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与人性的复调交响——啵莫泊桑《爱情》的主题呈现(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爱情与人性的复调交响——啵莫泊桑《爱情》的主题呈现(1)

[论文摘要]国内的文学批评对莫泊桑作品的研究历时已久,成果不少,然而范围较窄,这篇《爱情》鲜被提及。《爱情》是一篇构思精巧的小说。爱情与人性的双重主题一明一暗贯穿全文。小说通过讲述的视点、意象的象征、结构的安排、气氛的烘托诗意地呈现了小说的双重主题。

[论文关键词]莫泊桑爱情意象复调主题主题呈现文学批评小说鉴赏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356篇中短篇小说,文学成就斐然。他的长篇小说精彩,而他更以短篇小说见长,他与欧亨利、契科夫并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提到莫泊桑就不由得想起他的短篇小说集,如其中的《项链》和《羊脂球》都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里面的情节、人物乃至文章的主题都为大众耳熟能详,有关于这两篇文章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对莫泊桑写作手法的评论也屡见不鲜。

除了这个短篇小说集所介绍的短篇之外,莫泊桑的其他短篇小说也同样精彩,然而却未曾引起国内文学批评的太多关注。何以有这样的状况,分析起来,与国内过去多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进行文学批评的传统不无瓜葛,这个角度

偏好那些能置于社会或阶级这一框架下进行批评的素材,而之后对这一传统进行反拨的文学批评又集中于对这些旧素材的重新解读,似乎还未顾及其它。对于这样一个高质又多产的文学大师,目前相关的批评就所涉及的篇目而言实在是少而又少。文学实证批评是理论批评的基础,在这样贫瘠的作品批评基础之上对莫泊桑作品的理论研究正如管中窥豹,以点度面,未免有偏狭之嫌。莫泊桑这篇题为《爱情,某猎人笔记上的三页》就是一篇“同样精彩”的小说,也是国内文学批评鲜有提及的一篇小说。由新批评派的领军人物布鲁克思和沃伦共同编著的《小说鉴赏》把这篇小说作为范文予以收录。之所以受到青睐一则说明这篇小说毋庸置疑的分量,二则说明这篇小说适合新批评派所倡导的批评方法,即在细读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内部研究。笔者秉持新批评主义的细读原则,一读再读《爱情》,发现它就像一枚小小的橄榄,回甘无穷。而后受附在文后的思考题启发,对文本进行内部研究,伏案写下了对《爱情》一文的解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愿分享。更重要的是,如上所述,愿为莫泊桑作品的理论研究再提供一个支持点。也希望能抛砖引玉。今后能出现对莫泊桑更多作品的更多批评,从而让中国读者对这位大师能“窥全豹”而非“见一斑”。

一、爱情与人性——“复调”的主题

关于莫泊桑是现实主义作家还是自然主义作家一直是

个有争议的问题。然而莫泊桑和他的老师福楼拜一同参加了以左拉为首自然主义的文学团体却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否完全认同自然主义的主张,莫泊桑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濡染。自然主义主张无动于衷地描绘眼睛所看到的人或事,自然主义还把人同其它生物等同起来,认为人只有本能和知觉,对人的探究应该从生理层面找到答案。自然主义的这些观点在莫泊桑的这篇短文里可以略见一斑。但是《爱情》这样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样一个凝结了人类情感的语汇,是无法只停留在生理层面做表述的。莫泊桑只是采用了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而并非要赋予爱情某种“科学”或“实验”的意义,相反,这种表现手法赋予了他笔下的人物或主题更深远的意义,有关人及人性的意义。

《爱情》这篇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叙述者“我”看到报纸趣闻栏里的一个小故事而引发了对过去某次打猎经历的回忆。那次打猎“我”射杀了一只雌水鸭,而雄水鸭不愿离弃死去的伴侣,最终也被“表兄”射杀。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几近于无的故事架构之下,一个几乎没有什么情节的小说里,莫泊桑触及了人类所关注的有关于“爱情”和“死亡”的话题,并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挖掘出了更为深刻的主题。

小说像是一部“复调”交响。首先是“显性的”爱情的主题,动物的爱情比人的爱情似乎更高尚。而后是“隐性的”

人性的主题,人真的和其他动物没什么区别,甚或更残忍么,人性中还有善么,两个不同的主题一前一后、一明一暗被编织在缤纷的乐符之间。前主题是副调,是近景,而后主题似乎是主旋律,是宏大深远的背景。两个主题互为映衬,互为补充,使这篇短小的故事显得格外丰满。人性的主题在初读文本时是“隐性的”,很可能会与读者失之交臂。然而,一读再读,细细体味,会发现别具匠心的作者已经铺设了多条管道,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体会到小说的深意。小说讲述的视点、意象的象征、结构的安排、气氛的烘托就是这些引领读者触碰主题的管道。

二、视点与意象——主题的心灵之窗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进行叙事的。一般说来选择这样的叙事视点有两个优势,其一,因为“我”亲历了故事事件,所以眼光所观察到的事件和人物更为逼真,小说就更具真实性。小说的真实性强,叙述者特意呈现的主题,当然就更能博得读者的认同。其二,“我”可以将所思所感以及意识的流动也就是内心的独白袒露给读者,因而读者能和“我”有亲密接触,从而更能从“我”的视点认识故事的主题。叙事的视点和解读的视点是相互支持的。在读者看来,这种优势就变成,其一,“我”就是故事的见证人,有“人证”的故事当然更真实。其二,在阅读过程中,叙事者会和

读者构建成一种“我”和“你”的隐含对话关系。读者会自然产生对这种对话关系的预设。然而,在这篇小说中,叙述者似乎有意放弃了第二个优势,他屏蔽了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动声色的将自己藏了起来,似乎在刻意与读者保持着距离。叙述者从故事的经验者蜕变成一双眼睛,一只描述的笔。这个距离,这种蜕变打破了读者的预设,于是读者不禁把好奇的目光转向叙述者,叙述者在想什么,为什么不说出来,从而叙述者的内心转化成了读者着重探寻的主题。

叙事者的刻意含蓄让读者疑窦顿生。那么如何看到叙述者的内心呢,故事还有什么言外之意呢,意象是叙事者眼中的景致,景致是人的心绪的投射。因而意象就像是叙述者的眼睛、小说的窗口,让读者能够洞悉到小说的题旨。把卷品读,有几个意象几乎是自动跳入眼帘,读罢掩卷,这几个意象竟然已经深深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作者: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service@立即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