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环境地学复习题

环境地学复习题

1环境2. 大气污染物3. 潜水4. 烈度5.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7反气旋8温室效应9地面变形10矿产资源11体波12土壤退化13. 硅镁层14.软流层
15.上层滞水16土壤16.冷锋17热岛效应18暖锋19震级20荒漠化21台风22.气象灾难23湍流24湖泊25绿洲效应
1. 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因子
2. 大型水库建设对气候的影响
3. 水循环及水循环的重要意义
4. 我国水资源具有的特点。

5. 污水灌溉的利弊
6.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破坏
7.火山活动的资源效应
8.黄土湿陷的特点与成因
9.地面沉降的危害
10.变质作用,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
11.地球上热量分布不均衡会引起什么运动
12地球的圈层是由什么面分割而成的。

13地质运动的特点
12.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4. 矿产资源枯竭的原因
15. 矿产资源的特性
13.城市化的危害
16. 酸雨的危害。

17. 大气降水如何净化大气。

18. 哪些因素影响降水净化大气作用
19. 一般大气有几个分层,分层的依据
20水力侵蚀有哪些营力
21土壤肥力
22土壤形成受哪些自然因素影响
23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
24.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和环境问题的特点
25. 土壤圈的作用与地位
26.生物因素怎么影响土壤形成的。

27气候变暖对环境的影响28.风与湍流对气体污染的影响。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

环境地质的内涵:各个圈层环境地质:地质学在环境中相互作用。

GEOSS涉及到的九大领域:15水 6天气 7生态系统 8农业 9生物多样性。

根据灾害持续的时间:突发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地质环境的容量:可以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输入和输出) 地质资源:能源、矿物、地下水、地质景观、地质空。

环境地质作用:自然地质营力:内动力、外动力。

人为地质营力:;剥蚀、搬运、堆积、塑造、塌陷、矿物迁移与富集。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自然历史分析法:知;地球化学法:健康与环境的关系;系统分析法:非线性研究;环境地质制图:要素库、图形库;模拟预测:监测、机理、模型。

井工煤矿开采的主要特点: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其生产过程是地下作业,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开采的主要特点是需要进行矿井通风,存在瓦斯、煤尘、顶板、火、水五大灾害。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的特点:应衍生性:连带效应,地表-地下区域性:岩性、构造等地质背景多样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预防性:规律、机理研究为基础影响范围:社会、经济、环境。

煤矿露采的主要特点 (1) (3)水土流失煤矿水害的界定:凡影响煤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水都称为矿井水害。

分区:1华北石炭二叠系岩2华南晚二叠统岩溶水害区;3东北侏罗系裂隙水水害区;4西北侏罗系裂隙水水害区;5西藏一滇西中生代裂隙水水害区和台湾第三系裂隙、孔隙水水害区。

形成煤矿水害的三大要素:水源:矿体及其围岩中赋存的地下水大气降水:降水地表水:渗地下水:老空水:采空区积水。

2 通道:构造裂隙带;岩溶塌空区上方冒裂带;隔水底板与突水通道. 3触媒:引发山压力;矿山排水;地震裂隙通道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12.1起执行。

九章140条矿井防治水地面防治的留设;排水系统;水闸门与水闸墙;疏干开采和带压开采;注浆堵水矿井水可分为洁净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和特殊污染型矿井水等五种类型煤矿塌陷区分类:1丘陵地北、西南等区有众多煤矿分布在丘陵地带,塌陷后形成局部漏斗式的塌陷坑和锯齿状地裂缝,地形地貌无明显变化;2平原地带塌陷区:北等地相当一部分煤矿分布于平原地区塌陷坑内部分区:塌陷引起直移动和水平移动;在地表的变形则表现为倾斜、弯曲和水平变形。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型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型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型1. 名词解释(每题3分,10题,共30分)2. 选择题(每题4分,10题,共40分)3. 简答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4. 论述题(10分)《环境地质学》重点考察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 环境地质学概念?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自然历史分析法(2)地球化学法(3)系统分析法(4)环境地质制图法(5)模型模拟和预测方法。

(6)环境地质评价(7)现代科学技术方法3. 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1)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的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2)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其评定好坏的条件有: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原生地球化学背景,地质资源丰富程度,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

(3)地质环境的相容性,是指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

(4)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即地质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后对这种干扰做出某种反应的作用。

是准确预测环境变化的基础,是环境地质学的核心问题。

4. 环境地质作用?是指人类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

(1)各种自然地质因素、自然地质现象对人类的作用,即自然地质作用。

(2)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即人为地质作用及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人为地质作用,是环境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人为剥蚀地质作用,2、人为搬运地质作用,3、人为堆积地质作用4、人为塑造地形作用5、人类活动的其他地质作用。

5.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其基本含义是指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发展模式。

第二章河流和洪水1. 侵蚀基准面与河流的平衡剖面侵蚀基准面,对大多数河流而言,是河流所流入的水体的表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然河流在泥沙的侵蚀和沉积之间趋于一种平衡或均衡,这时一条河流从河源至河口的纵剖面呈现一种独特的凹形,称为河流平衡剖面,代表河流已发育成熟。

环境地质选择题

环境地质选择题

环境地质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环境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 A. 地震- B. 古生物- C. 矿产资源- D. 水资源2. 环境改变是指什么?- A. 地层变化- B. 过程地貌形成- C. 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状态变化- D. 气候变迁3.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 地貌学和气候学- B. 地震学和火山学- C. 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 D. 地层学和年代学4. 以下哪个是环境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 A. 矿产勘探- B. 建筑工程- C. 河流治理- D. 园林设计5. 环境地质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沉积环境的演化- B. 地质历史的重建- C. 环境与生物的相互作用- D. 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影响6. 下列哪种环境地质过程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 A. 风蚀作用- B. 水侵蚀作用- C. 地震活动- D. 洪水灾害7. 环境地质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建立地层地球化学模型- B. 探索地下矿产资源- C. 预测自然灾害- D.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 环境地质学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 A. 提供资源开发指导- B. 揭示环境演变规律- C. 预测自然灾害- D. 指导污染治理技术9.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古地理环境- B. 灾害地质- C. 地下水资源- D. 气候变化10. 环境地质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A. 野外考察和实验室分析- B. 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 C.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D. 数据统计和趋势分析。

环境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环境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思考题:(标出的页码只是为方便大家更快找到相关的一些内容,但并不是说只限于这些内容,书本上有些章节的内容也是有交叉的,所以其它页也会有相关的内容,请自己复习时进行综合,有必要也可自己查资料)1-1. 环境地质学的含义是什么? 其所涉及的内容有哪些?p1-31-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p4-61-3. 学习、研究环境地质学有何重要意义?2-1.什么是地质环境的容量?什么是地质环境的质量? P112-2.地质环境有那些基本特征?p11-122-3.请阐述人为地质作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p13-173-1. 请结合土地的基本特性阐述土地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p233-2. 土地开发利用中可能产生哪些方面的负环境效应?p26-364-1. 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40-424-2. 人类活动是如何使地球上的水平衡循环系统发生改变的?p45-47,p138-1414-3. 水资源开发的负环境效应有哪些?简述它们产生的原因?p68-764-4.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地表水有哪些不同?简述地下水污染途径的决定因素有哪些?p42/58-595-1. 矿产资源露天开采会引起哪些突出的环境问题?p87-915-2. 地下开采矿山资源会引起哪些突出的环境问题?p91-955-3. 矿产资源开采为何会破坏水文地质环境?其具体表现有哪些?7-1. 简述环境工程地质学与传统工程地质学有何不同?7-2.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p125-1317-3. 城市地质灾害的特点有哪些?p141-142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的目的?P248为何要进行地质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工作?p251-2517-4. 请以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为例,阐述跨流域调水工程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P1457-5. 城市废弃物在进行地质填埋处理时应如何考虑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屏障的作用?p152-153 8-1.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p164你如何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8-2.简述原生灾害效应、次生灾害效应和后续灾害效应的特点8-3.谈谈你怎样认识人类在进行技术应用和资源配置时与地质灾害的协调关系。

环境地质学考研题库和答案

环境地质学考研题库和答案

环境地质学考研题库和答案环境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环境与地质作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涉及到地质环境的评估、地质灾害的防治以及地质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多个方面。

考研题库和答案的编制,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一、单选题1. 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的是:A. 地球内部结构B. 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C. 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D. 地球的大气层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A. 地质灾害防治B. 地质环境评估C. 地质资源开发D. 地球物理勘探答案:D3. 环境地质学中的“环境”一词主要指的是:A. 社会环境B. 自然环境C. 经济环境D. 政治环境答案:B二、多选题1. 环境地质学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A. 地震B. 滑坡C. 洪水D. 干旱答案:A, B2. 环境地质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A. 土地利用规划B. 城市防洪设计C. 城市绿化D. 城市交通规划答案:A, B三、判断题1. 环境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质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对)2. 环境地质学只关注地质环境的保护,不涉及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错)3.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对)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地质学在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环境地质学在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评估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指导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同时,通过地质环境的监测和评估,为资源开发提供安全保障。

2. 描述环境地质学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环境地质学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包括:通过地质环境的调查和评估,识别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区域;利用地质学原理,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和机制;基于地质环境特征,制定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五、论述题1. 论述环境地质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环境地质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有助于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估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通过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支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地质学考研题库

环境地质学考研题库

环境地质学考研题库环境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环境与地质过程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球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考研题库是帮助学生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环境地质学考研题库中的问题类型和示例题目:一、选择题1. 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以下哪项?- A. 地球的内部结构- B. 地球表面的形态- C. 地球环境与地质过程的相互作用- D. 地球的大气层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A. 地质灾害- B. 地下水污染- C. 石油勘探- D. 土壤侵蚀二、填空题1. 环境地质学中,______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起的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 环境地质学研究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______等。

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地质学中“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描述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 分析气候变化对环境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性,并讨论其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五、案例分析题1. 请分析某一地区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以一个具体的环境地质事件为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六、计算题1. 如果某地区的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地表径流量为200毫米,地下水补给量为300毫米,试计算该地区的蒸发量。

2. 已知某地区土壤侵蚀速率为每年每平方公里5吨,若该地区面积为100平方公里,试估算该地区一年内土壤侵蚀的总量。

七、综合分析题1. 综合分析某一地区的地质环境特点,包括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植被覆盖情况等,并讨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该地区的环境地质问题。

2. 根据所提供的地质数据和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某一地区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环境恢复和保护建议。

结束语环境地质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地质学知识,还需要了解生态学、气象学、水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环境地质学_河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地质学_河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地质学_河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以下不属于土地环境问题的是?答案:梯田增多2.中国的土地盐渍化主要发生于我国的滨海半湿润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

答案:河套地区3.以下不属于地面沉降的特点的是?答案:只在小范围内发生4.以下不属于海水入侵的防治对策的是?答案:转移地下淡水资源5.以下属于一次能源的是?答案:石油6.以下不属于全球主要环境问题的是?答案:城市内涝7.泥石流的基本特征是:①具有土体的结构性,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②;③一般发生在山地沟谷区,具有较大的流动坡降。

答案:具有水体流动性8.岩溶地面表现形式以塌陷为主、并多成塌陷坑?答案:圆锥型9.环境地质学一词是哪一年首次提出的?答案:1962年10.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为标志,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便应运而生。

请问是哪一年发表的?答案:1987年11.关于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个?答案:山地少、平地多,土地资源区域差异不显著12.土地利用的正环境效应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而产生的。

下列人类活动哪些会产生土地利用的正环境效应?答案:防护林体系建设13.水污染问题最早可追溯到什么时期?答案:罗马时期14.对大型采矿边坡,需要构筑的工程措施是什么?答案:抗滑挡土墙、抗滑桩15.污染物在人体内得以迁移运转的主要介质是?答案:血液16.海水入侵的防止对策有哪些?答案:监测预测阻隔水流合理开采地下淡水资源人工回灌17.防治土地退化的原则有哪些?答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原则实行预防与治理相结合18.以下属于矿产资源的特征的是?答案:不均匀性有限性相对性19.下面属于常规能源的是。

答案:水力煤炭石油20.以下哪些是城市化带来的水问题。

答案:城市水污染问题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水灾害问题21.下列哪些学科属于环境地质学的分支学科?答案:环境地球化学环境水文地质学灾害地质学22.下列哪些问题属于环境地质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答案: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问题陆地水圈演化与地下水渗流理论全球变化问题地球表层系统非线性演化问题23.下列哪些问题属于当今全球面临的水问题?答案:淡水资源短缺水文循环发生变化河川径流量减少水体污染24.工业废水是水体最重要的污染源,下列属于工业废水特性的有:答案:悬浮物质含量高温度较高25.下列能源分类正确的是:答案: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燃料性能源和非燃料性能源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26.环境容量的大小,一方面与环境要素组成和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数量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环境地质学重点[试题]

环境地质学重点[试题]

1、环境地质学定义: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功能和自身演变规律的学科,侧重研究人类工程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环境地质学研究对象: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环境地质学任务: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对策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4、地质环境指的是与人类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岩石圈之表层,是人类生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5、地质环境基本要素: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动力作用6、地质环境的容量:是指区域地质环境或环境要素(如土地、水体等)对资源开发或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的容许承受量或负荷量。

7、地质环境的相容性: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

8地质灾害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9、崩塌定义:是较陡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在以重力为主的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10、滑坡: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

11、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12、水土流失: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13、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14、盐渍化是一种渐变性地质灾害,它是盐分在地表土层当中逐渐富集的结果(含盐量超过0.3%)。

15、水资源开发的负环境效应:(1)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原因是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超过多年平均补给量,破坏了地下水的动态均衡状态,消耗含水层的“储存量”,其结果就是出现了直观上的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洪卫东 2010~2011 (1)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洪卫东 2010~2011 (1)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1、地球从地表到核心可分为地壳、地幔与地核三个最基本的层圈。

2、属地球科学,是应用地质学和地理学原理,合理利用地质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科学。

3、地震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

4、采矿过程中采掘出来而未经加工的天然物体称为。

5、由于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叫做。

6、含水层上直接覆盖具有渗透性的岩层(或土层),称为含水层。

7、板块边界类型有:离散型板块边界、转换型断层边界、敛合型板块边界。

8、地震按其成因,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人工触发地震四类。

9、地震按震源深度,可以分为深源地震、中源地震、浅源地震。

10、震源在地表投射点称震中。

11、震源至震中的距离震源深度。

12、地震后地面上地震烈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称等震线。

13、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颁布的《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4、地理信息系统英文简称GIS,成为环境资源综合评价、规划、管理、决策的现代技术手段。

15、环境地质学属地球科学,是应用地质学和地理学原理,合理利用地质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科学。

16、元素在地壳中平均重量的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克拉克值又称地壳元素的丰度。

17、长石、石英、白云母等富含Si、Al,颜色浅,称为浅色矿物;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等富含Fe、Mg,称暗色矿物。

18、根据火成岩岩浆中SiO2的含量的多少,可以将岩浆分为超基性岩浆(SiO2<45%、基性岩浆(SiO245%~52%)、中性岩浆(SiO252%~65%)和酸性岩浆(SiO2>65%)四种类型。

19、板块边界类型主要有:离散型板块边界、转换断层边界、敛合性板块边界。

20、地震波包括两种在介质内部传播的体波和两种限于界面附近传播的面波。

环境地质学试题库

环境地质学试题库

环境地质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地质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2、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界自然因素的总和。

3、原生自然环境:又称第一环境,其最基本的要素组成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浅部表层,是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客观存在着的空间和物质环境。

现在一般是指未经人类活动影响,仍保持自然状态,环绕于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4、次生自然环境:又称第二环境,是受人类活动因素的冲击、影响而改变了原来面貌的自然环境。

5、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6、环境背景(本底)值:原生值.是环境不受或未受污染影响的“纯自然”情况下,各环境要素的化学元素正常含量和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7、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变质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8、地质环境的容量:一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工程发展的最大潜能。

9、自净作用:环境自身能逐步清除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目的,这种作用称环境的自净作用10、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一般是指在一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某些要素或总体对人类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1、环境效应:是指在环境要素作用下环境受到影响的现象及其后果。

环境效应可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及人为环境效应,一般所称的环境效应多数是指人为环境效应12、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概括为环境问题。

目前所指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利用环境不当和人类社会发展中与环境不协调所致。

13、原生环境问题: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由自然界原来的环境给人类造成的,如许多自然灾害,是大自然活动的必然结果;又如疾病的流行或某些地方病的发生等。

14、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环境地质学试题整理

环境地质学试题整理

1.地质环境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2.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3.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评定。

4.人地复合系统2.当前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向3.我国的猪哟啊环境地学问题第三章1.土地退化是指土地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综合因素的干扰、破坏而改变土地原有的内部结构、理化性状,土地环境日趋恶劣,逐步减少或失去该土地原先所具有的综合生产潜力的演替过程。

土壤侵蚀模数单位面积土壤及土壤母质在单位时间内侵蚀量的大小,是表征土壤侵蚀强度的指标,用以反映某区域单位时间内侵蚀强度的大小。

水土流失是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

(《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土地盐渍化土地次生盐渍化2. 简述荒漠化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3.简述土地盐渍化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1.水体污染源的种类和特性。

2.水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效应。

3.我国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五章1 矿产资源的概念及其特征2 露天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有哪些3 地下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有哪些4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5 外排土露天采空区的1 矿产资源的概念及其特征第六章1.名词解释: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雾霾2.煤炭开采利用过程对地质环境产生那些影响3.简述你熟悉的一种新能源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第七章掌握:1.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有哪些2.南水北调工程产生那些环境地质问题了解1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农业化学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包括哪些3 城市废弃物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包括哪些4 城市废弃物的处置方法是什么5 放射性废物的种类和特性有哪些1. 名词: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崩塌;滑坡;泥石流第九章1. 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研究的理论依据。

环境地学

环境地学

《环境地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行星边界层:又名大气边界层,与地表直接接触,厚度约为1~1.5Km,具有湍流特性的大气层。

2、混合层高度:混合层是气象要素特别是位温随高度分布趋于均匀的大气边界层。

大气混合层伸展的高度即是混合层高度。

3、逆温层: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4、气温直减率:在对流层大气中,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是地表,因此距离地表越近,大气接受的热量越多,气温也就越高,而空气又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地表空气获得的热量不能在短时间内传递给高层大气,因此形成了上冷下暖的对流层大气气温分布。

5、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在绝热上升或下沉过程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

6、湿绝热直减率:饱和状态的湿空气,在绝热上升或下沉过程中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

γm : 0.3-0.6℃/100m。

7、露点: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简称露点(Td),单位:℃。

在气压一定时,露点的高低只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关,水汽含量愈多,露点愈高,所以露点也是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

温度露点差:气团温度与其露点温度的差值8、相对湿度:空气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水汽量的百分比f=e/E×100%9、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mb、hpa)饱和水汽压E: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压10、标准大气压: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海平面的气压,其值为101.325kPa,是压强的单位,记作atm。

化学中曾一度将标准温度和压力(STP)定义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将“标准压力”重新定义为100 kPa。

1标准大气压=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6m 水柱。

环境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

1.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所组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即客观物质世界或自然界。

2.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环境条件,如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相应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和机构等社会环境。

3. 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地质作用(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体现了自然对人类的作用。

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滑坡及地质环境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引起的生物效应问题(地方病等);二是人为活动改变地质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对自然的作用改变了环境或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所带来的问题。

如水污染、资源枯竭、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废物处置不当使地表元素分布更为不均等。

4. 1962 年国外首次提出了“环境地质学”的概念;我国70 年代末“环境十年” ,80 年代末“减灾十年” ,90 年代末“能源十年” 。

5.环境地质学研究方法首先要以地质环境的研究为基础,其次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最后环境地质学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综合性学科。

6.生态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意义: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负载定额、协调稳定、时空有宜。

(P7)7.地质环境:是指与大气、生物、水相互作用最直接,又是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岩石圈。

地质环境是有空间概念的。

环境地质:是研究人类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

环境地质则无空间概念。

(P9)8. 自然系统具有典型的复杂性:(1)在自然界某一行为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2)自然界中完全不同的行为作用可能导致相似的特征现象;(3)盲目地遵循“均变法则”或“递变法则”而导致的误解。

9. 环境的负效应,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的必然表现。

表现方式不同:超采—地表形变(坍塌,沉降)表现程度不同;表现时间不同:短期,长期认识意识与手段的差别水坝建设;具有异位特点:地下水污染,与水的流动性有关;具有连锁性:过量开采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农业漫灌-土壤盐渍化-肥力降低-农业成本提高。

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环境地质学得定义、研究对象与任务环境地质学就是地质科学中一门新兴得分支学科,也就是环境科学得重要组成部分。

它就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得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得基本特性、功能与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得关系得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 就是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得复杂系统。

任务:在分析地质环境组成要素得特征与变化规律得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得相互关系,揭示环境地质问题得发生、发展与演化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得对策与方法,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得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二、环境地质学得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全球变化得研究区域环境地质问题得研究(各章) 资源开发环境地质问题得研究(三、四、五、六章) 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八章) 城市环境地质研究(七章) 重大工程建设得环境地质研究(七章)医学环境地质研究(九章) 生态环境地质研究(各章) 现代科学技术在环境地质学得应用研究☐研究方法自然历史分析法地球化学法系统分析法环境地质制图方法模型模拟与预测方法环境地质评价方法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第二章环境地质学得基本理论问题一、地质环境得内涵与基本特征二、环境地质作用人类—地质环境系统中得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作用得基础概念内容。

☐1、如何理解地质环境概念?地质环境得基本特征有哪些?☐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与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得组成、结构与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与人类得关系:就是人类生存发展得基本场所,它构成了人类生活与生产条件得客观实体。

☐与其它环境得关系:地质环境与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及宇宙环境间得物质交换与能量流动(地质作用)☐地质环境得基本特征:地质环境得容量:可用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提供人类利用得地质资源量与对人类排放得有害废物得容纳能力来评价、地质环境得质量:1、自然地质条件得稳定性;⒉原生地球化学背景;⒊地质资源得丰富程度;⒋抗人类活动干扰得能力;⒌受污染或受破坏得程度地质环境得相容性:就是指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得某种干扰得适应性地质环境得反馈作用:即地质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后对这种干扰做出某种反应得作用。

《环境地学》复习题

《环境地学》复习题

第一章地球一、名词解释:宇宙、天体、日界线、地转偏向力、黄赤交角、二、填空题:1、太阳系包括大行星,,按其物理性质可分为两组,即行星和行星。

2、地球固体地表以内可以分为三层,即、和。

3、地球的外部构造包括、和三个圈层。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三、简答题:1、地球自转产生哪些地理意义?2、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产生哪些地理意义?4、地球公转产生哪些地理意义?第二章地壳一、概念:火山喷发、地震、矿物、褶皱、断裂、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二、填空:1、地壳的八大组成要素是、、、、、、、。

2、自然界矿物形成的四种主要方式是、、和。

3、、和,既是矿物的特征,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

4、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

5、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

6、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

7、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是和。

8、沉积岩的岩相通常分为、、。

9、引起地质构造的力主要有、、三类。

10、层状岩石受地应力作用后,构造变动表现最明显,主要有、、、四种类型。

11、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即、、。

12、火山喷发形式有两类:、。

三、简答:世界主要的地震带有哪些?第三章大气和气侯一、概念:干洁空气、气压、太阳常数、露点温度、白贝罗风压定律、地转风、梯度风、气团、锋、气旋、反气旋、气候、厄尔尼诺、二、填空:1、在气象学中,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大气圈分为:、、、、。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和。

3、依据不同的成因,雾可以分为、、、和。

4、云滴增长主要有两个过程和。

5、根据降水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和。

6、作用于空气的力有、、和。

7、地方性的风主要有、、。

8、气团按其热力性质可分为和。

9、根据锋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的替代情况,锋可分为、、、四种类型。

三、简答: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大气中水汽产生凝结的条件。

3、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

4、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5、气候变化的原因。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一、填空:1、水量平衡的三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是、、。

环境地质学_河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地质学_河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地质学_河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重点有地质环境条件的区域规律、区域地壳稳定性和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等三个方面。

参考答案:错误2.哪一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大大促进了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的进程和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参考答案:1972年3.下列哪些属于地质灾害的内涵?参考答案:灾害事件的后果_致灾的动力条件4.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的河床上,使河床不断增高,形成世界闻名的“地上悬河”。

参考答案:正确5.水库边造再造主要有岸坡坍蚀和岸坡崩滑破坏两类参考答案:正确6.海水入侵的防止对策有哪些?参考答案:监测预测_阻隔水流_合理开采地下淡水资源_人工回灌7.地方性氟病的症状是?参考答案:氟斑牙8.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图系包括?参考答案:地质环境分区图9.以下不属于土地环境问题的是?参考答案:梯田增多10.干旱气候不是发生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外界因子,蒸发量与大气降水量的比值和土壤盐渍化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错误11.下列哪些是矿产资源的特征?参考答案:有限性_不均匀性_相对性_生态性12.影响元素迁移的最大活力是活的有机体和天然水。

参考答案:正确13.为了研究和有效地解决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国际科联(ICSU)于哪一年正式组织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即全球变化研究。

参考答案:1986年14.石油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参考答案:对地表的破坏_含油污水污染环境_泥浆污染环境_废气与炼厂渣污染环境15.人为因素会造成岩溶地面塌陷。

参考答案:正确16.二氧化碳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它和四氯化碳、三氯乙烷一起对臭氧层破坏所起的作用占80%以上。

参考答案:错误17.相对短暂的人类历史而言,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蕴藏量也是有限的。

参考答案:正确18.在较为平缓的斜坡上不会发生滑坡。

参考答案:错误19.泥石流不是山地特有、突发性的灾害现象。

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环境地质学复习☐第一章绪论☐一、环境地质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任务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任务:在分析地质环境组成要素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与方法,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全球变化的研究区域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各章)资源开发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三、四、五、六章)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八章)城市环境地质研究(七章)重大工程建设的环境地质研究(七章)医学环境地质研究(九章)生态环境地质研究(各章)现代科学技术在环境地质学的应用研究☐研究方法自然历史分析法地球化学法系统分析法环境地质制图方法模型模拟与预测方法环境地质评价方法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第二章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地质环境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二、环境地质作用人类-地质环境系统中的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作用的基础概念内容。

☐ 1.如何理解地质环境概念?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与人类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场所,它构成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客观实体。

☐与其它环境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及宇宙环境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地质作用)☐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地质环境的容量:可用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提供人类利用的地质资源量和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物的容纳能力来评价。

地质环境的质量:1.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⒉原生地球化学背景;⒊地质资源的丰富程度;⒋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⒌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地质环境的相容性:是指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即地质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后对这种干扰做出某种反应的作用。

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环境地质学复习题————————————————————————————————作者:————————————————————————————————日期:ﻩ第一章绪论一、环境地质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任务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任务:在分析地质环境组成要素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与方法,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全球变化的研究区域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各章)资源开发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三、四、五、六章)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八章) 城市环境地质研究(七章)重大工程建设的环境地质研究(七章)医学环境地质研究(九章)生态环境地质研究(各章) 现代科学技术在环境地质学的应用研究☐研究方法自然历史分析法地球化学法系统分析法环境地质制图方法模型模拟与预测方法环境地质评价方法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第二章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地质环境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二、环境地质作用人类-地质环境系统中的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作用的基础概念内容。

☐ 1.如何理解地质环境概念?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与人类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场所,它构成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客观实体。

☐与其它环境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及宇宙环境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地质作用)☐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地质环境的容量:可用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提供人类利用的地质资源量和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物的容纳能力来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环境地质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任务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任务:在分析地质环境组成要素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与方法,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全球变化的研究区域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各章)资源开发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三、四、五、六章)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八章)城市环境地质研究(七章)重大工程建设的环境地质研究(七章)医学环境地质研究(九章)生态环境地质研究(各章)现代科学技术在环境地质学的应用研究☐研究方法自然历史分析法地球化学法系统分析法环境地质制图方法模型模拟与预测方法环境地质评价方法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第二章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地质环境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二、环境地质作用人类-地质环境系统中的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作用的基础概念内容。

☐ 1.如何理解地质环境概念?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与人类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场所,它构成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客观实体。

☐与其它环境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及宇宙环境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地质作用)☐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地质环境的容量:可用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提供人类利用的地质资源量和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物的容纳能力来评价。

地质环境的质量:1.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⒉原生地球化学背景;⒊地质资源的丰富程度;⒋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⒌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地质环境的相容性:是指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即地质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后对这种干扰做出某种反应的作用。

☐ 2.举例说明什么是环境地质作用?环境地质作用主要指人类与地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①各种自然地质因素、自然地质现象对人类的作用,即自然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和变质作用。

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负荷地质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

②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即人为地质作用及上述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人为剥蚀地质作用;人为搬运地质作用;人为堆积地质作用;人为塑造地形作用;人为活动的其它地质作用。

☐ 3.如何解决人地关系危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其基本含义是指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发展模式。

☐第三章土地资源与地质环境1.解释土壤、土地和土地资源等概念土壤:土壤是位于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的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土层。

包括矿物质(占土壤固体总量的90%以上)、有机质(1-10%)、水分(土壤溶液)和空气。

功能:①自然资源;②保护环境的重要净化剂。

☐土地是具有一定面积的确定边界的地理单位。

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微生物、湿热状况等自然要素,是由上述各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自然属性:面积;质量●社会经济属性☐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够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它的范畴随着历史、社会、经济与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关系:土壤是土地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能被利用的土地为土地资源。

☐ 2.土地环境问题有哪些?(可以举出例子)如草场退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土地沙质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砖红壤和土壤板结、土地污染和耕地减少等。

☐ 3.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水土流失是指地球陆地表层土壤、成土母质及岩石碎屑,在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作用下,发生各种形式的剥蚀、搬运和再堆积的过程。

中国水土流失的特点:1.分布广、面积大;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3.土壤流失严重;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4.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坡耕地; 5.开发建设加剧水土流失。

遵循水土流失规律,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工程措施、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山与治水相结合,对全流域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因时、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沿河流域的山地灾害防御、农田基本建设和地方工程建设;◆采取”上游保、中游挡、下游导“的措施☐ 4.沙质荒漠化及防治措施土地沙质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类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平衡,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质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以及在沙漠地区发生的沙漠环境向外围前进扩展的过程。

简言之,沙漠化就是沙漠的形成和扩张阶段。

沙质荒漠化是人类强烈经济活动与脆弱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

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是沙质荒漠化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

人为活动:包括过渡放牧(28.3%)、垦殖(25.4%) 、采樵(31.8%)以及工矿与城市建设(9%)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5.5%)等加速荒漠化进程。

防治:途径在于保护天然植被、建立人工植被,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加强人工草场生态系统的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采取农业、林草、水利和工程等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 5.土壤盐碱化及其防治☐土壤盐渍化(也称盐碱化)指土壤中积聚盐、碱且其含量超过正常耕作土壤水平,导致作物受到伤害的现象。

盐渍化是一种渐变性地质灾害,它是盐分在地表土层中逐渐富集的结果。

由于人类不合理灌溉造成的盐渍化过程,成为次盐渍化,其形成的盐渍土,称为次生盐渍土。

中国西北地区:①含盐分的地表水以地面蒸发消耗为主;②盐分被水带入湖泊和洼地,渗入地下,随毛细作用上升地表;沿海地带:海水入侵或海岸的退移平原地区:河床淤积抬高或修建水库,使沿岸地下水位升高影响因素:干旱气候是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外界因子;地形地貌也影响盐渍化程度。

人为因素:灌溉用水管理不善防治对策:采取水利措施与农业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技术途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渠道防渗、防漏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止地下水抬升;改良盐碱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空气、水分状况,增强有益微生物活动,提高肥力。

☐第四章水资源与地质环境1.水资源及其特征狭义上指人类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即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径流,流入江河、湖泊、沼泽和水库中的地表水,以及渗入地下的地下水。

以径流量表示水资源的数量。

广义上是指人类能够直接和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淡水和咸水,即包括天然水,也包括人类利用工程或生物措施处理更新中的水(中水)。

水资源的特征①储量的有限性;②补给的循环性;③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④用途的不可替代性;⑤利用不当的危害性。

2.水体污染有关的几个概念水体:自然界水的积聚体。

水、溶解物、悬浮物、底质和水生生物等水环境:地球上分布的各种水体以及与其密切相连的诸要素如河床、海岸等水体污染: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变坏,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价值和作用的现象。

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

污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pH值、悬浮物、有机物浓度(BOD、COD、TOC等)、污水的细菌污染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个数)、有毒物质指标(铅、汞、铬等)。

☐主要污染物:需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重金属、有毒化合物、酸、碱与无机盐类、漂浮物、放射性物质、病原微生物和致癌物、工业废热水等。

2.水体污染机制污染物的性质、污染源大小及收纳水体=水体自净+水体污染☐ 3.水资源开发的负环境效应有哪些?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4.简述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及防治对策地面沉降是指某一区域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加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又称地面下沉或地陷。

特点是波及范围广、下沉速度缓慢、以垂直运动为主,不易觉察,危害大。

地面沉降形成机制:土体覆盖层荷载引起的总应力由土壤孔隙中的水(孔隙水压力p,中性压力)和土颗粒W)共同承担。

水位降导致孔隙水压力减少,导致土中有效压力的等量增加,结果引起粘土层(有效压力,pe产生次生固结压密;水位降减少水的浮托力,并产生附加应力(相当于水位降的水柱重量),含水砂层排水固结,含水砂层压密下沉。

粘土层的固结变形和砂层的压密变形的相互叠加造成了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治理:限制和压缩地下水开采量:人工补给地下水(人工回灌);地面沉降区治理。

☐ 5.海水入侵的形成机制是什么?海水入侵是由于滨海地区地下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引起海水或高矿化度咸水向陆地淡水含水层运移而发生水土侵入的过程和现象,又称盐水入侵、海水内浸、咸水入侵等。

海水入侵的机制:是咸淡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的流体动力学过程。

自然状态下,含水层中的咸水、淡水维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地下淡水浮托在海水或咸水之上,形成过渡带或临界面。

大量开采地下水使淡水压力降低,临界面向陆地方向移动,原有平衡被打破,含水层中淡水的储存空间被海水取代,造成海水入侵。

防治对策:合理开采地下淡水资源、人工回灌、阻隔水流、监测预测。

☐ 6.水资源开发的正环境效应有哪些?控制土壤返盐调蓄地下库容;改善水质: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1.矿产资源的概念及其特征矿产资源:指所有埋藏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可被人们开采利用的矿物质聚集体。

广义的矿产资源指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元素、化合物、矿物和岩石相对富集,人类开采后能得到有用商品的物质形态和数量。

狭义的矿产资源是指自然界产出的物质在地壳中富集成具有开采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形态和数量。

矿产资源一般包括:能源资源即矿物燃料和核燃料;原料资源有金属原料(金属矿产)和非金属原料(非金属矿产)。

特征:不均匀性(地区分布)、有限性、相对性及生态性。

☐ 2.露天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有哪些?露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泉水枯竭、河水改道、边坡失稳发生崩塌、滑坡;矿山剥离堆土及矿渣堆积占用土地;淤塞河道、导致水患和矿山泥石流;矿山三废造成的土壤、水体及大气污染;破坏地貌景观,形成矿山荒漠化,加速水土流失等。

☐ 3.露天矿边坡失稳及防治原则(边坡稳定性)☐露天矿边坡的破坏主要有两大类:具有明显滑动面的边坡失稳破坏和蠕动-坍塌变形破坏。

边坡岩土体中软弱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其组合关系是控制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地质因素.☐以预防为主,综合整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