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学答案

合集下载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答案

1夏季我国东南沿海的洋流方向是()。

•A、从北向南••B、从南向北••C、台湾海峡以北由南向北,台湾海峡以南由北向南••D、台湾海峡以南由南向北,台湾海峡以北由北向南•我的答案:B2有机物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

•A、氢、氧、钙••B、钙、氧、碳••C、氢、钙、碳••D、氢、氧、碳•我的答案:D3戴维斯的理论不足之处不包括()。

•A、忽略了抬升过程中的侵蚀作用••B、忽略了均衡的调整••C、忽略了地震等自然剧烈外力影响的作用••D、忽略了地面再次抬升的可能性•我的答案:C4关于湿润地区气候对地貌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风化比较强••B、容易形成浑圆的山坡••C、容易形成岭谷相间的地貌••D、泥流阶地比较常见•我的答案:B5土壤的组成中,矿物质占()左右。

•A、7%••B、11%••C、23%••D、38%•我的答案:D6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的途径一般不考虑()。

•A、海拔高度••B、地面起伏••C、地貌部位••D、板块区域•我的答案:D7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采用()的观点和方法()。

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B、系统的、微观的、区域联系的••C、微观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D、系统的、综合的、微观的•我的答案:A8下列地区中,硒元素缺乏较为严重的地区是()。

•A、台湾••B、东北•我的答案:B9地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没有体现于()方面。

•A、人类的诞生••B、人种的形成••C、人群的文化•D、人口的分布•我的答案:C10地球自转对厄尔尼诺的影响是由()提出来的。

•A、耿庆国••B、何祚庥••C、任振球••D、汪成民•我的答案:C11一般来说,气候变暖,蒸发作用加强,对温度产生的影响是()。

•A、先升后降••B、现降后生••C、升高•降低•我的答案:B12根据板块运动的理论,可以做出预测的是()。

•A、世界大陆的位置向东偏移••B、东非大裂谷逐渐缩小••C、欧亚与北美洲版块背向运动••D、澳大利亚版块向东北方向漂移•我的答案:D13下部是岩石,上方是沉积物的阶地类型是()。

环境地学考试复习2013(重点版)解析

环境地学考试复习2013(重点版)解析

第一章在环境科学中所讲的环境也称人类生存环境,是指以人群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层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换句话说,以人类为中心,人以外的充满着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质、空间、条件和状况,即为人类环境。

从环境地学研究的角度,可以将地球环境系统分解为生态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在这个系统中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遵循以下规律:木桶定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原理相互依赖性和不可替代性环境地学属于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以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地系统的组成、结构、发展变化规律,并运用地球科学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人-地系统的科学。

环境地学并不是研究人-地系统的全面性质,而只研究自然环境作用于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作用于环境而引起环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反馈的那部分内容。

环境地学研究的起步必须立足于坚实的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结合室内化验分析与实验模拟资料,运用综合比较研究法和相关分析研究法,才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角度把握环境系统过程与功能时空分异规律。

图片中子解的常识:叠层石,由古老的蓝绿藻和沉积物所形成,1800Ma;三叶虫,兴盛于寒武纪,5亿年;恐龙兴盛于珠罗纪、白垩纪,绝灭于第三纪开始0.65亿年。

第二章太阳系是由恒星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其公转。

按照2006年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新的定义,太阳系中共计有八大行星,按距太阳远近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按照最新的行星定义,原来的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在广阔的恒星世界中,太阳是一颗中等质量的壮年星。

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可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太阳黑子是指光球上经常可以看到许多黑色斑点,是光球表面剧烈旋涡状气流形成的局部强磁场区域,是光球活动的重要标志。

环境地质学试题答案

环境地质学试题答案

第二章1.地质环境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2.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3.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评定。

4.人地复合系统人地复合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两大系统耦合而成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而有序的开放系统。

人地复合系统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智慧圈。

2. 当前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向1着眼于地球是个复杂系统,是个多层次结构,以及通过各圈层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来研究全球性环境变化。

不仅是研究现代的,而且研究过去地质历史时期,同时对今后21世纪内全球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全球性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全球性气候(包括古气候)、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全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等等,并且对这些全球性变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后果进行预测。

2.以动态观点及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地质环境演化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灾变预报的可能性。

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双重的作用。

这些因素的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是无序的,是一个非线性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已成为热点问题。

3我国主要环境地质学问题我国四大生态脆弱带:黄土高原与北部毗邻的沙漠、岩溶石山区、南方贫瘠的红壤区以及西部高寒地区。

因此,当前和今后我国的环境地质问题将会日益突出。

1. 淡水资源危机正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展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新的一轮区域性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是综合分析水资源问题的基础性地质工作。

同时迅速建立多种水资源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研究制图、预报网。

全国统一环境水文地质监测信息系统,作为研究各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前景分析的科学依据。

环境地理学考试试题

环境地理学考试试题

环境地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以下哪种气候类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地中海气候2、地球上的水圈中,储量最大的是()A 海洋水B 冰川水C 地下水D 河流水3、以下哪种地貌类型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A 喀斯特地貌B 黄土地貌C 丹霞地貌D 雅丹地貌4、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 气候B 生物C 地形D 母质5、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A 草原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6、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7、以下哪种污染物属于一次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硫酸C 光化学烟雾D 酸雨8、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公平性原则B 共同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持续性原则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 俄罗斯B 加拿大C 中国D 美国10、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1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 二氧化碳排放增加B 甲烷排放增加C 氟利昂排放增加D 以上都是12、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数据采集B 数据分析C 数据输出D 实地测量13、以下哪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A 洪涝灾害B 干旱灾害C 台风灾害D 地震灾害14、人口增长模式中,“高—高—低”模式对应的是()A 原始型B 传统型C 现代型D 过渡型15、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A 城市人口增加B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 以上都是16、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的灵活性最强?()A 公路运输B 铁路运输C 水路运输D 航空运输17、工业区位选择中,原料指向型工业的特点是()A 靠近原料产地B 靠近市场C 靠近劳动力丰富地区D 靠近科技发达地区18、以下哪个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A 美国中部平原B 澳大利亚东南部C 中国东北平原D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19、以下哪种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A 黄山B 张家界C 故宫D 桂林山水20、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人口压力过大B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_____和地核。

(完整word版)长沙理工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

(完整word版)长沙理工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2023级《城市地理学》试题(A卷)(2008年1月16日)一、名词解释(任选4个,每题5分,共20分)1、新城市主义2、城镇体系 3.、邻里4.基本经济活动5.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二、简答题(任选2题,每题15分,共30分)1、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2、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异同;3、美国郊区化的发生与发展的机制三、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1、结合案例,说明分析CBD的演变过程与发展机制;2、论述西方国家内城衰退的原因与市区重建的措施,并说明中国城市是否会出现内城衰退并解释原因?一、名词解释(任选4个,每题5分,共20分)1、新城市主义针对北美传统的城市蔓延所出现的问题:低密度的居住郊区化、超宽的道路、建筑红线和大型的地块、依赖小汽车的交通、社会的单一、经济的隔离、非持续的环境等,新城市主义提出在城市区域层面上应发展大运量的公共交通,通过交通节点来组织社区,减少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控制城市蔓延;在居住区层面上应以密度合理的邻里社区作为基本单元,在社区内部综合各种服务功能,构建适合步行的空间尺度,形成生活氛围浓厚的邻里关系;应该完善街道、公共空间和私人场所的设计,创造富于特色的城市景观效果。

2、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3.、邻里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个人交往的大部分内容在邻里内进行,这种交往只需要步行即可完成,比需要交通工具才能完成的交往要频繁得多,其形式以面对面接触为主。

4.基本经济活动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导致城市展的主要动力。

离心型的基本活动:城市生产的工业产品或城市发行的书刊报纸运到城市以外销售;向心型的基本活动:例如,外地人到这个城市来旅游、购物、求学或接受医疗等。

环境地质选择题

环境地质选择题

环境地质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环境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 A. 地震- B. 古生物- C. 矿产资源- D. 水资源2. 环境改变是指什么?- A. 地层变化- B. 过程地貌形成- C. 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状态变化- D. 气候变迁3.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 地貌学和气候学- B. 地震学和火山学- C. 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 D. 地层学和年代学4. 以下哪个是环境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 A. 矿产勘探- B. 建筑工程- C. 河流治理- D. 园林设计5. 环境地质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沉积环境的演化- B. 地质历史的重建- C. 环境与生物的相互作用- D. 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影响6. 下列哪种环境地质过程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 A. 风蚀作用- B. 水侵蚀作用- C. 地震活动- D. 洪水灾害7. 环境地质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建立地层地球化学模型- B. 探索地下矿产资源- C. 预测自然灾害- D.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 环境地质学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 A. 提供资源开发指导- B. 揭示环境演变规律- C. 预测自然灾害- D. 指导污染治理技术9.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古地理环境- B. 灾害地质- C. 地下水资源- D. 气候变化10. 环境地质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A. 野外考察和实验室分析- B. 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 C.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D. 数据统计和趋势分析。

环境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环境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思考题:(标出的页码只是为方便大家更快找到相关的一些内容,但并不是说只限于这些内容,书本上有些章节的内容也是有交叉的,所以其它页也会有相关的内容,请自己复习时进行综合,有必要也可自己查资料)1-1. 环境地质学的含义是什么? 其所涉及的内容有哪些?p1-31-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p4-61-3. 学习、研究环境地质学有何重要意义?2-1.什么是地质环境的容量?什么是地质环境的质量? P112-2.地质环境有那些基本特征?p11-122-3.请阐述人为地质作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p13-173-1. 请结合土地的基本特性阐述土地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p233-2. 土地开发利用中可能产生哪些方面的负环境效应?p26-364-1. 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40-424-2. 人类活动是如何使地球上的水平衡循环系统发生改变的?p45-47,p138-1414-3. 水资源开发的负环境效应有哪些?简述它们产生的原因?p68-764-4.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地表水有哪些不同?简述地下水污染途径的决定因素有哪些?p42/58-595-1. 矿产资源露天开采会引起哪些突出的环境问题?p87-915-2. 地下开采矿山资源会引起哪些突出的环境问题?p91-955-3. 矿产资源开采为何会破坏水文地质环境?其具体表现有哪些?7-1. 简述环境工程地质学与传统工程地质学有何不同?7-2.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p125-1317-3. 城市地质灾害的特点有哪些?p141-142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的目的?P248为何要进行地质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工作?p251-2517-4. 请以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为例,阐述跨流域调水工程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P1457-5. 城市废弃物在进行地质填埋处理时应如何考虑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屏障的作用?p152-153 8-1.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p164你如何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8-2.简述原生灾害效应、次生灾害效应和后续灾害效应的特点8-3.谈谈你怎样认识人类在进行技术应用和资源配置时与地质灾害的协调关系。

环境地质学考研题库和答案

环境地质学考研题库和答案

环境地质学考研题库和答案环境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环境与地质作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涉及到地质环境的评估、地质灾害的防治以及地质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多个方面。

考研题库和答案的编制,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一、单选题1. 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的是:A. 地球内部结构B. 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C. 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D. 地球的大气层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A. 地质灾害防治B. 地质环境评估C. 地质资源开发D. 地球物理勘探答案:D3. 环境地质学中的“环境”一词主要指的是:A. 社会环境B. 自然环境C. 经济环境D. 政治环境答案:B二、多选题1. 环境地质学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A. 地震B. 滑坡C. 洪水D. 干旱答案:A, B2. 环境地质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A. 土地利用规划B. 城市防洪设计C. 城市绿化D. 城市交通规划答案:A, B三、判断题1. 环境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质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对)2. 环境地质学只关注地质环境的保护,不涉及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错)3.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对)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地质学在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环境地质学在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评估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指导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同时,通过地质环境的监测和评估,为资源开发提供安全保障。

2. 描述环境地质学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环境地质学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包括:通过地质环境的调查和评估,识别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区域;利用地质学原理,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和机制;基于地质环境特征,制定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五、论述题1. 论述环境地质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环境地质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有助于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估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通过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支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地理学题

环境地理学题

一.判断题(对下列一些说法,你认为对的在括号内划“√”;你认为错的在括号内划“×”。

)(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机体中的浓度随营养级的降低而增大。

()2.城市生态系统是经过人类充分改造过的人工环境。

()3.我国水资源按人均占有量计,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

()4.臭氧主要存在于大气圈中的电离层。

()5.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属于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

()6.形成烟雾型大气污染的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是温度高。

()7.两噪声的声压级均为69分贝,叠加后的声压级为69.3分贝。

()8.引起骨痛病的重金属污染物是Hg。

()9.水资源是指地球上自然水的总体。

()10.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群落多样性。

()11.中国人口问题所面临的最严重挑战是年龄结构呈老龄化。

()12.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是大气颗粒物污染。

()13.导致温室效应最为明显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14.环境科学道德观的核心是尊重自然。

()15.有机氯农药易于富集在动物的骨骼中。

()16.“环境状态”“环境容量”可列入资源范畴。

()17.藻类→甲壳虫→小鱼→大鱼这种食物链属捕食性食物链。

()18.导致米糠油事件的污染物是多氯联苯。

()19.铅、镉、汞元素可随食物链富集。

()20.水俣病的成因是由于人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贝,从而使机体中富集了铬。

()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在以下列举的自然资源中,属于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是[ ]A. 水资源B. 铁矿C. 石油D. 古生物化石2.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如果人类只能获取地球上植物总产量的1%,那么地球只能养活[ ] A.80亿人 B. 100亿人 C. 500亿人 D. 800亿人3.根据大气圈中大气组成状况及大气在垂直高度上的温度变化而划分的大气圈层,自地球表面各层依次为[ ]A.电离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B.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C.对流层、平流层、过渡层、逸散层D.中间层、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4.稳定人口的主要措施是[ ]A. 发展生产B. 降低总和生育率C. 提高人口素质D. 优生优育5.世界上公害事件中,哪一类的污染事故最多[ ]A.水污染事故B.食品污染事故C.土壤污染事故D.大气污染事故6.可适用于人类饮用的淡水和河流的水量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不到[ ]A.1% B.2% C.3% D.4%7.排放污染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对环境危害最严重的污染源是[ ]A.生活污染源B.工业污染源C.交通污染源D.农业污染源8.我国环境保护三大政策是[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B.谁污染谁治理,排污许可证,污染集中控制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D.强化环境管理,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污染限期治理9.有机物在水中的主要降解作用是[ ]A.化学氧化B.光化学氧化C.化学氧化和光化学氧化D.生物化学氧化10.新文明时期的新发展观主要表现在[ ]A.资源观和价值观;B.道德观和资源观;B.道德观、资源观和价值观;D.道德观、环境发展和价值观11.酸雨的pH值范围是[ ]A. 7.0以下B. 6.5以下C. 6.0以下D. 5.6以下1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 ]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硫化氢D. 氟利昂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于[ ]A.1979年B.1983年C.1989年D.1999年14.反映人口自然变动的综合指标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B.C.机械增长率D.自然增长率15.环境科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整体性和特殊性B.区域性和综合性C.整体性和综合性D.系统性和变动性16.人口长期自然增长率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的结果是[ ]A.人口稳定B.人口老化C.人口减少D.人口增长17.若人口年自然增长率r=10%,则人口增长一倍所需的时间为[ ]A.17年B.7年C.35年D.70年18.属于物理污染的是[ ]A.汞污染B.放射性污染C.霉菌污染D.染料污染19.有机物好氧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 ]A.CH4 B.H2S C.CO2D.NH320.下列人类活动中造成SO2排放量最大的是[ ]A.热电厂B.炼油厂C.石油燃烧D.燃烧天然气21.生态系统中低位营养级被上一个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仅占其能量的[ ]A.5% B.10% C.15% D.20%22.人类关于环境必须加以保护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但一般认为,环境科学产生于[ ]A. 19世纪90年代B. 20世纪40年代C. 20世纪50-6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23.一般认为,人口增长的类型属于[ ]A.直线增长B. 负指数增长C. J型增长D.指数增长24.物种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食物来源不足B.天敌繁殖过快C.盲目过度捕杀D.生存环境破坏参考答案:1.A;2.A;3.B;4.B;5.D;6.A;7.B;8.C;9.D;10.B;11.D;12.D;13.C;14.D;15.C;16.B;17.B;18.B;19.C;20.A;21.B;22.C;23.D;24.D三.名词(概念)解释(每小题3分,共36分)1.温室效应——大气中某些痕量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氧化亚氮和氯氟烃(氟利昂)等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因而当这些气体的浓度(含量)增加时,会引起的地球平均气温上升,此即所谓的“温室效应”。

环境地质学重点[试题]

环境地质学重点[试题]

1、环境地质学定义: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功能和自身演变规律的学科,侧重研究人类工程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环境地质学研究对象: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环境地质学任务: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对策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4、地质环境指的是与人类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岩石圈之表层,是人类生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5、地质环境基本要素: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动力作用6、地质环境的容量:是指区域地质环境或环境要素(如土地、水体等)对资源开发或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的容许承受量或负荷量。

7、地质环境的相容性: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

8地质灾害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9、崩塌定义:是较陡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在以重力为主的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10、滑坡: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

11、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12、水土流失: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13、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14、盐渍化是一种渐变性地质灾害,它是盐分在地表土层当中逐渐富集的结果(含盐量超过0.3%)。

15、水资源开发的负环境效应:(1)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原因是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超过多年平均补给量,破坏了地下水的动态均衡状态,消耗含水层的“储存量”,其结果就是出现了直观上的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完整版)自然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自然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地球1. 宇宙的天体分为哪几种?P5答: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2. 太阳系包含哪八大行星?可分为哪两组?P6答:地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密度大,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少)木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体积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多)3. 度量天体距离的单位?P9答:天文单位:14960×410千米,光年:94600×810千米。

4. 行星的运动特征。

P6(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近乎圆形(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也自西向东(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轨道面也比较接近(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5. 简述地球自转的意义。

P15-16答: ①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节奏)②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偏移)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时差)④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潮汐)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流体运动)⑥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的海面上升,而中高纬度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6.什么是黄赤交角?其地理意义?P17答: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为23度27分。

地理意义:(1)产生四季更替;(2)产生五带7.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

洪卫东 2010~2011 (1)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洪卫东 2010~2011 (1)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1、地球从地表到核心可分为地壳、地幔与地核三个最基本的层圈。

2、属地球科学,是应用地质学和地理学原理,合理利用地质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科学。

3、地震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

4、采矿过程中采掘出来而未经加工的天然物体称为。

5、由于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叫做。

6、含水层上直接覆盖具有渗透性的岩层(或土层),称为含水层。

7、板块边界类型有:离散型板块边界、转换型断层边界、敛合型板块边界。

8、地震按其成因,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人工触发地震四类。

9、地震按震源深度,可以分为深源地震、中源地震、浅源地震。

10、震源在地表投射点称震中。

11、震源至震中的距离震源深度。

12、地震后地面上地震烈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称等震线。

13、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颁布的《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4、地理信息系统英文简称GIS,成为环境资源综合评价、规划、管理、决策的现代技术手段。

15、环境地质学属地球科学,是应用地质学和地理学原理,合理利用地质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科学。

16、元素在地壳中平均重量的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克拉克值又称地壳元素的丰度。

17、长石、石英、白云母等富含Si、Al,颜色浅,称为浅色矿物;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等富含Fe、Mg,称暗色矿物。

18、根据火成岩岩浆中SiO2的含量的多少,可以将岩浆分为超基性岩浆(SiO2<45%、基性岩浆(SiO245%~52%)、中性岩浆(SiO252%~65%)和酸性岩浆(SiO2>65%)四种类型。

19、板块边界类型主要有:离散型板块边界、转换断层边界、敛合性板块边界。

20、地震波包括两种在介质内部传播的体波和两种限于界面附近传播的面波。

城市环境地学:城市气候习题与答案

城市环境地学:城市气候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关于蒸发量和蒸散量,叙述错误的是()。

A.蒸发量和蒸散量在数量上基本相同B.蒸发量是指一定时段内,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气态, 散布到空气中的量C.制约蒸散量的因素包括由土壤湿润程度和导水能力所决定的土壤供水状况D.蒸散量是指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耗水量正确答案:A2、关于城市边界层热岛的形成原因,叙述错误的有()。

A.由高烟囱等排放出的人为热B.城市冠层中的暖空气通过上升运动进入城市边界层C.夜间,城市边界层之上,有较强的悬浮逆温层,下垫面粗糙度大,机械湍流可冲破逆温层底部,使上层冷空气向下传输D.城市边界层中诸如黑碳气溶胶在白天能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正确答案:C3、关于城市冠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人为热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加强城市热岛B.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有利于加强夜间热岛C.稳定的、气压梯度小的天气形势有利于热岛的形成D.城市的风更小正确答案:D4、城市热岛环流的成因是()。

A.郊区空气与市区空气的混合B.城市暖空气上升辐散下沉至乡村后流向城市C.郊区暖空气上升D.乡村高层冷空气流向城市后加热成暖空气正确答案:B5、城市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

A.城市辐射增加B.城市风场改变C.城市热岛D.高浓度的气体污染物正确答案:D6、城市化导致城市冠层和边界层风场的变化包括()。

A.下垫面的改变B.风速、风向的改变C.能见度的改变D.空气质量的改变正确答案:B7、城市洪涝灾害危险程度的决定因素包括()。

A.相对湿度指数B.能见度指数C.热岛效应指数D.暴雨危险指数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关于城市大气环境的垂直分层,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边界层是由建筑物顶向上到积云中部高度B.城市冠层由建筑、道路、植被等多种因子等组成C.城市气候的大气环境包括城市冠层和之上的城市边界层D.城市冠层是指城市建筑物顶以下至地面的这一层次正确答案:A、B、C、D2、关于下垫面的叙述,正确的有()。

自然地理学考试内容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考试内容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考试内容及答案名词解释:1,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

2,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

3,大气湿度: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

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程度。

大气的湿度状况是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

由于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不同,常采用多个湿度参量表示水汽含量: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2.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3.露点温度。

4,什么是地球圈层分化?答案: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匀质的物体,主要由碳、氧、镁、硅、铁、镍等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后,放射性元素辐射的能量在地球内部的积累,使那里的温度升高,因而物质具有可塑性,加上重力的作用,物质便发生分异,逐渐形成性质不同的圈层。

5,土壤:土壤是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生物与非生物混合体,也是一个能从物质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剖析的自然体。

6,海洋资源:主要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例如溶解于海水的化学元素,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水运动产生的能量及储存在海水中的热能等。

7,地壳: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界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为三十五千米,大洋下平均厚度5km.8,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9,我们都知道土壤形态学对研究土壤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请解释一下什么叫作”土壤剖面”答案:土壤剖面是在一定地形和时间条件下,由气候和生物对母质作用而不断演化和发育的自然实体,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可将土壤剖面理解为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10,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环境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

1.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所组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即客观物质世界或自然界。

2.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环境条件,如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相应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和机构等社会环境。

3. 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地质作用(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体现了自然对人类的作用。

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滑坡及地质环境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引起的生物效应问题(地方病等);二是人为活动改变地质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对自然的作用改变了环境或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所带来的问题。

如水污染、资源枯竭、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废物处置不当使地表元素分布更为不均等。

4. 1962 年国外首次提出了“环境地质学”的概念;我国70 年代末“环境十年” ,80 年代末“减灾十年” ,90 年代末“能源十年” 。

5.环境地质学研究方法首先要以地质环境的研究为基础,其次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最后环境地质学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综合性学科。

6.生态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意义: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负载定额、协调稳定、时空有宜。

(P7)7.地质环境:是指与大气、生物、水相互作用最直接,又是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岩石圈。

地质环境是有空间概念的。

环境地质:是研究人类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

环境地质则无空间概念。

(P9)8. 自然系统具有典型的复杂性:(1)在自然界某一行为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2)自然界中完全不同的行为作用可能导致相似的特征现象;(3)盲目地遵循“均变法则”或“递变法则”而导致的误解。

9. 环境的负效应,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的必然表现。

表现方式不同:超采—地表形变(坍塌,沉降)表现程度不同;表现时间不同:短期,长期认识意识与手段的差别水坝建设;具有异位特点:地下水污染,与水的流动性有关;具有连锁性:过量开采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农业漫灌-土壤盐渍化-肥力降低-农业成本提高。

自然地理考研题目及答案

自然地理考研题目及答案

自然地理考研题目及答案### 考研题目:自然地理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的大气层分为几个主要层?- A. 2层- B. 3层- C. 4层- D. 5层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A. 纬度- B. 海洋- C. 地形- D. 土壤3. 地壳运动主要分为哪两种类型?- A. 地震和火山- B. 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 C. 构造运动和地震- D. 岩浆活动和火山4.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 A. 峡谷- B. 沙丘- C. 断崖- D. 冰川5. 什么是生物圈?- A.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B. 地球大气层的底部- C. 地球表面所有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 D. 地球的岩石圈####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水循环的三个主要阶段。

7. 解释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并简述其对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影响。

8. 描述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提出可能的缓解措施。

10. 描述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根据所提供的某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该地区可能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答案:#### 一、选择题1. C. 4层2. D. 土壤3. B. 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4. B. 沙丘5. C. 地球表面所有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 二、简答题6. 水循环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蒸发、凝结和降水。

7.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数个大型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

8.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迁移、生态系统结构变化等影响。

#### 三、论述题9. 人类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地质学试题库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地质学试题库

环境地质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地质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2、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界自然因素的总和。

3、原生自然环境:又称第一环境,其最基本的要素组成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浅部表层,是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客观存在着的空间和物质环境。

现在一般是指未经人类活动影响,仍保持自然状态,环绕于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4、次生自然环境:又称第二环境,是受人类活动因素的冲击、影响而改变了原来面貌的自然环境。

5、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6、环境背景(本底)值:原生值.是环境不受或未受污染影响的“纯自然”情况下,各环境要素的化学元素正常含量和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7、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变质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8、地质环境的容量:一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工程发展的最大潜能。

9、自净作用:环境自身能逐步清除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目的,这种作用称环境的自净作用10、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一般是指在一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某些要素或总体对人类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1、环境效应:是指在环境要素作用下环境受到影响的现象及其后果。

环境效应可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及人为环境效应,一般所称的环境效应多数是指人为环境效应12、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概括为环境问题。

目前所指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利用环境不当和人类社会发展中与环境不协调所致。

13、原生环境问题: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由自然界原来的环境给人类造成的,如许多自然灾害,是大自然活动的必然结果;又如疾病的流行或某些地方病的发生等。

14、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10环本《环境地学》复习题

10环本《环境地学》复习题

第一章地球一、名词解释:宇宙: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

天体:宇宙中各种各样的星体叫天体日界线:180°经线被定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即为日界线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转动而使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力黄赤交角: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即黄赤交角23°27′。

恒星日:如果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统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

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的时间为365d6h9min9.5s成为一个恒星年。

二、填空题:1、太阳系包括八大行星,,按其物理性质可分为两组,即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

2、地球固体地表以内可以分为三层,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

3、地球的外部构造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本初经线。

5、全球共有6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三、简答题:1、地球自转产生哪些地理意义?⑴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⑵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⑶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⑷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⑸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2、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⑴太阳辐射几种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⑵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

⑶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⑷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

⑸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地学答案【篇一:环境地质学试题答案】环境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2.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3.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评定。

4.人地复合系统人地复合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两大系统耦合而成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而有序的开放系统。

人地复合系统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智慧圈。

2.当前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向1着眼于地球是个复杂系统,是个多层次结构,以及通过各圈层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来研究全球性环境变化。

不仅是研究现代的,而且研究过去地质历史时期,同时对今后21世纪内全球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全球性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全球性气候(包括古气候)、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全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等等,并且对这些全球性变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后果进行预测。

2.以动态观点及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地质环境演化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灾变预报的可能性。

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双重的作用。

这些因素的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是无序的,是一个非线性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已成为热点问题。

3我国主要环境地质学问题我国四大生态脆弱带:黄土高原与北部毗邻的沙漠、岩溶石山区、南方贫瘠的红壤区以及西部高寒地区。

因此,当前和今后我国的环境地质问题将会日益突出。

1.淡水资源危机正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展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新的一轮区域性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是综合分析水资源问题的基础性地质工作。

同时迅速建立多种水资源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研究制图、预报网。

全国统一环境水文地质监测信息系统,作为研究各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前景分析的科学依据。

加强研究制定节水的法规,研究节水工艺和新技术、新方法。

研究在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下陆地水资源演化规律及水资源演化过程的生态系统和地质环境效应等, 将水资源—环境—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系统,综合考虑。

2.城市发展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城市人类活动与之所依存的物质基础—地质环境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复杂的城市地质环境系统。

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环境的依赖性强,人类活动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或影响;另一方面,地质环境承受着人类活动的强烈改造,发生着重大变化,并反馈作用于人类活动。

特别是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都市区和城市连绵带的形成,使城市-地质环境相互影响的区域更加广大,矛盾更趋复杂。

第三章1.土地退化是指土地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综合因素的干扰、破坏而改变土地原有的内部结构、理化性状,土地环境日趋恶劣,逐步减少或失去该土地原先所具有的综合生产潜力的演替过程。

2.土壤侵蚀模数单位面积土壤及土壤母质在单位时间内侵蚀量的大小,是表征土壤侵蚀强度的指标,用以反映某区域单位时间内侵蚀强度的大小。

水土流失是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土地盐渍化土地次生盐渍化:土壤中积聚盐、碱且其含量越过正常耕作土壤水平,导致作物生长受到伤害的现象。

盐渍化是一种渐变性地质灾害,它是盐分在地表土层中逐渐富集的结果。

由于人类不合理灌溉造成的盐渍化过程,称为次生盐渍化3.简述荒漠化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是造成土地沙质荒漠化的重要因素。

1气候变化: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都分布在降雨少、气候干燥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2人类经济活动:其中因草原过度农垦造成的沙漠化面积占25.4%,过度放牧造成的占28.3%,过度樵柴造成的占31.8%,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破坏植被造成的占9%,因自然风力作用造成的只占5.5%。

人口的增加,大大加重了对土地环境的压力,导致土地质量退化和沙化。

经济落后也是造成土地破坏的重要因素,为了生存,贫穷的人们不得不对自然资源进行盲目开发,对土地进行超负荷利用,导致生态平衡玻坏,形成恶性循环。

防治途径:在于保护天然植被、建立人工植被,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加强人工草场生态系统的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采取农业、林草、水利和工程等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3简述土地盐渍化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中国西北地区:①含盐分的地表水以地面蒸发消耗为主;②盐分被水带入湖泊和洼地,渗入地下,随毛细作用上升地表;沿海地带:海水入侵或海岸的退移平原地区:河床淤积抬高或修建水库,使沿岸地下水位升高影响因素:干旱气候是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外界因子;地形地貌也影响盐渍化程度。

人为因素:灌溉用水管理不善防治对策1、水利改良采取水利措施与农业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技术途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渠道防渗、防漏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止地下水抬升;2、生物改良3、化学改良4. 改良盐碱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空气、水分状况,增强有益微生物活动,提高肥力第四章1.水体污染源的种类和特性。

主要是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自然污染源不能完全控制人为污染源分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退水1工业废水特性: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大、废水成分复杂且不易净化、带有颜色或异味废水、水量和水质变化大、净化处理困难2生活污水特性:主要来自家庭、商业、学校、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包括厕所冲洗水、厨房洗涤水、洗衣机排水、沐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

生活污水中99.9%是水,固体物不到0.1% 含氮、磷、硫高,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淀粉、糖、蛋白、脂肪、尿素3农业退水特性:农业污染面广、分散、治理难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化肥和农药含量高2.水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效应。

地下水源枯竭、水体污染、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土壤盐渍化、沼泽化、沙漠化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都是地质环境中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结果。

水在原生和次生环境中,不仅以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变化影响环境,而且还可由其水量、水位、水力坡度和水压力等动力学特征影响环境。

3.我国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措施。

水体污染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综合防治,充分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在采取技术措施的同时,还应结合行政措施和法律措施和经济措施。

⑴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减少三废排放;⑵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安排工业布局;(3)重视区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加强水资源管理。

第五章1 矿产资源的概念及其特征?指所有理藏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可被人们开采利用的矿物质聚集体。

广义的矿产资源指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元素、化合物、矿物和岩石相对富集,人类开采后能得到有用商品的物质形态和数量。

狭义的矿产资源是指自然界产出的物质在地壳中富集成具有开采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形态和数量特征:不均匀性、有限性、相对性、生态性2 露天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泉水枯竭、河水改道、边坡失稳发生崩塌、滑坡;矿山剥离堆土及矿渣堆积占用土地;淤塞河道、导致水患和矿山泥石流;污染水体和土壤.破坏地表植被,形成矿山荒漠化,加速水土流失等。

3 地下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有哪些?矿井热害、地面变形、破坏地下水循环、诱发地震、海水入侵、尾矿堆放污染4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以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和改善矿区地质环境质量。

六大原则:1.立法原则 2.生态风险评价原则 3.最少量化原则4.资源化原则5.无害化原则6.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原则5 外排土露天采空区的修复和利用方式答:1如果矿坑与地表或地下水相通,永久被水淹没,面积够大,可将其辟为水库、鱼塘、人工湖泊2对于间歇性被水淹没的矿坑,即可用来储水,灌溉农业,调节小气候,也可回填复垦为农业用地3对于无水采空区,其底板往往是平坦,只要通过实验研究,采取适当措施,改善采空区植物生长条件,可以再种植4对于覆盖物少的深露天矿坑,通常难找到或需耗资才能找到大量回填材料。

若矿坑处于潜水面以下,给水充足,宜作水库,灌溉农田。

第六章1.温室效应: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使地表温度上升,发出长波辐射,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短波吸收很弱,而对长波辐射吸收很强。

因此地表从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相对多,而散失到大气层以外的热量相对少,地球表面的温度得以维持,这就是大气的温室效应2酸雨: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雹等大气降水。

3臭氧层空洞:臭氧层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大处,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太阳紫外线辐射大部被其吸收,从而避免紫外线过多对地球生物带来的伤害。

人类活动产生的一些痕量气体如no。

和氯氟烃等进入平流层,使臭氧层遭到破坏,以致于在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

4雾霾:是雾和霾。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

霾就是灰霾(烟霞)。

2.煤炭开采利用过程对地质环境产生那些影响?煤炭开采影响包括:矿区地面塌陷、占用土地、酸性矿井水造成的污染、煤矸石堆放以及煤炭焦化造成的污染、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污染水体和土壤.破坏地表植被,形成矿山荒漠化,加速水土流失等。

最终归结成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烟雾和热污染等危害人类健康3.简述你熟悉的一种新能源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3选1)1太阳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太阳能直接利用的能源系统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但是若集中大量地开发利用太阳能,会造成太阳能回流减少,并影响局部环境的气候变化,还可造成雨量减少和生态变迁。

2风能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风能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噪声,当风车布置不当时,也会影响景观。

如果受飓风袭击,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此外,风能集中利用,还会造成风向下游风流减速,影响局部气候3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①生物质采伐不当,通常会导致生物质能源枯竭,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减退,破坏生态平衡等;②木材、秸秆等在燃烧时会排放大量的颗粒物、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和多换有机物等废气。

第七章掌握:1.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有哪些?地形地貌的改变、影响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及其环境影响、水库岸坡失稳、水库淤积、水库渗漏与浸没、水库诱发地震、大坝下游引水灌溉区土壤盐渍化 2.南水北调工程产生那些环境地质问题?膨胀土土体胀缩,引起地基变形、边坡滑塌等;部分渠线通过砂砾石和岩溶发育的可溶岩地段发生渗漏、渗透变形、浸没,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