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课后练习题答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三峡

1.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1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

2.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积累拓展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⑴在;如果;自己。

⑵隔断;极(高);停止。

⑶白色;不加装饰。

5《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课外可以阅读《水经注》中描写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的段落,体会其写景文字的精彩。

11.《短文两篇》)

1.比较两篇文章在句式、节奏、用词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这两篇短文在行文风格上有很大不同.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但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多斟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

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 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读此文,带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

2.《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3.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又有自许的意味,传达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体会其妙处。

《答谢中书书》中的“共”与“未复”前后呼应,形成对比。既彰显古人的雅量深致,也感叹今人的粗陋无文,隐含自矜自得之意,犹言自己不仅能方驾康乐,直可追比古人。文中写景部分的词语使用极为精妙,“将”“欲”二字,赋景物以动态,而动中自然有静;“乱”“竞”极写动态,打破清晨傍晚的宁静,使得景物极具生命力。石壁五色斑斓,着一“交”字则有目眩神迷之意,竹树青翠欲滴,用一“俱”则现终年常绿之色。前者绚烂已极,然繁华易,落后者素朴已极,然终岁不改,自然之趣,万物之理,正在此处。

12 《与朱元思书》

一、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

二、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美丽的自然美景,往往有心灵净化的作用,所以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之怡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指出其用法。

1.任意东.西

2.横柯上.蔽

3.负势竞上.

4.以为顺流下.矣

参考答案:

1.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漂流)。

2.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3.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伸展)。

4.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下(漂流)。

四、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钟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与施从事书》渲染了雄峻连绵的青山变化多姿的景观,寄寓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与顾章书》描写故乡山水赏心悦目的情韵和灵趣,表现作者回归自然的欢愉和对自由人生的积极追求,同时也反映他对人世的退避。以审美的视角看山水,既有争霞蓄翠的浓重的色彩,又有鹤唳猿啼的悠扬的声韵,这一切又契合于作者无拘无碍的自由心境,从而创造了一个远离名利追逐的超然的审美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