车一辆装车,约7吨的东风金刚翻斗车2台清运4车左右,还不含洋洲村、李家洲社区、和部分企业单位的垃圾。
环卫所没有垃圾清运车和洒水车,垃圾以承包清运的方式拖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附表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1(2010年)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2(2010年)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3(2010年)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4(2010年)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5(2010年)陬市镇区主要公共服务设施表6(2010年)备注: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含中小学等文化教育设施、电影院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体育馆等体育设施、市场等主要商业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