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文化概论》期末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释下列名词或话语

1、万寿宫,或称旌阳祠,数以千计,遍布全国各地城乡,乃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万寿宫,为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而建。亦是我国古代会馆文化的代表,故亦称江西会馆、江西庙、江西同乡会馆、豫章会馆等。

2、地域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之所的一种既亲密又松散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

中国传统商帮,可以从不同地域行政级别进行划分为:

省级商帮,如晋商、陕商、浙商、粤商等。

府级商帮,如晋商中的平阳商;陕商中的西安商;粤商中的潮州商;皖商中的徽商等。

县级商帮,如晋商中的祁县商;徽商中的婺源商;苏商中的句容商等。

镇级商帮,以镇为标准来区分商帮,是最低规模的区分途径。如洞庭商帮、喜洲商帮、南浔帮、辛集商。

3、嘉庆三年(1798年),祈县乔家广盛公商号在包头做“买树梢”的买卖,农民在春季向商号借支银钱货物,以所种青苗为抵押,议定极低廉的价格,到秋收后,照议定的价格交粮,俗称“买树梢”。

4、豆腐老陕狗,走尽天下有:这是川康一带的民谣,它的意思是说——无论在何处,精于商贾榷算的陕西商人,与日常所吃的豆腐,人家养的狗儿一样随处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陕商在地域分布之广、经营贸易之多和持续时间之长的特点。陕商活跃于明初至清末,约14世纪至19世纪中叶,是中国出现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商帮之一。陕商主要经营盐、粮、茶、布等。经营地域在两淮盐场及西南、西北地区,是内地与西藏贸易的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商帮。

二、

关公信仰对晋商发展的影响

晋商信仰多种多样,但主要以关公信仰为主。统治阶级大力宣扬、顺应民众的普遍信仰和提高商人社会地位的心理需求是晋商信仰的历史背景。关公信仰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促使晋商树立共同的价值观,提高晋商的社会形象,培养晋商敬业自律的职业道德,给漂泊在外的晋商以强大的精神力量。

关公信仰产生的背景

晋商外出行商,离开了固有的社会结构,需要重新确立社会关系和伦理秩序。在明清封建统治阶级对关公进行大力宣扬和推崇的社会背景下,晋商顺应时势,将自己的同乡树为高尚的道德楷模,辅以严格的行业规范,创造了辉煌的商业帝国。

1.统治阶级大力宣扬。关公崇拜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兴起于宋朝,到明清时达到极盛。“今上尊为协天大帝、又敕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兼赐旒玉带、至尊无上也。”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关公在民间的知名度,大力地宣扬和推崇关公信仰,以此巩固统治地位,增强王朝的凝聚力。在这样的社会主流文化下,关公信仰顺应了统治阶层的号召,融入官方正统文化,实现了信仰的社会认同,并在商人群体与主流社会之间形成紧密的情感纽带,便于融入社会大环境。

2.民众普遍信仰。社会各界民众普遍信仰关公主要在于关公一生践行“忠义”,符合封建统治阶级一贯宣扬的忠君重义、品格高尚的道德标准。关公信仰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在社会不同阶层中产生广泛影响,超越了单纯祈求庇护的信仰,深入普通民众生活并对民众的生产、生活及心理产生普遍影响。晋商顺应主流的社会文化,同时与关公有浓厚的乡情,理所当然要把关公敬为座上宾,奉为保护神。

3.提高商人地位。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在整个社会阶层中始终处于最底层的位置。关公一生异地飘零,令经年累月在外经商的晋商产生很强的心理认同感。晋商顺应时势,大力宣扬关公文化,符合主流的社会文化,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关公精神的最终铸成是基于明清社会变迁引发的“仕农工商”到“商仕农工”的转变,这个转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山西晋中商人创业时颠沛流离的无助无奈,自然助生了像关公这样保境立命的宗教信仰。

关公信仰对晋商发展的重大影响

晋商学习关公的高尚品质,促进了整个群体道德素养的提高和公信力的增强。晋商对关公的信仰,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创造五千年辉煌文明的漫长历史中,不断追求自身道德素养的完善与完美。

1.规范行业经营活动。提高晋商社会形象。晋商把关公树立为精神标杆,以关公的“义”来纠正“见利忘义”、“不仁不义”等不良的经营理念与动机,约束欺诈顾客、弄假作伪等非法商业行为,有效规范了商业市场,提高了晋商的社会形象。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社旗镇的山陕会馆保留着我国现存最早的商业规则碑刻,是当时晋商规范行业行为、确立商业守则的历史见证。晋商将商规刻在石碑上,具有了行业“法”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确立了良好的自律机制,有效规范了商业市场,对现代社会商业管理也有很多借鉴意义。

2.培养敬业自律的职业道德。晋商所处时期,政府监管失位,缺少明确、详尽的经济法规,没有健全的社会法制,正是凭借忠诚和道义的维系和约束,辅以严格的行规,保证了商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和有序。晋商通常选择最守诚信的优秀人才为经理,然后将一切经营活动、人事管理、资金运用,全权委托经理、掌柜负责。东家与经理、掌柜之间的委托经营关系完全建立在信赖与忠诚的基石之上。

3.义结同乡,同舟共济。晋商四处行商,受尽各地官府、恶霸、奸商欺凌。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晋商彼此联结,互相支持,形成一个地域性商业集团。晋商同乡会遍及全国大中城市,甚至远达云南、贵州等偏远地域。“每年农历五月十三

关帝诞辰之时,各会馆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有的还演戏酬神,甚至进行春秋二祭。许多祭祀活动主要是基于文化上的认同和增进乡谊”。晋商对建立了“相与”关系的商号大力扶助,对方经营困难时及时相助。结盟的晋商以关公为楷模,通过践行关公的高尚品行,提高了晋商群体的凝聚力,增强了抵御商业风险的能力。

4.精神慰藉,心灵皈依。对于经商地居民来讲,外来的晋商本不属于这个地方,却在商业贸易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因此存在较强的排外心理。在看重宗族关系和血缘关系的中国,晋商总是势单力薄,有着浓厚的漂泊无依感。各地晋商会馆均以关公为主祀,充分利用关公在各地的影响力,加强身处异乡的晋商之间的联系,壮大晋商的力量,这改变了晋商作为客居者的弱势地位,在远离家园的异地他乡给予晋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心灵皈依。

知名学者白钦先说过:“对晋商的研究,绝不是几本书、几篇文章能够完成的,需要全国和山西不同领域学者的共同努力。”综观晋商几百年的兴衰史,通过对晋商信仰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关公信仰对晋商发展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合理有序的经济环境,有利于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