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四大女诗人之李治简介
揭秘:唐朝诗坛“三大天后”的悲情人生
揭秘:唐朝诗坛“三大天后”的悲情人生本文导读:但很少中国人知道,唐朝诗坛还有“三大天后”:李冶、薛涛、鱼玄机。
我写过不少关于唐诗的文章,却一直没有写过唐朝的女诗人。
经常是不忍写。
表面是骄傲与潇洒,翻开来,内里全是挣扎与悲哀。
命若浮萍无定根,哪堪雨打风吹去?1从来没有一个朝代像唐朝这样,国都长安动不动就沦陷了。
终唐一朝,长安至少被攻陷了五六次。
神奇的是,基本上每一次都能转危为安,收复国都,继续李家的统治。
代价则是,皇帝还都之后,无一例外都要收拾人心,还有收拾人。
比如建中四年(783),泾原镇士兵哗变,攻陷长安,拥立朱泚为帝。
经过不细说了,反正次年七月,历经死难回到长安的唐德宗,开始收拾人了。
当时长安城里最著名的女诗人李冶,上了黑名单。
泾原兵变时,李冶身陷长安,没能随从唐德宗逃离。
原因不详。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她已不受皇帝的宠重,仓皇逃命之际,皇帝身边人那么多,自然也不会想到要带着她一起跑。
唐德宗还都之后,倒想起她来了。
据学者陈尚君考证,可能是朱泚称帝期间,看中李冶的诗才,因而让她写诗歌颂新朝。
作为皇帝逃难时被遗落在都城的、年过半百的女诗人,李冶何来抗拒的力量?于是只能写了,按照惯常的套路,说天下归心,祥瑞频现等等。
这首歌颂新朝之诗,肯定传到唐德宗耳朵里,因此要进行追究。
史载,唐德宗召唤李冶,可能是听了李冶的自辩,仍然觉得不可原谅,遂训斥她说:你看人家严巨川,跟你一样身处陷城,身不由己,但他怎么写的?“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看看,人家陷身伪朝,但心存我这个故君呐!而你呢?训斥完,不再给李冶辩解的机会,直接下令将她处死。
政治巨变,一个柔弱的女诗人,最终成了帝王无能的牺牲品。
2李冶,字季兰,常年生活在吴兴(今浙江湖州)。
吴兴古时候叫乌程,她因此被称为“乌程女道士”。
她的身世已湮没在历史中,我们无法知道她出身在什么样的家庭。
甚至连她的出生年份,也无法确知。
学者推测,她可能出生于725年至740年之间。
唐高宗李治的简介资料
唐高宗李治的简介资料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亦是大唐开国之后的第三代皇帝。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唐高宗李治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高宗李治简介李治,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
公元628年,李治出生于东宫,631年,年仅四岁的李治被封为晋王。
李治年幼就表现出了他的聪慧,且待人宽厚仁慈,与兄弟的关系也比较和睦,因此深得李世民的宠爱。
李治九岁时,生母文德长孙皇后去世,李治悲痛万分,思念与感伤之情感动旁人,李世民于是对他更加宠爱。
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与人勾结打算逼宫,事情败露,李承乾被废黜充军,而魏王李泰亦被贬,李世民认为“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于是将李治立为皇太子。
此后李世民多次将朝中的政事交给李治,可见对他十分信任,李治也做的非常不错,每每都能得到李世民的称赞,且他又十分孝顺,令李世民很满意。
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李治即位。
李治登上皇位前,与李世民的才人武氏有染,李世民死后,安律武氏当削发为尼。
公元650年,李治去感业寺上香又与武媚娘重逢,次年,李治将她接回宫中。
公元655年,李治废掉了皇后王氏,改立武氏为后。
武后慢慢得势,李治一度想要废后,但计划被武后知晓,只好作罢,而其在位后期多病症,眼睛也看不清东西,朝政大权逐渐落到武后的手中,并听从了武后的建议,使用天皇的称号,与天后武氏并成为二圣。
李治在位期间,唐朝的疆域扩展到最大,且平定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将田宅归还给百姓,开创了永徽之治。
公元683年年底,李治下诏将年号由永淳改为弘道,并大赦天下,然宣布完赦免诏书之后便去世了。
群臣为李治上谥号天皇大帝,庙号为高祖,于次年八月葬于乾陵,公元754年,改谥号为天皇大弘孝皇帝。
李治为什么喜欢武则天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猜测是因为李治童年由唐太宗亲自抚养,所身处的是慈父严母的生活环境。
唐太宗是雄霸天下的千古明君,自然也会对自己的儿子高标准严要求,因而深感父爱缺失的李治势必要在母亲长孙皇后身上寻求更多的母爱,以弥补自己内心的缺憾。
唐朝 四大女诗
唐朝四大女诗《唐朝四大女诗人及其诗作赏析》一、原文1. 李冶《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衍生注释:“至”在这里表示最、极的意思。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你说近它就近在眼前,说远可以远到无边,这是一种相对概念的体现。
清溪也是一样,看起来浅可能深处也很有深度。
日月高悬天际,是最高最明亮的存在。
而夫妻关系很特殊,有时候是最亲密的关系,同床共枕、患难与共;但有时候却可能形同陌路,严重的时候甚至反目成仇。
赏析:主题上,这首诗简短而富有哲理。
它通过对东西、溪、日月、夫妻这些具有代表性事物的描述,深刻地探讨了世间万物关系的相对性。
情感方面既有对客观事物关系的理性认知,又隐藏着一种对人情世故尤其是夫妻关系微妙性的感慨。
表现手法极为简洁,全诗用四组反义词开头,“近远”“深浅”“高日”“亲疏”,简单排列却引人深思。
然后以一种递进且戛然而止的方式引导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意味深远又短小精悍。
作者介绍:李冶是唐代的女诗人,她生性美貌且聪慧过人。
然而她的一生却充满波折。
她与一些文人雅士交游广阔,情感世界也较为复杂。
她的诗作多有感而发,且具有独特的视角,《八至》这首诗就充分体现了她对人生和感情的深刻认识。
运用片段:例子一:在一场闺蜜的闲谈中,甲向乙倾诉自己和老公的矛盾,感觉好像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疏远。
乙就可以说:“你知道吗,唐朝有个女诗人叫李冶,她在《八至》里就说‘至亲至疏夫妻’,夫妻之间的关系着实是很奇妙的,有时候很好,有时候又吵架冷战像陌生人,但这也是很多夫妻都会经历的啦。
”例子二:在文学欣赏课上,老师讲相对性的概念时,可以引用这首诗:“大家觉得世间事物关系很复杂吗?唐朝诗人李冶的《八至》就简单地举例说明了。
她写‘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从空间到自然再到人物关系,仅仅几句诗就把相对性的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子三:在家庭调解节目中,调解员在劝说一对闹矛盾的夫妻时可以说:“老祖宗们早就对夫妻关系有所感悟了,唐代诗人李冶写过‘至亲至疏夫妻’,你们现在就处在一个有些疏远的状态,但只要好好沟通经营,还是可以变回至亲的关系呀。
唐高宗李治简介 李治是怎么死的?
唐高宗李治简介李治是怎么死的?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三个嫡子,母亲是长孙皇后,生于公元628年,在兄弟中排行老九。
唐太宗为其取名李治,乳名雉奴,字为善。
年。
长孙皇后去世之时,李治悲伤难忍,悲哀之色感动左右之人。
唐太宗因此更加
疼爱李治,不久任命他为右武候大将军。
唐太宗最开始将李治当作皇子宠爱,因为最开始的太子是李承乾,而太宗根本
被唐太宗立为太子。
成为太子之后,唐高宗才将李治当成是继承人来培养。
而李治本人聪慧,又十分孝顺唐太宗,所以安安稳稳的的等到了继位之时。
唐高宗李治为政前期颇有政绩,他遵循唐太宗的政策,延续贞观之风,国泰民
安,创永徽之治。
但是后期因为他经常头晕目眩,甚至严重到不能处理政务的情况。
最终野心勃
勃的武则天,趁机干政,并渐渐将国家大权掌握在手中。
当唐高宗下令称天王,武则天为天后,二圣并存之时,实际上李治已经不能在
压制武则天了。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背后的故事
一、李司空师道的背景李司空师道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诞辰于东海郡,是唐代文学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世居东海郡(今属山东省枣庄市)。
他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擅长诗文,代表作有《悯农》、《过故人庄》等。
他为人正直,性格豁达,深受后人的尊敬和爱戴。
他在文学创作上呈现了鲜明的个性风格,是唐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二、《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的创作背景《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是唐代著名女诗人李冶创作的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篇。
李冶是唐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位女性文学家,她的诗歌以其清新高雅、豪放不羁而著称。
这首诗是李冶在东平郡因思念故乡所作,遥寄给在东海郡的李司空师道。
李冶在这首诗中通过抒发自己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她作为女诗人的独特气质和写作风格。
三、《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的艺术价值《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作为唐代女诗人李冶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在艺术形式上,诗篇运用了豪放不羁的艺术手法,充分展现了李冶敢于表达自己情感的独特风格,同时也体现了她的诗歌才华和创作才能。
在艺术内涵上,诗篇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以及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展现了李冶内心真挚的情感。
这些都赋予了这首诗篇非常珍贵的意义,成为了唐代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
四、《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的历史价值《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作为唐代文学史上的珍贵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为后人了解唐代社会风貌、女性地位和心理状态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为研究唐代文学和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再次,李冶作为唐代唯一一位女性文学家,她的诗歌创作为研究唐代女性文学史提供了独特的角度和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五、结语《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作为唐代文学史上的珍贵遗产,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女中诗豪李冶(李季兰):三段失败的恋情,看透婚姻的本质
女中诗豪李冶(李季兰):三段失败的恋情,看透婚姻的本质作者:锅主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张爱玲曾说,唐朝是一个“兴兴轰轰橙红色的时代”。
“兴兴轰轰”和“橙红色”十分贴切地道出了这个时代文化的璀璨纷呈和人物的浪漫多情。
唐朝的男子既有金戈铁马的豪情,又风流倜傥,温柔缱绻;而唐代的女子受时风的影响,热情奔放,才思敏捷。
据统计,唐朝290年间就出现了207位女诗人,她们的才情照亮了大唐的星空。
唐朝有四大女诗人:李季兰、薛涛、鱼玄机、刘采春。
她们貌美倾城,才华横溢。
尤其是李季兰,天赋异禀,诗歌造诣极高,她诗中的不少哲思给后人以警醒;她一生对爱情大胆热烈地追逐,钟其所爱,不计得失;她谈笑风生,及时行乐,有一群同歌共酒的蓝颜知己。
她的结局不算好,但她的生活并不糟。
她的一生,孤独却不寂寞。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暮春的花圃,蔷薇正开得繁盛。
李季兰的父亲抱她去花圃赏花,让她即景赋一首《咏蔷薇》,没想到才六岁的小女孩稍假思索,便念道:“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这蔷薇架还没搭好,蔷薇的心绪就乱了,旁逸斜枝地乱长。
本来是天真烂漫的童稚之语,但是李父却听出了别样的意味来:“架却”谐音“嫁娶”,还未“嫁娶”就“心绪乱纵横”,似乎有种不祥的预兆,他不禁担忧长大后的李季兰会成为“失行妇人”。
于是,这个焦虑的父亲做出了一个改变女儿一生命运的决定:将她送入深山道观,希望她静心修道,摒弃杂念,将来可以像普通女子一样谨遵妇德,相夫教子。
其结果当然是事与愿违的。
山中岁月漫长,年复一年,花开花落。
每日青灯黄卷、素手弹琴的清修生活滋养了李季兰飘逸出尘的气质。
《唐才子传》里这样形容她:美姿容,神情萧散。
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
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
这样的一个妙龄女子,即便身着素袍、手执拂尘,不论站在哪里,都会吸引人的注意。
很快,她成为来访名流贵客争相交游的对象。
李季兰心底那一片火红的蔷薇从未凋谢过。
她虽身在方外,却心在红尘。
李冶(李季兰):唐朝著名女诗人,热情奔放的女道士,命运的结局很惋惜
李冶(李季兰):唐朝著名女诗人,热情奔放的女道士,命运的结局很惋惜李冶,字季兰,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一代传奇。
6岁时,便写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这样的诗句,可谓天纵奇才。
但正是因为这首诗,李季兰11岁时被送往玉真观,成为了一个道姑。
其缘由是,她的父亲有一天抱着她去庭院里欣赏蔷薇,令其赋诗,李季兰便吟出了这首《句》,其中“架却”两字谐音“嫁却”,她父亲认为此诗不祥:小小年纪就懂得思春,长大后恐失妇人德行。
摊上“不解风情”的爹,也是她倒霉。
进入玉真观以后,李季兰醉心六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擅翰墨,爱作雅谑,略有些调皮。
一晃,李季兰就来到了16岁,芳心灿烂,情窦初开。
当时道观内经常有文人雅士前来游览,李季兰就更加渴望外面的花花世界,每每与香客谈笑,暗送秋波,故人称“风情女子”。
在唐代,道教盛行,因皇室与道教创始人李耳同姓,就更加推崇,所以会有一些贵族、名门闺媛前来修行,玉真公主就是其中一个。
有如此风气,加之有名门佳丽身在其中,道观便成了文人雅客的流连之地,李白离开长安后,先登紫极宫,正式入了道家法门,晚唐鱼玄机也是一个“风流”的女道士。
有一天,李季兰感到寂寞难耐,便偷偷跑出道观,去不远处的剡溪中荡舟漫游,偶遇了英气俊朗的诗人朱放。
于是,一念起万水千山。
16岁的李季兰生得婷婷玉立,雪肌脂肤,好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尤其一身道袍更显神秘,这让朱放也心旌荡漾。
两个人一起游赏,度过了一个美妙的下午。
临别时,朱放还作诗相赠: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
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从此以后,两个人便不时约会,游山赏水,吟诗弄月。
但是好景没过多久,朱放奉召前往江西为官,两人不得不挥泪告别。
分开之时,李季兰写了一首诗,题为《寄朱放》: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
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
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从诗中可以看出,她和朱放已经发展成恋人关系,后来因为相思,李季兰又写了《明月夜留别》: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历史趣谈:李治简介 唐高宗李治的一生概述及永徽之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治简介唐高宗李治的一生概述及永徽之治导语:李治简介:李治即唐高宗(628年683年),字为善,汉族人。
贞观二年六月十三日(628年7月19日)出生,弘道元年十二月四日(683年12月27日)崩殂李治简介:李治即唐高宗(628年—683年),字为善,汉族人。
贞观二年六月十三日(628年7月19日)出生,弘道元年十二月四日(683年12月27日)崩殂,享年56岁,葬于乾陵(今陕西乾县),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弘孝皇帝、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
贞观五年(631)封晋王。
七年,遥授并州都督。
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
十七年,李承乾谋杀李泰未遂。
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李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
次年(650年)改元永徽。
高宗即位起初四五年间由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掌握朝政。
太宗女高阳公主嫁房玄龄子遗爱,高宗即位,贬遗爱为房州刺史。
永徽四年(653年),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谋反。
事发,遗爱被杀,李元景、李恪及高阳公主等均赐死,高宗皇位由此得到巩固。
传统史家认为唐高宗碌碌无为。
但事实上,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已使“贞观之治”岌岌可危,高宗刚登基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再次尖锐。
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
”,永徽二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
高宗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李世生活常识分享。
【唐朝历史】六岁已春心萌动的大唐才女:揭秘唐代才女李冶
【唐朝历史】六岁已春心萌动的大唐才女:揭秘唐代才女李冶导读:六岁时父亲抱着她在蔷薇花架下,开玩笑让她即景做诗,她脱口吟出一诗:“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
”这首诗一出口就让她的父亲吓了一跳。
众所周知,女孩子一般要到了十五六岁的花季,也就是古代所说的二八年华才情窦初开,春心萌动。
然而,也有例外的,例外得令人惊叹不已,大唐王朝的一个六岁的女孩子就已经情窦初开,春心萌动。
而这个六岁的女孩子就是唐朝中叶的一代才女、大名鼎鼎的女诗人李季兰。
李季兰,原名李冶,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
据《唐才子传》记载: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
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
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未却架,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
’后以交游文士,微泄风声,皆出于轻薄之口。
”后来干脆将她送入玉真观修行。
但是,这并没有挡住李季兰早已萌动的春心在波翻浪滚。
说起来,这个江南女子自幼聪慧过人,六岁时的一天,她的父亲抱她在蔷薇花架下,开玩笑让她即景做诗,她脱口吟出:“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
”父亲听后并没有为自己的六岁女儿出口成诗的天才感到高兴,而是皱着眉头暗自嘀咕:“架却,就是‘嫁却’啊,小女孩儿家就说什么‘经时不嫁’啊‘心绪乱’啊,这样的女儿长大了能乖乖做三从四德的良家女子吗?”此时,她的父亲就已经觉得女儿年纪虽小,却性情不宁,将来必会出乱子,于是,便将她送入剡中玉真观出家,改名李季兰。
李季兰每日做诗、弹琴倒也清净自在。
做了女道士的李季兰,容貌俊美,风姿绰约,而带有须眉英气,诗词歌赋,了然于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在玉真观中,艳名高张,一时引的四方文人,八方雅士纷纷前来拜倒在她的石榴群下。
李季兰长到了十六岁,这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出落得婷婷玉立,雪肌脂肤,好似一朵盛开的白莲。
她在道观中读经之外,就是作诗、习字、弹琴。
李冶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李冶李冶(? ---公元784年),字季兰(? 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
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
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
宋人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 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文学成就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
刘长卿对她的诗极其赞赏,称她为“女中诗豪”。
高仲武评论说:“士有百行,女唯四德。
季兰则不然。
形器既雄,诗意亦荡。
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
”又说她“上比班姬(?婕妤)则不足,下比韩英(?兰英)则有余。
不以迟暮,亦一俊妪。
”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一起,被人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 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清人汪如藻在修编 四库全书》时进献给乾隆皇帝的藏书中也有 薛涛李冶诗集》二卷。
生平李冶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六岁那年,曾写下一首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架却”,谐音“嫁却”。
(她父亲认为此诗不祥: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
而这也不幸被他父亲言中(?原文:季兰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令咏蔷薇云云。
父恚曰:“必失行妇也。
”后竟如其言)。
长大后出家为女道士的她依然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加及她又善弹琴,尤工格律。
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和释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
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
她的( 寄朱放》、 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其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闻知她的诗才,特地召见她赴京入宫,那时,她已进入暮年,正栖身著名的花都广陵。
接旨后,只得应命北上。
她有七律(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其详词意,不类冶作”,似乎缺乏根据。
李治(唐高宗李治的称号)—搜狗百科
李治(唐高宗李治的称号)—搜狗百科早年经历贞观二年(628)六月庚寅,李治出生在东宫的丽正殿。
贞观五年(631),封为晋王。
贞观七年(633),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
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
开始由著作郎萧德言教授《孝经》,唐太宗问道:“这部《孝经》说的什么最重要?”对答道:“孝,开始是事奉双亲,长大后是事奉君王,最终是修身。
君子事奉皇上,进朝廷想着尽忠,退居在家想到弥补皇上的过错,将顺从其美,纠正其恶。
”唐太宗大喜道:“按此行事,完全能够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
”等到文德皇后去世,李治时年九岁,悲哀思念之情感动左右的人,太宗多次加以安慰,从此特别受到宠爱。
不久被任命为右武候大将军。
贞观十七年(643),皇太子李承乾被废弃,魏王李泰也因犯罪被贬,唐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人计议,立李治为皇太子。
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边,让他观看自己决断各种政务,有时候让他参加议事。
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将讨伐高丽,命令李治留守定州。
等到唐太宗基本确定了发兵日期,李治悲哀,整天啼哭,因而请求驿站飞马传递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并传递边境情况的报告,唐太宗都同意了。
用快马奏事,从此开始。
等到唐太宗大军凯旋,李治跟从唐太宗到并州。
当时唐太宗生了个大毒疮,李治亲自用口吸毒脓,扶着车辇步行跟从了几天。
登基为帝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驾崩。
二十七日,以礼部尚书、兼太子少师、黎阳县公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书左丞张行成为兼侍中、检校刑部尚书,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代理户部尚书高季辅为兼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太子左庶子、高阳县男许敬宗兼礼部尚书。
二十八日,李治回京。
六月一日,李治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岁。
八日,改民部尚书为户部尚书。
叠州都督英国公史李勣为特进、检校洛州刺史,仍在洛阳宫留守。
十日,诏令司徒、扬州都督、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二省政事,其余官职依前一样,赐物三千缎。
大唐第一才女李冶:任凭人言,我自逍遥
大唐第一才女李冶:任凭人言,我自逍遥李冶、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居首位的李冶,最是传奇。
她是才女,被称为“女中诗豪”。
她是美女,纵使迟暮,也被称为“俊媪”(美丽的老太太)。
她是道姑,但因为很不检点遭人指摘,说她是“女冠式娼妓”(女冠即道姑)。
矛盾吧?矛盾。
可她偏将这矛盾融于一身,活出了与众不同的模样。
早慧才女,披了道袍李冶,字季兰。
《唐才子传》形容她“美姿容,神情萧散。
”意思是李冶姿容貌美,气质潇洒。
能让辛文房评价“美姿容”的女子,全书仅有李冶一人,可见她当年有多美。
美就算了,李冶还很有才,“善弹琴,尤工格律。
”6岁那年,父亲要她以蔷薇作诗,李冶脱口而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
”妙则妙亦,可等等,“架却”......“嫁却”?!这哪是在写蔷薇,分明是一个怀春少女恨嫁嘛,这孩子早熟啊!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
”之后,干脆将她送入玉真观修行。
于是李冶成了女冠(guān),也就是道姑。
当时,道教作为唐朝的国教很受推崇,许多女子披上道袍,甚至把这视作一种时髦。
而且,女冠除了衣食无忧之外,还可以与男子自由往来而不受礼法约束,这可是闺中少妇所做不到的。
所以当了女冠,对于生性恣意的李冶而言,还真难说,究竟是被戴上了枷锁,还是被放出了牢笼。
三段情缘,孰是孰非(一)20岁上下,李冶遇到了初恋——一个和尚。
和尚名叫皎然,俗家姓谢,是谢灵运的十世孙。
安史之乱爆发前,他回到老家躲避战争,所在的寺庙就在李冶所在道观的附近。
两人相识后,热情的李冶表白了: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信纸雪白,我把它叠成双鲤的形状,你想不想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打开双鱼,我的心事都在它腹中的书信里。
信中具体内容,如今我们已不得而知。
只知道,随后,李冶收到了一首拒绝诗,题目叫《答李季兰》: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少女失恋了。
可是,她年轻啊,那可是一壶浊酒、一场痛哭便能化解掉万千情伤的大好年纪。
0924 唐代四大女诗人
唐代四大女诗人唐代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的巅峰与代表,据专家考证:在唐朝290年间竟然出现了207位女诗人。
尽管在诗坛众多耀眼的“巨星”当中,女诗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但也散发着自己的独特光芒。
其中,数李冶、薛涛、鱼玄机、刘采春最为著名,她们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李冶,浙江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
她五六岁时已能出口成诗,尝作《咏蔷薇》诗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架”与“嫁”谐音,其父因此预言她“必为失行妇”。
这种所谓“一语成谶”的乌鸦嘴典故显然是后人牵强附会,不过事实上她的情路确实坎坷不平,同时她作为一个风流女诗人,。
在唐代,我们较为熟悉的几个大诗人都有道士身份,李白号称青莲居士,王维入道号称无为子,和男诗人们相同,女子入道之风颇盛,而那些“洗妆拭面着冠破,白咽红颊长眉青”的女冠们,往往以修道为名,过着无拘无束的浪漫生活,其宕逸纵情者几入娟妓一流。
季兰姿容秀美,神情脱俗,又善弹琴,工翰墨,尤以诗才敏捷名闻遐迩,故当时文士皆与之游,风流韵事自在所难免。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曾记载过这么一件逸事:(季兰)尝与诸贤集乌程开元寺,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乃消之日:“山气日夕佳。
”长卿对日:“众鸟欣有托。
”举座大笑,论者两美之。
“阴重之疾”指病气,对这种男性疾患,一般女子是讳言的,更不会用以取笑别人。
季兰却公然以此为话题与长卿调笑,而长卿居然也报以同样的调笑语,其谑浪狂荡、其与长卿等不同寻常的关系于此可见。
然而,他们毕竟不同于里巷粗俗之辈,即使戏谑调笑,打情骂俏,也照样引经据典,掉文吟诗。
这两句就是用的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之五)和《读山海经诗十三首》(之一)中的成句,双方都用得十分含蓄巧妙,确实称得上“雅谑”,也确实显示出两人不凡的才情,所以会赢得“举座大笑,论者两美之”。
李冶为女冠,生性风流,善作雅谑,善弹琴,尤工格律。
与当时诗坛名宿刘长卿、陆羽(鸿渐)、释皎然均有密切来往。
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名士情意绵绵。
作为大唐第一才女的李治,从不顾忌世俗眼光,逍遥自在
作为大唐第一才女的李治,从不顾忌世俗眼光,逍遥自在我们都知道,唐朝的诗是极为出名的。
同时唐朝也有一些出名的女诗人。
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李冶了。
她是一个才女,被人称作女中诗豪。
她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即便是老了,还有人说她是美丽的老太太。
她也是一个道姑,但是却有人说她不检点。
这一切的一切结合在她的身上,总是让人觉得矛盾。
可是她虽是矛盾的集合体,却活出了那个时代女子最为恣意的样子。
辛文房曾夸她“美姿容”。
在《唐才子传》中,被辛文房如此夸的人,只有李冶。
可以想象她当年是有多美丽了。
漂亮就算了,关键是她还很有才华。
她六岁那年,父亲让她以蔷薇作诗。
她连想都没有想,就脱口而出了一首诗。
只是她的诗中有两个字是“架却”,“架却”与“嫁却”同音,于是她的父亲觉得她恨嫁。
并且如此早慧,怕她惹出事端。
为了以防万一。
之后,就将她送去了道观。
于是她就这样成了道姑。
在唐朝的时候,道教是国教,所以很受人们推崇。
女子穿道袍是一件很时髦的事。
而且,道姑除了衣食无忧之外,可以不受礼法约束。
所以到了道观的李冶,是多了束缚,还是挣脱了的束缚,真的很难说。
其实她在二十岁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和尚。
这个和尚是谢灵运的十世孙。
她本来就是一个不拘泥世俗的女孩,于是她就向和尚表白了。
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大胆的事情了,一般人都不敢做。
可是她被拒绝了,所以她失恋了,可是她年轻,哭过之后又继续她的生活,继续交友作诗,活得任性。
从来不会受一般的情感所约束。
安史之乱爆发,很多文人南下。
李冶又遇到了爱情。
这次两人在一起了。
当然,她也像所有陷入爱情的女人一样患得患失。
可是爱情易逝,他们在一起两年后,还是分开了。
据说,那个男人,后来娶了高门大户的女儿。
她的第三段感情,也和第二段差不多,也是以失败告终。
也是在一起又分开,后来娶了高门大户的女子。
从她写下的诗来看,她经历过几段感情,却又及时放下,不悲不喜,很是通透。
这就是到现在,也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何况当时的古代女子。
女诗人李治的18首诗词
女诗人李治的18首诗词李治,唐代女诗人,才情出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诗意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关于李治的18首诗词:1.《春愁》春风吹动花枝摇,愁绪萦绕心头悄。
寂寞独坐花园里,思念如海泛滔滔。
2.《夜雨》夜雨细细湿花枝,思念如影随心悲。
寂寞心事难言说,只能倾诉给明月。
3.《秋思》秋风吹落黄叶飘,思念如此满心遥。
寂寞凭栏望远方,似乎听到故乡笑。
4.《思念》思念如潮涌心头,望眼欲穿寻不着。
寂寞夜深情难眠,只能倚窗望明月。
5.《离别》离别之际泪如雨,思念绵绵入梦中。
寂寞夜色难入眠,只能抚摸旧时容。
6.《相思》相思如海泛滔滔,思念如病难痊愈。
寂寞夜色难入眠,只能倚窗望明月。
7.《月夜》月夜寂寞思绪多,独坐窗前独自哭。
寂寞夜色难入眠,只能倚窗望明月。
8.《追忆》追忆往事泪湿衣,思念如潮涌心扉。
寂寞夜色难入眠,只能倚窗望明月。
9.《思乡》思乡之情如海泛滔滔,心中忧愁难言表。
寂寞夜色难入眠,只能倚窗望明月。
10.《春梦》春梦里思念如潮涌,花开花落泪如雨。
寂寞夜色难入眠,只能倚窗望明月。
11.《秋雨》秋雨落在思念中,心事如病难痊愈。
寂寞夜色难入眠,只能倚窗望明月。
12.《相思夜》相思夜色思绪多,独坐窗前独自哭。
寂寞夜色难入眠,只能倚窗望明月。
13.《离别诗》离别之际泪如雨,思念绵绵入梦中。
寂寞夜色难入眠,只能抚摸旧时容。
14.《夜思》夜思如潮涌心头,望眼欲穿寻不着。
寂寞夜深情难眠,只能倚窗望明月。
15.《思念诗》思念如海泛滔滔,望眼欲穿寻不着。
寂寞夜深情难眠,只能倚窗望明月。
16.《秋思诗》秋思如潮涌心头,望眼欲穿寻不着。
寂寞夜深情难眠,只能倚窗望明月。
17.《思乡诗》思乡之情如海泛滔滔,心中忧愁难言表。
寂寞夜色难入眠,只能倚窗望明月。
18.《月夜诗》月夜寂寞思绪多,独坐窗前独自哭。
寂寞夜色难入眠,只能倚窗望明月。
以上是关于女诗人李治的18首诗词,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关于唐代四大女诗人介绍
关于唐代四大女诗人介绍唐代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的巅峰与代表,尽管在诗坛众多耀眼的“巨星”当中,女诗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但也散发着自己的独特光芒。
其中,她们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艳女冠李冶(一)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中唐初期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
与许多著名诗人一样,季兰也属于“弱龄早慧”那一类。
据《唐诗纪事》记载,她五六岁时已能出口成诗,尝作《咏蔷薇》诗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架”与“嫁”谐音,其父因此预言她“必为失行妇”。
这种所谓“诗谶”的故事虽有后人编造之嫌,但季兰的人生道路确实不平坦,她也确实称得上是一个风流女冠。
在唐代,女子入道之风颇盛,而那些“洗妆拭面着冠破,白咽红颊长眉青”的女冠们,往往以修道为名,过着无拘无束的浪漫生活,其宕逸纵情者几入娟妓一流。
季兰姿容秀美,神情脱俗,又善弹琴,工翰墨,尤以诗才敏捷名闻遐迩,故当时文士皆与之游,风流韵事自在所难免。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曾记载过这么一件逸事:(季兰)尝与诸贤集乌程开元寺,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乃消之日:“山气日夕佳。
”长卿对日:“众鸟欣有托。
”举座大笑,论者两美之。
“阴重之疾”指病气,对这种男性疾患,一般女子是讳言的,更不会用以取笑别人。
季兰却公然以此为话题与长卿调笑,而长卿居然也报以同样的调笑语,其谑浪狂荡、其与长卿等不同寻常的关系于此可见。
然而,他们毕竟不同于里巷粗俗之辈,即使戏谑调笑,打情骂俏,也照样引经据典,掉文吟诗。
这两句就是用的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之五)和《读山海经诗十三首》(之一)中的成句,双方都用得十分含蓄巧妙,确实称得上“雅谑”,也确实显示出两人不凡的才情,所以会赢得“举座大笑,论者两美之”。
李冶为女冠,生性风流,善作雅谑,善弹琴,尤工格律。
与当时诗坛名宿刘长卿、陆羽(鸿渐)、释皎然均有密切来往。
女冠_诗豪_李冶
出家的女冠而成为相当杰出的诗人,这是唐 代社会生活和道教文化的一个内容。在这些女冠 诗人中, 最为杰出的当数鱼玄机和李冶。 李冶, 字季兰。她早年大概住在大峡中, 后来 移居江东, 其活动地区以吴兴 (今浙江湖州市) 为 主。吴兴古称乌程, 因此她被称为 “乌程女道士” 。 季兰大约生于 !"# 至 !$% 年之间, 死于 !&$ 年。李 冶这一名字,随着她诗集的流传出现讹误,或作 “李裕” 、 “李治” , 实作李冶, 已成定论。 季兰出身的家庭不可确考。 《太平广记》 引后 周王仁裕 《玉堂闲话》 的记载说: “ 李秀 (乃 ‘季’ 字 之讹) 兰以女子有才名, 初五、 六岁时, 其父抱于 庭, 作诗咏蔷薇, 其末句云: ‘ 经时未架却, 心绪乱 纵横。’ 父恚曰: ‘ 此女将来富有文章, 然必为失行 妇人矣。 ’ 竟如其言。 ” (李昉 《太平广记》 卷二七三) 从这条记载看, 季 兰应出身于书香 翰墨之家, 因此她 受到良好文化教 育, 加之天生灵慧 之气, 幼年即作诗 为戏, 留下佳句。 关于季兰遁 入道门的原因, 说 法不一。有的学者 根 据 《玉 堂 闲 话 》 推测, 以为应是成 人后她的父亲怕她有失妇行, 将她送入道观; 也有 人认为她入道之前当有 “失行” 之事, 是为夫所弃, 不得已而入道。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 李冶进入道观 都与唐代道教发展的形势有关。道教在唐代发展 到极盛, 道观林立, 道士众多, 出现许多专门的女 冠观。 公主、 宫人入道成为风气; 另一方面, 随着道 教在社会上的普及, 它也严重地世俗化了。 许多女 性入道, 并不是出于信仰, 而是在陷于某种具体困 境时寻求人生的出路。 特别是对于贵族、 士大夫家 庭出身的女性, 入道又可以解脱家庭束缚, 得到较 为活跃、 宽松的生活环境。 一些有势力的贵族如太 平公主、 玉真公主等, 入道以后, 仍然是声势赫奕, 周围有大量官僚文人包围着。如果说唐代的某些 道观乃是地域的文化活动中心,这些女冠们则是 参与这种活动的重要成分。她们 “艳冶” 、 “ 风流” , 行迹已和艺妓相类。 正是这样的环境, 使得一些有 才能的女性得以发挥出卓异的才能。李冶就是其 中幸运的一位。 季兰入道门后, 即以女冠而又是才女的身份, 过着同文人名士饮酒赋诗的游宴生活。她的杰出 的诗才也得以发挥出来。高仲武所编《中兴间气 集》 是一部诗歌总集, 题名里的 “中兴” 指 “安史” 乱 后唐室中兴,收诗起 !#’ 年,至 !!( 年,作者 "’ 人, 诗 )*% 余首。 李冶诗计收入六首, 并有评论说: 士有百行, 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也。形气既 雄, 诗意亦荡, 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尝与诸贤集 乌程开元寺, 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 乃诮之曰: “山气日夕佳。” 长卿对曰: “众鸟欣有托。” 举座大 笑。 论者两美之。 如 “远水浮仙棹, 寒星伴使车” , 盖 五言之佳境 地也。上比班 姬则不足, 下 比韩英则有 余。不以迟 暮, 亦一俊妪 也。 这里写 出了季兰与 士人交往的 具体情况, 从 中可以看出 她在文坛上活跃的情形及其风流倜傥的性格。不 过这一记述在对她的称扬之外,显然也流露有非 议的意味。 实际上她作为女冠, 行为固然相对地任 情自由、 不受羁束, 但却不能摆脱被视同风尘女子 的地位。 灵惠的才情, 潇洒的风度, 使得季兰显得光彩 夺目,与许多名流才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正象 《中兴间气集》 里记载的, 她与著名诗人刘长卿的 关系十分密切,刘集里还保存着两首给她的送行 诗, 即 《送李校书赴浙东幕府》 和 《送李校书适越谒 杜中丞》 。此外, 她与陆羽、 崔涣、 朱放等人均过从 甚密, 并有酬唱诗作传世。 陆羽是一位声名甚高的 “高士” , 在社会上名 声很大。 当季兰得知旧交陆羽前来探望, 便欣喜得
李治诗鉴赏——八至
李治诗鉴赏——八至生平简介(?-784)字季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
女道士。
与陆羽、刘长卿、皎然等交往。
曾被召入宫中。
后因上诗叛将朱泚,为德宗所扑杀。
诗今存十余首,多赠人及遣怀之作,后人曾辑录她与薛涛的诗为《薛涛李冶诗集》二卷。
八至李冶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李治诗鉴赏至近至远东西,写的是一个浅显而至真的道理。
东、西是两个相对的方位,地球上除南北极,任何地点都具有这两个方向。
两个物体如果不是南北走向就必然有东西区别。
所以东西说近就近,可以间隔为零,至近之谓也。
如果东西向的两个物体方向相反,甚至无穷远,仍不外乎一东一西,可见东西说远也远,乃至至远。
这至近至远统一于东西,是常识,却具有深刻的辩证法。
至深至浅清溪,清溪不比江河湖海,浅是实情,是其所以为溪的特征之一。
同时,水流缓慢近于清池的溪流,可以倒映云鸟、涵泳星月,形成上下天光,令人莫测浅深,因此也可以说是深的。
如果说前一句讲的是事物的远近相对性道理,这一句所说的就是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统一,属于辩证法的不同范畴。
同时这一句在道理上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世态人情。
总此两句对全诗结穴的末句都具有兴的意味。
至高至明日月,日月高不可测;遥不可及,这个道理很浅显,诗人作此句,应当是意在引出下句。
前三句虽属三个范畴,而它们偏于物理的辩证法,唯有末句专指人情言之,显然是全诗结穴所在至亲至疏夫妻。
从肉体和利益关系看,夫妻是世界上相互距离最近的,因此是关系,但另一方面,不相爱的夫妻的心理距离又是最难以弥合的,因此为至疏。
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妙在饶有哲理和兴义,则末句之妙,专在针砭世情,极为冷峻。
【唐朝历史】六岁已春心萌动的大唐才女:揭秘唐代才女李冶
【唐朝历史】六岁已春心萌动的大唐才女:揭秘唐代才女李冶导读:六岁时父亲抱着她在蔷薇花架下,开玩笑让她即景做诗,她脱口吟出一诗:“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
”这首诗一出口就让她的父亲吓了一跳。
众所周知,女孩通常会在15岁或16岁的花季到来,也就是说,在古代,才情窦在28岁开始开放,春天的心会发芽。
然而,也有例外。
这些例外令人惊讶。
唐朝的一个六岁女孩第一次恋爱。
六岁的女孩是李继兰,一位才女和盛唐时期的著名女诗人。
李季兰,原名李冶,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
据《唐才子传》记载: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
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
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未却架,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
’后以交游文士,微泄风声,皆出于轻薄之口。
”后来干脆将她送入玉真观修行。
但是,这并没有挡住李季兰早已萌动的春心在波翻浪滚。
说到这里,这位江南女子从小就非常聪明。
她六岁时的一天,父亲把她抱在玫瑰花架下,开玩笑地让她当场写诗。
她脱口而出:“时不我待,但她的心情却很混乱。
她看到了散落的云朵和寺庙,甚至读到了枯树和辉煌的树木。
”听了这话,父亲对他六岁的女儿的诗歌天才感到不高兴,但他皱起眉头,自言自语道:“真理的框架是‘结婚’,小女孩的家人怎么说‘不要及时结婚’和‘心情不好’,这样一个女儿能成长为三从四德的好主妇吗?”此时,她的父亲就已经觉得女儿年纪虽小,却性情不宁,将来必会出乱子,于是,便将她送入剡中玉真观出家,改名李季兰。
李季兰每日做诗、弹琴倒也清净自在。
做了女道士的李季兰,容貌俊美,风姿绰约,而带有须眉英气,诗词歌赋,了然于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在玉真观中,艳名高张,一时引的四方文人,八方雅士纷纷前来拜倒在她的石榴群下。
李纪兰16岁的时候,小豆蔻时代的小姑娘像一朵盛开的白莲来来去去去。
除了在道观里读经文,她还写诗、练书法和弹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