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课件

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课件

第一讲食用菌概述

一、食用菌定义

食用菌一般是指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供食用的种类。广义的食用菌也包括那些有药用价值或其它经济价值的种类,有时被统称为“大型经济真菌”。

二、食用菌的品种资源

世界上的食用菌约1000多种,我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生长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而人工可以种植的只有60多种,占整个食用菌总类的2%左右。

三、食用菌的生理

1、营养物质:真菌是一类没有叶绿素的异养型真核生物,真菌的在生长发育过程有两个现象: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生长发育特点及其环境条件:

⑴食用菌的生活史:食用菌的生活史可以粗分为两大方面: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孢子——萌发——单核菌丝——双核菌丝——三次生菌丝——子

实体——孢子。

⑵环境条件对作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影响食用菌因素有: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水分、氧和二氧化碳、光照以及生物因素。

①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的利用是通过菌丝分泌木质素酶,

一般地说,真菌在菌丝迅速生长期间,其基质的C/N比高,往往有利于脂肪的合成,在孢子萌发的前期C/N比高,后期低,总得来说:在子实体分化发育阶段,C/N过高则不能形成菌蕾;C/N过低,则又使众多的原基夭折。菌丝生长阶段的C/N约为20:1;子实体分化阶段,C/N约为18:1。

②酸碱度

大多数真菌是喜酸性基质的,一般能适应的pH范围为3-8,香菇为4.0—5.4,木耳为5.0—5.4,双孢蘑菇为6.8—7.0,金针菇为5.4—6.0,猴头菇为4.0,草菇为7.5 。加入适量磷酸氢二钾等缓冲物质,使培养基的pH得到稳定,在产酸过多时,可添加适量的碳酸钙等

③温度

喜低温或低温结实的有金针菇和滑菇;喜高温的有草菇。

关于温度与食用菌生长发育关系点:a食用菌的菌丝体较耐低温。b菌落在琼脂平板上的最快生长速度的温度,不一定就是生理上最佳温度。c就香菇而言,昼夜温差幅度增大,可以刺激成熟的菌丝体形成原基。

④水分和湿度

香菇和金针菇的代料栽培中,培养料的含水量为干料的1.8—2.6 倍,菌丝生长最佳。但在子实体分化发育期,则以水分为干料重量的2.6—3.4 倍为最适宜。

适宜于食用菌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约为湿料总重量的60% 。相对湿度一

般控制在80—90%之间。

⑤ 氧和二氧化碳

食用菌都是好气性的,对蘑菇及草菇,当CO 2浓度超过0.1%时,就对子实体产生毒害作用。当CO 2浓度在1000ppm 以下时,平菇子实体尚可正常形成,但当其浓度超过1300ppm 时,子实体出现畸形。

⑥ 光照

光照对于食用菌子实体分化和发育关系重大,对菌丝生长几乎没有关系。只有双孢蘑菇和大肥菇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正常生长

四、食用菌的食用价值

菇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鲜菇1.5-6%、干菇15-35%,高于一般蔬菜,而且它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大多菇类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其中蘑菇、草菇、金针菇中赖氨酸含量丰富,而谷物中缺乏,赖氨酸有利于儿童体质和智力发育。菇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质元素。如VB 1、VB 12、Vc 、Vk 、VD 及磷、钠、钾、钙、铁和许多微量元素,可以补充其它食品中的不足。

五、食用菌的药用保健价值

食用菌,特别是一些具有肉质子实体的食用菌,是世界性的保健食品或功能食品,其所含生物活性物质如高分子多糖体、β葡萄糖和RNA 复合体、天然有机锗、核酸降解物、CAMP 和三萜类化合物等,对维护人体健康有着更加重要的利用价值。近年来,以食用菌为原料生产加工的保健食品、保健饮料、酒及药品大量用于医疗临床及投入保健品市场。因此,食用菌作为一种绿色食品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现将食用菌的药用保健价值分述如下: ⑴抗癌作用。 食用菌的抗癌作用主要来自食用菌中的多糖体,这类化合物虽对肿瘤细胞没有直接的杀作作用,但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此外,食用菌还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

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效应。此外,栗蘑中富含有机硒,可作为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云芝多糖(PSK)、云芝多糖肽(PSP)、茯苓多糖和羧甲基茯苓多糖、裂皱菌多糖、猪苓多糖等也有抗肿瘤作用,对实验动物的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

⑵抗菌、抗病毒作用。冬虫夏草含有虫草素(Cordyeepin),能抑制葡萄球菌、链球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鼻疽杆菌、猪出血性败血症杆菌的生长。对石膏样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及须疮癣菌等致病真菌也具有抑制作用。翘鳞香菇产生的抗生素能抑制木硬孔菌、酿酒酵母及枯草杆菌的生长。牛舌菌的发酵液中含有抗真菌的抗菌素—牛舌菌素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真菌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香菇中双链核糖核酸(d—RNA)能使小鼠体内诱导生成扰素,并进一步阻止鼠体内流感病毒和兔口炎病毒的增殖。灰树花多糖对HIV有抑制作用。

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①降血压:双孢蘑菇中含有多量酪氨酸梅,长根菇发酵液中含有小奥德蘑酮,香菇含有的酪氨酸氧化酶都有降血压作用。

②降血脂:干香菇中分离出香菇素含有两种组分。有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较著名的降血脂药物安妥明要强10倍。用香菇素喂大白鼠,则血浆胆固醇含量可减少25%-28%。用灵芝制剂给实验性动脉硬化的家兔灌胃,可使血浆胆固醇及β-脂蛋白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脂质沉着的程度和范围也较对照明显减轻。高血脂患者用人工虫草胶囊治疗,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率在60%左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率在70%,取得较好的疗效。

③抗血栓:黑木耳含有一种阻止血凝固的物质,该活性物不影响花生四烯酸合成凝血恶烷。毛木耳含有腺嘌呤核苷,是破坏血小板凝集的物质,它可以抑制血栓形成。灵芝可以改善血液的粘度,增加微循环血流,显示出预防血栓形成的功效。对心脏病、脑血栓具有临床治疗价值。④抗心律失常、强心作用:灵芝培养物的提取浓缩物对心脏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⑷健胃、助消化作用。猴头菇对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胃癌、食道癌也有一定疗效。羊肚菌有健胃补脾、助消化、理气化痰等功效,用以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等疾病。毛头鬼伞子实体有助消化和治疗痔疮之功能。

⑸止咳平喘、祛痰作用。冬虫夏草有明显的扩张支气管作用,并可明显增强肾上腺素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但对组胺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无对抗作用。据日本报道,灵芝有抗过敏作用,对过敏性哮喘有疗效。金耳能化痰、止咳、定喘、调气、平肝阳,民间用于治疗老年人咳嗽、气管炎。银耳糖浆治疗慢性气管炎的有效率在85%左右,显效以上占47%,并具有一定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⑹利胆、保肝解毒作用。发光假蜜环菌又称亮菌用于治病是我国首创,它含假蜜环菌甲素系香豆素类化合物,是治疗胆道感染的一种有效成分。假蜜环菌对于治疗胆囊炎、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迁延性慢性肝炎有一定的效果。云芝、树舌和双孢蘑菇都具有保肝功能。变绿红菇有明目、泻肝火、散内热等功效。冬虫夏草对四氯化碳导致的大鼠肝纤维化有防治作用。

⑺降血糖作用。灵芝和茯苓都具有降血糖作用。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的多糖B和多糖C及一些灵芝杂多糖均有降血糖作用。银耳多糖和银耳孢子对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对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猴头多糖亦有一定的降血作用。

⑻通便利尿作用。拟小牛肝菌有泻下通便之功效。猪苓菌核能利水渗湿。茯苓菌核的醇提物具有利尿作用,临床多用于利水消肿。

⑼免疫调节作用。灵芝类制剂(包括灵芝多糖类)、银耳多糖、银耳孢子多糖、香菇多糖、香菇菌多糖、云芝多糖、羧甲基茯苓多糖、猪苓多糖、蜜环菌多糖、冬虫夏草制剂等均能增强小鼠及注射免疫抑制小鼠或荷瘤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同时这些多

糖还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反应和促进细胞因子产生。

⑽其它作用。灵芝、紫芝、蜜环菌、冬虫夏草和猴头菌等均具有镇静作用,可治神经衰弱。黑木耳有益气补血、止血、止痛、活血等功效。毛木耳有益气强身、活血、止血和止痛之功效。金针菇每百克氨基酸总量达20.9g,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总量的44.5%,特别是精氨酸、赖氨酸的含量高于其它食用菌的含量。因此,金针菇能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日本称金针菇为“增智菇”。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的煮沸液可防佳肴变质,若与肉共煮,也能防腐。浓香乳菇与食物共煮或研成粉拌入食物可防止食物变馊。在欧洲其粉末用作食品风味添加剂。

综上所述,由于食用菌有多种抗病治病的药用保健价值,现已引起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重视,逐渐有食用扩大转入药用研究及药用开发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出现了不少新产品,除制成各种保健茶、保健饮料外,还可制成多种煎剂、片剂、糖浆、胶囊服用,有的还制成针剂、口服液等。另外,对食用较多的担子菌,现已发现他对人体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的就有60多种。因此,从可实用的孢子菌中寻找新的抗肿瘤药物或其它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把真菌的食用与药用相结合起来,对食用菌的进一步开发更具有实践意义。

六、食用菌的栽培现状及前景

⑴我国食用菌的栽培现状:食用菌产值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在种植业中居第6位。

⑵国际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世界第一大食用菌为蘑菇,第二大食用菌为香菇,中国的香菇居第一位也居世界之首;其次是日本,韩国居第三。

⑶中国大农业的发展是三色农业:即绿色农业、兰色农业和白色农业。绿色农业就是如何科学的巧妙的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及花卉的产量和品质。兰色农业就是开发海洋,利用科学技术从海洋里生产出更多的海菜和海鲜产品。白色农业就是微生物农业,即食(药)用菌产业。

这个小生物,大农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它不仅能解决人们生活所需要的蛋白质,而且还能用于医药上,解决与人们生命相关的重大疾病问题。

七、我国食用菌的发展趋势

⑴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为了保证菇农的稳定收入,菇农要适应市场要求,一种品种价格销量不好,另外的品种可以补充。

⑵从生产方式上由人工向机械化发展。因为人工的代价会越来越高,加之难以保证质量,所以必须向机械化发展。

⑶从小规模向大规模发展。小的规模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就是群众经常所说的“产业要集群”,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客商来本地收购、销售。才能保证市场的产品不积压。

⑷从产量型向质量型发展。菇农生产出不仅是大量产品,而且保证质量,如香菇要多产花菇和厚菇,农药含量不能超标等。就从平菇而言,日本要求平菇不是大而厚,而是小而厚,只有5分钱人民币那么大。

⑸从季节性栽培到周年型栽培。为了提高经济收入,一年只在旺季生产很难保证菇农的效益,而且大量的机械设备闲至,相对就减少了收入,可以采取多品种,多季节的栽培方法,保证每年各个季世都有菇出售。

⑹从平地向立体化栽培。菇棚不只是地面上种植,而要搭架分层种植,以便充分利用空间。

⑺从木材食用菌向农副产品下脚料和农作物秸杆发展。根据国家森林法,木材的砍伐要限量并要有计划,以木材和锯沫为原料的品种要及时更换,可用农副产品下脚料和农作物秸杆为来满足菌类生产的需要。

第二讲:食用菌工厂化生产

一、概述

1. 定义

狭义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指采用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在环境可控的设施条件下,来满足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需要,实现食用菌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的生产模式。

解读: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食用菌生产的一种模式。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不限于地域、不限于季节的全天候生产;其关键是使食用菌生产的农艺技术与环境调控的工业技术的有机结合;其手段是用工业设备调控环境条件,使之满足食用菌生长过程对环境的要求。

2. 优势与特征

⑴生产反季节。不同食用菌或同一食用菌的不同品种,对生活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对温、湿度的不同要求,决定了常规食用菌生产对地域、季节有一定的选择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实现了不拘泥于区域和季节的食用菌周年生产,其获利主要依赖于反季节产品,故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关键在于生产的反季节。常规食用菌生产中,也有周年生产和反季节生产,但主要是通过不同品种或菌株的安排、个别小气候独特地点的选择以及适当技术措施的应用而实现的。这种周年生产和反季节生产,受制于区域和季节,其任何技术工艺必须适应于自然条件,与摆脱了自然条件羁绊的工厂化生产的反季节生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就生产的角度而言,食用菌工厂化无地域选择和季节安排之说,即便有,也只是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考虑。因此,反季节生产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一个显著特征和优势。

⑵产品高质量。就食用菌而言,产品的品质至少应包括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安全卫生品质等几个方面。工厂化生产和常规生产的食用菌产品二者

内在品质的优劣尚难定论,但在外观品质和安全卫生品质方面,前者具有明显的优势。工业技术的应用,使得工厂化生产中的菌丝体和子实体所处的环境相对一致并且稳定,为生产出外观品质高的产品奠定了基础,这是常规生产所难以企及的。从产品安全卫生的角度看,工厂化生产便于建立无害化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体系,便于对原辅材料进行检测和选择,便于对生产环境的检测和监控,在产品安全卫生品质方面也具有较大的优势。

⑶要素密集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各个要素高度密集。首先是资金密集。传统食用菌生产是作为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农业产业而备受关注。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则是一项高投入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建设成本高,运行成本高也高。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投资动辄数百万、上千万。即便是简陋的小规模工厂化生产,没有数十万元难以启动。其次是技术密集。食用菌生产技术本身涉及许多农业科学领域的知识,如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栽培学、气象学等等。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在此基础上还需具备制冷、机械、建筑、保温等工业技术。第三是人才密集。企业化的运作特点决定了食用菌菌工厂化生产需要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人才,需要专业知识深厚和生产实践丰富的工、农专业技术人才,需要了解市场、营销能力强的销售人才,需要具备食用菌生产经验并适应工厂化生产作业操作的技工人才。

3. 发展史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始于上世纪中叶。1947年,荷兰率先进行蘑菇工厂化生产,随后,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也陆续开始进行。日本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工厂化模式生产以白色金针菇为代表的木腐菌。80年代后,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日本的基础上开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尝试。我国大陆在上世纪80年代引进蘑菇工厂化生产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90年代后,台湾一些商人和国内一些企业投资兴建了木腐菌工厂化生产线,其中部分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随后,规模大小不等的食用菌生产线

不断涌现,国内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由此起步并逐渐兴起。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食用菌生产模式,是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食用菌生产方式。

4. 问题与局限

⑴生产种类少。目前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种类已达60余种。而目前全球范围内实现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种类仅10余个品种。仅从生产角度从发,大多数食用菌应该都可以用工厂化的模式生产出来。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产品,其终极目标是利润。工厂化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生产食用菌生产种类受到限制。有些出菇周期长,占用空间大的食用菌品种,如香菇、竹荪、大球盖菇等,目前无法采用工厂化生产模式。日本是香菇的消费大国,生产香菇的历史仅次于我国,对香菇生产有深入的研究,同时是亚洲率先实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国家,但至今没有实现香菇的工厂化生产。国内有人提出的香菇工厂化生产,但实际上只是在菌筒制作、培养过程采用了一些机械和温控设备,出菇过程仍然沿用传统栽培管理方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生产。

⑵生物效率低。目前工厂化栽培的十余个品种中,除蘑菇的生物学效率较高外,其余品种的生物学效率都低于常规生产。食用菌生产中,许多品种的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潮菇,约占总产量的50%。常规食用菌生产通常通过采收三、四潮方能获得全部产量。由于后几潮菇占总产量的比重低,且出菇需要较长的时间,从生产成本考虑,工厂化生产一般只采收一潮菇。因此,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生物学效率普遍较低。例如,浙江江山白色金针菇常规生产,生物效率可80-90%,而大多数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生物效率仅有40-50%。

⑶能源消耗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需要根据所生产的食用菌品种特性,创造温、湿、光、气等生活条件。这些条件的取得,有赖于工业设备的

不停运转,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从目前情况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主要是中、低温型食用菌品种,需要在低温环境出菇。因此,要实现连续出菇,必须有制冷设备的不间歇运转,其电费消耗量相当惊人,如夏季生产金针菇每月需要电费50元/㎡,占运行成本的一半。就企业而言,更多的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考虑能源问题。能源消耗的多少,决定生产成本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而就全社会而言,能源的紧缺,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国家在大力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其中重要的就是要节约能源。从这个角度出发,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应在节约能源方面加强研究、探索。

⒌前景与趋势

⑴前景。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在总结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国内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已经起步,不少食用菌工厂化企业也获得了良好的效益。作为一种食用菌生产的新模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在我国前景良好并且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首先是市场有空间。目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品种主要是白色金针菇,其生产量占所有食用菌工厂化产品的60%以上,其余有限的几个品种,诸如杏鲍菇、真姬菇、秀珍菇、白灵菇的栽培数量较少。尽管工厂化栽培的产品成本高,主要消费对象是高端消费群体,但由于生产量少,除个别不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品种外,大部分品种市场空间还较大;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群体将逐渐向中、低端消费者扩展,市场将不断扩大。其次是品种有余地,一方面我国目前常规食用菌生产的品种达60余个,应该可以从中筛选出更多适于工厂化生产的品种;另一方面,我国乃至整个亚洲,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品种还局限于木腐菌,草腐菌的工厂化生产近乎空白,草腐型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可值得探索、开发;此外,目前生产的品种主要是中、低温型食用菌。从理论上分析,工厂化生产中,对环境升温的成本应该低于降温的成本。因此,中、高温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⑵趋势。首先,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在品种上向多菌类方向延伸。木腐菌、草腐菌并行,高、中、低温全面发展。随着工厂化生产的不断发展,现有品种终究有达到市场饱和的时候。开发其它品种既符合市场的需求,也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在设备、设施的投入方面将趋于理性。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的差距,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设备、设施方面不能像日本、韩国或者欧美追求高度的自动化和机械化。而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特点有所取舍。在环境控制、尤其是菇环境控制方面的设备、设施不能吝啬,而在拌料、装袋(瓶)、搬运、采收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第三,食用菌工厂生产的配套行业将逐步兴起。社会发展是以分工专业化为方向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也不例外。从欧美蘑菇工厂化生产发展的历程看,生产的分工是逐渐细化的。在菌种供应、培养料发酵、覆土加工等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形成了互相联系而又各自独立的企业。从趋势上看,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食用菌工厂生产的发展速度要高于欧美和亚洲其它国家,工厂化生产的配套行业极有可能随之崛起。第四,菌糠的处理利用将趋于合理。食用菌生产原料,经菌丝酶系的作用,木质素、纤维化被降解,而蛋白质、脂肪和其它营养物质则有所增加,菌糠具有多种用途,可以成为饲料、肥料、和沼气生产的原料。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大量菌糠,处理不好是废物、是负担,利用得好则是资源。环境保护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自身发展的需要都决定了菌糠的处理利用要合理、优化。

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要素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包括:工厂化管理,工厂化生产设施,标准化工艺流程等几个方面。

⒈工厂化生产管理是指建立标准化的生产管理体系:

⑴产品标准化。建立产品的企业标准,包括从菌种、原材料一直到产品包装出厂、运输、上货架的整个生产过程的规范要求。与此同时,还要相应制定保证产品达到标准的管理制度,即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及卫生防疫制度。企业标准要坚持高起点,不仅以国内行业标准为基础,而且尽量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⑵工作标准化。使标准化生产工艺得到切实执行,用工作标准化来保证产品标准化。重点是抓培训、抓过程、抓反馈,整个生产环节始终处于符合标准要求的稳定可靠状态。

⑶是管理标准化。建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体系,强调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争取以超越顾客期望作为管理原则,变传统的监督管理模式为自主管理模式,变产品的事后检验为对危害的源头控制。

⒉工厂化生产设施包括标准化厂房、生产机械等。

标准化工艺流程包括:配料——拌料——装瓶(袋)——消毒灭菌——冷却——接种——发菌培养——出菇管理。

⑴配料

培养料是食用菌生长的营养物质基础,培养料配方直接影响食用菌产量、质量,影响栽培效益,甚至栽培成败。培养料配制的基本原则是:首先根据所栽培菇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栽培原料、配制C/N适宜的配方,其次根据栽培学和经济利用率确定适宜用量。

⑵拌料

拌料的目的是使配方各组份混合均匀一致,并调节合适的含水量。拌料的关键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搅拌促使原材料混合物和湿度的均一性,无死角,无干料块;二是确保在搅拌的过程中不致使原料酸败。因此,拌料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①针对不同原材料采取不同的调湿方法,木屑可以通过室外日晒雨淋,

以促使其提高自身含水量;棉籽壳可在搅拌前浸入水池中,使其充分吸水,从而减少搅拌的时间;

②由于玉米芯含有丰富的糖质,搅拌时间长、不马上装料灭菌,容易引起酸败。应采用浸水短期预湿的方法使其增加含水量,减少搅拌时间;

③营养辅料如麸皮、米糠、玉米粉等极易酸败的物质,应先倒入主料搅拌调湿,在装料前半小时将营养辅料倒入搅拌,1.5小时内完成装瓶(袋),立即灭菌。

④高温季节,在搅拌机上方安装风扇,及时排除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以避免和减轻发热、酸败。

⑶装瓶(袋)

装瓶(袋)是指将培养料均匀地装入栽培用的容器-瓶或袋中,然后在中央打直径1.5~2.0cm的通气、接种孔。装料要求:

①每锅料在装瓶(袋)时,培养料的含水量必须均匀一致,准确撑握根据不同菇种和栽培原料确定含水量值,一般63~65%;

②上紧下松,使培养料通气良好,发菌速度快;

③瓶与瓶之间,或袋与袋之间装料松紧一致,使每瓶(袋)的装料量一致,每瓶重量误差在±20g之内;瓶肩、袋壁无空隙,培养基质之间的空隙度一致,确保菌丝发菌的均一性,从而保证出菇的均一性。

⑷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是工厂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消毒的目的是利用高温、高压将培养料中的微生物(含孢子)全部杀死,达到无菌状态。工厂化生产中消毒灭菌不彻底,是成品率低、甚至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消毒灭菌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灭菌锅内的数量和密度按规定放臵,如果放臵数量过大、密度过高,蒸汽穿透力受到影响,灭菌时间要相对延长。

②在消毒灭菌前期,尤其是高温季节,应用大蒸汽或猛火升温,尽快使料温达到100℃,如果长时间消毒锅内温度达不到100℃,培养料仍然在酸败,消毒后培养料会变黑,pH下降,影响发菌和出菇。

③高压灭菌在保温灭菌前必须放尽冷气,使消毒锅内温度均匀一致,不留死角,培养料在121℃保温1.5~2小时。

④如果培养料的配方变化,基质之间的空隙可能会变小或变大,消毒程序也要作相应的修改,否则可能会导致污染或能源的浪费;

⑤采用全自动灭菌锅在灭菌结束后都有脱气过程,使锅内外压力平衡,便于锅门打开。应安装空气过滤装臵使外界空气通过过滤装臵回流到灭菌锅内,以免影响灭菌的效果。

⑸冷却

由于在冷却的过程中存在冷热空气的交换,这样栽培瓶(袋)就可能在冷却室中造成冷空气回流带来的污染。因此冷却室要求严格:

①冷却室必须进行清洁消毒,最好安装空气净化机,至少保持10000级的净化度;

②冷却室中的制冷机应设臵为内循环,要求功率大,降温快,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栽培瓶降至合适的温度(如金针菇16-18℃),可减少空气的交换率,降低污染的风险。

⑹接种

接种是最容易引起污染的环节,因此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控制污染,确保成品率的环节。接种要求包括硬件与软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接种室必须有空调设备,使室内温度保持18~20℃;

②接种室的地面必须易于清理,最好用环氧树脂材料等无尘材料;

③接种时由于有栽培种传输至外操作区域,所以室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正压状态,且新风的引入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室内保持10000级,接种机区域

保持100级;

④接种室必须安装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对室内定期进行消毒、杀菌,紫外灯安装时注意角度和安装位臵,使接种室消毒均匀周到;

⑤接种操作前后相关器皿、工具必须用75%的酒精擦洗、浸泡或火焰灼烧;

⑥接种操作的过程中人员必须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

⑺发菌培养

培养必须臵于清洁干净、黑暗、恒温、恒湿,并且能定时通风的环境中。大多数木腐菌培养阶段污染的主要杂菌有青霉、木霉、根霉、链孢霉等,危害很大。杂菌污染症状与原因∶

(1)同一灭菌批次的栽培瓶(袋)全部污染杂菌。原因是灭菌不彻底,或高温烧菌。

(2)同一灭菌批次的栽培瓶(袋)部分集中发生杂菌污染。原因是灭菌锅内有死角,温度分布不均匀,部分灭菌不彻底。

(3)以每瓶原种为单位,所接瓶子发生连续污染。原因是原种带杂菌。

(4)随机零星污染杂菌。原因是栽培瓶在冷却过程中吸入了冷空气,或接种、培养时感染杂菌。

正常情况下(室温18~20℃,料温23-25℃),接种后发菌时间:金针菇20-23天;杏鲍菇20-35天左右;真姬菇30-35天(配方不同天数有所改变),然后再经过30-60天的后熟培养,即可搔菌或催蕾出菇。

⑻出菇管理(以杏鲍菇为例)

杏鲍菇出菇管理

(1)后熟培养据试验杏鲍菇菌丝长满后,进行后熟培养10天,有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

(2)搔菌当前生产上一般采用瓶栽的进行搔菌,搔菌厚度10mm。如

上海天厨试验,后熟培养后的菌瓶,经搔菌后覆盖无纺布催蕾,有利于优质高产;台湾瓶栽模式在菌丝长满瓶后去除表面菌皮后,重新封盖移入出菇房催蕾;袋栽一般都不进行搔菌。

(3)催蕾杏鲍菇催蕾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之一。催蕾菇房内保持气温12~15℃,空气相对湿度85%~95%,光照强50-200Lx,注意通风,CO2浓度1000ppm以下,催蕾3-7天,刺激原基的形成。当袋内形成许多细小菇蕾时,开袋口进行出菇管理。也有先开袋口覆无纺布或薄膜进行催蕾。

(4)育菇育菇室内保持气温15~18℃,空气相对湿度85%~90%,光照强50-500Lx,通风换气量控制CO2浓度2000ppm以下。当菇蕾长到花生米大小时,及时用锋利的小刀疏去畸形菇和过密菇蕾,一般每袋留2-3个键壮菇蕾。

(5)采收采收时期,根据客户要求采收。采收应采大留小,分次采收,用锋利小刀收割,不影响小菇。工厂化生产只收一潮菇, 病虫害相对较少。但在湿度大温度变化大时, 子实体易受假单孢杆菌的侵害, 会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应特别注意加强通风, 调节合适的温湿度, 保持菇房内温度恒定。

三、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的十大关系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历史的必由之路。中国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如何才能成功建设,如何才能健康发展,其中有十大重要关系问题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

1. 农业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关系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实质上是现代农业科学和现代工业技术强势结合,孕育生成的一种复合生产体系。

⑴现代农业科技是基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必须依据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它所做的首要工作是在研究和揭示菌物生理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生产模式并为工业技术配套提供科学依据。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食用菌历

史最为久远、品种最为丰富、传统技艺最为精湛的国家。我国的菇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创造出非常实用的技术。但是这种大部分依靠口传身授的经验型技艺往往只有感性认识,缺乏理论分析;只有经验判断,缺乏实验数据;只有定性概念,缺乏量化指标。这就会使工业技术在配合过程中把握不定甚至难以入手。因此需要有农业科研人员、实验人员和生产人员一起协作攻关。运用现代的农学理论知识,科学地阐述作为生产对象的菌物生长奥秘,同时总结传统农艺技术精华,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把农业生产过程模式化,把栽培经验数据化,把农艺要求指标化。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小小的食用菌生产,涉及到许多农业学科领域的知识综合,如菌物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育种学、营养学、栽培学、气象学、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以及反复的生产实践证明,缺乏这样的工作基础,要进行高水平的食用菌工厂化项目建设是难以想象的。

⑵现代工业技术是手段。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必须依托现代工业技术的武装,采用移植和嫁接的方式,把众多工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成熟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帮助其完成从田间到车间、从农艺到工艺的转变。例如生物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化学技术、新材料技术乃至航天技术等大批高新技术成果都可以在食用菌工厂化这个平台上组装应用,一显身手。不仅是单项技术,而且可以是集成技术。工业技术的加盟,给农业的生产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两人变化:一是先进的环境设施和控制技术的采用,实现了食用菌栽培的全天候作业、周年化生产、反季节供应,从而使传统生产“靠天吃饭”被动局面成为历史。一是高效的机械装备和作业技术的采用,十几倍甚至数十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大批农民从低效的手工业方式中解放出来。例如食用菌生产的制种环节,工厂化生产引进了真空高压蒸汽灭菌技术、层流空气过滤净化技术和自动化

接种设备,整个生产在完全密闭净化的条件下进行,使菌种污染率降到了最低点。同时数十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极大地降低了能源消耗,改善了工作环境。

农业技术是母本,工业技术是父本,两大产业技术结合的好坏决定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成败和水平优劣。双方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农业出题、工业答题,也不是笼统的两种技术叠加,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机互通应、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促进、携手发展的关系。农艺人员面对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就要充分了解工厂化生产所特有的标准化、规模化、连续化特点,在建立生产模式中,注重研究和解决一系列新的子课题,如适应大规模集约化栽培的工厂化专用品种的选育,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以及以克服连作障碍为目标的安全无公害植保技术的应用等。工程人员面对的是生产对象的改变,也要切实懂得食用菌的繁殖生长过程绝不能等同于普通的物理加工或化学反应,它是个高级的物质生命运动过程,而我们面对的则是这个过程的复杂性、变化性、模糊性和随机性。因此在技术方案的选择中就要考虑:不仅要满足个体对象,而且要满足群体对象;不仅要符合静态指标,而且要符合动态指标;不仅要考虑单因素影响,而且要考虑多因索的交互影响。选择采用系统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等相应的高新集成技术,来满足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需要。如天添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在工厂化生产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密切合作,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努力实践,携手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在不少关键的技术环节上都融进了双方的创新思路。

2. 自然条件和环境控制的关系

环境设施和控制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最为关键的技术。以此形成菌物生长的生命支持系统。研究它的系统特点对于指导工厂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环境系统既是一个受自然规律制约的人工仿真系

统,又是一个人类驯化了的自然生态系统。换句话说,食用菌工厂化的建设既要充分考虑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又要十分注意内部小环境的营造。

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曾相继从国外引进各种类型的大型温室,然而却成果寥寥,成功者不多。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先进的人工环境设施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自然条件及具体国情。例如,诞生于荷兰的温带型自控温室,在我国寒冷的北方地区只能正常运作几个月时间,其它时间则要用很高的能源代价来维持保温。而在南方地区的炎热夏季,它又无法充分降温。因此作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逆境生长的状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候性强,各个地区的环境气候差异性很大,农业工厂化生产不考虑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因地制宜,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的设施装备,肯定要吃大亏的。与此机反,从90年代起在我国广东、上海、北京兴建的一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大多参照了日本、韩国、台湾的设施系统的经验,由于地域相似、纬度相近,选用设施的适应性较强,因此成功率较高。这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大多比较重视工厂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气候条件,充分考虑光照、温度、雨量、季风、潮汐等因素,对建筑结构、材料、环境设备以及控制系统都作了比较周到的设计。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的有利因素,提高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以节约人工辅助能的投入,降低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又注意克服自然环境的限制因素,有效地消除自然灾害和各种天气变化对菌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我国南方地区雨热同季,往往高温伴随着高温,对食用菌生产极为不利。而广东和上海的几家工厂化企业在设施装备上都比较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措施,化不利因索为有利因素,反而在外界不适的条件下取得绝佳的产量。

人工实施的环境控制实质上是在有限范围内采用人工技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补充、改善和加强。也就是营造一个内部的小环境、小气候,以改变不利的外界条件影响或者是削弱不良的生态因素对生物种群的危害,以期获得

食用菌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食用菌常见病害及预防 摘要 从制种、代料栽培、段木栽培和子实体培养几个方面阐述了危害食用菌的常见病害。食用菌病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食用菌;病害;预防 食用菌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食用菌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是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近年来代料栽培食用菌发展尤为迅速,但在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危害日益严重,制约着食用菌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详述了食用菌栽培的主要病害,为食用菌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食用菌病害主要发生情况 1.1制种和发菌期主要病害 食用菌制种和发菌期常见病害见表1,其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有根霉、木霉、 青霉、曲霉,有时链孢霉也产生较大的危害。 表1食用菌制种和发菌期常见病害 1.2代料栽培病害 平菇、金针菇、香菇大多用袋栽,常见病害见表2,危害严重的主要有根霉、木霉和曲霉;草菇、蘑菇虽用床栽,但栽培面积不大,发生在菇床上的病害以小球菌核菌、葡萄枝孢霉和木霉危害最严重(表3)

1.3段木栽培病害 我国栎木资源比较丰富,适于银耳、木耳、香菇的栽培,以木耳栽培居多,香菇次之,银耳也有一定数量的栽培。发生在木耳、香菇、银耳上的木腐菌同食用菌竞争空间和养料,抑制或寄生在食用菌菌丝体上形成复杂的生态关系。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是栓菌、裂褶菌、炭团菌、革盖菌和肉座菌等(表4)。 1.4子实体病害 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食用菌子实体上易形成定型症状的病害(表5)。

.冬季食用菌病害的主要表现 1.1 双孢菇:主要表现为幼菇萎蔫死亡,发育迟缓,菌盖菌柄比例失调,菇蕾发生量小甚至不出菇,有的发生僵菇,菌盖部分有褐色斑点等。 1.2 平菇:主要表现为幼菇萎蔫、发黄或者死亡,菌柄色暗、变长并呈弯曲状,有的子实体整朵“攥拳”,菌褶全部外翻、呈恐怖状,有的菌盖上布满菌刺、如同人类的粉刺状,有如同花菜状或蜂窝状、子实体没有分化,有的料面发粘,有的甚至发出腐臭味,菇棚内霉味偏重。 1.3 金针菇:菇体长短不齐,整体呈水渍状,菌盖布有不规则褐色斑点,黄色菌株菌柄下部严重变色,或基部有菌丝状白毛物。 1.4 香菇:菌盖菌柄比例失调,菌盖色泽变为偏黄、偏浅、没有正常色泽,畸形菇比例增加,长速缓慢或极慢,有的菌肉松软,有的腐味很重、甚者腐烂。 1.5 杏鲍菇:大面积发生“白疙瘩”,出菇细长,菌柄几度弯曲,菇体表面粗糙不平,菇体发软,无生机感。 1.6 姬菇:菌柄呈水渍状,菌盖很薄、几无光泽,表面凸起物较多,菌盖有暗褐色斑点异味较重。 1.7 柳松菇:菌盖很薄、很脆、了无生气,鳞片过多,菌柄过细,色泽偏重,菌柄基部有菌丝状白色毛毛,甚者菇体偏软,有一种类似发霉的异味。 1.8 真姬菇:长短不齐,菌盖花纹显示杂乱无章、处于非正常状态,菌柄色泽呈水渍状灰暗,商品状态较差,有的发出较重异味,甚至有腐烂现象。 1.9 白玉菇:失去正常的原白色、呈暗白色、严重者呈水渍状,子实体长短不齐,菌盖上有 密集的小疙瘩,有的发出浓重的腐臭味。

食用菌栽培学习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食用菌: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具有显著子实体的大型真菌,常称为菇、蕈、菌。 2、真菌:是一大群具有真核、能产生孢子、无叶绿素的一类以腐生或寄生为主的低等真核生物。 3、菌丝:由管状细胞组成的丝状物。 4、菌丝体:菌丝不断进行生长、分支交织而成的菌丝集体。 5、菌丝束:菌丝菌丝平行排列的绳状结构。 6、菌索:不少担子菌类菌丝体生长至某一阶段后菌丝缩合,形成粗绳索状复杂的组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菌索。 7、菌髓:是指伞菌菌褶或齿菌类的菌刺中央部分或菌管之间的菌丝层。 8、菌核:由菌丝体密集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休眠体。 9、子实体:具有结实能力的双核菌丝组织化形成的肥大多肉的菇、蕈、耳等称为子实体。 10、菌盖:高等真菌,尤指层菌纲中的子实层支撑部分。又称菌帽,多位于菌柄之上。 11、菌柄:子实体的支撑部分,也是输送营养和水分的组织,一般生于菌盖中央,有的偏生或侧生。 12、菌褶:伞菌菌盖下呈放射状排列的薄片。 13、菌环:部分伞菌残留在菌柄上的内菌幕。 14、菌托:伞菌中的鹅膏菌属和苞脚菇属及腹菌中的鬼笔目等真菌,外菌幕较厚,当这些真菌子实体成熟时,常有部分外菌幕残留在菌柄的基部,发育成杯状、苞状或环圈状构造,统称为菌托。 15、生长因子:是一类对食用菌正常生长代谢必不可少且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16、微量元素:凡所需浓度在10-6~10-8mol/L范围内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17、常量元素:凡是生物的生长所需浓度在1/10000~1/1000mol/L范围内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18、碳氮比:培养基或培养料中所含碳元素与所含氮元素的比值。 19、氮源:凡能提供食用菌菌丝生长所需氮素的营养物质。 20、碳源:是构成食用菌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也是食用菌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 21、天然培养基 22、合成培养基 23、半合成培养基 24、液体培养基 25、固体培养基 26、半固体培养 27、灭菌 28、消毒 29、防腐 30、干热灭菌 31、湿热灭菌 32、病原病害 33、非病原病害 34、食用菌的深加工 35、平菇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详解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综述 学院:园艺 专业年级:设施2008 学号:080373018 姓名:邓威权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方式,本文通过介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差异,以及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立足我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还不成熟的国情,提出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如何进行工厂选址、合理布局、厂房车间设计以及生产管理上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管理 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金针菇栽培业都很发达,他们均采用完整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每个栽培厂日产量都在吨级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而国内金针菇栽培仍以季节性栽培为主。随着金针菇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针菇生产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金针菇市场发展的需要,工厂化设施栽培在现代金针菇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也兴建了多家金针菇栽培厂,但成功的还在少数,研究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及工厂布局等方法对加快我国工厂化栽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意义 1.1 概念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随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集现代化企业化管理栽培方法。金针菇工厂化栽培顾名思义,是通过人为地改进设施设备、人工调控条件及其它辅助手段进行的栽培,使金针菇在不能正常生产的自然季节里生长、出菇,并且还可获得与正常季节的生产相近的生产效果[1]。 1.2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区别 1.2.1栽培时间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在自然的气候条件下栽培,要考虑出菇温度是否适宜,北方地区栽培季节从9月下旬到次年夏初;南方地区栽培,一般在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底进行,栽培时间受到了较大限制[2]。相比之下,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周年都可以生产,不存在栽培季节的选择问题。 1.2.2 栽培规模 工业化设施栽培, 各生产场规模较大,投入往往需要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周年栽培的企业通常都是采用流水线生产,自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就比常规的季节栽培高。金针菇专业户季节栽培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对栽培场所的要求往往低,通常采用“一区制”,即菌丝培养和出菇置在同室内进行,相比之下,工厂化栽培卫生要求高,通常采用“二区制”,甚至“三区制”,把培养诱导、驯化抑制、出菇分区管理。

食用菌栽培学复习资料全

《食用菌栽培》复习重点内容 一、名词解释 食用菌:一切可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具有食用、药用价值的食品,具有降解农作物的下脚料,转变成美味的蛋白质,具有变废为宝、促进良性生态循环的功能。。 菌种:指来源于单一的菌体,在形态、生理、遗传上一致,并能体现该种特性的菌丝培养物。(或:人工培育的,在一定基质上的,用以扩大繁殖的,纯的菌丝体) 孢子:真菌的繁殖单位,功能如同植物种子。有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类。 子实体:子实体是高等真菌的产孢结构,由已组织化了的菌丝体组成。子实体是人们食用的部分。 生活史:食用菌的生活史是从孢子萌发经菌丝体到第二代孢子的整个发育过程。 低温型品系:在低温下形成原基和产生子实体的品系,如金针菇等。 中温型品系:在中温下(常温15~27℃)形成原基和形成子实体的品系。 高温型品系:在高温下(常指25~30℃)形成原基和生长子实体的品系。 生物学效率:又称生物转化率,指食用菌的鲜重同产出该产量鲜菇(耳)所用培养料干料的重量百分比。或生物转化率%=(食用菌的鲜重/所用培养料干料重量)% 同宗配合:在高等真菌的发育中,同一菌丝细胞通过自体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现象,又称自交可孕,如草菇。它相当于刚等植物的“雌雄同株”的性配现象。 异宗结合:由不同的孢子萌发的菌丝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现象,称异宗结合。如: 组织分离法:是指食用菌的子实体、菌核或菌索上取一部分组织,使其在培养基上萌发而获得食用菌纯菌丝体的方法。 质配:两条可亲和的即可互相交配的单核菌丝,在接触细胞壁发生溶解,使两性的细胞原生质(包括细胞核)进行融合,但不进行核配的性行为。次生菌丝体就是由初生菌丝细胞质配后形成的。 核配:性细胞的细胞核的结合过程。核配通常发生在特殊的细胞(担子或子囊细胞)中。 原基:子实体的原始体,是菌丝体发育到生殖阶段所形成的胚胎组织。原基进一步发育,即成为子实体。 减数分裂:连续进行两次细胞分裂,其中的一次细胞分裂使染色体减半。 常压灭菌:即在一个蒸汽压力下(温度为100℃)的灭菌法。常压灭菌时间一般为8-10h.。高压灭菌:在0.1mpa 的压力下,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1-1.5h. 巴氏灭菌:采用培养料的发酵,使料温加热到62℃-70℃的温度, 30分钟后,便可杀死不耐高温的微生物营养细胞的方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首创的,故名巴氏灭菌法。)在双胞蘑菇栽培中,该法多用于堆肥的后发酵(或称二次发酵,室内发酵)上,以达到消灭病虫害,改善理化状态和提高堆肥营养利用率的目的。 锁状联合:担子菌的双核细胞进行特殊分裂而在菌丝上出现的一种锁状结构。 木腐菌:引起木材腐熟的真菌。很多食用菌,如银耳目的银耳和木耳,伞菌目的香菇和侧耳,多孔菌目的猴头和灰树花等均属木腐菌 变温结实性:子实体分化必须要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刺激才能完成的食用菌种类,称~。温差幅度越大越好,一般在8~10℃。如香菇、平菇等。 恒温结实性:具有保持恒温形成子实体的结实习性,这类食用菌称~。 液体菌种:食用菌经深层发酵培养出来的大量菌丝球用来作繁殖的材料就是~

18春西南大学0666《食用菌栽培学》作业答案

1、法国是第个开始栽培双胞蘑菇的国家? 1. A. 4 2. 3 3. 2 4. 1 2、金针菇出菇之前需要。 1.转色 2.惊蕈 3.覆土 4.搔菌 3、银耳的担子是________ 1.叉担子 2.无隔担子 3.纵隔担子 4.横隔担子 4、初生菌丝的细胞核为______ 1.单核 2.双核 3.三核 4.多核 5、蘑菇子实体发育类型是。 1.裸果型 2.被果型 3.假被果型 4.半被果型 6、香菇对温度的要求是结实型。 1.恒温 2.变温 3.中温 4.高温 7、双孢蘑菇在堆料时的碳、氮比为。

1. 10:1 2. 20:1 3. 30:1 4. 40:1 8、子囊菌的细胞壁的几丁质的主要成分是。 1. d-半乳糖 2.葡萄糖 3.果糖 4.岩藻糖 9、我国最先种植香菇的地区是。 1.四川 2.湖北 3.河南 4.浙江 10、平菇是生物。 1.自养型 2.异养型 3.寄生型 4.共生型 11、——————离子对金针菇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1.铁 2.钙 3.钠 4.镁 12、子实体细胞的细胞核为。 1.单核 2.双核 3.三核 4.多核 13、平板检验法适合检验。 1.斜面试管培养基 2.蘑菇发酵

3.竹荪栽培场所 4.食用菌接种场所 14、黑木耳在菌丝满袋后需要来促使出菇。 1.在菌袋上开口 2.在菌袋口上套圈 3.扒去菌袋口上的菌丝 4.把菌袋上的塑料薄膜去掉 15、只有作畦生料室外栽培的菇类是。 1.平菇 2.金针菇 3.茶树菇 4.竹荪 16、掻菌处理促进出菇的工艺是应用在上。 1.大球盖菇 2.鸡腿菇 3.蘑菇 4.金针菇 17、黑木耳的担子是。 1.无隔担子 2.纵隔担子 3.横隔担子 4.叉担子 18、蘑菇建堆时的碳氮比,最好是。 1. 40:1 2. 30:1 3. 20:1 4. 10:1 19、栽培中的食用菌大部分都是。 1.子囊菌 2.担子菌 3.层菌 4.鞭毛菌

《食用菌栽培学》实习报告

?食用菌栽培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课程实习,实地进行常见食用菌品种的菌种制作、栽培,了解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流程。通过参观湖北省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掌握菌种的制作、分离等制种工作。 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流程和各项操作。参加菇房和菇场栽培管理工作。参观食用菌生产企业,参与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力争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对于食用菌产业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意识。 二、实习时间 2012年10月28日至2012年11月4日共计8天 三、实习地点 华中农业大学食用菌菌种试验中心、武汉东西湖如意生鲜食品净菜配送公司(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公司)、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长久菌种厂、三里岗香菇基地、洛阳店出口示范基地、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随州试验站、裕国菇业试验基地、裕国菇业生产线、三友食用菌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新洲许易产业园。 四、实习内容 1、校内实习主要内容 (1)进行袋料栽培中的预湿、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等各项操作: ①香菇: a. 香菇袋料栽培原料的预湿 b. 香菇栽培料拌料及装袋 c. 香菇袋料装锅灭菌 d. 香菇袋料栽培的接种 ②平菇: a.平菇熟料栽培料建堆发酵 b.平菇三级种原料的预湿 c.平菇三级种拌料、装袋并装锅灭菌 d.平菇栽培料的翻堆 e.平菇栽培料装袋 f.平菇袋料栽培的接种 ③黑木耳: a.黑木耳栽培料的预湿 b.黑木耳栽培料装袋 c.黑木耳栽培料的灭菌 d.黑木耳栽培袋接种 (2)参加常见食用菌品种菌种和不同栽培模式的各项操作。

食用菌栽培学知识要点

1.世界五大栽培食用菌中,除双孢菇为法国人于1707年首先栽培成功,其余的香菇、木耳、金针菇、草菇是我国最早人工栽培的 2.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①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健康食品;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 ③活跃山区经济。(自己分条拓展) 3.根据菌丝发育的顺序、细胞中细胞核的数目,食用菌的菌丝分为初生菌丝、次生菌丝、三生菌丝 4.大部分食用菌的双核菌丝顶端细胞上常发生锁状联合,是一种类似锁状的菌丝链接,是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鉴别菌种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存在于担子菌中。 5.菌丝的组织体实质是食用菌菌丝体适应不良环境或繁殖时的一种休眠体,能行使繁殖功能。在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的时候,菌丝体的菌丝相互紧密的缠绕在一起,形成菌丝的组织体。分为菌索、菌核、菌丝束、菌膜、子座、菌根。 6.菌幕指包裹在幼小子实体外面或连接在菌盖和菌柄间的那层膜状结构。前者称外菌幕,后者称内菌幕。随着子实体成熟,内菌幕有的残留在菌柄上发育成菌环。在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子实体的生长,外菌幕被撕裂,其大部分或全部留在菌柄基部形成菌托。 7.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经过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包括菌丝体生长期,子实体分化期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期。 8.食用菌的营养类型根据生活方式不同分为腐生、共生和寄生。①腐生:从动植物尸体上或无生命的有机物中吸取养料的食用菌为腐生菌;②寄生:生活于寄主体内或体表,从或者的寄主细胞中吸取养分进行生长繁殖的食用菌为寄生菌,分为专性寄生和兼性寄生;③共生:与相应生物生活在一起,形成互惠互利、相互依存关系的菌为共生菌,如菌根菌。 9.食用菌所需营养源及功能: ①碳源,凡用于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主要作用是构成细胞物质和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是食用菌最重要的营养源之一。 ②氮源,凡用于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氮源是食用菌合成核酸、蛋白质和酶类的主要原料,对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一般不提供能量,是除碳源之外最重要的营养源之一。 ③无机盐,是食用菌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矿质营养。大量元素有磷、硫、钙、镁、钾等。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物质的组成及酶的组成、维持酶的作用、控制原生质胶态和调节细胞渗透压等。微量元素有铁、铜。锌、锰、硼、钴、钼等,是酶活性基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活剂,

人工实施栽培金针菇

编号 学士学位论文 人工设施栽培条件对金针菇生长的 影响 学生姓名: 阿卜力孜.伊米尔 学号:20110401001 系部:生命与地理科学系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2011-1 指导教师:古丽巴哈·萨吾提 完成日期:2015年 4 月 6 日

中文摘要 摘要:本文以棉籽壳,木屑,麸皮,蔗糖,石灰,石膏,尿素,过磷酸钙为原料栽培金针菇,在不同人工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金针菇的生长,研究不同光照,温度,湿度,通风条件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栽培;金针菇;光照;温度;湿度;通风条件。

目录 中文摘要 ........................................................... I 目录 ............................................................. I I 引言 (1) 1.材料与方法 (3) 1.1材料 (3) 1.2仪器 (3) 1.3药品及试剂 (3) 1.4方法 (3) 1.4.1不同光照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3) 1.4.2不同温度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3) 1.4.3不同湿度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4) 1.4.4通风条件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4) 2.结果与分析 (5) 3.结论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6)

引言 金针菇( Flammulinavelutipes) ,又称增智菇,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1~2]、抗肿瘤[3]药理保健功能,金针菇中含有 18 种氨基酸,其中人体所必需的 8 种氨基酸占总量的44.5%,尤其以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特别丰富,利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因此有“增智菇”“聪明菇”之称[4]。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一种优质食用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质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5],以及朴菇(Flammutn)、蒜菇素、金针菇原素(Flamn)等功能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力、促进智力发育、护肝等作用[6],早已成为人们熟知的保健食品。 此外,金针菇还富含VB 1,VB 2 ,尼克酸和VC等多种维生素,且富含钙、磷、 铁等多种矿物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和胃溃疡[7]。 人工栽培金针菇生长周期长, 受环境影响大,产量低、品质差,生产成本较高,对于在喀什栽培金针菇,本人进行了研究,首先喀什的气候条件非常干燥,昼夜差异大,白天温度比较低,春季和秋季刮风太多,这些原因都影响栽培金针菇的清洁环境,而且金针菇对周围环境的条件比较严格, 为了栽培金针菇需要严格地控制温度和湿度。所以为了在喀什栽培金针菇必须准备一个能控制温度和适度的一个场所和进行灭菌操作的工作台,要具备一个适合的温度,还需要完成灭菌,接种操作的工作人员,栽培后,菌丝生长和出菇时期的管理,本人以光照,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进行研究,在喀什地区生产金针菇提供理论依据。

食用菌实习报告

食用菌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是指各种人员实习期间需要撰写的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描述的文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用菌实习报告,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食用菌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 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应用基础科学的学科,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生产实际来加深理解和体会,否则会脱离实际,无异于空中建楼阁。该课程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十分紧密,实习是掌握有关理论的重要环节。所以本次食用菌实习旨在引导同学们在掌握了基本理论之后在生产实际问题中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意识与沟通交流的品质。通过参观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对于食用菌产业的理解,增长其对于这一产业美好前景的信心,对中国近当代甚至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实习任务 1.掌握菌种的制作、分离等制种工作。 2.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流程和各项操作。 3.参加菇房和菇场栽培管理工作。 4.参观食用菌生产企业,参与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

20xx年11月28日至20xx年12月4日 华中农业大学食用菌菌种试验中心、武汉东西湖如意生鲜食品净菜配送公司、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长久菌种厂、三里岗香菇基地、裕国菇业试验基地、裕国菇业生产线、三友食用菌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新洲许易产业园、天添食用菌科技产业 1.华中农业大学黑木耳、香菇、平菇代料栽培生产实践 2.观看湖北菇菌产业发展三十年历史和香菇生产技术的视频 3. “中国香菇之乡”的随州三里岗以及新州各工厂、公司参观学习 本次实习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主要是在菌种试验中心以及真菌楼亲身从事食用菌栽培的一系列环节操作实习。第二部分是对湖北食用菌大企业和随州食用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 栽培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在老师带领下了解了菌种试验中心的大致布局,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菌种场的布局方面,还应考虑各生产部门间的位臵关系,从而更合理、更节省地进行安排。 然后我们在菌种试验中心的实习主要是学习香菇、黑木耳和平菇的栽培,历时四天,但基本流程一致。首先都是按

蔬菜+食用菌

设施食用菌栽培学 1.食用菌:是一类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 2.子实体:是产生孢子的真菌结构。 3.菌丝体:是真菌的营养体,生长基质中的大量丝状物。 4.孢子:是微小的繁殖单 位,真菌的真正种子。 国内: ⑴菌种生产规范化和规模化。 ⑵粗放型向集约化。 ⑶食用菌生产迈进农业生态循环 ①充分利用工农业下脚料,农作物秸秆和野草等;②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快速利用;③改良土壤(超级堆肥);④与养殖业的有机配合(饲料)。⑷开拓鲜品市场,丰富人们的“菜篮子”。⑸开发珍贵野生食用菌类的生产和开发遗传、生理、生态等基础理论研究。 ⑹拓宽食用菌概念的范畴,使之从纯粹农业型转变成发酵工业,食品工业的混合型。 ⑺深化食用菌的药膳作用研究。⑻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尤其加工后的产品质量。 菌种生产程序 母种(一级种)-----扩大4~5瓶-----原种(二级种)-----扩大50~80瓶-----栽培种(生产种 食用菌制种包括三个方面的意义内容: ⒈菌种扩大即母种→原种→栽培种。例如:购买一支母种,可以制成4~5瓶原种,每瓶原种又可制成50~80瓶栽培种。 ⒉优良菌种选育首先通过引种栽培,再在自己的栽培场中进行选育,就可以获得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良菌种。

⒊菌丝复壮通过变换培养基的营养成分等方法,使即将退化的菌种恢复正常生长。 1、接种箱接种箱是供菌种分离、移接的专用木质箱,要求封闭严实,操作方便,使之成为无菌的环境,以便进行无菌操作。 2、接种室 接种室的设置不宜与灭菌室和培养室距离过远,以免搬运中造成杂菌污染。3、超净工作台 超净台是一种局部层流装置。能在局部造成高洁净度的工作环境。使用它接种有效可靠,操作也很方便。 (二)灭菌锅1、高压灭菌锅2、土法灭菌锅 (三)培养室和恒温箱 (四)其他仪器及用具 ⑴电冰箱⑵天平⑶干湿温度计⑷试管⑸三角烧瓶和烧杯⑹量杯或量筒⑺漏斗和钟罩⑻接种刀、接种铲、接种钩和接种针⑼菌种瓶⑽其他用品 (五)消毒用品 二、接种培养 当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到28℃以下时,将其置于无菌条件下(接种箱)进行接种 注意最好让母种的菌丝向下与原种养料接触。封口后移入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待菌丝长到瓶底即成原种。 二、pH值(酸碱度)调节 (一)各种食用菌对PH值的要求 (二)pH值调节方法 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灭菌后培养基内的PH值会下降,范围在0.5~1.5之间;二是随着菌丝的生长,由于新陈代谢产生有机酸,也会使pH值下降。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适当调高pH值。此外,为了使菌丝稳定生长在最适合的pH值范围内,可以在培养基内添加0.2%的pH值缓冲物质,常用的有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和碳酸钙等。 三、培养基的配制和含水量 (一)均匀拌料

园艺培养方案2017

园艺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901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面向区域蔬菜、观赏园艺等行业一线,具有园艺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扎实掌握园艺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园艺作物生产、管理、技术推广、经营管理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在园艺及相关部门,从事生产、推广、经营工作。 二、培养要求 (一)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规格和要求: 1.知识规格与要求 (1)掌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化学、普通遗传学等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了解园艺作物栽培管理、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工厂化育苗、设施园艺等方面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3)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具有种质保护意识、遗传改良及良种繁育、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和营销等方面的操作技术; (4)掌握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具有较好的外语交流和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科技写作等方面的应用能力。 2.能力规格与要求 (1)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不断创新与终身学习能力; (2)熟悉现代园艺生产、科技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标准、法律与法规; (3)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哲学、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及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实践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3.基本素质规格与要求 (1)政治素质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人格素质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富有强烈的社会

《应用真菌学》课程教学大纲

《应用真菌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制药工程、生物药剂工程、园艺、园林、农学、林学、食品科学等专业)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教学目的应用真菌学主要是研究食用菌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及变异的规律,食用菌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以及食用菌的分布规律、食用菌的进化与分类和食用菌资源利用的一门科学。 (一)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食用菌形态、育种及栽培的基础知识,学会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而更好地控制、生产科研和改造食用菌。 (二)本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食用菌育种、栽培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学会有关实验技能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食用菌的生产、食用菌栽培资源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 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多媒体VCD、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发展技巧等。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食用菌制种、菌种选育、栽培、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及营销等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并学会有关实验实训的技能操作方法,为学习后创新创业,从事食用菌的生产、食用菌栽培资源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安排(根据教学进度要求按章、节及内容的一级标题详细编写内容纲要,同时写明各章的教学环节和相应学时分配,包括课堂讲授、实验、作业、课堂辅导、其他教学环节等。)

课程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 第一章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知识点提示】真菌门的类群及多样性、食用药用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人类关系、食用药用菌栽培学发展概况及分科、属等。简述食用菌菌丝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长繁殖方式。 【教学要求】 了解真菌的作用与人类关系,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及发展前景菌丝的细胞结构、菌丝体及孢子的形态、子实体的形态概念。 理解真菌的生长繁殖方式。 掌握真菌生长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重、难点提示】真菌的生长繁殖方式。真菌生长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第一节真菌的作用与人类关系 一、真菌的作用与人类关系 二、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第二节真菌的形态结构 一、菌丝的细胞结构 二、菌丝体及孢子的形态、子实体的形态概念。 第三节真菌的分类及生长繁殖方式。 一、真菌在生物中的分类地位 二、食用药用菌的种类 三、真菌的生长繁殖方式。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大纲(上实验课用)

实验一食用菌分类与形态观察 ?目的:了解食用菌分类方法,学会观察食用菌形态结构。 ?材料:各种伞菌的新鲜子实体(香菇、平菇、金针菇、茶树菇、白灵菇、杏孢菇、白平菇),子囊菌的干品,野生食用菌的标本。平菇、香菇的孢子印。分类参考书,显微镜等。 ?方法:1.取新鲜子实体观察伞菌的结构,绘图说明。2.观察平菇孢子印颜色、大小、形状。 ?完成下列表中内容。 食用菌分类与形态观察表

1.中生2.偏生3.侧生4.无菌柄5。圆柱形6.棒状7.纺锤形8.棒锤形9.分枝状10.基部联合11.基部膨大呈球形12.基部膨大呈臼状13.菌柄扭转14.基部延 长呈假根状 圆形2.半圆形3.圆锥形4.卵圆形5.钟形6.半球形7.斗笠形8.匙形9.扇形10.漏斗形11.喇叭形12.浅漏斗形13.圆筒形14.马鞍形 1.子囊菌门盘菌目羊肚菌科(子囊果具蜂窝形或吊钟形菌盖) 块菌目块菌科和地菇科 角菌目麦角、虫草 2.担子菌门 木耳目、银耳目、花耳目属于胶质菌类, 非褶菌目、伞菌目 鬼笔目和马勃目属于腹菌类

一、实验目的 掌握斜面试管培养基的配制、消毒与灭菌等制作过程,为菌种转管、组织分离制作母种打下基础。 二、常用培养基配方 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自然。 2. PDA综合培养基 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3.0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0.05克,水1000毫升,pH自然。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天平、电炉,18×180毫米试管,止水夹。纱布,棉塞,牛皮纸,皮筋,手套、菜板、刀、恒温箱,三角漏斗、支架(每组一套)。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马铃薯、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等。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1.PDA培养基的配制 2.装管、捆把 3.灭菌 锅内加适量水→灭菌物品放内锅→加热→压力表0.05Pa 时放气→压力表 1.15Pa (121-126℃)时计时30分钟。 4.摆斜面。灭菌后将试管取出斜放在一根1厘米左右厚的木板条上,使试管内斜面的 长度为试管长度的3/5。放置凝固后备用。 五、作业思考题 1.制作PDA培养基过程中,为什么要用牛皮纸将整捆的棉塞部分封盖灭菌? 2.灭菌时,加热水沸后,在锅内压力升至0.5Pa 时,为什么要打开放气阀? 3.写出试管培养基制作的工艺流程。 4.消毒与灭菌是同一概念吗?为什么?

食用菌课件

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课件 第一讲食用菌概述 一、食用菌定义 食用菌一般是指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供食用的种类。广义的食用菌也包括那些有药用价值或其它经济价值的种类,有时被统称为“大型经济真菌”。 二、食用菌的品种资源 世界上的食用菌约1000多种,我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生长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而人工可以种植的只有60多种,占整个食用菌总类的2%左右。 三、食用菌的生理 1、营养物质:真菌是一类没有叶绿素的异养型真核生物,真菌的在生长发育过程有两个现象: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生长发育特点及其环境条件: ⑴食用菌的生活史:食用菌的生活史可以粗分为两大方面: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孢子——萌发——单核菌丝——双核菌丝——三次生菌丝——子

实体——孢子。 ⑵环境条件对作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影响食用菌因素有: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水分、氧和二氧化碳、光照以及生物因素。 ①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的利用是通过菌丝分泌木质素酶, 一般地说,真菌在菌丝迅速生长期间,其基质的C/N比高,往往有利于脂肪的合成,在孢子萌发的前期C/N比高,后期低,总得来说:在子实体分化发育阶段,C/N过高则不能形成菌蕾;C/N过低,则又使众多的原基夭折。菌丝生长阶段的C/N约为20:1;子实体分化阶段,C/N约为18:1。 ②酸碱度 大多数真菌是喜酸性基质的,一般能适应的pH范围为3-8,香菇为4.0—5.4,木耳为5.0—5.4,双孢蘑菇为6.8—7.0,金针菇为5.4—6.0,猴头菇为4.0,草菇为7.5 。加入适量磷酸氢二钾等缓冲物质,使培养基的pH得到稳定,在产酸过多时,可添加适量的碳酸钙等 ③温度 喜低温或低温结实的有金针菇和滑菇;喜高温的有草菇。 关于温度与食用菌生长发育关系点:a食用菌的菌丝体较耐低温。b菌落在琼脂平板上的最快生长速度的温度,不一定就是生理上最佳温度。c就香菇而言,昼夜温差幅度增大,可以刺激成熟的菌丝体形成原基。 ④水分和湿度 香菇和金针菇的代料栽培中,培养料的含水量为干料的1.8—2.6 倍,菌丝生长最佳。但在子实体分化发育期,则以水分为干料重量的2.6—3.4 倍为最适宜。 适宜于食用菌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约为湿料总重量的60% 。相对湿度一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食用菌学是园艺专业的的科类选修课,本课程通过理论授课、实验实训完成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食用菌生产的理论和技能,为从事食用菌生产、科研、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黑体,小4号字) 绪论 第一节食用菌的概念和种类 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的概念,了解食用菌的分类方法及种类。 第二节食用菌生产的意义 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第三节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及国内外现状,理解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 重点:食用菌的作用及其产业的特点 难点: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 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结构及特性,以及掌握食用菌的有性和无性生物史。 第二节食用菌的生理生态 学习要点:了解构成食用菌细胞的化学元素,掌握食用菌对养分的需求,常用的碳源和氮源。 第三节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学习要点:掌握常见几种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重点:1、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结构和特性 2、常见的几种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难点:食用菌对养分的需求 第二章食用菌的制种技术 第一节菌种生产的基本设备及程序 学习要点:掌握菌种、制种的概念,了解菌种的类型以及掌握制种的工艺流程。 第二节菌种的分离与培养 学习要点:了解灭菌、消毒的概念和区别,掌握各种菌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掌握组织分离法的制种技术及菌种扩大培养的技术。 第三节菌种质量检查、保藏与复壮 学习要点:了解菌种的保存原理,掌握常用保存方法。 重点:菌种分离中常用的组织分离法的技术。 难点:菌种的类型和制种的工艺流程,组织分离法的菌种制作技术,菌种的保存原理。

大学专业介绍之植物生产类3(种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大学专业介绍之植物生产类3(种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生物 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7.种子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熟悉农业生产、种子经营管理、农村工作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处理农业信息技术和方法,具有植物育种、种子生产、种子加工贮藏、种子质量检测、种子营销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高级科技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土壤与植物营养学、植物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植物育种学、种子质量检测与技术、种子经营管理学。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能在农业院校(大中专)、科研院所、农场、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8.应用生物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应用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菌物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菌种生产、指导栽培、产品加工、品种选育以及生物发酵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微生物学、普通真菌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菌物学导论、菌类资源学、发酵工程、食用菌育种学、食用菌栽培学、药用菌产品开发与利用、食用菌产品加工学等。 就业去向:面向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政府机关、药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用生物经营公司从事菌类药物及食用菌教学、科研、生产、加工、研究、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和营销等工作。 9.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环境、工程、景观设计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设施环境调控、生产管理、设计与建造、园区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受到设施环境调控、设施生产、设施工程、园区规划与景观设计基本能力训练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气象学、土壤与植物营养、测量学、工程制图、农业设施设计基础、园艺设施学、温室设计与建造、设施环境工程学、设施园艺栽培、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园林艺术、休闲农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能在科教、产业、商贸、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现代设施与观光农业的科研与教学、工程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平菇实习报告

东营职业学院 实训实习课程报告 (学生用) 课程名称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二级学院生物及生态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006080020 实训实习报告要求 实训实习报告是实训实习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教 师考核学生实训实习效果的一项重要依据,也是评定 学生实训实习的重要依据。实训实习报告是学生总结 实训实习内容,使实训实习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 性认识的过程。实训实习报告要用规定的实训实习报 告纸书写,要语言通顺、分析合理、认真总结。每门 实训实习课程结束后,实训实习报告交实训实习指导 教师,指导教师审核后交课程所开二级学院存档。 实训实习报告包括如下内容: 1.实训实习内容、实训实习场所、实训实习日期; 2.实训实习目的和要求; 3.实训实习仪器、设备与材料; 4.实训实习的完成情况及效果; 5.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实训实习报告 2011年12 月 2 日第15、16 周 篇二:食用菌实习报告 《食用菌栽培学》 ——实习报告 专业:植物保护 班级:植保0905班 姓名:尹传林 学号: 2009301200906 指导教师:边银丙、王卓仁 中国·武汉 二○一一年十二月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一)实习目的 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应用基础科学的学科,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生 产实际来加深理解和体会,否则会脱离实际,无异于空中建楼阁。该课程理论与实际应用结 合十分紧密,实习是掌握有关理论的重要环节。所以本次食用菌实习旨在引导同学们在掌握 了基本理论之后在生产实际问题中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思考 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吃 苦耐劳、团队意识与沟通交流的品质。通过参观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对于食用菌产业的 理解,增长其对于这一产业美好前景的信心,对中国近当代甚至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二)实习任务

食用菌实习报告

《食用菌栽培学》 ——实习报告 专业:植物保护 班级:植保0905班 姓名:尹传林 学号: 2009301200906 指导教师:边银丙、王卓仁 中国·武汉 二○一一年十二月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一)实习目的 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应用基础科学的学科,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生产实际来加深理解和体会,否则会脱离实际,无异于空中建楼阁。该课程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十分紧密,实习是掌握有关理论的重要环节。所以本次食用菌实习旨在引导同学们在掌握了基本理论之后在生产实际问题中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意识与沟通交流的品质。通过参观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对于食用菌产业的理解,增长其对于这一产业美好前景的信心,对中国近当代甚至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二)实习任务 1.掌握菌种的制作、分离等制种工作。 2.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流程和各项操作。 3.参加菇房和菇场栽培管理工作。 4.参观食用菌生产企业,参与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 二、实习时间 2011年11月28日至2011年12月4日 三、实习地点 华中农业大学食用菌菌种试验中心、武汉东西湖如意生鲜食品净菜配送公司(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公司)、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长久菌种厂、三里岗香菇基地、裕国菇业试验基地、裕国菇业生产线、三友食用菌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新洲许易产业园、天添食用菌科技产业

四、实习内容 1.华中农业大学黑木耳、香菇、平菇代料栽培生产实践 2.观看湖北菇菌产业发展三十年历史和香菇生产技术的视频 3. “中国香菇之乡”的随州三里岗以及新州各工厂、公司参观 学习 五、实习过程 本次实习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主要是在菌种试验中心以及真菌楼亲身从事食用菌栽培的一系列环节操作实习。第二部分是对湖北食用菌大企业和随州食用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 (一)栽培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在老师带领下了解了菌种试验中心的大致布局,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菌种场的布局方面,还应考虑各生产部门间的位臵关系,从而更合理、更节省地进行安排。 然后我们在菌种试验中心的实习主要是学习香菇、黑木耳和平菇的栽培,历时四天,但基本流程一致。首先都是按比例配料。这次的三种食用菌都是采用的棉子壳、锯木屑、麦麸和石膏加水并加糖或营养液,但比例不同,以保证满足不同的碳氮比需求。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发酵熟料的制作方法,这与我们之前所熟悉的熟料制作有了很大差别。对于黑木耳和平菇,由于它们对pH的特别要求,还要加石灰以调节。 拌料的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两种方法,香菇和黑木耳利用专门的拌料机拌料,而平菇的拌料则采用原始的铁锹人工搅拌、翻堆。在我们亲自实践后便知拌料机使工作效率效率大大提高,而传统方法不仅费时,需注意的事项也不少,例如平菇加料是稻草需先润湿在拌入料中加水翻堆,最后应将料堆成长城状,使上部平整但不能压实,以便料堆内部有足够的空气供给发酵,最后还需加一层薄膜利于升温使微生物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