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14秋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姓名:
学号:
分销:
专业: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目录 (2)
内容提要 (2)
前言 (2)
一、《管理学基础》的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综述 (3)
(一)管理的含义及性质 (3)
(二)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3)
(二)管理的职能及作用 (3)
二、管理学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在工作岗位中的应用分析 (4)
(一)需要层次理论 (4)
(二)双因素激励理论 (4)
(四)激励理论在工作岗位中的应用分析 (4)
三、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体会 (5)
(一)管理学的重要性和普及性 (5)
(二)要将管理学知识学以致用 (5)
内容提要
管理作为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无处不在,任何一个部门或组织的有效运行,都需要进行管理,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离不开管理学的应用。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对管理学基础课程进行综述:首先,阐述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的含义及性质、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及管理的几大职能与作用。其次,介绍了管理的三大激励理论,再结合我在滴滴打车任客服一职中运用激励理论的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我结合激励理论,具体说明了在实际工作中激励理论的具体运用。最后,总结本人对管理学基础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主要包括管理的重要性和普及性、学习管理要学以致用两个方面。
关键词:管理;管理学;职能;应用
前言
管理是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学问,对这门学问的掌握,将使人受益无穷。这是因为,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或组织中,那么他不是管理人员,就是被管理的人。研究管理有助于拓展个人视野和理解力,有益于个人行为方式和组织运作发展。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以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为基础,吸收和运用其相关研究成果,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一、《管理学基础》的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综述
(一)管理的含义及性质
管理的概念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由于管理活动的研究范围广泛,研究内容复杂,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故不同时期的管理学家对管理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当然,现代意义的管理活动是从企业管理开始的,大部分管理理论也是有关于企业的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认为,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比尔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的办法去干”。“管理过程之父”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霍德盖茨认为,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去完成一定的工作。归纳各种论述,一般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的进行的协调活动。
管理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
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
“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此外,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艺术性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即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二)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1.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
管理的外部环境构成主要包括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文化教育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组织外部环境与组织内部条件相比,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和变动性的特点,即构成组织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包括人、物、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一个因素变动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且组织外部环境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
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性、制约性和影响性的作用,而组织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消极、被动的适应,一种是积极、主动的适应。
(二)管理的职能及作用
管理的职能即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管理只能有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管理的一般职能源于管理的二重性,即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管理的具体职能是指一般职能在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现在,一般把管理的职能划分为计划、决策、组织、人事、领导、激励、控制、协调等方面。
二、管理学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在工作岗位中的应用分析
在《管理学基础》的课程学习中,我们主要学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李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波特.劳勒的期望理论等。下面将在阐述上述部分理论的基础上举例说明。
(一)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对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进企业经济快速发展有重要作用。他把人类的需求分为5个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如对食物、水、住房、穿衣等的基本需要)、安全需要(如一个有保证、有秩序的工作环境)、归属需要(如交往、爱情、友情等)、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如得到尊重,充分施展自我能力等)。其中,前两个属于基本需要,后三个属于高等需要。满足需要是人类本性之一,明确目标以后,就立即会转化为动机,从而去追求。所以,需要是人的行为之源,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原动力,也是极力产生的根据。
(二)双因素激励理论
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0年提出双因素激励理论,即激励-保健理论。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双因素理论认为,满意的对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所里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唯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管理者努力清除不满意因素,激励他们,即这种因素有内在的奖赏性。人们容易把功劳归结于自己,而把失败归结于外界因素。
(四)激励理论在工作岗位中的应用分析
管理的本质就是管理者通过影响其他人的能力,激发他们为组织工作的积极性,去实现自己为组织制定的目标。因此,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即激励对于组织经营至关重要。
笔者现在是滴滴打车租车公司的客服,主要的工作就是给优步、滴滴司机解答问题。作为客服,每天需要与各类人群进行沟通,除了答疑解惑外,可能还需要解决客户的矛盾与纠纷。如此每天的工作都会让身心受到很大的压力,这时企业应该给员工一个发泄的空间,鼓励其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同时也不可能让这种情绪影响到其他人,当我重新回到工作中时又是一个崭新的自己,从而企业的整体形象也得到了保障。此外,由于客服工作繁杂,需要较强的抗压性,因此要想留住优秀的客服人员,对薪酬做出合理的计划势在必行。换言之,企业应保证在公平的前提下,使酬薪有激励性。首先,应当根据市场变化适当的提升薪酬,其次,还要根据每个人的工作量、业绩等方面的不同,拉开其薪酬层次,但是要把握住一个度,不能有太大的差距,否则就会让员工感觉不公平。将薪酬分为固定部分和可活动部分,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调整。使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建立一定的交流空间,了解员工的情绪性变化,给其支持和鼓励,相互理解,使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不仅要有正面的激励,也要有负面的激励。正面激励让员工互相学习,努力进取,负面激励可以更好的使员工有责任感、意识感的同时也能激励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
通过笔者本身的工作体验以及对《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建议企业应首先注意保健因素,了解员工的需要和动机,然后充分利用激励因素,在使用激励因素时,还要结合其他理论。企业要不断审视公司发展对个职位要求的变化,并保持公司薪酬体系的动态调整,发挥不同薪酬结构的作用,并对人才进行管理,建立特殊人才紧贴,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员工的思想等。总之,企业的激励制度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不断满足企业员工在企业中更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