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章图文 (5)
合集下载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05投影变换
求解此题
返回
自我检测
练习3 已知AB∥MN,在MN上找一点C,
使∠ABC为60°,求点C的两面投影。
求解此题
返回
自我检测
求解此题
返回
自我检测
求解此题
返回
自我检测
求解此题
返回
自我检测
求解此题
返回
自我检测
本题高于考核难度
求解此题
返回
本章学习结束
要熟悉:辅助投影面选择原则 点的投影变换规律及标记规范
a’
a1’
X
V H
a
返回
点在V/H1体系中的投影
a1 H1
a1
返回
3.点的两次变换
a1
a1 X1
返回
三、点的投影变换规
4、规定:
(1)新投影轴标记
▲进行第一次投影变换时:
新设立的投影面与原投影面的交线 记作“X1”
▲进行第二次投影变换时:
第二个新投影面与第一个新投影面的交线记作“X2”
(2)新投影面标记
要掌握:投影变换的基本规则及其应用
返回
▲在H面上设立的新投影面(⊥H) 记作:V1 在V面上设立的新投影面(⊥V) 记作:H1
▲在H1面上设立的新投影面(⊥H1) 亦记作:V1 在V1面上设立的新投影面(⊥V1) 亦记作:H1
(3)点的影像的标记
▲点A(或B)在H1面上的影像, 记作:a1 (b1) ▲点A(或B)在V1面上的影像, 记作:a1′(b1′)
a1’
返回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为H1投影面平行线
a’
b’ XV
H
a
b
a1
b1
返回
四、线的投影变换
返回
自我检测
练习3 已知AB∥MN,在MN上找一点C,
使∠ABC为60°,求点C的两面投影。
求解此题
返回
自我检测
求解此题
返回
自我检测
求解此题
返回
自我检测
求解此题
返回
自我检测
求解此题
返回
自我检测
本题高于考核难度
求解此题
返回
本章学习结束
要熟悉:辅助投影面选择原则 点的投影变换规律及标记规范
a’
a1’
X
V H
a
返回
点在V/H1体系中的投影
a1 H1
a1
返回
3.点的两次变换
a1
a1 X1
返回
三、点的投影变换规
4、规定:
(1)新投影轴标记
▲进行第一次投影变换时:
新设立的投影面与原投影面的交线 记作“X1”
▲进行第二次投影变换时:
第二个新投影面与第一个新投影面的交线记作“X2”
(2)新投影面标记
要掌握:投影变换的基本规则及其应用
返回
▲在H面上设立的新投影面(⊥H) 记作:V1 在V面上设立的新投影面(⊥V) 记作:H1
▲在H1面上设立的新投影面(⊥H1) 亦记作:V1 在V1面上设立的新投影面(⊥V1) 亦记作:H1
(3)点的影像的标记
▲点A(或B)在H1面上的影像, 记作:a1 (b1) ▲点A(或B)在V1面上的影像, 记作:a1′(b1′)
a1’
返回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为H1投影面平行线
a’
b’ XV
H
a
b
a1
b1
返回
四、线的投影变换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第5章-组合体(重点-习题)
不好!
好!
作业:
P26:1、3、4 ★P21:1、2题 在自己画的三视图上标注尺寸 (必考内容-薄弱点)。
5.3 读组合体视图(读图方法)
读图:根据物体的已给视图,想象出物体的空间形状。 一. 读图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抓特征视图 1)形状特征视图:最清晰地表达物体形状特征的视图。 2)位置特征视图:最清晰地表达构成组合体的各形 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视图。
无线
注意:相切处无线!
⒉ 表面光滑过渡——相切
是否有 这个圆?
不应该有! 注意:相切处无线!
⒊ 相交 表面产生相贯线! 二、切割 表面产生截交线
5.2 画组合体的视图(组合体的画图方法)
画和读组合体图的方法:形体分析法,面形分析法。
一、形体分析法
根据组合体的形状,将其分解成若干部分, 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及组合方式, 分别画出各部分的投影。
形状特征视图 —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视图。
俯视图为形 状特征视图
左视图为形 状特征视图
位置特征视图 —最能反映物体位置特征的那个视图。
位置 特征 视图
位置 特征 视图
⒉ 注意反映形体之间连接关系的图线
3. 要善于构思物体的形状
已知一个物体的外轮廓,通过构思,想象这个物体及
其三视图的形状
例:补全图线
第五章 组合体
5.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表面过渡关系
组合体:由简单的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组合而成的立体。
组合方式:叠加和切割。
叠加
切割
一、 叠加
(叠加的形式:贴合、表面相切、相交)
⒈ 贴合
两个基本体的表面互相贴合在一起。
柱面
无线
机械制图课件:第5章 相对位置
b
b
a
a
c
c
m
m
n
n
k
k
2. 判断直线的可见性
特殊位置线面相交,根据平面的积聚性投影,能直接判别直线的可见性。
k
b
b
a
a
c
c
m
m
n
n
k
例1 求直线MN与平面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空间及投影分析:
平面ABC是一铅垂面,其水平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该直线与mn的交点即为K点的水平投影。
V
P
A
K
L
D
C
B
E
H
a
a
d
c
b
d
c
b
e
e
k
n
k
n
X
O
定理2:若一直线垂直于属于平面的水平线的水平投影;直线 (逆) 的正面投影垂直于属于平面的正平线的正面投影、则 直线必垂直于该平面。
a
c
a
c
n
n
k
f
d
b
d
b
f
k
V
P
A
K
L
D
C
B
E
H
X
O
a
c
a
c
n
n
m
f
d
b
d
b
f
m
例6 平面由 BDF给定,试过定点M作平面的垂线。
要讨论的问题:
① 求两平面的交线
方法:
⑴ 确定两平面的两个共有点。
⑵ 确定一个共有点及交线的方向。
② 判别两平面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即: 判别可见性。
b
a
a
c
c
m
m
n
n
k
k
2. 判断直线的可见性
特殊位置线面相交,根据平面的积聚性投影,能直接判别直线的可见性。
k
b
b
a
a
c
c
m
m
n
n
k
例1 求直线MN与平面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空间及投影分析:
平面ABC是一铅垂面,其水平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该直线与mn的交点即为K点的水平投影。
V
P
A
K
L
D
C
B
E
H
a
a
d
c
b
d
c
b
e
e
k
n
k
n
X
O
定理2:若一直线垂直于属于平面的水平线的水平投影;直线 (逆) 的正面投影垂直于属于平面的正平线的正面投影、则 直线必垂直于该平面。
a
c
a
c
n
n
k
f
d
b
d
b
f
k
V
P
A
K
L
D
C
B
E
H
X
O
a
c
a
c
n
n
m
f
d
b
d
b
f
m
例6 平面由 BDF给定,试过定点M作平面的垂线。
要讨论的问题:
① 求两平面的交线
方法:
⑴ 确定两平面的两个共有点。
⑵ 确定一个共有点及交线的方向。
② 判别两平面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即: 判别可见性。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
相贯体—两个相交的立体
相贯线—相交立体表面的交线
图5-12 相贯的基本概念
相贯线性质:
• 共有性: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 封闭性:相贯线一般为封闭光滑的空间曲线,特殊情况可能为 不封闭的空间曲线,也可能为平面曲线或直线。
a) 相贯线为封闭 的空间曲线
b) 相贯线为不封闭 的空间曲线
c) 相贯线为平面曲线
d) 相贯线为直线
图5-13 两曲面体相贯线的性质
相贯线的求画方法
求画相贯线的实质就是要求出两立体表面一系列的共有点。
作图方法:①积聚性法
②辅助平面法
③辅助球面法 作图步骤:
① 分析两回转体的形状、相对位置及相贯线的
空间形状,然后分析相贯线有无积聚性的投影。
② 作特殊点。 ③ 作中间点。 ④ 判别可见性。 ⑤ 光滑连接。
(3) 两平行轴线的圆柱相交及共锥顶的圆锥相交,其相 贯线为直线。
图5-20 两平行轴线的圆柱的相贯线
(3) 两平行轴线的圆柱相交及共锥顶的圆锥相交,其相 贯线为直线。
图5-21 共锥顶的两圆锥的相贯线
4.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如果不要求精确画出相贯线,在不致于引起误解时,相贯线 的投影允许简化,用圆弧或直线代替相贯线投影的非圆曲线。
【例5-10】将上例中铅垂小圆柱前移一段,求相贯线的投影。
3' (2' ) (4') 5' 7' 1' 8' 6' 3" 5"(6") 2" (4") 7" (8") 1"
形体分析与投影分析:
Y
2 3 5 7 1 8
第八章零件图-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8-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8-2 视图选择与尺寸标注
8-3 零件结构工艺性 8-4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8-5 读零件图
退出
第八章 零件图
返回本章界面
2020/5/19
2020/5/19
2020/5/19
2020/5/19
3、选择其它视图
其它 视图 的数 量以 能够 正确 清晰 地表 达出 零件 的结 构形 状而 定。
零件图上三个坐标方向上各有一个主要基准和 多个辅助基准。
返回本章界面
2020/5/19
2020/5/19Fra bibliotek2020/5/19
8-3 零件结构设计中的工艺性
一、铸件
返回本章界面
二、金属切削加工
1.倒角、倒圆 便于装配和使用安全。 2.退刀槽、越程槽 在零件的台肩处,为保护加工
刀具和刀具方便退出,以及装配时两零件表面能 紧密接触,一般在零件上要加工出退刀槽或越程 槽。 3.零件上孔的设计应有利于加工与测量。 4.避免零件的加工面在内壁上。 5.零件结构应尽量减少加工面。
返回本章界面
二、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返回本章界面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中的标注
返回本章界面
三、形位置公差简介
1、分类与符号
返回本章界面
2、形位公差的标注
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时,应有公差框格、被测要 素和基准要素(对位置公差)三组内容。 1)公差框格 2)被测要素的标注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
返回本章界面
3、基准要素的标注
基准要素用基准字母表示,基准符号为带小圆的大写 字母用细实线与粗的短横线相连。
返回本章界面
8-5 读零件图
1、看标题栏 2、分析视图表达方法,想象结构形状 3、尺寸分析 4、结构与工艺分析 5、技术要求
8-3 零件结构工艺性 8-4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8-5 读零件图
退出
第八章 零件图
返回本章界面
2020/5/19
2020/5/19
2020/5/19
2020/5/19
3、选择其它视图
其它 视图 的数 量以 能够 正确 清晰 地表 达出 零件 的结 构形 状而 定。
零件图上三个坐标方向上各有一个主要基准和 多个辅助基准。
返回本章界面
2020/5/19
2020/5/19Fra bibliotek2020/5/19
8-3 零件结构设计中的工艺性
一、铸件
返回本章界面
二、金属切削加工
1.倒角、倒圆 便于装配和使用安全。 2.退刀槽、越程槽 在零件的台肩处,为保护加工
刀具和刀具方便退出,以及装配时两零件表面能 紧密接触,一般在零件上要加工出退刀槽或越程 槽。 3.零件上孔的设计应有利于加工与测量。 4.避免零件的加工面在内壁上。 5.零件结构应尽量减少加工面。
返回本章界面
二、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返回本章界面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中的标注
返回本章界面
三、形位置公差简介
1、分类与符号
返回本章界面
2、形位公差的标注
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时,应有公差框格、被测要 素和基准要素(对位置公差)三组内容。 1)公差框格 2)被测要素的标注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
返回本章界面
3、基准要素的标注
基准要素用基准字母表示,基准符号为带小圆的大写 字母用细实线与粗的短横线相连。
返回本章界面
8-5 读零件图
1、看标题栏 2、分析视图表达方法,想象结构形状 3、尺寸分析 4、结构与工艺分析 5、技术要求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PPT课件
25
10
5
20
10
第9页/共60页
标题栏 标题栏位于图纸的右下角,其格式与尺寸按国标GB/T10610.1-1989 的
规定。
第10页/共60页
二、比例 (GB/T 14690-1993)
1、图样的比例:指图形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图样尺寸
比例=
20
实际尺寸
15 15
20
2:1 1:1
第18页/共60页
3.点划线、虚线和其它线相交时,都应在线段处相交,不应在空隙处相交。 4.当虚线处于粗实线的延长线时,在虚实的连接处应留有空隙。
第19页/共60页
第20页/共60页
(二)尺寸的组成
尺寸数字
数字~10毫米
尺寸界线超出箭头约2毫米
尺寸的组成: (1) 尺寸界线(细实线)
(1) 标注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 符号R。
R6
R3
R5
(2) 应标注在是圆弧的视图上,且尺寸线或其延长线应通过圆心。
R1
0
×R10
(3) 小于或等于半圆的圆弧应注半径尺寸。
(4) 标注球面半径时,应在符号R前加注 符号S。
第30页/共60页
第31页/共60页
⒋ 狭小部位尺寸
5 3 23 5
第6页/共60页
图框格式
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其格式分为留装 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同一产品的图样只能采用一 种图框格式。
c c
B
c c
L
a
c
a
c
标题栏 L
标题栏 B
第7页/共60页
B
图框格式
标题栏
L
10
5
20
10
第9页/共60页
标题栏 标题栏位于图纸的右下角,其格式与尺寸按国标GB/T10610.1-1989 的
规定。
第10页/共60页
二、比例 (GB/T 14690-1993)
1、图样的比例:指图形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图样尺寸
比例=
20
实际尺寸
15 15
20
2:1 1:1
第18页/共60页
3.点划线、虚线和其它线相交时,都应在线段处相交,不应在空隙处相交。 4.当虚线处于粗实线的延长线时,在虚实的连接处应留有空隙。
第19页/共60页
第20页/共60页
(二)尺寸的组成
尺寸数字
数字~10毫米
尺寸界线超出箭头约2毫米
尺寸的组成: (1) 尺寸界线(细实线)
(1) 标注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 符号R。
R6
R3
R5
(2) 应标注在是圆弧的视图上,且尺寸线或其延长线应通过圆心。
R1
0
×R10
(3) 小于或等于半圆的圆弧应注半径尺寸。
(4) 标注球面半径时,应在符号R前加注 符号S。
第30页/共60页
第31页/共60页
⒋ 狭小部位尺寸
5 3 23 5
第6页/共60页
图框格式
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其格式分为留装 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同一产品的图样只能采用一 种图框格式。
c c
B
c c
L
a
c
a
c
标题栏 L
标题栏 B
第7页/共60页
B
图框格式
标题栏
L
画法几何与机械机械制图复习PPT课件
a b c a c b
积聚性
积聚性
X
o
YW
a
实形
c
b
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是:
YH
1)如平面用平面图形表示,则其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
的投影,反映平面图形的实形;
2)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为直线段,有积聚性,
且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23
第23页/共64页
平面内对投影面的最大斜度线
• 属于定平面并垂直于该平面的投影面平行线的直线,称为该平 面的最大斜度线。
(垂直面)
2021/5/17
25
第25页/共64页
[例]试求平面△ABC 的实形和 角。
先换H 面 再换V 面
b
a2
b2 d2
实形
c2
d
a c
V
X H
b
d
a
2021/5/17
第26页c/共64页
26
第五章 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
• 平行关系 • 直线与平面平行 • 若一直线平行于平面上的某一直线,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必相互平行。
Z 轴上点(0、0、Z)
3)原点上的点: (0、0、0 )
注意: 点的各个投影一定要写在它所属的投影面区域内。
2021/5/17
8
第8页/共64页
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相对位
左右
置指两点在空间的 上下、前后、左右
上
位置关系。
下
判断方法:
X 坐标大的在左 后
Y 坐标大的在前 前
Z 坐标大的在上
左右
后前 上 下
第一次:将一般位置直线变为新投影体系中的 投影面平行线。
第二次:将投影面平行线变为另一投影体系中 的投影面垂直线。
积聚性
积聚性
X
o
YW
a
实形
c
b
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是:
YH
1)如平面用平面图形表示,则其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
的投影,反映平面图形的实形;
2)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为直线段,有积聚性,
且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23
第23页/共64页
平面内对投影面的最大斜度线
• 属于定平面并垂直于该平面的投影面平行线的直线,称为该平 面的最大斜度线。
(垂直面)
2021/5/17
25
第25页/共64页
[例]试求平面△ABC 的实形和 角。
先换H 面 再换V 面
b
a2
b2 d2
实形
c2
d
a c
V
X H
b
d
a
2021/5/17
第26页c/共64页
26
第五章 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
• 平行关系 • 直线与平面平行 • 若一直线平行于平面上的某一直线,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必相互平行。
Z 轴上点(0、0、Z)
3)原点上的点: (0、0、0 )
注意: 点的各个投影一定要写在它所属的投影面区域内。
2021/5/17
8
第8页/共64页
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相对位
左右
置指两点在空间的 上下、前后、左右
上
位置关系。
下
判断方法:
X 坐标大的在左 后
Y 坐标大的在前 前
Z 坐标大的在上
左右
后前 上 下
第一次:将一般位置直线变为新投影体系中的 投影面平行线。
第二次:将投影面平行线变为另一投影体系中 的投影面垂直线。
最全机械制图ppt课件
② 另外两个投影,反映线段实长。且垂直 于相应的投影轴。
上页 下页 26 返回
⑶ 一般位置直线
b
b
投影特性:
a
a
a b
三个投影都缩短。 即: 都不反映空间线段 的实长及与三个投影面 夹角的实大,且与三根 投影轴都倾斜。
上页 下页 27 返回
二、直线与点的相对位置
判别方法:
◆ 若点在直线上, 则 V
且符合空间一个点的投影规律。
⒊ 交叉(异面)
同名投影可能相交,但“交点”不符合空
间一个点的投影规律。“交点”是两直线上一
对重影点的投影。
上页 下页 42 返回
五、相互垂直的两直线的投影特性 ⒈ 两直线同时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在该
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直角。 ⒉ 两直线中有一条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
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直角。 ⒊ 两直线均为一般位置直线时,
⒊ 投影面垂直线
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点。 另两个投影反映实长且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
上页 下页 41 返回
三、直线上的点
⒈ 点的投影在直线的同名投影上。
⒉ 点分线段成定比,点的投影必分线段的投影 成定比——定比定理。
四、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⒈ 平行
同名投影互相平行。
⒉ 相交
同名投影相交,交点是两直线的共有点,
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积聚成与相应 的投影轴平行的直线。
上页 下页 48 返回
⒊ 一般位置平面
b
b
c
c 投影特性:
a
a 三个投影都类似。
b
a
c
上页 下页 49 返回
三、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⒈ 平面上取任意直线
判断直线在平面 内的方法
机械制图及画法几何.ppt
例 2: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求左视图。
5.3.3 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续3)
根据切割面的投影特征作图
5.3.3 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续4)
5.3.3 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续5)
例 3: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求左视图。
3、布置视图 4、绘制底稿 5、检查、描深
一般是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要部分;先定位置, 后定形状;先画基本形体,再画切口、穿孔、圆角 等局部形状。
轴承座
制图 审核
材料 HT150 比例 1:1 数量 1 共张第张
5.2.2 切割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面形分析法:根据表面的投影来分析组合体表面的 性质、形状和相对位置进行画图和读图的方法。
运用形体分析法读图时,应将视图中的一个封闭线 框看作一个基本形体的投影,找出另外两个视图中 与之对应的两个线框,将三个线框联系起来想象该 形体的形状。
2、用面形分析法读图
运用面形分析法读图时,应将视图中的一个封闭线 框看作物体上的一个面(平面或曲面)的投影,利 用投影关系,在其它视图上找到对应的图形,再分 析这个面的投影特性(实形性、积聚性、类似性), 看懂这些面的形状,从而想象出组合体的 整体形 状。
例六:
5.3.2 读图的基本方法(续8) 面形分析法
5.3.2 读图的基本方法(续9)
5.3.3 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
⒈ 由已知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 ⒉ 画第三视图
例1:求作俯视图
利用局部孔和 槽分解形体
5.3.3 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续1)
求作俯视图
5.3.3 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续2)
2、切割型
5.1.1 组合体的构成方式(续2)
3、综合型
5.1.2 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
5.3.3 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续3)
根据切割面的投影特征作图
5.3.3 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续4)
5.3.3 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续5)
例 3: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求左视图。
3、布置视图 4、绘制底稿 5、检查、描深
一般是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要部分;先定位置, 后定形状;先画基本形体,再画切口、穿孔、圆角 等局部形状。
轴承座
制图 审核
材料 HT150 比例 1:1 数量 1 共张第张
5.2.2 切割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面形分析法:根据表面的投影来分析组合体表面的 性质、形状和相对位置进行画图和读图的方法。
运用形体分析法读图时,应将视图中的一个封闭线 框看作一个基本形体的投影,找出另外两个视图中 与之对应的两个线框,将三个线框联系起来想象该 形体的形状。
2、用面形分析法读图
运用面形分析法读图时,应将视图中的一个封闭线 框看作物体上的一个面(平面或曲面)的投影,利 用投影关系,在其它视图上找到对应的图形,再分 析这个面的投影特性(实形性、积聚性、类似性), 看懂这些面的形状,从而想象出组合体的 整体形 状。
例六:
5.3.2 读图的基本方法(续8) 面形分析法
5.3.2 读图的基本方法(续9)
5.3.3 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
⒈ 由已知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 ⒉ 画第三视图
例1:求作俯视图
利用局部孔和 槽分解形体
5.3.3 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续1)
求作俯视图
5.3.3 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续2)
2、切割型
5.1.1 组合体的构成方式(续2)
3、综合型
5.1.2 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第二版)(邱龙辉)5-8章 (4)
第8章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29
图8-11 拨叉的全剖视图
第8章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30
2.半剖视图
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
投射所得的视图,可以对称中心线(对称平面的投影)为界,
一半画成剖视图,另一半画成视图,这种剖视图称为半剖视
图,如图8-12所示。
第8章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剖所得的全剖视图。
该机件的上方具有倾斜的方板,方板上有小孔,方板前
下方有凸台,为了清楚表达这部分的形状结构,必须采用通
过凸台的轴线并与倾斜结构轴线垂直(与方板平行)的剖切平
面进行剖切,然后投射到与剖切平面平行的投影面上得到斜
剖的全剖视图。
第8章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52
(a) 画法
(b) 空间情况
图8-22 斜剖的全剖视图
单独画出,用其它图线代替了。
第8章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48
正确
错误
(a)
(b)
图8-20 波浪线一般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
第8章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49
(3) 当被剖切结构为回转体时,允许以该结构的中心线
代替波浪线,作为局部剖视图与视图的分界线。如图
8-21所示,机件的左方是一个带有凸台的圆柱筒(回转体),
机件内部结构的对称平面或轴线。图8-8(c)的主视图采用的
剖切平面,通过了机件的前后对称平面(正平面)。
第8章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20
2. 画剖视图
画机件被假想剖切后的断面图形和断面后可见形体的投
影,并在断面上画出剖面符号。断面后不可见的形体,可在
其它视图上表达清楚时,一般不再画虚线。
第8章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步骤二: 步骤二: 补左端面
3'4'
3" 4"
7'8'
8"
7" I Ⅱ Ⅴ Ⅵ
4 7 6
5 Ⅲ Ⅳ Ⅷ Ⅶ
1'2'5'6' d'e' a'
1"
2" 5" e'' 6"
例:补画俯视图 补画俯视图
d''a'' c''b''
步骤三: 步骤三: 补燕尾槽
c'
3'4'
b'
3" 4"
7'8'
8"
7"
A E e c d a b D C B
48/95
轴承座尺寸标注的步骤
Wang-chenggang
85 45 25
35 40
70
25 20
55
20
85
130
20
2
25
125
5
110
70 R20
105
e)检查,整理 轴承座尺寸标注的步骤)
Wang-chenggang
49/95
85 45
55
20
20
125
5 长向基准
110
宽向基准 70
105
a'
组合体线的面分析法
Wang-chenggang
13/95
画组合图视图的方法
[例] 画出轴承座的三视图
(1) 形体分析
14/95
Wang-chenggang
3'4'
3" 4"
7'8'
8"
7" I Ⅱ Ⅴ Ⅵ
4 7 6
5 Ⅲ Ⅳ Ⅷ Ⅶ
1'2'5'6' d'e' a'
1"
2" 5" e'' 6"
例:补画俯视图 补画俯视图
d''a'' c''b''
步骤三: 步骤三: 补燕尾槽
c'
3'4'
b'
3" 4"
7'8'
8"
7"
A E e c d a b D C B
48/95
轴承座尺寸标注的步骤
Wang-chenggang
85 45 25
35 40
70
25 20
55
20
85
130
20
2
25
125
5
110
70 R20
105
e)检查,整理 轴承座尺寸标注的步骤)
Wang-chenggang
49/95
85 45
55
20
20
125
5 长向基准
110
宽向基准 70
105
a'
组合体线的面分析法
Wang-chenggang
13/95
画组合图视图的方法
[例] 画出轴承座的三视图
(1) 形体分析
14/95
Wang-chengga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 装 配 图
5.其它重要尺寸 机器或部件在设计中经过计算确定或选用的尺寸,但又 未包括在上述几类尺寸中,这类尺寸在拆画零件图时不能改 变。 以上五种尺寸在一张装配图上不一定都要标注,有时一 个尺寸可兼有几个意义。所以,在装配图上标注尺寸时,要 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第12章 装 配 图
12.3.2 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 装配图上一般应注写以下几方面的技术要求: (1) 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装配后应满足的要求等,
如精度要求、需在装配时应满足的加工要求、密封要求等。 (2) 检验、试验的条件以及操作要求。 (3) 对产品的基本性能、维护、保养、运输以及使用要
求。
第12章 装 配 图
12.4 装配图中的零件序号、明细栏、标题栏
为了便于读图、管理图样以及做好生产准备工作,需要 对装配图上的每个零件或部件编写序号,并在标题栏上方填 写明细栏。 12.4.1 零、部件序号的编写规则
第12章 装 配 图
2) 单独表达画法 在装配图中可以单独对某一个零件的特殊结构进行表达, 但必须在所画视图的上方注出该零件的视图名称,在相应视 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 3) 夸大画法 在画装配图时,若遇到薄片零件、细丝弹簧、微小间隙 等无法按全图绘图比例画出,则可采用夸大画法(不按比例) 适当夸大画出,如图12-2球阀装配图主视图中的调整垫(涂 黑部分)就是用夸大画法画出的。
第12章 装 配 图 图12-1 球阀轴测图
第12章 装 配 图 图12-2 球阀装配图
第12章 装 配 图
从图12-2中可以看到,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包括下列内 容:
(1) 一组视图:表明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各组成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装配关系、主要零件的结构 形状等。
(2) 必要的尺寸:表明机器或部件的规格(性能)尺寸、 零件之间的配合尺寸、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及其它一些重要 尺寸。
(3) 技术要求:说明机器或部件在装配、安装、检验和 工作时应达到的技术要求,一般用文字说明。
第2章 装 配 图
(4) 零件序号、标题栏、明细表:在装配图中,对机器 或部件上的每个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等内容应在图上编 写零件序号,并在标题栏上方填写明细表的方式来说明。
第12章 装 配 图
12.2 装配图中视图的表达方法
第12章 装 配 图
2.装配尺寸
装配尺寸是用来确定零件、部件间的配合要求,以保证
机器工作精度和性能的尺寸。它分为以下两种:
(1) 配合尺寸:表达零件间配合性质的尺寸,也是拆画
零件图时确定零件尺寸偏差的依据,如图12-2中的配合尺
寸f 14 H11 、 f 18 H11 等。
h11
h11
(2) 相对位置尺寸:表示两零件或部件间相对位置的尺
第12章 装 配 图
5) 展开画法 为了表示部件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及各轴间的装配关系, 可按传动顺序沿轴线进行剖切,并将其展开在一个平面上绘 出,这种画法称为展开画法。采用此方法画图时,应在所展 开图上方标注“××展开”,如“A-A展开”等。
第12章 装 配 图
3.简化画法 (1) 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小圆角、倒角、退 刀槽等可不画出。 (2) 在装配图中,螺母和螺栓可采用简化画法。滚动轴 承允许一半画剖视,另一半画出示意图。 (3) 对于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纹连接件等, 可仅详细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需表明装配位置。
(1) 两配合零件在同一方向的接触面多于一对时,就需 要提高两接触面间的尺寸精度来避免干涉,但这将会给零件 的制造和装配等工作增加困难,所以同一方向只宜有一对接 触面,如图12-5所示。
第12章 装 配 图 图12-5 常见装配结构(一)
第12章 装 配 图
(2) 两配合零件在两对相邻表面同时接触时,转角处应 有间隙,以防止在装配时发生干涉。如图12-6所示,轴与孔 配合时,孔的端面与孔之间应加工倒角或轴与轴肩之间要清 根(切槽),以保证两端面接触平稳。
装配图是生产中的基本技术文件。在产品设计中,通常 先画出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图,再根据装配图设计、绘制零件 图;在产品制造中,装配图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 和检验的技术依据;在使用和维修机器时,也需要通过装配 图来了解机器或部件的构造。
图12-1为球阀的轴测图,图12-2为球阀的装配图。在管 道中,球阀是控制流体通道启闭和通道中流体流量大小的部 件。配合轴测图,可以从装配图看出阀芯4、阀体1、阀盖2、 阀杆12等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以及组成球阀的各个部分之间 的相对位置。
第12章 装 配 图
4) 假想画法 在装配图中如遇到下列情况可用假想画法: (1) 当需要表达运动零件的运动范围或极限位置时,某 一极限位置用粗实线画出,另一极限位置用双点画线画出它 的轮廓,如图12-2球阀装配图俯视图中用双点画线表示了扳 手13的运动极限位置。 (2) 当需要表达本机器或部件与相邻部件或零件的安装 连接关系时,可用双点画线画出相邻部件或零件的轮廓,图 12-19手动气阀装配图主视图中3号零件螺母下方就用双点画 线表示了手动气阀的安装位置。
第12章 装 配 图
2.特殊画法 1) 拆卸画法或沿结合面的剖切画法 在装配图的某个视图上,当某些零件遮住了必须表达的 结构或装配关系时,可假想将这些零件拆去后再画图,也可 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后再画图(此时在零件结合面 的区域内不画断面符号,但在其它被切断的零件的断面上应 画上断面符号,如图12-24所示齿轮油泵的左视图)。 拆卸画法若需说明时,可加标注“拆去××等”,如图 12-2球阀装配图中左视图上方的“拆去扳手13”。
选择表达方法的一般步骤是: (1) 了解机器(部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 (2) 选择主视图。所选的主视图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 符合机器(部件)的工作位置。 ② 能尽量多地表达机器(部件)的结构和主要装配关系。
第12章 装 配 图
为此,应考虑采用恰当的表达方法以求实现上述要求。 例如图12-2所示球阀装配图的主视图,既符合其工作位 置,又抓住水平和铅直两条轴线共面的特点采用全剖视,这 样把全部零件的相对位置、装配关系等都表达清楚了。 (3) 选择其它视图。 对主视图没有表达而又必须表达的部分,或者表达不够 完整、清晰的部分,可以选用其它视图补充说明。和零件图 相似,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结构,可采用剖视的基本视图进 行表达;对于次要结构或局部结构,则采用局部视图、局部 剖视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
寸。
第12章 装 配 图
3.安装尺寸 安装尺寸是机器安装在地基上或部件与机器连接时所需 要的尺寸,如图12-2中的54、≈82、M36×2等。 4.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是表示机器或部件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它是机器或部件包装、运输、安装和厂房设计的尺寸依据, 如图12-2球阀装配图中的总长尺寸115、总宽尺寸75和总高 尺寸121.5。
第12章 装 配 图
12.2.3 装配图中视图的表达方法 表达零件的各种方法在装配图中仍然适用。但装配图主
要用来表示机器(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形状、装配关系等, 因此与零件图相比,装配图还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法。
1.规定画法 为了表达几个零件及其装配关系,必须遵循装配画法的 三条基本规定,具体内容与螺纹紧固件装配画法的三条基本 规定相同。
(1) 装配图中所有的零、部件都必须编写序号,一种零、 部件只编写一个序号,一般只注写一次。装配图上零、部件 的序号应与明细栏(表)中的序号一致。
(2)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的编写方法如下:
第12章 装 配 图
① 指引线应自所指零、部件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 起始端画一圆点,若所指部分不便于画点(如很薄的零件或 涂黑的剖面),可用指向该部分轮廓的箭头代替。在指引线 的水平线上或圆内或在指引线附近注写序号,序号的字号应 比该装配图中所注的尺寸数字大一号或两号,如图12-3所示。
第12章 装 配 图 图12-6 常见装配结构(二)
第12章 装 配 图
(3) 要考虑维修、安装、拆卸的方便。如图12-7所示, 在设计螺栓和螺钉位置时,应考虑其拆装方便。
第12章 装 配 图
例如图12-2所示球阀装配图,为了表达阀体、阀杆、阀 芯的装配关系,阀体与阀盖的连接关系以及阀盖的外形,采 用了半剖的左视图;为了清晰地表达扳手的限位装置,就在 俯视图上用B-B的剖视补充说明阀体上的限位凸块和扳手 的相对位置,转动范围90°。
装配图中视图的数量,随机器(部件)的结构形状而定。 一般来说,每种零件至少应在视图中出现一次。
12.2.1 对表达机器(部件)的基本要求 所画机器(部件)的装配图,应着重表达机器(部件)的整
体结构,特别要把组成零件的相对位置、连接方法、装配关 系清晰地表达出来。能据此分析出机器(部件)的传动路线、 运动情况以及如何操纵或控制等情况,从而得到机器(部件) 结构特点的完整印象,而不追求完整和清晰表达个别零件的 形状。
第12章 装 配 图 图12-3 零件序号的编写形式
第12章 装 配 图
② 同一装配图中编写序号的形式应一致,指引线及水 平线或圆均用细实线画出。
③ 各指引线不允许相交,当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 指引线不应与剖面线平行。指引线可以转折一次。
④ 一组紧固件(如螺柱、螺母、垫圈等)或零件组(如油 杯、电动机、滚动轴承等)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其编写形 式见图12-4。
填写明细栏时应遵循下列规定: (1) 明细栏画在标题栏上方,与标题栏相连接。若位置 不够,可将明细栏分段画在标题栏左边。 (2) 在明细栏中,序号编写顺序应自下而上,以便在漏 编或增加零件时继续向上添加。
第12章 装 配 图
(3) “序号”栏内填写零件或部件的图样编号;“名称” 栏内填写零件或部件的名称(标准零件或部件可填写它们的 标准代号);“数量”栏内填写该部件或零件所需要的数量; “材料”栏内填写该零件或部件所用材料的名称及牌号; “备注”栏内填写零件的热处理、标准件的规定标记、常用 件的重要参数等。参见图12-2球阀装配图和图12-24齿轮油 泵装配图。