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学定教的理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以学定教”的理解

在教学上,我有一个习惯,任何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练习形式,都要让学生先行尝试,再针对其理解进行教学设计。可是,如果离开对教材的研读,不能正确把握教材意图、教学内容的精髓,很可能这样的教学行为会滑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的境地;如果离开对教学的预设,不能充分把握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的形成又如何得到保证;如果离开对课标的理解,就无法对教学细节进行细致的处理,使我们的课堂上生成的精彩绽放最华丽的光彩。

对于这样的做法,我有这样的理解。

1、有的时候,成人因着经验的积累而理解的东西,在学生的眼光看来,可能由于某一个片断理解的缺失而使其无法理解,而成人(包括老师或家长)则认为很简单或想当然能够理解。而这种缺失是很难发现的。所以,有必要先了解学生的认识,查询其缺失或错误所在,再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

2、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方法可能在教师或家长的眼里是比较简单而有效的,可是学生却不认同,在她们的小脑袋中,自有其独特的思维过程,有时甚至是对于他们来讲是创新意义极大的东西。对于这样的事情,如果教师拘泥于教科书或自己的经验,硬是想方设法的将其装到一个个小脑袋中去,培养的可能是只会模仿而无创新意识的人,僵化而无生气的人。所以,先让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尽可能用孩子的方法教孩子,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尽可能少的限制孩子在课堂上的发言,鼓励学生知无不言。所以孩子们只要有一个新的想法,哪怕只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都会马上举起手告诉全班同学和老师,就此延伸到其他内容,类似于头脑风暴效应。

如果离开对教材的研读、对教学的预设、对课标的理解,就会信马由缰,演化成过于重视学生的体验等教学过程,而偏失教学的结果。我认为这个习惯与上面的习惯相辅相

成,会使孩子保持思维活力和创新活力,在课堂上的生命更有价值。所以,对教材的研读、对教学的预设、对课标的理解是“以学定教”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