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作业及答案概要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分析化学(本)》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分析化学(本)》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分析化学》形考作业参考答案(1-3)2020年11月整理分析化学形考任务(一)(请学习完第一、二、三章后完成本次形考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C)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2、从精密度好即可推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B)A.偶然误差小B.系统误差小C.标准偏差小D.平均偏差小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偶然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B.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不具有单向性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绝对值相同的正、负偶然误差出现的机会均等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D)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5、下列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那些是正确的(B)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小系统误差B.作空白试验可以估算出试剂不纯带来的误差C.回收试验可以判断分析过程是否存在偶然误差D.通过对仪器进行校准减免偶然误差6、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D)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7、按有效数字修约的规则,以下测量值中可修约为2.01的是(B)A.2.005B.2.006C.2.015D.2.0168、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一般电光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该称取的质量是(B)A.0.05gB.0.1gC.0.2gD.1.0g9、滴定反应式t T+b B=c C+d D达到化学计量点时,T的物质的量与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B)A.1:1B.t:bC.b:tD.不确定10、在滴定分析中,关于滴定突跃范围的范围叙述不正确的是(B)A.被滴定物质的浓度越高,突越范围越大B.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突越范围越大C.突越范围越大,滴定越准确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大,突越范围越大11、定量分析中的基准物质的含义是(D)A.纯物质B.标准物质C.组成恒定的物质D.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12、强酸滴定强碱时,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时,则滴定突跃范围将(D)A.不变B.增大0.5个pH单位C.增大1个pH单位D.增大2个pH单位13、t mol的滴定剂T与b mol的被测物质B完全反应的点是(A)A.化学计量点B.滴定终点C.指示剂的变色点D.T与B的质量相等14、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A)A.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指示剂的颜色变化D.滴定突跃范围15、某酸碱指示剂的K HIn=1×10−5,其理论变色范围为(C)A.4~5B.5~6C.4~6D.5~716、用NaOH溶液(0.1mol/L)滴定同浓度的甲酸(K a=1.8×10−4)溶液,应选用的指示剂是(D)A.百里酚蓝(pK In=1.65)B.甲基橙(pK In=3.45)C.中性红(pK In=7.4)D.酚酞(pK In=9.1)17、下列滴定的终点误差为正值的是(D)A.NaOH滴定HCl,用甲基橙为指示剂B.HCl滴定NaOH,用酚酞为指示剂C.蒸馏法测NH4+时,用HCl吸收NH3,以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pH=7.0D.NaOH滴定H3PO4至pH4.0时18、NaOH溶液的标签浓度为0.3000mol/L,该溶液在放置中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标定,其标定结果比标签浓度(B)A.高B.低C.不变D.基本无影响19、下列样品不能用冰醋酸-高氯酸体系滴定的是(A)A.苯酚B.水杨酸钠C.磺胺吡啶D.邻苯二甲酸氢钾20、当HCl溶于液氨时,溶液中的最强酸是(C)A. H3O+B. NH3C. NH4+D. NH2-21、下列对苯甲酸说法不正确的是(C)A.苯甲酸在水溶液中酸性较弱B.苯甲酸在乙二胺中可提高酸性C.冰醋酸可用于苯甲酸的非水酸滴定的溶剂D.在水溶液中能用NaOH滴定苯甲酸22、下列关于αY(H)值的叙述正确的是(C)A.αY(H)值随pH的增大而增大B.αY(H)值随溶液酸度增高而增大C.αY(H)值随溶液酸度增高而减小D.lgαY(H)值随pH的增大而增大23、在Ca2+、Mg2+共存时,可不加掩蔽剂用EDTA滴定Ca2+的pH条件是(A)A.pH5B.pH10C.pH12D.pH224、使用铬黑T指示剂合适的pH范围是(C)A.5~7B.1~5C.7~10D.10~1225、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的配位比是(A)A.1:1B.2:1C.1:3D.1:226、αM(L)=1表示(A)A.M与L没有副反应B.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C.M的副反应较小D.[M]=[L]27、EDTA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TE<0.1)的条件是(D)A.lgK MY≥6B.lg K’MY≥6C.lgcK MY≥6D.lg cK’MY≥628、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结论(B)A.酸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B.羟基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C.辅助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D.各种副反应均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29、用相关电对的电极电位不能判断(D)A.氧化还原滴定突跃的大小B.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C.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D.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30、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的因素不包括(A)A.环境湿度的改变B.反应物浓度C.体系温度D.催化剂的加入31、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不包括(B)A.电对的性质B.催化剂C.氧化还原反应半反应中的失电子数D.电对氧化态或还原态发生沉淀、配位等副反应32、既能用滴定剂本身作指示剂,也可用另一种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方法不包括(A)A.重氮化滴定法B.碘量法C.溴量法D.KMnO433、下列不属于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的是(D)A.沉淀的溶解度小B.沉淀纯净C.沉淀颗粒易于滤过和洗涤D.沉淀的摩尔质量大34、下列违反无定型沉淀的生成条件的是(D)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B.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C.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D.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35、在重量分析法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是(B)A.冷水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C.热的电解质溶液D.热水36、用洗涤的方法可除去的沉淀杂质是(C)A.混晶共沉淀杂质B.包藏共沉淀杂质C.吸附共沉淀杂质D.后沉淀杂质37、在沉淀滴定中,与滴定突跃大小无关的是(D)A.Ag+的浓度B.Cl-的浓度C.沉淀的溶解度D.指示剂的浓度38、溶液pH测定时,需要用pH已知的标准溶液定位,这是为了(A)A.消除酸差影响B.消除碱差影响C.消除温度影响D.消除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的影响39、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进行的处理是(C)A.在酸性溶液中浸泡24小时B.在碱性溶液中浸泡24小时C.在水中浸泡24小时D.随测量pH变化,浸泡溶液不同40、双液接甘汞电极中硝酸钾溶液的主要作用是(A)A.平衡电压B.防止腐蚀C.防止阳离子通过D.盐桥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用化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同一复方阿司匹林片剂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得的标示含量如下:HPLC(3次进样的均值)法:97.2%、98.1%、99.9%、99.3%、97.2%及98.1%;化学法:97.8%、97.7%、98.1%、96.7%及97.3%。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 分析方法 分析原理2.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结构分析3.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二、简答题答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试样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1、系统,偶然2、系统,偶然,真实值,平均值3、0.002,0.0035,1.7%4、精密度,标准5、空白,对照,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量6、±0.02 ,±0.0002,20,0.27、5,28、准确,不确定9、3 10、28.70 11、系统,系统,偶然二、选择题1、A2、D3、B4、B5、D6、D7、B8、A9、B 10、C 11、C 三、简答题1.解:(1)产生系统误差。

通常应该烘干至恒重,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称量瓶中,采用差减法称量。

(2)使测量结果产生系统误差。

一般可通过空白试验来消除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

(3)产生偶然误差。

原因是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是不确定的数字。

(4)产生系统误差。

应该使用基准物质重新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

(5)滴定终点颜色把握不准,深浅不一致,由此带来的误差正负不定,属于偶然误差。

2.称取0.1000g 的试样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1%;称取1.000试样时的相对误差为0.01%。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为±0.1mg ,所以称量的绝对误差一样大,称量的准确度好象一致,但二者的相对误差不一样大,称量1.000g 试样的相对误差明显小于称量0.1000 g 试样的相对误差。

因此,用相对误差表示准确度比绝对误差更为确切。

3.甲的报告是合理的,因为取样质量只有两位有效数字,限制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分析结果最多也只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1.解:应先计算出纯(NH 4)2SO 4试剂中氮的理论含量,再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ω(B)(理论值)=%100132.13214.01100%)SO)((NH(N)2424⨯⨯=⨯M M =21.21%绝对误差为:21.14%-21.21%=-0.07% 相对误差为:%.%..0301002121070-=⨯-2.解:计算过程(略),结果如下:第一组:1d = 0.24% S 1 = 0.28% RSD 1= 0.74% 第二组:2d =0.24% S 2 = 0.33% RSD 2= 0.87%第二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为38.3,最小值为37.3;第一组的最大值为38.4,最小值为37.6。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质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分析方法和技术。

在学习分析化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加深对分析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分析化学学习题及答案。

1. 什么是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成分和结构的化学分支学科,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性质,而定量分析则是确定物质中各成分的含量。

2. 什么是分析化学的基本方法?分析化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种。

化学分析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包括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仪器分析则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分析,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3. 什么是分析化学中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性质的分析方法。

常见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反应法、光谱法、色谱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物质中所含元素、离子、有机物等成分。

4. 什么是分析化学中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确定物质中各成分的含量的分析方法。

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滴定法、光度法、电化学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物质中各成分的含量。

5. 为什么分析化学在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分析化学在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成分和结构,为其他化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分析方法。

同时,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研发等领域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以上学习题及答案,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希望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课后作业及详解

分析化学课后作业及详解

第一章不定量分析化学概论1.指出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若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2)所用砝码被腐蚀(3)天平零点稍有变动(4)试样未经充分混匀(5)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6)蒸馏水或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定的离子(7)滴定时,操作者不小心从锥形瓶中溅失少量试剂2. 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2%,39.15%,39.18%;乙分析结果为39.19%,39.24%,39.28%。

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3. 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2%或1%的准确度,问至少应用分析天平称取多少克试样?滴定时所用溶液体积至少要多少毫升?4. 甲、乙二人同时分析一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每次称取2.6g,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甲: 5.654% 5.646%乙: 5.7% 5.6%试问哪一份报告合理?为什么?5. 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成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成标准溶液?FeSO4 H2C2O4·2H2O KOH KMnO4K2Cr2O7 KBrO3 Na2S2O3·5H2O SnCl26. 有一NaOH溶液,其浓度为0.5450mol·L-1,取该溶液100.0ml,需加水多少毫升才能配制成0.5000mol·L-1的溶液?7. 计算0.2015mol·L-1HCl溶液对Ca(OH)2和NaOH的滴定度。

8. 称取基准物质草酸(H2C2O4·2H2O)0.5987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移取25.00ml标定NaOH标准溶液,用去NaOH溶液21.10ml。

计算NaOH溶液的量浓度。

9. 标定0.20mol·L-1HCl溶液,试计算需要Na2CO3基准物质的质量范围。

10. 分析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

分析化学答案详解

分析化学答案详解
(2)丙烯酸(4.25)
(3)吡啶的硝酸盐(C5H5NHNO3)(5.23)
4.7计算浓度为0.12 mol·L-1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pK:见上题)。
(1)苯酚钠;(2)丙烯酸钠;(3)吡啶。
解:(1)苯酚钠
(2)丙烯酸钠
(3)吡啶
4.8计算下列溶液的pH:(1)0.1mol·L-1NaH2PO4;(2)0.05 mol·L-1K2HPO4.
(3)通过上述(1)和(2)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在滴定分析中通常采用滴定剂的浓度在0.1~0.2mol/L?
解:
7.计算下列溶液滴定度,以g/mL表示。
(1)以0.2015mol/LHCl溶液,测定Na2CO3,NH3
(2)以0.1896mol/LNaOH溶液,用来测定HNO3,CH3COOH
解:
8.计算0.01135mol/LHCl对CaO的滴定度。
方法2:数据为3.98,3.92,3.90,3.97,3.94
判断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差别。
解:n1= 6,
2.10下列数据中包含几位有效数字:
(1)0.0251三位
(2)0.2180四位
(3)1.8×10-5两位
(4)pH = 2.50两位
2.1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第三章习题
解:
12.分析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时,称取试样0.3000 g,加入浓度为0.2500 mol/L HCl标准溶液25.00 mL。煮沸除去CO2,用浓度为0.2012 mol/L的NaOH溶液返滴定过量的酸,消耗了5.84 mL。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解:
.在500 mL溶液中,含有9.21 gK4Fe(CN)6。计算该溶液的浓度及在以下反应中对Zn2+的滴定度。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解答概要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解答概要

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1)一、内容提要 (1)二、重点与难点 (5)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6)第 3 章化学分析法导论 (17)一、内容提要 (17)二、重点与难点 (18)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8)第4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24)一、内容提要 (24)二、重点和难点 (32)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32)第5章配位滴定法 (60)一、内容提要 (60)二、重点和难点 (62)三、思考题和习题选解 (62)第6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75)一、内容提要 (75)二、重点和难点 (76)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76)第7章沉淀滴定法 (91)一、内容提要 (91)二、重点和难点 (93)三、思考题和习题选解 (93)第8章重量分析法 (100)一、内容提要 (100)二、重点和难点 (101)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01)第9章分析化学中的样品制备及常用分离方法 (107)一、内容提要 (107)二、重点与难点 (111)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12)第1章 绪论第2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本章要求1.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精密度、准确度、有效数字及显著性检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不确定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免方法。

3.掌握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

4.掌握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运算规则、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5.了解误差传递的规律和处理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相关与回归。

6.理解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7.理解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

8.了解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

一、内容提要本章要求读者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精密度、准确度、有效数字及显著性检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不确定度等基本概念;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运算规则、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了解误差传递的规律和处理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相关与回归;理解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理解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了解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篇一:分析化学课后题答案 (4)】多少?若此时y(h)。

y(h)= lgck稳y(h)=6.45,zn2+y(h)=16.50-6.46=10.05﹥8,可以滴定。

y(h)=4.65,lgk’=lgk稳y(h)=8.69-4.65=4.04,y(h)= lgk稳-8=0.69,查表5-2得ph≈9.6。

y(h)= lgk稳稳-8=25.1-8=17.1,查表5-2得ph≈1.2y(h)= lgk-8=14.33-8=6.33,查表5-2得ph≈5.12.8y(h)= lgck稳2.85.6称取0.1005g纯caco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溶液。

吸取25ml,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4.90ml。

试计算:(1)edta溶液的浓度;(2)每毫升edta溶液相当于多少克zno和fe2o3。

5.8称取1.032g氧化铝试样,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

吸取25.00ml,加入tal2o3=1.505mg/ml的edta标准溶液10.00ml,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oac)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至红紫色终点,消耗zn(oac)2标准溶液12.20ml。

已知1mlzn(oac)2溶液相当于0.6812ml edta溶液。

求试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

25.00ml试液,调至ph=10,加kcn以掩蔽铜和锌,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mg2+,用取4.10ml,然后再滴加甲醛以解蔽锌,又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用去13.40ml。

计算试样中铜、锌、镁的质量分数。

hg2+ + 2c12h11n2o3 = hg(c12h11n2o3)2-【篇二:分析化学课后答案__武汉大学__第五版_上册】>1. 称取纯金属锌0.3250g,溶于hcl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计算zn2+溶液的浓度。

解:czn2??0.325065.39250?10?3?0.01988mol?l?12. 有0.0982mol/l的h2so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分析化学练习册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册答案

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0?7;2?0?0;3?0?0;4?0?7;5?0?7;6?0?7;7?0? 0;8?0?7;9?0?0;10?0?7;11?0?0;12?0?7;13?0?0;14?0?0;15?0?7;16?0?7;17?0?7;18?0?7;19?0?7;20?0?0二、选择题:1C;2B;3C;4A;5B;6C;7B;8C;9D;10B;11C;12A;13C;14D;15B;16B;17C;18B。

三、填空题:1、定性分析,定量分析;2、化学分析法,化学反应,仪器分析法,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3、滴定,重量,测量准确度高,高含量和中等含量;4、基础,发展;5、取样,试样预处理,测定,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6、物质组成分析,分子结构鉴定,研究物质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7、光波谱,电化学,色谱,质谱;8、对光的吸收或发射,可见一紫外光谱法,原子吸收法,发射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9、物质的电化学性质,电位分析,电解分析,电导分析,库仑分析,极谱;10、吸附,溶解,反复分配,不同组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11、分离,分析,混合组分;12、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提供信息量大,微量分析,分子结构分析,过程控制分析,原位;13、发展微量分析,快速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联用技术和智能化仪器,化学计量学。

第二章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一、选择题:1B;2A;3A;4B;5B;6D;7B; 8A;9D;10B;11D;12B;13C;14B;15B;16A二、填空题:1、33.59,0.14,0.19,0.57;2、Q检验,3~10,Q计>Q0.90;3、无限,2,3,4 ;4、20.6,0.11046,12.00,0.1075,12.0;5、分析方法,组成相同,纯待测,差,增加,回收率,系统误差,6、检验测定结果之间差异性,t,F;7、测定平均值,真值或标准值,两组以上测定数据,显著性差异;8、方差(标准偏差),显著性差异,有显著性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作业第一章 概述一、选择题1.根据置信度为 95% 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的合理分析结果表达式应为(B )。

a. ( 25.48 ± 0.1) % b. ( 25.48 ± 0.13 ) %c . ( 25.48 ± 0.135 )% d. ( 25.48 ± 0.1348 ) %2.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d )。

a. 数值固定不变 b. 数值随机可变c. 无法确定 d. 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3. 某小于1的数精确到万分之一位,此有效数字的位数是( d )。

a.1 b .2 c.4 d.无法确定4. 消除或减小试剂中微量杂质引起的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A )。

A.空白实验B.对照实验C.平行实验D.校准仪器5.可用于减小测定过程中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D)。

A .对照实验 B. 空白实验 C .校正仪器 D .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6.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 Ca O 平均含量为 30.60% ,而真实含量为 30.30% ,则 30.60%-30.30% = 0.30% 为( B )。

A. 相对误差 B . 绝对误差 C. 相对偏差 D. 绝对偏差二、判断正误1.在分析测定中,测定的精密度越高,则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x )。

2.有效数字是指所用仪器可以显示的数字( x)。

3.分析结果的置信度要求越高 , 置信区间越小(x )。

4.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x )。

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论一、选择题1.欲配制 1000ml 0.1m ol/L HC l 溶液,应取浓盐酸(B )。

a. 0.84m l b . 8.4m l c . 1.2m l d. 12ml2. .用Na C2O 4( A )标定KM nO 4( B )时,其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为(a )。

a. n A =5/2nB b. n A =2/5n Bc. n A =1/2 n Bd. n A =1/5n B3. .已知1mLKM nO 4相当于0.005682g Fe 2+,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b)。

a . 4KMnO /Fe T =1mL /0.005682g b. 4KMnO /Fe T =0.005682g /mLc. Fe /KMnO 4T =1m L/0.005682g d . Fe /KMnO 4T =0.005682g/mL4. 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C )A.反应速度可快可慢B.反应速度要慢一点 C.反应必须定量地完成,反应速度快且有确定终点的方法 D.有确定终点的方法5.若以反应物的化学式为物质的基本单元,则( A)。

A. 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成简单的整数比B . 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等于相应物质的质量之比C. 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应等于相应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D. 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相等6.用同一 KMnO 4 标准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的 FeSO 4 和 H2C 2O 4 溶液,消耗等体积的标准溶液,则 FeSO 4 与 H2C 2O 4 两种溶液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A )。

A.B. C. D. 7.以下物质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D )。

A .优质纯的 N aO H B. 100 ℃干燥过的Ca O C.光谱纯的 C o2O 3D. 99.99% 纯锌二、简答题1.简述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答: 反应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 反应必须定量地进行。

• 必须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

• 必须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三、计算1.称取纯金属锌 0.3250 g,溶于 HCl 后,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计算Z n 2+溶液的摩尔浓度。

解:)/(01988.0250.038.653250.02L mol M W C V Zn Zn Zn =⨯==•+ 答:Zn 2+的摩尔浓度为0.01988 m ol / L 。

2.欲配制Na 2C 2O 4溶液用于标定0.02MKM nO 4溶液(在酸性介质中),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大浓度(M )的Na 2C2O4溶液?要配制100ml 溶液,应称取c多少克?解:标定反应为:O H CO Mn H O C MnO 22234248521652++==++++--n Na2C 2O 4=2.5n KMnO 4C Na2C2O4V N a2C2O4=2.5C KMnO4V K MnO4V Na2C2O4=V KMnO4∴ nNa2C2O4=2.5n KMnO4=2.5×0.02=0.05(mol / L )G Na 2C2O4 = C Na2C 2O 4V N a2C 2O4×M Na2C 2O4=0.05×0.100×134.0= 0.67 (g)答:应称取Na 2C 2O40.67克。

第三章 酸碱滴定分析法一、选择题1.按酸碱质子理论, Na 2HPO 4是( d)。

a. 中性物质 b. 酸性物质 c. 碱性物质 d. 两性物质2.下列阴离子的水溶液,若浓度相同,则(b )碱度最强。

a.CN -(K CN- =6.2×10-10) b.S 2-(K HS - = 7.1×10-15, S H 2k =1.3×10-7) c.F -(K HF =3.5×10-4) d.CH 3COO -(K HAc =1.8×10-5)3.在纯水中加入一些酸,则溶液中(c )。

a.[H +][OH -]的乘积增大 b.[H +][OH -]的乘积减小c.[H+][OH -]的乘积不变d.[OH -]浓度增加4. 在氨溶液中加入NaOH,会使:( C )A. 溶液中OH -浓度变小 B . NH 3的K b 变小C. NH 3的α降低 D. pH 值变小5.下列阴离子的水溶液,若浓度相同,则(B )碱度最强。

A. CN-(10CN 102.6k -⨯=- ) B. S 2-(-7S H 15HS 103.1k 101.7k 2⨯=⨯=-- ) C. F - (K HF = 3.5×10 -4 ) D. CH 3C OO - (K HAc =1.8×10-5 )6.用纯水将下列溶液稀释10 倍,其中 pH 值变化最大的是( A )。

A. 0.1 mol/L HClB. 0.1 mol/L HA cC. 1 mol/L NH 3· H 2OD. 1 mol/L HA c + 1 mol /L NaA c二、判断正误1. 多元酸或多元碱的逐级离解常数值总是K1>K 2>K 3。

( √)。

2. 等量的HA c和HCl(浓度相等),分别用等量的NaOH 中和,所得溶液的pH 值相等( x )。

3.缓冲溶液释稀pH 值保持不变( √)。

4. K H2PO 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为 :[H +]+[H 3PO 4 ] = [H 2PO 4- ]+[HPO 42- ]+2[P O43- ]+[OH -]( x)。

5.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质子的物质称为酸(x )。

6.酸碱指示剂本身必须是有机弱酸或弱碱(√ )。

7.缓冲溶液是由某一种弱酸或弱碱的共轭酸碱对组成的(√ )。

8. NaHCO 3中含有氢,故其水溶液呈酸性(x )。

三、计算1.称取c 试剂0.8835g,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012MHCL 滴定至H2PO 4-,共消耗HCl 溶液27.30ml 。

计算Na 2HP O4·12H 2O 的百分含量。

并解释所得结果(H Cl浓度、终点得确定以及仪器均无问题)。

解: Na2HPO 4·12H 2O%=1001000G M O12H HPO Na O 2H HPO Na 242242⨯⨯⨯••样n1024212⨯=•样G M n O H HPO Na HCl %0.112108835.01.35830.271012.0=⨯⨯⨯= 答:Na 2HPO 4·12H 2O 的百分含量为112.0%。

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主成型体是Na2H2PO 4,p H=4.7 ,而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变色范围为3.1---4.4 ,变色点为3.4。

显然,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具有较大的差别。

故终点误差较大。

由于终点较化学计量点偏高,故引起正误差。

2.分析不纯Ca CO 3(其中不含分析干扰物)时,称取试样0.3000克,加入0.2500M HCl 标准溶液25.00m l。

煮沸除去C O2,用0.2012MNaOH 溶液返滴过量酸,消耗了5.84ml 。

计算试样中C aCO 3的百分含量。

解:有关化学计量关系为:n Ca CO3=0.5n HCl100M n CaCO3%33CaCO CaCO ⨯⨯=样G10213⨯⨯=样G M n CaCO HCl %67.84103000.01.100)84.52012.000.252500.0(21=⨯⨯⨯-⨯= 答:计算出试样中CaCO 3的百分含量为84.67%。

第四章 配位滴定分析法一、选择题1.用钙指示剂在Ca 2+、Mg2+的混合液中直接滴定Ca 2+,溶液的p H必须达到(B )。

A. 14 B. 12 C. 10 D. 82.以E DTA 滴定Zn 2+,选用(b )作指示剂。

a. 酚酞b. 二甲酚橙 c. 二苯胺磺酸钠 d. 淀粉3.在EDTA 络合滴定中,(b )。

a. 酸效应系数愈大,络合物的稳定性愈大b. 酸效应系数愈小,络合物的稳定性愈大c. p H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d . 酸效应系数愈大,络合滴定曲线的pM 突跃范围愈大4.络合滴定中,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a)。

a. 金属指示剂络合物易溶于水 b. 本身是氧化剂c . 必须加入络合掩蔽剂 d. 必须加热5. 在Ca 2+和Mg 2+的混合溶液中,用ED TA 法测定Ca 2+时,消除Mg 2+干扰的最简便的方法是(A ).A. 控制酸度法 B . 配位掩蔽法 C. 氧化还原掩蔽法 D. 沉淀掩蔽法6.EDT A 滴定 Zn 2+时,加入NH 3 — NH 4C l 可( B)。

A . 防止干扰 B. 防止Zn 2+水解C. 使金属离子指示剂变色更敏锐D. 加大反应速度二、计算题1.用CaCO 3 基准物质标定EDTA 溶液的浓度,称取0.1005g CaC O3 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为100.0mL 。

移取25.00mL 钙溶液,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以待标定EDT A滴定之,用去24.90mL 。

(1)计算ED TA 的浓度;(2)计算ED TA 对ZnO 和Fe 2O 3的滴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