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作业解析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作业01参考答案(第三章)

分析化学作业01参考答案(第三章)

3-1 在进行农业实验时,需要了解微量元素对农作物栽培的影响。

如果从实验田中挖一小铲泥土试样,送化验室测定,由此试样所得的分析结果有无意义?应该如何正确采样?(简答) 答:取样没有代表性,分析结果没有意义。

应按随机取样的原则,在实验田的不同位置采集足够量的原始试样,混合均匀后送至化验室,经化验室人员粉碎、过筛、混匀、缩分至适当量后再进行分析。

3-2 现有粗碎后的试样20 kg ,将其破碎后全部通过10号筛(d=2 mm ),可以缩分几次?设K 值为0.2。

解:kg 8.022.0Kd Q 22=⨯=≥缩分()()次缩分样品 46.42lg /8.0lg 02lg 2lg /Q lg lgQ n ==-=-=3-3 测定某试样中氮的质量分数时,六次平行测定的结果分别是20.40%、20.52%、20.54%、20.58%、20.50%和20.56%。

(1)计算该组数据的平均值、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2)若此样品为标准样品,其中氮的含量为20.46%,计算以上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1)%52.20n /x x i ==∑ %18.0%40.20%58.20R =-=%04.0n /x x d i =-=∑(0.043%);%2.0%100x /d =⨯(0.19%) ()()%06.01n /x x s 2i =--=∑(0.064%);%3.0%100x /s =⨯(0.31%) (2)%06.0x E a =μ-=;%3.0%100/E E a r =⨯μ=(0.29%)注意:本题中偏差和误差按修约规则应保留1位,但多保留1位也可以。

3-4 分析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会造成哪种误差或过失?若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a )分析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系统误差;空白试验或更换为高纯度试剂)(b )移液管转移溶液后尖嘴处残留量稍有不同(随机误差)(c )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随机误差)(d )基准物质保存不当,结晶水部分风化(系统误差;更换基准物)(e )用NaOH 标准溶液测定某食醋试样总酸度时,碱式滴定管未用NaOH 标准溶液润洗(过失;重做)(f )同(e ),锥形瓶未用待测醋酸试液润洗(准确操作)(g )过滤时发生穿滤现象,没有及时发现(过失;重做)(h )沉淀重量分析时,非待测成分发生共沉淀(系统误差;事先分离或掩蔽干扰成分)3-5 用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O H 2SO Ca 24⋅(纯品)中结晶水的含量。

分析化学作业03参考答案(第5章)

分析化学作业03参考答案(第5章)

5-1 已知H 3AsO 4的pKa 1=2.19,pKa 2=6.94,pKa 3=11.50。

试求-34AsO 的pKb 1和pKb 3。

解:-34AsO 的pKb 1=14.00- pKa 3=14.00-11.50=2.50;pKb 3=14.00- pKa 1=14.00-2.19=11.815-2 写出下列物质水溶液中的平衡关系方程。

a. ()324CO NH 的电荷平衡方程:[][][][][]-23-3-4CO 2HCO OH NH H ++=+++b. ()424HPO NH 的质子平衡方程:零水准为H 2O 、+4NH 、-24HPO[][][][][][]-343-43-42PO NH OH PO H 2PO HH ++=+++5-3 已知H 2CO 3的pK a1 = 6.38,pK a2 = 10.25。

(1)若动脉血的pH=7.20,[H 2CO 3] = 0.025 mol ⋅L -1,请计算[CO 32-];(2)饱和碳酸溶液的浓度约为0.04 mol ⋅L -1,请计算其pH 。

解:(1)[][][]14220.725.1038.632221-23L mol 105.1025.0101010CO H H Ka Ka CO--⨯---+⋅⨯=⨯⨯=⨯⋅=(2)9.304.010lg c Ka lg pH 38.61=⨯-=⋅-=-5-4 已知0.1 mol ⋅L -1的一元弱酸HB 溶液的pH=3.0,试求其同浓度的共轭碱NaB 溶液的pH 。

解:HB :[]()0.5c lg pH 2pka 2/c lg pKa pH c Ka H =+=⇒-=⇒⋅=+B -:pK b =14.00-pKa=9.0;0.9c K lg 00.14pOH 00.14pH b =+=-=5-5 将0.20 mol ⋅L -1的NaOH 溶液加入到30 mL 0.20 mol ⋅L -1的二元弱酸H 2B 溶液中:(1)加入15 mL NaOH 溶液后pH=3.0;(2)加入30 mL NaOH 溶液后达到第一化学计量点(即H 2B →HB -),此时pH=5.5。

分析化学课后作业答案解析

分析化学课后作业答案解析

2014年分析化学课后作业参考答案P25: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1) 砝码被腐蚀;(2)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3)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4) 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 (5) 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6) 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7)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8) 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2。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

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6)随机误差。

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 。

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mL 和20mL 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因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mL 02.0±,故读数的绝对误差mL a 02.0±=E 根据%100⨯T E =E ar 可得 %1%100202.02±=⨯±=E mL mLmL r%1.0%1002002.020±=⨯±=E mLmL mLr这说明,量取两溶液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较高。

4.下列数据各包括了几位有效数字?(1)0.0330 (2) 10.030 (3) 0.01020 (4) 8.7×10-5(5) pKa=4.74 (6) pH=10.00 答:(1)三位有效数字 (2)五位有效数字 (3)四位有效数字(4) 两位有效数字 (5) 两位有效数字 (6)两位有效数字9.标定浓度约为0.1mol ·L -1的NaOH ,欲消耗NaOH 溶液20mL 左右,应称取基准物质H 2C 2O 4·2H 2O 多少克?其称量的相对误差能否达到0. 1%?若不能,可以用什么方法予以改善?若改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结果又如何?解:根据方程2NaOH+H 2C 2O 4·H 2O==Na 2C 2O 4+3H 2O 可知,需H 2C 2O 4·H 2O 的质量m 1为:g m 13.007.1262020.01.01=⨯⨯= 相对误差为 %15.0%10013.00002.01=⨯=E ggr则相对误差大于0.1% ,不能用H 2C 2O 4·H 2O 标定0.1mol·L -1的NaOH ,可以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作为基准物来标定。

典型例题解析(化学分析部分)

典型例题解析(化学分析部分)

分析化学典型例题解析(化学分析部分)例 1. 分析某药物的含氮量,测定数据如下:37.45%,37.20%,37.50%,37.30%,37.25%。

计算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如果真实含量为37.38%,求其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题分析]该题的主要目的是练习掌握有关误差的基本概念及计算 [解题演示]5%25.37%30.37%50.37%20.37%45.37++++=∑=n x x i 每一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 1=x 1-x =37.45%-37.34%=+0.11% 相同的计算方法得d 2= -0.14% d 3=+0.16% d 4= -0.04% d 5=-0.09% 平均偏差 5%09.0%04.0%16.0%14.0%11.0++++=∑=nd d i =0.11%相对平均偏差%29.0%100%34.37%11.0%100=⨯=⨯=x d r d 标准偏差15%)09.0(%)04.0(%)16.0()14.0(%)11.0(1222222--+-++-+=-∑=n d s i 相对标准偏差 %35.0%100%34.37%13.0%100=⨯=⨯=x s s r 绝对误差 %04.0%38.37%34.37=-=-=真实T x E a 相对误差%1.0%100%38.37%04.0%100=⨯=⨯=真实T E a [解题评注] 计算此类习题,误差的基本概念和公式,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清楚。

该类型的习题是加深理解误差基本概念的较好的题型。

例2 某试样甲乙二人的分析结果分别为甲:40.15%,40.15%,40.14%,40.16% 乙:40.25%,40.01%,40.01%,40.26%问:谁的结果可靠,为什么?[解题分析] 该题目的目的是比较甲、乙两个人的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由于题目并未知试题的真实值,故该题目只能从精密度的角度来考核结果。

分析化学课后作业及详解

分析化学课后作业及详解

第一章不定量分析化学概论1.指出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若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2)所用砝码被腐蚀(3)天平零点稍有变动(4)试样未经充分混匀(5)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6)蒸馏水或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定的离子(7)滴定时,操作者不小心从锥形瓶中溅失少量试剂2. 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2%,39.15%,39.18%;乙分析结果为39.19%,39.24%,39.28%。

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3. 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2%或1%的准确度,问至少应用分析天平称取多少克试样?滴定时所用溶液体积至少要多少毫升?4. 甲、乙二人同时分析一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每次称取2.6g,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甲: 5.654% 5.646%乙: 5.7% 5.6%试问哪一份报告合理?为什么?5. 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成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成标准溶液?FeSO4 H2C2O4·2H2O KOH KMnO4K2Cr2O7 KBrO3 Na2S2O3·5H2O SnCl26. 有一NaOH溶液,其浓度为0.5450mol·L-1,取该溶液100.0ml,需加水多少毫升才能配制成0.5000mol·L-1的溶液?7. 计算0.2015mol·L-1HCl溶液对Ca(OH)2和NaOH的滴定度。

8. 称取基准物质草酸(H2C2O4·2H2O)0.5987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移取25.00ml标定NaOH标准溶液,用去NaOH溶液21.10ml。

计算NaOH溶液的量浓度。

9. 标定0.20mol·L-1HCl溶液,试计算需要Na2CO3基准物质的质量范围。

10. 分析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

分析化学作业及答案

分析化学作业及答案

分析化学作业第一章 概述一、选择题1.根据置信度为 95% 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的合理分析结果表达式应为(B )。

a. ( 25.48 ± 0.1) % b. ( 25.48 ± 0.13 ) %c. ( 25.48 ± 0.135 )%d. ( 25.48 ± 0.1348 ) %2.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d )。

a. 数值固定不变b. 数值随机可变c. 无法确定d. 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3. 某小于1的数精确到万分之一位,此有效数字的位数是( d )。

a.1b.2c.4d.无法确定4. 消除或减小试剂中微量杂质引起的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A )。

A.空白实验B.对照实验C.平行实验D.校准仪器5.可用于减小测定过程中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D )。

A .对照实验 B. 空白实验 C .校正仪器 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6.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 CaO 平均含量为 30.60% ,而真实含量为 30.30% ,则 30.60%-30.30% = 0.30% 为( B )。

A. 相对误差B. 绝对误差C. 相对偏差D. 绝对偏差二、判断正误1.在分析测定中,测定的精密度越高,则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x )。

2.有效数字是指所用仪器可以显示的数字( x )。

3.分析结果的置信度要求越高 , 置信区间越小(x )。

4.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x )。

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论一、选择题1.欲配制 1000ml 0.1mol/L HCl 溶液,应取浓盐酸(B )。

a. 0.84mlb. 8.4mlc. 1.2m ld. 12ml2. .用NaC 2O 4( A )标定KMnO 4( B )时,其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为(a )。

a. n A =5/2n B b. n A =2/5n Bc. n A =1/2 n Bd. n A =1/5n B3. .已知1mLKMnO 4相当于0.005682g Fe 2+,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b )。

分析化学作业(2)解析

分析化学作业(2)解析

1.什么是化学等同和磁等同?试举例说明。

答:化学等价:若分子中相同种类的原子核(或基团)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其化学位移相同,它们是化学等价的。

例如:Cl-CH2-CH3中CH2中的两个质子和CH3中的三个质子,通过C-C的快速旋转可以互换,它们各为化学位移等价核。

磁等价:分子中相同种类的核(或基团),不仅化学位移等价,而且还以相同的偶合常数和分子中其他的核相偶合,只表现一个偶合常数,这类核成为磁等价的核。

例如:H CHH中三个氢核化学等同磁等同2.根据如下MS和1H NMR谱图确定化合物(M=150)结构,并说明依据。

3.试说明13C NMR中为什么溶剂CDCl3在δ77.2附近出现三重峰?答:D核对13C核的偶合裂分。

4.某化合物C8 H10,根据如下13C NMR谱图推断其结构,并说明依据。

不饱和度U=(8*2+2-10)/2=4 可能含有苯环谱峰归属峰号δDEPT 归属推断(a)2145°和135°正峰,90°没出峰CH3Ar-C*H3(b) 12645°,90°,135°都是正峰CH 苯环没有取代碳=C*H (c)12845°,90°,135°都是正峰CH 苯环没有取代碳=C*H (d) 13045°,90°,135°都是正峰CH 苯环没有取代碳=C*H (e) 13845°,90°,135°都没出峰C 苯环取代碳=C*结构式H3C CH3结果验证其不饱和度与计算结果相符,并与标准谱图对照证明结构正确5.化合物C8H8O,根据如下13C NMR谱图确定结构,并说明依据。

不饱和度U=(8*2+2-8)/2=5 可能含有苯环和羰基谱峰归属峰号δDEPT 归属推断(a)27正峰,可能为CH或CH3CH30=C-C*H3 (b) 127正峰,可能为CH或CH3CH 苯环没有取代碳=C*H (c)128正峰,可能为CH或CH3CH 苯环没有取代碳=C*H (d) 130正峰,可能为CH或CH3CH 苯环没有取代碳=C*H(e) 138 没出峰,季C峰 C 苯环取代碳=C*(f) 197 没出峰,季C峰 C O=C*结构式CCH3 O结果验证其不饱和度与计算结果相符,并与标准谱图对照证明结构正确6.化合物C4H8O根据如下 13C NMR和1H NMR谱图确定结构,并说明依据。

最新第七版 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讲解学习

最新第七版 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讲解学习

分析化学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答: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达到化学计量点。

再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滴定分析。

主要有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2.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答: ①反应能定量进行,无副反应发生,反应进行得完全(>99.9%);②反应速率快;③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如指示剂确定滴定的终点;④共存物质不干扰反应或者有方法避免干扰。

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答: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为滴定终点。

4.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H2SO4, KOH, KMnO4, K2Cr2O7, KIO3, Na2S2O3•5H2O 答: K2Cr2O7,KIO3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其他用间接法(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

5.表示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答: 表示方法有两种: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

滴定度便于直接用滴定毫升数计算样品的含量。

6.基准物条件之一是要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对这个条件如何理解?答: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是一定的,称量的质量较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较小。

7.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长期放在有硅胶的干燥器中,当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答:偏低。

因为H2C2O4•2H2O会失去结晶水,导致称量的草酸比理论计算的多,多消耗NaOH溶液,使计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8.什么叫滴定度?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试举例说明。

答:滴定度是指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或百分数。

换算公式:T(A/B)=a/b*C(B)*M(A)/1000例求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对H2C2O4的滴定度.解: H2C2O4 + 2NaOH = Na2C2O4 + 2H2OT(H2C2O4/NaOH)=1/2*C(NaOH)*M(H2C2O4)/1000g/ml=1/2*0.1000*90/1000g/ml=0.004500 g/ml习题1.已知浓硝酸的相对密度1.42,其中含HNO3约为70.0%,求其浓度。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详解及练习-检验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详解及练习-检验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详解及练习-检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部分)第三章4.解:(1)NH 4H 2PO 4:[H +]+[H 3PO 4]=[OH -]+[HPO 42-]+2[PO 43-](2)H 2SO 4(C 1)+HCOOH(C 2):[H +]=[OH -]+[HSO 4-]+2[SO 42-]+[HCOO -](3)NaOH(C 1)+NH3(C 2):[H +]+C 1+[NH 4+]=[OH -](4)HAc(C 1)+NaAc(C 2):[H +]=[OH -]+[Ac -]-C 2(5)HCN(C 1)+NaOH(C 2):[H+]+C 2=[OH -]+[CN -]5.解:① [OH -]+[H 2AsO 4-]+2[HAsO 42-]=[H +]②2[Mg 2+]=[OH -]+[Br -]8.解:HCl+NaOH==NaCl+H 2O2HCl+CaO==CaCl 2+H 2OmL 0.004793g/0.00437436.540HCl/NaOH =?=T mL 0.003355g/0.004374236.556HCl/CaO =??=T 9.解: CaCO 3 ~ 2HCl %2.98%1002500.010454.209.100%100)mmol(454.2)00.131225.0252600.0(21213s HCl ==??==?-?==-m n M w n n 碳酸钙碳酸钙碳酸钙碳酸钙 10.解:①p K a1=1.92,p K a2=6.22 ② 4.07)p (p 21pH a2a1=+=K K 第四章3.解:①0.10mol/L NaH 2PO 4 :两性物质溶液,⽤最简公式计算64.4)12.72)=+=+=.16(21p (p 21pH 2a 1a K K 注:此时公式中的K a1和K a2对应于磷酸的第⼀和第⼆步离解。

②0.05mol/L HAc 和0.05mol/L NaAc 混合溶液:缓冲溶液,⽤缓冲溶液公式计算76.405.005.0lg 76.4lg =+=+= p pH a 酸碱c c K ③0.1mol/L NaAc 溶液:碱性溶液,按⼀元弱碱公式计算8.88pH mol/L H mol/L [OH HAc a,w b -=?=?=??===-+---)(103.1][)(1067.71076.1101.0]96514K K c cK④0.10mol/L NH 4CN ,两性物质溶液,⽤最简公式计算9.23 .25(21 p (p 21 p (p 21pH HCN ,a NH ,a 2a 1a 4=+=+=+=+)21.99))K K K K ⑤0.10mol/L H 3BO 3,⼀元弱酸溶液,⽤最简公式计算13.5pH)mol/L (1035.7104.510.0]H [610a =?=??==--+cK⑥0.05mol/L NH 4NO 3,⼀元弱酸溶液,⽤最简公式计算 28.5pH )mol/L (1029.5106.505.0]H [610NH a,4=?=??==--++cK5.解:①HA 的摩尔质量 )(mol 10708.3100020.410900.0)()(3NaOH HA NaOHHA -?=?===cV n cV n )(g/mol 1.33710708.3250.13HA HA HA HAHA HA =?===-n m M M m n 5902.4a a 4a HA NaA a 43HA a 1026.110 902.4p 30.40029664.010416.7lg p lg p pH )mol (10416.7100024.80900.0NaA )mol (0029664.0100024.80900.010708.3 4.30pH HA -----?====?+=+=-=K K K n n K n K =的物质的量=⽣成=剩余量=此时,。

《分析化学》下册武汉大学等编(第五版)作业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下册武汉大学等编(第五版)作业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作业参考答案第2章 光谱分析法导论2-1 光谱仪一般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1)稳定的光源系统—提供足够的能量使试样蒸发、原子化、激发,产生光谱; (2)试样引入系统(3)波长选择系统(单色器、滤光片)—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 (4)检测系统—是将光辐射信号转换为可量化输出的信号; (5)信号处理或读出系统—在显示器上显示转化信号。

2-2 单色器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1)入射狭缝—限制杂散光进入;(2)准直装置—使光束成平行光线传播,常采用透镜或反射镜; (3)色散装置—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4)聚焦透镜或凹面反射镜—使单色光在单色器的出口曲面上成像; (5)出射狭缝—将额定波长范围的光射出单色器。

2-5 对下列单位进行换算:(1)150pm Z 射线的波数(cm -1) (2)Li 的670.7nm 谱线的频率(Hz )(3)3300 cm -1波数对应的波长(nm ) (4)Na 的588.995nm 谱线相应的能量(eV ) 参考答案:(1)171101067.61015011---⨯=⨯==cm cm λσ (2))(1047.4)(107.670100.314710Hz Hz c⨯=⨯⨯==-λν (3))(3030)(1003.3)(3300114nm cm cm =⨯===-νλ (4))(1.2)(10602.110995.588100.310625.6199834eV eV ch E =⨯⨯⨯⨯⨯⨯==---λ 2-6 下列种类型跃迁所涉及的能量(eV )范围各是多少?(1)原子内层电子跃迁; (4)分子振动能级跃迁; (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 (5)分子转动能级跃迁; (3)分子的电子跃迁 参考答案跃迁类型 波长范围 能量范围/eV 原子内层电子跃迁 10-1 ~ 10nm 1.26×106 ~1.2×10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 200 ~ 750nm 6~1.7 分子的电子跃迁 200 ~ 750nm 6~1.7 分子振动能级跃迁 0.75 ~ 50μm 1.7~0.02 分子转动能级跃迁50 ~ 1000μm2×10-2~4×10-7第10章 吸光光度法(上册)2、某试液用2cm 吸收池测量时,T=60%。

分析化学题库详解及答案

分析化学题库详解及答案

分析化学题库详解及答案1. 什么是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性质的科学,主要通过各种化学分析方法来实现。

2. 简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区别。

定量分析是指通过化学方法确定物质中某一成分的准确含量;定性分析则是确定物质中所含成分的种类。

3. 什么是滴定分析?滴定分析是一种通过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根据消耗的滴定剂体积来确定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4. 什么是标准溶液?标准溶液是指其浓度准确已知的溶液,用于校准仪器或作为滴定分析中的滴定剂。

5. 简述酸碱滴定的原理。

酸碱滴定的原理是利用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中和反应,通过测量消耗的酸或碱的体积来确定待测溶液的浓度。

6. 什么是电位滴定?电位滴定是一种利用电位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分析方法,常用于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7. 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

8. 简述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通过色谱柱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各组分的浓度。

9. 什么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使用高压泵将流动相通过色谱柱,以高效率和高分辨率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色谱技术。

10. 简述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分析原理。

紫外-可见光谱法是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常用于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离子的分析。

11. 什么是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离子的质量与电荷比来确定物质成分的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混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2. 什么是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来确定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

13. 什么是核磁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现象来确定分子结构和动态的分析方法。

14. 简述分析化学中的误差来源。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操作误差、样品处理误差、环境因素等。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详解)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详解)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3. 某矿石中钨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20.39,20.41,20.43。

计算标准偏差s 及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

答:分析结果的平均值x =20.41%()()()()2412043204120412041203920122212......-+-+-=--=∑=n xxs ni i=0.02%n=3,置信度为95%时,t = 4.303,有μ=nts x ±= (20.410.05)%7. 有一标样,其标准值为0.123%,今用一新方法测定,得四次数据如下(%):0.112,0.118,0.115和0.119,判断新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置信度选95%) 答:x =0.116%,s=0.003%n=6,置信度为95%时,t = 3.182,有t 计算=n sx μ-=4003012301160⨯-...=4.667> t新方法存在系统误差,结果偏低。

1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 2.187×0.854 + 9.6×10-5 - 0.0326×0.00814; (2) 51.38/(8.709×0.09460);(3);(4)688103310161051---⨯⨯⨯⨯... 解:(1)1.868;(2)62.36;(3)705.2 ;(4)1.7×10-5。

第三章 滴定分析3.7. 计算下列溶液滴定度,以g·mL -1表示:(1) 以0.2015 mol·L -1HCl 溶液,用来测定Na 2CO 3,NH 3 (2) 以0.1896 mol·L -1NaOH 溶液,用来测定HNO 3,CH 3COOH 解: (1) 根据反应式Na 2CO 3 + 2HCl = H 2CO 3 + NaCl NH 3·H 2O + HCl = H 2O + NH 4 Cl 可以得到关系式 n Na 2CO 3 = HCl n 21, HCl NH n n =3, 所以=11000232-⋅⨯⨯L mL M c CO Na HCl =0.01068g/mL=110003-⋅⨯LmL M c NH HCl =0.003432g/mL(2) 根据NaOH 与HNO 3的反应可知 n NaOH =n HNO3 根据NaOH 与CH 3COOH 的反应可知 n NaOH =n CH3COOH所以=110003-⋅⨯LmL M c HNO NaOH = 0.01195g/mL ;=110003-⋅⨯L mL M c COOHCH NaOH = 0.01138g/mL3.8. 计算0.01135 mol·L -1HCl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

分析化学习题集与解析

分析化学习题集与解析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真题模拟与解析】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1. 在法扬司法测Cl-,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

A.掩蔽干扰离子B. 防止AgCl凝聚C.防止AgCl沉淀转化D. 防止AgCl感光答案[B]2. Mohr法不能用于碘化物样品中碘的含量测定,主要因为。

A. AgI的溶解度太小B. AgI的吸附能力太强C.AgI的沉淀速度太慢D.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答案[B]3. 用Mohr法测定某样品中Cl-,控制pH=,其滴定终点将。

A. 不受影响B.提前到达C. 推迟到达D.刚好等于化学计量点答案[C]4. 用重量法测定As2O3的含量时,将As2O3在碱性溶AsO-,并沉淀为Ag3AsO4,随后在HNO3介液中转变为34质中转变为AgCl沉淀,并以AgCl称量。

其化学因数为。

A. As2O3/6AgClB. 2As2O3/3AgClC. As2O3/AgClD.3AgCl/ 6As2O3因为As2O3~23AsO-~2Ag3AsO4~6AgCl 根据换4算因数公式,故答案为:As2O3/6AgCl。

答案[A]5. 若A为强酸根,存在可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试剂L,则难溶化合物MA的溶解度计算式为。

A. B.C. D.A为强酸根,所以酸效应对其溶解度影响较少。

但溶液中存在可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试剂L,可能存在配位效应而使沉淀的溶解度降低。

答案[B]6. 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选用。

A.冷水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C. 热的电解质溶液D.热水为了防止无定型沉淀胶溶,洗涤液常用热的电解质溶液。

答案[C]7. Ra2+与Ba2+的离子结构相似。

因此可以利用BaSO4沉淀从溶液中富集微量Ra2+,这种富集方式是利用了。

A. 混晶共沉淀B. 包夹共沉淀C. 表面吸附共沉淀D. 固体萃取共沉淀Ra2+与Ba2+的离子结构相似。

因此BaSO4沉淀时,Ra2+可进入BaSO4晶格,形成BaRa(SO4)2混晶共沉淀,然后将BaRa(SO4)2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达到富集微量Ra2+的目的。

分析化学作业02参考答案(第4章)

分析化学作业02参考答案(第4章)

4-1 市售浓盐酸的相对密度为1.2 g ⋅mL -1,含HCl 约为37%。

(1)求其摩尔浓度;(2)欲配制2 L 0.1 mol ⋅L -1 HCl 溶液,应取多少毫升浓盐酸?解:(1)1L mol 12 5.36/%3710002.1c -⋅=⨯⨯=(2)mL 1712200010.0v =⨯=4-2 现有0.25 mol ⋅L -1 HNO 3溶液2 L ,欲将其配制成浓度为1.0 mol ⋅L -1 HNO 3溶液,需加入6.0 mol ⋅L -1的HNO 3多少mL ?(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解:()⇒⨯+=+⨯225.0V 0.6V 20.1V=0.3 L=300 mL4-3 称取2.5420 g KHC 2O 4⋅ H 2C 2O 4⋅2H 2O 配制成250.0 mL 溶液,移取25.00 mL 该溶液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 4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 4溶液29.14 mL 。

求:(1)KMnO 4溶液浓度;(2)KMnO 4溶液对32O Fe 的滴定度432KMnO /O Fe T 。

(已知:2.254M O H 2O C H O KHC 242242=⋅⋅;7.159M 32O Fe =)相关反应:O H 8CO 10Mn 2H 16O C 5MnO 22222424+↑+=++++-- ++→→2332Fe 2Fe 2O Fe ;O H 4Fe 5Mn H 8Fe 5MnO 23224++=++++++- 解:(1)O H 2O C H O KHC O C H KMnO 2422424224n 5/4n 5/2n ⋅⋅==1KMnO O H 2O C H O KHC O H 2O C H O KHC L mol 02745.002914.05102.25445420.2V 1540.25000.25M m c 42422422422424KMnO -⋅⋅⋅⋅⋅=⨯⨯⨯⨯=⨯⨯⨯=(2)1O Fe KMnO KMnO /O Fe m L g 01096.0210007.159502745.0M 251000c T 324432-⋅=⨯⨯⨯=⨯⨯=4-4 无水Na 2CO 3可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HCl 溶液浓度。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分析方法和技术。

在学习分析化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对一些典型的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进行解答和分析。

1. 一种含有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需要2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完全中和。

求硫酸溶液的浓度。

解析: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比为1:2。

由此可知,硫酸的摩尔浓度等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摩尔浓度的两倍。

所以,硫酸溶液的浓度为0.2mol/L。

2. 一种含有未知浓度的氯化银溶液,用0.1mol/L的硝酸铵溶液滴定,需要25mL的硝酸铵溶液才能完全沉淀出氯化银。

求氯化银溶液的浓度。

解析: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氯化银和硝酸铵的反应比为1:1。

由此可知,氯化银溶液的摩尔浓度等于硝酸铵溶液的摩尔浓度。

所以,氯化银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3. 一种含有未知浓度的硫化氢溶液,用0.1mol/L的碘酸钾溶液滴定,需要30mL的碘酸钾溶液才能完全氧化硫化氢。

求硫化氢溶液的浓度。

解析: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化氢和碘酸钾的反应比为1:2。

由此可知,硫化氢溶液的摩尔浓度等于碘酸钾溶液的摩尔浓度的两倍。

所以,硫化氢溶液的浓度为0.2mol/L。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分析化学中,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通过滴定可以确定未知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在滴定中,溶液的浓度和滴定剂的浓度之间有着确定的化学反应比例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可以求解未知溶液的浓度。

除了滴定,分析化学还包括其他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比如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这些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原理和应用范围,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总结起来,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学科,课后习题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分析化学作业03参考答案(第五章)

分析化学作业03参考答案(第五章)

5-1 写出下列物质水溶液中的质子平衡式。

(1)32CO Na ;(2)()424HPO NH 解:(1)零水准:O H 2;-23CO质子平衡式:[][][][]--+=++OH CO H 2HCO H 323(2)零水准:O H 2;+4NH ;-24HPO质子平衡式:[][][][][][]---+++=+++3434342PO NH OH PO H 2PO H H5-2 已知H 3PO 4的pKa 1=2.12,pKa 2=7.20,pKa 3=12.36。

试求-34PO 的pKb 1和pKb 3。

解:pK b1=14.00- pKa 3=14.00-12.36=1.64;pK b3=14.00- pKa 1=14.00-2.12=11.885-3 已知HAc 的pK a =4.74,NH 3·H 2O 的pK b =4.74,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1)0.10 mol·L -1HAc ;(2)0.15 mol·L -1 NaAc ;(3)0.10 mol·L -1 NH 3·H 2O ;(4)0.15 mo1·L -1NH 4Cl 解:可直接采用最简式(1)()87.210.010lg c HAc K lg pH 74.4HAc a =⨯-=⋅-=- (2)()96.815.010lg 00.14c AcK lg 00.14pH )74.400.14(Acb =⨯-=⋅-=----(3)()13.1110.010lg 00.14c O H NH K lg 00.14pH 74.4O H NH 23b 23=⨯-=⋅⋅-=-⋅(4)()04.515.010lg c NH K lg pH )74.400.14(NH 4a 4=⨯-=⋅-=----5-4. 今有0.20 mol ⋅L -1的二元弱酸H 2B 溶液30 mL ,加入0.20 mol ⋅L -1 NaOH 溶液15 mL 时的pH=4.70;当加入NaOH 溶液30 mL 时达到第一化学计量点,此时pH=7.20,计算H 2B 的pKa 2。

分析化学习题解析

分析化学习题解析

分析化学习题解析分析化学习题解析1 分析质量的保证题1.1 计算下列结果:(1)3(2.7760.0050)(6.710)(0.0360.0271)-⨯-⨯+⨯;(2)5.00(27.8024.39)0.11671.3241⨯-⨯解 (1)008.0)0271.0036.0()107.6()0050.0776.2(3=⨯+⨯-⨯- (2) 0.153241.11167.0)39.2480.27(00.5=⨯-⨯题1.2 测定某铜合金中铜含量,五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是: 27.22%;27.20%;27.24%;27.25%;27.15%,计算:(1)平均值;中位数;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2)若已知铜的标准含量为27.20%,计算以上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 (1)平均值为:%21.27==∑n x x i 中位数为:27.22% 平均偏差为:n x xd i∑-=)(=%03.05%15.0=相对平均偏差为:%100⨯x d=%12.0%100%21.27%03.0=⨯标准偏差为:%04.01/)(22=--=∑∑n n x xS i相对标准偏差为:%100⨯=x SS r =%15.0%100%21.27%04.0=⨯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02.05%04.0===n S S x(2) 绝对误差%01.0%20.27%21.27=-=-=μx相对误差%04.0%10020.27%20.27%21.27%100=⨯-=⨯-=μμxn S t x 5,05.0±=μ(%)39.068.51637.057.280.51±=⨯±=题1.5 某取自月球的试样由七块拼成,设每次称重的标准偏差为3mg ,求该合成样总量的标准偏差。

解 设取自月球上的试样重为m ,每块每为i m ,故7654321m m m m m m m m ++++++=而每块称重的标准偏差相同,都为3mg ,即mg S i m 3= 根据(1.23)随机误差传递公式,得2272222212721m m m m S mm S m m S m m S ⎪⎪⎭⎫ ⎝⎛∂∂++⎪⎪⎭⎫ ⎝⎛∂∂+⎪⎪⎭⎫ ⎝⎛∂∂==222721m m m S S S +++ =6337722=⨯=im SmgSm8=题1.6 设)(1),,,(2121n n x x x nx x x f x +++== ,试由随机误差的传递公式证明nS Sx x/=。

分析化学-作业答案

分析化学-作业答案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_A 交卷时间:2019-02-18 15:10:35一、单选题1.(4分)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置信水平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 B. 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宽• C. 置信区间的大小受测定次数的影响• D. 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得分: 0知识点: 2.4 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收起解析A2.(4分)下列违反无定形沉淀的生成条件的是( )• A. 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 B. 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C. 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宜放置过液,使沉淀陈化得分: 0知识点: 7.4 沉淀条件的选择收起解析D3.(4分)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要在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目的是( )• A. 消除液接电位• B. 消除不对称电位• C. 彻底清除电极表面的杂质离子• D. 形成水化层,使不对成电位稳定得分: 0知识点: 8.2 直接电位法测溶液的pH值收起解析D4.(4分)质谱仪的两个核心部件是( )• A. 真空系统和样品导入系统• B. 离子源和质量分析器• C. 真空系统和离子源• D. 离子检测系统和样品导入系统得分: 0知识点: 14 质谱分析法收起解析B5.(4分)均为0.1mol/L的下列物质,不能用强酸标准溶液滴定的是( )• A. NaCN (Ka = 6.2 ×10-10)• B. NaAc (Ka = 1.7 ×10-10)• C. HCOONa (Ka = 1.8 ×10-4)• D. CH3NH2Ka = 2.3 ×10-11)得分: 0知识点: 4.4 弱酸(碱)的滴定收起解析B6.(4分)下列计算式的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0.1026(25.00-21.36)/0.900• A. 1位• B. 2位• C. 3位• D. 4位得分: 0知识点: 2.3 有效数字收起解析C7.(4分)用离子选择电极以工作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 )• A. 试样溶液与标准系列溶液的离子强度一致• B. 试样溶液与标准系列溶液的离子强度大于1• C. 试样溶液与标准系列溶液中被测离子的活度一致• D. 试样溶液与标准系列溶液中被测离子的离子强度一致得分: 0知识点: 8.3 离子选择性电极收起解析A8.(4分)有2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采用( )• A. F检验• B. t检验• C. Q检验• D. G检验得分: 0知识点: 2.4 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收起解析A9.(4分)在pH=0.5时,银量法测定CaCl2中的Cl−合适的指示剂是( )• A. K2CrO4• B. 铁铵矾• C. 荧光黄• D. 溴甲酚绿得分: 0知识点: 7.1 沉淀滴定法收起解析B10.(4分)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 A. 进行仪器校正• B. 增加测定次数• C. 更换操作人员• D. 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得分: 0知识点: 2.2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收起解析A二、多选题1.(4分)用下列那几个参数可以确定分子中基团的连接关系( )• A. 化学位移• B. 偶合常数• C. 峰裂分数• D. 弛豫历程• E. 屏蔽常数得分: 0知识点: 13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收起解析A,B,C2.(4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H=5.03为两位有有效数字• B. 标准偏差S=0.731,修约成两位有效数字为S=0.74• C. 3600为两位有效数字• D. 3.8500002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是3.8• E. 2.3457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是2.4得分: 0知识点: 2.3 有效数字收起解析A,B,C3.(4分)EDTA与被测离子的反应,如下情况时,可采用返滴定法( )• A. 反应速度快缺乏变色敏锐的指示剂• B. 反应可趋于完全,反应速度慢• C. 生成的配合物不稳定• D. 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且有合适的指示剂• E. 某种指示剂对被测离子有封闭现象。

分析化学习题解

分析化学习题解

思考题4-31.NaOH 标准溶液如吸收了空气中的CO 2,当以其测定某一强酸的浓度,分别用甲基橙或酚酞指示终点时,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各有何影响?答:采用甲基橙指示终点时,对测定结果无影响;采用酚酞指示终点时,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这是因为采用甲基橙指示终点时,吸收的CO 2 在滴定至终点时(pH ≈3.4)又会以CO 2的形式释放出来,因此对测定结果不会产生影响,而采用酚酞作指示剂,吸收的CO 2 在滴定至终点(pH ≈9)时被NaOH 中和为HCO 3-,因此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2.当用上题所述的NaOH 标准溶液测定某一弱酸的浓度时,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答:因为强碱滴定弱酸只能采用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因此用吸收了空气中的CO 2 的NaOH 标准溶液测定某一弱酸的浓度时,只能使测定结果偏高。

3.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若采用:(1)部分风化的H 2C 2O 4·2H 2O ;(2)含有少量中性杂质的H 2C 2O 4·2H 2O ,则标定所得的浓度偏高,偏低,还是准确?为什么?答:(1)采用部分风化的H 2C 2O 4·2H 2O 标定NaOH 溶液,所得的浓度偏低。

原因:风化的H 2C 2O 4·2H 2O 比H 2C 2O 4·2H 2O 的的摩尔质量小,同样质量的部分风化的H 2C 2O 4·2H 2O 比H 2C 2O 4·2H 2O 所含的H 2C 2O 4的物质的量多,因此消耗的NaOH 溶液的体积大,根据c =NaOH V M m 基准物)(2,所以采用部分风化的H 2C 2O 4·2H 2O 标定NaOH ,所得的浓度偏低。

(2)采用含有少量中性杂质的H 2C 2O 4·2H 2O 标定NaOH 溶液,所得的浓度偏高。

原因参照(1)。

4.用下列物质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1)在110℃烘过的Na 2CO 3;(2)在相对湿度为30%的容器中保存的硼砂, 则标定所得的浓度偏高,偏低,还是准确?为什么?答:(1)采用在110℃烘过的Na 2CO 3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所得结果偏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1. 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算式:(1) 19.469+1.537-0.0386+2.54 4 (2) 3.6⨯0.0323⨯20.59⨯2.12345 2(3)10000000.11245.0)32.100.24(00.45⨯⨯-⨯ 4(4) pH=0.06,求[H +]=? 2 解: 1. 原式=19.47+1.54-0.04+2.54=23.51 2. 原式=3.6×0.032×21×2.1=5.13. 原式=45.0022.680.1245=0.12711.0001000⨯⨯⨯ 4. [H +]=10-0.06=0.87( mol/L )5. 反复称量一个质量为 1.0000g 的物体,若标准偏差为0.4mg ,那么测得值为1.0000~1.0008g 的概率为多少? 解: 由0.4mg σ= 1.0000g μ=故有1.0000 1.00001.0008 1.00000.00040.0004u --≤≤即02u ≤≤查表得 P=47.73%10. 设分析某铁矿石中Fe 的质量分数时,所得结果符合正态分布,已知测定结果平均值为52.43%,标准偏差σ为0.06%,试证明下列结论:重复测定20次,有19次测定结果落在52.32%至52.55%范围内。

证明:测定结果小于52.32%的情况52.43%52.32% 1.830.06%x u μσ--===,查表知概率为0.4641(单边)故在20次分析中测定结果小于52.32%的情况出现几率为0.50.46410.0359-=出现的次数为200.03590.718⨯=,大约出现1次测定结果大于52.55%的情况52.43%52.55%20.06%x u μσ--===查表知概率为0.4773(单边)故在20次分析中测定结果大于52.55%的几率为0.50.47730.0227-=,出现的次数为200.02270.4⨯= 故可以说“在20次测定中,19次的结果会落在52.32%--52.55%之间”。

14. 某分析人员提出一个测定氯的方法,他分析了一个标准样品得到下面数据:4次测定结果平均值为16.72%,标准偏差为0.08%,标准样品的值是16.62%,问置信水平为95%时所的结果与标准值的差异是否显著?对新方法作一评价。

解:n=4,f = 4-1=3由题意可知,x=16.72%,s=0.08%||x t n sμ-==|16.72%16.62%|40.08%-=2.5 <0.05,3t = 3.18故x 与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新方法可以采用。

18. 某学生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时,得到下列数据:0.1011 mol·L -1,0.1010mol·L -1, 0.1012 mol·L -1,0.1016 mol·l -1,根据4d 法,问第4次数据是否应保留?若再测定一次,得到0.1014mol·L -1,再问上面第四次数据应不应保留?解: (1)X=iX n∑=0.1011mol/L,d =||idn∑=0.00010.00013+=0.00007,4d =0.00028, 可是0.1016-0.1011=0.0005 >4d ,因此,数据0.1016不应保留。

(2)若再测一次结果是0.1014,X =iX n∑=0.1012mol/L ,d =||idn∑=0.00010.00020.00023++=0.000124d =0.00048,可是 0.1016-0.1012=0.0004 < 4d ,因此数据0.1016保留。

21.某荧光物质的含量(χ)及其荧光相对强度(y )的关系如下: 含量 χ/μg 0.0 2.0 4.0 6.0 8.0 10.0 12.0荧光相对强度y 2.1 5.0 9.0 12.6 17.3 21.0 24.7 a .列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b .求出相关系数并评价y 与x 间的相关关系。

解:由题意可得,x =6.0, y =13.1,71()()iii x x y y =--∑=216.2,721()i i x x =-∑=112.0,21()ni i y y =-∑=418.28,所以b=71721()()()i iiiix x y yx x==---∑∑=216.2112.0=1.93,a y bx=-=13.1-1.93⨯х6.0=1.52所以一元回归方程为:y=1.52+1.93x(b)因为r=比较接近于1,所以y与x的线性关系很好。

第5章1.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a.c1 mol·L-l NH3 + c2 mol·L-l NH4Cl;b.c1 mol·L-l NaOH + c2 mol·L-l H3BO3;c.c1 mol·L-l H3PO4 + c2 mol·L-l HCOOH;d. 0.010 mol·L-l FeCl3。

解:a. 对于共轭体系质子条件式为:[ H+ ] + [NH4+] = [Cl-] + [OH-]或[ H+ ] + [NH4+] = c2 + [OH-]b. 硼酸为一元酸, 取参考水准:NaOH , H2O , H3BO3质子条件式:[Na+] + [H+] = [OH-] + [H2BO32-]或c1+ [H+] = [OH-] + [H2BO32-]c. 直接取参考水平:H3PO4 , HCOOH , H2O质子条件式:[H+] = [H2PO4-] + 2[HPO42-] + 3[PO43-] + [HCOO-]+[OH-]d. 三氯化铁水溶液,取参考水准为:HCl ,Fe(OH)3 ,H2O质子条件式:3[Fe3+] +2[Fe(OH)]+[Fe(OH)2]+ [H+] = [Cl-] + [OH-]3.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a.0.050 mol·L-l NaAc;c .0.10 mol·L -l NH 4CN ; h. 0.050 mol·L -l CH 3CH 2NH 3+和0.050 mol·L -l NH 4Cl 的混合溶液; 解:a. 对于醋酸而言,K b = K w / K a = 5.6 ⨯ 10-10应为cK b = 5.6⨯ 10-10⨯ 5 ⨯10-2= 2.8 ⨯ 10-11> 10K w, c/K b > 100故使用最简式:[OH -]== 5.29⨯10-6pH = 14 – pOH = 8.72c. NH 4+ K a ’ = 5.6 ⨯ 10-10 HCN K a = 6.2. ⨯ 10-10 cK a ’ > 10K w c > 100 K a 由近似公式可以得到:[H +] == = 5.89⨯10-10pH = 10 – 0.77 = 9.23h. 查表可得,乙胺的碱式形式的电离常数 K b1 = 5.6⨯10-4[NH 4+]的碱式电离常数K b2 = 1.8⨯ 10-5所以K a1’ =1441105.610--⨯⨯ = 1.78⨯10-11K a2’ =1451101.810--⨯⨯ = 5.6⨯10-10K a1’ 和K a2’ 很接近[H +]=== 5.37⨯10-6pH = 6 – 0.73 = 5.274.人体血液的pH 为7.40, H 2CO 3, HCO 3-和CO 32-在其中的分布分数各为多少? 解:H 2CO 3的K a1=4.2×10-7, K a2=5.6×10-11, [H +]=10-7.40故222a 1a 1a 2K K K H H H δ+++⎡⎤⎣⎦=⎡⎤⎡⎤++⎣⎦⎣⎦7.4027.40277.40711(10)(10) 4.21010 4.210 5.610------=+⨯⨯+⨯⨯⨯0.0865=a112a1a1a2K K K K H H H δ+++⎡⎤⎣⎦=⎡⎤⎡⎤++⎣⎦⎣⎦77.407.40277.407114.21010(10) 4.21010 4.2105.610-------⨯⨯=+⨯⨯+⨯⨯⨯0.912=a1a202a1a1a2K K K K K H H δ++=⎡⎤⎡⎤++⎣⎦⎣⎦7117.40277.407114.2105.610(10) 4.21010 4.210 5.610-------⨯⨯⨯=+⨯⨯+⨯⨯⨯0.001=7.已知Cr 3+的一级水解反应常数为10-3.8,若只考虑一级水解,则0.010 mol·L -l Cr(ClO 4)3 的pH 为多少? 此时溶液中Cr(OH)2+的分布分数是多大?解:1) 3.82 5.8aK 10101010W c K ---=⨯=>>1.8a10100K c =<31.182102H +-⎡⎤==⨯⎣⎦ mol/L 故pH=2.932)2 3.8a 3.8 2.93()a K 100.121010K Cr OH H δ+---+===+⎡⎤+⎣⎦4.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a .标定NaOH 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中混有邻苯二甲酸;b .用吸收了CO 2的NaOH 溶液滴定H 3PO 4至第一化学计量点和第二化学计量点;c .已知某NaOH 溶液吸收了CO 2,其中约有0.4%的NaOH 转变成Na 2CO 3。

用此NaOH 溶液滴定HAc 的含量时,会对结果产生多大的影响?8.以NaOH 或HCl 溶液滴定下列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会出现几个突跃? a .H 2SO 4 + H 3PO 4; b .HCl+H 3BO 3; c .HF + HAc ; d .NaOH + Na 3PO 4; e .Na 2CO 3 + Na 2HPO 4; f .Na 2HPO 4 + NaH 2PO 49.设计测定下列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并简述其理由。

a .HCl + H 3BO 3; b .H 2SO 4 + H 3PO 4; c. HCl + NH 4C1; d .Na 3PO 4 + Na 2HPO 4; e .Na 3PO 4 + NaOH ; f .NaHSO 4 + NaH 2PO 4。

习题8.欲使100 mL 0.10 mol·L -l HCl 溶液的pH 从1.00增加至4.44,需加入固体NaAc 多少克(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解:HAc 的pK a =4.74,故有[]4.44 4.74lg ,Ac HAc -⎡⎤⎣⎦=+ 则[]Ac HAc -⎡⎤⎣⎦=2加入的NaAc 与HCl 反应生成0.10 mol/L 的HAc ,过量NaAc 浓度为0.100.052Ac -⎡⎤==⎣⎦(mol/L )所以加入NaAc 的质量=(0.10+0.05)×100×82.0×10-3=1.23(g )10.欲配制pH 为3.0和4.0的HCOOH-HCOONa 缓冲溶液,应分别往200mL 0.20mol·L -l HCOOH 溶液中加入多少毫升1.0 mol·L -l NaOH 溶液?解:HCOOH 的pK a =3.74,设加入1.0 mol/LNaOH 溶液x mL ,则1.03.0 3.74lg 0.2200 1.0xx =+⨯-,解得x=6.1同理有1.04.0 3.74lg 0.2200 1.0xx =+⨯-,解得x=25.716.已知0.1 mol·L -l 一元弱酸HB 的pH = 3.0,问其等浓度的共轭碱NaB 的pH 为多少?(已知: K a c >10K w ,且c /K a >100)解:据题意:[]H += 325(10)/10a K c --==910wb aK K K -==510OH --===14.0 5.09.0pH =-=21.阿斯匹林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现称取阿斯匹林试样0.250g ,加入50.00mL 0.1020 mol·L -l NaOH 溶液,煮沸10min ,冷却后,以酚酞做指示剂用H 2SO 4滴定其中过量的碱, 消耗0.05050 mol·L -l H 2SO 4 溶液25.00 m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